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刘的将军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4收藏

姓刘的将军,第1张

开国以来姓刘的将军。 cpcpeople/GB/64162/126778/ 这里面比较全

开国将军中有多少姓刘的 元帅有刘伯承,上将有刘亚楼、刘震,中将有刘志坚、刘西元、刘少文、刘忠、刘浩天、刘转连、刘金轩、刘飞、刘先胜、刘培善、刘兴元。少将就更多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毕竟刘姓是中国人的第四大姓,比例超过5%,55年授衔的少将又有八百多名。

中国有多少个刘姓将军 基于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库查询结果是

同名同姓-基于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库而做,数据真实,您可以用来做起名参考

在历史上的抗金名将中,有个姓刘的将军叫刘什么? 刘 (1098~1162),南宋将领。德顺军(今宁夏隆德)人。前泸州军节度使刘仲武的第9个儿子。“南渡十将”之一。他少年时代跟随父亲生活在军营之中,年龄稍长,就被父亲带上转战于陇右战场,参加抵御西夏的各种战斗。他胆大、心细,尤以箭法精熟而著称。《宋史》载:“牙门水斛满,以箭射之,拔箭水注,随以一矢窒之,人服其精。” 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刘由高俅推荐入朝,担任阁门祗后。宋高宗继位后,郸授他阁门宣赞舍人,知岷州,为陇右都护,成为专门对西夏作战主力部队的一名指挥官。由于他作战勇敢,夏人畏之如虎,就连夏国境内的妇女儿童都知道他的威名。据史载,“夏人儿啼,辄怖之曰:‘刘都护来!’”小娃娃就立马不敢再哭了。当张浚代表朝廷宣抚陕西时,看到刘是个奇才,任命他担任泾原经略使兼知谓州(今甘肃平凉)。富平之战失利后,他率部退驻德顺军。不久金兵攻打谓州,部将李彦琦降金,谓州失守。为此,刘被降职为知锦州兼延边安抚。绍兴三年(1133年)复职,担任宣抚司统制,与吴d分别负责守卫陕西和四川。以后又被召入京城,任江东路副总管。六年(1136年),提举宿卫亲军。刘还把王彦部下前护副军(即八字军)和解潜部下的骑兵整编为前、后、左、右、中、游奕6军,每军各编1000人,分由12位将领指挥,经过严格训练,成为一支精锐的野战军。十年(1140年)五月,金主撕毁与宋朝签定的和平协议,向南宋大举侵犯。刘当时正担任东京(今河南开封)副留守、节制军马。他分析金兵南下必然要首先占领东京,再而进攻顺昌(今安徽阜阳)。刘根据这一判断,就预先率领3000人退守顺昌,准备在此死守,以阻止金兵继续南犯。为了坚定将士们的守城决心,他派人把颍河等水道的所有船只凿穿并沉入河中,向广大官兵们表示“破釜沉舟”,不留退路,只有决一死战才是唯一的出路。又将自己和部将们的家属安置在寺庙中,四周堆放柴草,派兵守护,并对卫兵们说,如果城池失守,就从他的家属居住的地方放火烧起,不让一户家属落入金人的手中。“于是军士皆奋,男子备战守,妇人砺刀剑,争呼跃曰:‘平时人欺我八字军,今日当为国家破贼立功。’”顺昌被数倍于守军的金兵围攻4昼夜,将士们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誓死与城池同在,经过无数次血战,杀敌不计其数,城池完好无损,非常成功的完成了这次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战略阻击任务。 金兀术得知顺昌失利,立即亲自率领10万大军增援。刘面对更加强大的敌人,决定智取。部将曹成等2人在得到刘面授机宜后,便率部去迎击金兵,但未经几个回合,2人便假装坠马被金兵俘获。金主在审问时,曹成按照刘事先所编造的话回答说:“刘是太平边帅子,喜声伎,朝廷以两国讲好,使守东京图逸乐耳。”金兀术根据口供判定刘是一个 ,很看不起他,认为这样的将领不堪一击,所以就不带攻城重武器,轻装前进,直逼顺昌城外扎营,连亘15里,全军毫无戒备思想。而这边刘也按兵不动,只是先派人悄悄的在颍河中投毒,数日后金兵多数病倒,失去战斗力大半。刘认为时机已到了,他组织一支队伍,人人手持长柄斧和长把标枪,排在阵地的前列,专砍敌人首先冲过来的骑兵的马腿。而待骑兵倒地后,再用标枪刺杀,结果大破金军的所谓“铁浮图”和“拐子马”(骑兵军)。经此一战大败金兵,刘的威名也在全军中传开,“顺昌之战”也被金兵视为恐怖的末日。第二年,金兀术再次率大军南侵江淮地区,宋廷也再次命令刘率军迎战。刘仍然运用顺昌战役的打法,首先大破金军的铁骑兵,一经接触,金兵们就惊呼“此顺昌旗帜也”,便抱头鼠窜逃命。但是,此次大捷,不仅未能给刘带来好运,却反而>>

抗日时期姓刘的有几个上将 八路军:刘伯承(1892~1986)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抗日战争中,刘伯承任一二九师师长,与政委 率部深入敌后,在太行山建立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组织指挥了奇袭阳明堡、伏击神头岭、巧胜七亘村等战斗,粉碎了日军的九路围攻,打破了敌人的十三路“围剿”。在抗战胜利前夕,他率部大举对日寇反击,歼灭五万余,收复县城五十九座。

刘震(191503~199208),男,原名刘幼安。湖北省孝感孝昌县人。中国人民 高级将领,中国人民 空军的奠基人之一。原 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中央军委委员,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同年11月,第344旅组建独立团,刘震任团长,奉命到冀鲁豫边区开展斗争。1939年2月,边区部队统一组成冀鲁豫支队,独立团改为该支队第1大队,任大队长。在支队和 鲁西南地委的领导下,指挥第一大队为保卫鲁西南根据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40年初,刘震被任命为新组建的八路军第2纵队第344旅旅长。5月,率部参加了讨伐顽军石友三的战役。6月,奉命南下的第2纵队在涡阳与新四军第6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第344旅编为第4纵队第4旅。合编后,率领第四旅担任开辟和坚持淮上根据地的任务。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第四旅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第10旅。5月,率10旅奉命进到津浦路东,在洪泽湖以北和以东地区,开展边沿区斗争。1941年9月,第10旅奉命拨归新四军第3师建制,调往苏北淮海地区,实行主力地方化,刘震任第10旅旅长并兼任淮海军分区司令员。在刘震的领导和指挥下,经过几年的努力,第10旅在淮海区扎根成长,发展壮大,从初进淮海区的2个团发展到6个团,胜利地完成了“主力-地方化-更大的主力”这一过程。

1944年春,苏北新四军部队开始对日军反攻,刘震指挥部队先后进行了高沟战役、杨口战役、林公渡战斗和叶圩子战斗。还参加了阜宁战役,给苏北的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扩大了抗日根据地。1945年1月, 华中局决定由刘震兼任淮海地委书记。1945年8月,日本 宣布无条件投降,可盘踞在淮阴、淮安两城的伪军拒绝向抗日军民缴枪。9月6日,指挥部队采取重点爆破与猛烈火力相结合的打法,迅速攻入淮阴城,击毙伪军28师师长,全歼该师9000余人,取得了部队从长期游击战转向对预有防御城市的攻坚战的重要经验。随后,又率部参加了解放淮安城的战斗。

刘昌毅(1914―1999),原名刘昌义。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县人。中国 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 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 高级将领。抗日战争开始后,刘昌毅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侦察科科长、青年纵队第三团队参谋长、山西青年抗敌决死三纵队参谋长、太行军区第三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3年因旧伤复发,住院治疗。8月,伤未痊愈便带领第十六团参加林南战役。战后,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4年春夏间,日寇发动河南战役,占领中原,打通大陆交通线,并阻断我各根据地之联系。党中央指示进军河南,组建河南军区,军区即派遣第六支队南下豫西。刘昌毅任支队司令员,于1945年1月率部南下豫西至嵩山、伏牛山一带,战斗八个月,大小战役60余次,歼日伪顽8000余人,开辟了临妆、陕县、宝丰、襄地区,配合兄弟部队牢牢控制了中原地区。 刘峙不算,长跑将军

85年到2015年姓刘的一共有什么多少将军 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五点三八。大约六千万左右。

寻根溯源

1、据《元和姓纂》、《新唐书》等资料所载,出自祁姓尧帝之后。以字名为氏。

2、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所载,出自姬姓周太王古公 父之后裔。

3、改姓而来。据《史记》所载,刘邦称帝后,赐有功之臣娄敬、项伯为刘姓,并赐其他降汉的项氏家族改姓刘。其它姓氏改姓刘。据《史记》所载,西汉公主嫁与冒顿为妻,其子女皆从刘姓。另外有薛、何、美、陆终氏和少数民族鲜卑孤独氏,女真族乌古论氏、移剌氏、满族宁古塔氏、留佳氏等众多姓氏改为刘姓。

得姓始祖

刘累。刘姓系上古圣帝尧的后裔。尧出生时其母庆都寄居 于伊长孺家的伊祁山下,故从母所居之地为姓“伊祁”。后又分出“伊”、“祁”二姓。尧帝的祁姓后代有一支被封于刘邑(今河北唐县境),建立刘国。夏朝时,刘国有一家生有一子,出生时有纹在手曰:“刘累”,于是便以此为名。刘累长大后,跟随豢龙氏学习养龙本领,被夏帝孔甲封为“ 御龙氏”,负责驯养孔甲的四条龙。有一次,一条龙死了,刘累就把龙肉做成肉羹,充当野味献给孔甲。孔甲感觉味道特别鲜美,非常高兴,于是就赏赐给刘累许多财物。不料过了几天,孔甲又想吃这种“野味”,便派人向他索取。刘累感到难于蒙混,又怕孔甲怪罪,就带领家眷逃到鲁阳(今河南鲁山)。又不敢再用祁姓,就用名字中的刘字作了姓氏。刘累之后,其裔又先后被封于豕韦(今河南滑县东南)、唐(今山西翼城)、杜(今陕西西安)。周宣王时,杜国国君杜伯被害,杜伯之子隰叔逃入晋国,担任士师(主管刑罚、狱讼、禁令的官)隰叔之子士艹为以官职为氏称士氏。士艹为之孙士会就是辅佐晋文公、襄公争霸天下,使晋国成为五霸之一的范武子。士会曾居于秦国,其后有留于秦国者便恢复其祖姓为刘姓,是为陕西刘氏。汉王朝的创立者刘邦便是士会的后代。刘邦对刘姓家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士会也成为刘姓共认的祖先之一。

繁衍播迁

河北唐县是刘姓的祖居之地,而刘姓的发源之地当在今河 南省境。而源于陕西省境的刘姓当为河南刘姓之分支。战国时期,陕西刘氏播迁到河南及江苏地区,到汉代沛县刘姓成为皇族,大封同姓诸侯,显贵无比。纵观刘姓繁衍情况,可划分为三大时期:第一时期为汉代,江苏刘姓族人刘邦建立汉室,随着“同姓封侯”,刘姓人遍布彭城、沛国、弘农、中山、南阳、东平、天水等地,成为当时全国第一大姓氏。汉末群雄争霸之际,中原刘姓为避战祸四方迁徙。第二时期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除刘姓人大举南迁外,许多少数民族在汉化的过程中,取刘姓代替自己原有姓氏。与此同时,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宋,其族在江南最为显赫,被封王侯的刘姓遍布江南。第三时期为唐至五代。据《兴宁刘氏族谱》所载,唐翰林学士视察使天锡公,为避战乱弃官奉父祥公迁至福建宁化县,后成汀闽望族。这一时期,刘姓支脉遍布大江南北。宋元至明清时期,刘姓族人已遍布全国各地。

郡望堂号

刘姓在其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主要有:1、彭城郡;2、沛郡;3、弘农郡;4、河间郡;5、中山郡;6、梁郡;7、顿丘郡;8、南阳郡;9、东平郡;10、高平郡;11、东莞郡;12、平原郡;13、广陵郡;14、临淮郡;15、琅邪郡;16、兰陵郡;17、东海郡;18、丹阳郡;19、宣城郡;20、南郡;21、高阳郡;22、高密郡;23、尉氏郡;24、竟陵郡;25、长沙郡;26、河南郡;27、广平郡。

堂号:

“彭城”、“弘农”、“沛郡”、“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密”、“竟陵”、“河南”、“尉氏”、“广平”、“丹阳”、“广陵”>>

有姓刘的将军吗 蒋中正时期授予的军官刘氏如下:

刘家麒中将,54师师长 1937、10、16山西忻口。

刘震东中将,第五战区第二路游击司令 1938、2、22山东莒县。

刘桂五少将,骑兵第六师师长 1938、4、22内蒙黄油干子。

以上为对日作战中牺牲的英雄。

刘伯龙中将 第八十九军军长

刘 平中将 第十五军军长

刘耀扬中将 昆明行营参谋长

刘忠干中将 第五十一军副军长

刘瀚东中将 军训部炮兵总监

刘采廷中将 洪江芷师管区司令

刘克信中将 河北民军总指挥部总参义

刘姓将军有多少 我记得有刘伯承元帅,还有一个叫刘镇的少将吧

清朝刘姓将军有哪些? 刘步蟾(1852-1895) ,清末海军将领。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

刘坤一(1830-1902),晚清军事家,湘军宿将,参与领导清军对太平军的作战。

刘铭传(1836-1896),我们安徽人,淮军名将,洋务派骨干,清朝名臣,曾任台湾首任巡抚。

他们都是晚清时期满足统治者启用 出来的,之前刘姓的清朝将军并不多见。

历史上有没有姓刘的开国将领? 羹颉侯刘信,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侄子,就是开国武将,并与刘邦关系不好。

看到您补充了您的问,我可以说,刘信完全符合您所说的要求

1、姓名:叶飞 籍贯:福建省南安县人,军衔:上将 主要事迹:新四军创始将领之一。2、姓名:刘亚楼 籍贯:福建省武平县人 军衔:上将 主要事迹: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创始人之一,人民空军创始人,司令员。3、姓名:杨成武 籍贯:福建省长汀县人 军衔:上将 主要事迹:晋冀鲁豫野战军、华北军区创始人之一,指挥了炮击金门,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4、姓名:刘忠 籍贯:福建省上杭县人 军衔:中将 主要事迹:华北军区主要负责人,人民解放军后勤部队创始人。5、姓名:罗舜初 籍贯:福建省上杭县人 军衔:中将 主要事迹:八路军山东纵队创始人之一,第四野战军军长,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创始人。6、姓名:苏静 籍贯:福建省海澄县人 军衔:中将 主要事迹:人民解放军军事情报创始人之一,公安部队创始人之一,人民共和国计划委员会副主任。7、姓名:张南生 籍贯:福建省连城县人 军衔:中将 主要事迹:八路军政治工作负责人之一,晋冀鲁豫野战军创始人之一、政治工作负责人,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负责人之一。8、姓名:陈仁麒 籍贯:福建省龙岩县人 军衔:中将 主要事迹:东北野战军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军政治委员,解放后在地方、炮兵、纪检、监察均有任职,颇具传奇色彩。1971年后曾被错划为林彪集团。

刘备和刘邦都是历史中重要的两位人物,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太多英勇的事迹。在三国时期,叛徒董卓的霍乱王朝曾与他们交战过一段时间。 其中之一就是刘备,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刘皇叔”,在他的口中,自称是中山王刘胜的后裔。

很多人产生了疑问,如果他要重建汉室,刘备为什么要指出来他是刘胜的后代呢?说是刘邦的后裔不是更好吗?下面,我们针对刘邦和刘备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

第一:刘邦和刘备的关系

刘备经常说自己是刘胜的子孙,那么刘胜到底是谁,他和刘邦之间有没有联系呢?原来,刘胜是刘启的儿子,刘胜给这个世上留下了一百多个儿子,这个家族相当的庞大。在古代这样是经常出现的事情,尤其在贵族中。

大家对刘邦不再陌生,开创了大汉的江山,带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生战功赫赫。可惜的是,第二代皇帝刘盈,他并不适合做皇帝,年纪轻轻就离世了。后来他的母亲上台了,时间没有太久,病逝了。后来刘邦的儿子刘恒登上了皇位,慢慢地汉朝的江山逐渐稳定下来。

不管是在国土面积上,还是军事、经济,在面对外国使者方面,都在有着突出的贡献,尤其在下一任皇帝刘启,汉朝的大“盛世”局面影响了国内外的人们。尤其是当时开创的丝绸之路,至今我们推出了一条新的丝绸之路,与外国之间的贸易逐渐扩大,仍然发挥着我们的和平共赢的传统。

很多的朋友可能已经看出来了,刘邦和刘备之间的关系。他们两个人之间跨越了长达四百年的时间,包含了24代人。无论如何,刘备都是这些人中不可挑剔的一个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建立的蜀国,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奇迹。

第二:不承认刘邦的原因

一方面,他考虑了地理位置的差异。据史书记载,刘备出生于涿县,在当时属于中山国。他世世代代住在这里,没有往其他地方迁移。刘胜生王有一子刘贞。彼时,中山州的涿县为封地,生生不息,子孙众多。这样看来,刘备家族,称自己是刘胜的后裔,是有道理的。

此外,刘备的家族基本上都在此地区进行定居,对外宣称是刘胜的后代,长久以来,人们开始接受这个说法,至于当时有没有人去研究此事,已无从知晓。所以我们后来看到刘备说自己是刘胜的后代,也是非常有道理的一件事情。

第二个原因就与古代的礼仪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古代非常重视长幼之间的礼法。大概我们国家从周朝开始,就有着一整套的礼法的制度。由于其中包含的方面众多,涉及到继承、传承等方方面面,想要制定这样一套完备的礼仪制度,也是相当不容易。

正是由于这样的制度,拥有继承权的子孙们,通常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会带出历史中的皇族宗亲,对于这类的子孙来说,他们只能说是刘邦的子孙,或者说是第几代的皇子,符合当时的礼仪制度。

问题是,那些没有获得继承权的子孙该怎么办?这些没有继承权的子孙不会被认购,自然不会有封地,但可以与子孙一起记载在同一家族的族谱中供奉。同一个祠堂,所以他们也可以自称是某个先祖的后裔。 根据氏族家谱的记载,在这种情况下,和那些继承者们,属于同一个“宗派”。

但是,如果这些帝王的子孙分崩离析,拥有自己的封地,就相当于建立了另一个“氏族”,也就是宗法氏族体系中记载的小氏族。最先被托付的人,是后世先祖中的“先祖”。就像刘胜一样,他被托付给了中山国,开设了自己的家族。就这样,他成为了后世的“祖师”。

作为刘备的后裔,他从未出过封地。当然,称呼自己的先祖是刘胜,也是符合氏族礼节的。更何况,刘邦也不用多说了,之前同属于一个家族,但刘备在的时候,他们的血统并不相同。

搬出的家庭成员,将在新地点重建他们的家谱,通常是第一个在这里生活和生活的祖先。家谱不会追溯到之前,只有祖先迁徙的地方。或许,历史就是具有魅力的一个东西,只要人们可以深深的探究,总会发现出来其中隐藏的奥秘,这也就是为什么如今的我们仍需要学习这些历史,它是我们更好的走好脚下路的前提。

姓刘的将军

开国以来姓刘的将军。 cpcpeople/GB/64162/126778/ 这里面比较全 开国将军中有多少姓刘的 元帅有刘伯承,上将有刘亚楼、刘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