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英德旅游攻略英德自驾游攻略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3收藏

广东英德旅游攻略英德自驾游攻略,第1张

广东英德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汇聚了大量的岭南特色文化元素,也是一个旅游重镇,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旅行观光,这里的文化魅力非常强烈,下面给大家分享广东英德旅游攻略。

广东英德著名景点:宝晶宫、仙桥地下河、九州驿站、溶洞温泉、英西峰林等

广东英德机场:南距广州白云机场100公里

广东英德火车站:英德站、英德西站

一、游玩路线

Day1(英德景点):厚街出发——英德宝晶宫——英德茶叶世界——英德黄花镇

23号(周六)一大早我们便起床收拾东西,煮早餐,吃早餐,8点20准时出发。

不得不说,有滴滴很便利。我们是从厚街直接搭顺风车到英德的,拼车车费254元。车是前一天预约好了的,司机师傅人很好,本来的路线是不经过我们所在地的,他还专程绕道过来接了我们,然后才从虎门上高速。

到了英德市区后和司机师傅协商,希望他送我们去宝晶宫,师傅对我们好,答应了。

到达目的地后我们给师傅发了20元的红包当做是这段路程的车费,他以为是厚街到英德的路费,收了红包,不过发现是到宝晶宫的路费后,很快又重新发回给我们,不过我们没有收。

到达宝晶宫已经12点了,我们在售票点前休息,吃从厚街带来的小月饼(售票点有个小卖部,没有饭馆)。

岭南第一洞天

宝晶宫,往里走是售票处

门票是85元/人,景点里面有湖和花海,我们进入后直奔宝晶宫的入口,不过入内观看是要分批的,我们在入口处等了几分钟。

入口的门外有一个凉亭,很凉爽,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因为在入口处安装了空调,后来才知道,地理原因,宝晶宫里面是天然的冬暖夏凉的。

13点准时进入宝晶宫,有景区的导游带着我们并介绍里面的景点。估计我们是下午第一批进入宝晶宫的人,所以很空旷,没有其他人的声音。

宝晶宫是广东最大的石灰岩溶洞,有“岭南第一洞天”的美称,是1981年被发现的,1984年春节起向游人开放,目前已开放供游览的有三层,游程约15公里,具体介绍可以百度哈。我们跟着导游走全程,大概用时1小时。

镇洞之花

红色的地方是七仙女

“龙王出巡”点

下午15点左右我们离开宝晶宫,前往英德茶叶世界,这次也是滴滴快车。

司机师傅刚好在附近钓鱼,很健谈,他和我们说,他小时候就上过宝晶宫,还拿了里面的岩石出来放家里,可是因为环境不同的关系,拿出来的岩石后来都会变颜色。

司机师傅还是一位30亩茶园的老板,自产英红九号茶叶。他还给我们介绍了沿途的水泥厂和一座庙(原谅我记性差,都不记得名字了)。

英德茶叶世界,是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开发的一个集观光、休闲、科普于一体的茶叶生态旅游新景点。

我们不太懂茶,所以只是在里面随意逛逛,拍了些照片。里面的人并不多,感觉像是一所挺不错的学校而现在学生在放假了的感觉。

英德茶叶世界

茶树上很多茶籽

茶园

茶壶与茶杯

看见这绿油油的叶子好想摘茶啊

司机大叔人很好,在车上等我们逛完,然后载我们去英西车站。出来的时候,大叔介绍道:“这里曾经是一所监狱,不过后来搬迁了。里面种的茶树主要是采茶籽的,比普通英红九号的茶树要大一些。”

在路上发现在茶叶世界附近刚刚下过了雨,地上都是湿的,而我们刚刚好避开了,运气真好!

运气更好的是,17点20分我们到英西车站买票,没有到黄花镇的车了,却刚好赶上最后一班到九龙镇(黄花镇隔壁)的客车。

车上看到的晚霞

住宿(民宿)

订的民宿在黄花镇,叫驴友驿站。

到达九龙镇上的时候已经接近19点,天很快就暗下来了,我们原本打算滴滴到住处,无奈滴滴上却搜索不出住址,也没有联络到车,只好请民宿的老板出来接我们。

到达住处已经20点多了,店主一家也还没有吃饭,于是,我们和他们一家一起吃饭。本地人说吃饭叫做开(第一声)饭,好吃叫做好开。

民宿老板家姓梁,是黄花镇本地人,一家人都很随和。我们在来的车上就点了餐,要鱼和青菜;和他们一起吃的话菜色要多一些。

梁阿姨还特意准备了黄花镇的特色菜:黄花豆腐给我们,味道很鲜,外焦里嫩。

然后我们就在这里住下了,感觉我们很幸运,行程都顺利,遇到的人都很好。

自种的南瓜,很清甜

Day2(黄花镇周边):黄花溪竹排游——彭家祠——洞天仙境

在陌生的床上睡觉,睡得不太安稳,早上6点左右就醒了。

早晨,雾很大

我们原本是打算在民宿附近的“英西峰林走廊”徒步看风景的,吃过早餐准备出门的时候,遇到两位“舍友”。他们也是9月23号到,而且没有车。于是,民宿老板提议我们一起拼车出行,他接送我们。

他们早上想去黄花溪体验竹筏游,下午去洞天仙境,刚好都是我们也感兴趣景点,于是我们同意跟随他们的行程,一同出行。

竹筏游,水很清

山与天相连

黄花溪竹筏游在百度搜索上看到的是有人用竹竿撑竹排的(应该是年代已久了),我们也是因为看到这样的所以想体验的。

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那是竹排船,机动的。

现场买的门票需要80元/人,上船后才知道人多是可以讲价的,我们太老实了。江里的水很清澈,两旁石山林立,风景有些平常。

船上看到的风景

回程的时候走路路过彭家祠景点。两个当地的小孩子给我们充当导游,带我们从后门进入,并给我们简单介绍了这个景点。

彭家祠

彭家祠位于一座高三十五米左右的山上,彭家祠其实是当地彭姓人家的祖祠堂,座南朝北,整个建筑封闭,自成一体。

房屋从山脚至山顶共分三层,大小厅房数十间依山势建筑在一座造型如田螺的山上,一栋栋房屋从山脚一层一层盘旋至山顶,共计9层,恰如其分地与螺山融为一体,看不出一点雕琢的痕迹,当然有些地方是经过翻修了的,只有少部分是保留了400多年的历史的。

在这些房屋里,还划分了区域(不知是现代人想出的景点名堂还是确实如此),有马匹房、丫鬟房、学堂、阅读室等,听小孩介绍说,后院有一条地道是通下山的,后来因为有小孩失足掉入而亡,所以把通道给封闭了。

另外还有“后花园”——顶上的一个露天观景台,可以看到远处的风景,石山林立,房屋是这里一簇,那里一簇的,距离都有些远。

“后花园”看到的远方

上午11点多,我们逛完出来,决定吃饭后再去洞天仙境,于是联系民宿老板来接我们。

景区门口在等待的时候,发现这里还挺受欢迎的,很多旅游大巴都带人来游玩;另外有一支骑行小队想要进入景点,马上就被管理员拦了下来,说要买门票才可以进入。

其实那里并没有门,是通往彭家祠的路,如果继续往上走就可以看到坐竹筏时看到的景致了。

原来竟是以这样的方式把景区“保护”起来的。

闺蜜想吃牛肉,所以我们一起去了菜市场,这边的市场和我们的没什么区别。

和我们广西的市场里卖的东西居然一样!

有黄花豆腐和深坑鱼

吃饭过后去洞天仙境,门票是网上订的,135元/2人,含门票和单程的船票。

这个景点外很多旅游大巴,很多人都是跟团过来游玩的。

进入后直接先去坐船的地方,穿上救生衣,排队上船。这里的船是电动划桨的,很平稳。我们四人刚好坐在了船头,看到的景象很开阔。

准备坐船,这是洞口

洞天仙境,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一个心灵栖息的地方,地处闻名遐迩的“南天第一峰林”,

素有“华南第一天坑”之称。

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沟壑险峻的地理特征为依托,融山、水、石、潭、钟乳、瀑布、天桥、天坑、绿洲为一体,还有“亚洲首创-溶洞悬空玻璃栈道”。

洞口有一巨大的钟乳石向下垂吊,山洞口就像龙口(出来看到的景象感觉更深),垂吊的钟乳石就是一条龙利。

入洞后,坐在船上往上看,可以看到一个很大的坑口,看起来像是船,又有点儿像月亮,还有人说像是台湾岛的地理版图。船再往前看,一个小一点的坑口出现了,结合一起看,像是一个感叹号!真是神奇的景象。

像船

感叹号

小瀑布

还有一个很小的小瀑布飞流而下,令人叹为观止!

水面清澈

洞内

因为船票是单程的,所以回程就靠走路了。进入洞天深处,船停靠在竹林边上。

我们没有多做停留,直接穿越竹林,并没有看道路两旁售卖的小吃或者其他产品,向上走到了溶洞悬空玻璃栈道。

小物件

竹林休息处

玻璃栈道

有的人会觉得害怕,但我觉得没什么,很短的一段距离,只是我只顾着看下面和前面,而忘记抬头看了,头上有自然的溶洞景观,是后来在另外一处看向玻璃栈道的时候才发现的。

15点多,我们从洞天仙境出来,那两位新朋友就要打道回府——坐车回英德了,而我们则徒步去了九龙小镇。

我用Keep计算徒步的距离,一来一回我们走了57公里左右。

刚开始徒步没多久就下起了雨,幸好我们准备充分,都带了伞。我们沿着河道一起往前走,路上看到有人在钓鱼,都隔着一段距离,撑着一把伞,独自一个人静坐在河边,等着鱼儿上钩,哪怕下雨了也没有要走的意思。

走着走着,我们遇到了“断桥”。1983年建成的,桥中间比两旁要低,有两处小断痕,远看桥中间似乎沉到了河里。

断桥

大婶冒雨回家桥上的字

朝东万里青水河,两岸缘缘贵客多。长虹座落千古秀,千顷南北水相连。

下雨也要撑伞钓鱼

民宿老板说,沿着河道直走就会看到吊桥,九龙小镇在旁边,里面有很多花,不过不建议买门票进去,因为现在不是最好看的时节。

过桥后往左拐就可以回来了。这明显不是吊桥,我们过了桥在犹豫还要不要往前走,后来想,既然来了就要看到九龙小镇再回去。于是继续往前走。

走着走着雨就停了,大概2公里左右,我们看到了吊桥和对面的九龙小镇入口。

背影

河对面的九龙小镇门口

我们没有进去,只是在外围走走,前面的花草设计成了一个八卦图,要航拍才能拍出效果。休息十多分钟后,我们沿着河道返回。

八卦图

有木有拍出油菜花大片之感

回程的时候看到了阳光穿透云层照射到山间的景象,很美,也很震撼!

像不像宇宙飞船将要降落人间

这一天我们走了可能有10多公里的路程,有些累,不过很开心。

9月25日早晨回东莞,民宿的马路上就有回东莞的大巴,很方便。

二、我的一些感想

小建议:

1出门前需要做好攻略规划,看好想去的地方,研究路线,最好多做一个备选方案。

2交通便利很重要,毕竟是出来玩的,如果等车都要等很久,就太耽误时间了。选住宿客栈的时候可以了解下是否提供接送,有接送真的很方便,我们到达黄花镇后的行程都是民宿老板接送的,价格也不贵,主要是方便,和自驾游差不多。

3伙食的话就看个人需求了,在黄花镇我们都是和民宿老板一家吃,就像在当地生活一样,我觉得这样的体验跟好,而且伙食费不贵。

感想:

旅游卫视总裁韩国辉先生说:“旅行更像是你作为一个陌生人介入另一个地方生活,你像一个好奇的旁观者,来到别人生活的地方,看看他们怎么生活。因为城市不同,风俗不同,饮食不同,你总能找到别人的生活中与自己不同的地方,而正是这些不同构成了旅行的意义。”

英德是一个旅游重镇,这里的人们靠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收入,这样的方式比用工业带动发展要好得多。不过,去英德茶叶世界时,司机大叔说,准备有东莞和顺德的工厂要搬迁过来了。真希望这件事来得更迟一些。

这里石山林立,道路十八弯,交通比较便利。民风很淳朴,民宿老板这一家人都很勤劳而且开朗。

现在,这两天半的行程落下帷幕了,偶尔心里还会想起与他们相处的点滴,以及想起到过的地方,遇到的人,看过的风景,发生过的故事,心里对英德有了一种亲切之感。

在广东东莞,有许多好玩的地方!就比如说在东莞就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建造于明清时期呢!很多人将他称之为“广东小布达拉宫”。而且这个地方离广州又不是很远,大概也就一个半小时就能到~这个地方就是位于东莞英德黄花镇的彭家祠。

它与广州的陈家祠,佛山的祖庙合称为

“岭南建筑三瑰宝”

想去目睹“小布达拉宫”彭家祠的真面目

首先就需要经过水陆两路,其中竹筏必不可少

到达黄花镇后,会看见有自东向西的河流

流经彭家古堡的河道分两段

我们可以先体验一下最为原始的人工竹筏

再越过一段小路换乘机动竹筏

竹筏缓慢地在碧绿的小河上漂流

徐徐清风拂面而过

船家悠悠地细说着彭家祠的历史

沿途簇簇翠竹、婆娑古树随风摇曳沙沙作响

江面传来阵阵嘎嘎嘎的鸭叫声

在聆听大自然律动的同时

还可欣赏“英西小桂林”的瑰丽

青翠的远山、碧绿的河流

妇人在岸上搓石浣衣,未入古堡已回古时

远远看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地势高耸险要的螺山,因型如田螺而得名

而彭家祠就依山托势地从山脚盘旋至螺山顶

整个彭家祠位于一座高三十五米的山上

整个村落依山傍水而建,共分三层

每层均只有一个小门可通往上层

其余三面全是悬崖峭壁

via英德发布

一栋栋房屋从山脚一层一层盘旋至山顶

恰如其分地与螺山融为一体

看不出一点雕琢的痕迹

非常精致巧妙

中央的石阶是彭家祠唯一的通道

共有360级,地理位置险要,易守难攻!

走过的每一步路,脚踏的每一块石头

都经历了百年风雨的冲洗

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几百年的故事!

虽历经岁月沧桑,但依旧气势磅礴

古祠初建时共有一百二十间房间依旧保存完好

精致的檐雕与窗花透露着古典雅致

via英德旅游

咸丰时期流传下来的“明义之方”牌匾

仍然显示着当年彭家人抗匪除恶的赫赫功绩

沿着满布苔痕的石阶盘旋而上

青砖黑瓦墙上草

无言地显示出古朴的韵味

历尽千辛万苦爬到最高处

在屋顶远眺可以把山水田园风光收于眼底

竹林、农舍星罗棋布

溪涧河流穿绕其间,风景这边独好!

站在最高处,一览四周的农田和青山

鸟瞰峰林秀色、妩媚风光尽收眼底,心旷神怡

最浪漫的景点——黄花溪竹筏漂流

从彭家祠出来以后

一定要体验一下竹筏漂流

黄花溪位于彭家祠旁边

是英西峰林景区内最浪漫的景点之一

溪水清澈见底,水中鱼石可数

两岸茂林翠竹鸟语花香,坐于竹筏上

穿行于如画的峰林之中

两岸是常年郁郁葱葱竹林、草木及悦目的田野

水流时而平缓,时而急湍

撑筏者眼明手快,坐筏者有惊无险

让你感到无比的刺激,无穷的乐趣

“小赵州桥”——永丰古桥

回到黄花镇上,还要去看看镇里另外一处古迹

被称为“小赵州桥”的永丰古桥

古桥以石垒成,没有桥墩

以优美的弧拱形态横跨小溪两岸

偶尔还能看见村民赶着牛从桥上走过

淳朴的生活给人格外亲切的感觉

桥边就是葱郁的竹林和淳朴的农舍

在“小赵州桥”不远处就是刘家村

如果你是TVB的忠实粉丝

就不要错过这个《心路GPS》的拍摄地

房屋十分古朴,前有风水鱼塘

中间有空旷的禾坪,四周种植农作物

诗情画意,显得亲和自然

“小桂林”—英西峰林走廊

这里的自然景观也是十分值得细看的!

英西峰林位于英德市西南面的九龙、黄花两镇之间

形成于二亿多年前,其地景观酷似桂林

因此也有“英西小桂林”之称

如果说,英西峰林的精华在黄花镇

那么,黄花镇的溪村就是精华中的精华

溪村地处英西峰林走廊腹地

溪村峰林有上千座形态各异的山峦

山势雄伟,景色奇特

大小溪涧、河流穿绕其间,一峰一景

所以这里也叫“千军峰林”

如此风光绮丽的峰林

不仅是徒行骑行爱好者的徒步胜地

也是摄影爱好者的猎影之地!

奇特阳岩洞+玻璃栈道

除了宏伟的峰林

这里还有景色绝美的岩洞

黄花镇岩口村的九重天

奇特无比、维妙维肖的石钟乳

也绝对能让你流连忘返

这里有被誉为“粤北第一大洞”的阳岩洞

洞内的钟乳石晶莹闪烁

岩洞里面还有玻璃栈道

旁边都是空洞的山谷

玻璃栈道下面就是潺潺流水

走起来又惊险又刺激

“华南第一天坑”——洞天仙境

另外,英西峰林走廊上的洞天仙境

也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景点

被誉为“华南第一天坑”

乘船在洞中游览,游程约200米

洞顶有2个穿孔,光线从中透入洞里

就恍若身处在仙境一般!

洞内有一片陆地,生长着茂盛的植物

密密麻麻,枝叶婆婆,呈原始状态

像这样的洞内小森林确是一个奇观

舌尖上的黄花镇

来到这边看风景游玩

自然也少不了品尝当地的美食

这样整个行程就十分圆满了

黄花走地鸡

正宗的黄花走地鸡皮肉结实、清甜可口

一份鸡汤,香气四溢

一口鸡肉,唇齿留香

黄花清水鸭

“肥鸡不如瘦鸭”在黄花镇很流传的

黄花清水鸭鸭肉微韧

有弹性,有咬劲,入口清香,汤汁清甜

黄花豆腐

来黄花,一定要尝尝黄花豆腐

由当地产的优质黄豆和天然山泉水加工而成

特别嫩滑鲜甜,别具特色!

黄花山坑鱼

鲜甜是黄花山坑鱼的一个重要特性

山坑鱼来自大自然的山溪河坑

两指大小、肉质鲜嫩、鲜甜可口

无论是清蒸、煎煮还是由炸

都堪称舌尖上的一道美味

黄花腐竹

黄花腐竹,百煮不烂

当地村民主要用腐竹来

炒猪肉、炒鸡肉、煲汤

也可以作为馅料用来包黄糍,滋味无穷!

游玩攻略

地址:广东省英德市西南部的黄花镇明迳坑坝村

交通参考:

1、公共交通(推荐)

从东莞坐高铁到英德,只需要58分钟

英德西下车后到黄花镇可以直接打的

或者坐班车去(西站打的或公交到城西车站,坐黄花镇的班车)

2、自驾游:手机导航搜索“坑坝村”,车程约3小时。

3、门票:建议可先在网上购买英西峰林等景区的门票,比较划算

4、饮食:峰林里的各个农家乐餐厅都挺不错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行程安排来选择吃饭的地方,丰俭由人。

5、防晒:如在黄花镇内参加户外徒步骑行,请做好防晒措施,备齐饮用水及徒步装备,以防中暑

不用去远在西藏的布达拉宫洗涤心灵

找个周末来到清远英德

在“小布达拉宫”和峰林间

抛下工作的烦嚣

感受一下难得的宁静吧!

1家族祠堂的宗祠历史

中国古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最能体现这种等级差距的是对祖先的祭祀上。宗祠是宗家血脉所系,也是宗家盛衰的标志。因此历代帝王将相都将宗祠看作国家权利的象征,统治人民的支柱。所以建造宗祠是皇室的特权。祠堂的出现,与家庙,神庙有极大的联系。中国最大的家庙当属皇帝家的太庙,其次是各诸侯,王公的宗庙,这是按照《周礼》的规定,一级一级下来,到了士大夫,还有资格建家庙,普通庶民就没资格建家庙,只能路祭。民间的祠堂是从西汉开始出现并逐渐兴起的,汉代祠堂是建筑在墓前的祭祀场所,祠堂多为石质,又称石室。此后数代由于等级制度的禁锢,有资格拥有宗祠的人依然寥寥无几。中国允许民间建立宗祠始于1536年,明代嘉靖皇帝允许民间“联宗立庙”诏令的颁布,民间建立宗祠终于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从此,宗祠与家谱一起成为家族最重要的象征。

2全国唯一的岳飞生祠有着怎样的历史呢

靖江生祠镇岳庙原称“岳王生祠堂”,俗称岳王庙,建于岳飞在世之时,为天下最早,故有“天下第一岳飞庙”之说。

《宋史》记载: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诏飞退守通、泰,有旨可守即守,如不可,但于沙洲保护百姓,伺机掩击。飞以泰无险可恃,退保紫墟,战于南霸桥,大败金兵,渡百姓于沙上,飞于精骑二百殿护,金兵不敢近。

”这里的通,指南通;泰,指泰州,而沙洲、沙上就是指靖江了,百姓就是跟随岳飞的难民。 南宋年间,金兵进犯中原,岳飞时任军队的元帅,率兵抵抗。

岳飞率领的军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可南宋王朝采取卖国求荣的政策,要与金兵媾和,一天之内连发12道金牌命令岳飞班师回临安(今杭州),无可奈何的岳飞只好率兵南回。

当地百姓依依不舍,紧随岳飞军队后退,一直退到扬子江畔的靖江地区驻扎营寨。此时的岳飞忧国忧民,寝食难安。

一天,当他忙到深夜,踱出帐篷,看到孤山地区这块土地有山有港,濒临长江,平畴百里,这里开垦后适宜植桑种粮,可建成一处鱼米之乡。拂晓,岳飞召集老百姓,说:你们就不要随我渡江了,“沙洲”是块好地方,你们就此生息吧,“我愿沙洲八百年无水灾,八百年无旱灾,八百年无兵灾”。

岳飞的话鼓励众百姓安居下来。老百姓送岳飞到港边一座桥头才不得不停住了脚步,目送岳飞远影消失。

这座桥后被命名为“望岳桥”。后来,老百姓为怀念岳飞,就在望岳桥旁建起了一座祠堂,曰“岳王生祠堂”供奉岳飞长生牌位,后人亦称“武穆王生祠堂”。

1968年,岳王庙重修,赵朴初先生题书为“岳忠武穆生祠堂”。 庙为全宋式结构,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气势雄伟,蔚为壮观。

庙内岳飞塑像栩栩如生,其英武神态中隐有一丝抹不去的苦思与忧戚,据说这是全国唯一一座带有忧戚神态的岳飞塑像。当年,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赐死于大理寺狱。

消息传到马驮沙(靖江古名马驮沙),靖江人民纷纷走上昔日送别岳飞的桥上,遥望江南,思绪万千,于是“望岳桥”又改名为“思岳桥”。

3肇庆高要河台对田陈氏宗祠历史

陈氏宗祠简介

据村中老人说,对田村的陈氏宗祠始建于清代中后期。是一座中国祠堂建筑,位于肇庆市高要区河台镇对田村,该祠坐南朝北,依中轴线渐次排列有照璧、天井、大殿及后厅、大戏台等建筑,大殿前有回廊,两侧有厢房。其整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是一座具有浓郁的广东地方特色的艺术建筑群。

陈氏宗祠集中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巧妙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和彩绘等装饰艺术。其题材广泛、造型生动、色彩丰富、技艺精湛,雕刻技法既有简练粗放,又有精雕细琢,相互映托,在庄重淡雅中透出富丽堂皇,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

可惜,自2005年集资修缮后,由于年久失修,几十年来,历经战乱等人为性毁坏,加上多年的风吹雨蚀,墙皮剥落,飞檐损坏,屋面漏水,白蚁侵蚀,村集体经济薄弱和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等原因,宗祠面将临毁坏的可能。现急需筹资重修陈氏宗祠,希望陈氏宗亲看到此文后,能集思广益,集腋成裘,慷慨乐助,让这座艺术瑰宝早日重放光彩。

4长沙许家老祠堂的历史是什么

过新桥社区集镇,过常新桥后左转,沿河上溯500多米,即见常家祠堂。该祠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9),为常氏家族的一支从衡阳迁居长沙后所建。祠堂早些年为常新学校,现为新桥村部所在地,办公室空无一人,祠堂里面也是空荡荡的。

常家祠堂,青砖封火墙,硬山顶,大堂内原悬挂有清大臣常大淳的肖像。祠堂总长598米,宽48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祠堂面对白沙河,后依低山,面阔七间,进深三栋,各栋顺地势逐渐抬高,沿中轴线依次为大门、前厅、天井、中厅、戏台、上厅,全由花岗石柱头支撑,气势恢宏。大门有三,均由花岗石作框架,今左、右两门已封。门廊前有花岗石阶级,中厅宽大,戏台、天井等由花岗石砌边,两侧有厢房、天井,宽敞古朴。

常大淳(1794-1853),号南陔,湖南衡阳人,明朝开国将军常遇春之后,道光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安徽按察使、湖北布政使、浙江巡抚等。咸丰二年(1852)任湖北巡抚期间,为防扼太平军入鄂,加强水陆设施,招募水军,不遗余力。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克武昌后,投井自殉。诏赠总督,谥文节。

5大岭村的发展历史

大岭是典型的岭南古村落,现保存较完好的岭南风格建筑群约9000平方米,这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是难得一见的。大岭村背依菩山;三面环玉带河,各式古石桥跨于河上;古塔立于村西南角;祠堂、门楼、牌坊、麻石巷、古树、蚝壳墙等在村中皆可见。

大岭村的显宗祠门前有两个石鼓墩,其上均镌刻着垂卷发、紧身衣、束马裤、高皮靴、佩长剑的西洋人,村中老人指出,该村在明代已有人任礼部主客清吏司郎,返乡时就在祠堂外立了“送财洋童子”。

6胡氏宗祠的历史文化

宗祠文化

宗祠文化具有自身的特色和特殊作用。它是古代民间建筑专家的杰作、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有些宗祠建筑具有“天人合一”、人文与生态和谐统一之功。

从内涵作用看,绩溪古宗祠通过纪念祖先、弘扬祖德这个机制,又成为古近代社会农村团结人、教育人、培养人的学校,成为推动村落社会公建公益事业建设的组织者。一是知根知源,凝聚本族。二是引导修德,正人正已。绩溪古宗祠文化突出的地方在于:许多立在宗祠、写在族谱中的“族规”、“家训”,都是教育子孙注意社会公德、家庭道德、从政官德、经商道德等等的修炼。提倡以孝事亲、以诚待人、以信为本、以忍处世。可以说,宗祠是古代落实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从所提倡的道德内容看,不少东西在今天仍不失为值得传承、弘扬的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不相悖。三是培育人才,耀祖光宗。在古代,绩溪有“两多”:为官者多,商贩者多。这应当归结于古宗祠文化的作用。在祭祖“拜图”时,准入祠堂者除长辈外,得需有功名者,明显鼓励读书,鼓励成才,鼓励建树功名以光宗耀祖,这样自然人才济济,龙川胡氏宗祠就是典型代表。龙川村在历史上先后出了20位进士和举人。

胡氏文化

绩溪龙川胡氏,于东晋年间由中原世家大族迁居于此,聚族而居。自宋以后,受徽文化熏陶,家族崇尚儒学,重视教育,耕读相伴,贾儒并举,族人多知书达理,厚积薄发,代有人才。仅在明代,家族中就出了10多为进士,被称之为的“进士村”。其中有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中戊戌科进士、官至太子少保和南京户部尚书的胡富,还有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戊戌科进士、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的胡宗宪。龙川胡氏家族在医学、商业领域也多有建树。

龙川传说

龙川是坑口村的古称。村前有龙须山,村中有一条小溪(称川)穿村而过,古称龙川。后人认为小溪(又称坑)出口流入登源大河,龙可以畅溪,故改为坑口。这个传说至今仍在百姓中流传。

副祠传说

据传说,龙川是船形,全村清一色胡姓,而船在大海行驶如没有铁锚就无法停航靠港,故从外村请来一位丁姓住此护祠,丁姓好比铁锚把大船钉住就稳当了。但这家丁姓16代中代代单传却是一个“谜”。古祠的“谜”,又何止一个。古祠大修之后距今400多年,可找不到一只蜘蛛。有人说,古祠选用优质木料有关,也有的说,关键是古祠地处风水宝地的缘故。

7英德彭家祠的历史

在一座高三十五米左右的山上,整个村落依山而建,共分三层,仅北面有一条石阶路出入,每层均只有一个小门可通往上层,其余三面全是悬崖峭壁,凸现了建筑的防御功能。它就是英德市黄花镇(原明迳镇)坑坝村的彭家祠,位于清远市着力打造的五条旅游热线之一———英西奇特峰林走廊风景区内。从远处粗略看,有点像布达拉宫,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小 ”。

彭家祠其实是当地彭姓人家的祖祠堂,座南朝北,整个建筑封闭,自成一体。房屋从山脚至山顶共分三层,除了北面一条平均宽约一米半、用石灰石打制成条铺至顶层的石阶路,其余三面均是悬崖峭壁。

这个古村落共分三个层次。首层建有房屋五栋,座南朝北三栋,东西两边各一栋,房屋用不规划的石灰石作基础起砌至三米高,再上用青砖,然后接砌泥砖,顶部均盖普通青瓦。大门用花岗岩石砌,门楣上楷书阴刻“明义知方”四个大字,其上绘有三星图、花开富贵图、松鹤延年图(1991年重画);大门两侧各有一个了望窗口。

拾级而上到了二层,二层为书堂。共有房舍五间,中间为厅,厅内檐壁下有山水人物画和古诗词壁画等。书堂外建筑了一栋矮小的平房。中间为天井,天井两旁各有一个金鱼池(已毁),天井侧的三面墙上分别用灰浆雕刻梅花、菊花、人物等图案,浮雕下有一只用泥胚烧制未施釉的大花窗。这一层的左边还设有哨楼和炮楼。

最顶层为彭氏宗祠,建筑风格为硬山顶配火锅耳风火墙,与首层一样,房舍五栋,座南朝北三栋,东西各一栋。首栋大门门楣上有一匾,上写“驰封中宪大夫”,落款为“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二栋为祠堂,檐壁部分有壁画或灰浆抹雕花草图案。这一层的围墙用青砖或砖石混砖,上面有多个了望眼。

从建筑结构上看,彭家祠凸现了极强的防御功能。据陶人杰(时为英德县知县)为彭珠光、彭宝光、彭应能立的匾额记载:在甲寅(公元1854年)之秋,明迳(现黄花)一带土匪猖獗,闹得百姓不得安宁。彭氏兄弟自告奋勇,配合官兵剿匪有功。陶人杰为表彰彭氏兄弟,特授“明义方知”匾额。

有专家认为,目前在英德境内,建在山上凸现防御功能的祠堂绝无仅有。它对研究该市古代建筑和如何防御外来侵略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995年12月,彭家祠被列为“英德市文物保护单位”。

8庄子祠的历史传说

庄子祠始建于宋元丰元年(1078),当时蒙城县令、秘书丞王竞,有感于一千多年来,庄子的家乡竟没有给庄子建一个纪念的地方,于是多方筹款,为庄子建祠,并请好友苏轼撰文纪念。

苏轼撰写了《庄子祠堂记》,文曰:"庄子蒙人也,尝为蒙漆园吏。没千余岁而蒙未有祠之者,县令、秘书丞竞始作祠,求文以为记……。"此祠堂建于涡河北岸旧县衙东漆园故址中,主要建筑有逍遥堂、梦蝶楼、观鱼台等。每年祭祀,从未间断。《庄子祠堂记》收在《苏东坡全集》中。

这里有一个问题,即为什么一千年后庄子故里蒙城才给庄子建祠呢?

大家知道,庄子生活在战国末年,死后80年(206)即开始了西汉统治。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虽向道,但求的是黄老养生长寿之术,政治上仍尊儒。东汉末,道教盛行,老子的地位被道教确立,庄子虽然也被道教追封为教主,但地位远不及老子。魏晋时期,庄子以其超俗的人生观、玄妙的宇宙观和虚无的人生观,受到当时玄学的追捧,名声大振,但由于社会的动荡,为名人建祠尚未形成风气,因而也不曾有人建庄子的纪念场所。唐代只祭老子,不祭庄子。宋真宗(998--1022)崇道,全国大兴建道教活动场所之风,宋神宗(1068--1078)元丰八年(1078),神宗过世,神宗的母亲高太后因其孙哲宗年幼,而垂帘听政。高太后是蒙城小涧人,聪明的县令王竟,此时建庄子祠,既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当时的社会风尚,更有向高太后表示效忠和庆贺的含义。

9家族祠堂的祠堂文化

常州著名文史专家、常州祠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吴之光说,祠堂有五大功能:一是尊祖敬宗,纪念祖先的场所,发扬祖先的爱国主义,艰苦创业的精神;二是寻根问祖,接待来访,联络宗亲的场所,加强民族团结,发扬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三是道德教育的基地,通过祠堂文化内涵,匾额、楹联、碑记,以及族规家训,如爱国、孝悌、敬业、诚信、友善,勤劳、俭朴等道德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等,发扬文明道德、和谐友好新风尚;四是陈列书画,阅读书报,增进知识,联络感情,增进宗亲邻里情谊,喝茶聊天休闲,发扬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的作用;五是民俗文化、民间收藏的陈列馆,收藏陈列旧宗谱、旧碑记、旧石器、旧家具、旧农具,是新旧历史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修缮祠堂的工作刻不容缓。

位于英德市西南部的黄花镇明迳坑坝村的螺山,彭家祠其实是当地彭姓人家的祖祠堂,座南朝北,整个建筑封闭,自成一体。房屋从山脚至山顶共分三层,山高约33米。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地方,大小厅房数十间依山势建筑在一座造型如田螺的山上,一栋栋房屋从山脚一层一层盘旋至山顶,共计9层,恰如其分地与螺山融为一体,看不出一点雕琢的痕迹,这在我国建筑上十分罕见。面向西南,东北背靠险要峭壁,前为小河。整个建筑封闭,自成一体。从山脚到山顶只有一条石阶通道,360级,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始建于清代中叶,既是当地彭氏族人为抵御土匪滋扰而建的防御型堡垒,又是祠堂,乡间称之为“寨山古堡”,仍有保存完好的墙壁雕刻、古老窗花和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的“明义知方”赐匾。1995年12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其建筑形式与西藏布达拉宫相近,又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属英西峰林走廊的景点之一 。

广东英德旅游攻略英德自驾游攻略

广东英德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汇聚了大量的岭南特色文化元素,也是一个旅游重镇,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旅行观光,这里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