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樊姓的族谱
樊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二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七。著名人物有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樊哙。源于姬姓,出自周太王古公次子仲雍裔孙仲山甫樊侯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记载,周太王的儿子虞仲雍有裔孙名仲山甫,他同召伯虎、申伯、南仲、尹吉甫等大臣一起,辅佐周宣王姬静南征北战,使周王朝统治的疆域不断扩大,号称“宣王中兴”。亦称樊仲甫、樊仲山,逝世后谥号“穆”,故又作樊穆仲,在周王室为卿士,是辅佐周宣王中兴的贤名之臣,在当时的诸侯之间,地位十分崇高和尊贵。在樊仲山的后裔子孙中,皆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世代称樊氏至今。因其始祖为樊仲山,史称姬姓樊氏、樊氏正宗。
上古汤王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王族的后代传到商纣王时,分成了七个大族,其中有一族姓樊。纣王残暴昏庸,被周武王打败。周武王就将商朝七大族都迁到山东、山西一带居住,井没有改变他们的姓氏。姓樊的继续相传姓樊;源于周武王曾孙子,叫仲山甫,为国立功,被封为樊地(在今河南济源市)的首领,其子孙就以封地为姓,相传姓樊。
1 樊姓是否算稀有姓氏
樊姓是中国常见的姓氏之一,但与其他姓氏相比,它的姓氏人口数量并不是太大,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稀有的姓氏。根据《百家姓》中的排名,樊姓位于第82位,可以证明樊姓在中国姓氏中是相对较为稀有的一种姓氏。
2 樊姓的历史渊源及分布情况
据考证,樊姓起源于中国古代春秋时期。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樊姓分布范围不同。在汉代时期,樊姓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安徽省、山东省等地。到了唐朝时期,樊姓开始向南方发展,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江苏省等地。如今,樊姓已经遍布全国各个地区,主要集中在安徽、河南、湖南等省份。
3 樊姓的文化底蕴
樊姓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底蕴。樊姓出现在《诗经》、《周礼》等古代典籍中,这说明了樊姓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也出现过一位名叫樊仙的仙女,她代表着美丽和善良。因此,樊姓的文化底蕴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4 樊姓的名人和家族
樊姓在历史上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人物和家族。比如说,南北朝时期的西魏宰相樊毅、宋朝时期的樊迪、清朝时期的樊增祥等都是樊姓的名人。此外,樊氏家族的家谱也被列入了中国的名家谱之一,这充分说明了樊姓家族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力。
5 樊姓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
如今,樊姓已经走出了古代的历史包袱,逐渐进入了现代社会。樊氏家族的后人们也在不断地发扬樊姓的优良传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此外,樊姓也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如商界、文艺界等。
6 樊姓与其他姓氏的联系
虽然樊姓与其他姓氏相比,算是稀有的一种姓氏,但是它与其他姓氏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据统计,樊姓与许多姓氏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如与姚、郭、程、蒋等姓氏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说明了樊姓在中国姓氏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7 樊姓对于后代子孙的启示
樊姓虽然在中国姓氏中算是一种稀有的姓氏,但是它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底蕴和积淀的历史,都对于我们后代子孙有着很好的启示意义。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樊姓优良传统,同时也应该注重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才能,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8 总结
在中国姓氏中,樊姓虽然算不上特别常见,然而它具有丰富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和优良传统,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樊姓也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成为中国姓氏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络[络,读音作luò(ㄌㄨㄛ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古濮族,出自上古时期巴人居地武络山,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广韵》记载:“络,姓。属巴郡族。”在史籍《千家姓》中也记载:“络,巴郡族。”
巴郡族,即古代史籍文献中索提及的巴国地境,其王族源出廪君。
廪君,史迹最早见于史籍《世本》中的记载,此书早已亡佚,南朝刘宋学者范晔在《后汉书·巴郡南郡蛮传》中引有一段文字,李贤注谓“并见在《世本》”,可视为原文。东汉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义》中也记载有其事,也是本于《世本》之说。
在史籍《后汉书·巴郡南郡蛮传》中记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络钟离山(亦称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皆沉,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则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廪君于是君乎夷城。”
《后汉书·巴郡南郡蛮传》中所说的“夷水”,即清江,古又称盐水。清江是今湖北省境内最大的一条长江支流,发源于湖北省利川市齐岳山,流经利川、咸丰、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鹤峰、五峰、长阳、宜都等十个县市,干流全长四百二十三公里,流域面积一万七千余平方公里。而其中所称的“武络钟离山”,在史籍《水经·夷水注》中称为佷山,又称难留山,即今湖北省长阳县西部的柳山。
廪君的族属,在《后汉书·巴郡南郡蛮传》注引《世本》中记载:“廪君之先,故出巫诞也。”巫诞,巫为地名,诞为族名,即是巫地之诞。诞,别本或作蜒、蜑、蛋。蜒人在秦汉以后屡见于史册,常与獽、夷、賨、蛮等族杂居,有自己的“邑侯君长”,属于濮越民族系统。
廪君先世本为百濮之一,原在濮人聚居区之一的古夷水流域活动。清江本称盐水,由于廪君先世从夷水迁徙至此,将夷水之名带至,故始称其为夷水。原来的古夷水北面有丹水,廪君先世迁于清江后,亦将丹水名称带来,故清江北面也出现了丹水之名。这种南北二夷水、二丹水互相依托的现象绝非偶然,而且也是完全符合古代地名随人迁徙之习的。这种情况,在《左传》中称为“名从主人”。在《世本》中说廪君“乘土船从夷水下至盐阳”,可以说恰好是正确地反映了廪君先世从古夷水南下至于盐水的情况。
廪君的年代,据史籍《太平寰宇记》引《世本》记载:“廪君种不知何代。”可见由于廪君史迹的渺茫难征,其年代在战国秦汉间已经失考了。但从上文所论廪君先世从古夷水南下以及廪君一系的史迹等情况来看,其年代是十分古远的,应在青铜时代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之末。这表明,廪君早在史前时期已南迁清江流域,而且在史籍《华阳国志·巴志》中对廪君只字未提,说明廪君并非巴国王族。
廪君的族属,即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源出武络氏,而武络氏则以武络钟离山之地名为氏,为巴人古老的姓氏之一,有在秦朝灭巴、蜀二国建巴郡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武氏、络氏者,今在湖南湘西土家族地区仍延续有络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辽东海西女真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记载:
①满族索绰络氏,亦称索绰罗氏,满语为Socolo Hala。索绰络氏,本系地名,因以为氏。其氏族散处于辉发及各地方。辽东地区索氏的先人是松果托(松吾突),清朝初期的史料中多有记载:“松果托,满洲镶红旗人,世居辉发地方,国初来归。以闲散白身身份随军入关。至山东,梯攻临清城,率先登城,授骑都尉。定鼎燕京时,从征山海关,击败大顺军马步兵二十万众,叙功加一云骑尉,三遇恩诏加至一等轻车都尉。此后,其子孙相继承袭数世。”根据史料所记载,辽东索绰罗氏的先世原为海西女真人,他们随海西女真人的数次迁徙,由松花江流域来到辉发河流域。“国初来归”并入建州女真的具体时间在公元1607年,即佟·努尔哈赤统一扈伦四部,收复辉发部时归于后金政权的。索绰罗氏族在迁徙前的原居住地在松花江下游地区,即明朝时期呕罕河卫、肥河卫、兀者卫等地,即在明朝中期定居在辉发河流域(今吉林辉南),并在该时期以地为氏,冠称索绰罗氏。索绰罗氏在清朝中期后,有汉化省文为汉姓索氏、络氏、罗氏者。
②满族赫尔诺络雅苏氏,满语为Hernoloyasu Hala,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所冠汉姓为赫氏、诺氏、络氏、苏氏。
③满族舍尔诺罗雅苏氏,满语为Sernoloyasu Hala,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所冠汉姓为赫氏、诺氏、络氏、苏氏。
本书按:第②、③疑为同一姓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绰络氏,亦作绰罗氏,源于金过时期女真族卓鲁氏,满语为Colo Hala,汉义为“名号”,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绰络氏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冠汉姓有络氏、罗氏、陶氏者。
第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明朝时期蒙古族宏豁惕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鸿果络氏,源于元朝时期蒙古族宏豁惕氏族,世居蒙古科尔沁草原。后有满族引以为姓氏,满语为Honggolo Hala。所冠汉姓为宏氏、络氏、洪氏、罗氏等。
二郡望:
巴 郡: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时期,古巴人就在该地繁衍生息,并立国建都。战国时期秦国取古巴子国之地置巴郡,其时辖地在今重庆市一带地区。东汉朝建安六年辛巳(公元201年)刘璋改巴郡为巴西,治所在阆中(今四川阆中)。后另以江州(今重庆)为治所,置巴郡。南朝齐国代置垫江县,北周时期改称巴县。南北朝后期为楚州,隋朝时期改为渝州,又以渝州为巴郡。1995年乙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成为重庆市巴南区。历史上,巴县先后涌现了“宁抛头颅不丢寸土”的英雄将军巴蔓子、“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辛亥革命志士杨沧白、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女大使丁雪松等优秀儿女。
叶姓起源
一、为出自芈姓沈氏,为帝颛顼的后裔。
传说,帝颛顼的后裔陆终娶方氏女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
季连的后裔鬻能做过周文王的老师。
后来周成王封鬻熊的曾孙熊绎在荆州山(今湖北西部)一带建立荆国,定都丹阳(今湖北秭归),后迁都子郢(今湖北江陵),改国号为楚。
春秋时,楚庄王的曾孙戌,在楚平王时任沈县(今安徽临泉县)尹,又称沈尹戌。
他的后代中有人以沈为姓。
楚昭王封沈尹戌的儿子沈诸梁(字子高)于叶(今河南叶县南旧城),称为叶公。
叶公曾平定白云胜的叛乱以复惠王,有功于楚,得封南阳,获赐爵为公,后退休于叶。
其后人便以邑为姓,称叶氏。
其得姓始祖为叶公叶诸梁。
二、据《姓氏考略》记载,我国古代的所谓南蛮(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之中,也有以叶为姓的。
春秋时吴国的叶雄就是南蛮叶姓的后代。
三、少数民族叶姓
清满洲叶姓 《清朝通志·氏族略》说满族有叶氏,世居沈阳。
又,清满洲八旗姓纳喇氏、叶赫氏、叶赫勒氏中均有改姓叶氏者。
清初将领叶臣、叶克书均为满族。
彝族叶姓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
彝族有自己的姓氏,《巍山彝族姓氏分布调查》中显示,所查云南巍山彝族83771人中,共有149个姓氏,其中有叶姓,但人数不是很多。
德昂族叶姓 德昂族是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渊源于古代的“濮人”。
史书中记载的“茫蛮部落”即为德昂族的先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崩龙族。
1985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改名为德昂族。
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县和临沧地区的镇康县,与傣、景颇、僳僳、佤、汉等民族交错而居。
崩龙族原有自己的姓氏,但进入20世纪以后,即采用汉姓,据《德昂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书称,云南潞西县三台山德昂族民族乡邦外村有“海”氏改称叶姓者。
另外,蒙古、土家族、锡伯族、保安、回、苗等民族均有叶姓。
介绍文件叶姓迁徒史 叶姓迁徙史
元代以前
得姓之后的叶姓人,最初发展很缓慢,见于史籍的叶姓名人也不是很多,臧励禾《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收录的叶姓名人仅有叶子韶一人;《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收录的唐代以前名人也只有叶万椿、三国吴人叶雄、晋人叶谭、叶子韶4人,而叶万椿还是为淮南王刘安所遇群仙“八公”之一的“自号”,并非一定姓叶;叶雄是叶调国叶氏后裔。
因此,关于叶氏的迁徙情况只能从现存的一些谱牒资料中窥知端倪。
据清光绪六年(1880年)南阳堂《叶氏族谱》记载,自叶公起,叶姓族人多代出河南。
叶姓始祖沈诸梁,居于春秋时楚国叶地《今河南叶县南),直至终老。
叶公生有二子:长子名重,为周楚邑令,配樊氏,生凝,为楚大夫;次子名才,袭父爵,字芈骝 (一凸),号璧英,一子名盼,后为司马。
其十一世叶淑和为秦代长沙(今属湖南)太守;二十世叶崇,为西汉颍川(今河南禹州市)太守;二十五世叶颁,为长沙(今属湖南)太守;四十七世叶尤,字茂永,东汉时为太尉,居南阳(今属河南),分为六族。
叶姓族人的南迁始自东汉末年,始迁祖叶望。
清光绪六年(1880年)的南阳堂《叶氏族谱》、安徽歙县《新州叶氏家乘》、浙江松阳《卯峰广远叶氏宗谱》均视叶望为叶氏南迁之始祖。
叶望 字世贤,雁门太守,汉末时为光禄大夫,灵帝时弃官归隐,人称“楼舟先生”。
建安二年(197年)由青州渡江而南下,侨居丹阳之句容(今江苏句容),为叶氏南迁之始祖。
叶望之后裔不断向外发展,分别迁到了浙江、安徽等地。
浙江松阳《卯峰广远叶氏宗谱》及《玉岩叶氏宗谱》都说叶望四世传至琚(ju),仕钱塘(今浙江杭州)令,爱民如子,号之曰“叶父”,在当地百姓的一再挽留下,安家钱塘,并成为当地望族。
琚次子俭,字亚父,晋太康二年(281年)为括苍太守,授折冲将军,宦居括苍(今浙江丽水)。
俭之后世居松阳卯山之右。
安徽歙县《新州叶氏家乘》说:叶望五世孙硕,迁新安歙县。
另据晋永嘉之乱带来的大批移民潮推测,期间叶氏族人南迁的当不在少数。
晋永嘉年间,皇室内讧,由争权演变为八王之乱,战火遍及中原。
永嘉五年(311年),匈奴刘渊乘机起兵反晋,其族弟刘曜(yao)攻入洛阳,西晋灭亡。
晋室遗族仓皇南逃,最后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政权,史称东晋。
在永嘉之乱中,中原士族纷纷南奔,并有大量百姓逃难过江,先后有近百万人之多,在这次南迁浪潮中,中原叶姓族人当有不少移居到了福建、江西等地。
唐宋时期
叶姓族人的大举南迁在唐代有两次,第一次在唐初。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福建泉漳之间,蛮獠(liao)啸乱,朝廷派以陈政为朝议大夫、岭南行军总参,率府兵 3600名,战将123名入闽征讨(史称58姓入闽)。
其中众多叶姓士卒,战后在福建各地定居繁衍。
第二次在唐末。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光州固始王潮、王审知兄弟率众起义,举兵南下,中州地区的叶姓兵众跟随二王南下,在福建转战8年,王氏兄弟在福建建立“八闽王国”,叶氏将士也在福建各地定居开族。
当时以北方为主要聚居地的叶姓当不在少数,由于资料匮乏,其具体迁徙情况已无法得知。
宋末是中原叶姓南迁的又一 。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战祸遍及几乎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造成惨重破坏:“几千里无复鸡犬,井皆积尸,莫可饮”,“菽粟梨枣,亦无人采刈(yi,割)”;
“民多流亡,土多旷闲,遗黎惴惴,何求不获”。
靖康二年春,北宋灭亡。
五月,康王赵构建立南宋政权,后定都临安。
靖康之难后,直至南宋灭亡,宋金对峙,战乱不断,大批北方人民为避战乱,被迫不断向南迁徙,持续近一个半世纪,其中不乏中原叶姓族人。
由于年代久远,记载叶姓族人在上述几次大的移民过程中的迁徙情况并不是很多,一些叶姓族谱的记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一时期叶姓迁徙到了江苏、浙江、福建、江西等地。
如安徽《休宁陪郭叶氏世谱》称其始迁祖叶尚或,南唐时自湖州苕溪迁休宁陪郭。
《叶氏族谱》记载,后唐清泰年间 (934—936)叶一琅任朝奉大夫,随官迁至江西赣州府信奉县。
叶一琅之孙延庆再迁至福建兴化府仙游县。
根据族谱记载,唐宋南迁的叶姓族人中,主要来自河南,来自河南的叶氏分别迁居到了福建、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地。
福建仙游《古濑叶氏族谱》说:“始祖叶湛,世居雍州,五季之乱,举族流徙莫定;至宋,卜居光州固始,若祖有叶炎会者,随宋南渡,卜家仙游之古濑。”《佛岭叶氏谱序》称:“吾稽叶氏,居雍州,徙居光州囱始县。”《思实公重修族谱序》也说:“吾祖河南固始人也。”《明元公谱序》谓:“吾宗自光州入闽。”
江苏吴县《纪革叶氏支谱》称:始迁祖叶寿三,宋室建炎南渡,自汴迁东洞庭纪革。
浙江淳安、遂安、开化《叶氏宗谱》记载:一世祖为叶翥(2hu),先世为河南人,因官迁居歙之黄墩。
历五世曰豪,不满王安石新法,避地遂安承凤,后名叶村。
四川成都《蓉城叶氏宗族全谱》记载:是族先世汴梁人,有大经者,南宋末官闽,时兵戈四起,南北道梗,遂流寓梅州程乡县。
所有这些都说明,叶姓祖根在河南。
因此,直到今天,福建省叶氏各宗各系,追述其宗,十有八九称其祖上原籍为河南光州、中州。
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繁衍,到宋朝叶姓已成为大姓望族。
《通志·氏族略》说“叶氏,宋朝为著姓”,《宋史》中立传的叶姓人物有12人,而《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的:宋代叶姓人物有47人。
从这些名人的籍贯:看,《宋史》中立传的名人全部为江南人,其中浙江籍8人,福建籍3人,江苏籍1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的47宋代叶姓人物中,除两名籍贯不详,1名为河南人外,其余44人全是江南人,其中浙江籍20人,福建籍19人,仅两省就占八成以上,其余为安徽、江苏、江西等省人,由此可见此时的叶姓已鼎盛于江南了。
明清以来
明清时期叶姓已遍布全国各地,成为我国的大姓之一。
见于史载的各类叶姓名人较以往大大增加。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有明清叶姓人物117人,从这些名人的居住区域分布来看,明清时期叶姓族人已经繁衍到了大江南北,但仍以浙江、江苏、广东等地为多。
《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收录的明清叶姓117位名人中,在有明确籍贯的100人中,浙江45人、江苏19人、上海 16人、安徽7人、广东6人、福建6人、湖北6人、江西3人、河南、山东各1人,这说明此时叶姓发展的中心仍然在今浙江、广东、福建、江苏、上海、安徽等东部沿海一带。
浙江叶氏 明清时期浙江叶姓的迁徙大都是在本省境内进行。
如:余姚的叶姓就是南宋大臣叶梦得的后裔由湖州迁入的。
《余姚梅川叶氏宗谱》说:叶梦得孙叶篑 (ku),理宗端平间(1234—1236)自湖州迁余姚熨斗山。
《叶氏再续谱》称:叶篑孙叶
文达,元代又从熨斗山迁邑之梅川三山,为海川始迁祖。
叶(竹贵)孙叶文远,迁邑之东门,步得十五世孙叶伯兴又迁邑之通德乡西旺隶,是为迁西旺始祖。
《叶氏续修宗谱》梦得十六世孙叶永初,由余姚叶家埭迁邑之奉山,永初孙叶渊铠,由叶家埭再迁邵家渡。
松江叶氏是在元朝由杭州迁入的,松工《叶氏家谱》称:始迁祖叶廷玉,元自杭州丰乐桥迁松江,先筑室钟贾山阳,后又迁居籽城西门内丰乐桥。
淳安叶姓为南宋大臣叶义问的后裔,由寿昌迁入。
《南阳叶氏宗谱》称:南宋大臣叶义问玄孙叶椿,始自寿昌迁淳安梓桐;十三世传至叶继善,元明之际因商自梓桐崇疚再迁遂邑七侏溪西桃源,为迁遂一世祖。
金华叶姓是在明初由松阳迁入的。
《双溪叶氏宗谱》称:始迁祖叶显,明初携子叶彦由松阳迁婺州金华县西之菱塘。
以业鹾(cuo,盐的别名)为生,家益饶裕,至曾孙叶仕瑛,复由菱塘徙附廓双溪。
东阳象山叶氏是从松阳迁入的。
《象山叶氏重修宗谱》称:始祖叶质,先世括苍松阳人,南宋时自松阳芝田都铺迁来东阳茜畴里。
传九世至叶雅,元末再迁本邑象山大坞,是为始迁祖。
东阳龙溪叶姓是淳安县迁入的。
《龙溪叶氏重修宗谱》记载:始祖叶恩,北宋初自睦州清溪迁义乌永宁乡。
五世孙叶桐,再迁广口叶堂。
十一世叶由幸,南宋后期复迁十三都演溪。
十九世叶良玉,明中叶又自演溪迁东阳斯孝乡鹤岩龙溪玉印塘,是为本始迁之祖。
浦江叶氏是在明朝从金华迁入的。
《浦阳叶氏宗谱》称:先祖叶辞,由临海迁金华永康柳山;越五世有叶必秀、叶必香、叶必和三兄弟,于明万历间(1573—1619)自永康再迁浦阳人峰山下,是为始迁祖。
镇海叶氏是在明朝由慈溪迁入的。
《镇海东管乡沈郎桥叶氏宗谱》称:始迁祖叶茂春、叶茂二,约于明季由慈溪石步迁来镇海东管乡沈郎桥。
龙游叶姓《西山叶氏宗谱》:始祖叶玖,南宋时自新安迁龙游八石,清顺治间 (1644—1661)始迁祖善贵再迁邑之(钅惠)北湖都山里。
但也有少数叶姓是从外省迁来的,如余姚叶姓就有一支是北宋大臣叶祖洽的后裔,是由福建迁入浙江奉化,再入余姚的。
叶祖洽,字敦礼,邵武(今属福建)人。
熙宁进士。
历任职方、兵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左司郎中、起居郎、中书舍人、给事中等职。
《余姚孝义虹桥叶氏宗谱》称:叶祖洽之子叶广,因官迁浙江明州奉化县剡源乡。
叶广曾孙叶爽之,入赘余姚孝义乡虹桥周氏,遂家虹桥。
爽之玄孙叶纯,元末明初人,生四子,长幼无考,次子守义支分西宅。
三子守礼亦生四子,长子曰礼一,其后居邑之东门;次子祥一,居田屋;三子齐山,居西虹桥;四子曰亨四,居东虹桥。
浙江的叶姓也有向省外发展的,如乌裎的叶姓就迁徙到了无锡、安徽、江苏等地,《圻里叶氏宗谱》说,叶清臣,生二子,长子叶均徙苏州,次子叶坦迁常州广化门下塘。
镇江《润东严庄叶氏重修族谱》称梦得十数传至叶子良,明季由徽州迁扬州。
子良子槟,复由扬州、1再迁润州城东之西严庄。
福建叶氏 唐宋时期迁徙到福建的叶姓族人,不断向周围迁徙繁衍,仙游古濑叶姓徙居南安、德化境内,《社坛叶氏族谱》称: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即南唐中兴元年自仙游古濑徙居南安高田,传至叶碧崖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定居南安诗山社坛。
《国宝叶氏族谱》记载:宋末景炎二年(1277年),仙游叶氏誓不降元,挈眷遁迹德邑,结庐国宝,迨明朝建立,叶氏子孙始设籍德化。
同安叶姓继续向外迁徙,元末迁到了晋江。
《东石世美叶氏家谱》说:开基始祖叶以寅于元至顺元年(1330年)从同安县分居东石西尾。
广东叶氏 广东叶氏遵叶大经为始祖。
《梅州叶氏源流世系说》记载,叶大经为叶诸梁八十五世孙,字伯常,号封川,汴梁 (今河南开封)人,宋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历官20余载,咸淳间升闽制置使。
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大举南下,战乱不已,辞去了官职,在梅州曾井(今梅城西区)住了下来,遂为梅州叶氏一世祖。
自从叶大经定居梅州之后,梅州叶氏便迅速地发展开来,成为当地大族,子孙繁盛,不断地向本省境内的其他地区以及周围的江西、福建等省,乃至四川迁徙。
《梅州叶氏源流世系说》称闽粤交界的清流、龙川、博罗、河源、长乐、归善,兴宁、龙川、平海、平远、镇平、永安等地,以及江西的瑞金、雩都、会昌、兴国,湖北、四川、浙江、湖广等处的叶氏子孙,皆“其一脉贯通之所发也”。
广东叶氏另外一支来自福建,为宋朝宰相叶颐(yong)后裔。
台山叶氏称叶颐居南海大圃而不归闽,遂为广东叶姓之始祖。
广州市永汉北路(即今之北京北路)曾有“清介书院”,就是叶颐后人为纪念叶颐而修建的。
其后裔主要分布在南海、新会、 花县、鹤山、番禺、惠阳、东莞、龙岗等地。
江苏叶氏 江苏无锡叶氏为叶清臣后裔,自浙江迁入。
无锡《圻里叶氏宗谱》称:始祖叶参,世居乌程,仕宋为兵部郎中。
子叶清臣,生二子,长子叶均徙苏州,次子叶坦迁常州广化门下塘。
叶坦越五传而至叶盛,叶盛长子叶朝极居云泽之滨,次子叶朝楹之子叶旭彩退隐阳湖虞桥。
叶旭彩子叶志仁号春山,由虞桥再徙邑之新塘乡庄巷里。
叶志仁三子:长子叶道,徙宜兴;仲子叶通,仍居新塘;季子叶达,徙无锡梁溪。
叶通亦三子:长子叶德成,号谦山,其子叶芬徙黄公山;次子叶德英,号仁山,其子叶蓁迁丁堰镇;三子叶德华,号学山,孙叶云。
七世孙叶敷春,明代由新塘先后迁无锡青城乡圻里。
扬州、镇江叶氏为叶梦得后裔,是由安徽徽州迁扬州,再迁镇江的。
镇江《润东严庄叶氏重修族谱》称其始祖为叶梦得。
十数传至叶子良,明季由徽州迁扬州。
叶子良子叶槟,又由扬州迁至润州城东之西严庄。
武进、江阴叶氏为叶颐后裔,自福建迁入。
《江阴东叶家桥叶氏宗谱》说,明初,有名叶礼者,宋高宗相颐9世孙,先居武进北孝西乡夏墅,旋又迁安东乡辉龙地村。
其五世叶祥,自辉龙村再迁江阴东叶家桥。
宜春叶氏是从江西萍乡迁入的。
萍乡《叶氏族谱》说,一世祖叶辉儒,明末避乱挈眷来萍乡。
生三子,……季子叶纲芳,雍正间 (1723—1735)迁宜春县北冷水江婆塘。
上海叶氏 青浦叶氏是由江苏吴江迁来的。
《(青浦)叶氏家谱》说,始迁祖佚名,字华南,或云为宋石林先生叶梦得二十二世孙,明崇祯时(1628—1644)自吴江县迁至青浦县蒸里芟稼村。
湖南叶氏 叶大经之后,有迁至湖南的长沙、宁化、善化、益阳等地的。
有一支湖南叶氏,据《叶氏四修族谱》是南宋人大经开派,大经晚年居广东梅州程乡县,八传到叶德茂、叶德成、叶文保、叶德真,分别为四大派。
叶德茂子叶仲华、叶仲彰,叶德成子叶仲显、叶仲盛,叶文保子叶仲仁、叶仲义、叶仲礼,叶德真子叶仲胜、叶仲腾、叶仲明,共成10大房。
10房后裔或居长沙、或居宁乡、或居善化、或居益阳。
浏阳叶氏有的是从江西迁入的。
萍乡《叶氏族谱》说,其一世祖叶辉儒,明末避乱挈眷来萍乡。
生三子,长子叶继芳于清康熙间 (1662—1722)徙浏阳东乡君家湾……
平江叶氏是自蒲圻(今湖北嘉鱼)迁入的。
《平江玉山族谱》说:始迁祖叶永寿,明洪武二十五年由蒲圻迁平江燕额岭下。
宁乡、湘潭、浏阳叶氏多是由长沙迁入的。
《楚南叶氏族谱》称其一世祖叶淋泗,宋元之际人,世居长沙,传至七世,有孙四人:叶斌、叶赋、叶缃、叶(纟圭)(gua)。
叶斌后无考,余三人分别开派宁乡、湘潭和浏阳。
安徽叶氏 太平(治所在今当涂县)、歙县叶氏为叶梦得后裔。
太平《叶氏宗谱》说,始迁祖行名叶俭十,叶梦得五世孙,元末避兵乱自歙县蓝田迁太邑麻溪,后代转徙中潭、湘津。
桐城叶氏是自婺源(今属江西)辗转迁入的,《南阳叶氏宗谱》称其始祖叶林秀,唐末五代人,世居婺源,传至二十一世叶贵,经商于金陵,明初移居桐城西山余家冲。
黟县叶氏迁自祁门(今属安徽),《黟县南屏叶氏族谱》称其始迁祖为叶伯禧,元末自祁门县石马山迁黟县南屏山五都村。
江西叶氏 据《玉山叶氏合修房谱》说:始祖叶乾源,宋代人,世居江西南丰县花心巷。
15世孙叶文海始由花心巷迁本邑八都下源里,25世孙叶正未,清初由下源再迁玉山县徐村;稍后,乾源后裔嘉禾支 26世孙叶毓标,亦移家玉山,世居东源。
萍乡叶氏是从湖南醴陵迁入的,《萍乡南门叶氏族谱》说,始迁祖叶萱义,南宋时自醴陵仙石上库迁萍乡南门。
另有一支萍乡叶氏是明末从外地避乱迁入的。
萍乡《叶氏族谱》说,一世祖叶辉儒,明末避乱挈眷来萍乡。
四川叶氏 清初四川人烟稀少,为此康雍时期特别颁布招垦条例,实行种种优惠政策,从而吸引了两湖及闽粤等大批农民入川开垦。
“迁居者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往往都是整个家庭,或者与至亲密戚结伴而行。
叶姓族人在此时也有迁居四川的,民国《叶氏宗谱全谱》说,广东叶荣山携妻并7子2媳1女共12人于康熙六十年 (1721年)年迁居四川。
民国《叶氏族谱一梅州宗谱》载龙川县叶氏25世至29世有 29个分支叶氏入川。
广东迁居四川的叶氏中还有叶大经后裔,迁到了成都。
《蓉城叶氏宗族全谱》说,是族先世汴梁人,有叶大经者,南宋末官闽,时兵戈四起,南北道梗,遂流寓梅州程乡县。
自叶大经后又传27世叫叶必琅的,清康熙间由粤入蜀,落业成都仁里乡。
湖北蒲圻叶氏迁到了蓬溪县,《蓬溪西乡叶氏续修宗谱》载:始迁祖叶增璧,先世湖北蒲圻县人,清乾隆间,由蒲圻入蜀,卜居蓬溪县河西李家沟。
海南叶氏 叶姓入琼始祖叶懋,原籍广东南海,明嘉靖间任文昌训导,后落籍文昌。
台湾叶姓
叶姓族人最早何时移居台湾,已无从确知,据现有资料显示,台湾见于史载的叶姓是在清康熙年间(1622—1722)。
《台湾通志稿·人物篇》记载,康熙三十五年 (1692年),台湾黄教作乱,福建海澄人叶恒章被害,其子子文来台护柩归葬,旋即入台居郡(今台南市)。
自此以后不断有叶姓族人来台定居。
《台湾府志》、《凤山县志》记载,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广东人叶运城平定朱乱有功,居下淡水。
《大日本地名辞典台湾篇》载,康熙六十一年,叶某打猫东堡叶仔内庄;乾隆初年(1736年),叶五常,入垦嘉义西堡永虞厝、过沟庄;乾隆初年,广东人叶古入垦港东中里涵仔口庄、南埔一带;道光元年(1821年),叶某与邱姓人一道入垦沙连堡内茅埔庄;道光八年,广东人叶云,入垦东势角中科庄(今台中县东势镇)。
《台北县志稿开辟志》载,乾隆末年,叶坤入垦今台北县汐止镇东山里作坡内;嘉庆五年(土800年)福建同安人叶天佑入垦台北县八里乡古庄村山猪窟,同年叶聘入垦台北县三峡镇硕石里鱼寮子;嘉庆末年叶薯(1臼o)、叶委与张体合垦今台北县石碇乡格头村。
《屏东县古碑文集》载,嘉庆八年,叶玉生、叶孟荣与屏东县内埔村人同建天后宫。
《台湾中部古碑文集成》载,嘉庆九年,广东人叶振旺居今东势镇,与庄民同立东势角圳谕示碑。
《嘉义县古碑文集》载,道光十六年,叶队与邑人捐修嘉义城。
移居台湾的叶姓大多来自福建和广东两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有福建同安县。
清康熙末年,叶仲勤入垦今彰化市,叶雄入垦今台北市;雍正年间(1723一1735),叶猛入垦今苗栗竹南;乾隆末年,叶再入今台北市土林区,叶天祈、叶志入垦今台北市;嘉庆年间,叶继茂入垦今台北市,叶通殿入垦今台北,叶乌治入垦今台北板桥,叶英入垦今彰化和美;道光年间,叶士拱、叶松麟入垦今台北市中山区,叶邦入垦今高雄阿莲。
晋江县人叶求,乾隆末年,入垦今高雄楠梓。
安溪县人叶砂,道光年间,入垦今台北市。
平和县叶田人乾隆末年,入垦今桃园市,叶海入垦今南投竹山,后裔移垦鱼池。
海澄县人叶思,道光年间,入垦今竹南。
广东陆丰县 清康熙末年,叶奕明先迁澎湖,后移垦桃园平镇;雍正年间,叶天意入垦今云林斗六;乾隆末年,叶必达入垦今新竹竹东,叶仁吉入垦今苗栗南势,叶笃秀入垦今屏东内埔;嘉庆年间,叶仁奏、叶仁卿入垦今桃园平镇,叶宏波入垦今苗栗;道光年间,叶壬风入垦今新竹芎林,叶兆庆先迁新竹北埔,后裔移垦今苗栗南庄。
梅县人叶文兴清乾隆初年入垦台中丰原;叶天开嘉庆年间入垦今苗栗镇。
长乐县人叶日寿、叶发寿兄弟,嘉庆年间入垦今台中大甲。
明末清初之际渡海入台的叶姓族人,经过二三百年的繁衍,已在台湾发展成为庞大的家族。
据台湾文献委员会的调查统计,叶姓为台湾的20大姓之一,约有30余万人,子孙遍及海岛。
1953—1954年间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对台北、基隆、台中、台南、高雄5市,阳明山一特别区,及台北、宜兰、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彰化、台南、屏东、花莲、澎湖11县所作的调查表明,除桃园、云林、 台东、高雄4县外,全省 828804户居民中,有叶姓10913户,占全部户数的1.32%,居全省737姓的第20位。
海外叶姓
叶姓族人在宋代便有到海外谋生,据《高丽史》、《高丽史节要》等书记载,宋至和二年(1055年)有叶德宠等人前往高丽从事贸易活动,并有叶氏族人在高丽定居下来,如叶盛,生卒年不详,通晓音律,后定居高丽,将宋音乐传至高丽。
叶姓族人大批移居海外是在明清之际。
如福建南安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社坛叶氏族谱》就载有族人138名前往东南亚的吉隆坡、槟榔屿、吕宋等地谋生;福建德化县清宣统三年 (1911年)《国宝叶氏族谱》记载有46人移居东南亚;福建晋江民国年间《东石世美叶氏家谱》记有16人前往东南亚。
叶氏移居东南亚的时间,《社坛叶氏族谱》记载:叶买,“号保全,天助公次子,生嘉庆六年(1801年)八月初一日,卒道光七年 (1827年)闰五月十五日,外出番邦吧城无归”。
由此推测,叶氏移居东南亚当最迟在清道光年间。
叶氏族人侨居海外的地点大部在南洋,新加坡、菲律宾、马来亚、印尼、泰国、柬埔寨、缅甸、越南等地都有叶姓族人定居。
到目前为止,除大陆、台湾以外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叶姓族人的足迹,比较著名的叶姓人物在马来西亚有吉隆坡的奠基者叶亚莱、华人甲必丹叶观盛、华文教育工作者叶鸿恩、华人作家叶观仕,国会议员叶炳汉;印度尼西亚有华人政治活动家叶全明、华人律师叶添兴;新加坡有华侨报人叶季允;菲律宾有众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叶何塞;泰国有华人著名摄影艺术家、文艺作家叶树勋;越南有华侨商会领袖、银行家叶伯行;巴基斯坦有华人针灸医生叶彬举;加拿大有华人学者叶嘉莹;澳大利亚有华人领袖叶炳南。
家谱叶姓家谱介绍
家乘即家谱,又称家传、氏谱、宗谱、族谱等,是记载各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是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
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所录内容不断丰富,其功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
彪[彪、彣、虩,读音作biāo(ㄅㄧㄠ)]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晚期毛叔之女彪氏孟姬,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谱》记载:“彪,姓,出齐郡,周有卫大夫彪夫,宋有彪虎臣,今河南均州有彪氏。”
彪氏,出自周王朝时期毛叔之女彪氏,全称彪氏孟姬。“孟”,古时候是长女之意,长子称“伯”。
西周王朝初年,周武王姬发把胞弟姬叔郑(周文王第八子)分封于毛邑(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后建立毛国,为伯爵国,因此史称姬叔郑为毛伯郑或毛叔郑,简称毛叔。毛叔在周王室曾担任司空一职,因司空是三公之一,故又被称为毛公。
不过,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中的记载,是周文王的第九子姬伯聃(一作姬伯明)被兄长周武王封在毛邑,但毛邑不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而是在河南宜阳东北一带。
西周时期,当女子出嫁时,父母常要为她专门制作陪嫁器物,即金文中自铭为“媵“者。在此类特意铸造的媵器中,妇名除称其姓外,还必须称其丈夫之国(氏)名。同时,由于妇女是娣侄从媵制,需要将兄弟姐妹的排行明确表示出来,伯(孟)仲叔季的排行,不仅是区别同辈兄弟姐妹的需要,也是宗法等级制度的需要。
在著名的周朝青铜器毛叔盘上,就铭刻着其为毛叔送给女儿彪氏孟姬作陪嫁的宝盘,希望她长寿,子孙后代永远享用该宝器:“毛叔媵彪氏孟姬宝盘。其万年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保用。”
毛叔郑是周成王的叔父,即史籍《尚书·顾命》中记载的毛公。毛叔郑彪氏孟姬就是毛叔郑之长女彪,嫁与卫国上卿姬彪夫,称孟姬。在毛叔盘铭文中未称其国名,而称其氏“彪”,故称“彪氏孟姬”。西周初期,子孙以母姓为氏是普遍现象,因而在彪氏孟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祖母之名为姓氏者,称彪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彪氏正宗。
注:
毛叔,到底是姬叔郑还是姬伯聃?
本书认为,叔郑封于毛国之说较为可信并有根据,而伯聃封于毛邑之说则有待商榷或进一步考证。因为,伯聃在历史上是否有其人还有待考据,而叔郑则确然史有所载。
在史籍《逸周书·克殷解》中记载:“……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前,叔振奏拜假。又陈常车,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王。泰颠、闳夭,皆执轻吕以奏王,王入即位于社,太卒之左。群臣毕从,毛叔郑奉明水,卫叔傅礼。召公奭赞采,师尚父牵牲。尹逸策曰:“殷末孙受德,迷先成汤之明,侮灭神祗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章显闻于昊天上帝。”
《逸周书》,原名《周书》,亦称《周志》,又名《汲冢周书》,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之一,记载了周王朝的史实和制度等。此书出自河南汲县(今河南卫辉)的魏王古墓,古已有之。
国学大师章太炎在他的《经学略说》中,对《逸周书》的历史文献价值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今观《逸周书》与《尚书》性质相同,价值亦略相等。正史之外,犹存别史(《史》、《汉》无别史,《后汉书》外有袁宏《后汉记》,其中所载事实、奏议,有与《后汉书》不同者,可备参考。《三国志》外有鱼豢之《魏略》、王沈之《魏书》,不可谓只《三国志》可信,余即不可信也),安得皇古之书,可信如《逸周书》者,顾不重视乎?”
《逸周书·克殷解》的那段文字,汉朝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也作了引用,可见毛叔郑历史上确有其人。
在史籍《后汉书·古今人表》中记载:“毛叔郑,文王子”。
东汉学者应邵在《风俗通义·姓氏篇》中记载:“毛氏系周文乏第八子叔郑封于毛,即周大夫毛伯,其后代以国为氏。”
唐朝学者张九龄在《姓源韵谱》中记载:“毛氏以国名姓氏,源于姬姓,文王第八子封于毛,周大夫毛伯是也,后因氏。望:荥阳、西河。”
宋朝大文豪欧阳修在他的《集古录》中曾记载有 及 这一条目:“薛尚功释云:惟二年正月初吉,王在周邵宫。丁亥,王格于宣榭,毛伯内门立中廷佑祝郑。王呼内史册命弁阝,王曰:“弁阝,昔先王既命汝作邑,继五邑祝。今余惟疃京,乃命锡汝赤芾彤冕齐黄銮旂用事。”弁阝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命,弁阝用作朕皇考龚伯尊敦。弁阝其眉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右《毛伯古敦铭》。嘉祐中,原父以翰林学士侍读出为永兴军路安抚使,其治在长安。原父博学好古,多藏古奇器物,能读古文铭识,考知其人事迹。而长安,秦汉故都,时时发掘所得,原父悉购而藏之。以予方集录古文,故每有所得,必摹其铭文以见遗。此敦,原父得其盖于扶风而有此铭。原父为予考按其事云:《史记》武王克商,尚父牵牲,毛叔郑奉明水。则此铭谓郑者,毛叔郑也。铭称伯者爵也,史称叔者字也。敦乃武王时器也。盖余《集录》最后得此铭,当作《录目序》时,但有《伯冏铭》“吉日癸巳”字最远,故叙言自周穆王以来叙已刻石,始得斯铭,乃武王时器也。其后二铭,一得盩厔,曰龚伯尊彝,其一亦得扶风,曰“伯庶父作舟姜尊敦”,皆不知为何人也。三器铭文皆完可识,具列如左。”
在欧阳修的札记中清楚地表明,《毛伯古敦铭》中的毛伯就是毛叔郑。诸多毛氏谱内谓之叔聃者是错误的,大概是因为在《左氏传》中记录了“鲁卫毛聃”,遂以为名聃。
毛伯郑是西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八弟,西周初年被封于毛,爵位为伯,故史书称其为姬叔郑、姬郑、毛叔郑或毛伯郑,四种称谓同为一人。
毛叔郑的后代因治国有方,周宣王姬静曾赐鼎奖励,世称毛公鼎。此鼎于清道光年间在岐山县贺家出土,铭文四百九十七字,为皇钜制,被郭沫若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
周人原为姬姓,武王灭商以后,除按照尊崇上古帝王的习俗,对炎帝、黄帝、尧、舜、禹等 “先古圣王”的后裔和功臣谋士如姜太公吕尚进行封赐外,一次就封“其兄弟之国十有五 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当时还把商纣之子(禄父)封为诸侯。让他仍居朝歌,治理商代遗民;同时分王畿之地为三部,命自己的三位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各领一部监视武庚,谓之“三监”。谁知武王死后因继位的成王年岁幼小,由其叔父周公旦摄行政事,引起三监的不满,勾结武庚和商朝旧属反周势力发动了叛乱。周公平息叛乱以后,深感保卫新生政权的急迫性,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因此,周公回师以后,举行了又一次的大规模分封,“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周初两次封国一百多个,“封诸侯,建周姓”,把本族子弟和姻亲分封于当时叛乱者盘踞的地带和千里王畿线上,由这些亲族封国为周王室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毛国系周朝姬姓国。毛国与鲁、卫诸国一样,是周公东征胜利后,为了巩固周王室统治而分封的诸侯。在史籍《左传定公四年》中记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在史籍《荀子·儒效》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些诸侯都是按照形势发展和需要而次第分封的,分封过程也不限于周武王、周成王时期,实际上在周康王、周宣王时期都在继续分封。
西周初期,周武王把胞弟叔郑封为毛(陕西岐山一带)伯。毛国之君,世代任周王室卿士,称“毛公”。叔郑在周成王姬诵时期任司空,位列三公之一,与召公、毕公齐名,具有极高的威望。例如,周穆王姬满外出巡游时,毛公与祭父等随行,曾与许国之君等一起在洧水之滨举行盛大的宴会活动。
姬叔郑为毛国开国之君,其后有姬班、姬庴、姬卫、姬得、姬过等。在史籍《左传》中提到的毛伯卫、毛伯得、毛伯过,就是指姬卫、姬得、姬过,均为周王室外卿士,子孙世袭伯爵。
毛伯(郑)不仅是毛国的首领,还在周王朝中担任司空之职,总管土木建筑工程等事务,他的伯爵爵位可以由其子孙世袭继承。毛伯是位很有军事才能的大臣,他不仅跟随武王伐纣建功立业,在武王逝世,成王继位后,还多次带兵(主要是毛姓部落)征战,见诸于史籍。
过去,一些史籍上流传是伯聃封于毛邑之说,应为误传。
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称:周文王姬昌的第九子伯聃(一作明),受封于毛邑(今河南宜阳),爵位为伯,故世称伯聃(伯明),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封地命姓,遂成毛氏。
这个说法是不确切的。周文王姬昌的第九子并非叫伯明,而是康叔,就是卫叔康。在古典小说《封神榜》中倒有个姬叔明,但据说是周文王姬昌的第七十二子,史无记载有封地,更何况《封神榜》乃小说家言,不足以采信矣。
而在某些毛氏族谱中,将毛伯谓之叔聃,这大概就是因为在《左氏传》中记录有“鲁卫毛聃”,所以遂以为名聃,这是源出左丘明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中记载的“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刑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毛国最初的封地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周宣王时的毛公鼎、毛伯敦盖等都出于陕西扶风,这证明了西周晚期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存在着毛国。据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中的推测,毛公的采邑最早在陕西扶风,东迁后毛国也随之东迁于今河南籍水毛泉(今河南宜阳)。但此时的毛的封地已大为缩小,降为周王畿内的采邑。
在史籍《姓氏寻源·毛氏》中记载:“周采邑毛即河南籍水毛泉也。”在史籍《路史·国名纪戊》中记载:“毛,伯爵;河南籍水傍有毛泉,近上邦。”说明当时人所记载的毛伯所封之地已经转封在河南籍水的毛泉,这与后世所传的“伯聃封于毛邑说”一脉相承,互有所证。
因此,本书认为伯聃可能是毛伯的后裔,在周平王姬宜臼东迁洛邑后,毛国也随之东迁于河南宜阳。毛伯(郑)的伯爵爵位由他世袭继承,并继续在周王朝中担任司空之职,总管土木建筑工程等事务,食采于毛(今河南籍水毛泉)。
在后世所传的各种毛氏族谱中,均不见有将毛伯聃作为毛氏得姓之祖的说法,如:
在《韶山毛氏族谱·源流记》中记载:“吾姓系出周姬文王子毛伯郑之后,世为周卿,因国为氏……自宋工部尚书让,世居三衢……占籍吉之吉水龙城家焉。二十一世传至毛伯温公(以江西始祖毛让为一世)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考据西江宗人执谱相访,实属西河嫡派。”
在广西《贺州毛氏族谱》中记载:大唐开元乙亥(公元735年)秘监贺州毛衷序:“我始祖周懿亲国也。按《左氏》载:封国十有六,而毛其一焉,叔郑封为毛伯,而子孙因以为氏。秦并天下,罢侯,置守其地,而子孙遂涣散四方焉。”
在北宋毛渐《清漾毛氏族谱》中记载:“武王克商而有天下,封建宗亲,以弟郑封于毛。逮至周衰而国亡,其地入于荥阳,子孙因以为姓焉。毛氏之始,其源于此也。”
目前,唯有在湖南《锦堂毛氏族谱》中,晋咸和元年(公元325年)州陵开国侯毛宝自序曰:“毛氏本姓姬也,乃文王第九子,讳叔郑,封于毛,是为毛伯,而为毛氏之始祖。”显然,该族谱将叔郑指为文王第九子,当为错误。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君主卫康叔后裔姬彪夫,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西周初期,卫康叔名姬封,公元前1045年,周成王姬诵时期,叔父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乱,封康叔于卫(今天河南淇县朝歌),建立卫国。康叔在当地统治有方,很快就把商朝的殷都改成了西周王朝的一个诸侯国,成了卫国的始祖。
据史料记载,卫国本封于康(今河南禹州),故姬封又称康叔。周公将黄河与岐河之间武庚的封地及遗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祺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封给康叔,使这七族遗民成为卫国的臣民,康叔建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国号卫。
封康叔时,周公曾作文相诫,这就是著名的《康诰》。卫国在最强盛时疆土有今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以及山东省西部一小部分,与晋、宋、齐、鲁等国相邻。
卫国居于周王朝的北方,与狄为邻,常遭狄人入侵。春秋中期,卫懿公在位时喜好养鹅,且*乐奢侈。他养的鹅都有禄位,可以乘大夫一级的车出入宫门,大臣百姓非常不满。周惠王姬阆十七年(公元前660年),狄人攻卫国,卫懿公让大家抵抗,国人却都说,鹅有禄位,让鹅去战斗吧。将士们全无斗志,全军覆灭。狄人攻入卫都,卫懿公被杀。后齐、宋援卫,立戴公于漕(今河南滑县旧城),于是漕成为卫国的第二个国都。
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卫国在齐国的帮助下重新建国,都楚丘(今河南滑县)。卫国在楚丘时,卫文公姬辟疆当政。卫文公接受亡国教训,修明政事,奋发图强,重整军备,国力军力大增。
周襄王姬郑十年(公元前642年),北方的邢国联合狄人再次攻卫国,遭到了卫国的强大反击。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5年),卫国灭邢国。周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29年),为避狄人,卫国又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
卫国虽为十二诸侯之一,但却是一个弱国,常受其他诸侯国的支配,进入战国后,国力更弱,无法抗拒七雄的进攻。
战国晚期,周郝王姬延五十三年(燕王喜元年,公元前254年),魏国军队占领濮阳,卫国成为魏国的附庸国,但只有濮阳一地。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秦国攻下魏国的朝歌和濮阳,将濮阳作为秦国东郡的治所,迁卫君及其支属于野王(今河南沁阳)作为附庸。故而秦国在灭六国时并未触及卫国公室。
直到秦二世嬴胡亥元年(公元前209年),秦二世才废卫君角为庶人,卫国灭亡。因此,卫国是西周所封十二诸侯当中除秦国之外最后一个灭亡的诸侯国家,也是立国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
卫国自康叔公元前1045年开国至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废卫君角为庶人,共历四十二王,八百三十六年。
卫康叔的裔孙为姬彪夫,是卫国建国后第三任君主卫考伯指正时期的卿大夫,其妻就是毛叔郑彪氏孟姬,在姬彪夫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彪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君主卫康叔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卫康叔名姬封,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乱,封康叔于卫(今天河南淇县朝歌),建立卫国。康叔在当地统治有方,很快就把商朝的殷都改成了西周王朝的一个诸侯国,成了卫国的始祖。
卫国传三十七世后,于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被秦国所灭,秦国大军攻破卫国都城濮阳(今河南濮阳),俘虏卫元君,将其贬于野王(今河南沁阳),其后裔子孙四处迁逃,其中有迁逃至古彪邑者。
古彪邑,就是今缅甸王国旧都城蒲甘,卫国王族后裔有以避邑名称为姓氏,称彪氏,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晋国君主晋平公姬彪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晋平公姬彪,为晋悼公姬周之子,公元前557~前532年在位,逝世后葬于今山西省侯马市西北新田。
晋平公执政时期,令著名的贤臣祁黄羊举荐人才,祁黄羊先后推荐了仇人解狐和自己的儿子祁午,留下传诵千古的“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美誉。晋平公曾在平阴大破齐军,在弭兵之会中与楚国平分霸权。
晋平公晚年好女色,因而有疾,在周景王姬贵四年(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曾求医于秦国。秦景公派遣医和往诊,医和诊病后告戒他说:“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
晋平公逝世后,其子姬夷即位,是为晋昭公。晋平公的庶支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彪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魏国君主魏襄王后裔,属于以音讹字为氏。
不氏,源出魏襄王后裔不雨氏。
魏襄王魏嗣,是魏惠王魏罃之子,公元前?~前296年在位,逝世后别谥为魏哀王、魏襄哀王。
周慎靓王姬定三年 (魏襄王元年,公元前318年),魏襄王曾联合韩、赵、楚、燕诸国,以五国合纵进攻秦国,结果不克而返。后派遣大夫惠施为魏国出使楚国。
周郝王姬延十九年(公元前296年),魏襄王病逝,其子魏昭王魏遫即位。
魏襄王的后裔子孙中有不雨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不氏。不氏古读音为biāo(ㄅㄧㄠ),这在典籍《正字通》中有明确记载:“不姓之不,转注古音,音彪。”
有不氏子孙以古音为字讹,遂称彪氏,世代相传至今。
二 分布:
今陕西省的西安市、安康市、铜川市,河北省的礼县、保定市,重庆市的彭水县郁山镇,安徽省的宣城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台中市等地,均有彪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
齐 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隋、唐两朝改为青州北海郡。
均 州:东汉光武帝四年(公元28年),刘秀遣刘隆屯田武当,始建武当县城,后改为均州。唐朝嗣圣元年(公元684年),武则天僭位,废唐中宗为庐陵王,农历4月迁均州。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元),设均州武当郡,领县武当、郧乡;后宋太宗把儿子楚王元佐削职为民,安置在均州。宋朝时期,名臣苏辙、尹诛、韩维、种谔、范纯粹、沈括等先后均有被贬官降职至均州的历史。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守御千户李春续以修筑。明朝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知州胡成熙修竣砖石建筑。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州人贾洪诏等呈请署总督郭中丞柏荫,筹拨公款七千余缗,重修筑均州城临江桥护城堤,长五十余丈。均州城东临汉水,南遥接武当山。一般说古均州城位于今湖北省丹江口市,其实真正的古均州原址是在丹江口市肖川县,均州古城因为1958年修建丹江水库大坝而被淹没,永远沉没在汉江河底。今大丹江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水库,于1973年竣工,水域面积八百四十平方公里(一百二十六万亩),蓄水总量达八十一亿立方米。现在,人们可以在武当山上净乐宫的位置看见若干从江底打捞出来的古均州遗骸。
关于樊姓的族谱
本文2023-10-11 00:32:4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23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