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与家范是怎样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1收藏

家谱与家范是怎样的?,第1张

家谱,又叫“宗谱”、“族谱”、“家乘”,是记载一个家族血亲延续的基本文献。家谱的产生,是东汉世家大族兴盛繁荣的产物。东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形成了许多既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又有相当的政治特权并且拥有很高文化的大姓望族。这些大族为标榜其久远的历史和高贵的门阀,往往编撰谱录,详细介绍家族的发展过程、出现的显赫人物及不凡的事迹。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门第成为关系一个人前途命运的关键;另外,由于社会动乱,许多人颠沛流离,于是,撰写家谱成为非常流行的风气,从贵族之家一直到普通百姓,皆乐此不疲。风气相沿,历唐宋元明清而不衰。

因各家的实际情况不同,家谱的详略大小各异。大家族家世长,显赫人物多,其家谱自然是内容丰富,颇具规模,体例也多采用叙述式;普通家族,人物与事迹平平,内容较简,体例多采用图表式。叙述式家谱信息量大,通常要详记家族全体成员的名、字、号、婚配、生育、享年、葬地、世系以及族田、宗词与族规等,有的还附有族中名人的列传、画像、著作、墓志和各种题跋等。图表式家谱则只限于名字、辈分、世系等。

家谱按男性辈分高低来排列,妻子不得载名,只以某氏列于其丈夫名字之后,所生女儿也不载名,只以第几女列在父母和兄弟之后。由于家族的延续与人口的变化,家谱需要不断续修。续修的时间,间隔十年、二十年不等。续修家谱是家族的大事,按照一定的礼仪与规矩进行。整个工作要由族长主持,并通知迁居异乡的族人派人回来参加其事。续谱包含着祖先崇拜遗风,借此可以增加族人认祖归宗的意识,提高家族内部的凝聚力。但也应该看到,在阶级社会中,家庭内部的分化非常剧烈。同姓同宗之人,有的田产弥望,有的则地无一垄,经济地位及社会地位根本不同。因此,续谱实际上还包含着淡化身份差异,缓和族内冲突矛盾的意义。

在中国的家谱中,孔、孟、曾三姓的家谱最有特色。因孔子、孟子、曾子在历史上享有“万世师表”的特殊地位,他们的谱系情况较为清楚,已经做到了全国一姓同谱,而且在立谱之初,就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分序列和用字。人们一听(或一看)某人的姓名,就能知道他的辈分情况。此外,历史上还有一些典范性的家谱。如欧阳修的“欧氏谱”与诞生过“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的“苏氏谱”,因体式完善,被推为家谱的典范。

家范,又称为“家训”、“家诫”、“家规”、“家约”等,是家长为后辈子孙或族中成员规定的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的原则、教务。它是一种训诫活动,也是一种文献。作为文献,家范主要涉及的方面有:

第一,敬祖孝亲,主要讲如何敬祖宗、孝父母、友兄弟;第二,睦亲和宗,主要讲如何处理同宗之间关系;第三,亲里睦邻,主要讲如何处理乡里乡亲间关系和如何选择朋友;第四,忠君急公,主要讲如何处理家国关系;第五,劝学育材,主要讲怎样培养子弟读书学习、尊师重教;第六,教女训媳,主要讲女儿与媳妇如何严肃闺范、谨守妇道;第七,婚嫁延嗣,主要讲怎样选妇择婿、保持血统、正妻妾之位等;第八,居家治生,主要讲如何重本守业、勉力耕织、勤俭持家、保身健体等;第九,积德行善,主要讲如何恤穷困、矜孤寡、行义举等;第十,禁诫为非,主要讲禁讼、禁赌、禁*、禁偷等。

家范,可以说是家长制定的,是体现家长意志的产物,但具体分析,又有多种情况。一是由全族通议,由族众共同制定,这主要是为了体现家范的公正性与权威性。二是由族长和宗子制定,这种情况最为普遍。三是由家族内的尊者或贤达制定。四是由单个家庭的家范演变而来。由于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的普遍存在,从魏晋以后,家范的制定和编撰日益兴盛,积累了数量庞大的家范文献。在加强同族同宗的认同感和维护家族秩序,促进家族共同体的存在与发展,以及维护地方治安,保证国家的赋税摇役方面,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其中,颜子推的《颜氏家训》、范仲淹的教子《尺牍》、司马光的《涑水书仪》、朱熹的《家礼》等,为后人艳称不已,影响甚大。

  读音:ōu yáng

  区(ōu)、欧(ōu)、欧阳三姓同宗

  在华族的千千万万个姓氏当中,不少姓氏是源自同一个祖宗,在漫

  长的历史长河里,由于逃亡、迁徙、避难以及其它原因,同一个祖宗的

  后人分别拥有不同的姓氏。如区、欧、欧阳都是春秋时代那位“卧薪尝

  胆”的越王勾践的后人。

  在区、欧、欧阳三姓当中,欧氏和欧阳氏是老大,很早就出现这两

  个姓氏,区氏是在汉朝才出现的,因此,区氏族人谦称是小区,称“欧”

  氏为大欧。

  根据《姓氏考略》记载:“越王无疆之次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

  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望出平阳。”

  由此可见欧氏和欧阳氏都是越王无疆的第二房子孙,而越王无疆则

  是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如果追溯上去,欧氏和欧阳氏的历史

  不只2400多年,还可以追溯到夏朝。越王勾践的祖先出自姬姓,公元前

  2079年(距今4072年)即位的夏少康的庶子封于会稽,到了越王无疆,

  被楚所灭,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他的子孙因而姓“欧”

  或“欧阳”。

  至于“区”姓始于何时,源自哪一位祖先?根据广东新会《区渭泉

  祖家谱》记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伺奉大禹的宗祠,因为夏禹

  埋葬在这里,食粟于欧山,因而以“欧”为姓。

  到了汉朝,欧氏族人欧安是一位富商,他乐善好施,深得人们尊敬,

  汉景帝很赏识他的为人。有一天,汉景帝对他说:“卿才德兼备,何欠

  之有,应去欠为区。”

  在封建时代,皇帝赐姓给臣民或叫臣民改姓,是一种荣誉,表示皇

  帝关心他的臣民,只有乖乖接受。这一来,欧安便改姓为“区”,成为

  区安。从此,他的子孙便成为“区”氏族人了。《区渭泉祖家谱》提到

  区、欧、欧阳同一衍派,一概不通婚。

  《区渭泉祖家谱》又说,他们的始祖竹溪公于宋度宗咸淳年间(公

  元1265—1274年)从粤北南雄珠矶巷迁徙到广东新会来。在这之前他们

  的祖先居住在福建莆田。其实,不论是区氏、欧氏或欧阳氏,他们的祖

  先都是从中原,经过莆田,南下福建、广东各地。

  不论在中国或海外华人当中,区、欧、欧阳三姓都是少数族群,相

  比之下,这三个姓氏的名人也就不如其它大姓的名人那么众多。不过,

  他们的始祖越王勾践在历史上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勾践是春秋末年(公元前497—前465年)越国的国君,他是越王允

  常的儿子,曾被吴国战败,勾践向吴王夫差称臣求和,亲自到吴国伺候

  夫差,他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得到夫差的信任。另一方面,任用范蠡、

  文种等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势转弱为强。

  与此同时,范蠡派越国美女西施到吴国去,迷惑夫差,使夫差迷恋

  女色而对国事松弛下来,吴国由强转弱,最后勾践把吴国灭掉。接着,

  他又在徐州(今山东滕县南)大会诸侯,成为霸主。

  在中国文学史上,欧阳修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人物,北宋时代的欧阳

  修集文学家与史学家于一身,他是宋仁宗天圣年间的进士,曾任枢密副

  使,参知政事。早年他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王安石推

  行新法时,他曾上疏指陈青苗法的弊害。

  欧阳修主张文章必须“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

  式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他所写

  的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风与

  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他的词婉丽,承袭南唐遗风。

  欧阳修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单独撰写《新五代史》,并著有

  《欧阳文忠集》。

  欧阳予倩(1889—1962)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位著名戏剧家兼演员。

  他是湖南浏阳人,1907年在日本参加春柳社。回国后倡导新剧运动,担

  任**编导兼演京剧10多年。30年代,他主持广东戏剧研究所,40年代

  担任广西艺术馆馆长。1949年后出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并被选为中国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和戏剧运动倡导人之一。

  他著有回忆录《自我演剧以来》,论文集《一得馀抄》以及话剧剧本《

  运动力》、《桃花扇》、《黑奴恨》等。

  《三字经》是从前流行的启蒙课本之一,相传是宋朝区适子的著作,

  明清学者陆续补充。与《千字文》相得益彰。

  由于区、欧、欧阳三姓的族人较少,只有欧阳族人成立宗亲会馆,

  那就是坐落在乞纳街96号的欧阳家族联合会,会员有222人。

《百家姓》解,欧阳,渤海郡。系出姒姓,越王无疆孙,封于欧馀山之阳,后为欧阳氏。 另区、欧、欧阳三姓同宗 在华族的千千万万个姓氏当中,不少姓氏是源自同一个祖宗,在漫 长的历史长河里,由于逃亡、迁徙、避难以及其它原因,同一个祖宗的 后人分别拥有不同的姓氏。如区、欧、欧阳都是春秋时代那位“卧薪尝 胆”的越王勾践的后人。 在区、欧、欧阳三姓当中,欧氏和欧阳氏是老大,很早就出现这两 个姓氏,区氏是在汉朝才出现的,因此,区氏族人谦称是小区,称“欧” 氏为大欧。 根据《姓氏考略》记载:“越王无疆之次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 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望出平阳。” 由此可见欧氏和欧阳氏都是越王无疆的第二房子孙,而越王无疆则 是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如果追溯上去,欧氏和欧阳氏的历史 不只2400多年,还可以追溯到夏朝。越王勾践的祖先出自姬姓,公元前 2079年(距今4072年)即位的夏少康的庶子封于会稽,到了越王无疆, 被楚所灭,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他的子孙因而姓“欧” 或“欧阳”。 至于“区”姓始于何时,源自哪一位祖先?根据广东新会《区渭泉 祖家谱》记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伺奉大禹的宗祠,因为夏禹 埋葬在这里,食粟于欧山,因而以“欧”为姓。 到了汉朝,欧氏族人欧安是一位富商,他乐善好施,深得人们尊敬, 汉景帝很赏识他的为人。有一天,汉景帝对他说:“卿才德兼备,何欠 之有,应去欠为区。” 在封建时代,皇帝赐姓给臣民或叫臣民改姓,是一种荣誉,表示皇 帝关心他的臣民,只有乖乖接受。这一来,欧安便改姓为“区”,成为 区安。从此,他的子孙便成为“区”氏族人了。《区渭泉祖家谱》提到 区、欧、欧阳同一衍派,一概不通婚。 《区渭泉祖家谱》又说,他们的始祖竹溪公于宋度宗咸淳年间(公 元1265—1274年)从粤北南雄珠矶巷迁徙到广东新会来。在这之前他们 的祖先居住在福建莆田。其实,不论是区氏、欧氏或欧阳氏,他们的祖 先都是从中原,经过莆田,南下福建、广东各地。 不论在中国或海外华人当中,区、欧、欧阳三姓都是少数族群,相 比之下,这三个姓氏的名人也就不如其它大姓的名人那么众多。不过, 他们的始祖越王勾践在历史上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勾践是春秋末年(公元前497—前465年)越国的国君,他是越王允 常的儿子,曾被吴国战败,勾践向吴王夫差称臣求和,亲自到吴国伺候 夫差,他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得到夫差的信任。另一方面,任用范蠡、 文种等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势转弱为强。 与此同时,范蠡派越国美女西施到吴国去,迷惑夫差,使夫差迷恋 女色而对国事松弛下来,吴国由强转弱,最后勾践把吴国灭掉。接着, 他又在徐州(今山东滕县南)大会诸侯,成为霸主。 在中国文学史上,欧阳修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人物,北宋时代的欧阳 修集文学家与史学家于一身,他是宋仁宗天圣年间的进士,曾任枢密副 使,参知政事。早年他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王安石推 行新法时,他曾上疏指陈青苗法的弊害。 欧阳修主张文章必须“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 式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他所写 的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风与 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他的词婉丽,承袭南唐遗风。 欧阳修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单独撰写《新五代史》,并著有 《欧阳文忠集》。 欧阳予倩(1889—1962)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位著名戏剧家兼演员。 他是湖南浏阳人,1907年在日本参加春柳社。回国后倡导新剧运动,担 任**编导兼演京剧10多年。30年代,他主持广东戏剧研究所,40年代 担任广西艺术馆馆长。1949年后出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并被选为中国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和戏剧运动倡导人之一。 他著有回忆录《自我演剧以来》,论文集《一得馀抄》以及话剧剧本《 运动力》、《桃花扇》、《黑奴恨》等。 《三字经》是从前流行的启蒙课本之一,相传是宋朝区适子的著作, 明清学者陆续补充。与《千字文》相得益彰。 由于区、欧、欧阳三姓的族人较少,只有欧阳族人成立宗亲会馆, 那就是坐落在乞纳街96号的欧阳家族联合会,会员有222人。

麻烦采纳,谢谢!

出自姒姓。夏朝帝王少康的儿子无余,被封于会稽,建立了越国,为诸侯国。到春秋的时候被吴国给灭掉了。十九年后,钩践又复国。到钩践六世孙无疆为越王的时候。

被楚国所灭,无疆的次子蹄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部,以山南为阳,所以称为欧阳亭侯,无疆的支庶子孙,于是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为姓氏,形成了欧、欧阳、欧侯三个姓氏。后来虽然也有欧阳、欧侯省姓为欧,但是起源仍为这一支。

扩展资料

姓氏名人

1、欧阳修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2、欧阳娜娜

生于台湾省台北市,华语影视女演员、大提琴演奏者。是台湾“国家演奏厅”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演奏家。2013年,考取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并获得全额奖学金。

中国网-欧:姓氏起源 详细解读

区别一:姓氏源流不同

1、欧姓除了出自姒姓。属于欧阳姓简姓。还出自独孤氏。由于逃亡、迁徙、避难以及其它原因,同一个祖宗的后人分别拥有不同的姓氏,再三国时期独孤氏一部分人改成了欧氏。

2、欧阳姓源于姒姓,出自战国末期楚国给越国勾践后裔子蹄的封地,更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封为欧阳亭侯,属于以封爵名称为氏。夏朝少康封其庶子于越,号无馀,在今浙江绍兴,后来建立了越国。

区别二:人口分布不同

1、当代欧姓的人口约113万余,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9%,排在全国第一百三十四位。从宋朝至今1000年中,欧姓人口增长率呈上升的态势。

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湖南、四川,这三省大约占欧姓总人口的60%。其次分布于贵州、重庆、广西、福建、台湾、海南、云南,这七省区市又占了29%。

2、当代欧阳姓的人口约88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7%,排在全国第一百四十九位。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南、广东、江西,这三省大约占欧阳姓总人口的80%。其次分布于河南、陕西、四川、湖北等。湖南为当代欧阳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欧阳姓总人口的43%。

区别三:家谱文献不同

1、湖南浏阳欧氏重修族谱,(清)欧新芬、欧汉炽修,欧显和、欧其鐄纂,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五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浙江象山西乡欧氏宗谱十卷,(清)周丹忱、欧承天等纂修,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立三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九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2、2015年在上海图书馆中收藏欧阳姓族谱27部,全国其他单位和美、日等国的图书馆还收藏欧阳姓族谱45部。唐太宗敕定《欧阳氏谱序》:欧阳氏者,越王之胤(裔),姚(摇)王之始也。越王无疆之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因以为氏。

北宋欧阳修撰《欧阳氏谱图序》:欧阳氏之先,本出于夏禹之苗裔。自帝少康封其庶子于会稽,使守禹祀。

以上内容参考 —欧阳、欧姓

1欧姓发源有关于欧氏的历来,有关的姓氏古籍都考证,远地追溯到4000多年前,据传自圣君夏禹;因为,先秦时期位于浙江的越国,正是由夏禹的五世孙,那位曾经中兴夏室的少康之子所传。

2《区渭泉祖家谱》提到区、欧、欧阳同一衍派,一概不通婚。

家谱与家范是怎样的?

家谱,又叫“宗谱”、“族谱”、“家乘”,是记载一个家族血亲延续的基本文献。家谱的产生,是东汉世家大族兴盛繁荣的产物。东汉长期稳定的...
点击下载
上一篇:阮葵生的家世下一篇:周氏家族族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