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辽宁岫岩吴家堡子人,我姓吴,我的满族姓氏是什么?去哪里可以查到祖上的光宗耀迹?
岫岩吴家堡子 满族吴姓,老姓吴扎拉 氏,祖居长白山,属满洲镶白旗。
高祖“忒秋”与儿子“敦得力”于1687年(康熙26年)奉命从沈阳迁到凤凰城驻防。居住在现白旗乡吴家堡子。
后世子孙散居:后营子、岔沟、民主二队、黄花甸关门山、东沟、宝山乡、蓝旗乡蓝旗村、杨木沟、吴家四沟、毛甸子、等地。均取汉姓吴。
如今,《吴扎拉氏族谱》收藏在 黄花甸关门山 你的同宗远亲家里。你有时间的话可以去寻访。
按家谱辈分 排字为:
荣贵继世广
福庆永鸿章
华国忠明治
维新裕保良
吴家洼村位于莱城西北26公里,寨里镇最西10公里处。地处丘陵。村西与泰安祝阳乡公家汶接壤,北与寨里镇金井村为邻,东为郝家沟,南为燕家汶。人口671人,耕地910亩。
据《吴氏家谱》载,明洪武年间吴姓建村,因地势低洼,故名吴家洼。
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记载:“凤鸣乡•吴家洼。”吴家洼从1911年至1955年归水北区即第九区管辖;1955年归凤鸣乡管辖;1958年吴家洼归属寨里人民公社管辖,现为寨里镇。
吴家洼村附近有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战役纪念馆、莱芜龙山、莲花山风景区、雪野蓝湾欢乐岛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黑兔、莱芜吉山黑鸡、莱芜生姜等特产。
[吴]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老姓包括:兀扎喇氏、武佳氏、乌苏氏、乌苏占氏、乌雅氏、吴札库氏、吴尔锡氏、吴灵阿氏、乌拉氏、吴穆氏、乌尔瑚济氏、乌苏哩氏、乌色氏、乌尔古宸氏、乌尔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乌礼苏氏(达斡尔族)、吴扎氏(索伦)、吴克定氏(赫哲族)、乌恰尔坎氏(鄂伦春族)、乌济奇特氏(蒙古族)、吴氏(汉族、朝鲜族)等。
附:满族吴姓隶属镶白旗
吴扎拉氏(吴氏)
吴扎拉氏又写为“兀喇氏”,取首音吴为姓,祖居长白山,隶属镶白旗满洲,始迁祖忒秋和儿子敦得力于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奉命到凤凰城驻防,居住在现白旗乡吴家堡子处,后营子村岔沟和民主二队也是其聚居地,岫岩满族自治县黄花甸子乡关门山村的吴姓就是从吴家堡子移居过去的。今散居于凤城的宝山,蓝旗乡蓝旗村杨木沟,吴家四沟,岫岩的黄花甸,关门山,东沟的黑沟,宽甸的毛甸子等地。按辈排字为:“荣贵继世广,福庆永鸿章。华国忠明治,维新裕保良。”
参考资料:
海林宁古塔满族后裔
他们,在400余年前就迁居宁古塔。在400年沧桑岁月中,没有人记得他们曾经立下过的战功,没有人知道他们曾在哪次战斗中流过鲜血,没有人记得他们在荒蛮的土地上有多少遥遥无期的戍守。在400年后的今天,在宁古塔这片土地上,生存着的许许多多的宁古塔满族人后裔,他们以家谱的形式,记录了自己祖先奋斗的足迹。
1965年黄陂一中高中毕业。1966年黄陂耕读师范中专毕业。同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黄陂农村五岭公社永福中学,五岭公社中学工作,长达15年之久。乡村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摧残了身体的健康,长年累月吃药打针,患严重的肠胃炎、神经衰弱、贫血等多种慢性疾病,无力行走,无法动脑。但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让生命之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1980年由农村调到黄陂县城关镇第一中学和第二中学,一边教书育人,一边进修充电。1985年抱病完成了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系函授大学本科的学习。1988年随丈夫调入武汉市,到武汉市农业学校工作,从事语文教学。后因身体原因改做教师业务档案工作,职称馆员。先后在《武汉市农业学校校刊》、《湖北中等农业教育》杂志上发表“开好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关注个体,共同进步”,“开发教务档案,促进教育发展”等文章。同时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大飞跃。1995年50岁时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员。1997年获高级摄像师资格,并成为湖北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如今年过花甲,但仍抓住有限的生命,顽强地向命运挑战。常常夜以继日,呕心沥血,致力于家谱文化的创作。几年来寒暑兼程,翻山越岭,苦苦寻根,创作家谱画册:《咱爸咱妈》,《吴家百年》,《武汉杨氏家族》,《吴家有女名志刚》等。采用照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法,尽可能图文并茂地反映家族成员真实的生存状态,一反重男轻女的传统家谱格式,大胆主张男女并重,并以出生先后为顺序,还原了历史的真实。2007年4月18日和25日《长江商报》在城市公社家谱栏目两次给予报道。其中《吴家百年》、《武汉扬氏家族》、《吴家有女名志刚》三部画册分别捐赠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档案馆收藏。2005年向武汉市红十字会申请,办理了遗体捐献登记。2008年6月成为武汉老教授协会会员。
寄语:中华自古多磨难,文臣武将英名垂;物换星移天地转,巾帼岂能让须眉!
山东省登州府文登吴家庄,明朝以前迁入高村东南黄华寺附近黄华李家庄黄华李子黄花李子;明洪武时由高村黄华寺李家庄迁入宋村马鞍山吴家庄演称吴家马北马。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小云南迁入小观吴家庄简称吴家。明天启时由小云南山西省黄道村迁入侯家吴家滩。清顺治时由侯家吴家滩迁入荣成大疃孤石吴家庄孤石吴家。2清初由界石旸里正南32公里迁入小观吴家庄。荣成属于古文登县,小观属于古登州府牟平县。谱书一般情况下不存在,知情者非常少见,难以查找。
江苏吴氏字辈
★江苏盐城吴家河字辈:
东门:文振登春榜 安帮武备修 承平黎庶福远志秉千秋
南门:文振金怀玉 其祥瑞国家 道宗巾永守全义吉长华
西门:文振英才育 儒林作栋梁 朝廷忠孝著翰墨令名香
★江苏盐城新兴场字辈:
三里半支:洪怀兆臣 殿毓奇廷
吴家堰支:天景佳振彦 松元安汉树
★江苏盐城青墩字辈
一家厦:春保廷开文 金玉大德茂
北吴家墩:开魁佩士 汉宗明远 乃守德昌 祖承家训
★江苏射阳盘万字辈:
长开文增景 士必益琪功 怀德善仁义 季贤千家从龙元继春竹
林青宇承峰 群杰华圣茂 天松守维榕 铭哲先祖志恒礼观光中
★江苏虞溪字辈:
昶显洗远梦 之昌克道廷 华大晋希尚 惟以国从忠 本立开文德贤良兆永兴
勤孝传家久 世泽承礼让 启仁保信义 富学耀先宗 清和延祖绪圣教致善宏
康熙爷平三藩,吴三桂造反。但是没坚持多久吴三桂便在战火中病死。
吴家彻底兵败后,被清廷处死,几乎断子绝孙。
▲吴三桂剧照
不过,吴三桂深知造反是一件收益大,风险高的事儿,所以为了能在战争中给吴家留得一点血脉,将其中一个儿子吴应麟从秘道送走,让其逃往云南地区,得以幸免于难。
据吴三桂的后人讲,陈圆圆并没有投湖,而是跟随吴应麟一起逃亡,隐居在偏僻之地。
吴家的后人生活在贵州一个叫马家寨的小村庄,吴永鹏提供的御赐薄、皇伞、陈圆圆画像等,经过专家的鉴定都是真的。
▲吴应麟剧照
而吴三桂的后人也确实如同消失一般,直到第十一代孙吴永鹏才公之于众。但是在公布之前,连吴永鹏身边的邻居,都不知道他还有这重身份。
因为吴三桂在死前下了命令:自己的后代不能修族谱,不能用文字进行记录,只能口口相传,以免被朝廷发现。
有。于2010年6月被发现。
距离贵州省岑巩县40里处有一个马家寨,大约有上千人口,并且全村人都姓吴,他们自称是吴三桂的后人。
吴三桂死前让军师马宝送吴应麒和陈圆圆等到深山中,所以为了感谢马宝才叫马家寨。
为了记住历史同时不被朝廷发现,吴氏家族设计一个秘传人制度,找几个德高望重的人口口相传,严禁文字记载。
为了确定真实性,考古学家先后考察,最终确定马家寨村民确实是吴三桂的后人,村里还有吴三桂、陈圆圆等人的墓。
贵州深山有一个叫马家寨的村子,有200多户,2000多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姓吴,是著名的吴三贵的后代。马家寨村民虽然没有家谱,但拿出了吴三桂的历史遗物,其中最重要的是明代遗留下来的陈元元画像。从这些画像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陈元元的国家沦陷。
这一事件曝光后,许多考古学家来到马家寨进行调查。最后在村里发现了两个墓地,其中埋葬了吴三桂和陈元元。由此可见,这里的村民确实是吴三桂的后代。至于他们为什么隐居在这座深山里,我们需要从旧金山起义开始。Wu Sangui被授予平田村国王的称号后,他率领军队进驻云南。后来,康熙决定切断他的军事力量,让他回到北京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吴三桂对此已习以为常,自然不同意。后来,他坚决反抗,但不幸的是,他失败了。为了保存自己的鲜血,在最后一刻,他请求军师将他的后人和妾陈元元带走,他们逃到贵州山区定居下来。这是今天的马家寨
余江吴姓最大村庄是吴家岭村。该村位于江西省鄱阳县余江镇吴家岭村委会辖区内,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大村庄。据当地资料记载,吴家岭村是江西省余江县最大的吴姓村庄,拥有吴姓人口达数千人。
为什么吴家岭村是余江吴姓最大村庄呢?这与当地历史和族谱有关。据传,吴家岭村的祖先是明朝初年的吴跃之。吴跃之原籍浙江省绍兴市,后来随着明朝开国名将徐达南征北战,最终迁居到了江西省余江县。吴跃之的后代在余江生活繁衍,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吴姓家族,而吴家岭村则是该家族的发源地。
在现代社会,吴家岭村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村庄内有许多企业和工厂,如制衣厂、制鞋厂、塑料厂等,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吴家岭村还注重教育和文化建设,拥有一所小学和一座图书馆,为村民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和文化资源。
对于吴家岭村的发展和管理,当地政府和村委会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文化惠民活动、开展村民自治等,努力为村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氛围。
总之,吴家岭村作为余江吴姓最大村庄,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有着良好的现代发展态势。该村的经验和做法对于其他村庄的发展和管理也具有借鉴意义。
我是辽宁岫岩吴家堡子人,我姓吴,我的满族姓氏是什么?去哪里可以查到祖上的光宗耀迹?
本文2023-10-10 19:28:2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21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