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景点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1收藏

濉溪县景点,第1张

老城石板街、临涣古城、临涣文昌宫、双堆集烈士陵园、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纪念碑等。1、老城石板街:老城石板街,东起老濉河西岸,西至关帝庙巷南头,全长1公里,街宽5米。街面青石铺砌,光滑如镜。其建筑古朴典雅,呈明清风格。2、临涣古城:临涣古城位于县城西南35公里处,古为铚城,是浍水、涣水的交界处。

老城石板街、临涣古城、临涣文昌宫、双堆集烈士陵园、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纪念碑等。

1、老城石板街:老城石板街,东起老濉河西岸,西至关帝庙巷南头,全长1公里,街宽5米。街面青石铺砌,光滑如镜。其建筑古朴典雅,呈明清风格,现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临涣古城:临涣古城位于县城西南35公里处,古为铚城,是浍水、涣水的交界处。由于临涣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风淳朴,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旧有两庵四寺、九阁十八庙、二堂对两馆、二十景地配四泉之记载,临涣古城遗址与城内古建筑城隍庙、天主教堂、文昌宫、慈云庵、山西会馆、袁氏宅院及城外的张晋亨墓、李沃孜汉墓群、孙氏墓群等共同被列为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

3、临涣文昌宫:文昌宫位于临涣镇文昌路北头,始建于唐代。拥有庞大的古建筑群,前后三进庭院。北院为总前委指挥部会议室、秘书处及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首长住处,东跨院为伙房和后勤处,南院是参谋处、作战处、机要处、通讯处旧址。 纪念馆占地面积5436平方米,馆内开设总前委旧址原状陈列、史料陈列、实物陈列等三大块内容,馆藏革命文物200余件。

4、双堆集烈士陵园: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位于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镇南面,东西长368米,南北宽292米,面积106公顷,陵园大门朝东,门内两侧各有一个面积为1250平方米的池塘。

5、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纪念碑: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纪念碑位于陵园中部,1980年5月动工兴建。翌年10月1日落成。碑高225米,白色花岗岩砌成。碑基分为两层,第一层南北长31米,东西宽31米;第二层长宽各为25米;四面各有18级台阶,并有青松环绕。

元朝的赋税

北方赋税

赋役征发南北有异,这是元代赋役制度的主要特点。元统治者因南北情况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赋役征发原则,“大抵江淮之北,赋役求诸户口,其田(南)则取诸土田”⑤。赋役征发的原则既不相同,故南北赋税在内容上也有较大的差别。

  北方赋税分为税粮和科差两大类。

  税粮,有丁税和地税两种不同形式。工匠、僧、道、也里可温、答失蛮、儒户等纳地税。河西中兴路(治今宁夏银川)等三处人户也征收地税。军户、站户占地四顷以下者免税,超出四顷则超出部分缴纳地税。地税的税额屡有变更。元太宗八年(1336)规定:“上田每亩税三升半,中田三升,下田二升,水田五升”①,至元元年(1264),改为白地每亩三升,水田每亩五升。至元十七年(1280)确定,不分白地水田,每亩税三升。

  绝大部分地区的民户和官吏、商贾都按成丁数缴纳丁税。丁税税额因户类不同而有差别:元管户中的全科户每丁粟二石,减半科户每丁粟一石;协济户也是每丁粟一石;新收交参户第一年每丁粟五斗,第二年一石,此后每年递增二斗五升,第六年全科二石。各类人户的驱丁均缴纳其主人的一半。元廷规定,丁、地税不重复缴纳,但由于土地买卖等原因造成土地所有权在丁、地税户之间转移,丁、地税的缴纳实际上比较混乱,并纳丁、地税的情况在元代前期便已经相当严重了②。无论丁税、地税,除正额外,还有“鼠耗”、“分例”等附加税,“每石带纳鼠耗三升,分例四升”(《元史·食货志一》)。

科差,包括丝料和包银两项。丝料主要由民户负担,供政府及诸王、贵戚、勋臣享用。缴纳丝料的民户有两大类。一类是历次分封给诸王、贵戚、勋臣的人户,他们缴纳的丝料有一部分归于其封主,元世祖时称“系官五户丝户”。一类是不属于封民的人户,他们缴纳的丝料全归政府,元世祖时称“系官户”。元太宗八年税制规定了丝料的基本内容:每二户出丝一斤输给政府,每五户出丝一斤输给封主。因此,丝料又称“二五户丝”,缴纳给封主的部分称“五户丝”。宪宗时,五户丝赋额提高了一倍。上述规定是针对分封人户而言的,非分封人户的丝料负担应与之相当。元世祖时规定,五户丝不再直接缴纳给封主,而由政府统一征收后再行转支。具体情况见下表。

⑤ 危素:《休宁县尹唐群核田记》,《危太朴文集》卷二。

  ① 宋子贞:《耶律楚材神道碑》,《元文类》卷五七。

② 参见陈高华:《元代税粮制度初探》,《文史》第6 辑,中华书局1979 年版。

包银,又称包垛银,也主要由民户交纳。元太宗时,蒙古政府对汉民的各种不时需索甚多,为了避免随时科敛的烦琐,真定丝料包银户类系官丝五户丝全科户二十二两四钱四两系官户止纳系官丝户上都、隆兴、西京等路户十六两,大都以南户二十二两四钱全科户十六两六两四钱四两减半科户八两三两二钱二两元 管 户系官五户丝户止纳系官五户丝户十六两六两四钱交参户全科户二十二两四钱四两止纳丝户二十二两四钱漏籍户止纳钞户第六年全科二十二两四钱第一年一两五钱,以后每年递增五钱,至第六年全科四两丝银户十一两二钱四两协济户止纳丝户十一两二钱储也速歹儿所管产细丝六十四两摊丝户摊丝六十四两其他户系 官 户复业户与渐成丁户第一年免科,第二年减半,第三年全科注:本表参照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上册页349 之表制成。

  守臣史天泽便“会其岁费”,按户征银若干两①,这便是包银的起源。

元宪宗二年(1252),蒙古政府将包银制度化,推广到各路,定为每户征银四两②。五年(1255),定为二两输银,二两折收丝绢等物。到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包银全部以钞输纳。当时钞二两值银一两,故包银的征收额减少了一半。包银每户四两,是指全科户而言,其他人户的缴纳情况见上表。至元四年(1367),“敕诸路官吏俸,令包银民户,每四两增纳一两”(《元史·世祖纪三》),称为“俸钞”。元成宗时加科止纳丝户俸钞,每户一两,而将包银户的俸钞减为每户二钱五分。丝料和包银按户定额,但实际征收时都是“验贫富品答均科”③。因此,民户实际上的科差负担与定额颇不一致,如包银,有的上户纳至一百五十两④。可是,元廷签发中、上户为军、匠等户时却只按定额除豁科差,逃亡人户的科差也要由见户分纳,民间的科差负担日益沉重。

① 苏天爵:《鲁国文贞公事略》,《元朝名臣事略》卷四。

  ② 姚燧:《滏阳高氏坟道碑》,《牧庵集》卷二五;《元史》卷一五二《张晋亨传》。③ 魏初:至元九年七月奏议,《青崖集》卷四。

  ④ 王恽:《论萧山住等局人匠编员事状》,《秋涧集》卷八九。

江南赋税

《元史·食货志》说:“取于江南者,曰秋税,曰夏税,此仿唐之两税也。”夏、秋二税都是土地税,以秋税为主。

  秋税收粮,其征收额各地区之间颇不一致,同一地区也因土地肥瘠而有差别。湖广地区仿北方税制,每亩三升⑤。其他地区“纳粮的则例有三、二十等,不均匀一般”①,大体是依宋代旧例。有的地区在二、三斗之间,有的地区在三升上下,最低的税额只有一升②。元仁宗延祐七年(1320),规定江南税粮就原额增加百分之二十③,加重了江南的税粮负担。江南税粮也有附加税,“依例每石带收鼠耗、分例七升”④。

  夏税的征收情况比较复杂。《元史·食货志》载:“初,世祖平宋时,除江东、浙西,其余独征秋税而已。”由此可知,元朝平宋后,最初只在江东、浙西两地继续征收夏税,江南其他地区则废除了夏税。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始定征江南夏税之制”(《元史·成宗纪二》)。这次加征夏税的地区为浙东、福建、湖广,江西由于秋税交纳数额已较宋为重,故仍免征夏税⑤。夏税的具体征收情况,各地不尽一致。江东、浙西两地区的夏税,大体上依宋代旧例,一般按土地等级定税额而征收丝、绢、布等实物,也有的地方折钞缴纳。元贞二年起征夏税的地区,当是以秋粮为夏税基准,其征收物品名义上以木棉、布、绢、丝、绵等物品为本色,但实际征收中基本上都是以钞折纳的,“秋粮一石,或输钞三贯、二贯、一贯,或一贯五百文、一贯七百文”(《元史·食货志一》)。

  除土地税外,江南个别地区也有丁税,江西行省的广州路(治今广东广州),其所属各县民户的税粮中丁税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清远县每丁税米五斗九升①。

江南地区也有科差,一是江南户钞,一是一度征收的江南包银。江南户钞是中原五户丝制的推广和变形。元世祖平宋后,将部分江南民户封赐给诸王、贵戚,每户纳中统钞五钱,“准中原五户丝数”(《元史·世祖纪九》),这便是江南户钞。成宗即位之初,江南户钞增为每户二两,但所增加的一两五钱由政府支出,民户的负担仍为五钱②。

⑤ 姚燧:《阿里海涯神道碑》,《元文类》卷五九。

  ① 《元典章》卷二四《户都》十《添科二分税粮》。

  ② 参见陈高华:《元代税粮制度初探》,《文史》第6 辑。

  ③ 《元史》卷二七《英宗纪》一。

  ④ 《元章典》卷二一《户部》七《收粮鼠耗分例》。

  ⑤ 《元典章》卷二四《户部》十《起征夏税》。

  ① 陈大震等:《大德南海志》卷六《税赋·税粮》。

  南包银的征收,始于延祐七年(1320),英宗即位之初。科征的对象是没有田地而从事商业、运输的人户,数额是每户二两③。包银的征收,在江南造成了很大的骚扰,因而遭到不少官僚、儒臣和民间的反对,故难以长期实行。至治二年(1322)十月,“诏今年江淮创科包银全免之”(《元史·英宗纪二》)。此后,江南包银实际上再未征收,到泰定二年(1325)正式革除④。元政府在江南征收包银的同时,向全国各地散居的回回、也里可温、答失蛮户起征包银,每户二两,折纳至元钞十一贯,称回回包银⑤。江南包银行之即废,但回回包银却一直征收到元末⑥。

江南赋税中还有一项湖广门摊。所谓门摊,就是按户摊派之意。《元史·食货志》说:“初,阿里海牙克湖广时,罢宋夏税,依中原例,改科门摊,每户一贯二钱。(大德)三年,又改门摊为夏税而并征之,每石计三贯四钱之上。”此说不确。姚燧《阿里海涯神道碑》记:“初,北上田租亩取三升,户调岁惟四两。及定湖广税法,亩取三升,尽除宋他名征。后征海南,度不足于用,始权宜抽户调三之一佐军”。所谓户调,当即北方的包银。所谓“抽户调三之一佐军”,即包银四两的三分之一,大致为一两二钱。由此可知,湖广门摊的征收实始于至元十五年(1278)元军征海南前夕,此时湖广税法已定,初科门摊是为了弥补征海南的军费不足,与夏税的罢废并无直接关系。这种湖广门摊,实际上是包银在湖广的变相形态,故元人直接将其与北方包银相提并论,其赋税性质属于科差。但至元二十九年(1292)时,湖南的一些地方官要求改变当地人户“除纳商税、酒醋课程外,每一年滚纳门摊地亩一两二钱”的状况,中书省议定:“自至元二十九年为头,通行依额认办。除离城郭十里之内并镇店立务办课去处,离城郭十里外乡村住坐,不以是何计户计,验各家实有地备均科,许令各家造酒醋食用,包容各家佃户,再不重复纳税。”①这样,湖广门摊便演变为一种按户摊派的酒醋课。大德三年(1299)后,作为酒醋课的湖广门摊依然存在,并未并入夏税②。诸色课程盐课、茶课、酒醋课、商税、市舶税等数十种税课,在元代统称诸色课程。

② 《元史》卷十八《成宗纪》一。

  ③ 《元典章新集》《户部》,《江南无田地人户包银》。

  ④ 《元史》卷二九《泰定帝纪》一。

  ⑤ 《元典章新集》《户部》,《回回当差纳包银》。

  ⑥ 王元恭:《至正四明续志》卷六《赋役》。

  ① 《元典章》卷二二《户部》八《门摊课程》。

  ② 《元史》卷二○《成宗纪》三。

  元太宗元年(1229),初定中原税法,“以酒醋、盐税、河泊、金、银、铁冶取课于民,岁定白银万锭,六色均办之”①。后税额逐渐增至二万二千锭②。到元太宗十一年(1239),奥都剌合蛮扑买天下税课,将税额提高到四万四千锭。到元世祖初年,诸色课额达十余万锭③。全国统一后,诸色课额仍不断加重。元政府以课额增亏作为办课官吏升降的标准,更导致了课程征办上的苛征暴敛,严重增加了广大百姓的负担。

  盐课是诸色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国之所资,其利最广莫如盐”(《元史·食货志二》)。因此,元政府对盐的生产采取垄断政策,佥派专门的灶户熬波产盐,在各地设盐运司或提举司加以管理,灶户在指定的盐场中制盐,生产过程受到严格的监督,产品必须如数上缴给国家。对盐的销售,元政府采取商运商销和官运官销两种形式。商运商销,有“行盐法”和“市籴法”,以“行盐法”为主。“行盐法”是商人向盐司或户部纳钱,换取盐引,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或盐仓领盐,然后运销各地。“市籴法”是商人到指定的地点缴纳粮食,换引领盐运销。“市籴法”的实行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粮食需要,因而影响不大。在盐的商运商销中,政府的盐税包含在盐引之中。官运官销,主要是“食盐法”。元世祖时期行“食盐法”于部分地区,元中叶在更多的地区加以推广,到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才予罢废。所谓“食盐法”,即按人口强行抑配盐额,收取盐价。盐额不断加重,元成宗时“口岁至五十斤”④,结果是“民至破家荡产犹不充”⑤。此外,元世祖时还一度在各地设常平盐局,由政府直接卖盐。

  元代的盐价,元太宗二年(1230)规定,每引重四百斤,价银十两。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减为银七两。此后不断提高,至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增至每引中统钞三锭。元文宗天历年间,一年盐课总额为七百六十六万一千余锭。

  元代茶课,承唐宋旧制,通过榷茶方式办理。元世祖时,随着元朝领有产茶地区,其榷茶制度日渐形成。至元五年(1268),榷成都茶。至元十三年(1276),榷江西茶。至元十七年(1280),立江西等处榷茶都转运司于江州(治今江西九江),总理江南各地茶税。在榷茶都转运使司下,先后设立十五处榷茶提举司,两处批引所,分布于南方各地,承办征收茶课的具体事宜。

  ① 《经世大典序录·盐法》,苏天爵:《元文类》卷四○。

  ② 宋子贞:《耶律楚材神道碑》,《元文类》卷五七。

  ③ 王恽:《便民三十五事》“课程不再添额”,《秋涧集》卷九○。

  ④ 刘敏中:《益都路总管刘公去思碑》,《中庵集》卷二。

  ⑤ 郑元祐:《普达实立墓志铭》,《侨吴集》卷十二。

  元代茶叶生产,除贡茶由官府经营外,主要由民间经营。元代茶法,主要承袭了宋代的“卖引法”。元代“卖引法”的实施情况是:茶商向茶司纳钱为茶课,领取买茶公据,凭公据赴指定山场向茶户买茶,然后向茶司缴回公据,换取茶引,凭茶引运销。茶商运茶到江淮地区以北发卖,须另向商税机构缴纳茶税。产茶区的茶户食茶,也要缴纳茶课,由政府确定数额,“有茶树之家,验物力多寡贫富均办”①。除“卖引法”外,至元十七年(1280)曾一度推行按户摊派茶课的办法,天历年间(1328—1329)一度由地方政府直接经办茶政②,但都为时甚短,影响不大。

  元代茶课,至元十三年(1276)定长引、短引之法,长引每引茶一百二十斤,收钞五钱四分二厘八毫;短引每引茶九十斤,收钞四钱二分八毫。至元十七年(1280),废长引,专用短引,每引收钞二两四钱五分。此后,茶课不断提高,延祐五年(1318)竟增至每引收钞十二两五钱,与上述情况相应,茶课总额不断增大,至元十三年仅一千二百余锭,到延祐五年已剧增至二十万锭。(钞币贬值因素参见本书钞法章)

  酒醋课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元代酒政迭有变化。元太宗二年(1230)始征酒课。次年,蒙古政府在各地设立酒醋务坊场官,实行酒由政府专营的“榷酤法”,元世祖在位的大部分时期,北方城市酒课仍行“榷酤法”,大体情况是:由政府出备工本,指定专门的人户为酒户,造酒发卖,输纳酒课。至元二十二年(1285),改令酒户自备工本造酒,由政府拘卖。元世祖前期,北方乡村地区酒课由农民认办①,具体情况不详。元朝灭宋后,随即在江南全面推行官制官销的“榷酤法”,由政府设立酒库,备办工本,选差专人造酒发卖;后许乡民造酒;迄于至元二十七年(1290)前后,才全面罢废“榷酤法”,推行“散办法”②。

“散办法”,在离城郭十里外的农村地面,为按户摊派酒醋课,“有地之家纳门摊酒醋课者,许令造酒食用,造酒发卖者止验米赴务投税”。门摊酒醋课按户定额,实际征收时则多以税粮或田亩多寡为标准。在城市地区,“散办法”有多种形式:一是由居民摊纳;一是上户自愿认办;一是勒派役户包办;还有一种是由酒户或设肆之家办纳③。对于醋,元政府的控制较松,纳课即可自酿。至元二十二年(1285),免收乡村醋课。至元二十七年(1290)前后,乡村醋课与酒课同行门摊。元代酒课,除门摊酒课外,主要采取税米,即按米的数量征课的办法,课率不断提高。

① 《元典章》卷二二《户部》八《茶课》。

  ② 虞集:《榷茶运司记》,《道园学古录》卷三七。

  ① 王恽:《为蝗旱求治事状》,《秋涧集》卷八八。

  ② 《元典章》卷二二《户部》卷八“江南诸色课程”,“乡村百姓许造酒”。青阳翼:《太平去思之碑》,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卷十五《刺守》;袁桷:《王吕柏里公神道碑》,《清容居士集》卷二六;《元典章》卷二二《户部》八《私造酒曲依匿税科断》。

  ③ 《吴兴金石志》卷十五《褚天祐墓碣》;郑元祐《道童公去思碑》,《侨吴集》卷十一;《两浙金石志》卷十七《宋公去思碑》。

  实行“榷酤法”时,酒课连工本一起征收。至元十年(1263),米一石收钞四两,内米价三两,酒课一两①。至元二十二年(1285),米一石收钞十两,当时糯米一石及酒曲等工本约为七两②,则酒课为三两左右。同年改令酒户自备工本,米一石收酒课五两。此外,有的地区实行过按酒征课的办法,如广州路(治今广东广州),“每坛税钞一贯”③。元代的酒课总额也是不断增大,至元二十二年,全国课额钞一千四百四十锭④;至元二十九年(1292),浙江、江西、湖广三省的课额即达钞三十六万锭⑤。商税也是元政府的一项重要收入,由设在各地的税务机构负责征收。元太宗六年(1234),始征商税。至元七年(1270),定商税三十取一,总额四万五千锭。至元二十六年(1289),大增天下商税额,腹里为二十万锭,江南为二十五万锭。此后商税额不断提高,至元文宗时,“视其初倍蓰不侔矣”⑥。市舶税,是对海外贸易所征的税课,起征于灭宋之后,由市舶司负责征收。市舶税主要是货物抽分,从1283 年起,细货十分抽一,粗货十五分抽一。1293 年市舶法则确定,抽分以外,另征三十分之一的市舶税。延祐元年(1314)将抽分率提高一倍,细物十分抽二,粗物十五分抽二。此外,至元二十二年(1285)规定,泉州、福州(当时置市舶司)等处抽分过的舶货贩往本省有市舶司的地区发卖,还要再加抽分,细物二十五分抽一,粗物三十分抽一。

金、银、珠、玉、铜、铁、水银、朱砂、铅、锡、矾、硝、竹、木等山林川泽之产,元代皆“定其岁入之课”(《元史·食货志二》)。矿物的开采冶炼,元代称为“洞冶”,或由政府经营,或由民间经营。政府经营者,称系官拨户兴煽洞冶,由政府在矿区设场置官,佥派部分人户为淘金、炉冶等户,按户或按佥派前的税粮数定出每户的课额(生产定额)①;民间经营者,称自备工本洞冶,由民户自备工本组织生产,向政府缴纳课税。自备工本洞冶的纳课形式有定额制和抽分制,以抽分制为主。抽分率,金、银大致为十分之三②,铁为十分之二③。上述诸课,常有“呈献”而来,呈献者往往妄献以要名爵,所献非所产的情况在在有之。但元政府著定课额之后,轻易不予改变。

① 《元典章》卷二二《户部》八《葡萄酒三十分取一》。

  ② 程钜夫:《江南诸色课程多虚额妄添宜与蠲减》,《雪楼集》卷十。

  ③ 陈大震等:《大德南海志》卷六《税赋》,“酒课”。

  ④ 《元史》卷二○五《卢世荣传》。

  ⑤ 《元典章》卷二二《户部》八《添办酒课》。

  ⑥ 《经世大典序录·赋税·商税》,苏天爵:《元文类》卷四○。

  ① 彭泽:《弘治徽州府志》卷三《食货》二《财赋》;张铉:《至正金陵新志》卷三下《金陵表》七;许有壬:《公移》“蒙山银”,《至正集》卷七五。

  ② 《元史》卷二八《英宗纪》二。

  ③ 《元典章》卷二二《户部》八《铁货从长讲究》。

这样,课额的办纳只有两种途径,一是由签发的淘金、炉冶等户抽纳,一是由地方官府向民户抑配,其结果都是“民往往贵市入输”④。元代课程中还有“额外课”一类,其名目《元史·食货志》所记有历日、契本、河泊、山场、窑冶等三十二种。其中有些课目是全面征收的,有些则只征收于部分地区或个别地区。这些课入不在元代税课的定额之内,故称“额外课”,“然国之经用,亦有赖焉”(《元史·食货志二》)。

 

中统三年,宋人攻蕲州,徐州总管李杲哥叛降于朱。忠嗣从大军复徐州,执杲哥杀之。赐银二百两、币五十匹。四年,罢归,卒于家。

忠范,代兄忠济为东平路行军万户。至元九年,金成都行省事,战失利,逮至东师,会赦免。十二年,授国信副使,偕廉希贤使于宋,至独松关,为宋将张濡所杀。

史臣曰:严实降于宋,又降于蒙古,盖亦乘时徼利之土。迨中原粗定,挈壑转徙之民民,置之衽席之上,兴学养士,文教蒸蒸,虽学道爱人者何以尚此。宜乎功名之盛不及张柔、史天泽,而令闻独远也。

凡严实行台官有名迹者,得十有二人,附著左方:王玉汝,字君玮,郓州人,严实署为掾吏,稍迁行台令史。中书令耶律楚材过东平,奇之,授本路奏差官。夏津灾,玉汝秦请复其民一岁。

太宗十年,以东平地分封诸功臣,各私其人,不隶有司。玉汝曰:“若是,则严公事业存者无几矣!”夜哭于楚材怅后,明日。楚材召问之曰:“玉汝为严公之使。今产公地分裂,而不能救止,无面目还报,将死于此。是以哭耳。”楚材恻然良久,使诣帝前诉之,玉汝进言:“严实以三十万户归朝廷,崎岖忠难,卒无异志,岂与他降人同,今裂其土地,非所以旌有功。”太宗嘉玉汝忠款,罢其事,迁行台知事,遥领平阴令。

实子忠济嗣,授左右司郎中,总行台之政。定宗即位,食邑东平者复欲剖分实地,玉汝力争于上,事始己。宪宗即位,命常赋外岁出银两,谓之包垛银,玉汝曰:“民力不支矣!”率诸路管民官诉之阙下,砍三分之。累官泰定军节度使,兼兖州管内观察使,充行台参议。后以病谢事,忠济强起之。未几卒。

张晋亨,字进卿,南宫人。

兄颢,金同知安武军节度使事。领枣强令,卒所部降于严实,进安武军节度使,战殁。

木华黎承制,以晋亨袭颢职。晋亨性畏慎,实器之,以女妻焉。其子忠贞人质,遣晋亨从之,大祖二十二年,从孛鲁攻益都,以功迁昭教大将军,领恩州剌史,兼行台马步军都总领,再迁镇国大将军。太宗六年,从实入觐,授东平路行军千户。从围安庆,攻光州之定城,略信阳,又别攻六合,拔之。

实卒,其子忠济奏晋亨权知东平府事,东平贡赋率倍他迫,又订书狱讼曰不瑕给,晋亨任七年,甚获民誉。宪宗即位,从忠济入觐。时包银制行,廷议户赋银六两。诸道长史有辄请试行者。晋亨面责之曰,“诸君为亲民之吏,民利病且不知乎今知而不言,罪也。承命而归,事不克济,尤罪也。且五方土产不同,任土而赋之,则民便而享易济,必责民输银,虽破产有不能办者。”大臣以闻,明日,大宗召见,如其言以对,帝韪之,乃蠲户额三分之一,仍听民输他物,遂为定制。帝欲赐晋亨金虎符,辞曰:“虎符,为长一边者所佩,臣佩虎符,非制也。不敢受。”帝益悦,改赐玺书、金符,恩州管民万户。

中统三年,李璮叛,晋亨从忠范败贼于遥墙泺,改本过奥各万户。四年,授金虎符,分将本追兵充万户,戍宿州,建言:“汴堤南北沃壤,宜屯田以资军食。”乃分兵屯垦。期年,遂获其利,至元八年,改淄莱路管,寻兼军事。十一年,大举伐宋,晋亨在选中,闻命就道,曰:“此报效之时也。当率所部。”由安庆渡江,伯颜留戌镇江;战焦山、瓜洲,皆有功,十三年,卒。三子:好古、好义、好礼。

好古,字信南,晋亨权知府画,忠济以好古领其父军。戍宿州,旋授行军千户。从围樊城,又从略场州,攻邵伯埭,拔之。中统元年,兼恩州刺史。未几,移戍蕲州。宋人来攻,好古力战。死之。时晋亨在济南军中,闻之曰:“吾儿得其死矣。”至元元年,以好古殁没于王事,命其弟好义、好札并袭职为千户。

齐荣显,字仁卿,聊城人,父旺,金同知山东西路兵马都总管。荣显九岁代父任为千户,佩金符,从妻父严实屡立战功。攻濠州,宋兵背城为阵,荣显薄之,所向披靡。部将王孝忠力战,中钩戟,荣显断戟拔孝忠出。大帅察罕壮之。进拔五河口,擢权行军万户府,守宿州。堕马伤股,改捉提本路课锐,又改本路军镇抚,兼提控经历司。值断事官钓校诸路积逋,官吏多遭诟辱,荣显从容辨理,悉为蠲贷。从实人朝,授东平总管参议,兼领博州防御使。及大兵伐宋,道出东平,索供给银二万锭,荣显诣断事官诉之。得折充赋税。中统元年,告归,卒于家。

张氏族谱

1行一世张挥:子二:张昧和张般

2行二世张昧,子二:张台骀公、张允格公

3行三世张允格,子一:张伊源公

4行四世张伊源,子四:张突美、张简竹、张侯公、张谟公

5行五世张突美,子三:张德公、张实公、张咸公

6行六世张咸公,子一:张绍公

7行七世张绍公,子一:张伯明公

8行八世张伯明,子三:张有伦公、张有球公、张有从公

9行九世张有伦,子一:张方公

10行十世张方公,子一:张考公

11行十一世张考公,子一:张厥旦公

12行十二世张厥旦,子一:张存公

13行十三世张存公,子一:张珍公

14行十四世张珍公,子一:张古公

15行十五世张古公,子三:张刘公、张外公、张来公

16行十六世张刘公,子一:张寿公

17行十七世张寿公,子一:张戊公

18行十六世张来公,子一:张厚公-上接15行-

19行十七世张厚公,子一:张成公

20行十八世张成公,子一:张伟公

21行十九世张伟公,子二:张占公、张玷公

22行二十世张玷公,子一:张遐公

23行二十一世张遐公,子一:张裔公

24行二十二世张裔公,子一:张就公

25行二十三世张就公,子一:张岐公

26行二十四世张岐公,子二:张茂公、张盛公

27行二十五世张茂公,子一:张基公

28行二十六世张基公,子一:张蕃公

29行二十七世张蕃公,子一:张适公

30行二十八世张适公,子一:张戈鲁公

31行二十九世张戈鲁公,子一:张寰人公

32行三十世张寰人公,子一:张庄公

33行三十一世张庄公,子一:张万特公

34行三十二世张万特,公子一:张奇公

35行三十三世张奇公,子一:张伯衍公

36行三十四世张伯衍,公子一:张读宏公

37行三十五世张读宏,公子二:张琛公、张嵩公

38行三十六世张琛公,子一:张隆公

39行三十七世张隆公,子一:张申公

40行三十八世张申公,无传

41行二十五世张盛公,子一:张协之公-上接26行-

42行二十六世张协子公,子一:张檠缨公

43行二十七世张檠缨公,子一:张敌公

44行二十八世张敌公,子三:张远公、张过公、张近公

45行二十九世张近公,子一:张牛公

46行三十世张牛公,子一:张妙今

47行三十一世张妙公,子一:张续公

48行三十二世张续公,子一:张松公

49行五世张谟公,子二:张纪公、张义公-上接4行-

50行六世张义公,子一:张芳公

52行七世张芳公,子一:张祖公

53行八世张祖公,子一:张依公

54行九世张依公,子一;张的公

55行十世张的公,无后

56行五世张简竹公,子二:张正公;张果-上接4行-

57行六世张果公,子一:张青公

58行七世张青公,子一:张元公

59行八世张元公,子二:张育公、张乐公

60行九世张乐公,子一:张世兴公

61行十世张世兴,子一:张彭祖公

62行十一世张彭祖公,子一:张乾公

63行十二世张乾公,无后

64行五世张侯公,子三:张立方公、张敬和公、张若公-上接4行-

65行六世张若公,子二:张道公、张圣公

66行七世张道公,子一:张平公

67行七世张圣公,子二:张中华公、张远大公

68行八世张中华,子一、张雄公

68行八世张远大,子一、张英公

69行九世张雄公、张英公,无传

70行六世张敬和公,子二:张升公、张泰公

71行七世张升公,子三:张先公、张贵公、张义公

72行八世张先公,子一:张坚公,张坚公被称为玉皇大帝

73行八世张义公,子一;张单公,张单公为灶神

74行六世张立方公,子二:张乾公、张坤公

75行七世张乾公,子二:张政公、张齐公

76行八世张齐公,子一:张广公

77行九世张广公,子一:张有公

78行十世张有公,子一:张颜公

79行十一世张颜公,无传

80行七世张坤公,子一:张敦吾公

81行八世张敦吾公,子一;张效公

82行九世张效公,子一:张重熙公

83行十世张重熙公,子一:张吴光公

84行十一世张吴光公,子一:张天杰公

85行十二世张天杰公,子一:张钦若公

86行十三世张钦若公,子二:张桃公、张榆公

87行十四世张桃公,子一;张师公

88行十五世张师公,子一:张宣公

89行十六世张宣公,子二:张隐公、张骘公

90行十七世张骘公,子二:张采公、张宓公

91行十八世张宓公,子一:张孝公

92行十九世张孝公,子二:张丞公、张永公

93行二十世张丞公,子一:张爨公

94行二十一世张爨公,子一:张琮公

95行二十二世张琮公,子二:张琴公、张奕公

96行二十三世张琴公,子一:张赞公

97行二十四世张赞公,无后

98行二十世张永公,子一:张伯彦公-上接92行

99行二十一世张伯彦公,子一:张道绍公

100行二十二世张道绍公,子二:张恒公、张昊公

101行二十三世张昊公,子一:张表公

102行十四世张榆公,子二:张临公、张卧公-上接86行

103行十五世张临公,子一:张宜公

104行十六世张宜公,子一:张阳公

105行十七世张阳公,子一:张安公

106行十八世张安公,子一:张考公

107行十九世张考公,子一:张承公

108行二十世张承公,子二:张喾公、张璺公

109行二十一世张喾公,子三:张珑公、张琦公、张珍公

110行二十二世张珑公,子一:张纲公

111行二十三世张纲公,子一:张奇之公

112行二十四世张奇之公,子一:张流椒公

113行二十五世张流椒公,子一:张庆公

114行二十六世张庆公,子一:张仲文公

115行二十七世张仲文公,子一:张逸公

116行二十八世张逸公,子一:张敩公

117行二十二世张琦公,子二:张契公、张希公-上接109行

118行二十三世张希公,子一:张燧公

119行二十四世张燧公,子二:张迈公、张遵公

120行二十五世张遵公,子一;张丝公

121行二十六世张丝公

122行二十五世张迈公,子二:张经公、张纶公-上接119行

123行二十六世张经公,子一:张穆公

124行二十七世张穆公,无传

125行二十六世张纶公,子一:张文公

126行二十七世张文公,子一:张伯先公

127行二十八世张伯先公,子一:张龙翔公

128行二十九世张龙翔公,子二:张广公、张旦公

129行三十世张旦公,子一:张玫公

130行三十一世张玫公,子一:张和

131行三十二世张和公,子一:张庚公、张雍公

132行三十三世张雍公,子一:张显公

133行三十四世张显公,子一:张休公

134行三十五世张休公,子一:张逊公

135行三十六世张逊公,子一:张郢公

136行三十七世张郢公,子一:张取公

137行三十八世张取公,子一:张顺公

138行三十九世张顺公,子一:张圉公

139行四十世张圉公,子一:张肃公

140行四十一世张肃公,子一:张永公

141行四十二世张永公,子一:张流公

142行四十三世张流公,无传

143行三十世张广公,子一:张汝胄公-上接128行

144行三十一世张汝胄公,子:张时英公

145行三十二世张时英公,子一:张琏公

146行三十三世张琏公,子一:张器之公

147行三十四世张器之公,子一:张迪宗公

148行三十五世张迪宗公,子一:张琳玉公

149行三十六世张琳玉公,子一:张绮公

150行三十七世张绮公,子一:张熙公

151行三十八世张熙公,子一:张同人公

152行三十九世张同人公,子一:张良父公

153行四十世张良父公,子一:张致静公

154行四十一世张致静公,子一:张景福介

156行四十二世张景福公,子一:张襄公

157行四十三世张襄公,子一:张明公

158行四十四世张明公,子一:张分辅公

159行四十五世张分辅公,子一:张仁贵公

160行四十六世张仁贵公,无传

161行二十二世张珍公,子一:张馀公-上接109行

162行二十三世张馀公,子一:张躜公

163行二十四世张躜公,子一;张秦公

164行二十五世张秦公,子一:张还公

165行二十六世张还公,子一:张纯公

166行二十七世张纯公,子一:张质公

167行二十八世张质公,子二;张厢公、张康公

168行二十九世张康公,子一:张启公

169行三十世张启公,子一:张立公

170行三十一世张立公,子一:张瑰公

171行三十二世张瑰公,子一:张秣公

172行三十三世张秣公,子一:张庖公

173行三十四世张庖公,子一:张颢公

174行三十五世张颢公,子一:张洙公

175行三十六世张洙公,子一:张逸公

176行三十七世张逸公,子一:张都公

177行三十八世张都公,子一:张助公

178行三十九世张助公,子一:张须公

179行四十世张须公,子一:张圆公

180行四十一世张圆公,子一:张肃公

181行四十二世张肃公,子一:张昶公

182行四十三世张昶公,子一:张浚公

183行四十四世张浚公,子一:张惠公

184行四十五世张惠公,子一:张谊公

185行四十六世张谊公,子一:张稳公

186行四十七世张稳公,子一:张元公

187行四十八世张元公,子二:张奎公、张正公

188行四十九世张正公,子一:张炳公

189行五十世张炳公,子二:张振公、张辰公

190行五十一世张振公,子一:张顺必

191行五十二世张顺必

192行五十一世张辰公,子一:张本公-上接189行

193行五十二世张本公,子三:张灼公、张燥公、张焰公

194行五十三世张灼公,子一:张兖公

195行五十四世张充公,子一:张灵公

196行五十五世张灵公,子一:宏公

197行五十六世张宏公,子一:张道公、张绅公

198行五十七世张道公,子一:张仲公

199行五十八世张仲公,子二:张逸公、张众公

200行五十九世张众公,子一:张叔谦公

201行六十世张叔谦公,子一:张卓公

202行六十一世张卓公,子一:张宪公

203行六十二世张宪公,子一:张淩公

204行六十三世张淩公,子三:张汝郊公、张汝乐卩公、张汝郃公

205行六十四世张汝乐公,子一:张伋公

206行六十四世张汝郊公,子一:张微公

207行六十五世张徵公,子一:张房公

208行六十六世张房公,子一:张策公

209行六十七世张策公,子一:张义公

210行六十八世张义公,子二:张寿公、张焘公

211行六十九世张寿公,子一:张晋公

212行六十九世张焘公,子一:张普公

213行七十世张普公,子一:张凝公

214行七十一世张凝公,子一:张伯公

215行七十二世张伯公,子一:张孝公

216行五十九世张逸公,子一:张伯谦公-上接199行

217行六十世张伯谦公,子一;张信明公

218行六十一世张信明公,子二:张贵公、张实公

219行六十二世张实公,子一:张禹臣公

220行六十三世张禹臣公,子一:张元驭公

221行六十四世张元驭公,子一:张熙公

222行六十五世张熙公,子一:张叔玄公

223行六十六世张叔玄公,子一:张奉义公

224行六十七世张奉义公,子一:张高陵公

225行六十八世张高陵公,子一:张宣武公

226行六十九世张宣武公,子一:张侯

227行七十世张侯公,子一:张老

228行七十一世张老公,子一:张君臣

229行七十二世张君臣公,子一:张趯公

230行七十三世张趯公三子:张骼公:张髓公:张体公

张守礼世系云

谱2365行第74世;七十四世张骼公二子接229行:张进明公:张权:

◎2366行第75世:七十五世张进明公一子:张孟谈公

张2367行第76世:七十六世张孟谈公三子:张柳朔公:张正朔公:张望朔公

氏2368行第77世:七十七世张柳朔公一子:张开地公

全2369行第78世:七十八世张开地公子二:张平:张黡

谱2370行第79世;七十九世张平公子二;张良;张胜

◎2371行第80世;一世张良子二;张不疑;张辟疆

张2372行第81世;二世张不疑公子二;张典公;张高公

氏2373行第82世;三世张典公四子;张默;张黔;张然;张鹿

全2374行第83世;四世张默子一;张金公

谱2375行第84世;五世张金公子一;张乘公;名千秋;号万雅

◎2376行第85世;六世张乘公;名千秋号万雅公子三; 张嵩公; 张京公; 张文敬公

张2377行第86世;七世张嵩公子五;张壮公;张缵公;张彭公;张睦公;张述公

氏2378行第87世;八世张壮公子一。张胤

全2379行第88世;九世张胤公子接2512行一; 张皓公

全2512行第88世;九世张胤公接2379行子一; 张皓公

谱2513行第89世;十世张皓公生子二; 张宇公; 张纲公

◎2514行第90世;十一世张宇子;张逊

张2515行第91世;十二世张逊子;张孟成

氏2516行第92世;十三世张孟成子;张平

全2517行第93世;十四世张平子;张英;张华

谱2518行第94世:十五世张华子;张祎;张韪

◎2519行第95世:十六世张祎子;张舆

张2520行第96世:十七世张舆子;张次惠

氏2521行第97世:十八世张次惠子;张穆之;张安之;张玄之

全2522行第98世;十九世张安之子;张宏胄;张宏策;张宏兴

谱2523行第99世;二十世张宏策子;张纟丕;张缅;张绾;张绚;张缵

◎2524行第100世;二十一世张缅子;张芬;张传;张佚

张2525行第101世:二十二世张传子;张守礼

氏2526行第102世:二十三世张守礼子;张君政

全2527行第103世:二十四世张君政子;张子胄;张子虔;张子卿;张子冲;张子誉;张子猷

谱2528行第104世:二十五世张子胄接2394行子;张弘智;张弘藏;张弘毅;张弘愈

◎2529行第105世;二十六世张弘愈子;张九章;张九宾;张九臯;张九龄

张2530行第106世;二十七世张九龄接2504行子;张拯 ;张挺

张守礼世系第106世;二十七世张九龄第113世;三十四世张宏深[渥]

全2703行第106世;二十七世张九龄子接2504行;张拯 ;张挺

谱2704行第107世;二十八世张拯子;张国器;张藏器 ;张英器

◎2705行第108世:二十九世张藏器子;张敦庆 [族谱之第181章世系表]

张2706行第109世:三十 世张敦庆子;五子张景新;次子张景重字隶英[名又作;张棣英];长子[状元]张隶实[名又作;张棣实];三子张隶华[名又作;张棣华];四子张隶文[名又作;张棣文];六子张景僖;七子张景礼

氏2707行1第110世:三十一世张景重子;张焴;张爟

全2707行2第111世:三十二世张焴子;张廷杰

谱2708行第112世;三十三世张廷杰子;张涉[字宏涧];张沦[字宏泽];张沼[字宏渊];

张廷杰

查《永丰沙溪张氏族谱大本堂》载:张廷杰公,官至太子太保,唐代宗五年丁未正月初一日午时[767]生,亨年七十有三,唐文宗十三年己未殁葬沙台虎形甲山庚兼卯酉向[839],娶欧阳氏,葬与夫全茔,继娶陈氏,唐代宗六年戌申五月初八日生[768],殁未详,葬仙坑中牛形亥巳兼壬丙,五子:宏涧、宏深、宏泽、宏渊、宏海,凡五宏之子孙各祥择地其蕃盛衍传,或居粤闽,或居豫章,或居抚州乐邑,即居吉郡吉水,泰和,永丰,皆张氏之人烟绸密也,崇之裔皆由沙溪宅场丘水村分徒不一其地,故水村大本祠为族昭穆此由序。

《永丰沙溪张氏族谱大本堂》世系整理图一

32世-----------------------------------张敦庆

---------------------------------------┏╋━━━━┳━━━━┳━━━━━━┓

33世-----------------------------------张景仲----张景新----张景贵---张景礼

---------------------------------------┏┻━━━┓

34世-----------------------------------张焴---张爟

-----------------------------------------┃

35世-----------------------------------张廷杰

---------------------------┏━━━━━━╋━━━━┳━━━━┳━━━━━━┓

36 世 ----------------------张宏涧----张宏泽----张宏渊------张宏海--张宏深

35 世 ------张廷杰

----┏━━━━╋━━━━┳━━━━┳━━━━━━━━━━━━━━━━━━┓

36 世张宏涧--张宏泽----张宏深------张宏海-------------------------张宏渊

---------------------┏━┻━━━━━━━━━━┓

37 世-----------------张锭-张夫---张仲-----张秀

-----------------------------------┃-----┏┻━━━━━━┓

38 世 ---------------------------张达------张元吉-----张途

-----------------------┏━━━━━┻┓┏━━━┻━┓--┃

39 世 ------------------张彦-----张敬---张友仁-张友信-张仁远

张洪[张宏海];张渥[字宏深] [族谱之第246章世系表]

◎2709行第113世;三十四世张宏深[渥]子接2708行;张瑶;张绣 接2742行

全2742行第114世;三十五世张绣接2709行子;张元吉;张元善

谱2743行第115世:三十六世张元吉公,子:张享兆:张友信接2767行:张友仁 接2749行

◎2744行第116世:三十七世张享兆公,子:张春祥,张利祥

张2745行第117世:三十八世张利祥公子:张才杰,张才宪

氏2746行第118世:三十九世张才杰公子:张子举

全2747行第118世:三十九世张才宪公子:张十六

谱2748行第119世;四十世张十六公子:张国保

◎2749行第116世:三十七世张友仁接2743行公,子:张讷

张2750行第117世:三十八世张讷公子:张文辉,张文耀

氏2751行第118世:三十九世张文耀公子:张舜升

全2752行第119世;四十世张舜升公子:张子善接2760行:张子容接2757行:张子和

谱2753行第120世;四十一世张子和公子:张庆

◎2754行第121世:四十二世张庆公子:张青文

张2755行第122世;四十三世张青文公子:张以能

氏2756行第123世;四十四世张以能公子:张志海

全2757行第120世;四十一世张子容接2752行公子:张敏

谱2758行第121世:四十二世张敏公子:张青太

◎2759行第122世;四十三世张青太公子:张以顺

张2760行第120世;四十一世张子善接2752行公子:张禅接2764行:张康

氏2761行第121世:四十二世张康公子:张赓琏

全2762行第122世;四十三世张赓琏公子:张以明

谱2763行第123世;四十四世张以明公子:张志达

◎2764行第121世:四十二世张禅接2760行公子:张青琏

张2765行第122世;四十三世张青琏公子:张以敬

氏2766行第123世;四十四世张以敬公子:张志达 暂无下接行

全2767行第116世:三十七世张友信接2743行公,子:张国民,张维绩

谱2768行第117世:三十八世张维绩公子:张文翁,张南翁:张见翁

◎2769行第117世:三十八世张国民公子:张文达,张文嵩

张2770行第118世:三十九世张文嵩公子:张日华

氏2771行第118世:三十九世张日华公子:张珙

全2772行第119世;四十世张珙公子:张师颜

谱2773行第120世;四十一世张师颜公子:张邦文

◎2774行第121世:四十二世张邦文公子:张万有

张2775行第122世;四十三世张万有公子:张伋

氏2776行第123世;四十四世张伋公子:张严寿

全2777行第124世;四十五世张严寿公子:张孔阳

谱2778行第125世:四十六世张孔阳公子:张天凤

◎2779行第126世:四十七世张天凤公子:张明甫

张2780行第127世:四十八世张明甫公子:张淑开

氏2781行第128世:四十九世张淑开公子:张均祥

全2782行第129世;五十世张均祥公子:张成运

谱2783行第130世;五十一世张成运公子:张宗信

◎2784行第131世:五十二世张宗信公子:张克荣

张2785行第132世;五十三世张克荣公子:张淳化:张沙溪 暂无下接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涣古城遗址位于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即秦末农民起义军攻克的第一个城池“铚”,是面向涣水建起的一座古城。土城呈方形,城基保存基本完好,城外东、西、北三面地势平坦,城内建筑大部分聚集在城南部。

古城民俗遗存丰厚,自明代以来延续了600多年的“棒棒茶”文化是中原地区汉民族乡俗遗产的活化石,为中国中东部地区仅存独有。各种民间艺术和土特产也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原真的淳朴风味保留至今。

遗址包括城垣和城内遗迹两部分。城垣始建于战国晚期,南临浍河,近正方形,总面积20159万平方米。北城墙内侧东西长1510米,东城墙内侧南北宽1270米(南端因顺河势与西城墙相比稍短),西城墙内侧南北宽1400米,周长5690米,总面积20159万平方米。原有东、西、南、北四门,现均为缺口。

在土城墙上筑有烽火台,西城墙上有6处,东段城墙上有3处,烽火台间距约为100米,原台基约30米见方,高出城垣5米左右,(由于多年雨水冲塌现呈圆丘形),南、北城墙均未设烽火台。

北城墙外有护城河,宽19米,深4—6米,长1592米,南墙外临浍河,东城墙外亦有护城河,南通浍河。由于逐年淤塞,现已成为凹坡地,西城外的护城河已无可辩认。东、西、北墙三面城墙均保存完好,尤以北城墙最为完整。

西城墙上从南向北第5个烽火台以北,长778米的城垣较为平整,从北城墙自西向东第一个缺口的断面经过测量上宽5—7米,底宽45米,高11米,内坡度为142米,外坡度217米,北城垣有485米和东城垣484米两段,保存较完好,东城墙南段有临涣粮站职工和部分居民住房,南城墙也有一些民居,致使南城垣保存状况稍差。

临涣古城墙 系夯土构筑,非常坚硬,从古城墙的东北、东南、西南等多处切断面来看,土城分两次建成,第一次筑城夯土层厚度均为10厘米,夯窝直径为11厘米,夯距约3厘米,上部夯土层可数22层,较为整齐,下部90厘米,均为整齐的夯土层。第二次夯土层厚度有所变化,顶部夯土层厚度15-30厘米不等。在古城第二次覆土的土层中发现许多泥质红、灰陶片云纹瓦当、板瓦、筒瓦碎片及汉砖等物。

城内中南部略高,城外浍河分水处有一台地,曰观星台,为新石器中晚期文化遗址。有无内城,暂无考。临涣古城遗址与城内古建城隍庙、天主教堂、文昌宫、慈云庵、山西会馆、袁氏宅院及城外的张晋亨墓、李沃孜墓群、孙氏墓群等共同组成了临涣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临涣茶馆 始于明代,独具地方特色,现存10家,集中于南大街两侧,有茶座300余张。茶用龙须泉水、六安茶棒,汤色红艳,清香甘美。这些茶馆是居民休憩、闲聊的佳地。此外临涣产的酱包瓜也独具地方风味,远近驰名。

临涣镇的景点:临涣古城遗址、城隍庙、天主教堂、文昌宫、慈云庵、山西会馆、袁氏宅院、张晋亨墓、李沃孜汉墓群、孙氏墓群等。

临涣镇位于皖北濉溪县城西南37公里,浍河北岸,方圆仅有3公里,常住人口不足两万,处于包河和浍河交汇处,在古代曾是重要的水路交通要道。

据说临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攻打的第一座城池就是临涣,伍子胥、曹操和太平军、捻军都在这里驻扎过军队,邓小平、刘伯承曾在这里指挥过淮海战役。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临涣丰富的文化,其中最有名的要算是茶。

临涣现存二十余家老茶楼,最有名的两家是南阁茶楼和怡心茶楼。这两家茶楼坐落在同一条街上,历史都超过百年,门面同样简朴。在怡心茶楼喝一壶茶,当地用的都是土瓷和粗砂的茶具,各家茶馆的茶壶式样大致相同,但颜色有别,不会搞混。在黑色的茶碗里倒了一点深**的茶水,小心翼翼地啜饮,汤色很浓,茶味却很淡,分辨不出究竟是绿茶、红茶还是黑茶,反正不是任何一种熟悉的茶味。

茶楼的内部没有什么特别的装饰,因为经年烟熏火燎,大半黑乎乎的,摆着几张八仙桌或是陈年古董般的木茶桌,配数条长凳,大部分都已缺角少棱,漆色也早已斑驳,配上那些土旧茶壶,倒也很是搭调。桌边围坐得满满的,都是大老爷们儿,竟不见一个女茶客,每人面前一把茶壶、一只茶盅,茶馆里还备有香烟和糖果、瓜子、花生等小吃,供茶客们消遣,烟草味掺和着茶水味,也许就是老茶客们最感亲切的气息吧。在那烟气茶香的氤氲中,时间变得缓慢而黏滞。

濉溪县景点

老城石板街、临涣古城、临涣文昌宫、双堆集烈士陵园、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纪念碑等。1、老城石板街:老城石板街,东起老濉河西岸,西至关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