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修家谱悄然兴起,你如何看待这一行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1收藏

民间修家谱悄然兴起,你如何看待这一行为?,第1张

家谱是中国历史最好的见证,它是一代代人组成的,家谱使每个人的名字都保留下来,同时也为下一代孩子的辈分提供好了依据,最近突然兴起了续家谱这一事件,我认为更说明中国人对家的渴望,可能在路上不认识的人可能通过这次续普发现竟然是一家人,这种方法可以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度,同时也让后代记住自己祖先的名字,防止最后使每个人忘记自己的根,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同时家文化一直是中国所最为重要的文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慢慢淡化家文化,直到今天大多数的青少年不知道自己的辈分和祖籍,原来我们喜欢吧辈分加入名字中间,以防忘记自己的辈分,现在原来越多的人不用自己的辈分做名字,所以自己的根渐渐被忘记,所以兴起了续家谱这一个活动,仅仅几百块钱,就可以得到100多年你家族历史和你祖先的名字,我感觉很合适,通过这个活动,你可以认识远隔千里的亲人,你们可以在一起交流你们的文化,有利于民族结构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互助

一本小小的家谱,承载一个家族的兴衰,它像一根绳索,紧紧捆住一家人的心,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沉淀,也是一个民族的希望,这种现象希望继续保持,留住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魁宝,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是必须的,让每个人多一点亲情,少一点猜测,让中国成为最美好最有亲情的国度。

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现在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



宗法式家族是一种血缘组织,内部的血缘关系必须十分清楚,这种组织才能维持和发展。即使旧的家族裂变成许多新家族后,以及新家族再裂变之后,各家族之间的血缘关系也必须十分清楚。一个家族的始祖及始祖母是谁?始祖如有几个妻子的话,谁是嫡?谁是庶?他们各有几个儿子,名叫什么?他们的妻又是谁,又各有几个儿子?家族的各支各房是怎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现在众多族人的父、祖、曾祖、高祖等等是谁?谁和谁是什么血缘关系?新家族始祖是从旧家族的哪一代分裂出来的?它又是怎样一代一代地传到现在?总之,家族成员之间的各种复杂的血统关系必须清楚。在没有文字的时候,血缘关系靠一代一代的口耳传授,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时间长了,记忆难免有差错。当文字产生以后,人们就用文字把这种血缘记录下来,这就是谱牒,是家谱、族谱的雏形。

谱牒源于何时?大概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司马迁说的《谱牒》、《牒记》,都是周以后的东西,周代的《世本》,曾对司马迁创作纪传体通史有过参考作用,学术界公认为为中国家谱的开山之祖。战国时代的《春秋公子血脉谱》,启我国家族史籍以"谱"为名之先河。周代的《世本》,在于"奠系世,辨昭穆",它所奠的系世,是周宗室的帝王世系;所辨的昭穆,是尊卑贵贱的亲疏。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礼崩乐坏",趋于瓦解。到了汉高祖刘邦"徒步有天下",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至东汉时已由世族宗族代替了,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势力极度膨胀,选用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官之任用,"不考人才行业,空辨姓氏高下","有司选举,必稽谱牒","家之婚姻,必由谱系",此时的家谱,成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依据。与之适应的是修家谱之风极为盛行,国家设谱局,置谱官,"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同时,伪造世系门第的造假现象应运而生,由"尚官""尚姓"至于"尚诈"。唐朝初年,修谱继续为官府垄断。为了打击旧有的门阀势力,抬高李氏皇族社会地位,唐太宗李世民组织力量编纂《氏族志》,"以今日官爵为等级高下",旧有门阀势力受到重大打击。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庶族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出仕;"婚姻不问门阀",新兴的庶族地主、商人在社会上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以至宋代,家谱编纂方式由过去主要是官府修谱发展成私家修谱。家谱功能上也由过去主要是出仕、联姻的政治功能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社会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明清以降,私修家谱之风盛行不衰,目前存世家谱、族谱绝大多数是清代以后撰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家谱被认为是封建宗族制度的产物,作为一种特有的封建文化自然在荡涤之列,民间的修谱活动几于绝迹。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政治环境的日渐宽松,政府采取的是一种不支持、不制止的宽容态度,纂修家谱过去被禁止的"封建宗族活动"又"沉渣泛起"、"死灰复燃"。社会各界对新修家谱看法不一,也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家谱的内容

明以前家谱所见极少,无以考察。明以后,一种新的家族制开始形成,它以尊祖、敬宗、睦族为宗旨,根据理学的伦理纲常制定宗规家法来约束族众。"尊祖"必叙谱牒,"敬宗"当建祠堂,"睦族"需赈济族人。修谱建祠,开办义学、义庄,耕种义田,管理祠产,家族活动自然多了起来。家谱的内容也逐渐由记载单一的血缘世系到比较全面记载家族的整体情况,内容愈来愈多,篇幅愈来愈大。不过,相对清代家谱而言,明代家谱的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一般只有谱序、跋和世系图(表)。历史进入满清以后,家谱纂修数量骤增,内容不断增加。就总体情况而论,大致包含以下方面:

谱序。谱序是每部家谱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阖家或某几位族人撰写的序和当时名流写的赠序,以及跋语等。序跋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家族世系渊源、传承关系、修谱缘由和经过以及任事人员等,是熟悉、研究一部家谱的直接切入点,是了解该家族世系源流的重要资料。

谱例、谱论和目录。谱例又称凡例,用条文形式主要阐明族谱纂修原则和体例以及类目安排的理由。谱例强调家族血缘的纯洁性,维护以男子为中心的伦理纲常,表示遵循"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修谱原则。谱论一般是摘录前代硕学名儒论家谱之重要的语录,也有直接把皇帝的喻民榜、喻民诏刊载在谱前,以告诫族人。目录又称总目,说明该谱的卷数,每卷的主要内容。谱例和目录是识谱的入门指南,缘径方可探幽。

恩纶录。又称恩荣录、褒颂、诰勅、赐谕、告身等。主要登载历代皇帝和中央、地方两级政府官员对家族成员封赠、褒奖文字,举凡勅书、诰命、上谕、御制碑文、祭文、赐匾等,靡不备载。

传记。一般家谱都有先祖像赞、小传,把本族先祖中有显赫身份的人绘成遗像载诸谱端,并附像赞。大多数家谱不仅有先祖像赞,还有列传,对本族名望著世或德行懿范者列传志行,包括节妇、烈女,附载年谱、寿序、墓志铭、祭文、行述、碑铭等。

族规、家训。这是每部家谱必载的内容,要敬宗收族,没有一定的族规、家法不行。族规、家训的内容十分庞杂,除了传统的宗法内容外,还有诸如财产继承、婚姻纠纷、禁盗禁赌、封山禁林等。

典制。包括冠礼、笄礼、婚礼、祭礼等,有的谱以仪礼统之,含仪文、丧礼的图式、器具和祭品的制作。还有的谱把祠规、祠产、义学、祀田的管理条例和契据也放在典制之内。

墓图、墓志。墓图绘有所在地地名、方位、四址交界;墓志介绍墓主的生平和墓庐建置情况。湖南家谱特别重视墓图,不少家谱都将其单独列为一卷,有的甚至几卷、十几卷。

派语。又称辈份诗、班行诗等,没有统一的名称,登载族人排行字辈,有的谱派行或称班次多达八十辈、一百辈。派语在谱中占的份量极小,但却极重要,是一个家族男性成员取名的依据,直接反映出家族内部不同辈分成员之间纵向的、前后相继的关系,以及相同辈分成员之间横向的、平行配合的关系。

捐款、领谱名目。修谱是族人共同的事,必须大家捐资,是族人对修谱的认同和责任。领谱名目是族谱修完后发给各房各派的登记录。家谱是按房按派编号发放的,不能冒领。编号有的按"千字文",有的按八卦,有的按十二生肖,还有的以修谱宗旨编号,等等。

世系图。湖南家谱有很多称垂丝图,顾名思义,喻世系子孙绵延不绝,似垂柳丝丝。图实为表,多采欧式,以五世为一图,下五世格尽另起。称始祖为第一世或第一派祖,以此序列,清晰可考。有的谱分外世纪和内世纪。外世纪从受姓始祖至谱尊始祖(或始迁祖)止,内世纪则以始祖(或始迁祖)奉为一世祖或一派祖。

世系表。湖南多称齿录。按家族辈份、长幼序列,各具派名、字号、生卒年、官阶爵次、婚配、子女情况。

清及清以后家谱的内容大体上如前所述,但并非千篇一律,没有统一的类目设置要求,只是互相参照。因此,不同家谱内容上有增有减,有分有合,但世系图、世系表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不成其为"谱"了。

家谱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见证。家谱在过去是一种家族制度规范,能够规范人伦,是对社会法律和制度的一种重要补充。对于当代来说,传统文化经过了一个断代,修家谱可以为传统文化补课,重温先祖的优秀文化,这对建设和谐社会也是有好处的。因为建设和谐社会,就要建设和谐家庭,就需要和谐的人格,家谱可以补充法律制度所涉及不到的内容,通过家族、家规、家族的凝聚力来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希望工程,可以通过家族援助,如果每个家族都能自我解决,那么就不用到社会上寻求帮助了。家谱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具有文学、社会、史料价值。正史的记录毕竟是有限的,范围也太大,家谱可以作为历史研究的有利补充,而且更加生动。如果我们现在修好家谱,那么,也是将来子孙了解我们的一个范本。修家谱是敬祖先的表现,有人说中国人没有宗教,这是错误的,其实中国人有很朴素的祖先信仰,这就是朴素的宗教。不仅我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比较大的国家,也都存在浓厚的祖先信仰。韩国保存了很多完好的家谱,他们的总统卢武铉、卢太愚都曾经到山东来认祖寻根。所以我们这代人更有责任和义务把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明给继承发扬下去。不能让历史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出现断层。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为我们的下一代做一个见证!

盛世修志,旺族建谱。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全国首轮新方志大潮影响下,邳州很多家族也纷纷建谱或续谱。时隔三十年后,民间宗族续谱之势,方兴未艾。笔者喜爱民俗,有幸拜读或接触了几十部族谱。有民国以前的影印本,有建国后的手抄本,更多的是近现代印刷本。虽版本不一,但设计装潢都很用心、精美。每部族谱都饱含着丰富之内涵。很多族人族事均可作为官修史志文献资料的有益补充。据说有关邳地为夏代奚仲封地的史料最早就出自民间族谱。所以,方志学家将宗谱与官修史志相提并论:“邑之有志,如国之有史,家之有谱也。”如此可见,姓氏宗谱不仅是一家之史,同时也是国史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姓氏起源于炎黄二帝。据姓氏专著记载:炎帝居姜水,以姜为姓。黄帝居姬水,以姬为姓。黄帝24子中有半数以封地为姓。其后人又以其先祖姓名官爵为氏。这些姓氏有的延传至今,有的中途消亡。邳州最早的土著姓氏则源于夏代车正官奚仲、徐国国君徐偃王,以及在邳地有所建树的名人官宦。这在古《邳州志》中已有记载。随着历史的进程一页页翻到现在,邳州族谱有言传不尽的厚重感和可读性。邳州的单姓均源于父姓,邳州的“复姓”(体现在姓名中仍是单姓),则源于母姓。如土山“孟沈”、徐塘“杨龚”、滩上“丁张”、铁佛“冯张”等。赵墩“倪、王、张”三姓同宗,则另有一段动人故事。邳州各姓氏的始祖都是炎黄二帝的子孙,名门望族的佼佼者。但其邳地始迁祖的身份却各不相同。有些是山西洪洞喜鹊窝的移民,有些是携家带眷异地从政的官员,有些是带兵打仗封侯的军人,有些是远离故土闯江湖的商贾,还有些是躲避天灾人祸的逃难者。这些家族的历史,客观反映了古代华夏社会背景和邳地生存环境。族谱从不同视角记载的这些史料,对研究邳州历史是十分有用的。

族谱,旧时记载一姓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源于宋代(辞海注)。又有宗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等多种称谓。其内涵有二十余项。但常设的主要内容有凡例、本族来源、祠规祖训、字辈谱、名人传图、族人世系表、生卒年与祖茔墓地等。相对而言,民国以前的老谱,有一定的局限性。现代新谱在传承中有发展创新、更规范。但细细观之,却有诸多不尽人意或不合时宜之处。笔者不妨坦然言之,有心者不妨姑妄听之。

族谱,一般设有本族来源专栏,或在开篇序言中作木本水源之追溯。远则本族始祖(血缘祖),近则一地或一支始迁祖,为何许人也?无论创谱或续谱,都要原原本本记之。不能简化或省略。老谱操作比较到位,而有些新谱却忽视这一点。存在有源无尾,或无源有尾现象。源,是指一族血缘始祖和一地之始迁祖。尾,是指始迁祖所在地族人传承现状。包括字辈谱、世系表、族人蕃衍和播迁情况。这是族谱的主体内容,是项难活细活。如有疏漏错误将会影响族谱质量,伤害族人感情。

堂号,也叫堂名。旧时,家族祭祀祖先和议事的厅堂或祠堂家庙的名称。是一个家族或一支系族的徽号,也是民间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堂号命名取材较广,总体可分为两类:一以发祥地名为堂号。包括郡望总堂号和以州、府、县、邑地名命名的支系堂号。二为自主堂号。一般取材于本支系始祖的名字、官讳、谥号,或功业文章、嘉行懿德、居所斋馆等。建谱时,对本族的堂号由来要加以考证,名称用字要规正,不可有随意性。笔者翻阅族谱时发现,有些族谱堂号在用字用典时有欠准确。如“半部堂”是赵姓堂号之一,源于宋代功臣名相赵普。他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高论。如把“部”写成“步”,当何解释?“叙诗堂”是赵墩毛姓堂号,典出毛姓先祖、宋代学者毛晃。毛晃,江西人,酷爱文学,闭门著述。传世作品有《禹贡指南》、《增注礼部韵略》,又有“铁砚先生”之誉称。经查证,“叙诗”二字可能是“学仕”口音之误。“学仕堂”才是正确的。“记阳堂”是赵墩卞姓堂号,源于春秋战国名士卞和。楚文王得宝玉后,封卞和为“零阳侯”,卞氏堂号中的“记”可能是“零”之误。又如蔡氏“济阳堂”误写成“洛阳堂”,闫氏“榆德堂”误写成“树德堂”。焦姓有“林易堂”、“传易堂”二说。经查,其先祖焦赣,梁人。汉昭帝时官至小黄令,元帝时位列“三老”。有著作《易林》传世,现堂号是否与此书有关?炮车一杨氏堂号为“悬鱼堂”。经查,“悬鱼堂”之典出自东汉名臣羊续。当时民间有羊续廉洁从政,拒收“鱼”礼之美谈。这其中是否有从“羊”姓演变为“杨”姓之隐情?否则,有错认先祖之嫌。还有一些疑点,不一一赘述。目前,邳州姓氏中尚有一些堂号不明由来。笔者对堂号稍有搜集,可为不详堂号提供帮助,以助贵氏家谱更加完美地传于后人。

字辈谱,是规范族内成员姓名排行的字语。又称排行诗、行第、排行等。也是有关族内尊卑的严肃问题。邳州姓氏大多采用一辈一字,百辈百字。为便于记忆,习惯四字或五字一句,并有明确的内涵。如宋氏采用百世百字。自十二世起,四字一句,共二十四句。少数姓氏的字辈谱固定为八字或十二字,族人起名采用循环式。因此出现同字不同辈现象。这类族人见面不问年庚,先报世辈,然后定尊卑。但在个别族谱中,续谱人为扩大本族势力,或提高个人辈分,存在造假和错认祖宗的荒唐现象。此举是对本族先祖之大不敬,也有碍族内团结。好在发现后及时更改。但其恶劣影响却一时难以消除。凡有心于修谱者,应引以为鉴。

另外,新族谱还存在一些不应传承的陈规陋习。如族谱文体,民国及以前的老谱采用的是文言文,这是时代的印记。新谱应与时俱进,采用白话文。而一些新谱出现文白夹杂现象,不便族人阅读和理解。新谱的正确选择只能是白话文。有的新谱存在重男轻女陋习,女儿不入谱,嫁入女子以某氏入谱。旧中国,妇女地位低下。尤其不识字女孩一般没大名,出嫁后随夫姓。新中国的女性被誉为“半边天”,女孩应全名入谱,女儿不能传宗接代的观念要更新。还有族谱送印环节,要注意装潢、纸张、校对等,确保族谱的质量。切莫功亏一篑,更不能省盐坏酱,留下遗憾。总而言之,今后做谱时要避免以上问题。要搭好班子,执笔人不仅要掌握修谱常识,具备深厚的文字功底,而且要品行端正,不负众望。在不违祖训的前提下,对入谱资料要有考证和取舍,不能盲目全盘继承。一部完整准确,有传承,有创新的族谱,才是国史、方志的补充,才能达到其应有的品位和价值。

1、家谱是姓氏文化的载体

族谱兴起于魏晋时期,到了唐代主要有私修的单姓族谱和官修的天下望族谱,宋代之后,修谱之风盛行,到明清时甚至到了“既无无谱之族,亦无无谱之人”的程度,而家谱的内容则包括世系和血缘关系图表,族规、家训规范,祠堂、祖茔、公田,家族源流和迁徙史等。

2、族谱是家族历史的传承

族谱是记载宗族世系及其事迹的档案,它以特定的形式记载了宗族的历史,可以和历史档案中的奏折、题本、信函、日记等并列为一类史料。不但记载了家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

还记载了与家族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与本家族相关的地方风俗习惯、名胜古迹、年节来历等,具有难能可贵的史料价值,是档案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

3、家谱是宗族血脉的凭证

家谱是记载各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家庭渊源与世袭图表是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记载最详细、最精确的部分。因此,家谱历来是人们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

4、后代重拾文化记忆的精神寄托

家谱是孝道文化的体现,在当今社会更多意义上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寄托着对祖先提倡的优良道德品行的向往,也是优良家风的承续。家谱是家的根、人的根,作为“家史”的家谱不仅可以补充正史和野史之阙,还可以引发大家“寻根问祖”的热情。

5、家谱是传统教育的生动素材

大多数家谱还记载着家训、家规,表现出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时代风尚,特别是对教育、文化的高度重视,记录着对家族世代为人处世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在阅读这些资料时,历史上的一个个人物便鲜活了起来。

他们的事迹有的令人泣泪哽咽,有的令后人扼腕感叹,是传统教育的生动素材。族规、家训中也保留了许多对我们今天极为有益的东西,如孝父母、和夫妇、尚节俭、戒赌博、戒*秽、戒懒惰、戒奢侈等,对我们建设现代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人民网-家谱有何新价值?重拾“家史”背后的温情与敬意

民间修家谱悄然兴起,你如何看待这一行为?

家谱是中国历史最好的见证,它是一代代人组成的,家谱使每个人的名字都保留下来,同时也为下一代孩子的辈分提供好了依据,最近突然兴起了续...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