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姓氏的由来
桂姓
一、姓氏源流
桂(Guì)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是周王胄的后裔,因避祸改姓。
据《桂氏家乘序》的记载,东周灭亡后,原王族周王的后裔姬季桢曾经任过秦国的博士。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姬季桢被杀害了。
姬季桢的弟弟姬季眭为了逃避株连的命运,就按自己的名字的读音“眭”,将姬季桢的四个儿子更改姓名避祸。
长子名奕,改为桂奕,居住在幽州守坟墓;老二叫昋突,迁居济南朱虚;老三叫炅奖,居住于齐国历山;老四叫炔奘,移居河南阳城。
于是有了桂、昋、炅、炔四个同音的姓。
桂姓就是姬季桢长子桂奕的后代,世代相传桂姓。
上面所说的四个姓,字虽然不同,但是音却是相同的,为同宗同源。
五代的时候,四姓为了躲避战乱,南渡到广信、上饶等地区。
得姓始祖:姬奕(桂奕)。
桂姓源自姬姓,其祖先姬季桢,是周末时期人,是秦博士,被人陷害,他的弟弟姬季眭怕遭牵连,就让他的四个侄子按自己名“眭”的同音字改姓,分别姓桂、昋、炅、炔。
其中他的大儿子改名为桂弈。
后来蚕、炅、炔三姓的后世子孙都认祖归宗,改姓了大房的桂氏。
另外,《姓氏考略》指出,桂姓系出姬姓,是鲁公族姬季桢的后代。
关于桂姓的子孙分布,据历史资料考证,头一个以桂为姓的是姬季桢姓的长子桂奕,依照宋“桂氏家乘序”的记载,是在幽州的老家守庐墓。
老二昋迁居济南的朱虚。
老三炅迁往济南的历山。
老四炔移居河南城阳。
当时兄弟为了逃难,各奔前程,为桂氏家族的遍布全国各地,找到了注脚。
望族居天水郡(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南)。
故桂姓的得姓始祖是姬奕。
二、迁徙分布
(缺)桂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桂姓出自姬姓。
周朝末年秦国有博士姬桢,是周朝王室的后代。
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姬季桢的也被坑杀了。
姬季桢有个弟弟叫作姬季眭,担心会连累到姬季桢的四个儿子,就要他们改名更姓,远走他乡。
其中姬季桢的大儿子就以叔名姬季眭的“眭”同音字“桂”为姓,又因为在古代“眭”字和“桂”字通用,称桂氏,世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桂姓。
五代的时候,四姓为了躲避战乱,南渡到广信、上饶等地区。
桂姓早期表现比较岑寂。
宋、明以后,情形完全不同,尤以浙江宁波慈溪的桂氏,更在有明一代光彩照人,使源于北方的桂氏家族很快成了江南的名门著姓。
为桂氏家族在浙江宁波奠基立业的,应推明朝初年被洪武皇帝御口赞誉为“江南在儒,惟卿一人”的桂彦良。
史载,当朱元璋正在南征北战之时,桂彦良是包山书院的山长,而以满腹经纶名闻天下。
当张士诚和方同珍等人聘其入幕府时,遭到拒绝。
明立国后,他才出山入仕,以“有所咨问,对必以正”而著称。
侍彦良的侄子宗儒、宗蕃,者善长文学,且为《永乐大典》的编修人。
孙桂恭,著名孝子;彦良从弟桂孟诚,官河源知县,有治迹。
彦良之外的慈溪桂伯谅、桂琏等,也很有名气。
桂姓的望族居住在天水(今天的甘肃省通渭县西南)。
三、历史名人
桂 萼:字子实,号古山,江西安仁(今江西东乡东北)人。
正德六年(1511)进士,授丹徒知县,史称其人性刚使气,屡忤上官,后调知浙江青田,不赴。
用荐起知武康,复忤上官下吏,还遭到御史白简弹劾。
桂萼不但屡忤上官,他和一般的胥吏书手的关系也不协调,这种情况在封建社会中实属少见。
桂萼在县任职,非常了解缙绅势家及豪强地主欺隐土地逃避赋役的情况,深知赋役不均给朝廷的统治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因之,他积极致力于均平赋役的工作。
然而官豪势家总是通过合法或非法的手段,把赋役转嫁到贫苦农民身上。
官豪势家不但通过诡寄、飞洒等诸种手法欺隐土地,又独占肥沃的土地,却只按低税率交纳很少的田租,不愿为农民“分粮”和“为里甲均苦”。
只要有志于清理赋役积弊改变不公正状况的州县正官着手于丈量土地或均平赋役,“势家即上下夤缘,多方排阻”,使之不能有所作为。
桂萼历次任上,都致力于均平赋役。
正嘉之际,他任成安知县,排除多方阻难,终于完成了清丈土地的工作,成安“原额官民地二千三百八十六顷五十九亩九分”,清丈之后,“均量为大地二千七百八十一顷四分五厘”。
丈地之后,桂萼“计亩征粮,民不称累”,纠正了当地社民享无税之田、屯民供无田之税的不合理现象。
桂萼看不惯官场中的贪污腐化,痛恨势家豪强和地方官吏上下勾结、在征赋派役中营私舞弊的各种丑行,这就是桂萼屡忤上官下吏的社会原因。
桂 馥:清朝文字训诂学家,山东曲阜人。
他治学潜心于文字训诂,曾用40年的时间,研究许慎的《说文解字》,撰写了《说文义证》50卷。
他与同时代的段玉裁齐名,世称“段桂”。
桂彦良:名德,号清溪。
明朝慈溪人。
元乡贡进士,为包山书院山长。
改平江路教授,罢归。
章士诚、方国珍打算任用他,但随后都没有实行。
洪武年间被征为公车,授太子正宇。
帝经常出御诗叫他对诗,他每一次都能对得很工整。
后来被升迁为晋王府左傅,帝曰:“江南大儒,唯卿一人。”于是改升为左长史。
曾经上书太平十二策。
帝又称他为通儒。
因老告还乡。
死后追谥为文裕。
著有《清溪》、《清节》、《山西》、《老拙》等作品。
桂文灿:字子白。
清朝广东省南海人。
道光举人,光绪时期在朝廷做官,为官清廉,不用仆人,也没有家人。
公事、家事都亲自动手。
他的学说以博文、明辩、约礼、慎行为宗。
著有《潜心堂文集》40多种。
桂中行:字履真,江西省临川人,先世贾贵州,遂占籍镇远。
为诸生。
咸、同间,积军功,为知县安徽,署合肥、蒙城、阜阳。
曾国籓率师征捻,檄中行察勘蒙城圩寨。
蒙城故捻薮也,中行单骑历诸圩,晓以利害,择良干者为圩长。
坚壁清野,寇无所掠。
礼接耆老贤士,从询方略。
得通捻奸民簿记之,诛其魁桀数十人,豪猾敛迹。
岁馀,威化大行。
民陷贼及远徙者,相率还归。
以功晋知府。
调江苏,筦扬州正阳厘榷。
光绪元年,署徐州,以祖母忧去官。
三年,宣城、建平民教閧,焚毁教堂。
总督沈葆桢强起中行往治,中行谓:“民倡乱当治如律,然民所以乱,由教堂侵其地。
今当令民偿教堂财,而教堂还民地。”持数月,卒如中行议。
内艰归,服阕,檄治皖南垦务。
皖南兵燹后,客民占垦不输赋,至是清丈田亩,无问主客。
客民噪,捕斩其魁,乃听命。
三岁事竣,增赋钜万。
九年,补徐州。
值水灾,兴工赈,修堤埝二百馀里。
又浚邳州艾山河,筑宿迁六塘埝,水患除,民以不饥。
治徐十二年,课农劝士,盗贼衰息。
擢岳常澧道,数月,迁广西按察使,复调湖南。
二十年,卒。
中行所至有声,官江南最久,民尤爱戴之。
附祀徐州曾国籓祠。
桂质廷:湖北省武昌人,民国三年和民国十二年先后两次到美国攻读物理学。
民国十三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长沙雅礼大学、沈阳东北大学、上海沪江大学任教。
民国十五年赴武昌华中大学任理学院院长兼物理学系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武汉大学创办了电离层电波传播专业,并筹建了武昌电离层自动垂直探测站和武昌电磁台。
1961年10月在武汉逝世,终年66岁。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天水郡:西汉初置郡。
相当于今天的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的地区。
幽 州:汉武帝所置的十三州之一。
东汉的时候治所在蓟,及今天的北京市大兴县;晋代州治在渚,及今天的河北省境内。
唐天宝年间为范阳郡。
燕 郡:在史书上没有这个郡名。
今天的河北省北部,周代为燕国,又称做北燕。
2、堂号
民祀堂:宋朝时有桂卿,原在南唐做银光禄大夫上柱国,晋司空、清边总辖使。
入宋以后,加检校国子监祭酒,兼殿中侍御史。
做了两个朝代的官,清廉爱民,人民建庙奉祀他。
五、桂姓宗祠通用对联
〖桂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望出天水;
姓启桂奕。
——佚名撰桂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桂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棠阴比事;
国学蜚声。
——佚名撰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慈溪人桂万荣,字梦协,庆元年间进士,官余干县尉,对豪强严而待百姓宽。
后历官建康司理参军、朝散大夫、宝章阁直学士、常德知府。
曾收集古人判案的事例,编成一本书,叫《棠阴比事》。
“棠阴”,指周代召公南巡时,曾在甘棠树下办案,后用“棠阴”比喻惠政。
下联典指明代安仁人桂萼,字子实,号古山,正德年间进士,嘉靖初年由成安知县升南京刑部主事。
当时,他与张璁同僚,二人意气相投,一起上疏论大礼,说:“非天子不能议礼;天下有道,礼乐必须自天子出。”又请求称孝宗朱佑樘(世宗的伯父)为“皇伯考”,称兴献王朱枯杭(世宗的父亲)为“皇考”,深得世宗欢心,很快升任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宰相),参预机密。
死后谥文襄。
有《桂文襄奏议》、《舆图记叙》、《经世民事录》。
国学,指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
-----------------------------------------------------------------
〖桂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廷用堪称良吏;
中行有号青天。
——佚名撰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洪武间巢县令桂廷用,以风节自持,教化大行,民物咸阜。
下联典指清代湖南按察使桂中行,字履真,临川人。
廪生。
咸丰间以县丞从军。
历任均有声绩。
尤慎于折狱。
民号曰青天。
善八分书,尤工画兰。
明代江南大儒;
慈溪古香先生。
——佚名撰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太子正字桂彦良,名德,号清溪,慈溪人。
学识渊博,洪武帝曾说:“江南大儒,惟卿(彦良)一人。”下联典指明代名儒桂怀英,慈溪人。
以博学称。
方孝孺慕其名,学者尊之为“古香先生。”著有《桑榆稿》。
主事议成大礼;
治道首在正心。
——佚名撰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桂萼于嘉靖年间任刑部主事,上疏议定大礼,甚合帝意。
下联典指明·桂彦良尝曰:“论治道在正心,正心在惩忿室欲。”太祖曰:“江南大儒,惟卿一人。”
-----------------------------------------------------------------
〖桂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折狱成书,棠阴比事;
蒙难守义,桂母达观。
——佚名撰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慈溪人桂万荣(见《桂姓宗祠四言通用联·棠阴比事;国学蜚声》联联释)。
下联典指宋谢枋得之母桂氏,桂氏尤贤达,自谢枋得逋播,妇与孙幽远方,处之泰然,无一怨语。
人问之,曰:“义所当然也。”人称为贤母云。
平盗功高,坚守退藏劲节;
宜民简政,雅持淡素清风。
——佚名撰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国子祭酒桂卿,有惠政,乡立有庙祀之(见上题头《四、郡望堂号·2、堂号介绍)。
下联典指宋代良吏桂南升事典。
参修永乐大典,功高望重;
自著潜心堂集,绩显名扬。
——佚名撰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学者桂宗儒、桂宗蕃,为桂彦良的从子,皆善文学,均曾参加《永乐大典》的编修。
下联典指清代举人、郧县知县桂文灿,字子白,长于考证,所著潜心堂集》,凡四十种。
六、桂姓典故、趣事
〖桂万荣的《棠阴比事》与古代侦破智慧〗
《孙子兵法》云:“兵者,诡道也。”唐代李筌注曰:“军不厌诈。”这是说,用兵的道理在于诡诈,要让对方摸不清底细。
《韩非子·难一》中也有“战阵之间,不厌诈伪”的说法。
到了小说《三国演义》里,就被罗贯中借曹操之口概括为“兵不厌诈”的四字成语了。
用兵之道,不厌诈伪;侦破之道,也是如此。
宋代桂万荣编撰的《棠阴比事》,其中有些案例,就反映了古人在这个方面的智慧。
《棠阴比事》是继五代和凝、和×父子编撰的《疑狱集》,与宋代郑克编撰的《折狱龟鉴》之后,又一部记述诉讼活动的书籍。
桂万荣,史书无传,因此很难查考他的生平事迹。
据他在《棠阴比事后序》中所署的职衔,是“朝散大夫、新除直宝章阁、知常德府”,时间是南宋理宗端平元年,即公元一二三四年。
成书的时间,据他在《棠阴比事序》中说,是“岁在重光协洽”,这是指辛未之岁,也就是南宋宁宗嘉定四年,即公元一二一一年。
《前序》《后序》的书写时间相隔二十四年之久。
至于桂氏的其他方面,我们就所知甚少了。
关于《棠阴比事》的命名,“棠阴”即“棠荫”,系取自《诗经·召南·甘棠》。
其诗三章,每章三句,是一首赞美召伯听讼的诗。
甘棠,即杜梨,又名棠梨,叶圆而有尖,花呈水红色,果实扁圆而小,累累枝头,味酸甜。
因为甘棠枝干高大,所以古代常在社前种植,称为社木。
古代的社,是听讼断案的场所,也是敬奉大地之神与五谷之神的地方,因此又称社稷。
传说召伯曾在社前的甘棠树荫之下听讼断案,公正无私,人们爱戴他,便唱这首《甘棠》,表示要爱护社前的树木,用来寄托对召伯的怀念。
“比事”二字,据桂氏在《序》中说,是“比事属词”的意思,也就是排比事类,连缀文辞的意思。
《棠阴比事》中,反映侦破智慧的案例十分突出,如《彦超虚盗》《道让诈囚》《柳设榜牒》《杨津获绢》《裴命急吐》等。
下面我们就针对上述五个案例做些介绍分析。
--------------------------------------------------------------------------------
七、中国人民 桂姓将军
桂生芳少将
桂生芳(1915-1999),陕西省咸阳县人。
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3年加入中国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6军游击队分队长、骑兵团连指导员。
参加了劳山、直罗镇战役。
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
后任 新正县委军事部部长,关中军分区独立团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留守兵团卫生处兼野战医院政治委员。
1939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叁边军分区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龙江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东北野战军独立9师政治部主任。
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 第47军160师政治部主任,独立207师政治部主任,公安部队1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
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公安第1师政治委员。
回国后,任公安军警卫师政治委员,公安军第1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
1959年毕业于 政治学院。
后历任第一防化兵学校政治委员,总参谋部防化学兵部政治部主任,旅大警备区副政委。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9年2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桂绍忠少将
桂绍忠(1916-——),安徽省霍丘县人。
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4年转入中国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31军73师团卫生所看护长,卫生所所长。
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卫生所军医、卫生队副队长,太行军区第1军分区卫生处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卫生部部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卫生部部长,第4兵团卫生部部长。
参加了淮海,渡江、广东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后勤部副政委兼卫生部部长。
回国后,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校长。
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军事系。
后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桂绍彬少将
桂绍彬(1916-——),安徽省六安县人。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4年转入中国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73师218团营部书记,红31军91师政治部秘书长。
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1司令部政治指导员,第772团政治处宣教股股长,第386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太岳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参加了神头岭战斗、响堂铺战斗、百团大战。
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晋冀鲁豫军区8纵政治部主任,第18兵团60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参加了太原、扶□、西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川西军区副政治委员,海军航空学校政治委员,中南军区海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海军南海舰队第二政治委员,海军第三研究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 海军顾问。
是中国 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桂全智中将
桂全智(1943-——),四川省重庆市(今直辖市)江北区人。
历任中国人民 某部战士、排长、参谋,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步兵第149师参谋长、师长,陆军第13集团军参谋长、副军长、军长。
2000年12月任 参谋长,2002年1月任 副司令员。
2001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姓氏源流 桂姓出自姬姓,是周王胄的后裔。据《桂氏家乘序》的记载,周王的后裔姬季桢曾经任过秦国的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姬季桢被杀害了。姬季桢的弟弟季桂为了逃避株连的命运,就按自己的名字的读音将姬季桢的四个儿子更改姓名。老大叫桂奕,居住在幽州守坟墓;老二叫昋突,迁居济南朱虚;老三叫炅奖,居住于齐国历山;老四叫炔奘,移居河南阳城。于是有了桂、昋、炅、炔四个同音的姓。桂姓就是老大桂奕的后代。上面所说的四个姓,字虽然不同,但是音却是相同的,为同宗同源。五代的时候,四姓为了躲避战乱,南渡到广信、上饶等地区。 二 迁徙分布 桂姓的望族居住在天水(今天的甘肃省通渭县西南)。明朝时期任礼部侍郎官职的 桂硕孙 在高丽末期东去高丽国(现朝鲜)立功被封遂安伯。之后以硕孙为始祖 贯乡为遂安续世系,再之后以宣川长派、贤派、台山派等22个分派。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1 天水郡:西汉初置郡。相当于今天的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的地区。 2 幽州:汉武帝所置的十三州之一。东汉的时候治所在蓟,及今天的北京市大兴县;晋代州治在渚,及今天的河北省境内。唐天宝年间为范阳郡。 3 燕郡:在史书上没有这个郡名。今天的河北省北部,周代为燕国,又称做北燕。 堂号 1 民祀堂:宋朝时有桂卿,原在南唐做银光禄大夫上柱国,晋司空、清边总辖使。入宋以后,加检校国子监祭酒,兼殿中侍御史。做了两个朝代的官,清廉爱民,人民建庙奉祀他。 四 历史名人 1 桂彦良:名德,号清溪。明朝慈溪人。元乡贡进士,为包山书院山长。改平江路教授,罢归。章士诚、方国珍打算任用他,但随后都没有实行。洪武年间被征为公车,授太子正宇。帝经常出御诗叫他对诗,他每一次都能对得很工整。后来被升迁为晋王府左傅,帝曰:“江南大儒,唯卿一人。”于是改升为左长史。曾经上书太平十二策。帝又称他为通儒。因老告还乡。死后追谥为文裕。著有《清溪》、《清节》、《山西》、《老拙》等作品。 2 桂文灿:字子白。清朝南海人。道光举人,光绪时期在朝廷做官,为官清廉,不用仆人,也没有家人。公事、家事都亲自动手。他的学说以博文、明辩、约礼、慎行为宗。著有《潜心堂文集》40多种。 3 桂质廷:湖北武昌人,民国三年和民国十二年先后两次到美国攻读物理学。民国十三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长沙雅礼大学、沈阳东北大学、上海沪江大学任教。民国十五年赴武昌华中大学任理学院院长兼物理学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武汉大学创办了电离层电波传播专业,并筹建了武昌电离层自动垂直探测站和武昌电磁台。1961年10月在武汉逝世,终年66岁。
“桂”姓氏的由来
本文2023-10-10 23:24:5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23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