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都喜欢认祖归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3收藏

为什么中国人都喜欢认祖归宗?,第1张

大家好,咱们中国人很传统,特别是成功的人都喜欢讲究自己的根源地,也就是说我的太祖是哪里人,比如朱元璋当皇帝后,就一定要找到自己太爷那辈,然后还建立个祠堂。或许这就是我们民族的信仰。

而今天,刘强东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认祖公告,立马就在网上砸开了锅。刘强东说道:家族解放前系湖南省湘潭县刘氏族人,太爷爷在此出生,后因故移居江苏!因太爷爷和爷爷去世较早,目前只留下有限信息―湘潭刘氏钟灵堂,父亲大人吩咐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家族族谱,请老湘潭县的刘氏族人互相转告,万分感谢!

大家都知道刘强东是江苏人士,可按祖籍来说,却是属于现在的湖南省。而且还在公告中提出了备份。不少网友刁侃,别人了,刘邦都要从西安里爬起来了,都是姓刘的,有谁比刘邦大?

东哥加油,一大批湘潭刘氏已经在去找你的路上了,还有网友表示:东哥,我是刘强西啊。

别墨迹了,这是咱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希望刘强东早日找到自己的祖宗。

思乡情怀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面的一种情愫,“月是故乡明”、“低头思故乡”,这样经典的诗句都说明了故乡在我的心中的意义,不管一个人漂泊到哪里,最为惦记的还是自己的家乡,因为那里有自己曾经的记忆和熟悉的亲人乡亲。所以思乡之情深深的刻画在了我们骨子里,成为一种无法抹去的概念。

有很多人因为战争被迫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更不乏有我们的国人因此远漂他国,并在那里成家立业,但他们却始终心系着祖国,就有一个田氏家族,祖先漂泊国外381年的家族,怀揣族谱到中国认祖,坚持称自己是中国人。

一、

流落朝鲜

田氏家族的这位祖先名字叫做田好谦,他出生于河北鸡泽县,1960年生人,田好谦家世代为官,生活富足,而且受家人熏陶,他的愿望也是成为一名官员为国家尽忠,当时正值明末时期,外面战火纷飞十分混乱。所以田好谦便决心参了军。

可是时运不济,田永谦所在军队各个不务正业,完全不顾及国家危难,在一次对外抗击的战斗中,田永谦的部队就被朝鲜军队俘获去了朝鲜。到了朝鲜境内,由于田好谦曾饱读诗书,他身上与众不同的气质正好被当时的官员看中,希望他能够留在朝鲜为他们效力,但年轻气盛的田永谦怎么会屈服呢,这时一位叫具公的大臣再三的劝说,田永谦想到国家当时的情况,回去也可能是流离失所,只好将计就计安顿下来,等到时机成熟再考虑如何回国。

二、

心系家乡

渐渐地,田永谦适应了在朝鲜的生活,由于他的学识见识气度出众,他也越来越得到朝鲜的重用,被任命为二品通政大夫。就这样到了年纪的田永谦也自然而然的在这里娶妻生子,但这些年过去了,他心心念念的依然是他的祖国和他的故乡,每到逢年过节,他都和自己的家人依照着祖国的风俗度过,并时常朝着家乡的方向久久的凝望。临终前,他再三的嘱咐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将他的骨灰带回到家乡。

三、认祖归宗

到了清朝时期,田永谦的儿子田会代表朝鲜来到清朝进贡,他费尽心思的联系,终于找到了自己在中原河北的的亲人,并完成了父亲的嘱托,将骨灰带回来河北并在墓碑上刻了“广平府田氏”。

可是后来清朝面临着外国的侵略,使得战争不断,回到了朝鲜的田会再一次与河北的亲人们断了联系,但他的后人一辈辈始终铭记着要续写家谱认祖归宗的任务。终于在2004年,田氏后人再次联系到了自己的族亲们,这个漂泊国外381年的家族,怀揣族谱到中国认祖,并用不流利的中文坚持称自己是中国人。

乡愁是我们中华儿女都有的情怀,但是这样牵扯了几百年的情愫可能只有田氏家族的子孙才能够深切体会。如今我们的国家逐渐的强大,很多漂泊海外的游子们都纷纷回国报效国家,因为他们知道,只有我们自己的国家才能够成为我们坚强的后盾,国家的昌盛才是我们个人幸福的根基。

现在,市场上出版了许多百家姓系列丛书、家谱、各地宗祠、家庙,而民间也存在着“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的现象。在这里我就简单的阐述一下我通过了解后的一点点见解吧。

姓名,它是以人类社会中彼此区别的符号或血缘所出的标志出现或存在的。姓,应该说是一族人的代表,而名,则是区分族人之间身份的代表。在原始社会,人人平等,所以,姓氏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而到了后来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随着人类种族开始了所谓的“贵贱之分”,姓氏也随之变“贵”或变“贱”了。

而现在有许多人所谓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不过是把自己与人类早期的一些名人联系在一起,确信自己是他的多少传人,自己的血统百分之百纯正。而其实,这种说法也是难以成立的。要想在今天的中国土地上,找出一个千百年来一直是百分之百纯正血统的姓氏,完全是不可能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同姓一家”“五百年前是一家”等等,都不过是一种文化上的认同,并不能认为历史上真的认同。

就如唐朝的一个例子,一个叫王凝的礼部侍郎去长沙处理公务,遇到一个姓王的柳州刺史,为了巴结他,硬说自己是他的叔伯侄子,还对他三叩九拜,行了大礼。王凝当时心中怀疑,虽然没说什么,但回来一查家谱,才知道侄子已经死亡,这个刺史是个冒牌货,等下次见面的时候当场揭穿了他的把戏,保住了自己的一世清名。要不是他英明果断,这场假戏还不知道要演到什么时候。

当然,这也只不过是一个人间喜剧,姓氏笑话。不过这血缘关系可不得乱认哪!

说到这里,又得谈谈家谱了。

家谱作为反映姓氏和家族发展历史的重要典籍,其价值是多方面的,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作为前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传和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家谱保存了大量史料,对研究姓氏家族人口繁衍、迁徙分布、辨析祖源和封建宗法制度演变、社会风俗、历史人物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但是,大多数家谱毕竟是宗法制度的产物,在内容上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封建时代的烙印,是为当时的社会政治服务的,特别是在维持封建宗族秩序方面具有强大的作用。因此就其性质而言也应当否定。当然由于家谱至今仍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着影响,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否定了事,在使用或评价它时要从多方面着眼,对他应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

毛主席说过,凡事一分为二。同样的,对于 “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的想法,也不应仅仅持有否定的想法。血缘关系,它在早期是氏族部落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以后又成为宗族、宗法关系的基础,以及统治者宣扬“亲亲”、敬宗追祖观念的根据,对形成心理上的凝聚力和血缘上的认同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并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了解百家姓知识,了解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我们更加能够借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它可以让我们进一步确信:炎黄二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国内外的炎黄子孙一脉相承。正像一首诗中所说的那样:“千条江河归大海,千枝万叶一条根”,这种江河与大海、枝叶与根的关系,也是各个姓氏与炎黄二帝关系的一种形象说明,所反映的便是一种凝聚力。无论你我他,同姓一家亲,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属于华夏民族!

所以对于“尊宗敬祖”“认祖归宗”这些现象,应该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它有误区,有弊端,也有一定的价值。凡事有利有弊,事物的双面性也就是如此吧。

为什么中国人都喜欢认祖归宗?

大家好,咱们中国人很传统,特别是成功的人都喜欢讲究自己的根源地,也就是说我的太祖是哪里人,比如朱元璋当皇帝后,就一定要找到自己太爷...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