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功臣中的首富是谁,他一年的工资有多少?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4收藏

大唐功臣中的首富是谁,他一年的工资有多少?,第1张

提起古代官员中的富翁,人们就会想起严嵩、张居正、和珅,但是他们的钱似乎都不是好道儿来的,最后也不得善终:严嵩饿死荒郊,张居正的后人也被饿死不少,和珅干脆被三尺白绫了却性命,这才叫有命赚没命花。而咱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人,一生不贪不占却成了唐朝首富,为了叫起来方便,咱们不妨给他取另一个名字,叫做“英雄首富”“功臣首富”或者“首富英雄”。这位首富英雄的钱财比大唐开国元勋秦琼秦叔宝还多,或者说秦琼跟他相比,也是个穷人。而他一年的俸禄,比康熙皇帝二十四个儿子加起来还多。

因为太过富有,所以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秦琼就在家只享受(称病)不干活了——只要不犯错误,朝廷就不会收回他的六千五百亩耕地,因为那是“永业田”,只要秦家还有后人,就可以一直收取地租。

但是要说秦琼是唐朝首富,肯定是不准确的,因为唐朝太有钱了,所以对官员都很大方,唐朝官员的工资甚至比宋朝还高,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唐会要》中找到答案:即使是九品芝麻官,除了年薪、月俸之外,也还有伙食补助、仆役补贴和零花钱(食料、庶仆、杂用)。唐朝的官员薪水标准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因为咱们要说的是唐朝那个好人大富翁——他一年的薪俸高达二十八万贯,而这二十八万也仅仅是“毛毛雨”。看过新旧两唐书的读者肯定要笑了:一年工资二十八万贯的,那不就是汾阳王郭子仪吗?

是的,就是汾阳王郭子仪,在历朝历代的好人中,郭子仪说自己家财第二,估计也没人敢称自己第一。最令人钦佩的是,郭子仪的亿万家财,来源光明正大,花起来也是心安理得,上至皇帝老儿,下至平民百姓,都说不出半个不字来。

闲话少叙,咱们还是来看看郭子仪究竟有多富吧。下面的数据综合《新唐书列传第六十二》《旧唐书列传第七十》《唐会要卷四十五》,并全部转换成了现代汉语。

郭子仪家大业大,大到自己家里要修大道,虽然没有于谦家里那样的“妈厨高速”“父保高速”,但是却有数量不少于三千的家人。这些家人在汾阳王府里居然会迷路,而且相互之间还不认识。

尽管郭子仪的私宅大得惊人,但是历代皇帝(代宗德宗)赏赐的东西太多了,以至于仓库都放不下了。就连郭子仪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家产(前后赐良田美器,名园甲馆,声色珍玩,堆积羡溢,不可胜纪)。郭子仪不但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家产,甚至连自己有多少孙子都不知道也认不全(正史中郭子仪不是七子八婿,而是确有八个儿子),以至于每天孙子给他请安,他只好点头示意(诸孙数十,不能尽识,至问安,但颔之而已)。

两唐书和《唐会要》说郭子仪每年正常的官俸收入是二十四万贯,但是紧接着后面还有一句:“私利不在焉”。这个“私利”是什么呢?当然不是收受贿赂,而是正常做买卖。

大家都以为只有宋朝清朝的官员才做买卖,但实际上跟世界各国都做买卖而且不吃亏(有军力做靠山)的,还要数唐朝。郭子仪家做什么买卖,咱们可以从他儿子郭暧身上找到答案。大历十三年,唐代宗下令拆掉白渠水支流上影响老百姓灌溉农田的水力磨坊(碾硙),但是这煌煌圣旨也难以执行,因为要被拆除水力磨坊,有四处拆不动:两处属于郭暧,两处属于升平长公主。

这两口子亲夫妻明算账,但是谁也不敢动他们的买卖,最后还是唐代宗亲自出面做说服工作,郭家这四处磨坊才被拆掉了,而唐代宗给的补偿也不少(赐赉珍玩,不可胜纪)。

这时候有读者可能要说了:三千多口子人,就是二十八万贯工资,也是养不起的。但是请读者诸君切莫着急,前面咱们已经说了,二十八万贯仅仅是毛毛雨。郭子仪还有两千户食邑呢,在唐朝,食邑两千户的功臣,屈指可数,尉迟敬德救过李世民性命,也才只有一千三百户。

而且郭子仪家里那三千人,还不用完全由自己养着,朝廷是要给其中一千五百人发工资的,不但这一千五百人的工资由朝廷发(发给谁朝廷不管,就是给郭家划拨),连郭家二百匹好马的草料钱,也由朝廷报销。

现在咱们该来拿郭子仪的工资跟康熙的二十四个儿子比较一下了:康熙是有二十四个儿子不假,但是包括胤礽在内,被封过亲王的只有八个,亲王的年俸是一万两银子(为了方便起见,咱们就按照大多数时候一贯钱兑换一两银子的朝廷牌价计算,有高有低,各朝代不同),即使这八个亲王都拿双份工资(食亲王双俸),但是加上工资逐级减半的郡王贝子贝勒,加起来一年也不到二十八万两银子。

至于严嵩张居正和珅(这里要插一句,之所以把张居正跟严嵩并列,是因为《天水冰山录》就是严嵩张居正的抄家清单),因为摊上的都是比较小气的皇帝,当时国力也不怎么强盛,他们的大多数钱财都不是好道来的,所以他们还真不能跟英雄郭子仪相提并论。郭子仪作为唐朝英雄首富,得到的评价是这样的:“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侈穷人欲而议者不之贬。”

唐代世家主要是七宗五姓,朝中大臣多出于其中。至于朝中强大势力,历代太多,无法一一列举,比如太宗时的那些开国功臣,玄宗时的李林甫,后来的牛李党争等等,公主和大臣的女儿就更多了,怎么可能列出来呢。终唐一朝,能够屹立不倒的,就只有七宗五姓。门阀势力只有在社会剧烈动荡战争频繁时才会重新洗牌,比如晋朝北方战乱士族南渡,令原本是二流士族的陈郡谢氏和琅琊王氏一跃成为超一流士族。在唐朝这样一个大王朝中门阀士族的地位是非常巩固的~~

给你介绍下七宗五姓吧。

七宗五姓,是大唐时期势力最大的七家门阀。那时,郡望第一流的高门士族,首推清河二崔、范阳卢氏、赵郡陇西二李、太原王、荥阳郑等七宗五姓。 

门阀世家,其源起于汉,盛于晋,兴于南北而至唐时不绝。太宗皇帝李世民扫平群雄龙兴宇内,诏群臣作《氏族志》厘其等第。而群臣共议,以山东清河崔姓为天下第一。太宗盛怒,斥之再三,乃以帝姓李为第一,后姓长孙为次,而崔姓为其三。门阀之盛只此略可洞见。方当其时,门阀有五姓七宗。最为门阀冠冕,是为清河崔、博陵崔、范阳卢、荥阳郑、陇西李、赵郡李、太原王。彼此婚配,不屑他姓。其家每拥户万余,势力倾城 

七宗五姓势力极为庞大,唐室想下嫁公主,清河崔氏都嫌弃大唐皇室有胡人血统,并非纯种汉人,而看不起他们,拒绝迎娶大唐公主 

大唐的宰相薛元超曾说自己平生三大憾事之一,就是未能娶得一个七宗五姓族中的女孩儿为妻。由此可见七宗五姓当年的威风…… 

自魏晋以来的中国政权,几乎都为世族所操控。由于隋唐政权有赖关中世族支持拥载,且山东世族仍保有数百年的重阀阅、讲经学之传统,所以依旧享有优越政治及社会地位。 

隋唐以来都有君主致力于摧毁门阀,这些长存数百年的山东世族的社会、经济地位仍十分优越。但是他们对朝代的建立有功劳,所以君主是用温和的政策改革削弱世族,将其逐渐排除。 

在隋文帝任内,废除九品官人法,改行科举取士,目的是择取人才,摧毁门阀任官系统。可惜隋朝国祚甚短,到唐初,科举并不发达。 

唐太宗指示大臣以当时大臣品位高低订定等级,重新判定《世族志》。结果改定皇族宗室为第一等,其次是皇后外戚长孙氏,民间声望最高的山东世族崔氏被降为第三等。 

武后为对抗掌握政权的唐宗室、大臣,在科举制度中提升进士科的地位,使科举制度更加完备。因进士科难考,而有“五十老明经,六十少进士”的说法,所以进士科逐渐受到重视。 这意谓著世族在历代所享有的优势,也就是对于经学的优渥学识,随着科举制度中进士科的流行,受到挑战,而主攻明经科的世族影响逐渐衰微。所以唐代出现了由明经科的李党,也就是山东世族官员,与牛党进士科新锐形成的牛李党争。 

华北门阀,在经过了长期的门第观念影响下,民间仍存有“门当户对”这种不同门第,不互相通婚的风气。例如《新唐书杜兼传》记载,唐文宗欲以公主下嫁世族时,犹感慨地说:“民间脩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两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这种风气一直持续整个唐朝,到了黄巢之乱才因破坏而快速消灭。 

在唐末的黄巢之乱中,造成大量世族人士的伤亡,富饶的家园与产业也惨遭破坏,而华北世族引以为傲的贯册祖谱也流失,世族衰落,最终与庶民再无区别,世族的地位由地主绅士阶级取代。

秦家的解释

指 秦 朝。 唐 李嘉祐 《晚发咸阳寄同院遗补》 诗:“ 秦 家故事随流水, 汉 代高坟对石碑。”

词语分解

秦的解释 秦 í 中国 周代 诸侯 国名,在今陕西省和 甘肃 省一带:朝(乷 )秦暮楚。秦晋之好。 秦楼 楚馆(旧时指 )。 中国朝代名:秦代。秦镜高悬(喻法官判案的 公正 严明。亦称“ 明镜 高悬”)。 中国陕西省的别称。 ' 家的解释 家 ā 共同 生活 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 家庭 。家眷。家长(僴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 家风 。 家训 。家规。 家喻户晓 。如数家珍。 家庭 所在 的地方: 回家 。 老家 。安家。 居住:“可以家焉”。 对人称自己的

大唐功臣中的首富是谁,他一年的工资有多少?

提起古代官员中的富翁,人们就会想起严嵩、张居正、和珅,但是他们的钱似乎都不是好道儿来的,最后也不得善终:严嵩饿死荒郊,张居正的后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