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1],又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2],其先中山靖王刘胜[3],晚年自号庐山人。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是匈奴族后裔,出生于嘉兴的新说[4],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居彭城[5]。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诗文集为《刘宾客集》[6]。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7],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人物生平
刘禹锡[8]是匈奴族后裔,七世祖刘亮随魏孝文帝迁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刘禹锡出生在洛阳,19岁左右游学长安。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接着又登宏词科。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开始踏上仕途。贞元十六年入杜佑幕掌书记,参与讨伐徐州乱军。十八年调任渭南县主簿。次年任监察御史。贞元二十一年(八月改元永贞)一月,德宗死,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等人推行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措施。刘禹锡当时任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与王叔文、王侄、柳宗元同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称为“二王刘柳”。革新只进行了半年,就遭到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顺宗被迫退位,宪宗即位。九月,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元和九年十二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刘禹锡写了《元和十一(一字衍)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得罪执政,被外放为连州刺史。后来又担任过夔州刺史、和州刺史。宝历二年冬,从和州奉召回洛阳。二十二年的贬谪生涯至此结束。大和元年,刘禹锡任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他一到长安,就写了《再游玄都观绝句》,表现了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以后历官苏州、汝州、同州刺史。从开成元年 (836)开始,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会昌元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诗歌创作 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刘禹锡在元和十三年曾自编其著述为“四十通”,又删取四分之一为“集略”。这是最早的刘禹锡集和选本,今都不传。《新唐书·艺文志》载《刘禹锡集》40卷。宋初亡佚10卷。宋敏求搜集遗佚,辑为《外集》10卷,但仍有遗漏。 《吴中先贤谱》 苏 文 编绘
人物评价
中唐诗人刘禹锡“诗豪”之誉,出于其诗友白居易。白居易在《刘白唱和集解》中说:“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繇是每制一篇,先相视草,视竟则兴作,兴作则文成。一二年来,日寻笔砚,同和赠答,不觉滋多。”正如李白之“诗仙”、杜甫之“诗圣”、王维之“诗佛”,“诗豪”一词也同样凝练和代表了刘禹锡的创作特点。——刘克庄
一篇和此相关的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传承、建构、展望——关于二十世纪词学研究的对话
二十世纪词学的传承、变革与格局建构
严迪昌(苏州大学中文系)
回顾二十世纪词学研究可以有不同的眼光。思路不同、视角不同、趣味不同、兴奋点不同,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评量。面对庞大丰富而又复杂的评估对象,当也应持一种“异量美”式的气度,否则以偏盖全,往往不够中肯公道
,估衡失去意义。何况词学研究仍处在过程中,所以回顾也只能是相对的、不周全的、各见所见的阶段性的回顾。
二十世纪这百年词学研究历史所呈现的是不断处于蜕变中的动态过程,其始端实承接自晚清词学。除了王鹏运卒在世纪之初,继之郑文焯卒于1918年,况周颐则又后8年逝去,朱祖谋寿至1931年。这就是说,“四大家”的影响实际深远及二十世纪前三十年,甚至还不止三十年。这种影响不仅是创作趋向的,也不只限自《四印斋所刻词》到《@①村丛书》的整辑与版本校勘之学,更主要的是流派宗尚、风格倾向等词学审美批评的取向以及词史观念上的影响。回想一下五十年代中读到的吴梅先生的《词学通论》等著作以及直接或间接受到的师辈对词的有关教诲,上述影响是那样清晰。
刘扬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确,二三十年代崭露头角的那个新时代的词学家群体厥功甚伟,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这门学问很快地摆脱了过去几百年那种格局
小、人员少、门径窄、理论意识差、视野不开阔和研究手段落后的状态,加入了学术现代化的行列,并成为一门显学。当然,从学术传承上我们不应该忘记晚清时期以王鹏运、朱祖谋、况周颐、郑文焯等人为骨干的那批旧式词学家,是他们,以自己的数量和质量都极为可观的词学文献整理与理论探索的成果,为新词学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严迪昌回顾词学百年史,可以发现词这一文体研究,较之其它文体有明显的特殊色彩。传统的诗或散文在“五四”新文学潮起后曾一度淡散,不成集群形态,词则始终
有种传统承续而且保持群体的运动态势。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不仅没有如斥“桐城”文、“同光”诗为谬种那样视词家为顽悖,相反不少成员还饶有兴味地想接收这抒情文体予以改造,或称“解放”,而在所谓“传统”与“解放”之间似亦无尖锐冲突。这是二十世纪词学研究历史上极堪玩味的一个现象。
刘扬忠尽管如此,但我认为,二十世纪的新词学并不是传统词学自然发展的结果。恰恰相反,我这里要强调的是,新词学是本世纪开头30多年新文化思潮冲击旧词学,
使之发生裂变的产物,而决不是传统词学的传宗接代式的延伸或复制。
挟带着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方法闯进世纪初的词坛,给这门古老的学问带来新面貌的,是王国维、梁启超、胡适、俞平伯等一批受过西学薰陶的新派人物。同传统的旧式的词学家相比较,这些新派人物思维方式不同,治学路子不同,因而面对同样的研究对象所得的结论也大不一样。他们发表的那些在当时激起轩然大波的专著和文章,所代表的是一种新的学术方向,所提供的是一种新的学术范式。几十年来,词学界认同他们的人多沿着他们的路子往前走,去开辟词学研究的新天地;不赞同他们的则斥词学的“外行”甚至“异端”。而不管赞同不赞同,自从这批人物介入,词学研究的学科格局改变了,新质产生了,并且从总体上被引入了文学研究现代化和科学化进程之中。
王兆鹏(湖北大学文学院)词学研究,作为本世纪的显学及其格局建构有三个标志,一是有专刊。从三十年代起,词学就有了专门的刊物《词学季刊》,八十年代施蛰
存等先生又创刊《词学》,至今还在陆续出版。二是有师。本世纪的词学研究,出现
了夏承焘、唐师圭璋等一代宗师。本世纪的古典文学究,从文体分布来看,诗、词和小说三种研究都没有授予过“诗学大师”或“小说大师”的称号,这是一个很有趣味的现象。三是有宗派。三十年代查猛济说:“近代的‘词学’,大概可以分做两派:一派主张侧重音律方面,像朱古微先生、况夔笙诸先生是。一派主张侧重意境方面的,像王静庵、胡适之诸先生是。”(《词学季刊》第一卷第三号《刘子庚先生的词学》)钟振振(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龙榆生先生也是一代宗师。三十年代他主编《词
学季刊》,几乎每期打头的都是他亲自撰写的长篇论文,对词学研究的方方面面,从总结过去到展望未来,从建构理论体系到评论重大作家,都有较全面、较深入的思考。他的许多见解,至今仍给人以启迪。
王兆鹏 说到词学宗师,他们的治学精神和治学境界,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专、精、大。所谓专,就是专一于词学,以毕生的精力从事词学研究,很少旁鹜,无论遇到什么人生的挫折和变故,从不动摇研究词学的信念。精,就是追求学问的精深、精到。夏承焘先生三十年代在日记中写道:“治学不可精力旁鹜,年来治《词人年谱》、《姜白石考证》及拟作《述林清话》等,虽自谓不轻心掉之,然究非第一等著作,当更为其精大者。(《天风阁学词日记》第323 页)他的《唐宋词人年谱》本来是“第一等著作”,但他自己还不满足,还想写出更精更大的著作。大,就是气魄大,拈大题目,
做大学问,解决系列性的、全局性的问题,而不是零打细敲。唐师圭璋三十年代,以一
人之力全力编《全宋词》。夏承焘先生做年谱,不是做一家或两家的年谱,而是做十几家的年谱,甚至是《词林年谱》(可惜该书没有完成)。
严迪昌 兆鹏先生对本世纪词学宗师的特点概括为“专、精、大”,很精要。可以补充的是:“专”,从成果现象看,宗师们主要成就在词的研究上,但事实是宗师们一生并非只是专精于词学。这一点固不必详辨,但却是值得后人师法的。
事实是,历史上的词人并非如今天分工细狭的犹如专业户式的作家。宋代词人与唐代诗人不同,往往多才兼能,两宋以后此特点则成为普遍现象,诗文词无不兼能,有的还是小说家、剧曲家以至书画大家、或者则为学者史家。要整体把握他们各自的心态,把握他们共时性群体生态,或叫原生态,以及作品表现形态,是必须有个宽博的研究视野空间的。不要把“专”变成狭。
“大”,我想也是整体性表现。宗师们的“大”也与博通有关,与词史整体性认识和把握有关。
两大宗派的学术贡献及其历史意义
刘扬忠 近年来,词学界同仁在总结本世纪词学史的时候,时常说起这个领域长期存在两大学术宗派:一派是以承续晚清民初旧词学为主的“传统派”,一派则是借助现代文艺学来解决词学问题的所谓“新派”。两派并立,是二三十年代以来词学界的事实,不是什么人主观划分的。是这两派词学家共同创造了本世纪词学繁荣的局面,使词学成为显学。我想补充说明的是,这两个学术宗派并非总是非此即彼和势不两立的,它们之间还常常有互相沟通、互相影响和互相合作的一面。而且两派的学术思想、治学方法及词学理论也并非一成不变的。所谓“传统派”,自从其中坚人物龙榆生撰写《研究词学之商榷》、《词体之演进》、《两宋词风转变论》等一系列有现代意识、有理论色彩的论文开始,就逐渐突破了专事词集校刻、词律订正与词话评点的藩篱,走上了用新观点和新方法研究词学的道路。当时不单单是龙榆生,其他一些原先属于“传统派”的词学家也发生了这种变化。比如唐圭璋先生1934年发表《李后主评传》,就以“性灵”、“情感”来评李后主的词,称赞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能扫除余子,独尊后主,可算是有卓识的鉴赏家”,从而表示了对新派词学家的理论和观点的相当程度的认同。另
一方面所谓“新派”也并非像某些人形容的那样毫无旧学根基,只是贩卖西方理论而在词学问题上凿空乱道,游谈无根;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旧学功底绝不比“传统派”差,而且他们在进行理论创造时,充分地采用了“传统派”的“实学”成果——包括那些被视为传统词学辉煌业绩的考据、校勘成果。这两个学术宗派的碰撞和对立,在那个新旧交替、学术研究处于转型关头的历史时期是必然的和正常的。随着词学研究现代化进程的完成和新的学术范式的深入人心,新旧两派的对立也就逐渐缓和及至淡化了。
王兆鹏 最近胡明在《一百年来的词学研究:诠释与思考》一文中,把这两派称为“体制内派”和“体制外派”,也很有意思。属于朱、况一派的代表人物则有夏敬观、陈洵、吴梅、赵尊岳、王易、梁启勋、陈匪石、林大椿、龙榆生、夏承焘、唐圭璋、詹安泰、赵万里等先生。这两派研究词学,各有特点。王、胡一派大多是“业余”的词学“票友”,是站在词学的边缘来看词,把词放在整个中国文学的进程中来考察,目光敏锐,与传统的词学观念和词学见解大异其趣。不过多主观的价值判断,选词、论词有随意取舍之失。他们虽然是业余玩玩,词学研究的成果也不算多,但影响却很大。龙榆生曾说“自胡适之先生《词选》出,而中等学校学生始稍稍注意于词,学校之教授词学者,亦几全奉此为圭臬;其权威之大,殆驾任何《词选》而上之”(《论贺方回词质胡适之先生》,《词学季刊》第三卷三号)。胡适冲击波的影响可见一斑。而朱、况一派的学者多是“职业”的词学专家,主要的精力是从事词学研究,研究方法上更重实证,他们是在延续词学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开拓和创新。他们注重词学文献、词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成果丰硕。要说明的是,词学宗派的划分是相对的,两派也并不是截然对立,异中有同。而且到了八九十年代,这种宗派的界限就消失了。
严迪昌 词学研究者不管是“职业”的还是“业余”的,重要的是把握和认识词这一文体的功能。事实上功能性的认识决定着各自研讨的眼光。把词与音乐属性胶连一起看待,与把词视为抒情载体,即分野为各自不同体系的研究路子。顺便说到,我不赞成用“职业”、“业余”这样的名称来区分辨识二十世纪前五十年的词学研究宗师们。“职业”,易成为“匠”,成为鉴古的骨董家,谋生的贩货人,也容易近乎“玩”;“业余”不免随意、率意、信口而谈。尽管前贤中不无“玩”意或手滑之处,但大抵是严肃地进行文学研究,为后人整体把握不断提供参照系。词学宗师没有偏执无识的漫议。
刘杨忠 这里顺便说一说,虽然词学领域两个学派的对立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今天来谈论它,回顾历史和总结经验,还须费点口舌,以消除对于词学“新派”的一些误解。多年来,词学界有人流传着一个不知起于何时何处的说法:认为词学“新派”诸人观点与方法虽新,但对词学这门“专门之学”却毕竟不是内行,因此对词学所说的一些话似乎“靠不住”。这一说法影响甚大,以致最近有学者发表回顾百年词学史的文章,还把“新派”称为“体制外派”;兆鹏君提到这一派时,也称之为“业余的词学‘票友’”。我是不赞同“体制外派”和“业余”、“票友”这类称呼的,因为这些用语包含着认为王国维、胡适、梁启超、俞平伯等人不是“词学中人”、不是“内行人说内行话”的意思,实际上否定了(至少是贬低了)他们在本世纪新词学中的作用和贡献。事实上,“新派”诸人几乎无一不是淹通文史而兼精词学的大学者。拿王国维来讲,他的旧学根基广博而深厚,兼通多门学问,这是尽人皆知的。他对词之一道,极为内行:他自己写出的一手好词,当行本色,学界早有公论;从他的《人间词话》、《清真先生遗事》等著作中更可看出,他对词的审美感受和理论把握,远比与他同时代的某些终生只专词学一门的名家高明得多。说到胡适,有人讥讽他对词学是外行“胡说”,他虽然年青时长期留学美国,接受“新学”,却一直并没有放弃“旧学”,且对“旧学”中的一支——词学情有独钟,把词视为他提倡的白话文学的源头之一,经常进行探究和琢磨,甚至,连他那首文学革命的“誓诗”也是用《沁园春》词调填写的!这样的学者涉足词界,你能说他是“体制外”的“外行人”“胡说”吗?至于梁启超以及俞平伯、缪钺等等学人,虽不专搞词学,但词学造诣却十分精深,他们的情况更是学界熟知的,我就不多说
了。总之,词学中的“新派”并非不懂词学,他们对本世纪词学的贡献应该得到充分肯定。他们与“传统派”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思想、观念、方法新,在于他们为词学这块旧学领地引入了近代文艺科学理论,建立起了新的学术体系和研究范式。从本世纪前半期为词学带来勃勃生机和新气象的多半不是专搞词学的人这一点,我进一步联想到,我们这些新时期的“词学专家”如果眼睛只盯住“词学”这块领地,而不把研究对象放到整个文学系统乃至整个大文化系统中去研究、考察、诠释的话,我们就无法开拓词学的新局面,词学的“显学”地位也将溃落!我们应该真正打破传统词学封闭主义、孤立的、铁板一块的思维定势,像当年那些“新派”词学家那样,将这门学问向广阔的天地开放,让它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学术生命力。
二十世纪词学的两大阶段与成果
王兆鹏 回顾本世纪的词学研究,我觉得有两个阶段值得特别注意。一是三四十年代,二是八九十年代。本世纪的词学研究成果,主要是产生在这两个阶段。词学作为一门“显学”,就是从三十年代开始发迹“显贵”的。 当时以“词学”命名的著作就有梁启勋的《词学》(1933)、吴梅的《词学通论》(1933)和胡云翼的《词学概论》(1934 )等。
这两个阶段又各有特点,三四十年代造就了词学大家,八九十年代是大家造就了词学。三四十年代,造就了龙榆生、夏承焘和唐师圭璋等词学大师,他们个体的成就十分突出;而八九十年代,则是大家造就了词学研究的繁荣,群体的成就比较显著。稍稍比较一下《词学季刊》和《词学》,就明显可以看出这种差异。《词学》的作者队伍非常广泛,除了主编施蛰存先生在上面连载《历代词选集叙录》之外,似乎还没有其他的“专栏作家”。是众多的作者群体支撑着《词学》,个体的实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
钟振振 《词学》之所以没有“专栏作家”,恐怕主要原因还在于它的出版周期太长,一年才出那么薄的一小本,容量远不如每年出4 期、16开本的《词学刊》。何现代学术刊物的种类大大超过三四十年代,词学文章到处都可以发表,不必尽见于《词学》。可不可以换个说法,词学研究者的个体实力还是得到充分展现了的,不过他们是到处“巡回演出”,并非都挤在“天桥”那一小块地。至于说到“词学大师”,那是需要时间来考验、需要后人来认定的,二十世纪的后半段究竟有没有“词学大师”,现在且不忙作肯定或否定的结论,留给下个世纪的学术界去考虑吧。
刘扬忠 本世纪词学研究的基本格局,是在三四十年代建立起来的。
这一是出版了五大总集与丛刊:林大椿的《唐五代词》(1933)、唐圭璋的《全宋词》(1940)和《词话丛编》(1934)、赵尊岳的《明词汇刊》(1936)和陈乃乾的《清名家词》(1937)。这些总集和丛刊,为本世纪的词学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文本依据。
钟振振 二是确立了词籍文献学研究的基本范围:版本、目录、校勘、笺注、辑佚,而且都有示范性乃至集大成性的成果,以致于每一种都成了专门的学问,当时就有词学“目录之学”、“校勘之学”、“笺注之学”、“辑佚之学”等说法。词集的版本与目录,有唐圭璋先生的《宋词版本考》(1940)和赵尊岳的《词集提要》。词集校勘与笺注,在前辈王鹏运、朱祖谋等人的成果基础之上,又提供了多种规范。李冰若的《花间集评(1935),建立了评与注的模式;唐圭璋先生的《南唐二主词汇笺》(1936)则完善了词集笺注的编年体制。辑佚,尤其是唐宋金元词的辑佚, 成果最突出。
赵万里的《校辑宋金元人词》(1931),以体例精审、搜采繁富著称;周泳先的《唐宋金元词钩沉》(1937),也是网罗散佚的力作;唐先生的《全宋词》,更是集大成的巨著。
三是完善了词人词作史料研究的基本模式。研究词人的生平思想、词作的创作年代,主要有两种著述方式,一是年谱或年表,二是传记或评传。这两种著述方式也是定型于三十年代。代表作有夏承焘先生的《唐宋词人年谱》(先后发表于《词学季刊》,后结集出版成书)、唐圭璋先生的《蒋鹿潭评传》(1933)等。
王兆鹏 四是建构出词史研究的基本框架。当时的词史著作,蔚为大观,既有通代的词史,如刘毓盘的《词史》(1931),王易的《词曲史》(1931),胡云翼的《中国词史略》(1933)等,都是从唐宋论述到晚清;也有断代的词史,如薛砺若的《宋词通论》(1937)等。研究的范围、论述的方式虽各有不同,但勾划出了中国词史发展过程的基本走向和基本脉络,后来的词史,就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词史专著的出版,是硬件建设;新的词史观的形成,则是软件创建,这对后来影响更大。当时的学者已经意识到古代词学者封闭性的词史观的局限,而注意到了并力图提示词的发展演变与时代环境的密切关系;要求研究者以历史家的客观态度,实事求是地考察词史流变的本来面目,克服前人以宗派门户之见,牵人就我或是古非今等毛病。
钟振振 对宋代词史的分期与词派的看法,基本上定型于三十年代。
比如在宋词分期的问题上,当时学者力图打破传统的北宋词、南宋词二分法的割裂、笼统之弊。龙榆生曾明确指出,“两宋词风之转变,各仍有其时代关系,既非‘婉约’、‘豪放’二派之所能并包,亦不能执南北以自限”(《词学季刊》第二卷一号)。他在《两宋词风转变论》中对宋词六个阶段的划分,一直影响着后来对宋词的分期和对宋词流变的看法。此后分期的观点虽有差异,但基本上是在龙氏六分法的基础上的修正和深化。
王兆鹏 八九十年代,词学研究突飞猛进。词的普及,也是空前的。要宏观的概括近一二十年词学研究进展的特点,当然是可以的,不过凭这种简短的“谈话”方式,容易流于空泛。咱们还是分几个方面来谈为好。
钟振振 词集文献的整理出版,品种和数量都超过了前几十年。有影印的词集,有修订再版的词集,新整理校注的词集更多。几部大型词集丛刊,如《唐宋名贤百家词》、《宋六十名家词》、双照楼和陶氏涉园的《景刊宋金元明本词》、《四印斋所刻词》、《〔村丛书》、《明词汇刊》等,八十年代都重新影印出版,有的附了索引,很便于检索利用。
王兆鹏 顺便说一下,我们词学界的学术著作,跟整个古代文学的著作一样,很少附有主题或人名索引,这一不符合国际惯例,二不便于读者、学人利用。《文汇读书周报》1997年9月27 日刊有张远山的《为何没有索引》一文,其中有几句振聋发聩的话,至今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一个自视甚高的学者(这样的学者中国相当不少),如果不为自己的专著编好索引,那么就是对自己学术生命的自杀。”“应该将没有索引的书籍出版商,罚往地球以外十英里的地方。”(英国史家卡莱尔语)按照卡莱尔的说法,我们绝大数的著作和作者都该罚出地球以外。
不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用现代化的手段检索利用词学文献,近几年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南京师范大学研制的《全宋词》计算机检索系统已可以运行使用,查询、检索都非常快捷方便。最近这一检索系统经过改进(增加了《全金元词》的检索),又进入了因特网,网民只要进入南京师范大学的网址,就可以自由地检索利用。南京文史馆的朱崇才博士正在研制《词学电脑专家系统》,这一系统将包括《全唐五代词》、《全宋词》、《全金元词》和《词话丛编》等内容,具有查询、索引、统计和辅助等四大功能。我也在指导研究生做历代词选的计算机检索系统,现在已输入了古今多种词选,不久就可以完成《词律》、《词谱》检索系统和《全宋词》检索系统,据她自己介绍,功能比较齐全,可惜现在我们大陆学者无法利用。
钟振振 八十年代后修订再版的词集有《词话丛编》等。《词话丛编》在问世半个世纪后,又在原来所辑的60种词话的基础上增加了25种,使这部词林巨制收录的资料更加丰富。中华书局还出版了《词话丛编索引》和《全宋词作者词调索引》,给读者利用这两部词学巨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非常可惜的是,由于中华书局决定出版《词话丛编》的标点本时,先师唐圭璋先生已是八十多岁高龄,无力亲自作新式标点,书局乃请人代庖。限于水平,加之标点难度较大,标点者未能做好这项工作。因此,这部书里的句读错误是很多的,亟须重新点过。
王兆鹏 新出的词总集,则有张璋等先生编的《全唐五代词》。此书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比三十年代林大椿的《唐五代词》还是有很大的进步。我和刘尊明等师友新编纂的《全唐五代词》,也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这部书可能比原来的两种唐五代词总集要好一些。《全清词》顺康卷也出版了两册,《全明词》由饶宗颐和张璋先生也先后编纂多年,出版有望。到下个世纪,词的断代总集从唐五代到明清,可能会出齐。
钟振振 张璋等先生所编《全唐五代词》,好处是附有集评,颇便于学者;缺点是把不少诗也误当成词收了进来。另外,词人的编次也有时代先后颠倒的。八十年代的前夕,中华书局还出版了先师唐圭璋先生的《全金元词》。这是唐先生对词学的又一重大贡献。遗憾的是出版社校对不精,鲁鱼亥豕,俯拾皆是,也应当细细校改订正。
历代著名的词选本,八十年代以前,只有《花间集》等寥寥几种有校点本。最近几年,宋人选宋词的《乐府雅词》、《花庵词选》、《阳春白雪》、《绝妙好词》和两部明词选《明词综》、《兰皋明词汇选》等,都有点校本问世。
词别集的新笺注本就更多。八十年代以来,除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等人的词集原有校注本外,柳永、张先、晏殊、欧阳修、苏轼、晏几道、秦观、贺铸、晃补之、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刘克庄、史达祖、王沂孙等人的词集也都有了校注本,有的是编年本。薛瑞生先生的《乐章集校注》、吴熊和、沈松勤先生的《张先集编年校注》、徐培均先生校注的《淮海居士长短句》和邓子勉校注的《樵歌》,也都是上乘之作。
刘扬忠 词人生平史料的考证方面,也多有创获和发现。陈尚君的《花间词人事辑》就是一篇很有份量的论文,只是刊在一本纪念俞平伯先生的文集里,不大容易找到。宋代词人中晏几道的生卒年,一直是凭推测而难确考,最近因《东南晏氏重修家谱》的发现而使疑团得到彻底的解决(见《文学遗产》1997年第1期)。大词人周邦彦的家世,自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以来,一直是不可考。最近刘永翔先生的《周邦彦家世发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3期)也揭开了谜底。 朱淑真生活年代的考证,近几年也有新的进展,其中邓红梅的《朱淑真事迹新考》,有新的发现。杨海明先生对张炎家世的揭秘和北游行踪的考证,也是较重大的发现。
自从《唐宋词人年谱》和《辛稼轩年谱》两种著名的年谱问世以后,八十年代以来又出了几种年谱,王兆鹏的《两宋词人年谱》和《张元干年谱》、严杰先生的《欧阳修年谱》、孔凡礼先生的《苏轼年谱》、郑永晓的《黄庭坚年谱》、白敦仁先生的《陈与义年谱》、程章灿先生的《刘克庄年谱》等,都是相当扎实的著作。
王兆鹏 近年还出版了一些词学批语的资料汇编,如《唐宋词集序跋汇编》和《词籍序跋萃编》,把历代的词集序跋汇集一处,给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可惜收录都不全面,而《汇编》把叶梦得的《石林词》隶属于叶适,更是不应有的错误。刘庆云先生编撰的《词话十论》,钟振振等先生编撰的《历代词纪事会评丛书》也都是很适用的书。《历代词纪事会评丛书》由于部头太大(不下500万字), 耗时近十年尚未最后完成。钟振振已表示力争在本世纪内竣工,不拖到下一个世纪。陈寅恪先生很推崇宋代的史学,宋人治史成功的经验之一便是先作“资料长编”,他们在这项基本建设工程上所投入的劳动是前人无与伦比的。钟振振做的这项工作也可以说是宋词研究的“资料长编”,举凡宋词作家的传记资料、作家作品的纪事资料和评论资料,各按时代顺序分系于相关作家条目之下,遂使各种记载、说法、观点的来龙去脉、此异彼同,孰为首创,孰为因袭,可以一目了然。此编所收录的资料,有许多是不太为人所知见,甚至从未被人
提及或使用过的。其中颇多公私所藏善本、稿本,乃至海内孤本。此外,钟振振还就所引各种资料的学术性错误,写了近万条按语,约有数十万字的考辨,供使用者参考,免得继续以讹传讹。相信这部书出版后会给词学研究者带来很大的便利。
钟振振 对个体词人的研究,成果也很丰硕。杨海明的《张炎词研究》和萧鹏的《周密及其词研究》,以深细扎实见长;曾大兴的《柳永和他的词》和刘扬忠的《辛弃疾词心探微》则以立论新颖取胜。尤其是《辛弃疾词心探微》,标志着一种研究范式的转换。
王兆鹏 词史的研究,是八九十年代成果最丰硕的一个领域。出版的通代与断代的词史不下十种。而杨海明先生的《唐宋词史》、陶尔夫先生的《南宋词史》、严迪昌先生的《清词史》,则是最有影响和特色的著作。
就唐宋词的宏观研究而言,有两本著作深受学人的注目,一是吴熊和先生的《唐宋词通论》,一是杨海明先生的《唐宋词史》。前书分词源、词体、词调、词派、词论、词籍、词学七章立论,对传统词学研究格局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差不多是一部集大成的著作,代表着传统词学“过去时”的完美结束。而后者从词史观到词史的建构方式,都是全新的,代表
1、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屈原
2、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屈原
3、上帝照临忠义胆,老师付授文章脉。——刘克庄
4、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陈子昂
5、一从忠谠无周舍,吾过何人为短长。——周昙
6、大抵男儿忠孝耳,此身如叶心如铁。——刘敏中
7、养勇期除恶,输忠在灭私。——白居易
8、伍员结舌长嘘嚱,忠谏无因到君耳。——刘商
9、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张孝祥
10、男儿须展平生志,为国输忠合天地。——贯休
11、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文天祥
12、妙主蓬壶籍,忠为社稷臣。——郑谷
13、投章献策谩多谈,能雪冤忠死亦甘。——苏轼
14、旧称楚灵均,此处殒忠躯。——孟郊
15、忠贤多感激,今古共苍茫。——杨巨源
16、刻此两片坚贞质,状彼二人忠烈姿。——白居易
17、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李白
18、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邻
19、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辛弃疾
20、稽首再三拜,一言献天聪:君以明为圣,臣以直为忠。——白居易
21、无因剖胸出此心,一寸孤忠天实临!——陆游
22、时危忠谊常恨少,宝此勿复令埋堙。——王安石
23、仁与智可尚,忠与义可钦。——范仲淹
24、悲伤似击渐离筑,忠愤如抚桓伊筝。——陆游
25、二十八将固不朽,风云一代皆忠贤。——范仲淹
26、明公仗忠节,一言感万夫。——皎然
27、三策已应思贾让,孤忠终未赦虞翻。——苏轼
28、束缚酬知己,蹉跎效小忠。——杜甫
29、 忠驱义感即风雷,谁道南方乏武才。——吕温
30、高歌长安酒,忠愤不可吞。——韦应物
31、忠贤良可惜,图画入丹青。——李峤
32、自家来佐国,移孝入为忠。——张九龄
33、忧时抱忠鲠,论事极慷慨。——陆游
34、 先王旧德在民心,著令称忠上意深。——苏轼
35、未为冠冕人,死不惭忠烈。——皮日休
36、历观忠邪见肝肺,直与治乱穷根原。——陆游
棉花土里捡绿豆
我有一位对萍乡方言很感兴趣的外地朋友,一天,他向我提出了这么一个有趣的问题:“棉花土里捡绿豆——捡着(读倒)几注(句)”这是在萍乡民间流传已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一句方言歇后语。对这句歇后语,他说有“三个不好理解”:
其一,查阅《萍乡市志》在“农业篇”所列的“经济作物”章节中,有“蚕桑”、“麻类”但无“棉花”的专门文字记载,萍乡历到底栽种过棉花吗?
其二,如栽过棉花,那为什么要与绿豆混种在同一块土中呢?
其三,绿豆为什么不摘要去捡?
为此,我作了一些“考证”与思索,用以回答这位朋友提出的疑问。
《萍乡市志》诚如我朋友所说,在“经济作物”中未为棉花“单独立项”,但我从介绍“纺织工业”等有关章节中,还是觅得有“栽种棉花”的只言片语,可能因为未上规模,所以从略。另外据一些地方文献《家谱》之类史料记载,萍乡历曾多次试种过棉花。
西晋、唐、宋末年由于战火频繁中原居民几次大举南迁。萍乡地处吴头楚尾,地理、气候等条件比较优越,故成为移民们新的居住地,“土著人”称其为“客家”。这些“客家人”将中原的棉花良种与栽培技术引进到了萍乡但很快发现“水土不服”。
据查,萍乡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这一点基本符合棉花的生长习性,但自然土壤的主要类型是地带性红壤,约占山地总土壤的95%以上(黄壤、棕红壤占红壤的15%左右)并且主要含酸性结晶岩类、碳酸盐类等。萍乡人多田少,熟化了的“水稻土”很有限,不可能弃稻而种棉,毕竟“民以食为天”,况且这种“水稻土”呈“黏性”,而棉花最适宜是中性或略碱性的砂质土壤。
萍乡的先民们为改良土壤,采用过诸如掺沙子,施有机肥等措施略见成效,但在萍乡地理气候条件下,棉花特别“起虫”,而对如何防治棉蚜虫苦于缺乏有效农药与技术就显得力不从心,但不因此而认输,于是就想出了“棉花土里套种绿豆”这个无奈的“对策”。
何为“套种”?即是在同一块土地上利用不同农作物各自特性与种收季节的差别,在行间或畦间采取合理栽种。那为何偏偏选中绿豆呢?先民们为此确实花费了不少脑筋,据说先民们认为既然服用绿豆能“杀虫解毒”,那么与棉花套种或许也能收到同等功效,显然这是一种不科学“想当然”的幼稚之举。绿豆一般是在农历六月左右成熟,豆荚(俗称一注)由青转黑,熟透了的豆荚会从株上自然掉落,豆子也常会从荚中“爆跳”出来;棉花收获在秋季,摘棉花时可在绿豆株下捡到零星的豆荚和豆子,由于绿豆与棉花大多同种在缺水少肥的土坡之上,故收成都不佳,棉花又少又小,绿豆也只能零星捡得几注,留予过年时炒当果子吃。
旧时老百姓对生活要求很低,无非是“吃穿”二字。既然棉花不好种,那么就试种桑树,结果成功。宋代知州刘克庄做了一首诗,真实地记述了当年萍乡种桑、养蚕、织绢的情景,诗曰:
闻说萍乡县,家家有绢机。
荒年丝价贵,未敢议寒衣。
丝绢终究稀少而昂贵,一般平民阶层消费不起。明嘉靖年间从闽粤来的“棚民”大量种植苎麻、黄麻,据说“麻山”地名得之于此时。麻织品俗称“夏布”,史载全县年产达数千匹。晚清随着汉冶萍公司开发萍乡煤矿,株萍铁路通车,加上萍川、袁河水路运输便利,萍乡从湘、鄂、浙等地大批购进原棉。先加工成棉条,然后纺纱。当时福田、赤山、高坑、宣风、芦溪等地农家大量添置脚踏手抛式矮木织布机,几年后为提高产效率又都改成高架木机,印染业也迅速发展,全县有上百家,萍乡的织布业从此蒸蒸日上。
朋友听了我的“长篇大论”后笑道:“开始我说对这句歇后语有‘三个不好理解’,通过您的‘考证’,我不但弄清了它的来历,而且觉得它还具有不平凡的内涵,从而使我对萍乡先民有‘三个相当钦佩’”:
首先一点是萍乡人勤劳勇敢、智慧开明、自强不息。比如种植棉花,可说是百折不挠,屡败屡战。无论是改良土壤、防治病虫害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千方百计。套种绿豆如今看起来简直会觉得十分可笑、可悲,但不得不佩服他们敢想敢干,“莫以成败论英雄”啊!
其次是善于扬长避短,与时俱进。种棉失败就试种桑麻;一旦经济发展、交通便利就向外地大量购进原棉自己加工,不断改进技术终于实现了纺纱、织布、印染、销售“一条龙”,逐渐形成规模,并将产品迅速推上省内外市场,远见卓识真是了不起!
最后一点,也是我最钦佩之处是:萍乡先民们胸怀坦荡,笑对挫折;记取教训,传诲后人
1、方大洪
郑成功部将,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爱国组织洪门的创始人之一,为洪门“前五祖(少林五祖)”之一。五祖在全国分“天地会”、“三合会”、“袍哥"、“哥老会”、“小刀会”。
方大洪为“三合会”创始人。清朝初期,朝廷“火烧北少林”后,胡德帝、李式开、马超兴、方大洪、蔡德忠五人逃到福建借南少林掩护,秘密开“反清复明”展活动,称为少林五祖。
2、方志敏
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1935年8月6日),原名远镇,乳名正鹄,号慧生。江西上饶市弋阳漆工镇湖塘村人,中国***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缔造者。
3、方雷
是方氏的始祖。本姓姜,字天震,他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炎帝的八世孙楡罔之长子。《书洪范》说:“雷于天地为长子”。《春秋合谶图》说:“轩辕氏主雷雨之神。”他是黄帝之后嫘祖的父亲,原居雷泽(今濮阳和山东菏泽一带)。
因“佐黄帝(伐蚩尤)有功,封方山”,叫方雷。他的后裔以山为姓曰方;另一部分以方雷的名字“雷”为姓曰雷;到南宋时,在江南的方殷符的第五子方廷英之长子方以平改为邝姓。这就叫“方、雷、邝三姓同源,皆来自方雷。”
4、方腊
方腊(约1076-1121)北宋末年浙江农民起义首领,又名方十三,睦州青溪(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西)人,一说原籍歙县(今安徽歙县)。
雇工出身(一说家有漆园)。方腊因不堪花石纲之扰,于北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秋,利用摩尼教的“二宗”(明、暗)、“三际”(过去、现在、未来)之说,组织群众,在睦州帮源发动起义。自号“圣公”,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建立政权。
周边各地纷起响应,人数扩大到几十万,连续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县(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及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的广大地区),东南震动。
起义军计划划江而守,渐图进取,十年内推翻宋王朝。宋徽宗命童贯为宣抚使率军十五万镇压,起义军战斗失利。宣和三年(1121年)夏,方腊率余部退守睦州青溪帮源洞和梓桐洞,后被叛徒告密,受伤被俘,同年秋被杀。
5、方浚颐
方浚颐 (1815-1888),字饮苕,号子箴,又号梦园,安徽定远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考取进士。同治八年(1869年)授两淮盐运使。曾国藩督两江时,学士袁保恒主张增加盐价,方浚颐坚决反对。
历任浙江、江西、河南、山东各道御史,两广盐运使兼署广东布政使、四川按察史等职。后退出政界,到扬州开设淮南书局。广揽四方贤士,校刊群籍,重修平山堂。著有《二知轩诗文集》、《忍斋诗文集》、《古香凹词》等著作,流传后世。
参考资料:
1 关于忠字的诗句
关于忠字的诗句 1关于忠字的诗句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2关于忠字的诗句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3求古代诗词中带忠字的句子
涉江战国屈原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天问战国屈原
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
以下是为您收集的其他古诗词的相关诗句。
秦妇吟 唐韦庄
陕州主帅忠且贞,不动干戈唯守城。
古风唐李白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远别离唐李白
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
木兰歌唐韦元甫
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留别武陵袁丞唐王昌龄
谁识马将军,忠贞抱生死。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唐杜甫
可怜忠与孝,双美画骐驎。
4带忠的诗句
1、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屈原
2、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屈原
3、上帝照临忠义胆,老师付授文章脉。——刘克庄
4、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陈子昂
5、一从忠谠无周舍,吾过何人为短长。——周昙
6、大抵男儿忠孝耳,此身如叶心如铁。——刘敏中
7、养勇期除恶,输忠在灭私。——白居易
8、伍员结舌长嘘嚱,忠谏无因到君耳。——刘商
9、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张孝祥
10、男儿须展平生志,为国输忠合天地。——贯休
11、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文天祥
12、妙主蓬壶籍,忠为社稷臣。——郑谷
13、投章献策谩多谈,能雪冤忠死亦甘。——苏轼
14、旧称楚灵均,此处殒忠躯。——孟郊
15、忠贤多感激,今古共苍茫。——杨巨源
16、刻此两片坚贞质,状彼二人忠烈姿。——白居易
17、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李白
18、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邻
19、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辛弃疾
20、稽首再三拜,一言献天聪:君以明为圣,臣以直为忠。——白居易
21、无因剖胸出此心,一寸孤忠天实临!——陆游
22、时危忠谊常恨少,宝此勿复令埋堙。——王安石
23、仁与智可尚,忠与义可钦。——范仲淹
24、悲伤似击渐离筑,忠愤如抚桓伊筝。——陆游
25、二十八将固不朽,风云一代皆忠贤。——范仲淹
26、明公仗忠节,一言感万夫。——皎然
27、三策已应思贾让,孤忠终未赦虞翻。——苏轼
28、束缚酬知己,蹉跎效小忠。——杜甫
29、忠驱义感即风雷,谁道南方乏武才。——吕温
30、高歌长安酒,忠愤不可吞。——韦应物
31、忠贤良可惜,图画入丹青。——李峤
32、自家来佐国,移孝入为忠。——张九龄
33、忧时抱忠鲠,论事极慷慨。——陆游
34、先王旧德在民心,著令称忠上意深。——苏轼
35、未为冠冕人,死不惭忠烈。——皮日休
36、历观忠邪见肝肺,直与治乱穷根原。——陆游
5有哪些忠心报国的诗句
1死去无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示 儿(陆游) 2、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3、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陆游) 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 愤(陆游) 6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陆游 7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陆游 8、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陆游 9、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陆游 10、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陆游 11、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陆游 1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1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6、“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鹧鸪天》 17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辛弃疾) 18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破阵子(辛弃疾) 19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辛弃疾)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 21把吴钩看了, 栏干拍遍,无人会, 登临意 《水龙吟》辛弃疾 22、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辛弃疾。
题目你自己改吧 只供借鉴哦~
一难忘的母校
时光如梭,岁月如流,小学的学习生活眨眼就过去了。今天,我即将毕业。在离开母校的时刻,我心中充满了留恋。
再回首,母校的一草一木是那样熟悉;再回首,母校的一砖一瓦是那样亲切。
忘不了,敬爱的老师!忘不了您那谆谆的教诲,忘不了您那亲切的目光。从认字学数到能写会算,您为我们操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汗。周老师,您还记得吗有一次,在评选“三好学生”时,我落选了。放学的路上,我撅起小嘴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您见了,把我叫回办公室,风趣地对我说:“怎么了,俊彬,看,嘴巴上都能挂油瓶了!”我还在赌气不理您,可您并不生气,反而温和地摸了摸我的头,心平气和地对我说,“是不是因为没选上‘三好’而生气呀”我没有说话,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滚落下来。您掏出手帕,为我擦去腮边的泪水,和蔼地说,“俊彬,你仔细想一想,我们来学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是不是仅仅为了当上‘三好学生’呀你这次落选,说明你还有不足之处。只要努力,‘三好学生’的称号还是会落到你头上的;不要灰心丧气,机会还是有的。”在您的亲切教导下,我的心胸豁然开朗,从此端正了学习态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您说,我能忘记您对我的教诲吗
忘不了,亲爱的同学!忘不了我们朝夕相处的那些时光,忘不了我们之间那一段浓厚的友谊。在这六年中,我们度过了多么美好的岁月,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我们曾经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拼搏,在平整的操场上尽情地玩耍。可是,六年时间眨眼过去,我们就要分手了,我的心中怎么能够平静呢那一回,我身体不舒服,上课呕吐起来。是同学们向我伸出了友谊之手,你们有的给我捶背,有的给我擦洗,有的给我打水,放学后又把我送回家。当妈妈拿出大苹果招待你们的时候,你们只说声“谢谢”,就一溜烟跑了。啊,多好的同学啊!你们说,我们之间这种亲如手足的同窗情谊,我能忘记吗
忘不了,可爱的校园!忘不了您那充满活力的英姿。您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我们,让我们茁壮成长。每天早晨,您含情脉脉地望着我们走进校园。当您看到我们一个个在操场上龙腾虎跃,锻炼出健壮的体魄时,您向我们露出迷人的微笑。更难忘的是,我们在您温暖的怀抱中得到了知识的琼浆、智慧的力量、实用的才干、做人的道理。在您的怀抱中,培养出多少国家的有用人才。其中,有运动健将,有著名歌星,还有多少未来的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您说,我能不为您感到骄傲和自豪吗我能忍心离开吗
再见了,敬爱的老师!再见了,亲爱的同学!再见了,哺育我六年的母校!
------------------------------------------------------------------------------------------
二 别了 母校
宝贵的时间像流水般的过去了,我的小学生涯也已翻到了最后一页,很快,我们就要重重地合上这一本《小学》。
离别,离别应该是痛苦的,我幻想着,当我们几个伙伴背起承重的压力离开束缚我们自由的母校时,我们心情是如此的激动,感觉像一只快要飞翔于天空的小鸟,但是离别就在那一刻开始了,怀着激动的心,心中的喜悦似乎把我们已融化了,可是当我们一只腿踏出校园的那一刻,不知为什么,腿此时的这一刻似乎变的好重,我才明白,原来我们再怎么憎恨这里,它毕竟是我们在一起生活过的地方,是有了感情的可是总是在这一刻才知道,对我们来说已经晚了呀!
黄昏,我慢慢地走进母校,细细观赏校园。那一片片鲜艳的晚霞,犹如烧红的天空,映照着一棵棵巍然挺拔的大树、一朵朵色彩鲜艳的花朵,它们不正记载着我们六个春秋的风风雨雨和那一件件令人难忘的趣事吗!回想起,这是多么令人兴奋啊!
走进教室,看着一排排整齐的课桌椅,同学和老师仿佛都在眼前,他们是在上语文课吗?怪不得听得这么津津有味。他们是在上数学课吗?黑板上似乎出现了奇妙的“12345…”。耳旁,回荡着朗朗读书声、老师讲解声、同学的欢笑声。六年间的酸甜苦辣像是放**一样在我脑中回荡,时而快乐,时而兴奋;时而悲伤,时而酸楚,这是一种多么奇特的感觉呀!
走出校园,已是晚上,马路上灯火辉煌,我回头看了看母校,深情地说:“母校。我要和您说再见了,但您曾经的笑容永远留在我心中。”
-----------------------------------------------------------------------------------------------------
三 我爱我的母校
我在 XX 小学已经上了六年了,再过几个月就要毕业去考中学,所以和老师、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光也不多了。
我爱我的母校,爱她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是她陪我度过了小学六年的美好时光。
我爱我母校的老师们,是他(她)们从一年级开始教育我。眨眼,六年即将过去,他(她)们对我的教育之恩,我难以报答。老师们对学生们所付出的心血,是金子都不可代替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母)。赵老师对学生的爱与关怀,是用任何东西都无法计算的。是您们领着我们,带我们找到了金钥匙,开启了知识宝库的大门,让我们在里面尽情寻觅着知识。为此,您们付出多少心血与代价啊!青丝变白发。在这儿,我想说一句:“老师,您们辛苦了!”
我爱我母校的同学们。是他(她)们陪着我一起步入知识的殿堂,一起在里面玩耍。
虽然有时会为一点儿小事闹矛盾,但总归是小孩子,几节课后,又重归于好。大家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取长补短。遇到困难,同学们伸出援助之手拉你一把。赶上比赛,大家团结起来,齐心协力,总是凯旋而归。正如班主任赵老师说的:“我们班的同学永远是一个大家庭,包括老师在内,老师是你们的家长,同学们永远是兄弟姊妹,哪个学年段的相处时间,能有小学阶段时间长?”
尽管与同学们在一起的时间只有一个多月了,但我永远会把这份真挚而又纯洁的友谊埋藏在心底,每一位同学在我心里的位置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
毕业后,若有缘,一定会再见到老师、同学们的。若见不到,我也会永远记得大家的,细细回味六年中经历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的。
我爱我的母校,爱母校的老师、同学!
---------------------------------------------------------------------------------------------
四母校,我想对你说谢谢
漫长而又快乐的小学生涯即将结束,恋恋不舍的我有很多的话,难以吐尽。但我最想对您——母校说的是:“谢谢!”
谢谢你可敬的老师,是你们的哺育,才有了今天的我们。也不知那一年级,我是怎样糊里糊涂的过了。只记得那时我什么也不懂,您花费了不少心血,可我还是老样。我就像那最丑、最不好看的花,您就像那绞尽脑汁的园丁,虽然我是那样的不如人意,可您仍旧坚信着我也是美丽的。谢谢你母校,有着那样的好了老师教导我,谢谢。
老师是园丁,花丛中的花儿便是那同窗的同学了。
谢谢你们——同学,是你们给了我快乐,给了我美好的岁月。是你们伴着我玩,伴着我笑,伴着我伤心。是你们给了我快乐,为我的小学岁月,弹了一段美妙的交响曲。谢谢你母校,有着这样一群快乐的“小花”,伴着我。谢谢。
感谢你母校,这里面每朵花,每棵树,每位同学、老师都使我难忘。六年了,我一直没有机会向您倾吐谢谢,您教给了我们很多,告诉了我们很多,让我们一天天成长着,直到有了今天。母校,您的爱,好比母爱,那样伟大,那样的崇高,母校,谢谢。
舒畅的空气正如母校的气味,美丽的花朵正如母校培育的花儿。母校,您的美与舒,我只能告声:“谢谢!”
谢谢你母校,在您的怀抱里我无比快乐,我想大声的呼喊,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母校,谢谢了!”
1、《水调歌头送赵阆州希异之官》
宋代:魏了翁
冻雨洗烦浊,烈日霁威光。逸人去作太守,旗志倍精芒。莎外马蹄香湿,柳下_阴晨润,景气踏苍苍。夹道气成雾,我独犯颜行。
对颜行,斟尾酒,点头纲。请君_此,更伴顷刻笑谭香。为问锦屏富贵,孰与熙宁谏议,千古蔚仪章。世道正颓靡,此意傥毋忘。
解析:“烈日霁威光”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中午时分强烈的太阳光线。
2、《满江红二月廿四夜海棠花下作》
宋代:刘克庄
老子年来,颇自许、心肠铁石。尚一点、消磨未尽,爱花成癖。懊恼每嫌寒勒住,丁宁莫被晴烘坼。柰暄风烈日太无情,如何得。
张画烛,频频惜。凭素手,轻轻摘。更几番雨过,彩云无迹。今夕不来花下饮,明朝空向枝头觅。对残红满院杜鹃啼,添愁寂。
解析:“柰暄风烈日太无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中午的烈日,将烈日拟人化。
3、《水调歌头》
宋代:侯置
白鹤到时节,霜信满南州。金盘露重,银潢波浪载天流。岳渎千龄钟秀,赋出人间英气,清照洞庭秋。烈日严霜操,竹简万年留。
苏属国,二千秩,若为酬。杜园阴密,未央前席动宸旒。入践紫薇郎省,擢赞绿槐公位,指日凤池游。千顷玉芝熟,准备饭青牛。
解析:写出了中午时分的烈日。
4、《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宋代:辛弃疾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比著儿曹,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但赢得,靴纹绉面,记余戏语。
解析:写出了秋天中午时分的烈日诗人送别。
5、《雨后送李将军还祠偕同寅饮一杯亭》
宋代:赵汝愚
民感桑林雨,云施李靖龙。
精诚天地动,意愿鬼神从。
村喜禾花实,峰看岭岫重。
白旗辉烈日,遥映一杯浓。
解析:写出了雨后中午时分的烈日送别友人。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searchaspxtype=title&page=1&value=%E7%83%88%E6%97%A5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简介
本文2023-10-10 15:30:4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20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