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是雍正的亲生儿子么?
乾隆到底是不是海宁陈家的儿子?乾隆皇帝,姓爱新觉罗,名弘历,是清王朝定鼎中原后的第四位皇帝。他在位六十年,励精图治,出现了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康乾盛世”。在民间,乾隆皇帝的身世被人传得十分离奇,传说他是海宁陈家的儿子…… 离奇传说 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雍亲王府里一片欢笑,这一天家里又添了一个小孩。同一天,海宁陈家也添了一个小孩。 这海宁陈家指的是浙江海宁的陈世倌家,人们俗称他为陈阁老,在康熙年间曾入朝为官,并且和当时的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的关系十分密切。当时,雍亲王妃和陈世倌的夫人都怀有身孕。不久,两家先后生了孩子,雍亲王生了一个女孩,而陈家生了一个男孩。过了几天,雍亲王让陈家把男孩抱入王府看看。王命难违,陈家只好把孩子送进王府。可等孩子再送出来时,陈家的胖小子竟变成了一个小丫头。久在官场的陈阁老意识到此事性命攸关,不敢声张,不久就辞官带着全家回原籍去了。而那个被换入王府的男孩,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随着这个传说的广泛流传,乾隆帝六次南巡甚至被说成是为了探望自己的亲生父母。而那个雍正换出去的女儿,长大后嫁给了大学士蒋廷锡的儿子蒋溥。蒋家是江苏常熟的大姓,雍正之女所住的那栋楼被后人称为“公主楼”。 中国历来就有俗文化压倒严肃文化,演义小说埋没正史的传统。乾隆为海宁陈家之子的传闻不断被吸收到文艺作品中。1925年,上海出版了鸳鸯蝴蝶派大家许啸天的一部《清宫十三朝演义》。书中说:乾隆原来是海宁陈阁老的儿子,被雍正用调包之计换了来。乾隆长大后,从乳母嘴里得知此事,便借南巡之名,去海宁探望亲生父母。因陈阁老夫妇早已去世,乾隆只好到陈氏夫妇的墓前,用黄幔遮着,行了做儿子的大礼。 近些年,乾隆是海宁陈家之子的传闻仍连续不断地进入到文艺作品中,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金庸先生的《书剑恩仇录》。金庸是浙江海宁人,从小便听说乾隆是海宁陈家之子的传闻,因此《书剑恩仇录》紧紧围绕乾隆身世这条线索展开。不但如此,金庸还在书中杜撰了陈世倌的三公子,也就是乾隆的亲弟弟陈家洛。他在于万亭去世以后继任红花会总舵主,共同成就恢复汉家天下的宏业;而热恋陈家洛的香香公主则牺牲了自己的爱情,身侍乾隆,欲助陈家洛一臂之力,不幸失败自刎,葬于“香冢”。 金庸先生在这部小说的后记中老老实实地告诉广大的读者,“陈家洛这个人物是我的杜撰”,同时他还声明,“历史学家孟森做过考据,认为乾隆是海宁陈家之子的传说靠不住”。 史家考证 一般来说,凡是有影响的传闻逸事,不管它怪诞荒唐到何种地步,总是有某种合理性和或多或少的历史原因。 那么,乾隆是海宁陈家之子这种说法,又有什么根据呢? 首先,乾隆在位六十年中曾六次南巡,其中四次到海宁,而且每次都住在陈阁老家的私园——隅园中,并将“隅园”改为“安澜园”。 其次,海宁陈家有清帝御赐的两块名曰“爱日堂”和“春晖堂”的堂匾。“爱日”也好,“春晖”也好,用的都是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一诗的典故。乾隆若不是陈家的儿子,谈得上报答父母如春晖一般的深情吗? 再次,乾隆的父亲胤禛为皇子时,生育不繁。由于当时皇太子两次被废,储位迟迟未定。出于争储的目的,胤禛有可能不择手段地将女儿“调包”成儿子。以至于以后出现了这样一种说法,雍正之所以能登上皇位,是因为康熙皇帝看到了胤禛的儿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颇有英雄气概,有一代雄主之气象,于是为了让弘历以后继位,就把皇位传给了胤禛。 第四,那个被换走的雍正的女儿由陈家带回海宁,长大后嫁给了当朝重臣、大学士蒋廷锡之子蒋溥。蒋溥也甚得皇上恩宠,官至大学士。当地人遂将蒋氏夫人所居之楼称为“公主楼”。 最后,在清一代,海宁陈家科名最盛,名相迭出,宠荣无比。据传,当年陈崇礼科举及第之后蒙道光帝召对,得知他是陈世倌的后人,道光帝微微一笑说:“汝固海宁陈家也。”不久,陈崇礼即被擢升为盐运使。若无雍正、乾隆和海宁陈家的这层关系,陈崇礼怎会受到如此眷顾? 更有野史传说,乾隆自知自己不是满族人,因此在宫中常常穿汉服,还问身边的侍从自己是否像汉人。一位老臣赶紧跪下说:“对汉人来说,皇上确实像汉人;对满人来说,则不像。”乾隆听后很久没有说话,而且此后也不再提起此事。 对于上述说法,金庸先生提到的那位历史学家孟森先生分别援引史实加以批驳。 首先,来看一下海宁陈氏家族的历史。海宁陈氏的先世为北方渤海高氏,后南迁到江南地区。陈家的真正发达在万历年间,其中,陈元成这一支,与传闻中的“海宁陈家”关系最大。陈元成之孙陈诜官至刑部尚书。陈诜之子陈世倌在雍正当朝时已历任巡抚,至乾隆六年以工部尚书授文渊阁大学士。他就是金庸在小说中所写的乾隆生父。陈世倌的侄子陈用敷官至巡抚,那已是乾隆中期以后的事了。据此,孟森先生明确指出,海宁陈家仕宦之盛,发端于明朝末年,到康熙和雍正时达到了顶峰。乾隆即位之前,陈氏为相者多已谢世,陈世倌尚存,却并未得到乾隆皇帝的格外关照。乾隆六年(1741)升任内阁大学士的陈世倌,不久因起草谕旨出错被革职。不仅如此,乾隆皇帝还当面斥责他“无参赞之能,多卑琐之节,纶扉重地,实不称职”。如此不留情面的呵斥,就是很普通的前朝老臣也很少受到,更不用说是传闻中皇帝的生父了。 关于陈家的两块匾额“爱日堂”和“春晖堂”一事,孟森先生肯定确有其事,但这并不是乾隆所题写,而是其祖父康熙皇帝书赐的。这两方匾额与乾隆毫无关系,更谈不上乾隆是陈家之子的证据了。 从乾隆出生的时间和当时的背景来看,其为雍正急欲抱养外姓之子为己子的说法也不合情理,且没有根据。 按照皇帝家谱《玉牒》所记载,乾隆出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当时雍亲王胤禛三十四岁,已先后生育了弘辉、弘盼、弘昀、弘时四个儿子(但前三子均夭折)。乾隆出生时弘时已经八岁,而且就在乾隆出生后三个月,雍亲王又得了一个儿子弘昼,后来又陆续生育了弘瞻等四个儿子。在这种情况下,雍亲王偷偷摸摸换一个汉人的儿子,于情于理都说不通。从另一方面来看,当时皇太子两次被废,且从此以后皇太子的储位一直空缺,为争夺储位而进行的明争暗斗日趋白热化。以雍亲王的精明和谨慎,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冒着给别人留下把柄的风险去抱一个汉人的孩子呢?再说,他又怎么会知道自己一定会继承大位,而陈家之子就一定会大富大贵呢?在这“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的微妙时刻,雍亲王决不会冒这个险。 另外,一个满族旗人在《皇室见闻录》中称:“以雍正之英明,岂能任后宫以女易男?”因为按清朝皇室的规矩,皇孙诞生时,皇子要立即派王府里的太监到皇宫的内奏事处口头上报给皇上,然后再由宗人府专门写折子奏报,以备皇上为皇孙取名;若雍亲王府当时已按时辰报生的是女儿,又怎么能过了几天再改为男孩呢?这从理论上来看也是说不过去的。 就算传说是真的,乾隆是被雍正用女儿从海宁陈家换来的,那么这位真正的金枝玉叶的下落也应该有所交代。据说,这位公主后来嫁给了当朝重臣、大学士蒋廷锡之子蒋溥,蒋氏夫人所居之楼被称为“公主楼”。可许多熟悉当地历史的人,都不知道家乡有座“公主楼”;就连蒋家后人,也都说不知道。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件事情为讹传。 早在清军入关时,曾对顽强抵抗的江南人民进行过大规模的屠杀,因此江南地区的反清情绪异常高涨。从康熙皇帝开始,清朝的统治者就采取了各种方法,如设立博学鸿词科,征调明朝遗民编修明史等,极力笼络前朝尤其是江南地区的文人士大夫。海宁陈家中科举人数之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是和统治者重视科举,极力笼络南方世族,借以消弭江浙一带士大夫强烈的反清民族主义意识的政策有关。而到了乾隆时期,这种科举之盛早已成为明日黄花。将此作为乾隆出自海宁陈家并眷顾陈家的根据,显然是不能成立的。 六下江南 如此,支持乾隆是海宁陈家之子的几条证据都被逐一批驳。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乾隆六次南巡,四次到海宁,而且每次都住在陈氏的私园中,这是为什么呢? 康熙皇帝曾六次南巡。一心想要效仿祖父的乾隆也有过六次南巡,并且前两次和他的祖父康熙一样,以浙江杭州为终点,还登上绍兴会稽山祭禹陵而还,意在炫耀国力、安抚江南民心。从第三次南巡开始,乾隆连续四次都到了海宁,主要目的是视察耗费巨大的钱塘江海塘工程。 古代钱塘江口江流海潮的出入有南大门、中小门和北大门三个口门。如果海潮趋向北大门,则海宁一带的海潮首当其冲;趋向南大门,则绍兴一带的海塘坐当其险;唯有主流走中小门,南北两岸才少有海潮之灾。从乾隆二十五年开始,海潮北趋,海宁一带潮信告急。一旦海宁一带的大堤被冲毁,那么临近的苏州、杭州、嘉兴、湖州,这些全国最富庶的地区将会被海水淹没。因此,乾隆皇帝从“海塘为越中第一保障”的认识出发,在乾隆二十七年第三次南巡之时,亲临海宁勘察。另一方面,海宁地方的地势和土质都不是很好,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负责的官员们在具体措施等问题上还有很大分歧。因此,乾隆每次南巡都要亲往阅视,以便更好地做出决策。就这样,在乾隆皇帝的督责之下,海宁一带修建起了耗资巨大的鱼鳞石塘,成功地抵挡住了海潮的侵袭,对保护当地及附近地区的百姓、土地以及农业生产的安全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时至今日,经过了两百多年的海水冲刷,这座石塘的某些地段依然完好,还在继续发挥着作用。金庸先生小的时候,就曾在海宁乾隆皇帝所修的石塘边露营、玩耍。 由此可见,乾隆四度前往海宁,根本不是所谓的探望亲生父母,而是要阅视和筹划海宁的海塘工程。 那么,乾隆四到海宁勘察,总得有个合适的住所吧? 乾隆驻跸的陈家私园名叫“隅园”,位于海宁县城的西北角。而陈氏是康、雍、乾三朝宰辅,其隅园占地有百亩之广,入门水阔云宽,园内有百年古梅,南宋时期的老树,风景宜人。在这偏僻的小县城,确实是找不到另外一个比这“三朝宰相家”的私家园林更为体面的地方来迎接乾隆皇帝了。且这个园林景色可人,在园中就可以听到海潮的声音。难怪乾隆皇帝四度驻跸此园,流连盘桓了。 乾隆并不讳言驻跸陈氏隅园是“喜其结构至佳”,心中念念不忘的却是越中第一保障———海塘。所以,在他初幸隅园之后,便赐名为“安澜园”,以志此行在使海水永安其澜。乾隆回京之后,在圆明园也仿造了一个安澜园,而且还写了一篇《安澜园记》,愿四海之内江河之澜皆安,曲折地表达了他不忘民生疾苦这样一个意思。 如果仔细检查一下正史、野史以及其他同时代人所著的文集,就可发现,乾隆四次驻跸在陈氏家园,但从未召见过这声名显赫的“三朝宰相”陈家的子孙,更谈不上什么“升堂垂询家世”了。至于说他张黄幔偷祭死去的生身父母,则更是无稽之谈。 乾隆出自海宁陈家,乃汉人之子,是一个流传很久而且很有影响的传闻。近年来某些休闲性质的小说和影视作品还仍然用它来媚俗,但是历史学界早已彻底摒弃了这个传闻,认为它等诸齐东野语,毫无根据。就连善于写作清宫故事的高阳先生也说,乾隆绝不可能是海宁陈家之后。 可见故事本来就是故事,不能和历史事实等同起来。(
乾隆皇帝的生父是雍正皇帝,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公历9月25日)子夜,乾隆帝出生于北京雍亲王府东书院“如意室”,幼名“元寿”。生母熹妃是雍正帝的妾室格格。
此时,弘历的二兄弘昐两岁时早殇,未曾与序行次;而与序行次的长兄弘晖、三兄弘昀又先后去世,年长于弘历的只有弘时一人,所以弘历在胤禛诸子中排行第四而实为第二子。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雍正帝,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
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
扩展资料:
人物成就
为了加强皇权,顺治时期恢复 明朝内阁。康熙成立 南书房都旨在分散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泻机密,始于 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军机处的大臣由皇帝挑选,由内阁大臣兼任,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跪受笔录,他们的活动都是在皇帝的监督下的,旨意完全是按皇帝的话记录的。
参考资料:
以下资料除安徽合肥外,其余皆录自《中华龚氏通志》。如有未录入的,请大家留言补充。谢谢!
字 派 含 义
字辈是我国姓氏命名的重要内容,它不仅使族人长幼有序,且为宗亲探本溯源,寻根问祖提供一定的依据。
字辈诗又称派语、派行诗、行第、派引、排行第,专门登载族内成员姓名排行的字语。常见的字辈诗有四言诗、五言诗或七言诗。
“为续宗,为睦族”,靠的是统一字派来维系。字派的字,一是要吉祥,二是要押韵,既不能雷同,也不能太俗,内容含有祝愿和希望。在确定字派时,都是很认真、慎重,集思广益,反复推敲,精益求精而得出的结果。当然不是每编一次族谱就定一次字派,这要看发展情况。龚氏先祖一般都高瞻远瞩,定一次字派,够用一、二百年。如清乾隆二十四年,江西南昌西城畏斋昌修的全省大成谱编定“世享绵千代,循良著汉京,文经兼武纬,忠孝永垂名”二十字派,延用240多年,多数地方还可以延用若干代,繁衍迅速的支派即将用完。字派一代一代延续,层出不穷。全国统一字派的,到目前为止,只有孔、孟、颜、曾四姓,多数情况是一个支派成立一个谱局,编修一次族谱,定一套字派(少数谱局未定派的也有),结果是虽然同宗同族,甚至同支,但不同字派。分支愈多,字派愈乱。另一种情况,近些年来,年青人不兴字派,取名不按原定字派,客观上给族人之间称谓带来一定困难。尽管辈派确定与使用存在一定缺陷,但应该肯定立意是好的,按字派的世系表一对照,就能找出自己是第几世,或借助搞清楚其他分支的世系,对团结族人,及对研究本姓源流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中华龚氏各地字派
1、安徽
合肥
龚氏武陵郡合肥世德堂宗谱始修于清乾隆乙卯年(1795年),二修于道光七年(1828年),三修于同治九年(1871年),四修于光绪庚子年(1900年)。
自始祖龚杰起,始修立字辈十一字:杰天沧炳日,仲文万思任嗣。
后续修立十六字接“嗣”字辈:廷贵大本, 振乃光华;承先立业,永世传家。
第五修合、舒、庐合修;民国五年(1916年)于肥西县丰乐镇出谱;立十六字接“本”字辈:
维仁存义,忠孝崇之;遵其典则,宏济攸宜。
第六修合、舒、庐合修,二零一一年正月初十于舒城县龚家岭出谱,立八字接“宜”字辈:
厚重端直,久恒昌裔。
注:合即合肥,舒即舒城,庐即庐江。
附:舒城合修前字辈。
自始祖立二十字:
贤良方步策,志必可从先;国正天心顺,声名万世传。
合修“维”字辈接“顺”字辈。
附:庐江合修前字辈。
自始祖立八字:
文千昊钦,怀德应南。
后续修立二十字接“南”字辈: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持身兼有益,处世让为先。
合修“维”字辈接“清”字辈。
合肥世德堂十七世裔孙龚仁义(派名)摘录于安徽合肥六修《龚氏宗谱》
宿松
其一 其二 其三
允清开国瑞, 英化连万代, 忠义光国策,
海晏兆升平; 宇宙咏昌明; 孝友正常伦;
支肇自世道, 宗盛传家远, 贤良能继美,
金荣粹质新。 读书裕后昆。 仁寿乐长春。
(拟于1807年) (拟于1920年)
其四 其五 附记
公侯伯子男, 幽冀晋吴越, 其一、二、三系家谱初修至六修所刊载。
士农工贾商; 河汉江淮津; 其四、五为龚华殷(殿藩)敬撰。
貌言视聪思, 豫浙闽赣皖, (2005年)
珪璧琮璜璋。 龙共武陵人。
2、浙江上虞
上虞迁墺字派:
农业相传久 文章又许通 居家当孝友 处事贵谦恭
勤俭财常足 仁慈德自崇 善人终必报 天道古今同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上虞《龚氏家谱》
3、福建石狮
石狮沙堤字派:
名行:延懋丕一云 邦仕必善希(文) 志大承丕显
诗书万象亨 观光咸利用 忠厚保元贞
字行:则由汝迪 思见体候人 士以文为上
斯称华国贤 簪缨 世德 踵武子孙延 (原稿缺字)
乾隆十八年(1753年)诸子孙公订
4、贵州天柱
老 字 派: 方愈朂颖耀 谊恳饶自承 有文昌荫德 亘古元克以 永显虎承亮
崇陶之东祜 天祚祧久锡 柽世尚谦学 横珏义端济 玠璠玺敬雨
中世字派:1敏赞思中庭 良腾棣梦凝 宽饶越凤谆 松大杞榴梅
中世字派:2福汉国宏泰 九学文士昌 绍光志必大 庆兴世雄光
中世字派:3道开先天泰 文学显世昌 万明尊仰学 龙楼凤阁高
中世字派:4力宝汉国三 九学文士昌 名臣应显大 世代发宏光
中世字派:5再政应宏汉 学文万民沾 绍光志必大 定秀世荣昌
民国时期字派:玉又生光 长发其祥 文经武纬 景泰明良
尊仁重义 和乐康强 家传忠孝 万世永昌
1985年修谱新增字派:刚毅有谋 居正宇肃 邦静晓勃 英润远梧
1985年贵州天柱《龚氏家谱》
5、湖南长沙尖山
应运家声振 同时祖业新 继先惟考友 治国尚贤人
民国15年(1926)湖南长沙尖山《龚氏族谱》
6、浙江杭州
身正自家齐 德为邦荣兴
清同治十年(1871)杭州《龚氏家谱》
7、湖北崇阳
崇阳原派:
芬大仲锦 立志名伯 让叔逊次 耀起凤自 仁义肇本 礼智光昌
信宗遂胜世德绵芳 登成进达 凌汉焕章 祖辉传锡 源泰文煌
赤壁原派:
参军曾孙 福四公仁 茂文水日 金良学乾 木逢维玉
世如心传 名登廷士 一举承元 齐家治国 永兆其蕃
咸宁派语从子字起:
子学必魁大 应用国猷王 迁鹤元德锡
福修善显承 蔚起群贤秀 滋培祖业兴
本届谱三分族均系至28世,从29世起用新派:(咸宁碎石衍至代字止),以次续善新作派字,蒲、崇、咸合辑后,共同使用之字派,共为:
山川毓秀 云汉华清 鼎崇先典 佑启后昆 今德远绍 洪泽攸深
功勋卓著 诗书贻声 家康里治 国泰民殷 贤才孔道 圣哲超群
盛时开济 福作重隆 克绳祖武 天禄永恒 亿兆斯年 颂扬高风
民国27年(1938)湖北崇阳华陂《龚氏家谱》
8、湖南张家界
应真启自世 宏先永元良 明伦光道德 佑显翼朝常
善政昭齐渤 英贤焕楚湘 继述凌云志 威仪秉汉章
百代人文蔚 千秋瓞绪长 儒家敦孝友 裕庆咏平康
录于1531—1935年各地谱书
9、四川江津
世系分支字派诗:豫光由河南,元明至大清;江阳长落业,同国万年春。
堂 祖支系字派:世代勤奋发,叶茂根深荣。建设新华夏,齐力振家声。
录于1998年四川江津《龚氏族谱》
四川崇州市(崇庆县)龚姓字辈:
子文世朝启,玉正继新仁,攀选才思孟,志清福远征。现已思字辈。
10、广东陆丰
兆钦文兴永乐万年,天任瑞宝地壮人贤,唇昏要祖亦世长绵,加冠奉禄就负亲权。
录于《南宋名相龚茂良》(1998年出版)
11、辈派(湖南湘资沅澧沣)
金枝遇昌承 传经绍祖芳 明伦光道德 佑启冀朝常
善正朝气渤 英贤焕楚湘 继述宏先志 威仪秉汉章
百代人文蔚 千秋瓞绪长 儒门敦孝友 裕后永平康
录于湖南澧县《龚氏四修族谱》(1913年出版
12、福建晋江
侨臣中迪,克绍有光,钦纯贻谋,奕绪延绵。
录于《南宋名相龚茂良》(1998年出版)
13、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省部分地区
(1)、参军曾孙 福四公仁 茂文水日 金良学乾 木逢维玉
世如心传 名登廷士 一举承元 齐家治国 永兆其蕃
此派行是1418年修谱时的老派行。是伯一公的后裔,其分布在湖北省蒲圻、洪湖、嘉渔、咸阳、松滋、公安,湖南省石门、慈利、张家界,还有四川、贵州、云南、河南、陕西、广东等省市。这些在该谱书中均有记载。现有人数约10万左右。
(2)、应真启自世 宏先永元良 明伦光道德 佑显翼朝常
善政朝齐渤 英贤焕楚湘 继述凌云志 威仪秉汉章
百代人文蔚 千秋瓞绪长 儒家敦孝友 裕庆咏平康
此派行亦是伯一公后裔去湖南省西北澧水流域后,1837—1891年三修后统一,在该省张家界、慈利、石门、临澧、澧县、安乡、公安、荆州、桑植、永顺的派行。还有耒阳、衡阳、四川、贵州等省均有此派行。现有人数约10万左右。
(湖南张家界龚伦和提供)
15、湖南益阳
(1)、湖南文济公裔通用字派:武昌宗子荣 文朝伯万成 廷大兴世守 国泰定长春
亲德洵高厚 家传尚慎勤 尽伦敦爱敬 为学在明新
士慕垂诗教 臣怀立汉勋 前贤均可法 后起益多英
按:本支字派始建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三修族谱。其主修子富、子清二公为江西泰和始迁祖文济公四世孙,尊文济公为一世祖。文济公字武略,故湖南通用派语以武字为第一派。
(2)、益阳暹公裔字派:曰金安扶道 绍仕志单仲 大希文胜祖 良善世生贤
继先维树德 诗礼允传家 立品崇儒雅 观光应国华
英俊时逢盛 滋培泽正长 熙朝登进广 勋业振南邦
按:益阳族谱,在清乾隆六年(1741),距三修修三百四十三年。时本族人口繁衍甚众,宜自设派语为标志,以便分支别房,各成系统。因本支为暹公后裔,故尊暹公为益阳龚氏一世祖,取暹字头曰字为第一派。
(3)、各地支房字派
安化丫头山子华公裔字派:国必天恩显 庭时振应朝 祖归承楚景 绍化世荣昌
重英光泽里 继序润西江 锡福方城久 湘梅双凤祥
新化子清公裔字派:荣郎添汝源 兴福永廷朝 学成文武士 达与帝王都
隆回宗佩公裔字派:瑞显志宁 尔道在敬 叙立伦常 纯明庆寿
湘乡永丰宗珍公裔成班字派:廷万正朝兴 天以永世荣 承宗先泽远 绍祖贻谋宏
孝友端家训 群臣佐盛明 发祥从此肇 相继见恢声
湘乡洗笔池宗瑞公裔成班字派:至性昭仁德 持身守义方 为人能务本 家远定延长
长沙大塘宗珍公裔成班字派:敬位世中国 文光上世昌 荣成道德远 立守自经长
城步清水塘宗珍公裔班派:必世子文昌 盛德绍循良 仁声传上国 伟烈振南邦
湘乡鹏山宗珍公裔班派:定应纹名盛 家声望继承 庭中敦孝敬 和顺致祥征
沅陵龚家湾子华公裔班派:应文国世玉金绍 大本宗传宜代照
培植贤能必敬承 当朝贵尚为其兆
安化大溪宗珂公裔、益阳白米岩子爵公裔班派:
宗子肃纲维 阀阅秉縢裔 复辅茂秀盛 荣赐祚昌奇
启允开良祖 会达际逢熙 卓巨新时庆 为传永远魁
常德日房、汉寿月房班派:
未成句老派十一字:必聪显方永 满朝文国正世
原 派:尚学大承训 群芳景玉京 嘉名为肇锡 盛代启贤昆
三修续派:才思钟哲俊 经济裕奇贡 积厚流光远 辉映昭前勋
四修派语:慧敏颖仁杰 新秀超舜尧 壮志震环宇 华夏誉殊荣
16、江西
(1)、进贤县戟溪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江西《龚氏大成谱》载:各支相去数十里不等,从前字派势难合一,1—7世未列派,自8世起“致惟之天宗,以大一仲”应相同外,余变各自为派。顺治间蜀溪平倩公用“懋元宏世绪,猷乃肇邦家,政事文章盛,越业永光华”二十字,议者谓其文理未妥,意义未足,故不复用。今自三十一世至五十世用“世享绵千代,循良著汉京,文经兼武纬,忠孝永垂名”二十字,至字与行远近不等,未易合一,悉听各支自便也。
(2)、新建县(新建松湖龚城)
老派:建邵贻谋广,洪都衍庆长,子臣全忠孝,世代名显扬。
新派:事业荣宗祖,勋猷作栋梁,传家敦厚本,蔚起演图臧。
(3)、安义县
四十一世起统宗新派:承前耀祖德 诗书礼义长 英才勤学起 桂兰必永昌(41—60世)
老 派
桐冈支:仲应懋原宏 式绪猷远肇 家声绍西汉(26—40世)
筲冈支:启士文千代 ,循良著汉京。(31—40世)
燕冈支:启士文千代 ,循良著汉京。(31—40世)
(4)、南昌市郊塘山镇桃溪
新三十派: 文经兼武纬 忠孝永垂名 诗礼传宗宝
简戟树奇珍 子孙隆茂发 科海呈精英(41—70世)
老 派:世享绵千代 循良著汉京(31—40世)
(5)、南昌县
1长岗:(远祖:凤、晖、颙、琪)以下为1—70世
后:愈勖顺杞实 喜赏致惟之 子彦世承德 本贵志仁昊 显效以大则 仲应懋元鸿 世享绵千代
循良著汉京 文经兼武纬 忠孝永垂名 诗礼传宗宝 简戟树奇珍 子孙隆茂发 科海呈精英
2渡头:(远祖:凤、晖、颙、琪)
后:愈勖顺杞实 喜赏涣惟之 天日厚彦季(1—15世)
(16—22世缺)
以大一仲应国运 懋元冯世绪猷乃 绍邦家名士文章 昌盛忠孝永垂青(23—50世)
3莲塘
A原定二十字派:懋元宏世绪 猷乃肇家邦 正事文章盛 越业允光华
B畏斋公定二十字派:世享绵千代 循良著汉京 文经兼武纬 忠孝永垂名
C西城先正撰二十字派:建邵贻谋远 洪郡衍庆长 子臣全忠孝 万古姓名扬
(6)、修水县
从31世起“世享绵千代,循良著汉京,文经兼武纬,忠孝永垂名”1989年新拟字派51—100世:
祖训贻谋远 英才应运生 承先昭令绪 官寿庆昌荣 吉祥家福兴
富强思贤民 安定惠盈廷 华宇广景春 衍育皆旺盛 百朝伟业成
(7)、萍乡市(醴南)
13世起(清嘉庆丰昭翔修谱,立二十派传之,至今以至昌字派):
宗祖德昭懋家声 永振湘 兆开昌泰运报国 焕华章(13—32世)
新派33世派(1998年五修族谱再续20字派以传之,人伦有序,永天岐出)
承先志发祥 光明耀万邦 立显新宏辉 福泽盛世安(33—52世)
(8)、分宜县分宜镇、新余市喻南黄富
共同用字:昌万书永传 席珍待上聘 有朝风云会 西汉积复懋
(9)、新余市高湖: 景元留徽远 贻谋裕后深 缵承期法祖 礼乐颂清芬
笃善余家庆 储材列席珍 芝兰欣并馥 秩叙仰芳型
(31—70世,目前已繁衍至36世“贻”字派)
(10)、贵溪市理源:
老派(31—50世):世享绵千代 循良著汉京 文才兼武经 忠孝永垂名
十五修新编字派(51—70世):礼义立邦本 诗书育群英 先贤存盛志 丰功伟业兴
(11)、资溪县高埠镇水东村瑞溪龚氏,从18世起: 沪波浩瀚溁渤海 溪泽涛浪渚汾沂
瀹济河汉澄清演 沐浴溧湘涣渭渔
(12)、都昌县左里(丙午续修立谱派,都昌真二公裔合派):
元国正一本 乾坤永太平 先昌继蕃盛 荣耀显明君
传家宗孔孟 道德自恒新 仁原贻芳运 功业承祖勋
(13)、都昌泰登公嗣孙新合派 续派:世国正一本 乾坤永太平 先昌继蕃盛 荣锡显明君 功业承祖勋
忠孝遵洪训 经书学圣贤 光辉照万载 礼义绍前源
(14)、赣南南雄字派(各大公房联修族谱统一字派,从41世起):
模范尊贤圣 俊杰继虞唐 勋名昭汉晋 嘉训颂芬芳
治绩欣宣帝 雄辞震宇寰 崇先绵伸远 嗣孙益图强
(15)、武宁县民国丁亥年(1947)谱
老派乾隆乙卯(1795),元玠倡修全省大成谱编立派名:
31—50世:世享绵千代 循良著汉京 文经兼武纬 忠孝永垂名(注:新派未立,建国后未修谱)
(16)、九江市郊(庐山五里乡)老派:天从文运起 家国永安时 道德华先祖 嗣林学礼诗(9—28世)
民国25年(1936)新派:元亨贞万利 大有庆余盈 敦本全忠恕 悠高博厚明(29—48世)
(17)、瑞昌县元派:谦九世宪邦文学德志茂良道宗
先灿奎钧藻 霖蒸起钜源 荣薰堂锡泽 森烈在名廉
续立:彬炽基钟泰 棠辉增锦添 松熙培镇济 槐照镜镦泉
(18)、星子县新谱派:先兆纪蕃盛 荣锡显胜军 传家宗勤俭 立世尚和群
仁厚贻芳远 诗书自日新 鹏图凌浩宇 功列成祖勋
(19)、安远县 老 派:
(1—14世)安远福缘:培大文正世庚朝仁福秀工友(13—24世)安远福家:旻必汝景万正柽立维志统宗
福善:培大文正世庚朝仁福秀顺仲 福善:允习成明和有功复嘉兴盛大
福庆:培大文正世庚朝仁福秀旻子 福庆:文太龚云朝民工立添志学晄
赣 县:培大文正世庚朝仁福秀崇学 赣 县:为景万怀工富思文起圣宗大
(25—34世)安远福缘:祖荣昌盛隆 享德辉光永 (35—39世)合 派:承先富贵崇
福善:世远庆荣宗 享德辉光永
福庆:祖荣昌盛隆 享德辉光永
赣 县:庆钦瑞道学 献功辉光永
(40—48世)合派新派:启人敏聪慧 仕多才广
赣县 新派:崇学为景万怀龚富思文元起圣宗大庆钦瑞道学献
《赣县湖江乡龚氏族谱抄本》199612 安远:霖沛 供稿
(20)、兴国县
天和公字派(1879年于都下马石与于都林溪联修字派):
宇书定庆瑞 道学献廷功 彩凤由良德 恭谦礼让隆
明经传宝玉 秀雅启儒洪 克绍成光美 才能振邦中
法侃公字派(1917年兴国黄冈梧桐树下龚氏联谱增派):
古今纲纪立 家国重伦常 法应天朝定 名垂青史光 承先绵德泽
启后发贤良 书礼传芳永 仁慈保世长 荣树来风浩 宠锡荷龙章
(21)、丰城坞社字派(从14世起):任秉昌怀集 以大一仲应 建邵源流远 洪都庆泽长 祖成全忠孝
世代名显扬 事业荣宗耀 勋犹作柱梁 传家敦厚本 蔚起衍图藏
注:此支中目前已繁衍至“全”字派,年纪大的字派上至“都”字派。
(22)、樟树市
下汽龚氏派名: 建邵源流远 洪都庆泽长 清江枝叶茂 世代显名扬
清江永泰派名(18—57世): 懋元逢世緖 猷乃肇邦家 惟际文章盛 德业永光华
峻烈朝廷显 英才世代夸 厚泽源流远 昌明万古奢
(23)、宜丰县城南(桥西乡)
原 派:一盛能传道才良用必彰 世长斯祚至兴其国之祥
宗正光昌永文明立作邦 本昭廷芳大成友兆显扬
(24)、宜丰县棠浦澄溪:
(订名诗):轻若志同行 惟师什守全 一臣安国器 有士正琼英
怀汝良夫用 济之道必享 生养资大学 和世望来贤
(25)、高安奉新支:懋元宏世绪 猷迎兆邦家 名士文章盛(28—42世)
(26)、上饶市/新字派:
本届(2002年)修上饶市龚氏志,十二县市已查明有七大支,人口分布广,各立修谱字派,为使于纂编各地其行字不改,只统一字派。各支今后修谱以下列字为派。不再行修改。(1—55世)斋庄忠正千万亿宁宣金木江炜玉智仁圣义忠孝文睦姻任恤礼乐射御书数乾坤交泰隆昌景运升平安康才得熏岳协更织喜其其文伟长(本人注:二“其”字相连,必有一误;或为笔误,或为印误。请各宗亲阅时注意)
(27)、吉安永乐:(目前已传至21世“文”字派)
(1—73世)子德龚 仁义应元信 廷永世吉昌 学立期上达 汉京文运光 武纬忠孝继 垂名万古杨 青芬三纲扶
伦常慕陶唐 教泽怀孔孟 表坊模范彰 笃志振家声 国泰民安康 本固枝叶茂 源远水流长
注:(以“运”代续派,“光”代兼派,“继”字代“永”派;“笃”派以下世派是丁丑年造谱时拟增。)
(28)、遂川县:(1—21世)子必党仕时龚守禹绍永进吉昌学立启尚达名京文
(29)、乐安龚坊:(1—20世)懋元宏世第 猷乃肇邦家 名士文章盛 德业永光华
(30)、金溪县对桥乡城上龚氏,从迁茹瑞为1世起:瑞嵩庶钟千晁鲁章大小淳信荣义端权
17、湖北西北、鄂西南龚氏各县、乡字派(以下最后一个字派“德”字派为同世次)
(1)、宣恩县:仲世承家学 传经绍祖芳 明伦光道德
(2)、武陵源区红岩坝:松庭汉伦(世)光道德
(3)、慈溪县蒋家坪乡:云明天锡敬由学伦(基)光道德
(4)、慈溪县黄泥桥:德中开西形伯才连自天锡敬由学伦(基)光道德
(5)、慈溪县行溪:金之遇昌承 国天绍祖芳 明伦光道德
(6)、慈溪县阳和乡:万澄兴代序志永大廷阳世景成仕汝文章上伦光道德
(7)、慈溪县岩泊渡:尚兴伦(延)光道德
(8)、桑植马合口乡:少汝双华成 士学绍祖芳 明伦光道德
(9)、桑植龚家嘴:宴官朝胜启 文武绍祖芳 明伦光道德
(10)、临澧县、鹤峰县:文世汝科大 仲世承家学 传经绍祖芳 明伦光道德
(11)、永顺县大明麻岔乡:进秀再正通光文才晋显昌顺伦(启)光道德
(12)、永顺县和平大坝乡:廷可禀大学之道体国正文明伦(丕)光道德
(13)、永顺县永茂卓福(1):大国朝廷永逢伦(登)光道德
(14)、永顺县永茂卓福(2):廷嗣作承训群芳伦(景)光道德
(15)、永顺县松柏乡石堤:仲成尚国运 启文聪子明 登伦(正)光道德
(16)、永顺县毛坝乡:大业光伦(宗)光道德
(17)、永顺县青天坪乡:上重国应启 文宏登开先 明伦光道德
(18)、永顺县万民乡海角:亮治正廷世儒光明大伦(德)光道德
(19)、永定区(原大庸市)
1武陵郡氽水溪:玉京祖永澄必胜万吉廷俸芝文承士先学周朝(伦)光道德
2龚家峪:德中开基形孟伯才万尚世明朝天自锡敬由伦光道德
3温塘镇:应启登大学松庭汉伦光道德
4合作桥乡:必华文太志茂汝万国尚天世名宏显春荣伦光道德
5罗水乡:四知国己正英宏启胜明伦(贤)光道德
6枫香岗:参军曾孙福四公仁茂文水日世如心传明伦光道德
7龚家垴(原坝坪溪):重创汉赞成峰周应真启自世宏先永元良明伦光道德
以上资料系合肥世德堂十七世裔孙龚仁义(派名)摘录于《中华龚氏通志》
18、四川-广元-苍溪
朝贤昌鼎运 继述喜腾芳
毓秀钟灵远 家声世泽长
附:宗亲网友增补
一、 广西平南龚州大同里龚氏老派:
慈应良毓文景福法宣龚玉逢茂允生伯应廷广元昌子贤家国永兴隆。
续订新字辈为:忠勇振先升克绍敦伦锦悬世泽信义维继承光宗耀祖大发荣华。
增补:龚国务
三、湖南常德
未联字句之老派: 必聪显方永满朝文国正世
联成字句之老派: 尚学大承训 群芳景玉京 嘉名维肇锡 盛代启乾坤
民国十年之新派: 才思钟哲俊 经济裕奇英 积厚流光远 辉映绍前勋
四、湖南益阳荣公七子 福七 字荣暹,元顺帝元年甲戌生,明永乐六年戊子殁,葬新化黄杨山同父向。
益阳龚家坪抚言房派语:
曰金安扶道,绍仕志单仲,大希文胜祖,良善世生览,继先维树德,诗礼允传家,
立品崇儒雅,观光应国华,英俊时逢盛,滋培泽正长,熙朝登进广,勋业振南邦。
五、湖南安化瑞公次子 子华 于益阳鹿鸣桥兄弟分手后落籍湖南之安化县今丫头山相思等处,皆其苗裔也
其生殁葬向详见安化谱。
1安化丫头山子华公裔字派:国必天恩显 庭时振应朝 祖归承楚景 绍化世荣昌
重英光泽里 继序润西江 锡福方城久 湘梅双凤祥。
2沅陵龚家湾子华公裔班派:应文国世玉金绍 大本宗传宜代照 培植贤能必敬承 当朝贵尚为其兆。
3巴县龙凤大虎峰(子华公--国民--必禄--源德):
源居思志秉(本)廷政永兴代 时开万载祥 锦秀定联芳。
新派语:亲德良高厚 先贤可式型 传家敦孝弟 和顺致盈庭
六、瑞公三子 子富 其生殁葬向详新化谱。
四川省粼水县高滩镇姚家湾支:
武昌宗子荣,文朝百万成,廷大兴世守,国泰定长春。
亲德良高厚,先贤可式型,传家敦孝弟,和顺致盈宁。
前观古正道,主章应光明,山丰秋天景,吉寿开宝金;
圣善修南堂,有志逢嘉庆,丹贵育科举,历代作尚宾。
七、瑞公五子 子爵 。子一:荣祖
安化大溪宗珂公裔、益阳白米岩子爵公裔班派:
宗子肃纲维 阀阅秉縢裔 复辅茂秀盛 荣赐祚昌奇
启允开良祖 会达际逢熙 卓巨新时庆 为传永远魁
八、瑞公七子 子清 于益阳鹿鸣桥兄弟分手后落籍湖北之汉阳府孝感县黄连山厥后派衍湖南之新化县九
都田家山其生殁葬即其妣均详湖北及新化谱。生子三:荣智、荣信、荣礼。
新化子清公裔字派:
荣郎添汝源 兴福永廷朝 学成文武士 达与帝王都
九、瑞公八子 子高 于益阳鹿鸣桥兄弟分手后落籍湖南之龙阳头湖厥后子孙迁籍湘潭湘乡等处其生殁葬
即其妣均详见湘潭湘乡谱。子一:荣相。清入四川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龙王塘(两河村):
武昌宗子荣,文朝百万成,庭大兴世守,国泰定长春,
亲德如天重,君恩与日新,能明伦叙理,裔再建奇勋。
(三、至 九、)增补:湖南常德 龚芳林
十、重庆原巴县龙凤武陵龚氏一支字辈
从白市驿迁出的一支,其字辈为:
恩齐良成, 志秀维大, 洪永长久,朝为田社吉, 摹登天止堂
也可能断句有误,应该为:
恩齐良成志,秀维大洪永,长久朝为田,社吉摹登天。止堂。(止堂
二字为堂名到此止的意思)其中:社吉可能应是社稷。
增补:龚冰颜-重庆
十一、重庆万州
世尚学元,天地人和,继有新兴,盛贤德孟。
增补:龚铭 重庆
十二、重庆市黔江区龚姓辈序
永昌公七世孙鹤龄公在清乾隆年间与朝雄公后裔合族,定字派为:(前十四
个字)荣士含文龄世学克绍循良正节名;后四大家:巨川公,启禄公,永昌
公,朝雄公后裔在西泡合族再续字派,采用西泡龚循璋(字秉衡)所作为40
字:
汉代传贤德,治化永作则,明廷大儒兴,道济昭华国,
楚南有芳型,怀贞希先哲,善述继平权,法祖常贻泽。
增补:龚明该 重庆
合肥世德堂十七世裔孙龚仁义(派名)编辑整理
十三、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朱堂龚姓字辈二十字。据信明末清初本支系先祖由湖北麻城迁居现居地。
学志新思 玉献朝廷 道义光明 安邦定国 永振家声
增补:龚应荣陕西
十四、汉中市勉县武侯镇龙王沟村龚氏字辈,民国时期由四川迁入,已不可考。
正义大万长,自兆起武尚(常),应汉立三鼎,明朝志兴邦。
溪口历史
溪口历史悠久,被称为“千年古镇”。蒋介石出生与此地。据清乾隆<奉化县志>志载,早在唐代贞元中(794前后),“右相樊泽致仕卜居。。。樊氏子孙世居此焉。”樊泽就是今溪口镇沙堤村樊姓的始祖。宁监察御史樊良忠因与丞相王安石不合,弃官归里,陷居溪口。至宋景德五年(1006)溪口建村。据宋宝庆年间统计,人中口已近八千。南宋丞相魏杞奉孝宗命出使金国,不辱使命,成为一时重臣,淳熙十一年(1184)去世。他是安徽寿县人,却选择溪口飞凤山安葬,可见宋时溪口在外地已颇有名气。1902年重修的<光绪奉化县志>中,溪口已列为镇,在现有资料中,这是溪口称镇的最早记载。
此后,溪口称乡镇,变更多次,民国8年(1919)正式成为行政镇,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又曾一度改乡,1951年起,一直称镇至今。
溪口在近现代史上曾经发生几次重大事件。清咸丰十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将领范汝增率兵数万,自嵊县入境。六诏、跸驻、三石等地农民400人余人响应,经溪口,于11月26日攻克县城,12月9日建立农民政权。受战火影响,溪口商业一度萧条,玉泰盐铺也一度停业。
浙江奉化溪口雪窦山导游词
溪口镇简介一武岭门一奎阁凌霄一小洋房—蒋氏故居—玉泰盐铺一摩诃殿一蒋母墓道一御书亭一锦镜池一千丈岩瀑布一妙高台一雪窦寺一将军楠一中旅社原址一三隐潭一徐枭岩—亭下湖景点
各位游客,今天我们游览的景点是奉化溪口和雪窦山。溪口是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乡,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为海内外人士所瞩目。 溪口,位于宁波市区的西南方向,奉化市西北方向,距宁波市区22公里,沿宁奉公路南行至江口右转弯再行8公里即可到达。溪口以剡溪之水而得名。剡溪源头,主流出于剡界岭,由新昌入奉化境,称“剡源”。沿溪风光优美,剡源九曲为古代旅游胜地。九曲公棠以下称“剡溪”,由西向东流过全镇,至东端,有武岭头与溪南山阻隔成口,“溪口”之名由此而来。又以武岭横亘镇东,以山名命地,故也称“武岭”。这里山水如画,风景秀美,骚人墨客,寻幽探胜,古代即已形成“溪口十景”,即奎阁凌霄、武潴浪暖、平沙芳草、碧潭观鱼、松林晓莺、溪船夜棹、锦溪秋月、雪峰晚照、屏山雪霁、南园早梅。特别是西北的雪窦山,名胜古迹众多,为浙东著名旅游胜地,汉代即有人以“海上蓬莱,陆上天台”来赞美她。 民国时期,溪口出了个蒋介石,慕名而来者不绝于道。蒋介石回乡期间,党政要员纷至沓来,溪口道上车水马龙,一时成为人们瞩目之地。1949年4月,蒋介石离乡去台。5月溪口解放,由于历史的原因,溪口一度被冷落。1978年12月,中国***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送来强劲的东风。改革开放之后的今天,溪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各位游客,溪口镇已到,请下车。 我们由此而去,首先看到的是武岭门。武岭门是进溪口镇的必经之路,相传在1929年前还是一个小庵堂,旁设茶亭供人歇息。1929年蒋介石在这里改造成三间二房城楼式城门建筑。门额两面都有“武岭”两字,外面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所写,而里面则是蒋介石自题,之所以将此取名“武岭”,是蒋介石为了体现尊重前辈之意。因为,其一蒋介石祟尚武德;其二“武岭”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的谐音,进武岭门后的三里老街便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俩从小生活的故乡。沿街有小洋房。进入武岭门左边是文昌阁,有边是武岭中学。好吧,我们拾级而上去参观文昌阁。文昌阁为古代“溪口十景”之一,因位于武山南端高处,别名“奎阁”,故将此景称为“奎阁凌霄”。原建筑造于清代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至民国时期已破败不堪。 1924年,蒋介石从广东回乡扫墓,见其楹栋倾斜,于是就请他的哥哥蒋介卿召集民工重建,至第二年造成飞檐翘角的两层楼房,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完工之日,蒋介石名之为“乐亭”,作《乐亭记》以描述其胜。但溪口人仍称之为“文昌阁”,文昌阁改建后,成为蒋介石的私人别墅和藏书楼。 1927年蒋宋联姻后,常携宋美龄来此小住。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被军委会“严加管束”,次年1月13日,被送到溪口幽禁。张学良到达溪口,最先的落脚点就是文昌阁,几天以后才被押送上雪窦山,1939年12月12日,6架侵华日机轰炸溪口,把文昌阁夷为平地,以后直至蒋介石离开大陆,始终是一片废墟。1987年,政府拨款,按原样重建,雕梁画栋,风姿胜旧。 现在我们去参观小洋房。这所三间二层小平房就是蒋经国先生住过的小洋房,建于1930年,由于当时所用材料石灰和水泥均称为“洋灰”,故此房叫“小洋房”,原是为美国军事顾问端纳先生所建。这房子背靠武山,面临剡溪,风景优美,环境清幽。1937年蒋经国从苏联留学回来居住于此,直至1939年到江西赣州任国民党行署专员,蒋介石曾为其子请了两位老师,严教不懈,以解除其马列主义武装,同时为其妻蒋方良女士教国文。蒋经国住读时。楼上东面一间为卧室,西面一间为书房,中间为客厅,屋顶平台较宽敞,楼下由伴读徐道邻、高理文等住宿。屋内有一石碑携刻着蒋经国手书的“以血洗血”四字,表示他对日侵的痛恨及替母复仇的决心。各位朋友9我们继续游览其他景点。 我们由此而下顺着沿江街道往前行百米即到“蒋氏故居”。这里就是溪口最主要的景点——蒋氏故居丰镐房。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蒋氏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蒋氏故居丰镐房,位于溪口下街。丰镐房原有蒋介石祖传房屋六间。据1948年重修的《武岭蒋氏家谱》第三册记载:“清光绪十四年,公(指蒋介石)2岁,肃庵公由玉泰迁居报本堂之西厢房”。迁居的原因是蒋肃庵(蒋介石父)经商之处玉泰盐铺被火焚毁;西偏房即今报本堂西边的独立小楼。蒋肃庵死后,蒋介石兄弟分家,蒋介卿得重建后的玉泰盐铺,蒋介石、蒋瑞青得丰镐房。蒋瑞青分家不久即亡,丰镐房归蒋介石独有。1928年,蒋介石扩建故居,迁走25户邻舍,发展成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的现有规模。 整个建筑为传统的前厅后堂、两厢四廊的格局。楼轩相依,廊庑回环,墨柱赭壁,富丽堂皇。前庭及左右还有三个花园,有月洞门相通,中间小天井,两边有金银桂花各一枝,是宋美龄亲手所栽。而两旁则为东西厢房,东由宋美龄居住,西为毛福梅(蒋介石的元配)的住所。但因毛福梅居住在此,宋美龄直至1939年从未到过此地。 厅堂廊庑布满雕刻彩画,有取材于《封神演义》的“文王求贤”,取材于《三国演义》的“刘备招亲”、“送皇嫂”、“古城会”,取材于《说岳全传》的“岳飞出世”等系列雕刻和“渭水垂钓”、“八仙过海”、“狸猫换太子”、“闻太师回朝”等彩画。中堂为“报本堂”,匾额为吴敬恒所书。这是蒋家祭祖宗、拜天地之处,里面供有蒋家四代宗位。堂门外走廊上有匾一块,上书“寓理帅气”,是蒋介石为儿子蒋经国40岁生日所书,以鼓励他能继承父业,以理服众,统帅万物。两边楹联是蒋介石自写:“报本尊亲是谓至德要道,光前裕后所望孝子顺孙”。 各位游客,刚才我把丰镐房的简要情况向你们作了介绍。现在我就丰镐房的雕塑艺术向大家单独作些介绍,因为这里反映了主人的许多思想内涵。 蒋介石的故居丰镐房,是他发迹后在祖传房子的基础上扩建而成。院中雕梁画栋琳琅满目,富有民间艺术风味。跨进前厅,就可望见屋顶正中的堆塑,中间是“福禄寿三星高照”,两边是“双龙戏珠”。中堂系蒋介石祭祖敬天的“报本堂”,是丰镐房整个建筑的中心。走廊两端壁上有两幅彩画,东首是“八仙过海”,西首是“姜太公钓鱼”,柱头两侧在建筑上称为“牛腿”上的木雕,是周文王和姜子牙的历史故事,有“子牙钓鱼”、“太子邀请”、“文王拖车”、“登坛拜帅/,等一系列画面,把周文王降格求贤的过程表现得洗练而生动。四个柱头的木雕,是《三国演义》的四出戏,从东到西分别为“甘露寺”、“夜战马超”、“关羽战长沙”、“回荆州”。东西厢房四个柱头上的木湘,也是四出三国戏,即“送皇嫂”、“古城会”、“上马献金”、‘‘斩颜良”。东厢房走廊上的雕刻,内容是《精忠岳传》,有“汤阴大水”、“拜师周侗”、“操场比武”、“岳母刺字”等画面,反映了宋朝一代名将岳飞的成长过程。西厢房走廊上的雕刻是上八洞神仙的群像,有神态怪异的铁拐李、潇洒飘逸的吕洞宾,持笛横吹的韩湘子,手执花篮的何仙姑等等,均栩栩如生,引人注目。前厅、中堂屋檐下的粉墙上’,还有取材于《封神演义》的“闻太师回朝”,取材于《狸猫—换太子》的“陈琳抱盒”,取材于《说岳全传》的“岳飞收蛇枪”等彩画整个丰镐房的雕刻、堆塑、彩画,既反映了房子主人对这些历史题材的爱好和祈求飞黄腾达、吉祥如意的愿望,也反映了我国民间艺术的高超造诣。 下面让我们再往西边走,去看看蒋氏故居的西平房和蒋母旧居。 西平房为蒋家亲戚和蒋介石警卫随从所住之处,抗战开始后毛福梅因腿脚不便而居住于此,1939年12月12日日军飞机轰炸,她逃向摩河殿(祖庙)时被炸死于后门的短墙下。蒋经国得知后马上从江西赶回,手书“以血洗血”四字。旁边的那棵银杏为毛福梅亲手所植。这儿就是蒋介石母亲王彩玉的旧居,同样是中国式的建筑,砖木结构的二层楼。这是蒋介石于1929年设计建造的。这幢二层三间的小楼,就是蒋介石分家时原来的六间平房。中间是王彩玉旧居,此屋楼梯特殊,主要是蒋介石考虑到其母亲年迈,况且是旧式中国女人,均以缠小脚为美,三寸金莲,上下楼梯不便,因此特设此窄梯,仅有一人之宽,这样其母借助两边栏杆,可上下自如,由此可知蒋介石对父母之孝心了。楼上楼梯繁多,那是为了连络风水。1929年扩建新房的高度也未能明显超过此屋,这是蒋介石为了显示尊祖之心而已。 下面我们去另一处名叫“玉泰盐铺”的景点。玉泰盐铺是蒋介石的出生地,位于溪口中街章墙弄口,蒋介石祖父斯干、父亲肇聪(即肃寇)曾在此经营粮、盐、酒、杂。据蒋氏宗谱记载,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五日蒋介石出生于此屋楼上。蒋介卿在宁波江海关监督卸职后与子女也曾在此居住。现有楼房三间,平房三间,还有厨房、厕所等附属建筑,大门为石砌框架,门额上书“清庐”两字,门前墙角蒋介石题字“玉泰盐铺原址”,外有围墙,一如当年原貌。 不知有没有哪位游客看过《金陵春梦》如有人看过了—,在参观了玉泰盐铺后可要与《金陵春梦》中关于蒋肇聪去河南贩盐一事区别开。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在溪口确实开了盐铺,但他却不会去河南贩盐,这是因为蒋壁聪主要是做山里人的生意,更何况,溪口地东海之滨,宁波沿海各县均有盐场,有的是盐,他何苦要跑到千里之遥的河南去呢 各位游客,我们穿过几条小巷,就可到达“摩河殿”。摩河殿是家的私底,因蒋氏祖宗摩河太公是个佛徒,所以这个私淹称之为“摩河殿”。这里面供奉着蒋家祖宗。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也安葬于此,大家看到的吴敬恒所题“先批毛太君之墓”即是。 以上我们游览溪口镇上的一些主要景点,下面我们即去蒋母基道,它主要包括石牌坊、跨路亭(又叫下轿亭)、八角亭、基庐、坟墓等建筑。石牌坊有三个门,中门和左有边门,因石牌中门刻有“蒋母基道”四字,放从入口至坟墓统称“蒋母墓道”。从石牌坊到坟墓,依山坡而筑,是一条长的8米的卵石路,夹在一片松林之中。进石牌坊行约300米,有一跨路亭,形若古代书生的方巾帽,据说蒋介石回乡祭母,到此下轿故被称为“下轿亭”。蒋介石每次扫墓,便在此下轿后步行而上,以此表示孝心。过亭上行约200米,横在途中有一座共12问平房的墓庐。 现在我们到了基庐——慈寇。它建于1923年,1930年又重建,改成为现在的11间排房。现在我们来看看基庐主房中的四块石碑。正门迎面的是孙中山的《祭蒋太夫人文》,由谭延闓(谭是北伐时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书写,背面是蒋介石口述、于右任先生写的《蒋太夫人事略》;左、右两边分别是《哭母文》和《慰劳蒋总司令文》;而为这张《蒋老伯母遗像》题字的是汪精卫(汪兆铭)。 正厅右边是蒋介石扫墓时居住的小屋,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蒋介石在当时国民党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高了。左边一个两室套间.,是蒋介石回乡扫墓或下野休息常任之处。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他在此养伤110多天,是使得最长的一次。右边两间为招待亲友的客房。附房作看墓人居住和做饭用膳之处。作为孝子的蒋介石为他母亲修的墓穴到底如何呢好吧,我们再上168米就可一清二楚了。 这就是蒋母之基,蒋母亡于1921年6月14日,各位看了可能会说::好普通啊2”其实这里却大有来头。此墓以石块砌成,上面扇形拦土石上刻有“壶范足式”四字,含有女中模范、楷模之意。下面墓碑上刻孙中山先生亲题的“蒋母之墓”。两旁对联为“祸及贤慈,当日顽梗悔已晚;傀为逆子,终身沉痛恨靡涯”。拜台刻有风竹图,以示妇女之墓且出身于葛竹村。墓穴朝北就对着蒋介石之父的墓穴(桃坑山)。那为什么蒋介石父母没有合葬在一起呢蒋母死时,蒋介石身价已高,当时蒋介石在乎叛广东军阀陈炯明,任粤军前敌总指挥。蒋母系其父第三房续配夫人,在其父死后立碑时无法再刻上王氏的姓氏位置。另外在分割遗产时,蒋母同蒋介石的阿哥蒋介卿有矛盾。故在临终前,曾嘱托蒋介,不要把她同葬在其父亲墓穴里,所以蒋介石在其母死时,为他母亲另择基地,而在两墓中都留出了一个空穴。 参观完了蒋母墓道后,有的游客可能会问,蒋介石父亲是谁叫什么7他葬在什么地方对此,我现在就告诉你们。蒋介石父亲名叫蒋肇聪,,字肃魔,其坟墓位于溪口后马路北面的桃坑山上。肃魔死于1895年,墓有四穴。肃淹与其前妻徐氏、孙氏合葬。空;穴原拟留给蒋介石生母王彩五,后因王氏坚持另葬而始终空着。墓碑“肃寇蒋公之墓”,为蒋介石任沪军团长时的上级和好友黄郭所书。两边“别头柱”的对联,上联为“武岭山怀抱”,下联为“判溪水长流”。蒋父坟墓的修复,澄清了《金陵春梦》“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末见他祭扫父墓”之说的谬误。 大家参观完了墓道,下面我们将去干丈岩。为使大家更好地观赏千丈瀑布的雄姿,我们徒步而上,望各位要有准备。 这儿是御书亭。御书亭位于雪窦寺东南,为“入山第一门”。耪场翘检,古朴庄重。据宋代雪窦寺住持广闻掸师《御书应梦名山记》云:景佑年间,宋仁宗赵帧梦游“八极之表”,醒来后,沼“图天下山几[以进”。雪窦山“双流效奇,珠琳挺秀”,“默契圣心”,即派内侍张腰新道去救偷和彻赐物品沉香木雕山一座。自此;雪窦山、寺名离次摄,南宋淳佑五年(公元1245年)冬,宋理宗赵陶追书“应梦名.山”四个大字。翌年四月,勒石建亭,将“应梦名山”四字置于亭内,并由广闻掸师作记。供人观瞻,现存亭子,由雪窦寺僧人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募捐重建,1981年5月进行了大修。御书亭已成为雷窦山的入山第一景。 再接下来的是锦镜池,在雪窦寺西南、东、西两条涧水汇聚处。宋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雪窦寺方丈智鉴在此挖池、筑堤,经半年而成,“池深一寻(8尺),纵四百三十尺,广半之”,其上修桥置闸,控制干丈岩的瀑布,南宋诗人张良臣名之为“锦镜池”。此池早已淤塞,成为水稻田。为了保证干丈岩的观瀑用水,1986年政府拨款重修,挖土1米,池面积约200平方米;砌助筑路300米,并修复了在其上端的关山桥,重建了桥上的青锁亭。锦镜池、关山桥、青锁亭的修复,为千丈岩瀑布增添了美好环境和气势。 穿过青锁亭,沿鹅卵石路走,大家看到前面是一片平地,约有四五十亩,这是山顶平地,要不是我们乘车绕山上来,绝不会感到这里会是600米高的山顶上呢。现在我们去看看号称“浙东名瀑”的干丈岩。 所谓“干丈”,虽然夸张,但也有186米的落差,水源终年不断。临崖探首,叫人胆战心惊。现在各位还是到安全的飞雪亭上去一览瀑布全景。 干丈岩瀑布9在雪窦寺南0.5公里处,以雄奇壮观而名闻江南,北宋真宗曾赐名“东浙瀑布”。瀑布落差128米,来自东西两涧之水,在锦镜池汇聚9经关山桥至崖口,凌空怒泻,至半壁与一突出巨石相撞,洒若飞雪,把瀑布分成上下两折,上层如五龙腾空,下层如珠帘垂地,经日光照耀,现出七色长虹,在各地众多的天然瀑布中别具特色,观者惊绝。观干丈岩瀑布,有两个角度:一为崖口对面,古人筑“飞雪亭”让人坐观;二为瀑布谷底,古人建“仰止桥”、“午雷亭”供人仰视。1986年政府拨款改建了飞雪亭,亭前拓建了水泥平台,围以栏杆9以适应日益增多的游客观瀑的需要。仰止桥和午冒亭也进行了整修。 各位,我们要发扬坚韧的攀登精神,再爬一段山路,去参观蒋介石的别墅——妙高台。 妙高台离雪窦山胜景干丈岩约500米,有峰突起,截出万山之表,称“妙高台”,又名“妙高峰”,或曰“天柱峰”。峰顶有坪如台,东西约13米,南北倍之,前面是悬崖峭壁,三面凌空,下临深渊,登雪窦绝顶俯视,只见平台不见峰。从山下仰望,只见山峰不见台,堪雪窦山胜景中的一绝。这里海拔396米,气候凉爽,周围松樟翠竹蔽日,脚下山岩奇突多姿,是一个理想的避暑胜地。据1948年重修的《武岭蒋氏宗谱》第六册记载,蒋介石8岁时“始上雷窦山见妙高峰爱之”,“民国十六年总统蒋公建别墅于其地”,自题门额“妙高台”。别墅为中式建筑,中间是三开间两层楼,前有天井,黑漆大门,进门两边各有一问平房,上是阳台,有水泥走廊相连,后有三间平屋,有围墙连成一个整体,建筑面积为436平方米。刻有蒋介石手迹“妙高台”的门额,现仍悬挂于楼前。房屋右侧有两只亭子,大门外为平台,台上岩右突起一块,方形平滑,可容一人下坐,称“县坐石”。“文化大革命”时妙高台被拆毁。1986年重建复原,但原故在正门进口的石塔却被换了位置,放在了中间。这个石塔是清末民初时雪窦寺的方丈石奇和尚的浮屠,因蒋介石非常敬重他,
弘历是雍正的亲生儿子么?
本文2023-10-11 00:10:2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23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