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汉室的后裔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1收藏

刘备是汉室的后裔吗?,第1张

这个已经很难弄清楚了 。

正史中记载,刘备的祖先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陆城亭侯刘贞,刘备的祖父叫刘雄,父亲叫刘弘。

但从刘贞到刘雄,中间的不知道有多少代人,史书没有任何记载。

《三国演义》替刘备编了一个家谱,但也留下了一个大漏洞,就是“皇叔”问题。

按史书记载,汉献帝刘协是汉景帝刘启的十三世孙,是光武帝刘秀的七世孙;如果按《三国演义》编的刘备家谱,刘备是汉景帝的十八世孙。

这样算来,那就尴尬了,刘备应该是汉献帝的五世孙,而不是比汉献帝大一辈分的皇叔。

如果说汉献帝是像周天子一样的人,见到同姓的人就叫叔父,见到异姓的人就叫舅父或者姑父,那也太不要脸了。

  民间受三国演义的影响,盛传刘备遇事皆哭,一哭乃感动人心,便会遇难呈祥,逢凶化吉。故老百姓俗语:“刘备的江山是哭来的。”其实不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共有四十余次提到刘备,很少说刘备遇事而哭。即使在白帝城临终托孤时,也未流泪,倒是把受托的诸葛亮感动得痛哭流涕。《资治通鉴魏纪二黄初四年(即公元223年)》记载:汉主病笃,命丞相亮辅太子,以尚书令李严为副。汉主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之,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汉主又为诏刺太子曰:“人五十不能称天,吾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毋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父德薄,不足效也。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夏,四月,葵巳,汉主殂于永安(今四川奉节东七公里处),曰昭烈。“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亡,其言也善。”按常理讲,刘备在这个时刻应该是痛哭的。而事实上,刘备临终托孤虽有悲戚之情,却无痛哭流涕之状。可见,刘备并不是像民间传说中的那样是一个好哭的英雄。

  大凡好哭之人,多是感情外露,属外向型性格。而实际上,刘备并不是外向型性格,恰恰相反,属于内向型。《资治通鉴》中说刘备“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换言之,是说刘备寡言少语,不爱说话,高兴发怒不表现出来,大致像魏晋时期的谢安一样,得知淝水之战胜利的消息后仍与人对弈,尽管内心狂喜,但表面上不露声色。看来,刘备也具有这种天赋。

  “喜怒不形于色”的人遇事是不会哭的,既然不会哭,刘备的江山就不是哭来的。实际上,刘备之所以能从“贩履之士”历经磨练终成霸业,直至称帝,不是靠“哭”来的,而是靠个人“干”出来的,堪称践行“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格言的典范。刘备创业之初可谓是一穷二白,白手起家。《资治通鉴》中说“初,涿郡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也,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换句话说就是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又贫寒,只能和母亲靠编卖草鞋过日子。从客观上讲,刘备创业之初的条件与其高祖刘邦有相似之处,也是非常困难的。首先,刘备没有撑劲的爹妈。父亲去世早,母亲也非大家闺秀,自己虽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只是虚名,无皇帝后裔之实,况且来路不明,查无实证。其次,刘备没有雄厚的家产。一个靠“贩履”为生的家庭,能有多少基业《三国演义》中说,刘备的叔父刘元“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可见,刘备的家境非常贫寒,大概也是贫下中农,绝不是富农。第三,刘备没有按常规实现创业的条件和环境。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是古人的梦想,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由之路。但刘备就没有这样的条件。从个人素质来说,《三国演义》中说刘备“不甚好读书”,既然不好读书,后来“师事郑玄、卢植”,也没有什么建树,靠做学问来成就大事从刘备个人的素质上是行不通的,就好比今天要从政就必须当公务员,要当公务员就必须参加考试,要参加考试就必须有相应的文凭,文凭的要求最低也必须是大专毕业,这也只能进乡镇机关,县级以上必须是本科毕业,有的岗位则是硕士、博士了。刘备的学历看来也不会多高,一个对学习不感兴趣的人一般来讲是不会有高学历的。从当时的外部环境来看,别说刘备没有多大学问,即便是有学问靠正常的推荐入仕也是行不通的。东汉末年,政治昏暗,官场腐败,买官卖官之风盛行。别说刘备没有多大学问,即便是有学问靠正常的推荐入仕也是非常困难的。一没有钱,二没有人,有谁能推荐你入仕呢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刘备创业之初的条件是比较困难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在这一点上,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都要比刘备强的多。虽然外部条件非常艰苦,但刘备却建立了霸业,成了汉王,与曹操、孙权形成鼎立之势。可见,刘备肯定有过人之处。从成就大业的渠道来看,我个人认为,曹操的江山是“打”出来的,孙权的江山是“靠”出来的,而刘备的江山则是“干”出来的。

  先看曹操。曹操自出道以来,“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着天子的旗号,驰骋疆场,纵横天下,破袁绍,杀吕布,收刘琮,打孙权,身经百战,无不以武力排除异己,建立基业。《资治通鉴》中对这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军事才能给与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与敌对陈(同“阵”),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故能芟刈群雄,几平天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曹操在和敌人对峙的时候,临阵不乱,心态悠闲,好像不想作战;等到有了决战佳机能够取胜时,则气势如虹,势不可挡……所以能够扫除群雄,除了吴、蜀以外,几乎平定了天下。这是司马光对曹操的盖棺定论。虽然司马光把曹操平定天下归结为“知人善任、赏罚分明、执法公正、雅性节俭、善于用兵”等几个方面,而我认为最重要的则是曹操的军事才能即“善于用兵”。在冷兵器时代,要想平定天下没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是不可能实现的。《三国演义》中在写曹操临终时也说,“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止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纵横天下”、“群雄皆灭”说明了曹操卓越的军事才能,也恰恰验证了曹操的江山是“打”出来的历史事实。

  再看孙权。孙权的命运似乎比曹操要好的多,孙权有个好哥哥孙策,孙策号称“小霸王”。东吴前期的江山基本上是孙策打下来的。按常理讲,孙权作为弟弟,一般不会乘传祖宗的基业。按照古代的宗法制度,祖宗基业一般是按嫡系长子继承。孙坚死后传给孙策,孙策死后应该传给其长子。按老百姓的话说,“八竿子也打不到孙权”。所以,孙权前期只是卖力地跟随哥哥孙策打仗,没有别的非分之想。正因如此,孙权与孙策的关系处理的相当密切,在孙策的言传身教下,孙权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日趋成熟,逐渐具备了接班人的素质。孙策比孙权大七岁,在孙权看来,其兄孙策就是自己的楷模和偶像,自己是不能够超越的,只有佩服和学习,绝对不敢弑兄篡位。孙权的想法就是遵循臣子的礼节,把差事做好。无论如何,孙权做梦也不会想到其兄孙策会英年早逝,更想不到会把江山传给他!孙策是否有后,《资治通鉴》和《三国演义》中均无记载,但从客观事实上看,孙策对孙权是相当器重的。在临终时,孙策对张昭等人说,“中国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随后,授孙权以印绶,并嘱咐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同“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言外之意就是打江山你不如我,守江山我不如你。从以后的发展事实可以看出,孙权确实是一位守家之君。孙权无夺江山之心,却得到了江山。如同现在的公务员,论资排辈是无论如何也排不到你的,你只有听天由命“靠”下去了。没想到一夜之间顶头上司调走或有其他安排,上级让你取而代之!由此可见,孙权的江山无意而得之,说其“靠”来的,也比较符合事实。

  最后来看刘备。与曹操、孙权相比,刘备的江山确实来之不易。刘备没有曹操的霸气,更没有孙权的运气,自己的江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完全是靠自己苦心经营,苦干得来的。首先,刘备不同于孙权,没有任何基业。虽然没有沦落到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的地步,但也可以说是出身寒门,根本没有什么家产。不像孙权那样,有一个好父亲奠定了基础,有一个好哥哥打下了半壁江山,刘备可以说是两手空空,“靠”祖宗成就霸业是绝对“靠”不住的,也是不现实的。其次,刘备也不同于曹操,完全靠“打”江山也是不现实的。虽有关羽、张飞、赵云帮衬,少数客商解囊相助,但毕竟是人少财寡,完全像曹操那样靠武力打天下,也是不明智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今同理。一个“战斧式”导弹就几百万美元,你刘备打得起吗一没有雄厚的祖宗基业,也没有好的运气,“靠”是“靠”不起的;二没有雄厚的人力、财力,也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得天独厚的优势,完全靠武力“打”天下也是不现实的。既不能“靠”也不能“打”,刘备要想成就霸业,只有另辟蹊径。这条“蹊径”就是“干”。所谓“干”,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按照确定的目标,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决不放弃,永不言败。三国时期,像刘备这样有雄心壮志无祖宗基业的人不少,为何刘备能“干”出来而别人“干”不出来呢原因在于刘备会“巧干”加“苦干”,而不是蛮干。

  第一,目标明确,决心坚定,是刘备成就霸业的重要前提。刘备的志向不是燕雀之志,而是鸿鹄之志,即“扶汉兴刘,成就霸业”。《资治通鉴》中说刘备“有大志,”《三国演义》中也说刘备有天子之志,“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这虽然是民间传说,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刘备志向高远,不同凡人。刘备有志向,而且永不改变,这一点也不同常人。“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刘备属于有志之人。刘备扶汉兴刘的梦想儿时就有,虽历经沧桑,却从未放弃,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资治通鉴》中记载:备在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慨然流涕。表怪,问备,备曰:“平常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如流,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刘备认为的“功业不建”是指建天子基业。事实上,当时刘备已是名声在外,小有功业。公元201年,刘备在汝南被曹操打败后去投刘表,“表闻备至,自出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今河南新野)〉”。刘表能够“自出郊迎”,说明刘备在当时已经不是等闲之辈。若按一般人的志向,“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该有的都有了,况且刘备已是名人了,“食有鱼,出有车”,刘备该知足了。恰恰相反,刘备根本不知足,面对时光飞逝,而感慨流泪。前面说过,刘备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临终托孤时就没有哭,却面对“功业不建”而流泪,可见建功立业在刘备的心中何等重要!立宏伟志向,建天子基业,为之奋斗,矢志不移,是刘备能够成就霸业的最重要的前提。

  第二,团队善战,众志成城,是刘备成就霸业的关键。刘备能够组织一个强有力的“团队”,且众志成城,至死不渝。“一个好汉三个帮”,古今成大事者莫不如此。刘备在这一点上也不例外,而且颇有高祖遗风。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从一个街痞混混成为汉代开国皇帝,最重要的原因是“善于将将”,善于用人,善于凝聚人心,让人心甘情愿地为其卖命。刘备在这一点上秉承高祖真传,吸纳了大量人才。《天下无贼》中葛优饰演的贼老大胡黎在“带队伍”时说“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说的是现代社会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而实际上,在古代也是如此。刘备组建的“团队”,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人才结构合理。文有诸葛孔明、庞士元,武有关羽、张飞、赵云,有文有武,有谋士有战将,有运筹帷幄的,也有外出带兵打仗的,相互辅助,相得益彰,搭配的比较合理。二是人才个体素质较高。无论文人还是武将,都能够独挡一面。诸葛亮运筹帷幄,未出茅庐,便三分天下,隆中对世人皆知;关羽、张飞、赵云皆有万夫不当之用。刘备出道以后能够历经磨难,终成霸业,这三个人也功不可磨。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将领的个人武艺至关重要。两军交战,如果武艺稀松,即便兵士都很英勇,也只能是落荒而逃。张飞声断湖北当阳长坂坡,生动地展现了个人英雄的风采。《资治通鉴》中记载:操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长坂……张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茅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战!”操兵无敢近者。以二十骑吓退五千骑,如果张飞武艺不高,个人能力不强,这也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恰恰说明了在冷兵器时代个人武艺高强的重要性。三是团队成员忠诚。刘备领导的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忠诚意识都非常强,既然跟定了刘备,那就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而且,成员的集体主义精神也非常强,众志成城,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和衷共济。诸葛亮为刘备的江山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千古美谈;关羽千里走单骑,不为曹操名利所动,成为忠义的表率和楷模;张飞一生忠于刘备,最终为兄弟情谊而英年早逝;赵云随刘备征战沙场,只身救刘禅,护主赴东吴,为刘氏基业尽心尽责,永葆忠节。这四个人都是刘备团队的核心力量,属于最核心阶层,是刘备的左膀右臂、股肱之臣。无论刘备是胜是败,是顺利还是挫折,这些人都忠贞不二,誓死相随,永不背叛。后期战死落风坡的庞士元,受刘备招降的黄忠等也都能保持晚节。可见,刘备的属下对其忠心耿耿,善打团体冠军,这是刘备成就霸业的坚强基石。

  第三,旗帜鲜明,善借外力,是刘备成就霸业的坚实基础。刘备能够因势利导,打出了“扶汉兴刘”的旗帜,这与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相比有点小儿科,但在当时的环境下确实能够凝聚人心。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虽然没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但是刘备深知“名正言顺”的重要性。针对汉室衰微、曹氏集团虎视眈眈的局面,刘备利用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的先天条件,及时打出了“扶汉兴刘”的辉煌旗帜。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名分虽不十分确定,但毕竟是姓“刘”,细排起来,还有可能是当今圣上的叔叔。刘备打出的“扶汉兴刘”的旗号虽然底气不足,但毕竟名正言顺,说得过去,也得到了当时群众的支持,这是刘备成就霸业的有利外部条件。公元208年,曹操欲攻打荆州,刘琮背着刘备投降曹操。刘备知道后决定离开荆州,得知刘备要离开,“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备。”等到了当阳,“众十余万人”,有人建议刘备把跟随的群众抛掉,而刘备却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在最危险的时候,刘备没有为了自己而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既有“中山靖王之后”之名,又有情系百姓之实,刘备得到群众的拥护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四,风格独特,魅力十足,是刘备成就霸业的根本条件。刘备有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和坚强品格,天生具备当领袖的才能。一是处理人际关系,如鱼得水。刘备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可谓是高手,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刘备都能够与其相处,既不恃强凌弱,也不卑躬屈膝,使朋友为我所用,使敌人也不敢贸然加害,处理得恰到好处。无论是曹操、袁绍、孙权,还是陶谦、刘表、刘璋,从总的情况来看,刘备与这些人的关系处理的还是相当不错,关键时刻或得到帮助,或转危为安。曹操、袁绍、孙权心里都非常清楚刘备是英雄,必定要和他们争天下的,但这些人终究没有杀了刘备。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刘备与这些枭雄处理关系的能力是万万不容忽视的,因为这些人反复无常,且杀人不眨眼,稍有不慎,便会有杀身之祸。曹操略施小计,便借刘表、黄祖之手杀了恃才傲物、看不起自己的祢衡。陶谦、刘表、刘璋也让刘备忽悠的找不着北。《资治通鉴》中记载:徐州牧陶谦疾笃,谓别驾东海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陶谦临终前甘心情愿地把徐州交给了刘备。二是心怀坦荡,善于用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刘备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关羽、张飞、赵云各得其所,各尽所能,既然把权力交给你,你就放心大胆地去干,绝不给你使“绊子”。自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以后,对诸葛亮可谓是言听计从,没有任何怀疑。这种驭人之法,很容易收买人心,让人心甘情愿地为其卖命,累死也不后悔。诸葛亮就是“深受其害”。他在出师表中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士为知己者死”,为感谢刘备的知遇信任之恩,才华横溢的诸葛亮为刘氏江山呕心沥血,直至献出了宝贵生命,年仅53岁。三是审时度势,处事果断。刘备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时,借“迅雷风烈必变”掩饰自己内心的慌张,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处虎穴,十分危险,因为他事先参与了与车骑将军董承计划以天子衣带诏的名义诛杀曹操的合谋。于是,借曹操让自己“与朱灵邀表”的机会立刻溜之大吉,没有任何犹豫。刘备深知吕布的为人和能量,留之必定后患无穷。虽然吕布辕门射戟帮助过自己,但当曹操欲放吕布时,一句“明公不见吕布事丁建阳、董太师乎”提醒了“梦中人”曹操,借曹操的手要了吕布的小命。为排除异己,即便对自己有恩,刘备也绝不心慈手软,这与“宁让我负天下人”的曹操有异曲同工之处。四是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刘备一生可谓是颠沛流离,历尽坎坷,但他坚忍不拔,意志坚定,愈挫愈奋,愈挫愈勇,毫不气馁,绝不懈怠。刘备投曹操,投吕布,投袁绍,投刘表,投刘璋,胜仗不多,败仗不少,整天让人追得东躲西藏。在这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刘备很有长征精神,意志坚定,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

  “目标明确,团队善战,旗帜鲜明,个人卓秀”,这四点是刘备成就霸业的根本所在,也是刘备“干”成大事业的坚强基础。所以说,刘备的江山不是“哭”来的,而是靠个人努力奋斗“干”出来的。刘备是平民英雄,也是靠个人努力实现梦想的楷模,历史给这位平民英雄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永远令人难忘。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豪强争霸中原,其中刘姓地方豪强有兖州刺史刘岱、益州牧刘焉和刘璋父子、扬州牧刘繇、幽州牧刘虞、荆州牧刘表、蜀汉刘备。有人怀疑建立蜀汉的刘备是假冒汉室宗亲,和刘邦没有血缘关系。

下面依据演义及《三国志》中相关内容,具体分析刘备和刘邦相差多少代,佐证刘备是正宗汉室宗亲,并不是冒认的。

《三国演义》中:刘备和刘邦相差21代,相差417年

刘备,一直自称为“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演义中第二十回,曹操战败温侯吕布后,带着刘备朝见汉献帝刘协。期间,汉献帝刘协得知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查验家谱。演义中查验家谱描述如下:

“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

根据以上家谱,可知刘备是汉景帝的第十九代玄孙,而汉景帝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由此推出刘备是汉高祖刘邦的第21代。而演义中未交待刘协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多少代,只是得出刘备是自己“叔叔”的结论,想来是第22代。他大喜过望,将其请入偏殿,叙述叔侄亲情。刘协感叹黄权不振,将希望寄托于新认的“叔叔”刘备身上,拜玄德为左将军、宜城亭侯。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帝大喜,请入偏殿,叙叔侄之礼。帝暗思:“曹操弄权,国事都不由朕主。今得此英雄之叔,朕有助矣!”遂拜玄德为左将军、宜城亭侯。

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而刘备出生于公元161年,中间相差417年,古代实行早婚早育,大约20年一代,基本符合历史规律。

《三国志》中:未交待刘备和刘邦相差多少代,大约16到20代左右

正史上,刘备传记中,刘备是涿郡涿县人,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胜之后,具体为刘胜的第儿子涿县陆城亭侯刘贞。陆城亭侯刘贞是涿郡刘姓始祖,而刘备恰恰是涿郡人,可知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陆城亭侯刘贞曾因小过错,失去了侯爵,沦落为布衣。

刘备与陆城亭侯刘贞中间的家谱世系,三国志上并未记载,只是记载刘备世代居住在涿郡,并非外来户。他的祖先刘雄曾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父亲刘弘早亡,并未致仕。刘备出生后,家道中落,沦落为编草鞋为生。《三国志》中相关记载如下: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一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刘备字玄德,生于公元161年,涿郡涿县(河北涿县)人,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刘胜玄孙,刘胜的儿子刘贞于公元前117年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后因宗庙祭祀时所献助祭用的礼金不合规定而被取消封侯。刘备的祖父叫刘雄,父亲叫刘弘。刘备少年丧父,和母亲一起靠贩鞋织席度日。他家附近有一棵桑树像华盖,在树下和同族孩子玩耍时他曾说过:“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刘备年轻时不喜欢读书,喜爱骑马射箭,弹琴作乐。他身高7尺5寸(汉尺),《三国志》与《三国演义》里都介绍他双手下垂可以超过自己的膝盖(猩猩?),眼睛能看见自己的大耳(大象?),所以在三国演义里他又多被人骂为“大耳儿”、“大耳贼”,刘备生性少言寡语,待人谦和,喜怒不形于色,喜欢结交英雄豪杰。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他在商人张士平、苏双的资助下组织一支队伍,在镇压起义中初露锋芒。但由于力量弱小,一直没有固定地盘,公元196年,陶谦推荐刘备为豫州刺使,驻屯小沛(江苏沛县),陶谦病逝后将徐州(江苏徐州)让给刘备,曹操上表推荐刘备做镇东将军,封为宜城亭侯。后徐州被吕布侵占,刘备依附曹操,在曹操帮助下消灭吕布,公元200年刘备占据徐州,曹操亲自东征,刘备兵败。刘备逃往青州(山东潍坊北)依附袁绍,曹操攻破袁绍后刘备南下依附刘表,屯兵新野(河南新野),公元207年他“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诸葛亮帮助他联吴抗魏,经赤壁一战获得荆州地区(河南与湖北衔接地区以及湖南北部一带)。公元211年进驻益州(四川地区),公元212年至公元214年,刘备围攻成都(四川成都),刘璋投降,刘备自称益州牧。公元219年5月,刘备占领汉中(陕西汉中),7月自立汉中王。公元221年4月在成都称帝。公元219年孙权派吕蒙袭击江陵(湖北江陵),荆州守将关羽战败被擒,荆州被孙权全部占领。刘备于公元221年7月亲自率兵进攻东吴,孙权派陆逊领兵5万抵抗,公元222年6月,两军在xiao亭(湖北宜都北)对恃,刘备于彝陵(湖北宜昌东南)到xiao亭一带扎营40余座,后被陆逊火烧连营惨败,退守白帝城(四川奉节)。公元223年4月,死于白帝城,终年63岁。刘备先有长子刘禅,即蜀国第二任皇帝,刘禅为甘夫人在新野时所生,三国演义里提到甘夫人因梦到吞北斗而怀孕,故刘禅小名“阿斗”,刘备另有两子为刘备的妾所生,一子刘永,封为鲁王,一子刘理,封为梁王,刘备曾有义子刘封,本为罗侯姓寇人家的儿子,长沙郡姓刘人家的外甥,刘备初到荆州时因为没有儿子故将其收为义子,后因刘封欺压孟达,不救援关羽惹刘备怨恨,诸葛亮考虑他为人粗犷率直,恐换代之后无人能控制,劝刘备将其除去,于是“赐封死”。刘备的遗诏中所提到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成为一代至理名言。

众所周知,蜀汉的开创者刘备又称刘皇叔,原本是汉朝的皇族。

《三国志·蜀书》上说,蜀汉皇室来源于中山刘氏,是西汉景帝刘启第八个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

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多达120个,其中第五个儿子刘贞封陆城亭侯,由中山国(今河北省定县)来到陆城侯国(在今河北省涿县),后裔形成中山刘氏的分支--涿县刘氏。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27年。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实行削藩政策,以"酎金事件"为借口,废除大批同姓诸侯。涿县刘氏开派祖刘贞,也在这次削藩运动中被削去陆城亭侯的爵位,降为普通平民。

刘贞以后,涿县刘氏的情况,正史没有记载,刘氏族谱则大都有对这一段空白的补充。不过,族谱中所记的有关世系和史实,又有很多互相矛盾和错误牵强的地方。这里,我们不妨根据各地刘氏族谱来作一大体的勾勒和订证。

关于中山刘氏涿县分支始祖刘贞的出身,典籍记载已经非常明确清楚,无容置疑。因此,广东梅县刘氏谱说刘贞是刘胜的孙子和他迁自彭城郡,都是错误的。同样,湖南桂阳刘氏族谱、新化刘氏谱、刘氏滔公支谱和广西刘氏谱都说刘贞是刘向的儿子,刘向是刘胜的儿子,这也均与历史事实不符。

在今人刘少卿所编《刘氏新族谱》中,刘备是中山王刘胜的第17代孙,从刘胜到刘备的传递世系是:

刘胜(中山靖王)→刘贞(陆城亭侯)→刘昂→刘禄(漳侯)→刘恋(沂水侯)→刘英(钦阳侯)→刘建(安国侯)→刘哀华(广陵侯)→刘宪(缪水侯)→刘舒(祈邑侯)→刘谊(祈阳侯)→刘必(原泽侯)→刘不疑(丰灵侯)→刘惠(济川侯)→刘雄→刘弘→刘备。

这是一种最常见、最流行的中山刘氏上古世系。

全国各地中山刘氏族谱所载也大体与此相近,如湖南桂阳刘氏谱、四川荣昌刘氏谱所载就完全相同。而湖南怀化刘氏(政公房)族谱和刘氏(吉蕴公房)族谱等则将刘贞误作刘向。笔者认为,这纯粹是字形笔画之误,因为"贞""向"二字字形相近。湖南刘氏(烟溪滔公房)族谱、板桥刘氏谱、新化刘氏族谱和湖南宁乡刘氏(吉祥公房)谱的编纂者大概对此并不理解,所以他们在刘向之后,又再增加刘贞一代。殊不知刘向即刘贞之误,此举实属画蛇添足。

另外,湖南平江刘氏谱和台湾谱从刘胜到刘舒与之相同,刘舒以后的世系是这样排列的:

刘舒→刘兴发→刘盛→刘必→刘达→刘才源→刘惠。

这个世系比前一世系多了2代,即在刘舒与刘必之间多了一代,在刘必与刘不疑之间又多出刘达一代。

江西泰和刘氏宗谱的世系是:

刘胜→刘贞→刘轩(刘昂)→刘禄→刘恋→刘英→刘巡(刘建)→刘辰华(刘哀华)→刘平(刘宪)→刘化(刘舒)→刘谊→刘用(刘必)→刘达→刘不疑→刘惠→刘雄→刘弘→刘备。

湖北汉川古柏堂《刘氏族谱》则记载从刘胜到刘备为12代,世系是:

刘胜→刘贞→刘恋禄→刘英建→刘哀→刘舒→刘必→刘不疑→刘济惠→刘雄→刘弘→刘备。

江西《中华刘氏通谱》所载从刘胜到刘备也是12代,世系是:

刘胜→刘贞→刘昂→刘禄→刘恋→刘宪→刘宜→刘必→刘惠→刘雄→刘弘→刘备。

尽管刘姓族谱的编纂者们为了填补从刘胜到刘备世系的空白而绞尽脑汁,然而,笔者仍不得不遗憾地告诉广大的刘姓族人:这些流传了很久的世系,绝大部分是虚构的、错误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笔者认为,这些族谱的编纂者们的世系与历史不符合。因为正史上虽然没有开列刘备历代祖先的名字,但却间接地指出了从刘胜到刘备的传递代数。

刘备又称刘皇叔。这"刘皇叔"的称呼,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它可不是随便乱叫的,而是严格按辈份来叫的,即刘备按辈份应为汉献帝的叔父辈。汉献帝刘协出自长沙王刘发一支,从刘发到刘协共有13代。中山王刘胜与长沙王刘发是兄弟,刘备既然是汉献帝的皇叔,则从刘胜到刘备应该是12代。

江苏、江西、湖南、广西、广东、四川、香港、台湾、南洋等地所流传的刘备祖先的世系,最少的也比实际上的传递世系多出了5代,因此都是错误的或虚构的。这些世系的编造者们都忽略了刘备又称刘皇叔这一重要信息,在正史中找不到刘胜到刘备代数的明确记载,就以为可以胡编乱造而没人知道。

在这些世系中,只有湖北汉川古柏堂《刘氏族谱》和江西《中华刘氏通谱》上记载刘胜到刘备为12代,与历史实际相符合。但这两个世系,很明显是在上述世系的基础上再加工而成的,即将香港谱中的祖先删去几代,再将一些父子二人的名字合成一人名字,因此,这两个世系也不可信,最多也只能是聊备参考而已。

为什么全国各地刘姓族谱关于中山刘氏自刘胜到刘备世系的记载,都会错成一样呢?原来,这里隐藏着一个极大的秘密——这个世系来自《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第20回《曹阿瞒许田打围,董国舅内阁受诏》写道:"献帝设朝,操表奏言玄德军功,引之见帝。……帝教取宗族世谱检看,令宗正卿宣读曰:'景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刘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备乃刘弘子也。'帝排世谱,则玄德乃帝之叔也。"

各种中山刘氏世系比较

三国演义 江西中华刘氏通谱 湖北汉川古柏堂谱 香港刘氏新族谱 湖南平江刘氏谱

刘胜 刘胜 刘胜 刘胜 刘胜

刘贞 刘贞 刘贞 刘贞 刘贞

刘昂 刘昂 A 刘昂 刘昂

刘禄 刘禄 刘恋禄 刘禄 刘禄

刘恋 刘恋 A 刘恋 刘恋

刘英 A 刘英建 刘英 刘英

刘建 A A 刘建 刘建

刘哀 A 刘哀 刘哀华 刘哀华

刘宪 刘宪 A 刘宪 刘宪

刘舒 A 刘舒 刘舒 刘舒

刘谊 刘谊 A 刘谊 刘兴发

A A A A 刘盛

刘必 刘必 刘必 刘必 刘必

刘达 A A A 刘达

刘不疑 A 刘不疑 刘不疑 刘才源

刘惠 刘惠 刘济惠 刘惠 刘惠

刘雄 刘雄 刘雄 刘雄 刘雄

刘弘 刘弘 刘弘 刘弘 刘弘

刘备 刘备 刘备 刘备 刘备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早已在中国家入户晓,正是借着这一名著的传播,中山刘氏的世系则得已如此广泛地在全国刘姓中流传。可见,后世大多数中山刘氏世系,可能都取自《三国演义》。

不过,笔者认为,《三国演义》中的这一段有关中山刘氏的世系记载,应该不是作者罗贯中个人的凭空杜撰,而是必有所本。至于罗贯中所记载的这一世系源自哪里,则现在已不得而知。笔者分析,这有两种可能:一是宋元时期传世的历史文献资料;另一种则是罗贯中周围某个刘姓家族的族谱。而且,这后面一种可能性还要大。如果此说成立,那么今日所流传的这份虚构的中山刘氏上古世系,早在宋元时期就已经在刘氏家族中流行了。因此可以说,是《三国演义》抄了刘姓族谱中的世系,而《三国演义》中的这份世系,又为后世很多刘姓族谱所抄。

如今,要重新填补刘备祖先世系的这一空白断层,还需要等更多的原始材料的发现。

我们只知道,刘贞之后,刘备的最早的有史可考的祖先是他的祖父的刘雄。刘雄在东汉后期被举为孝廉,后官任东郡范县(今山东省梁山县西北)县令,安帝时还曾任东郡平原县(今山东平原县)县令。

刘雄生二子:刘弘、刘子敬(有族谱作刘珖)。刘弘的儿子,就是一代英雄刘备。

刘备是汉室的后裔吗?

这个已经很难弄清楚了 。正史中记载,刘备的祖先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陆城亭侯刘贞,刘备的祖父叫刘雄,父亲叫刘弘。但从刘贞到刘雄,中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