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甄家与京城贾家是同一家吗?
可能大多数人会回答是。理由有一下几点:一是第一回“太虚幻境”扁额的上联写着“假作真时真亦假”;二是第二回甲戌眉批:“又一真正之家,特与假家遥对,故写假则知真。”;三是第二回甲戌侧批:“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故此处极力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凡写贾家之宝玉,则正为真宝玉传影。”因此认为,既然说贾宝玉是甄宝玉的传影,写贾家就知道甄家情况,那么贾家和甄家就应该是同一家。以上推论初看起来似乎符合逻辑,然而稍加推敲一下就会发现,以上推论是不够严密的。一是“假作真时真亦假”并非说贾家甄家的关系而是说书中的故事情节;二是第二回甲戌眉批意思是说甄家与贾家的情况相似而并非说相同;三是第二回甲戌侧批意思是说甄宝玉与贾宝玉情况相似而非说等同。这些批语只是说明甄家与贾家的情况相似,但并不说明两者绝对相同,更不说明两家就是一家。有人会说,你说的不对。第五十六回中说甄宝玉和贾宝玉,“如今看来,模样是一样。据老太太说,淘气也一样”,一样畏父如虎,一样祖母溺爱。这些表明,贾宝玉就是那个甄宝玉,贾家就是甄家。然而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模样相似,正象贾母所说“大家子孩子们养得娇嫩,除了脸上有残疾十分黑丑的,大概看上去都是一样的齐整。这没有什么怪处。”至于性情方面,因生长环境大致一样,性情相似更不足为奇。书中也说“众人都为天下之大,世宦之多,同名者也甚多,祖母溺爱孙者也多,古今所有常事,不是什么罕事,故皆不介意。”虽然说贾宝玉甄宝玉模样、性情一样,但并不能说明贾宝玉就是甄宝玉,更不能以此证明贾家就是甄家。实际上,书中所写的京城贾家与江南甄家是两个独立的家族,两个家族既有联系,而又有不同。依据有以下两点:其一、第二回冷子兴说“这甄府和贾府就是老亲,又系世交。两家来往,极其亲热的。”这里说得何其明白,甄府与贾府只是亲戚关系,是不同的两家族。其二、第十六回赵嬷嬷道:“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像倘海水似的!”接着又说“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在这里,赵嬷嬷也把贾府甄家当做两个不同的家族。我在《江南甄家是指谁家?》一文已经论证江南的甄家就是指曹寅家及其继子曹頫家。因为历史上在江南四次接驾的只有曹寅。四次接驾是三十年前的事,三十年后的甄家应当指其继子曹頫家。历史上的曹寅的确也管过造船。康熙四十三年曹寅奏称:“臣同李煦已造江船及内河船只,预备年内竣工。”按照这个奏折所说的,好象书中所说监造海舫的贾家就是指曹寅家。但我要说的是,这种理解是不够全面的。赵嬷嬷明确说,接驾的是甄家,监造海舫的是贾家。接驾的甄家是指曹寅家,就意味着监造海舫的贾家是另外一家。实际上,江淮地区造船的不只是曹寅和李煦,其他人也有可能监造船只。还有一种情况是,曹寅和李煦是总牵头人,具体监造另有其人。因此,赵嬷嬷所说的“咱们贾府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不能坐实到曹寅头上。曹寅是四次接驾的甄家,而不是监造海舫的贾家。历史上的曹頫只当过江宁织造,兼管盐政,在《红楼梦》中则为“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而《红楼梦》中的贾家并没有人出任过织造和盐政职务,也未作过钦差。贾赦“袭一等将军”,贾政“现任工部员外郎”,贾珍“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除第三十七中提到贾政点过学差外,贾赦、贾珍都没有任过其他职务。由此可见,京城的贾家并不是指曹寅的继子曹頫家。有人会说,你这种说法不对,脂砚斋在第五十二回“一时只听自鸣钟已敲了四下”双行夹批道:“按‘四下’乃寅正初刻,‘寅’此样写法,避讳也。”这说明曹雪芹在避曹寅的讳,是曹寅的孙子。这种说法似乎有一定道理,然而却忽视了其它方面的情况。第十回张太医说秦可卿的病情时说:“肺经气分太虚者,头目不时眩晕,寅卯间必然自汗,如坐舟中。”此处并未避讳“寅”字。第十四回中有“至寅正,平儿便请起来梳洗”句,第二十六回有“原来是‘唐寅’两个字”句,均未避讳“寅”字。另外,曹寅一号楝亭,一号雪樵,若曹雪芹为曹寅之嫡孙,则应该避讳,不应该再取一个带“雪”字的号,可见曹雪芹并非曹寅之嫡孙,即不是曹颙或曹頫之子。脂砚斋在第五十二回“按‘四下’乃寅正初刻,‘寅’此样写法,避讳也。”批语其实是在借题发挥,意在提醒读者:曹雪芹是曹寅的近亲。因为是近亲而不是直系亲属,故书中并没有避曹寅的讳,“雪芹”这个名字也没有避曹寅的讳。由此可见,书中的贾家并非是指曹寅及其继子曹頫的家。 又有人会说,曹雪芹的好友敦诚在《寄怀曹雪芹(霑)》诗中写有“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之句,清楚表明曹雪芹就是曹寅的后代,贾家就是指曹寅及其继子曹頫家。然而我则认为敦诚《寄曹雪芹(霑)》诗中的“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的说法是缺乏依据的,事实上曹雪芹根本不可能随曹寅织造之任。我在《“饯花会”的真相是什么?》一文中论证过,曹雪芹生于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而曹寅死于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曹寅死后十二年曹雪芹才出生,怎么会随曹寅到织造任所呢?敦诚的诗中所说的“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也只是听说或想当然而已。实际上,历史上的曹頫家远远不如《红楼梦》中描写的贾家。 在雍正末年至乾隆初年间,曹頫的家业已经衰败,无法与书中宁荣两府的兴盛景象相提并论。第六回中写道:“按荣府中一宅人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这“三四百丁”中还不包括奴仆。第五十二回中麝月说:“家里上千的人”(含奴仆)。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奉旨抄没曹頫家产的江宁织造郎中隋赫德奏报:“细查其房屋并家人住房十三处,共计四百八十三间,地八处,共十九顷零六十七亩,家人大小男女共一百一十四口,余则桌椅床杌旧衣零星等件,及当票百余张外,并无别项,与总督所查册内仿佛。又家人供出外有所欠曹頫银,连本利共计三万二千余两,奴才即将欠户询问明白,皆承应偿还。……曹頫家属,蒙恩谕少留房屋以资养赡。今其家属不久回京,奴才应将在京房屋人口,酌量拨给。”(见《故宫周刊》第八十四、八十五期)。雍正七年七月(1729年)及同年十二月(1730年)的两件刑部致内务府“移会”与“咨文”中提到曹家妇孺在“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房屋十七间半”(《历史档案》1983年第1期)。曹頫的田产房屋人口被抄没后都赏赐给了隋赫德,曹頫回京后家产只有隋赫德拨给的这十七间半房屋,人口也不会剩下很多。《红楼梦》写的是雍正末年至乾隆初年的事,从曹頫被抄家算起,至书中故事最盛时期,仅短短几年时间。曹頫当时是戴罪之身,加之亏空巨大,负债累累,在这短短几年时间里,不大可能购买或建造出象书中荣国府那样的豪宅,也不大可能将家庭人口发展到“三四百丁”。现实中回京后的曹頫家住宅规模和人口数量远远不如书中的荣国府。 这种情况折射到书中,就成了第五十七回关于甄家的一段描写。第五十七回写道:“话说宝玉听王夫人唤他,忙至前边来,原来是王夫人要带他拜甄夫人去。宝玉自是欢喜,忙去换衣服,跟了王夫人到那里。见其家中形景,自与荣宁不甚差别,或有一二稍盛者。”这段话的意思表明,甄家在京的住宅只有一二稍微比荣宁好点,但大多数不如荣宁。第十六回中贾蔷道:“才也议到这里。赖爷爷说,不用从京里带下去,江南甄家还收着我们五万银子。”甄家向贾家借了一大笔银子,说明甄家的经济状况也不如贾家。雍正六年,隋赫德在上报查抄曹頫家产的奏折上称:“家人供出外有所欠曹頫银,连本利共计三万二千余两,奴才即将欠户询问明白,皆承应偿还。”到雍正十三年,这些欠款应当已经偿还,曹頫几乎没有可能有五万两银子寄存在别人家。可见《红楼梦》中的贾家并非指曹頫家。那么《红楼梦》究竟是写的谁家的故事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红楼梦》书中和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批语中寻找线索。在第五十二回双行夹批“按‘四下’乃寅正初刻,‘寅’此样写法,避讳也”是脂砚斋借题发挥,意在提醒读者:曹雪芹与曹寅是同宗,且是近亲。因为是近亲,才需要避讳。第四回《护官符》中说“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除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京城的贾家不是指曹寅及其继子曹頫家,就应该是指在京居住的曹寅胞弟的后裔。《红楼梦》是写曹頫胞兄家的故事而不是曹頫家本身的故事。那么曹寅的胞弟是谁呢?与曹寅有密切交往的尤侗在《艮斋倦稿》文卷四《曹太夫人六十寿序》写道:“曹母孙太夫人者,司空完壁先生之令妻,而农部子清、侍卫子猷两君之寿母也。”与曹家关系密切的尤侗的记述应当是准确可信的。子清,是曹寅的表字。曹寅亲弟兄二人,胞弟表字子猷,而名不详。《八旗画录》在叶三十二说子猷号筠石。冯其庸先生发现康熙写本《江宁府志》,其中有曹玺传略,确载二子之名为寅、宣。然而,《丰润县志》所载曹玺名下的二子为寅、宜。《八旗满州氏族通谱》将曹寅、曹宜二名并列相连。并附载:“曹锡远正白旗包衣人,世居沈阳地方,来归年分无考,其子曹振彦原任浙江盐法道,孙曹玺原任工部尚书,曹尔正原任佐领,曾孙曹寅原任通政使司通政使,曹宜原任护军参领兼佐领,曹荃原任司库,元孙曹颙原任郞中,曹頫原任员外郞,曹颀原任二等侍卫兼佐领,曹天佑现任州同。”那么,宣和宜,究竟哪个正确呢?周汝昌先生认为,宜和子猷,没有典籍上的字句联系,而宣与子猷是有典籍上的字句联系的。曹宣,字子猷,是从《诗经·大雅·桑柔》“秉心宣犹(古时犹、猷字同)”句而取的。我也赞同这一说法。曹寅过继嗣子,应当首先从其胞弟诸子中选择,而不会从其他堂兄弟之子中选择,其嗣子曹頫的生父应是曹寅的胞弟。按例曹頫既要避曹寅的讳,也要避其亲生父亲的讳,然而曹頫并没有避讳“宜”字。如康熙五十四年七月十六日曹頫奏折中写道:“奴才到任后,理宜即为奏闻”,可见“宜”非曹頫父亲之名,即非曹寅胞弟之名。曹寅胞弟应是曹宣。那么,“宣”字怎么又变成了“宜”字了呢?我认为,这可能是误写误认造成的。宣与宜字形相近,误写误认是完全有可能的。在满清档案中这种情况是经常出现的。曹寅的胞弟曹子猷是侍卫,属于武职。《八旗满州氏族通谱》附录中指出曹寅、曹宜、曹荃三弟兄中只有曹宜原任护军参领兼佐领,是武职。对比起来看,不难发现,曹宜就是曹宣,“宜”字是“宣”字的误写误认。按照周汝昌先生的说法:“原来‘宣’‘宜’两个字太相似了!木版书的‘宣’字,因为两个小竖划上下出头,稍稍一连,尤其容易看成‘宜’字,(甲戌本、戚本里的宜都作‘宜(下面的‘且’中为三条‘一’)’,三横划。)钞胥或刻工的工作都很单调无味,而继续无休,时间一久,容易遗误;偏偏又遇‘曹宣’‘曹宜’两条易混的项目紧挨着,眼睛一眩,便钞掉了一行或刻丢了一项,这确是曹宣迷失的根本原由罢(《武林旧事》卷六记小说人有‘乔宣’,而一本正作‘乔宜’,可参看)。”关于曹宣曹宜的问题,周汝昌先生做了深入细致的考证。据周汝昌先生《红楼梦新证·曹宜曹宣》说,曹寅与曹宣是同胎孪生兄弟,依据是楝亭诗钞·别集》卷三叶七有《闻二弟从军却寄》一诗,开头两句说:“与子坠地同胚胎,与子四十犹婴孩。”“他两个全是生于顺治十五年(一六五八)戊戌九月初七日。曹寅卒于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壬辰七月二十三日辰时,得年五十五岁。而曹子猷则大约卒于康熙四十四年(一七〇五)乙酉,年仅四十八岁。子猷一死,曹寅悲痛无已,到四十八年己丑,还特别作了《思仲轩诗》来纪念他,朱彝尊和他的孙子朱稻孙都有题诗,此诗卷后来也曾入翁方纲眼,并有题句。曹寅的诗序说:‘思仲,杜仲也,俗呼为檰芽,可食;其木美阴而益下,在使院之南。托物比兴,盖有望于竹村,悲吾弟筠石焉尔。作思仲轩诗。’”“康熙四十九年庚寅秋天,曹寅又有一首诗,题作‘渔湾夜归,忆子猷弟句,凄然有作’, 起首就说:‘水动渔舟出子猷句,题诗人已无’,才引了子猷一句诗,接着就说‘人已无’,不是我们咒曹子猷,他不是死了又是怎么了?再次一年,“辛卯三月二十六日闻珍儿殇,书此忍恸,兼示四侄,寄西轩诸友三首”,第二首说:‘予仲多遗息,成材在四三’。曹寅是老大(尤侗《曹太夫人六十寿序》里说:‘逮公〔按指曹玺〕即世,仍命长子猷继之。’是其明证),‘予仲’指老二子猷,毫无疑义。‘遗息’是什么?不是没了爹娘的孩子么?假使这些字眼我们还不至于懂错的话,那么曹子猷至晚此时就已死去,这总该是千真万确的罢。可是怪事就在这里。‘曹宜字子猷号筠石’的这位先生分明是死了,不该到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乙卯还在作‘护军参领兼佐领’的官。并且受诰追封他的祖父曹振彦为资政大夫,妣氏欧阳、袁氏二祖母为夫人!曹子猷算起来到那年该七十八岁高龄了,居然还能做护军,而且,他这个死过的人,不知何时竟又还魂,在三十年后做起参领来,这可不是天大的怪事么?有了这样的硬证据,我们才敢判定:曹子猷万万不就是曹宜。” 中央档案馆杜衿南先生一九六三年十月提出:“曹荃极可能原名为曹宣,因‘宣’与康熙帝名字‘玄’同音避讳,才改为荃的。”我认为这种推测缺乏合理性。如果为了避讳,象这样的家庭,当初起名时就应该意识到。“宣”(xuān,读平声),玄(xuán,读上声),音虽近但有别。如果象这种避法,那么需要避讳的字也太多了点。而且“宣”字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公务活动中是常用字,也不可能避免。后来宣统皇帝的年号中就有一个“宣”字,也说明清朝并不避讳“宣”字。可见将“宣”改为“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退一步讲,即使是为了避讳而改名,改为同是宝盖头的“宜”字更加符合情理。《丰润县志》将曹荃列入曹尔正名下,表明非曹玺之子,曹荃非曹寅胞弟曹宣之名所改已明。 传说曹宣有四个儿子,除曹頫外,其他名字不确定。《丰润县志》将曹颀列于曹宜名下,曹宜即曹宣,可以初步断定曹颀是曹宣的儿子,即是曹頫的胞兄。康熙五十一年九月初四日曹颙奏折:“九月初三日,奴才堂兄曹颀来南”。曹颙称曹颀为堂兄而非族兄且关系较密切,也可以从侧面证明这一点。有人认为曹顺是曹宣的长子,实非。《丰润县志》将曹天佑列于曹荃名下。天佑实乃曹顺的表字,典出《易·系辞十二》:“自天佑之,吉,佑者,助也;天之所助,顺也。” 书中第七十五回中写道:“贾赦贾政听见这般,不知就里,反说这才是正理,文既误矣,武事亦该当演习,况在武属”,因其父属武职,加之贾赦、贾珍都是将军,故言“况在武属”。敦诚《寄怀曹雪芹(霑)》诗中写道:“君又无乃将军后”,表明曹雪芹的父亲或祖父是武职。书中的贾政一般认为是曹雪芹父亲的原型,而贾政是文职,敦诚诗中的“将军”应当是指曹雪芹的祖父。而典籍记载的曹寅、曹宣、曹荃三人中只有曹宣任的是武职。可见贾赦、贾政的原型也应当是曹宣的儿子。 许多人认为曹雪芹一生几乎全在贫困中度过,没有经过书中所写的那种荣华富贵的生活,不可能写出《红楼梦》,因而不是贾宝玉的原型。然而这种推断则是建立在“曹雪芹是曹寅的后人”这个假设基础之上的。而实际上,曹雪芹并非曹寅、曹颙、曹頫的后人,《红楼梦》也非写曹寅家的事,而是写曹寅胞弟曹宣一家的事。如果说曹雪芹是曹宣之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一切都能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 曹寅与曹宣兄弟不和(康熙五十四年曹顒去世后,康熙特谕旨:“务必在曹荃之诸子中,找到能奉养曹顒之母如同生母之人才好。他们弟兄原也不和,倘若使不和者去做其子,反而不好。汝等对此,应详细考查选择。”),曹寅家败后,曹宣家并未受到多少冲击。 曹宣与曹寅不和(康熙语),皆因政见不同。与讨厌曹頫不同,雍正很欣赏曹宣之子曹颀。雍正上台后,曹颀受到雍正的赏识一路青云,而曹頫家却处处受到打击,最终曹頫被革职抄家。如果他们两家关系非常好的话,是不会有两种不同结局的。下面资料足以证明这个问题:雍正元年,雍正准备查处曹頫亏空案,这年曹颀被授二等侍卫。雍正三年,曹颀得到内务府奉旨赏住房一所。雍正四年,曹頫被罚,曹颀又升为佐领。五年曹頫家被抄,曹颀年终却得雍正御笔“福”字之赏。雍正五年,曹頫被抄家,曹颀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六年,曹頫被革职家产抄没,曹颀年终又得御书“福”字一张。从上述可以看出两家在雍正年间的巨大反差,一个被重用封赏,一个被革职抄家。曹寅继子曹頫在雍正年间倍受打击,而曹宣之子曹颀却受到恩宠。雍正十三年九月三日乾隆嗣位时追封曹振彦为资政大夫、曹宣为官护军参领兼佐领加一级。曹頫虽是曹寅继子,但因是曹宣所生,也被起用为内务府员外郞。曹宣之子曹颀一家在雍正年间及乾隆初期受到恩宠,雪芹也自然有十多年的锦衣玉食生活,至曹颀犯事被发配黑龙江乌喇,曹宣一支受恩宠的时代基本结束了,继之而来的是衰落。这与《红楼梦》描写的情况几乎完全相同,也与“作者自云”的情况完全相同。 过去持自传说的红学家们都是以曹寅及其继子曹頫家为小说的生活背景,结果许多问题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比如曹雪芹没有经过贾府那种“饫甘餍美”的富贵生活。为了能自圆其说,便杜撰“二次中兴说”、“曹颙假死说”、“曹頫自传说”、“分身说”等,反而使自传说越来越不能自圆其说,结果使自传说走向死胡同。有人仍以曹寅家事为背景,提出“有限的自传说”。但我认为这仍然是在走老路,只不过是在现有说法的基础上折中了一下,这个路子注定是走不通的。此路不通,我们不妨换一条路走,不以曹寅及其继子曹頫家事为背景,而以曹宣的家事为背景来论证自传说,也许会曲径通幽,柳暗花明。 至于曹宣是何时死的?家庭情况如何?与曹寅的关系怎样?他到底有几个儿子?名字各叫什么?又如何排序?雪芹是其第几个儿子所生?尚需要进一步考证研究。
1、宁府和荣府的两个国公贾演和贾源应该是亲兄弟。而贾母是荣国公贾源的儿媳。所以在红楼梦现有的人物中,贾母是辈分最高的。
关于家谱关系很远仍得到尊敬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如果是一般的老百姓的话,那么这么远的关系肯定是已经疏远了,但是他们是名门望族,是“诗书礼仪之家”,所以在政治命运上是连在一起的。所以他们内部的关系搞得好。
2、甄家和贾家是世交,甄士隐和甄家没有关系,贾雨村和贾府也是通过同宗连上的关系。
3-4、关于红楼梦人物的年龄不必细考。曹雪芹因为最后没有对红楼梦进行通稿,里面关于年龄的错误很多,不但十二金钗的年龄不可考,连黛玉和宝玉的年龄细考起来有时候也分不清谁大谁小。
5、袭人后来是被王夫人给宝玉做姨娘放在屋子里面的,所以月钱相当高。当然不可能比宝玉高的,宝玉除了每月的二两银子之外,什么笔墨纸砚之类的是另外加的。
6、一两银子相当于两吊钱,等于1000钱,依次类推。
7、巧姐每月二两银子。
8、年龄问题,不可考。
9、凤姐家王家不是十分重视文的教育,看王夫人和薛姨妈的情况就知道了。但是她由于管帐,后来是认识一些字的,但是不会舞文弄墨。
1宁荣两府的两个国公贾演和贾源是亲兄弟。贾母辈分最高,所以是最有权威的家长。两家本来就是出自同一房的,四大家族的谱系在“护官符”中有交代。
2甄家和贾家是世交,甄士隐和甄家没有关系,贾雨村和贾府是远房亲戚,不过这也是贾雨村自己说的。
3红楼梦中人物的年龄比较混乱,本身也没啥意义,没必要抓住不放。
5袭人后来的得到王夫人的赏识,被王夫人默认了是宝玉的妾,而且这二两银子一吊钱是从王夫人的月钱里出的,并不在官面上。至于宝玉的月钱好像不止二两吧,而且他要用钱随时可以向账房支领。
6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好像二十两银子够一家五口人一年衣食无忧。可以看一下,赵姨娘、周姨娘的丫鬟月钱是500钱,大概相当与现在的小保姆吧,工资最低包吃包住的那种。
7一般来说应该是有的,这些子孙都有。
8不是这样的,贾兰比宝玉要小一些就算是遗腹子也不可能在贾珠死后才有宝玉,宝玉大概是一两岁是贾珠死的。
9宝玉本身就是一个特例,因为衔玉而诞所以“就起名叫做宝玉”,这个第二回“冷子型演说荣国府”里有说明。
10因为“女子无才便有德”是当时通常的说法,黛玉是独生女,“且又见他聪明清秀”,所以家里让他读书,“假充养子之意”。宝钗是因为薛蟠不争气。湘云也是独生女,父母双亡后也就没再读书了。四春是因为女子读书是贾家的传统,多半也是为了诗礼之家的名声,贾母就不是很赞同女孩读书。
贾政是贾母过继的儿子,贾赦只是贾政的哥哥。至于宁府的原型当然也还是曹家,好像曹寅的儿子死后死后另一个儿子继位的,不过我记不清了,刘心武对曹家的家世说的挺全的,你自己看的认真一点,多想想就知道了
年龄排列是:
娇杏(贾雨村妻子)
>秋桐(贾赦的丫鬟,后给了贾琏)
>夏金桂(薛蟠的妻子)
>香菱(其实是甄英莲,甄士隐的女儿)
>尤二姐
>尤三姐(与尤二姐都是贾珍之妻尤氏的妹妹)
>李纹
>李绮(与李纹都是李纨的妹妹)
>薛宝琴(薛宝钗的妹妹)
>邢岫烟(贾赦之妻邢氏的内侄女)
>龄官(十二官之一,对贾蔷有意的)
>林红玉(林之孝的女儿)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红楼梦中只写了晴雯和花袭人,但后人又总结有平儿、金鸳鸯、黄金莺、紫鹃、白玉钏、白金钏、司棋、麝月、彩云、芳官。
年龄排列大概是:
金鸳鸯>平儿>白金钏>黄金莺>白玉钏≥花袭人>麝月≥彩云>晴雯>司棋>芳官≥紫鹃
金陵十二钗的年龄在原著和续书之中相差较大,所以都是推断~~~
4、其实确切年龄很难看出来~!主角宝玉比宝钗小1,2岁~!
这是红楼梦中有记载年龄的片断
有句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我们的老祖宗,很早以前就非常形象地概括了生物遗传学的特点。
按理来说,《甄嬛传》中,宜修和纯元是亲姐妹,两人身上应该多少有些相似的特征,然而,令人感到奇异的是,宜修和纯元不仅长得不像,反而是和纯元没有任何一点血缘关系的甄家母女长得像纯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要说在古代,也不存在医院生孩子抱错这一说法,再者纵使有这样的聚集生孩子的场所,作为皇室贵族,宦官之家,也肯定不会像平民百姓一样,走普通流程,人家走得肯定是VIP通道。
所以,要说抱错啥的,导致关系谱错乱,生物血缘特征“错位”也不太可能。再者,她们也不是同时出生,也不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乌龙事件。
01 甄嬛三姐妹,到底长得多像纯元皇后?
《甄嬛传》中,甄嬛、浣碧和玉娆都是姐妹,甄嬛和玉娆是同父同母,而和浣碧则是同父异母,一个是嫡出,一个是庶出。不过,虽然同父不同母,但是长得都像纯元,尤其是同母同父的甄嬛和玉娆。
比如甄嬛,也正是因为长得太像纯元,所以在入宫选秀之时,才有幸被选为妃。当时,太后见到甄嬛时,就不喜欢这女孩,更不希望她入宫当嫔妃,因为害怕皇帝“睹容思人”,痴迷于甄嬛的容颜。
结果,偏不巧,甄嬛不仅长得像纯元,气质学问才学等都在线。当然,才学气质这都已经是后话,要说主要还是因为长得太像纯元,简直就是“高仿版”的,所以才有了让皇帝如此“惊鸿一瞥”,过目不忘的感受。毕竟,美好的事物,大家都喜欢,即便是像皇帝这样的,阅人无数的也是如此。总言之,甄嬛被宠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容貌。
又比如甄嬛的妹妹玉娆,长得也和其母相像,和甄嬛的相像更是不用说。
长大后的玉娆进宫之后,让皇帝瞧见了,也觉得她像纯元皇后。加之,玉娆性情单纯,和宫中那些玩心计的妃子不同,为此皇帝对玉娆也颇为喜爱,甚至欲要封她为妃。
再比如浣碧,很多人也说她长得像甄嬛,且皇帝也曾多次提到过。只是,她没有像其他的两姐妹一样更像纯元。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要批这皇帝,见一个爱一个,不仅花心,还老牛吃嫩草。当然,人家爱不爱,那是皇帝的事情。 但是喜爱的都是一家的女人,要说一个家子的女人,长得都像皇帝的曾经爱过的女人,这确实有些让人感到困惑不已。
02 那么,甄家母女为什么像极了先皇后纯元?
个人觉得,这排除了前面提到的各种不太可能发生的,余下来能够解释的,就是碰巧这一说法了。毕竟,大千世界,无所不有,无所不奇。
茫茫人海之中,几个人长得是相似的也不足为奇。比如网上经常蹦出的各种和明星撞脸的路人,什么岳云鹏“全球分鹏”,就很好地阐释了这一问题。
而至于说宜修为何和姐姐纯元长得不像呢?这其实也不难理解。
首先,纯元和宜修虽然是姐妹,但是一个嫡出,一个庶出,这从出身就已经注定了,两人的身份境遇大有不同。
其次,纵然纯元和宜修从小的生活环境是一样的,但是所接受的待遇肯定也是不一样。纯元接受的是各种正经礼教文化熏陶,按照嫡出的标准来培养。
而宜修,则为庶出,则没有如此备受重视,这就自然导致了其无论是神貌还是学问才学、气质上都略输于纯元。
讲到这里,再顺便对比一下甄嬛。甄嬛的妈,虽然在剧中的亮相不多,但却足以惊艳人,那绝对可以说是大家闺秀,书香门第的智慧、气质型女性。
都说“有什么样的妈就有什么样的女儿”,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培养出了甄嬛这样一个有教养、懂礼数,有智慧的女儿。
03 写到最后:所以,皇帝钟爱于甄嬛,既是因为她长得像纯元,也是因为她身上独特的个性气质。甄嬛最后一步步登上王后宝座,和她本身的容貌离不开关系。
不过,这里有个疑点的是,话说甄嬛一家的女人,长得都挺像纯元,这倒是多少有些不太寻常。
毕竟,撞脸一人正常,撞脸几人也正常,但是要说全撞脸撞到了一家人身上,这真算是罕见之事。
所以,这不免让人联想到,甄嬛的母亲和纯元是不是存在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因为甄嬛的妈长得像纯元,所以生的女儿,也都随妈,即都像纯元。
说到这里,最直接能给出的结论是:甄嬛的妈就是纯元。但是,很显然,这不太符合书中的情节设定。
那么,甄嬛的母亲和纯元是不是存在某种联系呢?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系实在复杂,有耐心的话你就看透下面的就知道了:
甄千业,甄氏家族中的太上皇,一个敢说敢做的混世大枭雄,一个占尽苏城金钱、权势的大恶霸。
甄乃祥,甄家大少爷,风流倜傥、儒雅英俊,然而却嗜吸鸦片,整天醉心于灯红酒绿的奢糜生活。
歌舞升平的甄家大院,正笼罩着重重阴霾。“山雨欲来风满楼”,新娶的小妾桃花突然鬼上身,在黑夜里一遍遍地发出阴森彻骨的哀嚎:甄家一日不灭,苏城百年清誉永不复!永不复啊!这时,甄家少奶奶素琴的弟弟小云也一反常态,行为古怪。更令人所有甄家人始料未及的是,正当乃祥在鸦片的迷醉下欲仙欲死之时,突然瘫软,没了声息,从此变成了一个只会呼吸的活死人!甄家小女儿甄妤,说出了惊天动地的话语。甄老爷突然大笑,夸女儿: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十年后。
亭亭玉立的少女甄妤,虽拥有闭月羞花之貌,却满身都是恶习,她嗜食鸦片,举止开放,她成了一朵即将绽放的恶之花!少女怀春,画报上优雅的洋装男子(小云)成了甄妤朝思暮想的白马王子。正当甄老爷对下人执行家法之时,一个穿着洋装、头戴礼帽的翩翩美男子如侠客般降落在甄家后院,西洋的派头、不期而遇的出场,着实让甄妤眼前一亮。原来他就是甄妤的表哥——查家少爷查良钟,更想不到是,正是这个倜傥风流、满口新思想的青年和甄妤有着婚约!只可惜他不是画报上的优雅男子,不是少女甄妤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少不更事的甄妤终于跑到查家大闹,要求退婚!正当天翻地覆之际,查良钟再次适时出现,他潇洒大度地接受退婚,众人惊愕之时,他又彬彬有礼地宣布对甄妤重新展开追求,他要用自由恋爱的方式得到甄妤的心!
甄家人接二连三地暴毙!十年前的阴霾,又一次笼罩在甄府上空!究竟谁要将甄家灭门?是与甄家有夺妻之恨的军阀赵廷芳?是毒瘫乃祥后在上海混成了大流氓的小云?是觊觎甄家财产的族长七公公?还是貌似甄家老朋友施老爷?恰在这时,施老爷的女儿晚月竟然怂恿年幼甄妤离家出走,甄老爷恼羞成怒,指使湖匪吴菜刀一把大火灭了施家门!然而,甄老爷万万没有料到,他心爱的女儿甄妤,竟然在莫名中被人扔进了大运河,这时的甄老爷连呼了三声小云后,便离奇猝死了。甄家的顶梁柱顷刻间轰然垮塌!甄家的重担就这样落在了16岁少女甄妤的身上!重重阴霾再次笼罩在甄府上空,族长七公公叫嚣着要彻查甄家上下,要为苏城“恢复百年的清誉”,自称他就是那个预言“甄家一日不灭,苏城百年清誉永不复!”的始作俑者!少女甄妤该如何面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苏城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个浑身洋溢着不同于苏城气息的男子,他竟然是甄妤天天念叨着的画报男子,他是如此潇洒,如此地与众不同,让甄妤感到一阵眩目……然而更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忧郁男人到来竟然让甄家上下充满了莫名的恐惧和排斥!他就是失踪了十年的袁小云,就是甄老爷临终前连说三遍的袁小云!甄妤质问小云,小云坦白地说他就是那个要来灭甄家的人!甄妤不相信,她完全被小云身上透露出来的新思想,新文化深深地吸引住了,小云就是她心里的一盏灯!甄妤疯狂地爱上了小云,在她幼稚的眼里,小云骄傲、冷漠的外表下有一颗热血跳动的心!她认定了只有他们俩才是那么的“相知”!
七公公哪肯善罢甘休?他又一次来到甄家要瓜分财产,危机时刻,却是那个对甄妤恶行恶状的小云挺身而出,他的慷慨激扬彻底把七公公之流驳斥得哑口无言。而正在此时,苏城第二富豪,甄妤的亲舅舅查老爷却出来“主持公道”,令甄妤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查老爷竟然一反常态,他扬言要大义灭亲,他宣称,他就是要让甄家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恢复苏城几千年的清誉!这个少不更事的女孩几乎陷入了绝境!
小云的忧郁、孤傲、愤世嫉俗让甄妤百思不得其解!恒荣学堂里,正当小云的演讲高潮迭起之时,万校长跳了出来,无情地揭穿了小云的真正身份——大流氓、上海的拆白党!倔强的甄妤依旧痴爱着小云,她毅然宣布要办一所真正的新式学堂,邀请心爱的小云担任校长!众人惊得目瞪口呆!正当甄妤满怀欣喜地等待小云拥抱的时候,却得到了三个冷冷的“我要走”,甄妤霸道地扑倒小云,毫无保留地用自己含苞待放的温暖融化小云僵硬的躯体。然而幸福的梦幻总是短暂的,甄妤万万没有想到他们正身处在那个令小云作呕的迷楼之中,迷离的色彩充斥着他的眼球,如同千万条小虫爬入他的骨髓,他再一次掉入了十年深陷的泥潭!一张床!两个灵魂!相知相爱,却是同床异梦!
一场风花雪月的缠绵过后,小云竟然与晚月亲密无间地出现在甄妤眼前!晚月何时成了小云的未婚妻?甄妤霎时愣住了!她陷入狂怒,忽然从家丁手上夺过一杆长枪,狠狠对准小云……两个好朋友同时爱上了一个男人!晚月的粥里被下了毒,小云的那碗有没有毒?小云敢不敢喝?究竟又是谁在暗箭伤人?甄府里依然充满着邪恶与危机……骄纵的甄妤终于要和晚月决一死战了,只是为了心爱的男人!当迷楼中的枪声响起,小云突然疯了似的冲了上去,那一刻,甄妤终于确信小云爱的是自己,而不是晚月!
为了办学,甄妤低价卖掉了甄家一条街,殊不知幕后接手人正是舅舅查老爷!雪上加霜,全城的报纸竟在同一天报道了甄家当年的荒唐事件!身心疲惫的甄妤多么渴望小云的体贴与呵护,但小云却在这时没了踪影!
甄妤的新学校开办在际,校长小云突然出现在废弃的**院里,原来他在精心编写一个话剧,一把刺向旧社会的匕首!话剧演出当天的舞台上,甄妤和小云深情款款对视着,突然小云举动异常……众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情节惊呆了!舞台下面,一片混乱,赵廷芳喝令立刻拘捕台上这对有伤风化的男女!查良钟也挑拨着与小云曾有过感情纠葛的曼芬,醋意大发的曼芬突然掏出枪,朝着台上的小云打去……
甄妤无辜入狱,查良钟“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深夜,小云来到查良钟的书房,揭露出惊天真相:原来对甄家的新闻报道、赵廷芳突然出现在话剧现场,一切的一切都是查良钟制造的!
甄妤终于出狱了,她与小云的关系却因为查良钟的挑拨而糟糕到了极点!甄妤知道小云深爱着自己,却不明白他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伤害自己!当甄妤隐约“明白”真相,不计前嫌地决定与小云和好如初时,小云却转而要去参军,两个有情人依依惜别……没过几天,苏城的南园城墙上,赫然贴出甄妤和查良钟的大幅结婚照!甄妤愤怒至极,然而却说不过巧舌如簧的查良钟,她又一次被蒙蔽了。与此同时,小云却一直杳无音讯!
在前线,小云突然得知查良钟和甄妤结婚的消息,他挺起胸膛,疯狂冲向了日本人的子弹……甄妤做出了一个惊人而伟大的决定:把甄家所有的鸦片馆卖给舅舅查老爷,捐钱给前线!伪善的查老爷假惺惺地答应了甄妤永不再开鸦片馆的要求。
甄妤抽鸦片的事无意中被学生们发现,甄妤最亲近的学生叶绍痛斥了她,甄妤又一次惊醒了,顿时,甄家上上下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戒烟运动。在甄妤痛苦地用近乎变态的方式为自己戒烟时,查家的烟管却在一夜之间死灰复燃了!甄妤率领家丁摘掉了查家二十八间烟馆的牌子!查家用卑劣无耻的手段,夺取了甄家全部财产!苏城百年首富终于一夜倾倒,一无所有,落魄街头!
查良钟与素琴频频幽会,素琴越来越成为查良钟任意摆布的棋子,而素琴却对此浑然不觉!甄妤苦苦的等待换来的却是小云阵亡的消息!素琴听到弟弟的死讯几乎发疯,甄妤霎时间更是心志全无!伪善的查良钟又一次乘虚而入……在怀甫的帮助下,甄妤很快恢复了心志,查良钟继续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甄妤求爱,执著的甄妤依然不为所动!
1937年,中华民族正处在危亡时刻。
土匪吴菜刀突然率领众人来到学校向甄妤勒索钱财,甄妤以自己的智谋征服了吴菜刀,说服了他加入游击队。正在这时,“已阵亡”的小云竟然出现了,甄妤久久注视着他,一时竟无语凝噎,让甄妤揪心的是,小云身边多了个军医妻子!甄妤浑身战栗着。峰回路转,小云和女军医的事原来只是小云的谎言!甄妤与小云又重新走在了一起,他们情意绵绵地观赏美丽的彩虹,小云终于向甄妤求婚了,一对历经坎坷的人儿终于拥吻在了一起……然而,幸福走得太快,赵廷芳的一声令下,小云转眼间变成了“汉奸”,加上查家父子的间离,小云与甄妤又再次决裂了,而这却让查家父子更加幸灾乐祸!
国难当头,甄妤渐渐远离了从前的奢侈生活。为了民族大义,甄妤向游击队捐献了粮食。原田和查家父子逼迫小云亲自搜查甄妤的反动教材,看到消瘦的甄妤,面对心爱的人儿,小云心碎了……
审讯室里,一个浑身赤裸裸、血淋淋的女犯人让甄妤惨不忍睹!随后,穿着白色衣裤的甄妤身上也是血迹斑斑,凶狠恶毒的查老爷动用令人触目惊心的酷刑向甄妤逼供,甄妤终于昏倒了!而此时的小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浑身颤抖着。查老爷对甄妤的审讯愈加疯狂……小云终于忍无可忍,狠狠地暴打了查老爷!查老爷没有死心,他继续用更加残忍的方式折磨着甄妤,要在意志上摧毁甄妤!他枪杀学生,逼迫甄妤在众目睽睽的广场上与狼狗跳舞!甄妤没有退缩!这时的甄妤是小云看到的最端庄最优雅的时刻,在小云的脑海里,看到甄妤在美丽的玫瑰花中独舞!
甄妤终于被小云暗地救出,而叶绍的人头却被挂在城墙上三天三夜!查家父子将叶绍的死栽赃陷害到了小云身上,甄妤再也不相信小云了,她拔出枪,对着小云,“砰砰砰”连开三枪,小云倒在了甄妤的怀里,甄妤紧紧地抱着小云温暖的身体,疯狂地吻着小云,不断地喃喃喊着:小云,小云,小云……甄妤已经痛不欲生!然而,当她失魂落魄地走出来时,怀甫居然告诉他叶绍是查老爷所杀!小云是冤枉的!甄妤晕倒了,这一夜,她满头白发!
1945年,抗战胜利了。
不满30岁的甄妤已饱经沧桑,欢迎抗日英雄归来的仪式上,一个骑着白马的军官英气逼人,在与甄妤对视的一瞬间,甄妤发现竟是她朝思暮想的小云!甄妤难以置信,浑身一软,倒了下去……甄妤再次回到了小云温暖的怀抱。
抗日英雄小云终于翻身成了苏城市副市长,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表彰会上,查良钟,一个作恶多端的大汉奸却成了抗日功臣?!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也被赵廷芳指认为苏城市副市长!小云的内心依然是孤独的,甄妤执意为查良钟辩护着!
一时间苏城大乱,甄妤竟被说成是汉奸!查良钟再次英雄救美,帮了甄妤。他对甄妤依然“穷追不舍”,他要像猫捉老鼠一样慢慢地折磨甄妤,然后看着她一点一点痛苦而死!单纯善良的甄妤却对此一无所知!查老爷更是无恶不作,称王称霸!在晚月的提醒下,甄妤醒悟到是政府的体制造成了查老爷的无恶不作!然而小云仍坚信国民党的领导,他要打老虎,要把苏城真正的坏人抓出来,然后铲除!查家父子继续作恶多端,活生生地折磨死了为甄妤辩护的吴妈,一枪击毙了被甄妤感动,打算弃暗投明的竹山叔!使万半和一家死于非命!让七公公成为阶下囚……
查良钟丧尽天良,诱惑素琴当众揭开了她和弟弟小云不可告人的秘密,小云终于举枪打死了查良钟!然而阴郁的小云终究未能走出少年时代的阴影,未能跨过心里的那道坎,他像向往自由的天使一样翩然飞向了天堂……
六十年代,已成为著名女作家的晚月和一车子的人来到一个山村小学校。
那车人都是妤曾经的学生,他们来寻访一位晚月小说《青春》里的原型,那个被人们时常说起的女教师。她孤身住在学校,没有亲戚也没有朋友,她不计报酬教授孩子,她把所有的工资都资助给自己的学生。当晚月终于站在这位穿戴朴素的女教师面前时,她热泪滚滚,深情地喊着:“妤,晚月来看你了,你的学生来看你了。”
女老师淡淡地微笑着,她平静地摇摇头:你认错人了。
车子缓缓地开向远处,晚月满含着热泪回头张望,开满油菜花的田埂上,那个女老师正默默地站在那里。她的影子渐行渐远,像一幅优美的油画一样定格在人们的视野里。
这一瞬间,晚月终于知道,这个朴素的乡村女教师,就是妤!
具体我也记不清楚了,甄向华是甄向荣的弟弟,他回来是为了替哥(甄向荣)报仇的,正义也是他哥了=-=之后直到最后甄向华绑了宝宝,宝宝帮他看到了甄向荣的坏事之后,他才发现自己错了
所以,第一部的那个是甄向荣,挺后面才出现的,貌似=-=
历城区。济南位于山东省的中部,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根据查询百度地图显示:该地的甄家大别墅位于历城区仲宫上海街,整体非常豪华。别墅是一种建筑物,属于住宅的一种,是除了居住之外用来享受生活的居所,是独门独户独院的,由一栋独立建筑或多栋建筑组成。
无非是查出了贾家帮甄家和史家藏匿的财产和贾琏等人私通地方官的罪证,还有诸如王熙凤放高利贷和收受贿赂等多种罪证,这说明贾府依仗权势确实犯下了很多罪行,也说明了官场争斗过程的冷酷无情。
查抄贾府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中,小说中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贾家的世交好友江南甄家出事被查抄。按理说,像这样的事情出了以后,贾家应该回避才是。可王夫人却没有这样做,而是替甄家遮掩,只是这个秘密却不小心被尤氏发现了,也为贾府后来被抄家埋下了伏笔。
原文如下:话说尤氏从惜春处赌气出来,正欲往王夫人处去。跟从的老嬷嬷们因悄悄的回道:"奶奶且别往上房去。才有甄家的几个人来,还有些东西,不知是做什么机密事。奶奶这一去恐不便。"尤氏听了道:"昨日听见你爷说,看邸报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怎么又有人来?"老嬷嬷道:"正是呢。才来了几个女人,气色不成气色,慌慌张张的,想必有什么瞒人的事情也是有的。"
老嬷嬷和尤氏的对话,看似平常,其实藏着玄机。那就是江南甄家,在没有被皇帝查抄前,已经把府里的财物转移,而且一部分财物转移到了荣国府,经手人应该王夫人或者王夫人安排的王熙凤。
按照我以前的分析,我认为这个江南甄家的二女儿,应该是北静王的王妃。如果是这样,江南甄家在被皇帝查抄之前,就已经得到了宫里的消息,因此才安排人四处转移财物。其中一部分财物就转移到了贾府,王夫人做主私藏了这笔财物。
根据清朝抄家的制度规定,如果被查抄之前,就得到消息转移财物,还有藏匿这笔财物,一律都会问罪。王夫人私自做主收藏了江南甄家的这笔财物,也揭开了贾府后来被查抄的真实原因。
87版中有这样的一个镜头,当时马道婆和邢夫人在说王熙凤私自收藏了史家的财物,将来谁拿的多,就归谁了。邢夫人还一副羡慕的表情。事实上,史家被抄家后,除非还有翻身的机会,不然藏在贾家的钱是不会拿回去了。这也是邢夫人和马道婆讨论王熙凤私自收钱装进自己腰包的原因。
回到这个话题上来, 尤氏发现荣国府替江南甄家私藏财物后,并没有跟过去一探究竟。目的就是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更重要的是怕引火烧身。结果这件事还是影响了贾府,贾府替江南甄家私藏财物一事,成为后来贾府被抄家的真实原因。
可见,王夫人私自收下江南甄家转移的财物,对贾家来说,就是灾难的开始。尤氏非常明白这其中的厉害关系,因此即便是从老嬷嬷的嘴里知道了这件事,也并没有主动去关心这件事,而是躲避走开。后来贾府被抄家,证明尤氏的顾虑是正确的,贾府替江南甄家私藏财物,也暗藏了贾府被抄家的真实原因。
江南甄家与京城贾家是同一家吗?
本文2023-10-10 13:10:2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19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