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家谱 怀宁丁氏的来由
怀宁丁氏家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元代的一位名叫陈峻的人。据怀宁当地的丁氏族谱记载,陈峻在鄱阳湖避乱时,渡江来到宿松(今属安徽安庆),并入赘到丁氏家族,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姓氏,将陈姓改为丁姓。他的一个儿子名为介甫,定居在宿松,而另一个儿子名为义甫,则迁往怀宁的钦化乡汪家潭新安里居住。
自此之后,丁氏家族的子孙人才辈出,不断涌现出高官、学者等杰出人物。比如,丁柷是明正德己卯年的举人,嘉靖己丑年的进士,曾担任浙江东阳知县;丁冠甲是嘉庆己卯年的举人,道光癸未年的进士,曾被钦点为卫守备;丁魁榜是同治癸酉科的举人,光绪丙子科的进士,曾担任蓝翎都司衔江闾门守备。
然而,关于丁氏家族的具体历史和起源,如为何选择在怀宁地区定居,以及陈峻是如何与丁氏家族联系起来的等等细节,由于史料的缺乏,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文字记录。因此,怀宁丁氏家族的起源和历史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东乡武术” 虽然在全国武林中没有另立门户,确也曾响当当的威震八皖。它的源流何在,有什么地方特色,何以能自成一家具有神威的魅力?
从枞阳周家潭章、周大姓的家谱中,才可以找到这个武术系统的蛛丝马迹。据周潭镇永兴村《鹞石周氏宗谱》记载,其祖“文一讳仕龙,生失考。省考中解元,有名登龙虎榜。文武双全,学博渊源,精通子史,更懂汉字五音之学。武有三十六翻身,七十二变化之妙术。宋季附籍桐城县清净乡杨都湖上鹞石山下,设教馆授生徒,而四方远近者争师之。”“清净乡”即宋、元、明、清时期桐城东乡的称谓,“杨都湖”即今天周潭镇和陈瑶湖镇境内的陈瑶湖、枫沙湖水系。由此可见,周氏早在宋代就迁移到枞阳县周潭镇,并成为东乡武术起源流派之一。据章氏族谱所载,章姓始祖可追溯到秦朝大将章邯。唐朝的先祖为仔钧公,系名将,有15个儿子,他的后代有一支迁至安徽泾县,宋时也出过一些武官,元朝时泾县章家天武、天禄兄弟迁来周潭乡大山(原名发洪山)定居。在大山繁衍的后代有武艺高手,如章慕斌,就是清嘉庆甲子科第二名武举人。章氏祖传的武艺,原属福建少林门派。(因先祖也曾在福建蒲城住过)
约在明朝前期,周氏第三世祖与章家联姻,周姓武术又掺入河南少林、湖北武当的套路,所以在明末时萌芽的“东乡武术”,已是南拳北腿的混合流派。它既有南拳“拳打卧牛之地”的步伐稳健、刚劲有力的特点,又有北派拳的跌打滚翻,以腿功见长的风格。它以中低架势为主,低盘为多。步型以马弓步和震脚为多。它以刚劲为主,出手快捷、灵活多变,勇猛凶悍为特色。
“东乡武术”形成后主要用于防卫守土,注重实用,不搞花架子。因为习武者都是农家子弟,除了上百种的拳路套数,十八般武器外,他们还结合农家生产工具,甚至日常生活用品,使之由非武器而化为武艺。我读初中时,有一些东乡同学,几乎都在原籍学过武术,其中有一种叫“板凳花”的套路,真是闻所未闻。它教你坐在长条木板凳时,遇到战斗需要时,立记得转身用两手紧握板凳腿,举起一条板凳便成了武器,只见上下翻腾,左右抵挡,就变出不少攻防的架式来。这便是板凳花。
干农活用的钉耙、扁担、叉子,都被精通武术者设计了武艺动作,成为套路。也是幼小时,还听说一位农家拳的高手发明了用半个钉耙战斗的狠招,他名字即称某半耙。武侠影视中乾隆爷以纸扇做武器,出神入鬼,东乡的神手们以干活擦汗的大毛巾也能甩出攻防的招数,可惜金庸之辈还是没有看过或听说我们东乡拳的活学活用还有那么多他们想像不到的神奇。
“东乡武术”还有不少神奇、神秘的“功”法,如轻功,“贴壁挂画”即是其中的一种。另有“二龙戏珠”、点穴法、铁砂掌、硬功等都是最难学的。在三十六教头中,都或多或少各有所长地掌握了不同的奇功绝技,可惜这些“功”都无文字传承下来,加上过去我国古代习武练功历来有“家传不外传”、“传媳不传姑”的规矩,所以它们几乎全都失传了。
今天,我们重温祖国武化遗产,主要为了自卫、健身,也可对现代反恐擒拿,武装侦察的技艺中注入古典武艺精华的有益元素,使其重放光芒。这也是一种实用的“古为今用”吧!
东乡武术 简介
渊源
据周潭镇永兴村《鹞石周氏宗谱》记载,其祖“文一讳仕龙,生失考。省考中解元,有名登龙虎榜。文武双全,学博渊源,精通子史,更懂汉字五音之学。武有三十六翻身,七十二变化之妙术。宋季附籍桐城县清净乡杨都湖上鹞石山下,设教馆授生徒,而四方远近者争师之。”“清净乡”即宋、元、明、清时期桐城东乡的称谓,“杨都湖”即今天周潭镇和陈瑶湖镇境内的陈瑶湖、枫沙湖水系。由此可见,周氏早在宋代就迁移到枞阳县周潭镇,成为东乡武术起源流派之一。据《章氏族谱》记载,元代,有天武、天禄兄弟二人迁周潭定居,并带来福建的南少林武功。此后,经周、章两大家族世代扩散融合,习武之风不断,到了清初,以周潭为中心,周围50里的居民都争相习武,习武之风遍及整个东乡,形成了“东乡武术”。
特点
东乡武术发展巅峰时期,定居在周潭镇永兴、大山、彭桥、七井、施湾、吴桥等村的周、章、陆、邓、谢、王、汪、吴这几个家族,男女老少嗜武成性,家家备有刀枪棍棒,奇拳怪招,高手如云。
东乡武术融“南拳北腿”于一体,特别注重功法,拳械术套路虽不多,但比较复杂,善于破解对方阵式和路数,拆招散打,攻防合一。
明清之际,东乡武术南北拳种包容兼收,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又创出了许多新拳种,举手投足都能显现高深的功力,普通的生产生活工具都能当兵器,譬如:拳术中的三掌、三踏、三炮、双盖、摸刀鱼、甩菜瓜、奤子走路、走趟对打等,器械中的半耙、铁尺、板凳花、扁担花、手巾花等等。
东乡武术主要以低盘架势为主,走趟田字形、一字形为多。步型以马弓步和震脚为多,辗转幅度小,正所谓拳打卧牛之地、棍探龙潭虎穴。肢体动作以拳、掌、肘、上肢动作为主。劲力刚猛,行拳迅速,灵活多变。看似朴实无华,但精妙绝伦,往往能一招制敌,出手便是绝杀,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因此,东乡流传着“畈畈有好田,村村有好拳”的谚语,由此可窥一斑。
在称霸文坛三百年的桐城派故里安庆市枞阳县(原属桐城),也有着习武的风气,当地有句俗话“文不过南乡,武不过东乡”。在2013年中国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博览会上,来自该县的“东乡武术”,被评为首批“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 11月12日,记者专程来到东乡武术的发源地枞阳县周潭镇探访,发现曾经名满江湖的东乡武术,正面临失传的困境,亟需保护。
习武之风犹存
娃们体育课上学武术
老校长章友武同时也是东乡武术的传承人,他告诉记者东乡武术已经作为彭桥小学体育课的内容之一。 素有“武术之乡”美誉的周潭镇是东乡武术的发源地。 13年11月12日下午4点半,正值放学时间,该镇彭桥小学操场上老校长章友武正冒着细雨义务教授学生东乡武术。有近20名小“功夫迷”,都是3年级以上的学生。
走在周潭镇,你无处不感受到当地的习武之风,家家有刀枪棍棒,上了年纪的老人,不分男女大都会耍几拳。在该镇大山村,文化墙上印着拳谱。在习武堂,还有一把有上百年历史的关公刀,系清朝武举人章慕斌马上兵器。
老翁三顾茅庐学绝技
69岁的章根苗是东乡武术首席传承人。这几天他都在忙活着一件事——拜师学艺。
章根苗告诉记者,他正想学的是“毛巾花”,这是一种用毛巾作为武器的功夫,只有村里82岁的章老先生会,但他还保留着过去老拳师的传统,无缘不教拳,“我现在一有空就到他家串门,记不清去了多少次,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
据章根苗介绍,东乡武术有三十多种套路,现今只剩下约20种套路了,很多绝学已经失传。
东乡武术代有名师。以清朝为例,武举就有多名。其中今属白梅乡孙畈村束家大院的束永言,力大无穷,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皇封武林郎。今属周潭镇大山村的章慕斌,武功高强,荣获武举第二名。
民国以前,东乡人在农闲之际,特别是春节期间,多以自然村庄为单位组成习武小组,俗名叫“场子”。习武的青年人在20岁以上,先学徒手,后学武器(刀、棍、铁尺、鞭、耙等)。学员可相互比武,切磋技艺,最后同师傅对打,俗称“破拳”。教“场子”的称为拳师,教学有成绩、有影响的称为“老拳师”。旧时,拳师在授徒时往往留一手,即“看家的本领”不教,以免在“破拳”时被徒弟所伤,闹出笑话。周家潭地区,章姓家族与周姓家族因在同“太平军”的战斗中结了仇,故两姓家族长规定:武术“传媳不传姑”,这是因为姑娘出嫁便是人家的人,两姓之间若发生武斗,怕她们帮婆家来打架。这些陈规陋习有一定程度上影响武术的传播和发展,以至一些高超的武艺失传。
改革开放后,东乡武术之花再度盛开,授徒习武之风又起,枞阳大地武馆林立,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枞阳长江武馆和后方桃满武校。(疏获)
枞阳“东乡武术”的神功奇技作者:吴昭谦
在祖国雄居世界武术首列的诸多武林派别中,有一支土色土香,独具魅力的地方拳、农家拳,那便是枞阳县“东乡武术”。这里的“东乡”原指桐城县往昔桉县域东、南、西、北的划分的一种泛称。并非行政区划。
“东乡武术”主要分布在今枞阳县陈湖区的周潭、青山、吴桥、水圩、施湾五个乡,其中周潭乡是发源地。
在新编的《安徽省体育志》的传统武术中,它排名第二,仅次于“九华山拳”,但它实际的名声与武艺水平,当列皖省榜首。
三十六教头九华山大战“花和尚”
自清初到咸丰的200年之间,是“东乡武术”的兴盛时期。其间英才辈出,民间流传的三十六教头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大战“花和尚”,扬威长江中下流的事迹颇富传奇色彩。 传说清道光、咸丰年间,皇宫内有一位贾姓侍卫官,精通武艺,酷好女色,因与宫女有染,犯了“天条”,遂出家避难。他落脚九华山,收了几个徒弟教练武术。九华山名闻天下,众多上山进香者中不乏青年美女,贾和尚本性难移,建下暗室,诱骗朝山进香妇女苟合(解放前庐江冶父山寺庙和尚也曾用此法诱奸进香妇女),进而侵犯邻村妇女,人民深受其苦。 山下有一黄姓长者久谋除此花僧。听说东乡有武林高手,好打不平,便派人求助。三十六教头闻听奸情齐声吼,个个摩拳擦掌,又挑选了青壮年百余人,乔装香客,暗藏武器,直奔九华山而去。 到了庙前,众教头即发出挑战。只见绰号“孙铁头”的教头,两手卸下重达100多斤的大铁门扔到山下。寺中和尚见来者不善,急将二道门千斤闸放下,又被力大无比的邓教头用肩扛住。只听一声呐喊,众教头率众一齐拥入庙内,那“花和尚”急忙拿起大刀,同几个和尚合力抵御,没有几个回合,见势不妙,纵身一跃上了屋。岂料屋顶上早有埋伏,为首教头章冠鏊一棍就挑飞了贾和尚手中的刀。技不如人,贾和尚只得俯首跪地求饶。接着众人将*僧押送县衙惩办,从暗室中放出受害妇女。从此三十六教头除暴安良的声名远播,直至清末民初时,仍有老艺人将三十六教头的侠义行为编成长段唱词赞颂。
吴汝纶笔下的首席教头章冠鏊
章冠鏊者,桐之东乡人也。其先世世习农务。冠鏊为人骁勇有气力,然亦业农,为人佣,尝任并日之功,人争致之。东乡俗尚意气,其民好斗敢死。冠鏊居东乡,乡之力士皆出其下,子弟攻武艺者多从冠鏊游。咸丰癸丑,粤贼陷吾桐,桐民俱受贼害。东乡负其意气,贼至,辄群毙之,匿不以闻。久之,贼微觉,相戒勿过东乡境,迂道行。以故五六年独不被贼,贼亦以是怨东乡未发。章氏于东乡为巨族,多豪健精悍之士,他族皆不之及。冠鏊尤以骁勇冠其族人。贼怨东乡久,又所诛求辄不报,己未秋,拥众大掠东乡,乡人聚族居者姓,率其族御之。冠鏊之族数千人为前队,与贼遇,贼众且十倍章氏,他族见贼众甚,皆望风而靡,莫敢援章氏者。贼围章氏数重,章氏大困。顷之,一人带剑持矛,奋臂大呼,率众突围而出,出顷之复入,如是者三,格杀贼不可胜计,矢石火炮如雨注,不能中,出入重围中如无人,贼众辟易,不敢仰视。询之,乃冠鏊也。围竟解,章氏数千人得无恙。贼以冠鏊故,不敢留东乡,稍稍自引去。后贼中每相与语及冠鏊,辄惊愕相顾曰:“吾有是人,天下不足争也。”冠鏊既解章氏之围,行里许,就地坐,叹曰:“吾气尽力竭,不能行,且死矣!”族人舁以行,复数十步,欧血而卒,时年已六十余矣。既卒之二年,余避乱至东乡,乡人每津津谈冠鏊事,有泣者,过前年与贼战处,辄相指示为美谈,曰:“犹记章冠鏊杀贼突围时也。”
三十六名教的姓名他们是:章观螯、周年信、邓贤美、章文甫、吴怀川、王小雀子、谢依俊、陆蛤蟆、孙铁头、沈可田、黄小姑(章素芸)、蒋连生、邓奎榜、邓观凡、周年芳、王德辉、周炳坤、丁飞习、王再翁、章南友、谢济美、周爱西、周小牯牛、朱正大、施江燕(钢燕子)、吴忠珠、王调署、王耀典、章小虎、宋魅久、吴名川、钱西飞、陶小挺、章八尺、何不沾、章文赞。
黄小姑两下苏州报父仇
在三十六名教头中,还有一位巾帼英侠,人称黄小姑。她原来姓章,名素芸。为报父仇,她历经艰险,两下苏州,除掉了仇人。
章素芸之父章启勋,原系枞阳周家潭大洪山武师。在镇压太平军时被编入淮军,初任小头目,因他精通拳剑,后任军中教练。同乡许三、魏达,也编入淮军悍将程学启部,但他俩游手好闲,其中的许三绰号三脚猫,尤为无赖。他为了巴结讨好程学启,想将章素芸介绍给程作“压寨夫人”。章父不允,许三便设计挑拨离间说章启勋辱骂程,程哪能容得。于是二人合计将章启勋诱骗至兵营中,诬他投敌。结果章启勋与另外的太平军8个降王一起被杀掉。事后,许三封锁真相,写信给章素芸,说其父被英国军队杀害,邀她去苏州,商办后事。章素芸怀着悲伤疑虑的心情,女扮男装来到苏州,暗中查访,得知父亡真相。色迷心窍的许三知素芸来苏州,就约她会面。会面后,许三先是“猫哭老鼠——假慈悲”地安慰素芸几句,紧接着置酒款待,托词调戏,想达到以桃代李之计。酒过几杯后,素芸猛地从小腿绑带中抽出匕首,对许三直刺。那许三也是两手准备,心存戒备,在右颊被划破后,迅即往桌下一缩。素芸掀翻桌子,二人随即交手打斗。许三哪里是素芸对手,见打她不过,虚晃一拳,便溜之乎也。
仇人未杀死,素芸怅然而归,归途中经滁州螂讶山,遇到一位老尼,竟是武林高手。于是拜师学艺,苦练剑术,并向她诉说自己冤仇未报之苦。老尼念其孝心可嘉,表示愿助一臂之力。 这年春末,程学启驻军营房外来了一老一少两位村妇,正是素芸与老尼。程学启听说桐城章**来了,喜笑颜开。见面一看,章**美色果然名不虚传,急忙设酒款待,并重提成婚之议。素芸假装答允,并设计诳许三回来对质。当素芸得知许三回来查明住处后,在夜晚二更时,来到许三处将他生擒,横驾于马上,直带到父亲的坟上,先审问了一番。此时许三如实招供了他如何勾结英军戈登谋杀8个降王的同时,对章父下了毒手。待三脚猫招供后,章素芸砍下许头放在父亲坟上祭奠。随后,素芸寻小路直奔昆山,把仇人走狗魏达也送上西天。 素芸报了父仇,复回家乡,终身未嫁。后在桐城、无为交界处结庐居住,自称黄小姑,潜心习武、练功,过着清静平淡的生活。
“周铁弹”飞弹打臬台
话说清康熙年间,有一位叫朱作鼎的绿林好汉,他不但武艺高强,且又擅用轻身功,能飞檐走壁,**越室作案,常是独脚大盗,夜间打劫。后来他聚敛了不少钱财,便用钱权交易买到一个官职,居然做到了安徽的臬台,即按擦使,专责管理公检法的省级官吏,不料此人地位虽改,本性难易,他贼性成瘾,若不盗窃总是手痒痒的。于是他白天装模作样的升堂审案,夜晚又化装作案,很像**《燕子李三》那样的飞贼,常到富室盗窃。 其时安徽省会在安庆,安庆府内有一位姓周的班头捕快,也即相当今日的刑警大队长。他因练就一手百发百中的飞弹打人绝技,人称“周铁弹”。他在以官作假面具的真盗朱作鼎的手下任职。常因破不了朱做的“无头案”而挨打,心中甚是不服。当这些案件迭起,他又耳闻顶头上司的出身时,顿生怀疑,便大胆的假设起这位臬台大人了。于是每到夜晚,便守候在臬台府衙庭院的角落里。一个夜晚三更时分,果然窥见一个黑影从府内后院飞起,过了一会这个黑影又从外面飞回来,手中隐约夹着一个包裹。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周铁弹”飞手一个铁弹打出,只见啊了一声,此人跌落。到黎明时分,“周铁弹”擂鼓报案。此时朱臬台头缠白布出庭,忙问何事。周捕头忙说:盗窃案已破!朱问:案犯在哪?周答:“远在天边”……虽然“近在眼前”的潜台词尚未说出,朱臬台已心照不宣,马上宣告退堂。
朱作鼎见自己真相已露,次日便丢下官印潜逃,还作诗一首。后即出家为僧,那时代出家便一了百了,也不吃官司了。他后来又云游至枞阳县浮山。这里风景幽胜,他遍历36岩72洞,行至金谷岩滴水洞,见两崖陡峻,中仅一隙可见青天,便纵身一跃,以“铁壁挂画”的悬空定式出写了“一线天”三个大字,至今仍存留在滴水洞的崖壁上。
这个神秘色彩浓郁的民间传说故事,是我父亲在我年幼时向我津津乐道的,不料它竟被原原本本地收录在新编的《浮山志》中,而志书里所说的“周铁弹”还明言他就是“东乡拳”的名教头之一哩。
钱如京,字公溥,安徽桐城东乡(今枞阳县仪山乡)人。父亲钱鸾,字应祥,擅长写诗,常以诗勉励如京勤学进取,慎守情操。因少时崇拜周家潭先师周京,故名如京。幼小受家教,矢志攻读,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 中壬戌科三甲进士1。
(一)铜矿
铜矿分布于县境中部及北部,自东北至西南延伸作带状,有数十处。已查明储量的有6处,其中1处为铜金矿床,以金矿为主。拔茅山铜矿,矿体产生于火山岩(安山玢岩)中,呈带状、囊状;以斑铜矿为主,次为灰铜矿,少量黄铜矿。该矿为细脉染性矿石,平均含铜108%;1957年探明铜蕴藏量为12万吨。井边铜矿(穿山洞铜矿),含铜石英脉型。该矿是以黄铜矿为主的硫化矿石,平均含铜128%,其中伴生银、镓;1957年探明金属铜蕴藏量为16万吨。大刨山铜矿,含铜大理岩型,矿石中主要含斑铜矿和黄铜矿。该矿矿体长120~250米,主矿体5个,平均含铜058~077%,已探明该矿铜金属储量为16万吨。牛头山矿,火山热液型矿床,长200米,平均厚31米,以黄铜矿为主,平均品位099%,已探明铜金属蕴藏量为7752吨。迎龙岗铜矿,矿体产生于火山岩中,似层状、脉状。该矿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和方铅矿,平均品位为056%,估算铜金属藏量约1000多吨。
县内铜矿点很多,主要产于火山岩中,偶见于正长岩中,仅拔茅山——七家山——柳峰山等地,已达60多处。其它如公堰塥之簸箕山、引家凹、铜家岭、龙城山、小鲍子山,孙家畈之施家山,将军庙之斋家凹、盘龙凹、黄山寨,雨坛岗之胡家老屋、龙潭,官埠桥之朱家洼、龙王尖、皂角树,会宫之松罗山、杀虎台、西崖、大铜山,项铺镇之螺丝尖、七棵松等地也有分布。
(二)铁矿 该矿多为火山岩中断裂裂隙控制的矿点。矿石有磁铁矿、赤铁矿、镜铁矿,也有属于硫化矿床的“铁帽”(褐铁矿)。主要分布于将军庙马口、官埠桥附近、会宫城山、花园顶大凹里、义津桥吐秀山、竹石墩,白柳、白湖与庐江接壤的地带(即庐枞大铁矿)等。钱铺附近之黄土岗,铁矿砾石很富,估计储量约几百万吨。黄公山铁矿,系火山岩型中小型矿床,估计储量有60万吨。 (三)金矿 天头山金铜矿,系含金铜石英——重晶脉型矿床,内含黄铜矿、斑铜矿、自然金,平均含铜093%,平均含金5~7克/吨。该矿储量:金属铜4000多吨、黄金600多公斤。 (四)铀矿 该矿分布于桃花山、城山、马家山等地。 (五)明矾石 该矿小型矿床有磨盘山、笔家山2处。此外,在公堰塥矾母山、将军庙大尖山、柳家园之马山、屋后山等,均藏有明矾石矿。磨盘山矾矿,在凝灰角砾岩中有3层矿,平均含明矾石矿物3846%,属贫矿,矿石储量307万吨,矿物含量121万吨。笔家山矾矿包括大路山、老虎凹、摇尾山矿点,矿层长数十米至100米,自地表向下延深25~75米,平均含明矾石矿物3628%;矿石储量为374万吨,矿物储量为136万吨。 (六)重晶石 该矿分布高甸乡之大凹田口、后高庄及会宫乡。矿脉产于火山岩中。含硫酸钡lO~90%。其中大凹口重晶石储量为358万吨。雨坛乡天头山铜金矿床中,也有重晶石矿脉。 (七)石灰石、大理石 石灰石、大理石分布在沿江山、白荡闸、周家潭、青山一带,于古生代石炭纪至中生代二叠纪古海洋中沉积生长。1986年,初查山为大型石灰石、大理石矿床。该地层属下三叠纪南陵湖组,最大露头长3000米,宽1200米,最大厚度306米。化学成份:氧化钙5113%,氧化镁051%,氧化硅389%,二氧化二铝073%,二氧化二铁046%,质量优良。1986年,查明水泥石灰石D级储量7亿吨。大理石矿层与石灰石一致,西翼“龙皮”大理石,属灰绿色蠕虫状泥晶灰岩,似竹叶状泥晶灰岩;该矿最大厚度为111米,储量为1亿立方米;石料装饰性美,守整性好,成材率高,易磨光,光泽度平均68°,最高达100°。东翼“山灰”大理石,为各种灰色微晶灰岩,储量为2467万立方米。两种大理石总储量为12467万立方米。 (八)煤 侏罗纪煤产于高甸乡小含山,在砂页岩中有1米多厚煤层,露头长250米。1958年估计,储量为7万吨。青山与山为二叠纪龙潭煤系,1960年调查钻探,未见可采煤层。
(九)泥煤(泥炭) 泥煤多分布在沿江环湖及河洲中的第四系地层中。陈瑶湖区泥炭沿江分布,长达15公里,宽约6公里,厚04~1米。青山、花园乡、汤沟区泥炭层厚06~15米,覆盖层厚1米左右,腐殖酸含量达42%,储量约4000多万立方米。此外,铁板洲亦有泥炭层。 (十)天然气 天然气蕴藏于第四系地层砂土中,如铁板洲、新洲,含气层为扁豆体透镜体,常与泥炭层伴生。该气体无色,主要为甲烷,因含硫化氢,有臭味;气体成分:甲烷占3915%,二氧化碳及硫化氢占19%,氮气占733%,氧气占215%。 枞阳县辖14镇、8乡、238村、20社区、140居民小组,总人口为923909人(第四次人口普查数),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91人,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4倍多。境内汉族人口占9996%,余下004%为蒙古、回、苗、壮、布依、朝鲜、满、高山、土家、达斡尔等10个少数民族,计363人。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桐城县(含今枞、桐两县)人口有8860人。成化十七年(1481年),有9610户,109650人。明末战乱,人口锐减。崇祯四年(1631年),有10417户,58560人。清顺治二年(1645年),已减少到5010户,25530人,为志载人口的最低数。 清顺治后,社会渐趋安定,人口逐渐增多。康熙五十年(1711年)后,调整丁税征收办法,加强户籍管理,改变过去瞒报、漏报户口的状况,人口记载较为详实。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时期,经济振兴,人民安居乐业,加上江西、湖北等地移民入境,围湖垦荒,使县内人口骤增。顺治十四年(1657年)至乾隆三十年(1765年)108年间,桐城县由6123户增至85018户,人口由33250人增至850160人。咸丰三年(1853年)后,县境内曾是太平军与清军交战之地,时间长达8年之久,居民死伤、流亡较多,人口减少。至同治元年(1862年),全县仅存3858户,307648人。战乱结束后,人口又开始缓慢回升,至民国17年(1928年),全县人口增至949485人。当时东南乡(今属枞阳县)人口约为45万人。 民国年间,内战不止,灾害频繁,疫病和血吸虫病流行,人口变动再度呈下降趋势。民国28年(1939年),日军侵占枞阳,人民颠沛流离,生活困苦,人口外流贵池、青阳、东流、彭泽等地谋生定居,据彭泽县土地改革时人口统计,枞阳移民有4万人之多。这时期,社会动荡不定,人口增长较慢。民国37年,桐庐县境内人口为471984人。
1949年10月10日桐庐县统计,全县有93120户,486600人。1954——1990年,县先后进行了4次人口普查。1954年首次人口普查,全县为505931人,比1949年增加19331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为574559人,比1954年增加68628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849957人,比1964年增加275398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有923909人,比1982年增加73952人。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口径不同,前者以户籍人口统计为准,后者以常住1年以上人口统计为准。境内劳务输出多,流入甚少,户口在枞阳县而因各种关系常住外地1年以上人口有35921人,户口在外县、市而常住枞阳县1年以上人口仅有1027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枞阳县常住总人口838712人。
浮山位于庐(江)-枞(阳)火山岩盆地西缘,紧临郯(城)-庐(江)深大断裂带东南侧。
庐(江)-枞(阳)火山岩盆地形成于燕山期造山运动早期。中生代以来,盆地中共喷发出1100-3600米厚的火山岩。依地质年代先后分为龙门院、砖桥、双庙、浮山四个喷发旋回(期),每个旋回(期)的火山岩以组命名。前三组为侏罗纪(距今14-195亿年)喷发出的火山岩,主要为粗面安山质岩,偶有玄武岩。后者即为浮山组,地质年代为白垩纪早期。
浮山山体主要由浮山组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岩层种类自上而下依次为:浅紫红色薄层粗面质凝灰岩,浅红色、肉红色块状粗面质凝灰角砾岩,肉红色块状粗面质熔结凝灰岩,浅肉红色块状粗面熔岩、角砾集块岩和粗面质凝灰岩。共厚约100米。在火山岩中,有零星细小的岩浆岩(石英正长岩、正长斑岩)侵入。
浮山是个古火山口,属于破火山口。火山机构完整,形态典型。破火山口近似圆形,直径约4公里,面积约14平方公里。火山机构为一盆形凹地,四周山丘的山脊线呈环形或弧形分布。火山岩岩体走向呈弧形弯曲,倾角多向内倾斜。岩体有熔岩岩流的流面构造,边缘倾角50-74°,向内迅速变缓,至中心仅几度至十几度。
自浮山-孙家畈-周家潭,有一东西向断裂带,长25公里,宽5公里。浮山破火山口中有北北西向、北北东向、南北向三组小断裂,纵横交错岩体。 浮山地貌单元属沿江平原区江北丘陵带。环浮山、纱帽山、土地山、茶花山构成一开阔盆地。浮山最高海拔165米,大部分山峰海拔在100米左右,属火山岩低丘。山体大致沿南北向展布,东侧略高,由最高峰妙高峰向南北依次下降,至边缘地带高度仅60米左右,两侧海拔40-50米,主峰长山仅93米,延伸部分在20米以下。
浮山山顶平坦,但多悬崖峭壁,沟谷纵横,均为沿环形和放射状断裂形成的断层崖和断层谷所致。尤以东西两侧陡壁,峥嵘突兀,险要壮观。
后期形成的火山锥较小,多围绕戗山火山口呈半环状分布。天池、莲花峰、烂柯石等处,均可见后生的火山口。最大的为天池,长35米,宽24米。面积840平方米。
浮山西之戗山,为一罕见的火山钟,岩壁可见垂直柱状节理。两侧低丘构成火山环。其西北有一由熔岩构成的垄岗,海拔25米,长500米,岗缓5°左右。
丰富多彩的火山地貌形成后,在元古的古湖泊的冲击溶蚀作用下,又形成了浮山36岩、72洞的火山岩洞穴,镶嵌在浮山之腰,疏密有致,布置井然。作为岩洞的载体-奇峰,出名者三十有六。
此外,浮山的奇石、怪石,琳琅满目。有火山岩浮石,有由重力崩落形成的各种石景,如天然桥、玉兔拜月石、百佛朝如来。还有由球形风化、差异分十化作用形成的各种象石,或如鹦鹉、天鹅,或如龙、凤、象、龟,非常形象。还有飞瀑、石井等,光怪陆离,蔚为壮观。 浮山属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季风气候明显。
浮山是枞阳县的暴雨中心之一,最大降雨量可达2147毫米,且多发生在7月份。此时周围的河湖皆满,形成了“水漫浮山”的奇观。梅雨以后,气温升高,降雨减少,8月份时有暴雨发生,但较短暂。秋季雨量偏少,占全年降雨量16%,多出现天高气爽的晴朗天气,是游客登山观景的美好时光。冬季降水量更少,占全年降水量11%,12月份最少,平均仅37毫米,有时伴有降雪。每年降雪初日为12月12日前后,降雪终日为3月8日左右,初终间年均日数138天左右。三九寒冬,正是观赏浮山“冰柱擎天”的最佳时刻。 浮山处于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地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由于原生植被遭受破坏,以人工营造的马尾松、杉木、黑松等为主的针叶林占优势。其次还分布有以栎类为主、混生少量常绿阔叶树种的天然次生落叶阔叶和针、阔混交林。在庙宇前后,保存有百年以上的古树,如华严寺后冬青、金谷岩前的罗汉松和木笔树(白玉兰)、会圣岩前的银杏、冬青等,生长古雅奇特,旧志中均有记载。到20世纪90年代,浮山有维管束植物586种,主风景区森林覆盖率达43%。浮山中心景区包括金谷岩、会圣岩、高岩、张公岩及后山五个景区,约38平方公里,合5700亩,林业用地面积为3502亩。有林地2386亩,森林覆盖率为58%。
1992年12月,浮山国家森林公园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面积383413公顷。
丁氏家谱 怀宁丁氏的来由
本文2023-10-10 20:18:0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22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