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姓的由来和历史?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1收藏

苏姓的由来和历史?,第1张

1、出自己姓,为周代昆吾之后。据《元和姓纂》和《苏洵族谱》等所载,颛顼帝裔孙吴回为帝喾火正,生子陆终,陆终生樊为昆吾,至周武王,其后裔有司寇忿生,受封于苏,后迁都于温。其后代子孙遂以地名为姓,称为苏氏。

2、来自外族的改姓。秦汉以后,北方部落逐渐强大,不断南侵扩张,到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战火连年不断,中原政权频繁更迭,北方民族大批进入中原,中原百姓南迁东移,北方汉人中开始融入了大量外族基因。

加入苏姓群体中的外族主要有:汉晋时辽东乌桓部的苏姓人,南北朝北魏时鲜卑族拔略氏族,北宋时西夏党项族的苏姓人,金国女真族的苏姓人。清朝时满洲八旗的伊拉哩氏、苏佳氏、苏都哩氏、苏尔佳氏等族人改为汉族苏姓。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长期混居,逐步同化而成为当地的苏址汉族。

扩展资料:

苏氏受姓后至周朝周武王时,出现苏忿生。他是西周开国功臣之一,得到周公旦的称赞,因此被封于黄河流域一带,家居其封地,从此黄河以南及河南省黄河以北有了苏氏。

春秋时,苏氏从入楚仕庄王,而有苏姓定居于两湖一带。战国时,苏氏族人外迁的主要聚居地在洛阳,并涌现出纵横家苏秦一族。

汉初,苏氏始徙于秦,自此,苏氏由黄河河南以北迁入陕西。汉武帝时,苏建于元朔二年以校尉跟随卫青击匈奴有功,卒后,葬于陕西武功大犹乡,从此,苏建成为苏氏武功派始祖。此后不久,此支苏姓又派生出扶风苏姓、武功苏姓、蓝田苏姓。汉末,有苏姓一支由河内迁四川眉山。

—苏姓

  四弦高音柳琴的改革成功,结束了二百多年来,柳琴仅用于戏曲伴奏的历史,使其登上了独奏、协奏舞台,能演奏古今中外各类乐曲,并广泛用于合奏、重奏、歌剧、影视等各类中、西电声乐队,柳琴在中国音乐中的作用和地位,引起了音乐界的关注,得到了专家们的赞誉,称之为“填补了我国民族乐队中缺乏高音弹拨乐器的空白”、“从有效弦长、品的位置、弦张力和琴箱共鸣音等设计制作上证实符合科学原理,这在乐器史上是难能可贵的,四弦高音柳琴改革是成功的,已经得到国内外的共认和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是一项在我国民族乐器改革中具有突破性意义的科研成果”。(引自“鉴定意见”)

原来的柳琴是什么样?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柳琴艺术发展的现状又如何?

柳琴简史

柳琴,又名“土琵琶”、“柳月琴”、“柳叶琴”、“金刚腿”,是山东江苏柳琴戏和安徽泗州戏的主要伴奏乐器,其功能与作用相当于京剧中的京胡。柳琴戏原名“拉后腔”(指唱腔的尾句往往有一个七度大跳)和“拉魂腔”(指优美动听的唱腔能把观众的魂给拉过来)。关于柳琴的起源无确切文字记载可查,参考《江苏戏志》及老艺人传说,有以下三种说法:

其一:清道光末年或咸丰初年,滕县苏楼的巧木匠、拉魂腔艺人王清,在本村秀才、拉魂腔苏年班班主苏道一的指导下,参考传统乐器琵琶的样式,改制成新的乐器――柳琴。(《苏氏家谱》有记载)此琴现存于枣庄市博物馆。

其二:山东临沂的研究人员也发现清同治元年(1862年)前后,郯城木工吴永成与当地拉魂腔艺人合作,制成了“柳月琴”。后来其子吴增福成为制琴高手,人称“盖山东”。

其三:据传二百多年前,山东临沂有武大团、武二团的兄弟俩到徐州一带逃荒要饭,在破庙里见到四大金刚中琵琶金刚十分威风,忽然想起如做一个这样的乐器弹唱着乞讨,岂不更好?于是他俩就用柳树下端、朝阳一面的柳木,仿照金刚手上的琵琶做了一个简单的“土琵琶”,边弹柳琴边唱家乡小调沿街乞讨。于是这种乐器和弹唱形式逐渐流传开来,并用于丰收或喜庆场合。出现了街头职业弹唱艺人。从二人台式的演唱形式逐渐演变成各种规模的戏班子,广泛流传于鲁、苏、皖交界一带,称“拉后腔”和“拉魂腔”。1953年为参加全国戏曲会演,因用柳琴为主奏乐器,正式更名为“柳琴戏”。

柳琴改革始末

1958年,笔者在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担任琵琶演奏员时,深感民族乐队弹拨乐声部缺乏高音乐器,很难充分发挥该声部综合表现力。正在寻觅解决良方时,在一次深入沂蒙山区部队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偶然观赏到临沂柳琴剧团演出的一台柳琴戏。台侧的主奏弹拨乐曲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这就是笔者第一次见到的民间柳琴。

随后笔者在团领导支持下与几位歌唱演员一起,先后到山东临沂、江苏邳县柳琴剧团学习,记录了一批唱腔、过门、曲牌,并掌握了民间柳琴的演奏方法,与乐师们同吃同住同台演出。

在深入民间学习传统的基础上,我对民间柳琴优缺点有了深层的了解与认识:民间柳琴,双弦(丝质)七品(高粱秆),音域一个半八度,用右手中指戴一“柳琴套”(竹制或牛角制圆筒)由大拇指食指捏住进行演奏。声大势壮、音色粗犷,风格别致。但存在着音域较窄、音色欠美、不便转调、丝弦质脆易断(演一台戏约断弦二至三次),高粱秆品易磨损等不足。很难作为独奏乐器演奏和乐队常规乐器运用到民族管弦乐队中云,但它却预示了很大的改革、发展潜力。1958年冬,笔者受前卫歌舞团委派带着改革方案与徐州乐器厂合作,根据独奏及合奏的实际需要,在保持原有的优势、特色、传统的基础上,对民间柳琴作了一系列重大改革,通过无数次试验和实践,成功研制了三弦24品高音柳琴,后又制成了四弦(29品)高音柳琴。

改革后的四弦高音柳琴,有四个方面的优点:

一、提高了定音、固定了定弦。通过缩短琴体,使一弦从a1提高四度至d2,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音乐器,现定弦固定为g、d1、g1、d2。

二、扩展了音域、完善了音位。由双弦(d1、a1)扩为四弦(g、d1、g1、d2)、七品增为29品使音域由原来的一个半八度扩展为四个八度(g―g4)。在排列上改成十二平均律,可任意转调,方便演奏各类和弦。

此类定弦有以下优点:1保留柳琴传统的五度定弦风格;2方便演奏记忆,即一、二弦为一组,三、四弦则是它的低八度,指法和音程关系相同;3在同一把位内一、二弦及三、四弦之间可奏出一个八度,减少了过弦;4便于调式空弦的利用,在演奏各类性质和弦时音响丰满,指法简便。

三、增大了音量、美化了音色。

1改柳木为质地坚硬、结构紧密的红木作背板,增强了发音的反射力。

2采用陈旧而质地干松的老桐木作面板,使音色、音量得到很大改善。

3改平底码为拱形阶梯桥码,减少琴码与面板的接触面,以减轻对面板的压力,使琴体各部分得到充分振动,发音更加灵敏,并利用码端面上的阶梯形,调整了各弦的有效弦长,提高了音准度。

4面板双侧各开一个音窗,使共鸣音从窗孔有效传出,增大了音量。

5改高粱秆品为竹面镶铜品。克服了竹品不耐磨的不足,使发音更加灵敏;改丝弦为尼龙弦(坚固耐用但音色暗淡)后又改一、二弦为钢丝弦,三、四弦为合金缠弦,使之既坚固耐用,又美化了音色。达到一弦高音区清脆、明亮,有很强的穿透力,二、三弦音色柔美,适合演奏推拉吟揉各种技巧,富有表现力,第四弦音色浑厚结实的良好效果。

四、革新了演技、丰富了表现力。

1改竹制圆筒的“柳琴套”为赛璐璐或尼龙制的三角形拨片(厚约08毫米),使之软硬适度经久,耐用,便于控制力度变化,减少了杂音,发音敏锐悦耳,便于演奏多种技巧。

2广泛吸收中外弹拨乐器各种技法为我所用,并首创了大指拨弦、码下音、琴轴音、人工泛音等新技巧,现已发展和整理出一整套规范化的演奏技法,大大丰富了表现力。

此外,为方便调音,增设了微调。为稳定琴体方便不同身高人演奏,避免弓身弯腰等需要,又增设了支架。

在外形制作上,设计美观大方,富有民族特色,使其成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经过三年的实践,四弦高音柳琴的改革成果,赢得了各方面的称赞,并为此协作单位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徐州乐器厂及笔者分别获得乐器改革最高奖――1988年国家文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得到了国家、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在庆贺柳琴改革成功之际,我们不能忘记和感谢那些曾经对柳琴改革大力支持、献计献策精工细作并作出不同贡献的人们。他们是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的领导和战友刘凤锦、孙正、董洪德、张式业、刘汉林、原野、倪志珊等;徐州乐器厂的历届厂长李义、单兴强、孟宪洪、李洪选;制作师黄龙、谈兴华、张树云、张桂芝等。

柳琴艺术的现状

自1958年对柳琴进行一系列改革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其间可分三弦柳琴和四弦柳琴两个阶段。以1963年前卫民乐队进京汇报演出为标志,通过演出柳琴独奏和齐奏及唱片的出版,吸引一批专业乐手,纷纷到济南学弹柳琴,成为第一次高潮。1970年随着四弦柳琴的改革成功,柳琴独奏曲《幸福渠》《春到沂河》(1972)在全国广为流传以后,柳琴开始在海内外逐渐普及,至今已颇具规模。其主要表现有:

1制作厂家日益增多。除最早的合作伙伴徐州乐器厂外,上海、北京、苏州等民族乐器厂相继生产,且数量越来越多,从销售量即可看出柳琴在海内外的普及程度。

2柳琴曲创作硕果累累。除笔者创作的《幸福渠》《春到沂河》《陕北随想曲》《塔吉克舞曲》《打虎上山》协奏曲《毕兹卡欢庆会》《江月琴声》及改编的外国乐曲《云雀》《野蜂飞舞》《波浮的港》等五十多首乐曲外,近年来,一些有志于柳琴创作的作曲家、演奏家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作品:如中央音乐学院徐昌俊的《剑器》,大连歌舞团林吉良的《草原抒怀》,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方天行的《盼》,上海音乐学院周仲康的《青山绿水》,顾锦梁改编的《金色的炉台》,上海歌剧院高华信的《春绿江南》《火把节恋歌》,原哈尔滨歌舞剧院刘锡津的《北方民族生活素描》(原为月琴曲),台湾台北柳琴乐团苏文庆、郑翠苹作曲的《雨后庭院》等。这些作品出自不同作曲家之手,风格各异,各有特色,丰富了柳琴创作,推动了柳琴艺术的发展。

3人才辈出,成绩斐然。纵观近半个世纪的柳琴发展史,以下两代人为柳琴艺术的普及和发展、创新,作出了程度不同的贡献,首先是活跃于上世纪50―70年代的老一辈演奏家、教育家有笔者、潘妙兴、高华信、林吉良、常立玉、张大森等,80年代崛起的第二代有国家一级演奏员王红艺、花晓荣、张鑫华;获教授职称的有:吴强、周长花、苏春敏;获副教授职称及二级演奏员的有顾锦梁、王炳杰、林玉洁、王尔村、魏玉茹、崔军淼、程明、田茂彬等,他们是当代柳琴艺术的主力军。

柳琴改革成功为中央、中国、上海、山东、沈阳、福建、南京等高等音乐院校新增了一门柳琴专业,经过多年的培养目前第三代演奏人才正在茁壮成长。加上经笔者培养、指点、函授的学生遍及二十多省市,及港、澳、台地区和新加坡、美国等,盛况空前;而且从人口比例看,新加坡及港、台地区学弹柳琴人数大大超过大陆。这对提高柳琴人才的素质、档次,吸引更多青少年学弹柳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第三代的演奏人才,大多毕业于高等院校,受过良好的系统教育,知识全面,功底扎实,是柳琴艺术发展的希望所在。

4出版推动了柳琴的普及。笔者于1977年出版了全国第一部《柳琴演奏法》(1985年再版修订本),这本书系统总结了柳琴的演奏常识、各种技巧练习,汇集了大量练习曲、独奏曲。它在海内外的出版发行,推动了柳琴艺术的普及发展,特别是边远及海外地区,在无师资授课情况下,不少人就是靠这本书自学,至今仍是重要的教材之一。现已出版的由我作曲、指挥,王红艺独奏的柳琴专辑盒带有:《春到沂河》《木棉花开》《柳琴曲集》及《中国民乐四大家》中的一部分。另有王红艺柳琴独奏CD专辑《中国柳琴》《江月琴声》《柳琴与交响乐》等均已发行国内外。加上周长花、吴强、张鑫华、阮仕春录制的各种盒带、CD,汇集了丰富的音响资料,具有很高的教学欣赏价值。近年出版的还有《王惠然柳琴作品集》、笔者主编的《全国柳琴考级曲集》及配套的VCD光盘,吴强编的《中国柳琴考级曲集》及配套VCD《中国柳琴考级练习曲》,顾锦梁编的《青少年学柳琴》及VCD,大大推动了柳琴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5中国柳琴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柳琴艺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大力支持下,于2004年初成立了中国柳琴专业委员会,10月召开了首届“中国柳琴艺术研讨会”,海内外100多位专家、学者、演奏家出席了会议,发表论文20多篇,举办三场交流音乐会,展示了老、中、青、少四代同堂、大团结、大交流的兴旺局面,展望了新世纪柳琴艺术的宏伟前景。

四十多年来,随着演出增多,广播、电视、唱片、音带、VCD、演奏法的出版、发行,喜爱和从事柳琴艺术的人们越来越多,也获得了众多作曲家的青睐,一批批新作正在涌现,一代代的新秀正在成长,柳琴艺术从广度和深度上得到新的发展,令人欣慰。柳琴艺术能有今天的局面是和海内外同仁们的努力紧密相关。它是一代人、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共同事业。愿柳琴这朵民族艺术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王惠然 国家一级作曲,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柳琴专业委员会会长

(责任编辑 张萌)

隋唐时期,陕西依然是苏氏聚居的大本营,南北朝时期,虽然有苏姓后人向南方迁徙,但是在南方还并为形成有规模的苏氏大族。直到唐代,南方才形成了苏氏的闽派、蜀派、眉派。 苏味道 眉派始祖是苏味道,他原任唐凤阁侍郎后被贬为眉州刺史,这一支苏氏便在眉州(今四川眉州)开支散叶、繁衍后代,在当地形成苏氏眉派,又称眉山派,苏味道被尊为苏氏眉山派始祖。 进入宋代,苏氏家族的子孙人才济济,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贡献。眉派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成就尤为突出,共同创造了苏氏家族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眉派三苏缘何称自己为“赵郡苏氏” 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因其文名和名望,苏轼一支一直被苏氏后裔尊为眉山苏氏。但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在很多时候都自称赵郡苏氏,这又为何故? 苏轼 汉兴,苏氏开始迁徙入秦,苏建家于长安杜陵,他在武帝时以击匈奴有功,封平建候。苏建的后代遂在平陵安家,苏建生三子:长子苏嘉,中子苏武,幼子苏贤。嘉的六世孙苏纯为南阳太守,生子曰苏章,东汉顺帝时期为冀州刺史,又迁为并州,有功于当地人民,苏章的子孙就在赵郡居住下来了,赵郡苏氏便由此而起。 苏洵在《苏氏族谱》中提到:“苏氏出自高阳,而蔓延于天下。唐神龙初,长史味道刺眉州,卒于官,一子留于眉。眉之有苏氏自是始。”苏味道是河北赵州栾城人(今河北石家庄),他在唐朝武则天时期当过宰相,后被贬为眉州(今四川眉山)刺史,迁益州(今四川成都)刺史,未赴任就死了,留下一子未能回栾城,故在眉山定居,由此,眉州就有了苏姓。眉山苏派源于河北赵郡苏氏,故苏洵三父子在撰文提款时都自称赵郡苏氏。 三苏可考的祖辈 苏味道[1]—→苏份[2]—→苏瑗—→苏诜(shen)—→苏汝集—→苏泾—→苏钅斤[3]—→苏祜(hu)[4]—→苏宗皋(gao)[5]—→苏序[6][1]苏味道(638311——705721),赵州栾城人(今属河北省石家庄市)。少有文才,九岁能属辞。与乡人李峤同以文辞知名,被时人称为“苏李。”成人后,苏味道被州里举为进士。及第后,累迁咸阳尉。延载初年(694年),苏味道历迁凤阁舍人,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元配裴氏,继配刘氏。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苏味道因亲附武后宠臣张易之、张昌宗之罪,被贬为眉州刺史。不久,又迁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未行而卒,年五十八岁。有文集流行于当世。为眉山苏氏始祖(即眉阳派)。 [2]苏份(673311——705721),苏味道第二子。配卢氏,留四川眉山。 [3]苏钅斤(861312——93566),配黄氏(877——93525),以侠气闻于乡闾。生五子,长子苏祈,次子苏福,三子苏礼,四子苏祐,五子苏祜。 [4]苏祜(905514——958730),配李氏,生六子。长子宗善,次子宗宴,三子宗升,四子宗杲,五子宗德,六子宗晁。李氏严毅,居家肃然,多才略,犹有窦太后、柴氏主之遗烈。苏祜与李氏同葬眉山修文镇。 [5]苏宗杲(944724——99468),配宋氏。生子序。宗杲公好善,事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于爱,与朋友笃于信,乡闾之人,无亲疏皆敬爱之。娶宋氏夫人,事上甚孝谨,而御下甚严。与李氏合葬眉山安道里。 [6]苏序(973119——1047511),字仲先,配史氏。简易朴实,与人交往,不择贵贱,摆架子,与乡邻相处融洽,无神主义者。与史氏合葬眉山安道里。其事迹详见于苏轼《苏评廷行状》、曾巩《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等文献。 苏洵的兄弟和子女 苏轼的子孙及后代定居地 苏轼有三子:长子苏迈、次子苏迨、幼子苏过。无女。 苏迈,字伯达,东坡先生前妻王弗1057年生。1077年十八岁娶妻石氏(石昌言之孙)。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在湖州被捕入狱,苏迈随父入京照顾。苏轼出狱后,苏迈随父居黄州。元丰六年(1083年)被命为江西饶州德兴尉(苏轼《石钟山记》)。1091年,被命为房州军事推官知河间事。绍圣四年(1097年)苏迈被任命为韶州仁化令。苏轼被贬澹州后,苏迈留居惠州白鹤峰新居。苏轼在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苏迈扶其父灵柩至河南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后随苏辙居颖昌。 苏迨,字仲豫,东坡先生后妻王闰之1070年生。娶欧阳修孙女、欧阳叔弼之女为妻。幼时体弱多病,聪颖异常,颇好诗词。平素不喜欢入仕做官,后承父恩授承务郎。1126年卒,死时五十六岁。 苏过,字叔党,东坡后妻王润之1072年生于杭州。政和二年(1112年)出监太原税,政和五年(1115年)知偃城县,宣和五年(1123年)权(代理)通判中山府,卒于镇阳行道中,年五十二。苏过能文,著有《斜川集》,亦善画。

得姓始祖:昆吾。名樊,字衍,己姓,颛顼之裔陆终长子。其父陆终娶鬼方氏之女为妻,一胎生下六子,其后均有封国,樊初封于昆吾(故城在今河南省许昌,后迁至今河南省濮阳),后又封于苏(一说其子封于苏),夏桀时被商汤所灭。周初,其裔忿生因功被封于苏国,后忿生迁都于温(今河南省温县西南)。春秋初,苏国为狄所灭,子孙遂以国名为氏,称为苏姓,并尊昆吾为其始祖。

源流一

苏姓出自上古帝王颛顼高阳氏。据家谱记载,苏姓人的远祖颛顼生子称,称生老童,老童生重黎和吴回。重黎和吴回在帝喾时相继担任管理火种之官,官名火正,又称祝融。后来,吴回生陆终,陆终有子6人,其中长子名樊,在夏朝时被封于昆吾(今河南许昌东),以封地名称为姓,称昆吾氏。再后来,昆吾氏的子孙中又有人别封于苏(今河南温县一带),其子孙也以封地为姓,姓苏,成为当今苏姓人中最早的一支。

源流二

 出自古代少数民族中有苏氏。据《汉书》所载,辽东乌桓在汉武帝时附汉,他们分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地,其中有改汉姓苏的。

源流三

 出自古代少数民族有苏氏或改姓苏:

   羌族苏蟒达房名,汉姓为苏。

   彝族阿苏氏,汉姓为苏……其他少数民族亦有。

 

源流四

回族苏姓起源:苏姓为“回族十三姓”之一。回族苏姓大多取自回族名首音。如“苏里曼……之后裔取姓苏。’“苏达尼,就取自第一个音‘苏’为姓”。(《中国回回姓氏来源》)再有,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韦州镇苏家回族老人讲,元末明初一位波斯商人名叫苏拉玛尼,沿丝绸之路来到韦州经商,并长期定居下来,其后裔均姓苏。”(《中国回族大辞典》)此外,也有因“速来蛮”的“速”(与苏音相近)赐给苏姓的。如明朝哈密使臣、锦衣卫指挥佥事速来蛮四世孙乌令班时,便赐给姓名苏荣。其后均以苏为姓。回族苏姓中也有的是改姓。元代时,福建泉州有一位自西域而来的阿合抹,留居后取名苏唐舍,并取回族蒲氏女为妻,其后便以苏为姓。

麻烦问一下,您知道这是哪吗?

苏姓的由来和历史?

1、出自己姓,为周代昆吾之后。据《元和姓纂》和《苏洵族谱》等所载,颛顼帝裔孙吴回为帝喾火正,生子陆终,陆终生樊为昆吾,至周武王,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