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家将的角色介绍
呼延庆,呼延必显之孙,呼延守勇之长子,王金莲所生。少年聪颖,读书过目成诵。力大超群,十岁就能力解斗牛。拜王禅为师,日练武功,夜习战策。手使两柄铜锤,英武骁勇。三年后下山,母亲告知他身世,他即奉母赴新唐寻父。路过天定山,与叔叔一家相认,便随叔叔、堂弟进京祭祖坟。半途在祝家庄除妖,被祝太公招为女婿,与祝素娟成亲。拜坟过程,他遭受千难万险、奔逃中,与妹妹碧桃、梅仙相认。兄妹又设计上坟烧纸,不料被军兵围困,冲杀出来,恰遇太子受庞妃所害,他们救驾入八王府。几经曲折,呼延庆与呼延豹、呼延龙共赴新唐,认了父亲,一起领兵解了天定山之围。由于雄关总兵花万年女花瑞莲多次救助呼家将,开关让他们出入,故当呼家将大军入关征讨庞集之时,花万年让女儿与呼延庆成亲后,即随夫八京讨庞集。呼延庆、祝素娟、花瑞莲都立功受封。呼延庆是书中很活跃的人物,活动集中在后二十回,性格特点也比较鲜明。他人小志气高,十岁就哭着要跟王禅上山学艺、十三岁就奉母千里跋涉赴新唐,他初生牛犊不怕虎,天定山认亲之前,他打败呼延豹、呼延龙,锤打了武艺高强的齐国宝,叔叔守信与他斗至百余合还不分胜负;他天真烂漫,认亲之后,就与两位堂弟勾肩搭背,一路笑着去玩,全忘了此前那一番彼此咒骂相斗。
呼延守勇,呼延必显长子,性格粗鲁,勇敢刚强,与弟守信仗义搭救东庄赵虎臣之妹凤奴,打死奸相庞集子庞黑虎。朝廷抄斩呼家,父母让他从地穴逃生,追兵紧逼之下,只好躲进一座花园,被**王金莲所收留。金莲是王贵孙女,其父王汝南念在先父王贵昔日共呼延赞、杨业征讨辽邦的旧谊,冒死营救守勇,并招之为婿。新婚不久,庞集又领兵搜查王汝南府,守勇被迫出逃。原拟找寻守信一起赴新唐请救兵回来报仇,路经高山寨。遇到被迫落草的赵虎臣一家,收留了他,并让他与凤奴成婚。庞集闻讯,又领兵前来围剿,守勇在风奴一家掩护下,突围奔新唐。他在桃花潭除妖后,与新唐国王马韬认了表亲,被招为花花公主的驸马,在此生儿育女,定居新唐十几年。当王金莲所生子呼延庆几经展转来到新唐与他相认之时,这个从未见面的儿子已二十岁。直至天定山被庞集调兵围剿,守勇父子自新唐领兵前来救援,呼家将才大会合。通过一场激战,击败庞集兵马,得胜上山,守勇终于与分别廿年的妻子王金莲、弟弟守信重逢。后他又率呼家将并领十万番兵入关征讨庞贼,杀尽庞家,申冤雪恨,一家团圆。他被封为忠孝侯;妻王金莲、赵凤奴封一品夫人;众子众儿媳各有所封,赵凤奴所生女呼延碧桃、呼延梅仙与太子完婚。呼延守勇是书中重要人物,其活动集中在前二十回,他不畏强权,见义勇为,看到丞相的儿子调戏妇女也毫不犹豫上前去管。做起事来也比较顾全大局,在救出赵大郎夫妻后,庞黑虎求饶,他阻止兄弟守信继续痛打庞黑虎。但总的来说,这个人物形象单薄,作者对于他的性格刻画很少,塑造的并不成功。
庞妃,奸相庞集之女,名多花,生得国色天香。庞黑虎死时,她才十六岁,便很有城府。庞集问她选妃之事,她不但表示只要能报兄仇便无不听从父亲吩咐,还献计让父亲把自己的真容交给负责选妃的太监陈琳,以便朝廷来聘。纳为仁宗贵妃之后,她即施毒计陷害呼家,致使呼家三百余口惨遭杀害,并奏请倒置尸首埋葬、立“狱坟”大石碑。闻父亲抓捕不到守勇兄弟,她又耍手腕迫使仁宗下令增兵追捕,并给父亲设计。调“四虎”进京协助缉捕。除绞尽脑汁报私仇之外,她还为宫闱争宠而施展手腕:将刘妃刚生下的太子以女换男,命宫娥寇直抛太子于御河。因寇直不忍,交陈琳送八王府中收养。仁宗见孩子可爱,立为太子。庞妃恐事泄,审问陈琳、寇直,将寇直拷打致死。十八年后,太子长大成人,她又设计哄太子元宵上街看花灯,调“四虎”前往杀害,亏呼家小将救驾回八王府,使其阴谋未能得逞。直至呼家将兵临京城,仁宗才被迫命她自尽。庞妃在书中的活动不少,她有心计、有手段、够胆量、敢作为,总之,是一位外具花容玉貌、内藏歹毒心肠的蛇蝎美人,写得颇有性格特色。 《呼家将》很像是说书人据以讲说的底本,或者是据说书人说书所作的记录本,又或是由弹词或其它的传统曲艺如评书、鼓书等改写而成。从书中可以找到很多这方面的内证。在人物的对白中,书里常常加些“呀”、“呔”之类的叹词:“呀!原来是钦赐的杨侯庙,不免进去少睡片时再走。”这正是说书、弹词或其它曲艺艺人惯用也爱用的语气。书中又有许多人物自报家门式的语言,如:“汉王去贤用佞,轻听宇文均,把俺呼氏诛绝,幸祖母马氏怀妊,逃回马家庄上,遂生下俺父呼延赞……”又如:“生前扶社稷,死后作神明。俺杨业,因当时扶宋征辽,潘仁美不肯发兵援救,俺遂阵亡,且害俺一家都撞死李陵碑下。蒙上帝矜恤,封为神道。不想俺女婿呼必显被妖妃庞多花屈杀了一门三百余命。昨日庞兵追来,把俺的外孙呼守勇围住,不能解救,俺只得遣了三千阴兵,冲破庞营,把外孙救了出来。待俺差了鬼判引他到来,指他一条去路。”这样的语言,若非从戏曲中直接摘引下来,便非说书等曲艺艺人表演所需的特殊语言莫属。传统的北方评书、鼓书中就有《呼家将》的名目,或称之为《金鞭记》、《肉丘坟》,情节与此书相同,只不过人名地名稍有不一。
首先是它的故事的传承性。《呼家将》的故事情节与《薛刚反唐》及《薛丁山征西》第七十回至第九十回的框架十分相似。《薛刚反唐》写薛丁山之子薛刚闯祸,与奸相张天左、张天右结怨,薛氏一门三百余人尽被武后斩杀、铸成“铁丘坟”,唯薛强与薛刚得逸,薛强为李靖施法送入大宛国,被招为驸马。薛刚途经徐州卧龙山,与女寨主纪鸾英结为夫妇,后又上了汉川黄草山,作了寨主,复辗转到新唐国,被招为驸马,借得援兵,与其子侄薛蚊薛葵造反,终于报仇雪恨,一门团圆。
《呼家将》则叙宋仁宗时,忠孝王呼延必显之子守勇、守信打伤致死强抢民女凤奴的奸臣庞集的公子庞黑虎,于是庞集将女儿多花献给仁宗皇帝。庞多花媚君,挑唆仁宗将呼家满门抄斩,唯守用、守信兄弟得正直大臣如包拯、余太君等之助得逸。呼守勇于逃难途中娶了王金莲,上了高山,娶了山大王之妹凤奴,又为杨令公派阴兵救助,来到新唐国,被招为驸马。而守信则被杨令婆、杨五郎救助,逃至定天山,为寨主齐国宝招为女婿。后来守勇、守信及其子女呼延庆、呼延寿、呼延龙、呼延豹、碧桃、梅仙会合,借得新唐国援兵,终于杀奸报仇,一门团圆。不仅框架相同,甚至许多细节,二书也甚密合:《薛刚反唐》、《薛丁山征西》有薛刚三祭铁丘坟的情节,《呼家将》第二十七回的标题便也是“忠良后三祭铁丘”,这是很能够看出两者间的某种渊源来的。《呼家将》中庞多花借曹后銮仪进香,被呼延必显用先帝所赐金鞭打坏的情节,又来自《百家公案》第八十三回“判张皇妃国法失仪”,庞妃命陈琳寇直御将太子溺死事则直采自《百家公案》第七十四回“断斩王御史”。呼延守用桃花潭除妖得鞭则与《说岳全传》中岳飞除蛇得枪的情节类似。
其次是它的随意性。传说或小说中曾经有过的人物、地点,可以随便拿来牵合:呼必显成了杨令公的女婿,王贵的儿子王汝南成了守勇的泰山。包公、陈琳、杨五郎、杨令婆、八姐、九妹等都随作者的意愿,随时出现在书中,守信的岳父齐国宝还是“杨家将的花花太保,因同十二寡妇征西失踪,流落西羌。书中的地理,几乎没一处是对的;说包公告病归里,但包公却似未回安徽,而像归隐在开封附近;新唐国究竟何在,连作者心中也无个确定方位,只是因为《薛刚反唐》中曾经出现,就随意借来一用。
再次是,作者重的是情节,不重描写。这一点,倒很象“元至治间所刊平话五种”,而与其它的市人小说不同,更见说书人说书底本的特色。就如写守勇从自家地道中逃至新唐国一线,故事便跌宕起伏。先至王家庄,与王金莲成亲,又被庞家知觉,派兵围住;逃出王家庄,巧遇曾被自己所救,如今已经落草的赵大郎赵凤奴兄妹,与凤奴成亲,又被庞家四虎追及,至夫妇失散;得杨令公阴兵驱散庞家兵将,呼守勇方登上了去新唐国的征途;到新唐国,因无钦赐的金鞭为证,国主又不相信是呼家之后,要当作奸细,绑赴刑场,得大臣保举除妖,方得赦免,待除妖得鞭之后,才被认可,招为驸马。此外还有呼延守信一线,又有他们的子女的遭际活动,描写的也是比较曲折复杂。
书中所写呼延守勇、呼延守信出猎救美的事,便颇合平民,尤其是市井细民的口味。这些处于底层的人民,说不定什么时候也会遭遇到某种飞来人祸.而自己又势不足敌,力不能抗,因此,总幻想着有某个英雄会从天而降,予以搭救。呼守勇兄弟不畏权势,痛殴了强抢民女为妾的庞黑虎,他们正是这样的英雄。他们为这些平日受压迫、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出了一口气,平民自然热爱他们,况且,他们还是曾经随同家喻户晓的杨令公征辽,立过赫赫战功的呼延赞的后代、杨令公的外孙,这更增添了人们的崇敬。因为抱打不平,却遭奸臣的陷害,于崇敬之外,对呼延守勇、呼延守信兄弟,人们更增同情。于是,接下来便希望着忠良之后的发迹报仇,先有了王金莲与呼延守勇联姻的情节。作者按照民间的神话传说,写王金莲夜梦青龙绕体,白天于妆楼见桃源洞红光滔滔,因而发现了呼郎,暗示忠良之后的不凡前身和天佑的自然。凡此种种,都很有趣味。
从文学的角度说,《呼家将》并不是一部写得很好的小说,甚至可以说是一部相当差的小说:人物的出场往往十分突兀,上下文也每每不相衔接,甚至还有情节背异,不合情理之处,而且叙事十分粗疏,有时又大段重复前事,以至拖沓重复。但是从民间文学的角度,透过其文学的表面,探究其深层的文化特征,便会发现,其中确有许多如郑振铎所说“材料颇多足资参考者”的东西在,以至于能在民间流传。 许觉民:小说中对话出语俚俗,说书痕迹十分明显,具有生动活泼的民间文学气息。但是,小说中常有叙事粗疏、情节背谬的情况,且文笔粗陋,在艺术上十分平庸。
谭炳耕:在形式上存在的明显说唱痕迹,这种说唱形式不同于四大古典小说中的诗词插入,而是一种明显的戏曲表演形式的残存。小说的材料来源当是流传于南方的鼓词或南戏,作者很可能是一位熟悉或喜爱南戏而不太擅长小说创作的清代文人。
在北宋四大家族中,最为出色的就是杨家将与呼家将。九代忠烈杨家将的故事早已成为家喻户晓了,而呼家将的事迹也是精彩不断,众多的传奇英雄也是不断涌现出来。大破连环阵、勇战太原城、力挑铁滑车、战寿州损兵折将的战绩,让呼延将也是名震天下,伴随着呼家的热议也是接踵而来。呼家将到底有哪些武艺?呼家最强的十大虎将又是哪些人物?
传奇的呼延家族
呼家将也称为呼延家将,是鲜卑族人融入中原后的一种姓氏,在北宋开国名将呼延赞之前,就有了 前赵名臣大将军呼延晏,靠山侯呼延寿廷,大战火塘山的智勇呼延凤。而真正让呼家将名扬天下的是呼延赞,他开启了演义故事中一大传奇家族。
民间一直有着金呼家银杨家的说法,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呼延赞在杨家将归宋前,就已经立下很多奇功,他早期在宋朝的威望远胜杨家将,而杨家将的传名主要是从闯幽州与血战金沙滩开始的。第二个原因是与宋太宗赐打王金鞭有关系,恰巧杨家善用的是银枪。
呼家的武学
一、呼家鞭法:这种武艺是效仿尉迟恭的呼延赞所创,也是堪比杨家枪与高家枪的武艺,呼延赞以一对铁鞭闻名于天下,后来宋太宗为了表彰他的忠勇,赐了一对打王金鞭给呼延赞,而杨家善使银枪,并列天下的两大家族,从此就有了金呼家银杨家的说法。呼延赞的鞭法以刚猛为特点,而真正将呼家鞭法练到巅峰的人物就是呼延灼,他的鞭法融入了刚猛与周旋,沉稳的鞭法让他在年轻时没有出现过败绩。
二、呼家枪法:呼延赞最初随义父马建忠学得一手枪法,投宋后他又与高怀德、曹斌互传武艺,在高家兄弟的指点下呼家枪法又了很大的改进,后来他呼家枪法又得到了杨继业的指点。尽管如此,呼家枪法依然不能成为武学经典。
三、呼家戟法
这套戟法是罗艺所创,通过岳胜之手传给了呼延庆,不过呼延庆的戟法并没有继续传承下去。
四、呼家锤法、呼家槊法、铁扁担功
这些武艺也只是因为他们拜师与奇遇所学到的,呼延豹与呼延云显的锤法、呼延云飞的槊法、呼延平的铁扁担功都只是一代学成的技艺。
呼家十位最强的虎将
第一位:呼延赞
杨志逢人就会说起先祖杨继业,而作为梁山五虎将的呼延灼,一开口就是呼延赞的嫡派子孙,可见呼延赞对后世影响力极深。年轻时的呼延赞一直效仿尉迟恭,勇往无前的他从来没有惧色,在攻打太原城的时候,他身先士卒登云梯冲上城楼,却被七八名北汉军士推下城楼,幸运的他只是受了些轻伤,随后他又爬上城楼厮杀,这一战之后他也被称为北宋第一猛将。
呼延赞的实力远不如呼延云飞与呼延平,在武艺上也强不过呼延庆,但是他的双鞭绝技却成为了千古传唱的经典,同时也成为了堪比杨家枪的武学。虽然在他之前已经有了多位成名的呼家先祖,但是他却被推崇为呼延家族最具影响的先祖,后世的呼家将都以他为首,他也成为了呼家心目中的无敌人物。相比高怀德、曹斌、杨继业这些阵亡的老将,而阵前从不退缩的呼延赞却是终老善终,这也可以堪称呼延家族的奇迹。
第二位:呼延云飞
被称为震京虎的呼延云飞是呼延庆的儿子,略具传奇的他意外地得到了李存孝的禹王神槊,在八卦道长的教导下成为了平南唐战西夏的五虎英雄。在武艺技巧上他略逊于玉面虎杨怀玉,神力过人的他却成为了宋军第一猛将,相比神力无敌的呼延平也是更胜一筹。战庆州城时他勇闯连营时,一杆神槊打杀了十多位西夏战将,而他最为经典之战就是大战钢叉太岁鄂厉龙,杨文广与呼延明就败在了他的手中,而呼延云飞却是两三个回合就将他震败斩杀了,从实力上来说,他也才是真正的呼延第一勇将。
第三位:呼延平
呼延平是呼延守用的儿子,他也是呼延庆同父异母的弟弟,自幼在杨五郎的授艺下,他练就了一身无敌的本领,神力无比的他也成为了一段时期的无敌人物,呼延平也成为了众多兄弟中的救星,只要有难他的出现,就能让大家化险为夷。从无敌将童治国与千斤大铁闸,再到北国的第一勇将石虎,呼延平的神勇事迹早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他的实力虽然略逊于呼延云飞,不过他在民间的流传度非常高,在大众的心目中,呼延平也成为了呼家第一猛将。后来他随呼延庆征战南唐时,在寿州城的火雷阵中身亡了。
第四位:呼延云显
呼延家族也有一位使锤的战将,他就是闪现的传奇人物呼延云显,他是呼延兆的儿子,凭着一对擂鼓瓮金锤成为了勇冠三军的人物,他的实力与呼延云飞也没有太大的差距。不过却遇到了一位实力对手狄难抚,呼延云显的武艺与力量并不在他之下,但是狄难抚有一对雷霆神枪,在母枪中有二十一块雷霆巨石,当他占不到上风之时,便显动母枪摇动雷霆巨石,巨大的声响震惊了呼延云显的坐骑,被掀下马的呼延云显却被一枪挑杀身亡,他也成为了呼家最为惋惜的人物。
第五位:呼延灼
呼延灼是呼延豹的孙子,继呼延赞与呼延庆之后,传唱度与影响力最高的人物,对先祖呼延赞极为崇拜的他,自幼就勤练鞭法,多年下来凭着一对钢鞭,成为了名声赫赫的英雄人物。十八岁的时候他追随王韶元帅征战西夏,作为先锋官的他也是屡立战功,而真正让他千古扬名的事迹还是梁山中的故事,沉稳勇猛的他不仅成为了梁山五虎将,而且他也是征方腊幸存下来的人物之一,不过晚年的他却遇到了实力对手金兀术,体力不支的他陷入吊桥中后被斩杀于阵前。
第六位:呼延庆
呼延庆在民间演义中的传唱影响力是非常高的,在呼延家族中除了呼延赞,就是这位忠孝王呼延庆。他自幼得到了名师王敖老祖的传艺,后来又得到了岳胜的宝戟之法相授,他的实力虽然达不到无敌,却也成为了呼延家族中的佼佼者。凭着相国寺打擂台力劈凶僧、北国寻父大破连环阵与回京除奸的事迹,让他成为了名扬千古的传奇英雄。中年的呼延庆率军征战南唐军,龙牙口斩杀黄天亮、虎口战败耶律骨的他,勇挑四辆铁滑车的战绩再次让名震天下,不过在最后的寿州城之战中,呼延庆中了埋伏后殒命沙场,一代传奇人物从此落幕了。
第七位:呼延登
被称为小霸王的呼延登,是呼延守用与铁叶梅的儿子,从小在严母的深教之下,练出了一手狠勇的力贯枪法。与呼延兄弟相认之后,他也加入了为呼延报仇的行列,枪法出众的他在汴梁夺帅印时勇战庞天化,在大破连环阵时也呈现了很多精彩的战绩,在征战南唐与西夏军时他也立下了不少战功,后来在庆州城失险之时,他与金刀将替代穆桂英镇守雄关多年。相比阵亡的呼家众兄弟,呼延登晚年在安逸中病故的。
第八位:呼延明
呼延明是呼延守信的儿子,长相极为英俊的他,在父母的教导下练就了一手好枪法,凭着智勇双全的手段擒拿了呼延庆与呼延平,兄弟相认之后又为民除害来到了钢叉山,女扮男装的他斩杀了恶贯满盈的刘飞龙。彰德府义结群雄征得了四十万雄兵,在汴梁城枪法出众的他,勇斗庞天化力败群雄,千里远赴北国让呼家将大团圆。后来在征南唐之时他遇到了劲敌鄂厉龙,技逊一筹的他被刺杀在阵前。
第九位:呼延豹
呼延豹是呼延云飞的的儿子,拜名师学得一手锤法,凭着一对 乌铜锤,成为了扫北英雄中的八大锤之一,他也是杨士瀚帐下一位得力的战将。
第十位:呼延丕显
十二岁的呼延丕显下边庭擒拿了元帅潘仁美,他的事迹成为了千古传唱的经典。以刚烈闻名的他也练出了一手好枪法,遂州城面对实力对手韩昌,他也奋力一搏,在大破天门阵时,他也率军前来助阵。后来在庞文父女的陷害之下,呼延丕显及全家被斩杀了。
抱歉,我不清楚呼延寿廷的妻子为何被称为罗氏,不过可以提供一些呼延寿廷的信息。
呼延寿廷是北宋时期的人物,据记载,他曾亲自率兵解围河东刘钧之围,其英勇无畏,有勇有谋,被誉为"罗氏"。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
下河东》------赵匡胤亲征北汉,任欧阳方为帅,呼延寿廷为先行官。将帅原有宿怨,欧阳方又私通了北汉(据说本是北汉旧臣),暗约敌军共劫宋营,赵匡胤几乎被俘,幸呼延寿廷兄妹出马,打败敌军,转败为胜。欧阳方奸谋未逞。斩杀寿廷并反诬其通敌叛乱。呼延寿廷之妹又被赵匡胤失手打死(据说是找赵理论赵解释其不听,后又动起手来)。呼延寿廷兄妹枉死,赵匡胤被困河东。
“三十六哭”即赵悔恨不已时所唱戏文,开头第一句为“自从把先行兄妹都丧了命,无一日王不哭三五声”,后接大段排比句,列举古人恸哭典故,借以类比自己心情。……这“三十六哭”看了之后很多都不知所云,搜了一下。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注解版。
先附上陈仁义版本的唱词
自从把先行兄妹丧了命,无一日王不哭三五声。
王好比轩辕皇帝哭仓圣,又好比尧舜哭众生。
禹王也曾哭水洪,汤王爷家哭五更。
王好比纣王哭闻仲,冀州城苏护哭全忠。
梅柏哭的钦天鉴,比干相哭的老商荣。
周文王哭的伯邑考,周武王又哭姜太公。
鲍叔牙哭的是管仲,齐王也曾哭晏婴。
哭伯桃本是羊角哀,燕王哭的孙伯灵。
范蠡在深山哭文仲,伍员逃国哭父兄。
昔日里圣人哭夫圣,墨子哭的朝歌城。
杨子哭的是岔径,晋重耳列国哭申生。
吴广哭的是陈胜,霸王他又哭老范曾。
赵王哭的廉颇将,申包胥七日七夜哭秦庭。
高皇爷哭的是韩信,张良深山哭陈平。
汉武帝哭的霍去病,李陵哭的苏子卿。
刘秀哭的姚子匡,王莽哭的徐世英。
刘备哭的是关公,小阿斗哭的诸葛孔明。
曹操哭的郭奉孝,汉献帝宫院哭梓童。
周瑜哭的黄盖勇,小刘谌在庙堂哭祖宗。
张翼德哭的是庞统,王允在花园哭张年兄。
董承马腾哭吉平,张苞关兴哭黄忠。
隋文帝哭的太子勇,李晋王三哭永安宫。
唐李渊哭的元霸勇,李世民又哭小罗成。
李克用哭的打虎将,黄巢寺外哭柳空。
斩黄袍王哭郑三弟,下河东为王哭先行。
下河东“三十六哭”中的故事
《下河东》中“三十六哭”是秦腔广为传唱的名段。《下河东》现在流传的本子多是源自于剧作家杨起(陕西户县人)在50年代改编本。该本是将秦腔原来四个连台戏剧目情节合并在一起而成。首先在陕西耀县剧团上演。“三十六哭”这段戏原是出现在“男赶驾”那场里,(“河东城困住了赵王太祖”那段唱后半部分。)后来,有的演出版本中增加了“灵堂”一折,将“三十六哭”放在“灵堂”中演唱。
历史名人 呼延赞:宋代骁雄军使。他浑身满刺"赤心杀贼"四字,为国打仗,不计生死,敌皆畏之。淳化时官至康州团练使。有评书《黑虎传》(也叫《呼家将》)写呼延赞之子呼延丕显遭庞文陷害,其后人呼延庆后来大闹京城,报仇雪冤的故事。 呼延谟:南北朝时,前赵名臣。他大公无私,深受百姓颂扬。他在当太守时,曾亲自为一名妇女平冤,影响很大,国人传为佳话。
是杨继业。
下河东,蒲剧、秦腔、晋剧、大平调、武安平调等剧种中,都有此剧,尤其以秦腔最为著名。有的地方,也叫"斩寿廷",或者“龙虎斗”、“白龙关”等。
讲的是赵匡胤称帝后,征讨北汉,大臣欧阳芳挂帅,呼延寿廷为先锋,将帅原有宿怨,欧阳芳又私通北汉,暗约敌军共劫宋营,赵匡胤几乎被俘,幸呼延寿廷兄妹出马,打败敌军,转败为胜。
欧阳芳奸谋未逞,反诬呼延叛乱,当着赵匡胤的面前,以元帅身份,斩了呼延寿廷,弄得赵匡胤也无可奈何,被困河东。
之后,呼延寿廷的夫人及儿子,前来找赵匡胤讨要说法,赵匡胤使尽种种办法,才说服呼延妻子和儿子不计私怨,原谅赵匡胤。
呼延寿廷妻子康氏和儿子呼延赞、女儿呼延秀英,挂帅出征,哑儿呼延赞在路上,恢复了说话能力,最终打败乱军,活禽欧阳芳,救下赵匡胤。
呼延灼为什么要上梁山以及上梁山的原因
呼延灼是中国古典名著,也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的人物。祖籍并州太原,原是汝宁郡都统制,善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有“双鞭”呼延灼之称。其本人武艺高强,自言有“万夫不当之勇”。
受朝廷任命为征寇大将军前往讨伐梁山军之时,虽然前期杀伐果敢,为朝廷带来诸多场胜利,但是到后来却先后中宋江、吴用等人的奸计,最后被生擒。被绑至梁山后,在宋江的好言相劝之下,决定归顺梁山,坐第八把交椅,封为“马军五虎将”之第四员,位列天罡星第八位,上应“天威星”。
后来跟随宋江接受朝廷招安,征讨辽国、王庆、田虎、方腊,多建功勋,最后死于征讨金兀术的战争中。
《水浒传》中在他首次出场之时,描写道:“头戴撮尖干红凹面巾,鬓傍边插一枝罗帛象生花,上穿一领围虎体挽绒金绣绿罗袍,腰系一条称狼身销金包肚红搭膊,着一双对掩云跟牛皮靴,骑一匹高头卷毛大白马。”
宋徽宗也说他:“徽宗天子看了呼延灼一表非俗,喜动天颜。”可见其本身相貌绝对英勇非凡。
《水浒传》言:“呼延灼却是冲天角铁幞头,锁金黄罗抹额,七星打钉皂罗袍,乌油对嵌铠甲,骑一匹御赐踢雪乌骓,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左手的重十二斤,右手重十三斤,真似呼延赞。”一句真似呼延赞,基本上已经断定了呼延灼的确就是呼延赞的后代。不仅是后代,呼延灼还是属于嫡系一脉。
列个家传表:第一代为太保呼延晏、呼延谟;第二代为呼延谟之子,靠山侯呼延寿廷;第三代为呼延寿廷之子铁鞭王靠山王呼延赞;第四代为呼延赞之子靠山王敬山王双王呼延丕显、呼延丕达;第五代为呼延丕显之子平北王忠孝侯呼延守用、忠勇侯呼延守信;第六代为平北王忠孝侯呼延守用之子忠孝王呼延庆、镇殿王呼延平、呼延登、呼延唤、呼延昭、呼延凯、呼延广、呼延寿、呼延威;第七代为忠孝王呼延庆之子呼延云龙、震京虎呼延云飞、呼延云威,定疆侯呼延兆之子金锤小将呼延云灵;第八代为震京虎呼延云飞之子忠孝王双锤将呼延豹;第九代为忠孝王双锤将呼延豹之子呼延飞龙;第十代为呼延飞龙之子呼延启鹏,呼延灼;第十一代为呼延灼之子呼延钰。
呼延灼明明是朝廷倚重的征寇大将军,而且还受到天子宋徽宗的赏识,特御赐良驹踢雪乌雅给他当坐骑,最后为什么他却选择了归顺梁山,反叛朝廷呢
呼延灼最后败于梁山军,被人用计生擒,最后在宋江的一番好言相劝之下,选择了归顺梁山,成为梁山好汉之一。“梁山好汉”说的好听,但实际上在当时就是一群草寇,一群不服朝廷统治的叛贼。从大将军到叛贼的过渡,不可谓不大。所以说,呼延灼归顺梁山,绝对不是因为宋江的好言相劝一个原因。
呼延灼会选择背叛,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呼延灼在征讨梁山军的战斗中,打了一场大败仗。正是因为败给了梁山军,所以就算宋江等人将其放走,等他回到朝廷的时候,结局也绝对不好。宋朝朝廷向来对武将严苛,战败而归的呼延灼,很有可能被严责。正是明白了自己的结局,呼延灼才会选择归顺梁山,保全自己的一条性命。
第二个原因,可能也有对当今政治失望的一层心理原因在。呼延灼在对战梁山的前期取得胜利,中期吃了败仗。独木难支之下,呼延灼选择了投靠青州知府,希望得到青州知府的帮助。但是青州知府慕容彦达帮助他向朝廷美言的前提条件,却是让他帮其将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的贼寇剿尽。这一点让呼延灼很失望,虽然他没有说什么,但是对于这种情况,他应该还是存在着不满的。
所以在种种情况下,呼延灼最后会选择归顺梁山,抛弃朝廷高位,也不是那么难以解释的了。
呼家将的角色介绍
本文2023-10-10 10:28:0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19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