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大小晏,谁更有魅力?
大小晏,谁更有魅力? 文/ 杨柳 一个是太平宰相、成功人士,一个是痴情公子、文艺名人,晏殊和他的儿子晏几道谁更有魅力? 一个聪明绝顶、品质优秀,一个尽享繁华、气质高贵,大晏和小晏谁是你人生模式的偶像? 一个理性圆融、情中有思,一个风流倜傥、工于言情,大晏和小晏谁更吸引你的目光? 一、少年得志 vs 少年丧父 父亲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南昌)人,出生于一个普通的政府小干部家庭。晏殊十分聪明,智商很高,七岁就能写文章了。真宗景德元年(1004),14岁,就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当时参加殿试的进士有一千多人,晏殊一点也不紧张,很快就答完了试卷。真宗非常欣赏晏殊的才华,赐他同进士出身。第二天,复试诗、赋、论,这更是晏殊的强项。巧的是,考试的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别人押对了题捂着嘴偷着乐,可晏殊老老实实地告诉了皇帝,要求另外出一个难度系数高的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一听,这孩子这么诚实,好不喜欢。皇帝另外出题,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写得非常好,皇帝称赞不已,任命他为秘书省正字、秘阁读书。 晏殊小小年纪就做官了。每天办完公事,回到家里就闭门读书。皇帝听说了,非常高兴,就点名让他做辅佐太子的官员,给太子做一个学习的好榜样。当晏殊向皇帝谢恩的时候,皇帝称赞他闭门苦读的精神。谁知晏殊并不领赏,说:“我不是不喜欢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里穷,才不去玩的。真是有愧于皇上的嘉奖。”晏殊这样诚实质朴,又有真才实学,皇帝连连表扬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多次提拔重用他。 晏殊由一个普通小孩跃升到朝廷才俊,真可谓一步登天,少年得志!简直是一个奇迹!晏殊制胜秘笈有二:一是智商高,二是人品好。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完美男生!2005年,18岁的高中生塞申斯成为美国密歇根州希尔斯代尔市市长,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晏殊比起塞申斯,更牛气! 儿子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的第七子。晏几道的生平资料传世甚少。据近年发现的《东南晏氏重修家谱》记载,晏几道出生于宝元戊寅(1038),这一年,晏殊48岁,任副相,老来又得子,真是高兴,对宝贝小儿子自然百般宠爱。小晏的起点要比父亲高许多,出生豪门,在温柔富贵乡里过着锦衣玉食的小日子,度过了无比幸福无比优裕的阳光童年。 晏几道遗传了他父亲的优秀基因,是个小神童,不到十岁就会写诗填词了。据《花庵词选》卷三晏几道《鹧鸪天》词注说:“庆历中,开封府与棘寺(大理寺的别称)同日奏狱空,仁宗于宫中宴乐,宣晏叔原作此,大称上意。”可见,晏几道有他的宰相老子罩着,少年成名,春风得意,出入上流社会,连皇上都很欣赏他的才华。又因为父亲的恩荫,小晏任太常寺太祝(内廷供奉的闲曹),从此步入仕途,连公务员考试都省了。不是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吗?相国公子小晏诗酒歌呼,疏狂放任,享尽奢华。这真是一段烈火烹油、尽情尽性的青春好岁月! 正当小晏展望美好未来时,18岁那年,父亲死了。人走茶凉,生活的真相立刻在他面前无情地撕开了,小晏霎时间从花团锦簇跌进了风刀霜剑之中,饱尝了生活的冷酷。这是小晏漫漫人生中一个最醒目的转折点!就像少年鲁迅经历了大家族的崩溃,小小年纪辗转在药铺和当铺之间,知道了什么是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二、太平宰相 vs陆沉下位 晏殊,一个古今少有的凭着自己的才华一路春风得意、终于成为一代名相的文人!请浏览一下他的履历表。 乾兴元年(1022),真宗死,仁宗即位。仁宗做太子时,就和晏殊关系良好,这下做了皇帝,晏殊想不飞黄腾达都难。 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都要各自独见刘太后奏事,晏殊建言刘太后垂帘听政,深得太后欢心。天圣三年(1025),晏殊35 岁,自翰林学士、礼部侍郎拜枢密副使,进入二府,进入了大宋朝廷权力核心层。真是年轻有为啊! 然而,两年后,因反对刘太后宠信的张耆做宰相,太后怒了,把晏殊赶出京城,做应天府知州。晏殊延请范仲淹来教授学生,兴办学校,宋代兴学从晏殊开始。 天圣八年(1030),40岁,晏殊任资政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知礼部贡举。在这次主持科举考试中,慧眼识英才,以第一名的成绩录取了年轻的欧阳修。 天圣九年(1031),晏殊任兵部侍郎、兼秘书监,为三司使。 明道元年(1032),晏殊再入二府,升为参知政事(副相)。 第二年,太后死,仁宗亲政,晏殊出知亳州,徙陈州。不久升迁为刑部尚书,以本官兼御史中丞,复为三司使。正好,陕西和西夏用兵,晏殊请求罢内臣监兵,不把阵图交给各军将领,使被动地应对敌人变为主动的攻守;并且招募弓箭手训练,用以储备战斗力量;又请出宫中长物,作为助边费。这些措施十分有效。看来,文官晏殊治兵也有一套。 康定元年(1040),50岁,迁知枢密使。庆历三年(1043)拜相,兼枢密使。 第二年九月,蔡襄等人弹劾晏殊没有给仁宗的亲生母亲宸妃写墓志,又说晏殊借官兵修出租房来赢利,晏殊因此罢相。实际上,当时刘太后在世,写宸妃怎么方便呢?至于役使官兵,只不过是辅臣的惯例,这都不是晏殊的罪过。晏殊自此出知颍州、陈州、许州,很快又复官,担任礼部、刑部尚书。祀明堂,迁户部。 60岁时,以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今陕西),徙河南府,迁兵部。勋上柱国,封临淄公。 64岁,因为生病,回到汴京。至和二年(1055)卒,终年65岁。皇帝哀痛,罢朝两天。谥元献,充分肯定了晏殊对国家和朝廷的贡献。 晏殊官运亨通,一生所任的官职太多了,履历表太丰富了,看得人眼花、眼红。可见他身为太平宰相,一生是多么显达平畅!虽然有三次短短的出知外地,但回到京城更是青云直上,位极人臣。晏殊是唐宋词人中职位最高、最显贵的。不过,晏殊身处太平时代,外无有强敌压境,内无派系党争,他乐得清闲,也就没有范仲淹、寇准等宰相一样显著的政绩、显赫的战功。我们也不必以这些特异功劳来衡量一个王朝处于上升时期的政府官员,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为官者保持国家持续发展,守成即可。 晏殊做官做得大,并不靠官场厚黑学,而是靠着天赋才华、优秀品质。《宋史》本传评价晏殊的性格:“殊性刚简,奉养清俭”。晏殊自己才华横溢,更难得的是他不嫉贤妒能,喜欢提携晚生后辈,门下出了像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这些宰相级的风云人物,将北宋的繁盛推向顶峰。晏殊的肩膀上站起了一代文化巨人,迎来了中华文化鼎盛时期的辉煌!小儿子晏几道更是遗传了晏殊的高智商,在他的精心培养下,才华横溢,更是位大名鼎鼎的大词人。 晏几道可没有他父亲的好运。一般人以为晏几道既然是宰相的儿子,高干子女享尽了特权,应该是富贵无忧,一生顺风顺水吧。实际上不是。晏几道的一生,虽然没有李煜显贵,但也像李煜一样,曾经繁华,终至寥落。品尝过华屋山丘、世事无常的滋味。 父亲死后,晏几道成了脱毛的凤凰不如鸡。谁知更大的灾祸还在等着他,熙宁七年(1074),37岁,好友郑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改革,被抓了。晏几道和郑侠写诗酬唱过,因而受牵连入狱。一个习惯了养尊处优的贵公子,哪受过这等惊吓折磨?虽然很快被捞了出来,但这场飞来的牢狱之灾,给了小晏又一个沉重的心灵打击! 小晏虽然遗传了父亲的聪明才智,但他跟贾宝玉一样,不爱读“圣贤书”,终生都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按照宋代官僚体制,既给达官家族以相当的照顾,给子弟大量的恩荫资格,又在使用上严格控制,防止形成威胁朝政的“势家”。达贵子弟如果不重新通过科举考试,就会始终被抑制在官僚阶级的下层。晏几道就是这样。到五十多岁时,晏几道出为颍昌府许田镇监官,就是地方基层官员。晚年升任开封府推官等。《碧鸡漫志》卷二称晏几道“年未至乞身,退居京师赐第”。干脆退休回到京城老家,从此不再踏进官员的门,独自安享自己的岁月。晏几道卒于大观庚寅(1110),享年73岁。 当然,小晏的仕途失意更多地是和自己的性格、为人有关。晏几道德好朋友黄庭坚在《小山集》的序文中说晏小山“磊隗权奇,疏于顾忌;文章翰墨,自立规模。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重。诸公虽称爱之,而又以小谨望之,遂陆沉于下位。” 小晏天生傲物,与众不同。磊隗权奇,是奇特非凡的意思。小晏说话做事,直来直去,没有什么顾忌,一点也不懂人情世故,不会在官场上逢迎周旋。心底没有城府,喜欢褒贬人物,根本就不按照世俗的价值观念。小晏虽然才华奕奕,文章写得好,有名望有地位的人也喜欢他,但还是希望他小心谨慎,对他敬而远之,于是,愤青小晏陆沉下位,只得做个基层干部。文艺青年转型做行政干部,确实有难度,除非里根、施瓦辛格这样的特型人才。 黄庭坚很奇怪,曾经问小晏,他无所谓地回答:“我盘姗勃窣,犹获罪于诸公,喷而吐之,是唾人面也。” 盘姗勃窣,就是蹒跚的意思,引申为有所收敛、顾忌。 小山孤高自负,傲视权贵,自然得罪了不少人。即使是苏轼这种高人,小晏也不给面子。据陆友仁《砚北杂志》记载:“元祐中,叔原以长短句行,苏子瞻因鲁直(即黄庭坚)欲见之,则谢曰:‘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要知道元祐年间,苏轼在京,是皇帝太后面前的大红人,还是名满天下的文坛领袖,如日中天,是人人敬仰的大人物。晏几道却淡淡地说:“现在政事堂中的高官有一半是我们家的旧交情,我都没有时间见。”言下之意是,至于苏轼你这样的新贵也就不用见了吧。就这么轻轻一句话,把人家打发走了。原相国公子晏几道真是骄傲到骨子里了。苏轼虽然碰了一鼻子灰,并没有多在意。 所以黄庭坚说他有“四痴”:“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自己升不了官,却不靠父亲的老关系走走门子、厚着脸皮去跑官要官,这不是一个白痴么?不随流俗,一门心思地写些耍个性的文章,不合时宜,这不是一个文痴么?家底雄厚,散财无数,把家都败光了,家里人饿得面黄肌瘦,他却一脸天真的样子,不懂理财,只配活活饿死,这不是痴呆么?无论别人怎样骗他辜负他,他都不记恨人家,还是一如既往地相信人家,一片赤心待人,这不是一个人痴么? “痴人”晏小山,简直不食人间烟火,只适合生活在风花雪月的诗词中,他超绝人寰,任性地拒绝长大,守候着自己那一颗水晶般高贵天真的赤子之心,日渐消得人憔悴。 三、情中有思 vs 工于言情 中国历史上,父子齐名的文学家并不多,三国“三曹”、南唐“二主”、北宋“二晏”和“三苏”,算是最知名的了。“二晏”的社会地位虽不如“三曹”“二主”显贵,文学成就不如“三苏”高,但他们父子俩同以词闻名于世,两人词作独有魅力,和“二主”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宰相晏殊,是当时文化圈和政坛上的风流人物,大方好客,“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燕饮。”(叶梦得《避暑录话》)晏府完全是一个文化精英们的文艺沙龙,是北宋前期主流词风的策源地。《宋史》本传评价晏殊的文风:“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确实,晏殊的《珠玉词》存词一百三十余首,几乎都是短小的令词,首首珠圆玉润,氤氲着轻淡幽微的富贵闲愁,透露出词人独特的主观情感和哲思体悟,别有一番情融思致、富贵闲雅的玲珑精致,富有浓厚的士大夫书卷气。 名作《浣溪沙》最能代表这种特色: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据说晏殊写完“无可奈何花落去”后,一直没有对出下句。有一次,他和江都尉王琪说起,王随即应答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一听,大叹妙啊。自此王琪高升为侍从。 王琪确实对得很妙。“花”红、“燕”紫,色彩斑斓,形成对比。“落去”、“归来”,变化强烈,动感鲜明。虚字“无可奈何”与“似曾相识”对得尤其工妙自然,仿佛随手拈来,却是珠圆玉润,工丽精美。“无可奈何”和“似曾相识”的抽象情感用“花落去”和“燕归来”的鲜明形象表达出来,化虚为实,意象生动,当得上“天然奇偶”的赞叹(杨慎《词品》)。晏殊很喜欢“无可奈何”联,还把它们写入另一首律诗中。这两句不仅对得妙,更富含闲情哲思。“花落去”,象征着年华的流逝和爱情的失落,叫人只能徒叹“无可奈何”,但“燕归来”,美好事物仍有再现的时候,当然这不是原样重现,只是“似曾相识”而已,有所慰籍又不免一丝惆怅。此二句意蕴幽深,耐人咀嚼,准确地概括出了普遍的人生感触,极富艺术感染力。 谁没有过、青春短暂、时光流逝的哀叹呢?但晏殊不会沉浸“夕阳西下几时回”的哀叹中,而是在淡淡哀伤中能转出对生命有限的理性圆融观照,这正是大晏词独有的“闲雅有情思”处。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但晏殊的词句里有比这句好十倍千倍的呢。这句是什么呢?词牌同样是《浣溪沙》,浣溪沙,本是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在若耶溪浣纱,又名《浣溪纱》、《浣沙溪》。上下阕三个七字句,所以俗称“三只脚”。是《全宋词》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牌。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近代著名词学家吴梅《词学通论》说:“惟‘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二语,较‘无可奈何’,胜过十倍。而人未知之,可云陋矣。”那它到底胜在何处呢? 我们从整首词看起:起句“一向年光有限身”,一向,即一晌(shǎng),一会儿,片刻的意思,起句慨叹浮生有限,让人触目惊心。次句“等闲离别易消魂”,等闲,是随便、轻易的意思。伤感离别寻常有,真让人黯然销魂。第三句,面对人生怅恨,词人强自宽解,借酒浇愁,抓住有限年光,及时行乐,“莫辞频”的劝慰口吻和连杯狂饮,蕴含着苦中作乐的努力和伤痛。这样的咏叹晏殊常有,如《踏莎行》:“春光一去如流电,当歌对酒莫沉吟,人生有限情无限。”写离愁别恨、及时行乐,花间词里已很多。晏殊词的好和特别在后头,再往下看。 换头“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二句,为什么好呢?上片言“离别”,伤感哀怨,这里顿时变作健笔,“满目山河”,气象恢宏,境界开阔,与“落花风雨”刚柔相济。“空念远”是指关山远别,空自怀念,未来不可期;“更伤春”是指花开盛时,春归匆匆,过去不再来。情感缠绵,情调悲凉,囊括了空间和时间给人的伤痛。两句互文,“空”和“更”字前后呼应,把念远之意和伤春之情结合在一起,二者都已徒然空有。 既然离人远去,徒留思念空空;既然风雨催花,花落更是伤心。那真正能把握的有没有呢?有,那就是现在,是可触可感的眼前人!所以末句词人深感“不如怜取眼前人”,词句化用唐元稹《会真记》中莺莺诗:“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晏殊很喜欢这一句,又用在别的词里,《木兰花》:“不如怜取眼前人,免更劳魂兼役梦。” 我们往往被痛苦侵袭,不能自拔。但晏殊能在伤春惜别的煎熬中,不断自我挣扎、自我安慰,最终穿越流光和距离,完成一种超越,获得生命的圆融。晏殊词的“情中有思”,处处可感可知。 两首《浣溪沙》,同是伤春怨别等五代传统题材,但能给人高远幽深的哲思启发,别有一番俊秀之气。又如《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菊花含烟,兰花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触目凄凉多少闷。皎皎明月,穿过朱户,益发勾起离恨之苦。一夜无眠,如何排遣这无言的相思?换头从而推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王国维对此三句赞赏有加:“《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人间词话》) 所谓“悲壮”的美学风貌,是指西风中落叶凋零,词人无限哀伤,独上高楼眺望,将天涯尽收眼底,转出了一片旷远寥廓的大境界。深秋、西风、高楼、天涯等意象构成的既伤感又宏阔的意境,显然与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深秋哀叹不同,李煜登高楼却将目光锁在寂寞深院,走向内敛沉痛,而晏殊却从狭小的帘幕庭院提升到极目远眺的广远境界。这三句极富启发性,激发人们去追求远大理想与美好未来,所以王国维睿智地将其比喻为古今成大事业、做大学问所必经的“第一境界”。当然晏殊写时可没这么想,这是艺术的一种增殖效应,是读者根据词句的意境而生发的合理想像,是艺术的升华与再创造。 从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词名句中,我们已感觉到了晏殊出色的才思。晏殊贵为太平宰相,一生显达平畅,因此,他的词中洋溢着一种“富贵气象”,这种富贵闲雅、平平淡淡的气质,扫去了五代以来小词花团锦簇的香艳低俗,提高了词的清雅品质。有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人写了一首金啊玉的诗,晏殊说:“这哪是富贵?只是乞儿相。‘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穷人家哪有这般景致?”(据宋吴处厚《青箱杂记》)是啊,富贵不是暴发户显摆自己的财富,而是一种闲雅从容的气质。如《踏莎行》: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上阕描绘暮春郊景:小径残红稀疏,原野上芳草萋萋,绿树浓荫中隐隐现出高屋楼台,空中飞絮濛濛。一路行来,移步换景,境界不断拓宽,渐至缥缈空灵。惜春之情也由淡至浓。“春风”二句,怨春风不懂禁杨花,听任杨花飞舞送春归去,无理而有情。采用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濛濛乱扑”,富有动感、情趣。 下阕写归来后院落之景,时光在静谧中不知不觉地流逝,令人惆怅。换头“翠叶藏莺,朱帘隔燕”,一承上,一启下,转接自然。“炉香静逐游丝转”,游丝,是指香燃烧时上升的烟气。这句说“逐”说“转”,以动衬静,细极静极。结末二句,愁梦酒醒,斜阳满院,似梦非梦,一刹那间,时光流去,让人恍然惊觉,又多么无奈。深深的愁绪萦绕在深深的庭院,以景结情,含蓄不尽,自然而又有神韵。 时光匆匆,春愁淡淡,这首小词同样表现了晏殊词“闲雅有情思”、于深隐幽微的情感中思悟宇宙人生的艺术特色。 晏殊词集名《珠玉》,珠圆玉润,正点出了晏殊的词风“温润秀洁”,雍容典雅,语言清丽自然,音律婉转和谐。晏殊,不愧为“北宋倚声家初祖”(冯煦《藁(gǎo)庵论词》)。 “痴情公子”晏几道,不同于太平宰相晏殊,他是一个至情至性的“痴人”,一个有着一颗高贵的赤子之心的诗人,写出的词自然不同凡俗、高妙无比。 晏几道在自己的词集《小山词》的序言里,深情地讲述了自己悲欢离合的生活和写词的情景: “叔原往者浮沉酒中,病世之歌词,不足以析酲解愠。试续南部诸贤绪余,作五、七字语,期以自娱。不独叙其所怀,兼写一时杯酒间闻见,所同游者意中事。……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一说是龙)家,有莲、鸿、苹、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已而君龙疾废卧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与两家歌儿酒使流转于人间。……追惟往昔过从饮酒之人,或垅木已长,或病不偶。考其篇中所记悲欢合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怃然,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也。” 晏几道说,那时他年轻,整天饮酒听歌,觉得那些歌词实在太乏味了,不能助酒兴解酒愁。干脆向江南李璟李煜学习,自己动手填词,用以自娱自乐。这些词不仅抒发自己的情感怀抱,也书写酒宴歌席中的有趣见闻。……当时好朋友沈廉叔、陈君宠家中,有美丽的歌女莲、鸿、苹、云,每次我们写出一阕歌词,就交给这些美女们演唱,我们三人持酒听歌,欢笑不断,真是快乐啊。可见,当时晏几道是个生活在锦衣玉食中的贵公子,是个风流俊赏的美少年,是个出口成章、会写狂篇醉句的大才子! 比如《鹧鸪天》,描写了酒宴歌席的疏狂快乐: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两人在酒宴上乍然相见,银灯旖旎,翠尊美酒,她长得那样妖娆美丽,歌喉那样婉转动人。一个“太”字,透露了词人心中那份激动和倾心赏爱,真是无以复加。一边是妖娆歌女,一边是多情公子。晏公子情不自禁地醉倒了。今夜如此美丽,只有纵情狂醉才不负风月,“谁能恨”是说终不言悔;深夜唱罢归来,“酒未消”更是意未尽,情难消。词中洋溢着一份任真率性的激情和如醉如痴的爱恋。 春夜归来,一人独守,当然觉得“春悄悄”,难以入眠,长夜“迢迢”。既然无法相见,那只好求助梦境吧。只有梦的无拘无束,才能解决这相思的苦恼。 结尾二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谢桥”,谢娘家的桥。唐代有名妓谢秋娘,词中以“谢桥”指女子所居之地。张泌《寄人》诗:“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廓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晏词暗用诗意。梦魂又踏着满地似花非花的柳絮,轻灵地飘过谢桥,去见美人了。意境鬼魅空灵,创意出奇,动摇人心,是全篇最让人拍案称奇的警策句。又富有深情,深有意味,以缥缈迷离的梦境反衬了歌酒欢笑的现实,以梦魂的无拘检反衬了现实的远阻隔,真是情到深处魂牵梦萦啊。相传宋代著名道学家程颐竟然也激赏结尾两句:“伊川闻诵晏叔原‘长短句,笑曰:‘鬼语也’!意亦赏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这样美妙的词句,确实只有“鬼才”才能想得出来,真是鬼斧神工之句啊!唐宋词人里写梦写得最好的莫过于小山。 多情公子小山沉醉在酒宴歌席中,任情地爱上每一个值得爱的歌女,真心地欣赏她们的美丽和妖娆。 ……可是快乐是多么短暂。不久,陈君宠病倒了,沈廉叔去世了,那些歌女也风流云散。多年以后,经历了多少悲欢离合,沧桑变化,再想到从前那一段诗酒宴笑、裘马轻狂的快乐生活,感觉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哎,流年似水,世事无常,人生如幻如电,是多么虚幻啊! 曾经有过极致的繁华,如今只有极致的落魄。一个人经历了华屋山丘的身世巨变,他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领悟自然更深切!这如许伤痛的感叹,都化作美丽的词句。回忆前尘往事,哀叹繁华如梦,是小山词最多也是最动人的旋律。如代表作之一《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当年诗酒歌舞的欢乐沉醉、别后魂梦交加的相思怀念、今宵意外相逢犹恐是梦的惊喜悲慨,种种感情交集在小小词中。 上片秾艳,造语工丽。尤其是“舞低”一联,极为人叹赏。“杨柳楼心月”为实景,“桃花扇底风”指歌扇上的桃花扇面画,歌扇舞动如风,为虚景,虚实相对,对偶巧妙,更妙的是写出了词人醉眼朦胧之际的独特幻觉——月被“舞低”了,风被“歌尽”了,从而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当年欢会时歌舞癫狂极乐的情态,这是词人回忆中最难忘记的一幕,采用的是“化实为虚”的艺术手法。 下片却突然跌落到别后相思之苦,句式回环。一对有情人久别重逢,中间隔了多少魂牵梦萦。歇拍二句尤为人称道,化用杜甫诗句:“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加入“剩把”“犹恐”等虚词,化质实为空灵,更细腻传神,更婉丽动人。比老杜写得更好,小晏是当之无愧的言情圣手! 又如名作《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此词为追忆歌女小蘋而作。上片写梦回酒醒后的落寞感伤。前两句以六言对起,互文见义。午夜梦回,宿酒方醒,只见四周楼台,闭门深锁;重重帘幕,低垂于地。昔时欢宴之所,而今人去楼空,词人怎不倍感孤独冷清?“去年春恨”一句,揭出风流云散、伤心又是一年。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被誉为“千古不能有二”的佳句,这两句实际上借用的是五代翁宏的《春残》诗:“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帷。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为何诗不好词却佳呢?片片落花飘零,孤独的词人,久久站立;春雨微霏,燕子双飞。“落花”、“微雨”点春,景极美;“人独立”与“燕双飞”对照,点恨,情极苦。这两句情景交融,对仗工整,是“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正如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评:“‘落花’二句正春色恼人,紫燕犹解“双飞”,而愁人翻成“独立”。论风韵如微风过箫,论词采如红蕖照水。”既有风韵又有词采,自然佳胜。但此等“媚语”放在诗里,就如同珠玉放在鱼目里被埋没了。 下片换头,是全词的关键,回忆初见小蘋时的情景,既是词人“梦”中的画面,也是“春恨”的缘由。第一次见面时小蘋的服饰,词人能清晰地回忆起,可见对小蘋的一片深情。两重心字,是指罗衣上有以重叠的心字纹组成的图案,表示心心相印。欧阳修《好女儿令》:“一身绣出,两同心字,浅浅金黄。”“两重”句,借衣饰之美衬写小蘋人美,也暗示两情相悦之意。这位美丽多情的歌女借助琵琶的美妙乐声,传递心中的情愫。弹者脉脉含情,风情万种,听者沉迷欲醉,一见钟情。“当时”二句,化用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出语俊逸,当时皎洁的明月映照,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如今,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可是彩云易散(“彩云”,喻指
大约从宋元杂剧开始,热情的民间文学写手们赋予了包拯同志宝剑、金牌、钢铡等多种杀伤性武器,并且赋予了他可以先斩后奏的特权,而且他还可以出入阴阳两界断案,不用办护照。老百姓看完戏这个美呀,这个解恨呀,可回去该挨打还得挨打,该交罚款还得交罚款。 具体地说,大力提升包拯同志历史和精神品位的是元杂剧。如果说宋元话本中包公还只是一位精干的裁判官,那么在元杂剧中,包公就被塑造成了铁面无私,专跟高官豪强较劲的超级斗士。在元代,有关包公的戏大量出现,现存的一百几十种元杂剧中,光包公戏就有十多种。比如无名氏的“包待制陈州粜米”、关汉卿的“包待制三勘蝴蝶梦”、郑廷玉的“包待制智勘后庭花”、李行道的“包待制智赚灰阑记”、武汉臣的“包待制智赚生金阁”及“包待制智斩鲁斋郎”等等。有的戏主角虽不是包公,可他的形象在戏中也很高大。 值得注意的,1967年在古墓中出土了明代成化年间刊出的九种说唱包公案故事,如《仁宗认母传》、《断国舅公案传》等,说明到了明代已有连台讲唱的大书,其中斩皇亲系列突出了包拯铁面无私的大无畏精神。 明代万历二十二年刊出的《百家公案》也叫《包公演义》,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包公案小说。描写的重点在“判断百家公案事迹”,为了凑足一百个案例,不可能有一个中心事件来贯穿全书,因此,书中每一回都是个独立故事,其中秦香莲的故事首次在书中出现。这些故事题材取自前代法家公案集、文言笔记、元曲等书籍,然后全都附会在包公身上,达到提高了包拯同志崇高形象的目的。 明末清初的话本小说《龙图公案》,以《百家公案》为基础,删去了其中的诗词评语,仍然是各自独立的故事。清嘉庆年间出版的《万花楼》,将史传英雄演义与公案故事相结合,以反权奸为主题,开创了包公案小说的新形式。但对后世戏曲小说影响最深远的还是石玉昆说唱的《三侠五义》。这本书是无名氏据石玉昆的说唱“听而录之”的,因为是以高大全的包大人为偶像人物,所以又叫《龙图公案》或《包公案》。在这本书中的包拯已演变成了成熟政治家,既要扶正祛邪,平反冤狱;又要反对朝野豪强搅乱朝纲;还要将离经叛道的侠客们纳入封建秩序轨道,为朝廷去效力,简直把公检法纪检监察,甚至牧师的活全包了。因此破案只是小说的框架和引子,重点已转向侠客们无时不在的惩恶行动,而侠客们既到处张扬自己的个性,又强调遵守朝廷的法纪,成了供大家瞻仰的高大全。 到了清末民初,不光武侠小说很兴盛,戏曲中也有十几种剧目移植于《三侠五义》,如《五鼠闹东京》、《断后》等等都是。特别需要一提的是,在清代嘉庆年间还出现了大家熟悉的《铡美案》,经过民间文学的加工,包公的形象越来越高大,故事越来越离谱儿,连人间至高无上的皇帝,阴间无所不能的阎罗都惧他三分。 说起来包拯在开封府尹的任上不过三年,他真的有过打龙袍、铡驸马,斩包勉的反潮流事迹吗?这其实是老百姓和民间戏剧家“添油加醋”的结果。 先说斩包勉。我们前面说过,包拯根本不是由大嫂带大的,也根本没有管大嫂叫嫂娘这档子事儿。包拯小时候父母硬朗着那,再说正史里也根本没有包拯斩亲侄子的记载。所以说,斩包勉连同上面说过的包拯被当做弃婴扔掉的故事,纯属民间文人挑动别人家庭矛盾,制造不和谐因素所为。 至于铡驸马,我们在前一讲也说过,宋代的公主中没有一个下嫁当朝驸马的,陈世美是晚好几百年的清初人,所以,包拯就是把铡刀抡的虎虎生风,也铡不下老陈的脑袋。据史料记载,唐宋两朝“驸马都尉从五品,皆尚主者为之”。看来,古代的“驸马”也没有多大实权,从某种程度上说,不过是一种“宫廷摆设”罢了。犯不上让老包同志打开杀戒。 另外,京剧《铡美案》中还有一个力挺包拯的老相爷王延龄,按照包拯在北宋活动年代,丞相中并无王延龄其人。只有一个叫王旦的人,可能是王延龄的原形。王旦在真宗朝为相时间最长,老成持重,待人接物也较平和,但王旦和包拯并无师生之谊。包拯为开封府尹是宋仁宗时的事,那时王旦已经去世,多年,可见包公上演的“铡美案”完全是一出关公战秦琼式的闹剧。 只有京剧《狸猫换太子》、《打龙袍》好像还能在正史中找到点痕迹。它说的是:宋仁宗皇帝的生母李宸妃生完小皇子后,被刘皇后用剥了皮的狸猫换走了。皇上因此怪罪下来,在好心宫女和太监的帮助下李宸妃逃出皇宫,后来流落到了陈州。仁宗继位后,包拯到陈州放粮救济灾民,李宸妃在义子的帮助下拦轿告状。明朝秋毫的包拯,立刻就审清了案由,并从陈州捎回了李宸妃,终于使仁宗母子相认,实现了皇家大团圆。仁宗想到老娘在民间流落多年,受了很大的罪,虽然不能让包拯对自己血丝呼喇地论铡刀,怎么也得象征性地打自己几下,树立树立自己的孝子形象呀!包拯多聪明,龙头和龙体当然不能打,那就打打龙袍吧,这就是京剧《打龙袍》的来历。 宫女们心说,其实每天晒衣服时,甭管龙袍、凤袍都得打一打,因为这样省得招尘土,生虫子。不过这可是个力气活,就她们那小嫩胳膊、小细腿的怎么打,也打不干净。这回包大人既然要承包打龙袍的活儿,当当小时工,咱也不能拦着呀。要不是赶上事儿,谁敢用包相爷这样的小时工呀!那得多高的薪酬呀!这回包相爷自愿打龙袍,省的大家受累,宫女们能不高兴吗? 我这虽然是开玩笑,可上面说的那些,也全是民间小说家、戏剧家在逗你玩儿。这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据宋史记载,真宗皇后刘氏确是一位很有政治才干的人物。可刘后垂帘听政,历史上却非议很多,可事实上她临朝实行的善政很多。最值得称道的就是调整政府机构和消减公务员,大大减少了行政支出,并且在兴办学校和科举考试等方面也进行了不少改革。史称:“初,仁宗即位尚少,(章献)太后称制,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这恐怕跟刘氏出身贫苦,了解民间疾苦有关。 《涑水记闻》中说“刘后本蜀人,善播鼗。蜀人龚美携之入京。”这句话准确介绍了刘后的出身籍贯,等于是为她填写了一张履历表。 具体地说,刘后原籍益州,也就是今天的四川成都,名字叫刘娥。如历史所记载的那样,刘娥却有一个绝技,就是打拨浪鼓。她打小就没了爹,由外祖父做主嫁给了穷银匠龚美。拨浪鼓原本是小贩用来招引顾客的东西,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用来哄孩子。可这玩意儿到了人家刘娥手里,却打得非常有节奏感,也很动听,实现了经济、政治效益的最大化逗乐了皇帝当皇后。 话说,龚美因为在成都日子过得不如意,于是就想到东京汴梁来做“京漂”。一开始龚美还以为带着刘娥是个累赘,没想到一路上人家打拨浪鼓的绝技却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打拨浪鼓卖唱的名声不大好听,可刘娥发扬“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精神,有力地回击了来自社会的流言蜚语,胜利地挺进了京城。 到了京城,龚美的生活过得依然很艰苦,只好让刘娥继续在街上卖艺打拨浪鼓。没想到,刘娥在京城文艺圈儿一炮打响,原来围观者见她长得面若桃花,歌喉婉转,拨浪鼓又打得非常动听,所以都很捧场,一时积攒了不少粉丝。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娥在京城杂耍界的人气越来越旺,连宫里的襄王赵恒都听说了此人此事。一天他带着几个随从,特意来观赏刘娥的演出。刘娥一见当朝王子光临,便使出浑身解数展示绝技,她还不时地挑眉飞眼,暗中传情。当时只有14岁的赵恒,抵抗精神污染的能力很差,一见这民间野狐缠,魂儿立刻就被人家勾走了。回宫后赵恒立刻派人跟龚美谈判,很快谈妥了刘美女的转让价格,将她引进宫里来。 宋太宗听说儿子赵恒小小年纪便沉溺女色,而且还弄了个二婚头,感到非常愤怒,立刻下令把刘娥遣送四川原籍劳动教养。赵恒没法,只好当面答应把刘娥送回老家,暗地里却将她安排到了幕僚张蓍的家中。张蓍立即让老婆以娘娘的规格伺候好刘娥,自己却大张旗鼓地搬到了襄王府值班。张蓍这样做完全是为了避嫌,他明白刘娥躲到自己家,完全是在搞政治储蓄。自己要是经受不了引诱,动用了这个人体资源,就离倒霉不远了。因为,一待时机成熟了,自己就得连本带利还给赵官家,千万不能私立美人“小金库”。 后来赵恒果当上了皇帝,他就是宋真宗。他的第一个老婆就是前边咱们说过的潘美的第八个女儿,还没等赵恒当上皇帝就死了;第二个老婆郭氏虽然熬地当上了皇后,可不久也死了;就这样刘娥这个潜力股,终于变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涨停板。 经过这么多年的磨折,虽然天遂人愿,可刘娥也到了生育困难的中年,所以她做梦都想有个皇子,以便确保自己在后宫的地位,并最终成为皇后。后来她发现侍候自己的宫人李顺容有了身孕,于是就打起了李代桃僵的主意,所以李顺容生子之后,刘娥马上就派人把他抱了过去,收为己子。李顺容见儿子还没睁开眼就被人抱走了,虽然心如刀绞,但她却不敢流露丝毫的不满,否则不但自己性命难保,还会给儿子带来灾难。但也有人说,这是李顺容在进行的特殊人力投资,因为她明白把儿子送给刘后代养,就等于搭上了时速500公里的命运“高铁”很快就能当上皇帝。 后来宋真宗死了,仁宗赵祯即位了,那时他只有13岁。由于宋真宗临死前曾有:“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的遗诏,所以刘娥得以垂帘听政多年。仁宗即位,李顺容也在这一年病死了,不过刘皇后并没有迫害李宸妃,更没干“狸猫换太子”的怪事,因为没这个必要,抱来儿子代养,完全是真宗默许的。 不过,已垂帘执政多年的刘太后,确实想按一般宫人规格,对李妃来个丧事从简。这时,宰相吕夷简找到太监罗崇勋说,你要倒霉了你信吗,你要倒霉了你信吗?不知道当今皇上是李宸妃的亲生儿子吗?如果你们对她丧事从简,等他儿子亲政后肯定收拾你们。罗崇勋忙问,那怎么办?老吕说,得用皇后的服饰给她下葬呀,千万别在这事儿上省钱,老话不是说,省着省着,窟窿等着吗!你们不按我说的办,有你跳冰窟窿的那天。罗崇勋一听很害怕,马上转告了刘太后,吕夷简还是不放心,又直接找到了刘后说:“您对李宸妃绝对不能搞丧事从简,难道您日后不想保全刘氏宗族吗?”刘后一听也惊出了一身冷汗,立马下旨厚葬李宸妃。 明道二年,刘太后死了,宋仁宗亲自执政。他的叔叔,曾经的“八千岁”赵元俨,别有用心地告诉了赵祯一个20年前的出生秘密:你的生母是李宸妃,她被迫害致死并草草埋葬。宋仁宗一听,非常气愤,立即下令开棺检查。可开棺后,却发现母亲被殓以水银,穿的也是皇后冠服,于是就感叹道:“人言岂可信哉!”。事情既然如此,他也就没有实施报复,并厚待了刘太后族人。 说起来,宋代垂帘听政的并不止这位刘皇后。其实,两宋曾有九位后妃因形势需要主持过大政。比如英宗朝的仁宗曹皇后;徽宗朝的神宗向皇后;恭宗朝理宗谢皇后;端宗朝的度宗杨淑妃等等。其中苦大仇深的刘娥刘皇后听政最长,有11年之久,最短的吴皇后则只有4天。 后妃参与政治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由此导致外戚干政的在历史上屡见不鲜,然而只有宋代没有造成后妃篡位,外戚篡权的大动乱。相反,宋代后妃们主政,往往有效发挥了稳定政局、延续政权统治的作用,而且她们还具有居功不傲,功成身退的高风亮节。这在中国历史上实属少见。说起来,根本原因就在于,宋代开国之初就确立的“皇帝士与大夫共治天下”的基本国策。在这个基本国策框架内,朝臣对后妃与政的“进”与“退”掌握着相当程度的主动权。当需要稳定政局、辅佐幼帝时,士大夫就会积极支持后妃参政;一旦幼主长大,具有了执政能力,朝臣又会坚决要求后妃归还权利。这样的制度制约机制,出现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高,实在是高! 刚才咱们说到,赵宋皇室之所以避免了一场血腥的宫廷仇杀,既有朝臣吕夷简、范仲淹善意调解的结果,又跟刘后受制度约束,不敢肆意妄为有关。这一宫廷事件的解决跟包拯没有任何关系,因为那时他还在家乡做七品芝麻官那,就是想制约后妃专权,管皇上家闲事儿,也靠不了前儿。 话说回包拯。他在开封府的时间其实很短。就是他积极办案,别人也全力配合,也办不完诸如打龙袍、杀赵王、铡驸马,斩包勉等通天大案。查《宋史。包拯传》只有一起审理割牛舌的案例,还是包拯任安徽天长县知县时干的。就是这样一个小小案例,《宋史》还记在了俩人名下,就是发劳务费也得对半分,包拯想独吞都不可能。 皇上家的闲事关不了,破案的事儿不内行,但包拯在打击权贵,减轻农民负担方面还是做了一些工作。包拯任监察御史时,转运使王逵向皇帝告状,说陈州地方官任中师盘剥农民多收钱粮。人们都知道任中师廉洁,王逵是个贪官,这是否是恶人先告状呢?于是朝廷就派人去调查,许多人都畏惧王逵的权势不敢去,包拯为了弄清真相,为民除害,毅然来到陈州。经过调查掌握了证据,回到东京向皇帝报告;对农民任意搜刮,引起民怨沸腾的正是那个王逵。在包拯的要求下王逵被撤职,并将多收的钱粮还给了农民。元杂剧“包待制陈州粜米”及后来的戏剧《陈州放粮》都是根据这件事儿,加以渲染虚构而成的。 元杂剧其实很有现实性,它和描写现实的元曲,如张养浩的《山坡羊》一样,巧妙地用历史题材,表现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社会现实。这时因为,元代不同于别的皇朝,它的全部统治就是游牧民族的军事占领。蒙古酋长以军人为地方官,根本不懂得啥叫吏治,因此要说元代吏治腐败,倒是抬举人家了。因为酋长们根本不懂什么行政管理什么吏治,也根本没有读过MBA或EMBA工商管理,有的连汉语都不懂,只得把刑事案子交给汉族小吏,让他们直奔主题。自己的工作就是准备好钱袋子装钱。在铁木尔大德七年,一次就查出了一万八千四百多贪官污吏,四万五千八百多锭赃钞,五千一百多个冤狱,有势力的赃官还不包括在内。元杂剧对他们罪恶的暴露,很多是通过包公戏来曲折反映的,包公传奇的出现并不断被神化,新故事不断地被演绎出来,说明宋以后的吏治,真的是黄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了。这也说明舆情力量的强大改变不了现实,我就在戏剧中表达自己的好恶与爱憎。 包公戏之所以越演越热闹还因为包拯不像其他清官,如范仲淹、苏轼那样多灾多难。他总是稳坐高位,危难之时总能逢凶化吉,很适合中国人好人有好报的心理。老百姓想得也对呀,你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我们怎么拿您当保护神呢?在是非不分的封建社会里,作为民间正直之神的包公,会给人们带来希望,有助于人们在苦难的生活中坚持下去。包公成了他们受欺负时无奈的心里安慰,有时再吼两嗓子有关的戏文就更痛快了。其实包拯活着的时候,大概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清官的形象代言人。 说起来,老百姓对“清官包公”的塑造,对于整个封建官僚体系来说,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贪腐者的贪婪和卑鄙,按说为官者应该极力打压才对。可相反官府却采取了相反的态度,宋代以后,各朝各代为他修庙、修故居、修家谱,从官方的角度为包公重塑金身。想想,这一点也不奇怪,完全是统治的需要,其形成过程与基督教的形成过程非常相似起初被官方所打压,后来又极力被推崇。 其实在正史里,包公也并不都是正面形象。据史书记载:奸臣张尧佐因侄女张贵妃被仁宗所宠爱,所以张贵妃就向仁宗大力推荐自己的堂伯父张尧佐做宣徽使,包拯起初跟张择行、唐介等人“共论之,语甚切”, 《曲洧旧闻》里甚至说,仁宗的人事提议刚一出口,立即遭到包拯的反对。当时老包情绪激动,“反复数百言”,唾沫星儿都溅到了仁宗脸上! 回到后宫,贵妃马上前来慰问谢罪。仁宗一面用袖子擦脸,一面抱怨:“包拯向前说话,直唾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岂不知包拯为御史乎?”可后来看到皇上固执地力挺张尧佐,包拯又釜底抽薪,来了个360度大转弯,跟老张达成了政治妥协,害的唐介被撤职流放,自己却连连高升。这倒很像小说《万花楼》中,包拯审判的那个徇情枉法的案例。小说中包拯有一个不能善始善终的同窗好友,行为方式倒是跟当时的包拯很相像。所以封建政治生态中的包公,不可能事事干的磊落,也不可能是个高大全,因为人们谁都明白戏里的包公,在现实中其实是没法活下去。如果事事铁面无私,专跟皇亲国戚、高官显贵作对,上上下下得罪个够,连自己都保护不好,还能保护谁呢?可能包拯也理解,仁宗再廉洁自律,给老岳父的堂哥安排个官做,也算是人之常情。皇家的官不给皇上的亲戚做,给谁做呀?肥水不流外人田吗?老百姓都懂,老包能不懂?
因为皇后刘娥找大臣攀亲戚的原因很不单纯。刘娥出生跟卑微虽为皇后,但是相对其他妃子来说她并没有什么靠山可以支撑。由皇后也想像别人一样,有一个强大的亲戚来为自己撑场面。所以她便去找一些大臣攀亲戚。这件事听起来是有一些搞笑的。因为自古以来许多人都是想攀上皇亲国戚,像这种皇家人却主动向别人攀亲戚的事情很是少见。
大臣拒绝皇后攀亲戚的其他一个原因就是之前有一个臣子因为这个原因已经被贬到了一个偏远地区。这个大臣应该也是为了自保才拒绝皇后的要求的。虽然攀上皇亲国戚是一下让人很高兴的事情,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攀上皇亲国戚搞不好自己的性命都没有了。所以直接拒绝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回答。
大臣敢于拒绝的主要原因是拒绝皇后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皇后刘娥找到这个大臣名叫刘烨,刘烨出生名门,他家里十几代人都是显贵。所以刘皇后便去找刘烨,直接问他是否愿意与自己攀上亲戚。刘烨也是一个很耿直的大臣,听到皇后这般话便直接说了拒绝。他在拒绝皇后的要求不久之后,便请求朝廷把他外放到其他地区去了。
在古代的朝廷中,与皇家攀上亲戚也不一定是好事。虽然地位可能有一定的提高,但是你的性命却随时不保。因为皇家中的斗争过于繁杂,也过于危险。所以远离皇家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我觉得这个大臣做的挺对的,并没有因为权势而丧失清醒,做出来正确的选择。
经过几年的成长和堕落,她优雅迷人,她成年后嫁给了银匠龚梅。她唱歌打鼓,在小企业工作谋生。
后来,刘娥和妻子来到京城谋生,正好赶上王子在东宫选妾。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刘娥和妻子由兄妹相配。龚梅把刘娥当表妹送给了太子赵恒。赵恒非常满意,非常爱刘娥,所以留在了皇宫。
赵恒登上王位后,在历史上被称为宋振宗,郭皇后死后,刘娥被封为皇后。刘娥曾自称太原人。她的祖父刘延庆是后金、汉时期的将军,她的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期都城的统帅,后来,她担任嘉州(今四川乐山)省长,全家迁往成都。一天,开封总督刘宗告诉皇帝,皇帝和他的官员已经完成了他们的生意。宋振宗平静地对刘宗说:“你离后宫很近,你早就打算派你去。你知道艾青和刘美美是近亲,朝廷也为你安排了其他好工作吗?
刘宗脸色大变,他故意说一口流利的山西方言,回答说:“我来自河中大厦。我来自一个孤独寒冷的家庭。皇宫里没有亲戚。”皇帝也喝醉了。有人爬皇室是不够的。皇室主动爬亲戚。这个诚实的人有点可恨。宋振宗不欢而散,很快刘宗被贬到泸州。大中相府五年(1012年),宋振宗皇后郭死后五年,腹中生子的刘美美被封为皇后。刘皇后还是觉得自己生得不好。一些名门妃子对她笑得好像在嘲笑她。
刘太后召见了隆突阁直士、开封官员刘烨,对他说:我知道你是个有名的家庭。你对十多代人都很重要。如果你想看看艾青的家谱,也许我们是同一个祖先!”如果你把这个词改成一个善于鼓掌的人,也许我们可以找到家谱,修改它,然后拿着女王的树。
“第一集这句台词就雷到我了:父皇自幼喜欢三弟……”“看了半天,这演的什么啊又乱又假。”
“读点书再出来编剧和导戏行吗”
……
开播前颇受观众期待的《大宋宫词》终于收官,在豆瓣上,网友差评累累,评分已“塌方”至38分,与导演李少红此前作品《大明宫词》的91分,呈鲜明对照。
《大宋宫词》聚焦于宋代第一位垂帘听政的女性、有“宋朝武则天之称”的刘娥,刘娥出身平民,本有丈夫,却嫁入皇家,当上皇后,留下“狸猫换太子”的传说,曾独揽大权11年,颇有政绩……讲述她的人生故事,确属好题材。
可《大宋宫词》中的刘娥太过穿越:和政坛死敌寇准成了盟友;将宋仁宗生母李宸妃提前干掉(编剧功力实在惊人);凭空设置了一个“金手指”人物苏义简( 历史 上有苏易简,但和刘娥真没关系);将曾反对传位给赵光义的赵普说成是后者的心腹……漏洞之多,每集都能找出10个以上,可见创作者对宋史了解太少。
《大宋宫词》名义上是宋朝戏,但事实上,它只是用服化道拼出的一个假宋朝。
那么, 历史 上真实的刘娥究竟是怎样的呢
28岁才当上储君
《宋史》称刘娥“其先家太原,后徙益州,为华阳人(今属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祖延庆,在晋、汉间为右骁卫大将军;父通,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从征太原,道卒。后,通第二女也。初,母庞梦月入怀,已而有娠,遂生后。后在襁褓而孤,鞠(意为养)于外氏(即外祖父家)”。
历代史家多不信此说。
一般认为,刘娥出身低微,本是歌女,善“播鼗(音如桃,即拨浪鼓)”,嫁给银匠龚美,龚美将她带到了汴梁。《宋史》称“后年十五入襄邸”,襄王即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三子赵元侃,后来当上皇帝,即宋真宗。“入襄邸”即嫁给襄王。说刘娥此时“年十五”,是为掩盖她此前有夫,应已19岁。
刘娥上位后,亲信中有刘美,号称“宗族兄弟”,其实就是龚美。
赵元侃本无继位可能。
他的大哥赵元佐相貌似父,深得赵光义喜爱,曾随父征北汉、攻幽州。他本名赵德崇,赵光义改为“元佐”,用意甚明,只是还没正式册封太子而已。赵元佐因帮叔叔赵廷美说情被贬,得了“狂病”,酒后烧了自己的府第。
二哥赵元僖“姿貌雄毅,沉静寡言,尹京五年,政事无失”。27岁时病死,赵光义“悲泣达旦不寐,作《思亡子诗》示近臣”,追封他为“皇太子”。
赵光义不太满意赵元侃,经寇准再三建议,才立赵元侃为太子,并改名为赵恒。此时赵元侃已28岁了。
奶妈打了“小报告”
赵元侃想当皇帝,除了两位哥哥,还要过“金匮之盟”这一关。
宋太祖赵匡胤能篡位,因当时后周恭帝柴宗训才7岁(南宋最后一位皇帝赵昺蹈海时,也只7岁,得天下于儿童,亦失天下于儿童)。惩于幼主失国的教训,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要求订立“金匮之盟”——赵匡胤死后,传位弟弟赵光义,赵光义死后,传位弟弟赵廷美,赵廷美死后,传位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如此,就不会陷入“国无长君”的风险中。
据《资治通鉴长编》:“上(即赵匡胤)顿首泣曰:敢不如太后教。”皇帝都爱权力,所以明朝李贽讽刺说“哭得伤心”。
赵匡胤猝死时,传言仅赵光义在侧,遥见“烛影斧声”。但内廷中只有玉柱斧,是玉制礼器,难当兵器。赵匡胤随身常携一斧,也是玉斧,可能是手杖上的装饰,更不足以杀人。
赵普坚决反对传位赵光义,他任宰相期间,赵光义始终未被封王,赵普被罢相后一个月,赵光义便被封为晋王。赵光义后来曾对赵普说:“朕儿欲诛卿。”
赵光义上位后,赵普又坚决反对传位于赵廷美,因此受重用。赵廷美和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均死于非命,可见“金匮之盟”的失败。
赵元侃遇刘娥时,年仅20岁。赵元侃的奶妈秦国夫人给赵光义打了“小报告”,赵光义大怒,令赵元侃斥退刘娥。赵元侃无奈,只好将刘娥安置到官员张耆家,张耆为避嫌,只好长期住在外面。
想要家谱都要不着
10年后(997年),赵元侃登基。他将刘娥召入宫中,封为美人。
宋内廷妃嫔分7等,即皇后、四贵妃(正一品)、十七嫔(正二品)、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和无视品。起步这么低,是为不引人注目。
宋真宗找回刘娥,有不忘旧情的因素,但更可能是刘娥“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宋代政出宰相,皇权受制约。宋真宗想办封禅大典,怕宰相王旦不同意,便送王旦一坛酒。王旦回家发现,坛中装满珍珠,皇帝竟向宰相行贿。
“真宗退朝,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即刘娥)皆预闻”。但刘娥升迁极慢,入宫10多年后(1012年),才升为德妃,同年底,被立为皇后,此时前任皇后郭氏已死7年。
对刘娥上位,寇准、李沆、王旦、向敏中等重臣强烈反对,因“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宋真宗让翰林学士杨亿草制,杨亿拒绝。宋真宗让丁谓传话:“大年(杨亿的号)勉为此,不忧不富贵。”杨亿回怼:“如此富贵,亦非所愿。”
刘娥对出身低微耿耿于怀。据学者杨翠微钩沉,刘娥曾让宋真宗找权知开封府刘综谈话:你和内府同宗,该给你分个好差事,明白不刘综不上套,回答说:“臣本是河中府人,出于孤寒,不曾有亲戚在宫内。”
后来召见大臣刘烨时,刘娥公开说:“知卿名族,欲一见卿家谱,恐与吾同宗也。”刘烨忙回答:“不敢。”过两天,刘娥再问,刘烨“无以对”,就是不肯拿家谱。
终于露出真面貌
宋真宗执政后期,沉迷于神鬼之事,1019年中风后,常犯糊涂。刘娥权力渐大,与寇准成为死敌。
寇准在辽军威胁下,强迫宋真宗御驾亲征,他在澶渊盟会中表现突出,开两国150多年和平局面,但功高盖主、以下凌上,不久被驱逐出中枢。寇准痛定思痛,考虑到宰相王钦若因献天书被重用,便也伪造了一本天书进献。宋真宗果然又任用寇准为宰相。
据学者王瑞来在《“狸猫换太子”传说的虚与实》中钩沉,回到中枢后,寇准对刘娥全面硬刚。一是“刘氏宗人横于蜀,夺民盐井,上以后故,欲赦其罪”,寇准则要求严格依法处置;二是密谋政变,“欲废章献(刘娥),立仁宗,尊真庙(即宋真宗)为太上皇,而诛丁谓、曹利用等”。
在寇准说服下,宋真宗态度松动,他此时也觉刘娥权力太大,“意不能平”。可寇准得意忘形,酒后胡吹,被丁谓党羽所知,迅速与宋真宗协商,宋真宗转而支持丁谓,寇准被罢相。寇准下台后,太监周怀政、周怀信兄弟发动兵变,准备诛杀丁谓一党,谋事不密而败。此次政变是否与寇准相关,学者意见尚不统一。
寇准被扳倒后,宋真宗基本处于半软禁状态,政事多出于刘娥。宋真宗去世时,宋仁宗才13岁,刘娥垂帘听政,但宋仁宗成年后,面对满朝“还政”之声,刘娥却装听不见。
曾遭范仲淹怒怼
丁谓与寇准之争,是北宋党政之始。丁谓虽胜,但很快又和刘娥发生冲突。
一是丁谓开源节流,曾想削减宫廷开支,危及刘娥的粮食;二是仁宗年幼,早朝时起不来床,刘娥想一人主持,群臣对她朝拜,隐含篡位之意,丁谓得知后,立刻拒绝。
刘娥将丁谓贬出中枢后,丁谓死党钱惟演也被流放,此前,钱把妹妹嫁给了刘美(即刘娥的前夫),在刘美斡旋下,刘娥将钱惟演叫回京城,准备拜相,士大夫们暴怒,表示只要下任命书,便抢去撕毁。钱惟演害怕,又溜出京城。
刘娥主政时,有两大弊政:
其一,重用太监和外戚,所谓“章献太后(即刘娥)临朝,宦官方炽”“特以亲用外戚小人,负谤海内”。
其二,大搞一言堂,即“政事得失,下莫敢言”。
刘娥曾有篡位之念。一次早朝时,她问亲手提拔的名臣鲁宗道:“唐武后何如主”鲁宗道立刻说:“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刘娥本想试探,没想到鲁宗道痛贬武则天,以吓阻刘娥。刘娥“默然”。
可能是在刘娥的授意下,小臣方仲弓上书请立刘氏庙,刘娥交大臣讨论,又是鲁宗道站出来,反问道:立刘氏宗庙,宋仁宗怎么摆刘娥一下愣了,只好“掷其书于地曰:‘吾不作此负祖宗事!’”
垂帘听政时,刘娥曾想让宋仁宗率群臣给她祝寿,范仲淹怼道:你自己家里爱怎么玩都行,这是朝堂,别给后人留下恶例。
在士大夫们持续抵抗下,刘娥始终没敢迈出最后一步。
执政风格大不同
刘娥一生,争议最大的是“狸猫换太子”事。
据说李宸妃、刘娥同时怀孕,宋真宗约定谁生男孩,谁就当皇后。刘娥收买产婆,用剥了皮的狸猫换走李宸妃的婴儿,刘娥本想处死这个婴儿,手下人不忍,该婴儿后被宋真宗收为养子,继承了皇位,即宋仁宗。10多年后,包拯陈州放粮,遇流落民间的李宸妃,方破解这一惊天大案。
该故事源于印度佛经,讲的是印度某王子故事,元代小说嫁接到宋朝,进而植入清代小说《三侠五义》中。
事实上,李宸妃本是刘娥侍女,生宋仁宗后,又生了一个女儿,可见没被打入冷宫。刘娥将宋仁宗养大,他登基后10多年,李宸妃“默默处于先朝嫔妃中”,去世后第二年,刘娥亦去世,宋仁宗才知身世。一度迁怒于刘娥,派兵包围了刘娥的府邸。
宰相吕夷简请宋仁宗开棺验李宸妃的尸体,见“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以水银养之”,这些超规格的待遇都是吕夷简所为,以证明刘娥宽仁,宋仁宗遂不再怨恨刘娥。
刘娥起自民间,执政风格不同。
刘娥曾对大臣们说:为感谢各位老臣,请提交子孙及亲戚的名单,将予推恩。收到名单后,刘娥命人刻在垂帘听政旁的墙壁上,任官只用名单外的人。
宋代官员喜额外征税,即羡余,表示工作能力强,该升官了。官员刘绰以羡余向朝廷表功,刘娥当场质问:“卿识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乎此四人岂因献羡余进哉!”
刘娥胸怀百姓疾苦,关心民瘼,比《大宋宫词》中那个只知宫斗的刘太后,还是贤明多了。
1、福建南平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国、泰、玉、明,初、孔、白、梦,正、宗、德、仪,永、春,启、元,士、英、子、宁,林、考、岳、恩,生、秉、礼、义,仕、名、朝、庭,克、米、尔、祖,万、世、永、盛。……
3、江苏刘楼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敦、本、思、敬,绍、廷、克、光。荣、培、希、守,世、泽、延、长。……
4、吉安县富田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儒、德、君、明、世、家、道、永、昌。……
5、吉安文陂竹山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佑、重、叔、贤、甫、师、元、承、子、嘉、迪、曰、春、龙、尧、克。……
6、吉安文陂镜湖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佑、重、叔、贤
[转载]大小晏,谁更有魅力?
本文2023-09-22 03:30:5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2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