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兴平农村结婚的风俗
一、提亲
男女到了一定年龄,父母便请媒人为孩子提亲。双方家长和子女不能相见,全凭媒人从中说合。
二、合亲
男女双方家长,将孩子生辰八字,通过媒人传达给对方,请阴阳先生测算,看属相“合不合”、“克不克”,例如按迷信说法,“鸡猴不到头”,属相克,不能合婚。
三、过礼
又叫“通礼”。在属相合的前提下,双方决定缔结婚约。然后由媒人把商订的衣物、彩礼送给女方家,也有送头程礼、二程礼、三程礼的。三程礼比较简单,棉花一捆、丝线一束、镜子一个。
男方欲结婚,可宴请媒人,告知女方家,问女方还需要什么结婚物品,还有什么要求,俗称“要人”。女方同意,可请阴阳先生选定日子。建国后,由介绍人“搭桥牵线”,男女见面,互赠礼物。初步同意后,女方家属到男方“看屋里”(了解男方家中情况),经过相互了解,可举行定婚仪式。订婚后,年节时辰,礼尚往来。
四、结婚
结婚,俗称“娶媳妇”。婚期既定,男方即请家门长辈主持结婚事务,与傧相、娶女客、执事商量迎亲、婚礼事。接着搭彩棚请厨师备酒席,布置新房,并派人给女方送二个箱子,以备女方来时盛放东西。
女方请送女客与亲邻缝衣服,备嫁妆。试穿嫁衣、梳头、开脸(用瓷片把眉毛纤细,用线绞去面部汗毛)。男女方至亲及近邻好友为男家送贺礼,为女方“添箱”,以示祝贺。
婚前晚上,男方请三姓男青年同居洞房之内。西南乡晚上由新郎上炕“踏四角”,谓之“踩房”。
旧时结婚,有用轿娶的。民国时又为套车迎娶,讲究早娶,即天不亮要将新娘接回家中。男方去变方家接新娘时,陪同的有本家叔伯、娶女客(多为嫂子)一人或两人、押车娃及亲友一二人。离开男方家门,家中人便在门口燃放鞭炮,随后出村门,逢十字、进女方村口都要鸣炮。到了女方家里,男女娶客分坐两处,女方做面条招待,并给男女双客一人一个封(用红纸包着的钱),或一人一个手帕,表示酬谢。
其间,新娘在送女客的照料下,净面擦粉更衣穿戴,换凤衣凤冠,穿绣鞋、拿手帕、顶盖头,向祖先跪别,向父、母、兄、嫂行礼辞行。新娘被搀扶走出家门,门口鞭炮一响,男女娶客立刻起身。伴娘搀着新娘一手拿着一只碗,新娘手里拿双筷子,刚走出门,伴娘将手中碗摔碎,新娘将筷子往后一扔,然后再踏干草、过火堆,进轿或上车。早年还有哭嫁的风俗,一般哭到村外即可。迎娶路上,若两家娶亲的相遇,则认为是霉事情,双方伴娘拿出新娘的红花互换,以示互不干扰,各自平安。
娶亲队伍走到村口,鸣炮缓行,以示平安归来。到了家门口,娶女客与送女客到男方家中,与男方执事者互拜,然后领新郎到轿前,请新娘下轿。这时男方执事一手提烧红的铧尖,一手拿醋,围绕着花轿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边走边把醋浇向烧红的犁铧,过后抛于轿底,此谓“浇铧尖”。然后新娘下轿,踩红砖、过马鞍、履红毡,皆取吉祥之意。
进门后,送女客搀扶新娘前走,娶女客随后,一手提斗,斗内装有麸子、碗豆、剪碎的谷草和少量古铜币及红绿黄纸剪成的形如古钱的碎花,撤在新娘头上身上,边撤边唱道:“一撒麸子,二撒料,三撒媳妇下了轿。”当新娘走到门口时,娶女客又接着唱:“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媳妇进了门。”这时新娘在伴娘的搀扶下,走向花堂,然后在傧相指导下,随着唱礼拜天地、拜祖先、拜媒人、拜亲朋来宾、夫妻互拜,礼成。入洞房,新郎揭去新娘盖头,新娘脱去凤衣凤冠,新人吃和气饭(一般多为面条,由娶女客端来,先由女方吃~口,男方再吃一口)。
要钥匙,亦称交钥匙。是指随伴娘来者有一男孩,一般是新娘的侄子。他带着新娘箱柜的钥匙。吃完和气饭后,便由新郎出面要钥匙,小孩便向新郎要钱,小孩总是说不够,继续讨价还价,终于把钥匙交给新郎,新郎把钥匙交给送女客,送女客再交给新娘。
接着,由男方几个年轻人,将新房的门帘取下,换上新门帘,将放在房外的箱子抬入洞房。然后给新娘要花手帕。仍有一番讨价还价,热闹一番。这就是所谓“挂门帘”、“抬箱子”。
随后,新娘梳头洗脸,男方一年轻人给新娘端洗脸水,其脸盆为女方所备,盆口用红纸封着,上面贴有双“喜”字,先用水将红纸冲破,俗称“浇花”。然后端水,不是装脏水,便是凉水,目的是耍闹,向女方索要“封”钱或小手帕,目的达到后,端来干净的洗脸水。
到了晚上,便有一帮年轻人来闹新房,俗称“耍房”。有“三天不论大小”之说。耍房花样很多,其内容幽默有趣,常令新娘害羞不止,有时近乎粗俗,旧时还有“听房”(即偷听新婚夫妇私房话)的风俗。
结婚后第二天,娘家专为女儿送来饭食,谓之“送饭”,意思让女儿不要忘记父母养育之恩。送饭时拿挂面、糕点等。男方盛情招待,席间娘家长辈叮咛新娘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
婚后第三天,丈夫同妻子去丈人家,谓之“回门”。到了女方家中,向主堂行礼,再向岳父母磕头,娘家小辈向新郎回礼,新郎向小辈赠礼品。饭后,娘家父母给女儿回赠一身穿戴后,当日返回。
建国后,1950年4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行男女婚姻自由。青年男女结婚,由一人介绍或自由恋爱,双方经过一段时间了解后,如情投意合,到了法定年龄,持村民委员会或单位介绍信到乡(镇)政府领取结婚证书。择日结婚,发喜糖、喜烟、宴请亲友。建国初仍套车迎娶。现亦有用小四轮拖拉机或小汽车娶亲的。近年来提倡晚婚晚育、婚事新办,有组织集体结婚、旅游结婚等新风尚。还有夫妻同栽结婚纪念树的。但结婚讲排场、彩礼升级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寓意吉祥、提升运势、招来贵人等。
首先,是一对新人结婚,红色本身在中国就是吉祥的颜色,挂在门口寓意着家人对这对新人的祝福。并且一条街远远望去,谁家挂了红色的灯笼,不是过年就是有喜事,一种昭告天下的感觉。就像现在人结婚一样,满楼道贴着喜字儿,毕竟婚姻在古代和今天都是终身大事,当然要热闹热闹。
其次,古代相传,结婚的时候在门口挂红灯笼,可以提高人的运势。对于新郎来说,要是从官,以后官路豁达,对于女子来说,儿孙满堂,夫妻和睦。加之人们比较信奉风水,一家门口挂,慢慢的所有人就这么做了。最后,挂上红灯笼,来来往往的人看见之后就知道家里有人气,一些有才华的门客便会投入家中,这被称为招来贵人。
既然和风水有关系,挂灯笼必然有一些讲究。
比如说,中国人讲究好事成双,挂灯笼的话一定要挂双数。普通人家结婚一般大门两旁各挂一个,并且讲究对称。灯笼上面的图案也有所讲究,一般是比较喜庆的,灯笼颜色多为红色,因为红色不仅喜庆,还可以辟邪。灯笼讲究一个“新”字,用过的灯笼切记不可以再用,新灯笼代表着新气象。大婚之后,人们一般将灯笼相撞互相点燃,用此而祈福。
最后,灯笼一般挂在南面,不挂在北面。南向对于人们来说是接好运带来吉祥;而将灯笼挂在北面有损家族运势,可能会给家人带来疾病。总而言之,挂灯笼就是闹吉祥,在古代娱乐方式很少,又没有现在的婚礼,挂上灯笼便是那时候的一种婚礼形式。
嘴里要高声念着:左手挂,右手提,上挂门帘生贵子,下挂门帘生状元,两手一起挂,来年生个胖娃娃。
结婚挂门帘是一种风俗习惯。
传说西汉时期,匈奴四起。汉王为了边境不受侵犯,并促使匈奴对汉王称臣纳贡,便采取通婚方式以达到两国和善的目的。后宫明妃王昭君自请北嫁匈奴,汉王十分高兴,立刻认她做义女,并为她的出塞准备了极为丰富的嫁妆,从工业产品、五谷种子、纺织绘画到首饰衣物、金银财宝,应有尽有,样样俱全。
昭君是个有胆略、有心计的才女,她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把这些嫁妆一一查看完毕,便对汉王说道:"父王,还缺少一件东西。"汉王心想:你是我为了和亲才认下的义女,按说这嫁妆已经是很丰富的了,怎么还缺东西?
于是便问:"还缺哪一样呀?"昭君说:"孩儿听说草原上的房屋不比咱们这里的皇宫,那屋子虽有门,可是不挂门帘,人在外边一眼就能看到屋里,多有不便。父王何不把宫中的门帘送给孩儿,一来遮屋挡门,为孩儿方便;二来,孩儿天天看着门帘,也就天天想念家乡了。
汉王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便立刻差人去做门帘,并命专使护送门帘,在婚礼那天为昭君挂在门上。
据说后来,唐朝文成公主嫁藏王松赞干布时,唐王也曾令太子亲送文成公主,并在成婚的当天为文成公主挂上门帘。
就这样,新娘弟弟挂门帘这一习俗,便一直流传了下来。
解放后,人民生活富裕了,购买力也提高了,陪嫁中的门帘不仅是实用品,更多的已经成为装饰品了。
近年来,虽然婚礼从简,门帘却仍然还要挂,而且一定还要新娘弟弟来挂。如果新娘没有弟弟,也要从娘家请一个小男孩来挂。
扩展资料:
沙河民间门帘画匠:
沙河民间有画匠,他们主要从事农家的彩画装修事宜。旧时,为新婚用房画墙围子、画顶棚、画粗布门帘等。源于何时、何地并无记载。
然而,从我记事起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当时的沙河农村非常流行彩绘门帘。每到冬季,寒潮来袭,北风凛冽,刺骨冰冷,各家各户门口上挂着的各种图案的门帘,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虽然现在沙河大地,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民间艺术几近失传,但在农村仍然流传着彩绘门帘的制作工艺:先将纯棉白布放在锅里加水煮开、蒸透。
接着将加热蒸透的白布放在白面做成的糨糊里浸泡、搓揉,使布料充分浸透,粘满糨糊。然后取出布料,再将浸揉好的布料放在平整的次次捶布石上,用棒槌均匀用力敲打,使糨糊充分浸入布料。之后用清水将布料上的残余糨糊漂洗干净。
再将布料放在槌布石上,用棒槌敲打平整。把布料晾干晒透,形成布毡。最后用圆珠笔或铅笔在布料上勾描画作、图案,彩绘着色等。
彩绘门帘的选材一般是喜庆吉祥,或者与爱情有关的图案,传统的如《丹凤朝阳》、《孔雀牡丹》、《腊梅迎春》、《喜鹊斗梅》等,也有戏曲人物《天仙配》、《白蛇传》、《朝阳沟》等。图案画完后还需要缝边装饰。最后穿上木杆(俗称串门帘竿)。至此,一幅彩绘门帘即告完成。
农村结婚挂红是由新郎的舅舅第一个挂红,也是尊重娘家舅大的风俗习惯。挂红是在腰内系块红布,取吉庆避邪之意!挂红也是有仪式感。挂红也有挂红绸,一般挂在家的大门口门头上表示喜庆吉利的寓意,挂红是亲戚对新人的祝福和增加热闹气氛!
传统婚俗习惯中,结婚当天有挂红的讲究,挂红究竟怎么挂?结婚大门上红绸的挂法分享给大家,还有新房大门挂红布时四句怎么说吉祥话顺口溜喔。
一、结婚大门上红绸的挂法
挂在门头上。
1、结婚时的挂红,一般就是挂在家里大门门头上,也有的地区是直接系于新人的腰上。挂红一般选择的是红布、红绸,结婚挂红的习俗,就是气球趋吉避凶的美好寓意,给新人一份祝福。
2、类似于挂红的风俗讲究还有很多,比如说在新娘上婚车之前,用手电筒和镜子将婚车上照射一遍,有将邪祟赶走的含义。在传统婚俗中,被称为扫轿环节。
3、而无论是挂红还是扫轿,都是人们对新人未来生活吉祥如意的美好祝福,是结婚当天很有仪式感的环节。虽然背后并没有明确的科学逻辑,但是是非常有特色的婚俗讲究喔。
二、新房大门挂红布时四句怎么说
1、皮红儿六尺长,出在苏州锦绣房,自从今日挂过后,主家儿子儿孙都是状元郎,状元郎。
2、天赐良缘人人有,郎才女貌无卡轮,琴瑟和鸣早结珠,早生贵子荫丈夫。门外鞭炮响嗡嗡,惊动屋里在挂红。
3、男女称心,合家团圆;男的当个总司令,女的当个秘书员。夫妻恩爱,情意绵绵;百年皆老,生活似仙;孝顺父母,永世长远;关爱后代,男女老少笑开颜。
4、点起蜡烛红通通,烛在两旁香在中。桌上摆有糖糕粽,亲朋好友乐融融。今日外甥成双对,舅舅特意来挂红。未成戴花先挂红,赛过当初赵子龙。挂起红来又戴花,赛过当年姜子牙。一条红布挂左边,一朵金花挂胸前。来年后年生贵子,考进京城大学院。
5、不提红来无自可,提起红来有根生。一提红来撒花籽,二提红来花籽生,三提红来花结果,四提红来来编布,编得一丈二尺长,舅舅拿来挂新郎。一挂天长地久,二挂地久天长,三挂荣华富贵,四挂金玉满堂,五挂五子登科,六挂六位高升,七挂天上七姊妹,八挂八仙过海,九挂久长久远,十挂夫妻幸福万年长。
结语:
以上就是农村结婚挂红的风俗讲究,还有挂红四言八句顺口溜分享了,如果你们当地也流行的话,不妨参考一下吧。
陕西咸阳兴平农村结婚的风俗
本文2023-10-11 03:45:3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24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