贵州杨氏土司兴旺724年,你对这个土司家族兴亡史有什么看法?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1收藏

贵州杨氏土司兴旺724年,你对这个土司家族兴亡史有什么看法?,第1张

播州杨氏,是我国历史上西南地区的一个世袭土司政权,始于唐乾符三年(876年),亡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始祖是唐代播州刺史杨端,历二十九代,至明代播州宣慰司杨应龙而亡,共存在724年的时间。

播州杨氏的由来

说起播州杨氏,就不得不提另外一个家族,这就是播州罗氏。

在唐贞观十三年(639年)之前,并没有“播州”这个地方,最初播州之地名为“牂柯郡”,乃是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在灭南越,降夜郎,完全占据西南夷地区后,于犍为郡南部地区所置的一个郡,辖领且兰、头兰、漏卧、句町等南夷地区,大概就在今贵州省贵阳市一带(有说是在福泉市一带)。

唐贞观九年(635年),为了更好的统治这块被少数民族所占据的区域,唐廷就在牂柯郡的北部地区设置了一个州,而这个新州就是播州的前身“郎州”。郎州初置时,辖恭水、高山、贡山、柯盈、邪施、释燕等六县,大概就在今贵州省遵义市一带。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废郎州,置播州,所谓“播”,其意是为番之有才者,即招抚蛮夷所置的州。

如上所说,播州乃是蛮夷聚集之地,因此从汉代在这里设郡,对其进行实际统治之时,播州就经常发生少数民族叛乱事件,汉成帝河平元年(前28年),夜郎王兴与句町王禹、漏卧侯俞反;王莽时期,句町濮人反;隋末,牂柯蛮头领谢龙羽在牂柯郡聚兵数万,割据其地。

如此,直到唐代,播州地区都时常发生少数民族叛乱事件。当然,唐初,唐廷正处于鼎盛时期,是“四夷宾服”之时,因此,对于此地的控制,唐中央政府还是十分牢固的。但是,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唐王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由此,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头领们就又开始蠢蠢欲动,纷纷起兵,欲割据自立。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播州夜郎叛乱,地方唐军不能抵挡,播州宣告失守。次年,为了平定播州之乱,代宗委任罗荣为六州都督、沿边招讨使、太子太保、荣禄大夫,由他率兵平叛。随后,罗荣凿山开道,剿抚并用,最终用了七年的时间,在大历十三年(778年)平定了播州夜郎之乱。

之后,唐廷因受制于藩镇等内部问题,自知已无精力再对播州进行直接的控制,由此,直接予罗荣以“即其地分封,命世侯播土”,封罗荣为播州侯,由其家族替唐廷世代镇守播州之地。自此,播州被罗氏统治八十余年。但是,当传至第四代罗太汪时,时正值崛起于滇西北的南诏大肆向东扩张,播州这块富庶之地自然也被南诏所盯上,而随着南诏的入侵,播州罗氏最终也就迎来了灭亡的结局。

最初,在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南诏第一次侵占播州时,因此时唐朝正值中兴之时,尚有余力对付外敌,由此在次年,唐军就从南诏手中夺回了播州,并将其还给了罗太汪。但是,因罗大汪实在是过于无用,播州能被他控制,不是因为他有厉害,而是背靠唐朝这棵大树的缘故,对于罗氏而言,唐朝强,则播州在;唐朝弱,则播州失。

事实上,最后也的确是如此。唐懿宗咸通二年(861年),随着唐廷自顾不暇,播州再次被南诏所占,而因唐军无力再收复,罗太汪只能是率领族人逃往四川泸州的叔祖家,自此罗氏算是彻底失去了对于播州的掌控权。

不过,罗太汪虽能力不行,但却还是有点志气的,他不甘于失去播州这块罗氏的世袭之地,因此在泸州时,他是时时刻刻都想光复失地。恰恰就在此时,与他同族的杨端势力正值鼎盛之时,由此罗太汪就想借着杨端的力量去收复播州。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杨端接受罗太汪的请求,率八姓族人,由罗太汪领路,自泸州出发,“迳入白锦,军高遥山。据险立呰,结土豪臾、蒋、黄三氏,为久驻计。蛮出寇,端出奇兵击之,大败”,一举打败了占据播州的南诏。

但是,播州虽然被收复,可却没有落到罗太汪的手里,因为主导播州收复之战的杨端,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之所以答应罗太汪去收复播州,不是因为想替罗太汪收回播州,而是想着自己占据播州。由此,自播州收复的那刻起,杨氏就开始取代罗氏世袭播州地区,而后,唐廷也无力再替罗氏做主,为了让播州不至于反叛唐廷,唐朝也就被迫认可了杨氏对于播州的统治权,并授予杨氏播州刺史的世职。

如此,自杨端开始,杨氏正式成为中原王朝所认可的播州的新主人,这就是播州杨氏。

播州杨氏为何能统治播州长达725年的时间?

说到播州杨氏,最让人疑惑的地方无疑是这个家族为何能历经唐、五代、宋、元、明等五代,共725年的时间而不倒?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又为何都认可杨氏对于播州的统治?

其实,播州杨氏之所以能存在725年的时间,并被唐、五代、宋、元、明等五代的统治者所认可,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地势、资源因素。自古以来,一个势力若是想要形成割据局势,他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所占地区要有得天独厚,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其二是所占地区要有丰富的,能做到自给自足的自然资源。自古益州为何能多次形成割据政策,游离于中原王朝之外,无外乎就是凭借着以上所说的两点,当时只要把葭萌关、绵竹关、涪水关、剑门关等几个重要关隘守住,再凭借着“天府之国”的底蕴,益州统治者就能做到“闭关锁国”,做他的土皇帝。

那播州能满足以上所说的两个条件吗?显然是可以的。首先,播州的地势是十分险峻,“西北堑山为关,东南俯江为池,中皆山谷盘亘,巉崖峻壁,跨接溪峒,人马不得并行”,境内大娄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横亘其间,是为播州最为天然的屏障,又有凶险的长江、乌江庇佑东南,同时境内又是山谷盘亘,巉崖峻壁,通往中原的道路是人马不能并行,极为险峻。因此,播州可以说是最为典型的易守难攻之地。

再是,播州的自然资源也足以让播州统治者能做到自给自足,完全不惧中原王朝的封锁。正所谓“播州东西二千里,南北数百里,乐土也”,播州气候湿润,因此境内沃土众多,是十分适合稻粟的种植,自唐代播州就已是呈现出“稻粟再孰,无徭役”的状态,每年产出的粮食不但能供应播州百姓的日常所需,每家每户更是还有富余的,而至明代,播州在明朝更是做到经济跃居贵州第一的壮举。

同时,播州因地处山林之间,因此其野生动物资源也是十分丰富,就算播州出现旱灾,凭借着其境内的野生动物,播州百姓也能应付许久。此外,播州不但食物资源丰富,其矿产资源也是丰富无比,而这其中就包括可以用于制造武器装备的铁、铜矿资源。由此,可以说,杨氏统治下的播州,是什么资源都不缺,是既不缺粮食,又不缺武器,因此他足以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下做到自给自足。

综上所述,封建时代,播州完全有着割据政权所具备的一切条件,只要谁能占据这样,谁步军具备统一天下的条件,但却有了“闭关锁国,割据为王”的资本。凭借着险峻的地理优势,及丰富的物质资源,即使是中原王朝兴兵来犯,播州杨氏即使不能击败他们,亦也能靠着这些来与中原王朝进行长时间的拉锯战。

第二、识时务,懂得顺势而为。当然,播州杨氏若是单纯的想要依靠地势、资源去抵挡中原王朝的进攻,以此来达到724年对播州的统治,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毕竟,要论资源,论实力,他是绝对比不过中原王朝的,一旦中原王朝下定决心,不急任何代价要干掉播州杨氏,杨氏是绝对不能抵挡的。没看到,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万历皇帝兵发24万大军攻打播州,杨氏末代土司杨应龙虽抵挡了百余天,但最后还是被明朝所灭。

由此可知,如若杨氏单纯的依靠地势、资源,他是绝对不可能统治播州这么长的时间的。

事实上,播州杨氏能存在这么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识时务。播州杨氏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懂得审时度势,一旦其所效忠的王朝出现了不可逆转的亡国局面,他就会率领着播州上下军民投向另外一个新兴的强大王朝,如南宋亡,杨氏第16代土司杨邦宪就立刻向元世祖忽必烈纳土内附,得授绍庆、珍州、南平等处边宣慰使;元亡,杨氏第21代土司杨铿就立刻向明太祖朱元璋纳土称臣,得授播州宣慰使。

试想,本来中原王朝要想武力占据播州,虽说是能做到的,但却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没看到明代仅对播州杨氏用兵百余天,所耗的国库财富就达二百余万两,弄得明朝是“天下盈实之户,比二十年之前,十减其伍”,由此可知,占播州虽说是可以的,但中原王朝却是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因此,试问,若是播州杨氏能主动纳土称臣,让中原王朝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将播州纳入到王朝的统治下,又有哪位统治者会拒绝这种好事呢?

如此,在播州杨氏如此识趣的情况下,中原王朝自然不会太亏待他,毕竟播州杨氏虽说不能做到“始终如一”,但绝大多数时候,他们从未有过起兵反抗过当政者的行为,且他们不但不反抗,反而是朝廷要兵就给兵,要钱就给钱,可谓是恭顺有加。由此,对于如此忠诚的杨氏,历代统治者自然不会过多的为难他们,也乐于将播州继续交由他们来管理。

第三、杨氏统治者多数都是有为之主,将播州治理的是井井有条,百姓也是安居乐业。当然,纵观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史,一个“割据政权”若想长治久安,除了需要得到中原王朝的认可,还需要得到境内百姓的认可。而在当时,播州杨氏能存在724年,最重要的原因除了有中原王朝的认可,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播州上下军民也都认可杨氏对他们的统治。

不得不说,播州杨氏能长时间的统治着播州,而不像罗氏那般,没过百年就被赶出播州两次,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播州杨氏的得人心。自杨端开始,杨氏历代统治者深知民心的重要性,他们若想长时间统治播州,除了要讨得中原王朝的欢心,还得赢得底层百姓的民心。

因此,杨氏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对于播州的治理,务求播州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如杨氏第13代土司杨粲,为了警示后人要重视民心,重视播州的治理,不要残暴不仁,奢侈无度,他就立下“尽臣节,隆孝道,守箕袭,保疆土,从俭约,辨贤侯,务平恕,公好恶,去奢华,谨刑罚”这十条家训。再如杨氏第17代土司杨汉英,他亦要求后世子孙要“承家事君”,要做到“曰忠曰勤”。

由此,历代杨氏土司就是在历代先祖这般言传身教下,始终恪守着“尽臣节,尊民心”的传统,对内,坚持与民休息,做到不劳民伤财,着重发展播州的农业和经济,做到让百姓安居乐业;对外,始终选择效忠中原主政的王朝,恪守臣节,不与中原王朝做无用的抗争,让百姓能专心生产。

如此,就在播州杨氏历代统治者的这般仁政的治理下,是“西南夷……其中播最大,地方两千里,民悍而富”,直至明代成为贵州经济第一的存在。因此,正因播州杨氏能让播州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百姓对其自然就是拥戴有加。由此,随着百姓的拥戴,中原王朝的认可,播州杨氏对于播州长时间的统治也自然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播州杨氏为何会亡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

杨氏会亡在杨应龙的手中,会被万历皇帝所灭,这其中的缘由直至今日也未有个明确的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播州杨氏会覆灭,主要原因离不开两点:

其一是杨氏末代土司杨应龙不再恪守着“尽臣节,尊民心”的祖训,对内,鱼肉百姓,弄得播州上下苦不堪言;对外,反叛大明朝,妄图以一隅之地对抗中原王朝。

其二是明朝不再甘于让西南地区最富庶,也是最重要的播州被杨氏所控,此时明廷想对播州进行直接统治,然后借助着播州来控制住西南地区的其他土司政权,从而征调他们的财富、士兵去应对东北越来越严峻的局势。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播州杨氏会覆灭,这个原因是相互的,是既有杨应龙的私心,也有明朝的野心,杨应龙希望用播州去完成真正的“割据”,而明朝也希望将播州真正纳入到自己的统治范围中。由此,就在这种“两厢情愿”的情况下,最终杨应龙反叛,明朝平叛。而结果无需多说,杨应龙始终是无法与明朝相抗衡的,即使此时的明朝已是日薄西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雄居中原的明朝也不是只有一隅之地的杨应龙可以比的。自杨应龙反叛那刻起,播州杨氏的灭亡就早已注定。

总得说,播州杨氏能掌控播州长达725年的时间,正是因为他们重视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及播州百姓的民心,知道只有臣服于中原王朝,知道只有播州百姓拥戴,播州才能永远的控制在杨氏的手中,杨氏对于播州的统治也才能长治久安。而播州杨氏会灭亡,其主要原因也是因末代土司杨应龙对内不尊民心,对外不尊明朝,才最终促使播州杨氏覆灭。

只得说,播州杨氏是成也中原王朝、播州民心,败也中原王朝、播州民心。末代土司杨应龙若能一如既往的恪守着其先祖所定下的“尽臣节,隆孝道,守箕袭,保疆土,从俭约,辨贤侯,务平恕,公好恶,去奢华,谨刑罚”的祖训,播州杨氏也不会落了个之后如此下场。

若杨氏一直这么恭顺,明朝也找不到借口去攻占播州,播州杨氏也就不会被灭,甚至有可能存活到清朝。毕竟如果平白无故的就去进攻播州,这只会让西南地区的其他土司与明朝越来越离心离德,而这是明朝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因为此时东北局势已经够糜烂,如果西南再乱起来,明朝就有可能陷入分崩离析。

只是可惜的是,杨应龙太贪婪,太自大,最终播州杨氏为杨应龙的贪婪与自大赔上了七百余年的“国运”,播州杨氏自此不复存在。

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位于丽江古城狮子山之巅,始建于元朝,是纳西族土司木氏的官邸,纳西族人世代相传的“紫禁城”。

关于木府的传承,虽然没有任何官方资料可以证明木府在历史上的传承情况,但是根据一些历史资料和纳西族的传统说法,木府的传承可以追溯到元朝时期,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在清朝末年,木府被一场大火烧毁,木氏土司家族也失去了对丽江的统治权。此后,木府的传承情况没有明确的记录。

但是,一些纳西族人认为,木氏土司家族的后人可能仍然存在,并且可能在其他地方继续传承木府文化和纳西族的传统。因此,如果您有兴趣了解更多关于木府传承的信息,可以尝试咨询当地的纳西族文化机构或历史学家。

曲靖、玉溪、保山等地。宣威安土司后人到曲靖、玉溪、保山等地。宣威安氏土司来源:在彝族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历史活动当属六祖分支,彝族先祖阿普笃慕生六子,生下慕雅枯、慕雅切、慕雅热、慕雅卧、慕克克、慕齐齐六个儿子史称六祖,后他们繁衍成为武、乍、糯、恒、布、默六个部落。

贵州杨氏土司兴旺724年,你对这个土司家族兴亡史有什么看法?

播州杨氏,是我国历史上西南地区的一个世袭土司政权,始于唐乾符三年(876年),亡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始祖是唐代播州刺史杨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