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姓的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1收藏

董姓的家谱,第1张

浙江嵊县董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己巳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潭董氏五修族谱十六卷,首四卷、末一卷,(民国)董贻玖纂修,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三策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长沙董氏族谱八卷,卷首上、下册,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陇西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董氏四修族谱十一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民国丁亥年(公元1935年)广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大冶董氏宗谱,(清)董子怀等修,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三策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三~五卷、第七~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浦阳董氏宗谱,(清)董宏本等总理,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一~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泾县泾川中村董氏宗谱十七卷,首三卷、末一卷,(民国)董承恩等纂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会稽董氏宗谱八卷,(清)董庭焙等总理,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三策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会稽董氏宗谱八卷,(清)董庭煨总理,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三策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青龙满族董姓,本姓董佳 氏隶属佛满洲正蓝旗。祖籍长白山6道沟,明朝末年移居叶赫部董佳城(今在吉林省公主岭东南),后归顺努尔哈赤。顺治初年丛龙入关,随豫亲王多铎麾下立有战功后驻北京。康熙九年(1670年)六辈太爷“乙达拉”由北京迁驻青龙县,牛心坨乡,山拉嘎村。董佳氏祖茔在滦县西法宝村。后世子孙散居:三岔口、官场、稍枝峪、庄窠、娄子石 等地。

晚清时期董佳氏又有分支取张姓,因此青龙正蓝旗董、张两姓本为一家 ,有“张董不分”之说。

河北青龙《满洲正蓝旗董氏家谱》共4卷,清道光十六年(1836)抄本,现藏于青龙县官场乡文子村董氏族人手中。

---------------------------------------------------------------------------

河北青龙县清代满族移民概况:

康熙九年(1670年)2月清朝户部获奏准:“今以古北口外地拨与镶白旗、正黄旗, 罗文峪口外地拨与正白旗,冷口外地拨与镶白旗、正兰旗,张家口外地拨与镶红旗、镶兰旗。”自此,正蓝旗和正白旗满族人或奉旨殖田,或军功受赏,按照户部所拨之地纷纷到关外占地定居,自垦自食,成为口外荒地的开发者。按照户部的安排,出冷口来青龙的满族应是正兰旗和镶白旗,但当时迁来的却是正兰旗和正白旗,因朝廷临时作了调整镶白旗没有来。

满族人就于康熙九年荒芜了几百年的塞外:

出冷口的正白旗有张、王、李、肖、佟、宋、满、高、刘、杨、谢、马、金、于、崔、邵十六姓,在肖营子、七道河一带定居。

出刘家口的正兰旗王姓,在草碾一带定居。

出桃林口的正兰旗董姓(也可姓张),在三岔口、官场、稍枝峪、庄窠、娄子石一带定居。

出义院口的正兰 旗周、林、匡、李、樊、丁等姓,在干沟、木头凳、龙王庙一带定居。

出冷口的正兰旗李、冯、于、翟等姓,在蒿村、大石岭、大巫岚一带圈居。

镶兰旗原定拨到张家口外,但因那里空地不足,就令一部分镶兰旗人来冷口外垦荒。其中的邢、兰两姓到邢厂。王、郑两姓到王厂。龚、杨两姓到龚厂定居。

正白旗十六姓由十二个“千总”(正六品)带领来冷口外定居后,不缴纳租税,只是每年向皇宫都虞司御膳房缴纳七千四百二十只野鸡,称为“雉税”或“野鸡差”。当时冷口外林深草茂,禽兽繁多,有“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落到粥锅里”之说,猎取野鸡很容易,每个千总手下有十几个鹰手,专捕野鸡。在应缴纳的野鸡中,要两只活鸡(一雄一雌),于冬至前送到,供祭祀天坛之用,其余的要死鸡,每年送四次。送野鸡时千总亲自押送,车上竖有三角形的黄龙旗,上写“御差”二字,沿途州县见到此车,都派人护送,防备中途发生劫抢。

后来由于口外人口的增加,垦荒增多,野鸡逐渐减少,鹰手猎捕完不成应缴任务了。千总就把雉税按地亩分摊到各户,由各户猎取上交千总,再送北京。光绪朝以后,野鸡更少了,各户也难以完成猎取任务,就折成银两缴纳演变曾税收。

晚清时又有不少满族人口迁来青龙。

如镶黄旗徐姓迁到铁炉沟。正兰旗黄姓迁住黄杖子。镶兰旗关姓迁到炮手堡子。

正白旗马姓迁到青龙镇马杖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繁养增多,原地难以容纳,就分丁拨户迁居其他地方。如肖营子的杨姓,先后分居到响水沟、榆树沟、土石门、大杖子、井沿子等地。

家谱里的乾坤

春节回老家探亲,团圆饭桌上有人提出,最新的百家姓排名,“董”这个姓排到了第29位,相较从前,是下降了的。我前几日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数据,董姓人口约占汉族人口的061%,全国来看,也有700多万人。我们这一支所在的浙江,算是董姓较为密集的省份之一,但虽说那些排名前50的姓氏一概而言称为“常见姓氏”,许多姓氏在我们的身边,并不怎么常见。

以我自己为例,念书至今已经超过15年,与我同班过的同学约摸有200人了,从没有哪怕是碰巧地遇上一个同姓的同学,二百分之一的百分比为05%,对比061%普遍比例,我属于运气比较差的。当然同校的人中是有过这个姓的,但基数毕竟大了。

我很小的时候大伯就给我讲有关家族的历史。大伯对于历史颇有研究,虽说纯粹属于业余爱好,但也做到了《余杭镇志》的编委,且是编纂领导小组的组员之一。地方志的编纂在我看来是一件相当繁琐的工程,幸而余杭是一个小镇,这部1992年出版的不过300余页,总算是一个“见得底”的工程。

那个时候已经知道一些宗室的大概,我从小生活在城市,周围的环境毕竟不比农村,很多传统的东西都已经丢失了,有心的才会在后来一点一点地拾起。后来在老爸的抽屉里找到一份手抄的董氏家谱,一页一页翻过去,排到自己这一辈,乃是第21世孙,而可考最早的第11世祖董公如英,生于1746年那是清代顺治年间。

中国人多有修缮家谱的习惯。我就读的宁波大学是船王包玉刚捐资兴建的,刚来宁波之初就听说过包玉刚在天一阁查阅包氏宗谱,而得知自己是宋代包拯后人的美谈。这几年来大伯整理董氏家谱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有次他提及我们的先祖,很有可能是汉代大儒董仲舒,因为根据史料,董仲舒曾经在江苏江都为官,而据故乡青坛老辈留下的传说,青坛董姓先祖始于十二世三兄弟,从江苏江都逃难而来,南下谋生。当然这只是一个臆断,汉清之间千年的间隔,如此一贯延续的可能,其实并不大。

更早的渊源,根据家谱所志,董姓源于甘肃陇东之地,为黄帝之孙颛顼帝之后裔。2002年之时,百家姓排名为全国第25位,061%也大致是当时的数据。我们这一支,是为董氏绍圣公宗族(正伍公支族),爷爷死后,大伯长兄为父,一家12人姓董,11男1女,用旧时的话说,可谓人丁兴旺。近年来每逢春节,大伯总会带着这边的一些家人到绍兴青坛一带探访亲友。爷爷是家中最小的弟弟,年轻时也是由于逃难离开青坛老家到了余杭,青坛那一支至今家风浓厚,全村数百户基本姓董,我去年春节到过那里一次,相当有归属感。

60年代的一场“四旧”运动使许多有关家族历史的典故付之一炬,相当可惜,如今修订起家谱来,想必也是遇到过不少困难。比如说前十世的祖先已不得而知,使得家谱上多少显得有些不完整。大伯有一句说法令我觉得很有道理,修缮这样一部家谱本身具备着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其他同宗或有看到的,结合本宗的族谱,合计一番,或许能补充得更加完全。这需要有心人,一代又一代地去完善。

这便是家谱里蕴涵的乾坤,愿所有的董氏族人,为自己的姓氏感到骄傲。

董姓的家谱

浙江嵊县董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己巳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湘潭董氏五修族谱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