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在各国影响力每个国家怎么样评价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3收藏

孙子兵法在各国影响力每个国家怎么样评价的,第1张

                                

由于军事理论受国界的局限性较小,任何国家都可以吸收其他国家的优秀的、行之有效的军事理论,来运用于本本国的军事实践,因此孙子的兵法著作不仅在中国流传极广,为历来的军事家和学者所重视。而且它远涉重洋,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里,受到普遍的推崇和赞许。为了论述方便,我们把孙子在世界的影响,分为亚洲国家、欧洲国家和美洲国家三部分来介绍。

(一)亚洲国家

                                

孙子的兵法著作在亚洲国家的流传,主要是在日本。还在日本的奈良时代(公元71O-784年),著名学者吉备真备于公元717 年受派为遣唐史,渡海来到中国。他在中国逗留学习了十八年,于公元735 年携带了《孙子兵法》等中国古籍归国。这就是孙子著作传人日本的开始。据《续日本纪》卷二十二记载,淳仁天皇于天平宝字四年(公元760 年),派遣官员春日部三关、土师宿弥关成等六人,到九州大宰府就吉备真备学习《孙子·九地》、《诸葛亮八阵》等军事著作。自此,孙子的军事理论为日本各界所重视。在平安时代(794-1192 年),藤原佐世搜集图书,编撰《日本国见在书目》,其中"兵家"一类,就著录有"《孙子兵法》二卷,吴将孙武撰";"《孙于兵法》三卷,魏武解"等。可见那时,孙武的兵法书在日本已为人们所熟知,并有多种本子流传。到德川时代(1603-1867 年),各种《孙子》的注解本在日本刊印,使孙子书的流传更加广泛。据《经籍访古志》、《倭版经籍考》和《观海堂书目》的记载,单是宋施子美的《武经七书讲义》就有多种版本。此外,还有明刘寅的《武经七书直解》、赵本学的《孙子书校解引类》、黄邦彦的《孙子集注》和清孙星衍校的《孙子十家注》等。其中以赵本学的注释书最为流行,可能因为赵是抗"倭"名将俞大酞的老师之故。

除了刊印《孙子》原文及各种注解本,使孙子书广为流传而外,日本学者、军人对《孙子》的注释和研究,更是蔚成风气,层出不穷。日人所撰的有关《孙子》的书,见于著录的就有一百五六十种。刊行于天文五年(1536)题为"环翠轩讲"的《孙子抄》,可算是日人最早的诠解《孙子》的书,见于东京琳琅阁的《古书目录》。到庆长十一年(1600),水尾高僧元佶撰写的《校定训点孙子》刊行于世。其后,日人的注研著作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版,较著名的有:林罗山的《孙子谚解》,山鹿素行的《孙子谚义》,北条氏长的《孙子外传》,物徂徕的《孙子国字解》,伊藤子德的《孙子详解》,佐藤一斋的《孙子副诠》,平山潜的《孙子折衷》,古田松阴的《孙子评注》,福泽谕吉的《孙子讲义》,久保天随的《孙子新释》,三上致之的《孙子集说》。见于《七书》的还有:冈重秀的《七书正义》,神田白龙的《七书俚谚抄》等。其中以徂徕、松阴的注解书最为流行。

日本军界对于《孙子兵法》的运用,尤其值得称道。据佐藤坚司的《日本武学史》载,在吉备真备带回《孙子兵法》后不久,他就运用孙子的"兵之情主速"等作战原则,平定了惠美押胜发动的一次叛乱。福本椿水在所著《孙子训注》中称:"《孙子》意图深远,谋策精细,术略的确,古来日本明君贤将多精读之,而树日本独特之兵派,武威因以扬于海外。"日本古代的各种兵法著作,如《甲阳军鉴》、《兵法记》、《兵法秘传》、《斗战经》等,其中许多军事原理皆源自《孙子》。名将八幡太郎,在一次进攻战中看见前方雁鸟乱飞,因而想到《孙子·行军篇》中"鸟起者,伏也"的名句,断定有敌军的伏兵,于是改变进攻计划而得免于难。另一位名将武田信玄更是崇拜孙子,他特别赞赏《孙子·军争篇》中"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加人,不动如山"四句,并把"风林火山"四字书于旌旗而树于军门,以壮军心。

到了近代,日本军界愈加热中于对孙子军事理论的运用。在日俄战争时,日海军司令东乡平八郎曾运用《孙子·虚实篇》中"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的原理,于对马海战中大败俄国海军。孙子的名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成了历代日本情报机构的座右铭。日本人在1904年的对俄作战和1941 年偷袭珍珠港美国军舰时,他们搜集情报并加以实际运用的策略,都是从《孙子兵法》中得到灵感的。 孙子的军事理论在日本对外战争中的广泛运用,使它成为日本军事学校在培养军官时的必修课程。

近世日本对《孙子兵法》的研究,更是著作纷繁。高潮迭起。其中,以军人的身份来诠解孙子思想的论著有:海军中将佐藤铁太郎为教授天皇而作的《孙子御进讲录》,陆军中将落合丰三郎的《孙子例解》,辎重兵大尉冈本茂的《古代东洋兵学孙子解说》,陆军士官学校教官尾川敬二的《孙子论讲》,空军少将大场弥平的《孙子兵法》等;以学者的身份来阐发孙子思想的论著存阿多俊介的《孙子之新研究》,大谷光瑞的《孙子新注》,北村佳逸的《孙子解说》,福本椿水的《孙子训注》,坂井末雄的《孙子评释》,佐藤坚司的《孙子思想史的研究》等。这些著作,大多用近代的战争原理和军事实践、哲学思想和政治外交来解释《孙子》,内容丰富新颖,并给孙子以极高的评价。如阿多俊介在其论著的《自序》中说:"孙子是富有天才的人,其头脑的精密,思想的远大,令人惊叹不止,而有今人不及古人之感。故学者均称孙子为兵圣,其书为兵经。"尾川敬二也评论说;"《孙子》是东方兵学的鼻祖,武经的冠冕;东方各种兵法,说皆出自《孙子》。至其文章苍古雄劲,与内容之美满相映,大有优于《六经》之感。"近世日本对《孙子》的研究和推崇,于此可见一斑。

在亚洲其他国家,如朝鲜和越南,孙子著作都有流传。据《朝鲜通史》记载, 15 世纪李朝的义宗至世祖时期,曾出版过《武经七书》的注释本,其中就有《孙子兵法》。在1777 年,朝鲜又发行过《新刊增注孙武子直解》。该书分上中下三卷。在《新刊增注武经七书直解》内,系以刘寅的《直解》为底本。补充旧注增订而成。到1863 年,又有赵义纯的《孙子髓》出版。在越南, 1961 年刊行过施达志的《孙子》译本。此外,据严灵峰的《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 1722 年有一种满文的《孙子兵法》出版; 1973 年,又有一部希伯来文的《孙子》在以色列问世。

(二)欧洲国家

                                

孙子著作在欧洲也流传极广。1772 年,法国神父约瑟夫·爱密欧选择了几部中国军事名著,译成法文在巴黎出版,题名《中国军事艺术》,其中有《孙子十三篇》和《司马法五篇》。这是欧洲最早的中国古代兵书译本。由于印刷精美。供不应求, 1782 年又出第二版。到1905年,英人卡斯鲁译成的英文《孙子》在日本东京问世; 1908 年此书又出版于伦敦,题为《孙子兵法》。 1910 年,英国著名汉学家莱昂奈·贾尔斯重新翻译的《孙子兵法--世界最古的兵书》在伦敦出版。同年,由布鲁诺·纳瓦拉翻译的德文《孙子兵法--中国之武经》出版于柏林。《孙子》的俄文本最早出版于1860 年,是由斯列兹涅夫斯基翻译的;到1957年,又有西多连柯的新译本。《孙子兵法》的荷兰文译本, 于1986 年首次由荷兰科学出版社出版。它是荷兰中学的一位英语教员史密特从美国雅门·柯弗尔的英译本转译的。这次荷文本的印数为7000 册。在荷兰这样一个只有1000 多万人口的小国, 7000 册荷文《孙子兵法》竟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售罄一空。此外,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和斯洛伐克近年来也有新的德文本和捷文本《孙子兵法》出版。

在欧洲各国,孙子书不但广泛流传,而且影响巨大。据说,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率军发动对外战争时,在阵中经常手不释卷地披阅法译《孙子》,用以指导战争实践。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皇威廉二世,在战争失败被废黜后,曾阅读德文本《孙子兵法》。《孙子·火攻篇》上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温而致战。台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温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威廉二世读到这里,不禁掩书唱然兴叹道:"倘若早二十年读这本书,就决不至于遭此亡国之痛苦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著名指挥官蒙哥马利元帅,在60 年代初访问中国时曾说:"世界上所有的军事学院,都应把《孙子兵法》列为必修课程。"事实上,不少西方国家就正是这样做的。

许多欧洲学者对孙子及其著作给予极高的评价。英国著名军事家利德尔·哈特在所著《战略论》的前面,摘引了二十一条军事家的语录,其中第一至十五条都摘自《孙子》;他称赞孙子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即"那种不必经过严重战斗而能达到目的的战略",是"最完美的战略";他并且用一些战争事实,来说明"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例证"。英国《每日电讯报》1963 年2 月15 日,刊载了空军元帅约翰·斯莱瑟为介绍格里菲思所译的《孙子兵法》而写的题为《中国的军事箴言》的文章,文中称道孙子"以明确的表达方式和简炼的语言,告诉别人怎样作战"。英人理查德·迪肯在近著《日本情报机构秘史》中,称孙子是"最伟大的间谍大师"。近代俄国学者郭泰纳夫在所著《中国军人魂》一书中,称孙子"是世界第一流的军事家"。1957 年苏联出版米里施但困、斯洛博琴科所著的《论资产阶级军事科学》一书,称述古代军事学论著中,"最早、最优秀的是孙子的著作"它"奠定了古代中国军事科学的基础";《孙子兵法》作者"具有极为丰富的军事知识",同时"他具有研究军事问题的极为深刻的方法"。

(三)美洲国家

                                

《孙子兵法》在美洲国家的流传主要在美国。那里孙子的著作很畅销、流行,有好几种译本,经常可以听到美国军事专家对孙子的赞誉。许多美国人能够熟练地谈论《孙子》中的名句,并运用它来评论社会事物。据说,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就十分喜爱《孙子兵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常用孙子的道理来指导战争实践;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也经常阅读由美国海军陆战队上校塞缪尔·格里芬翻译的《孙子兵法》,从而使孙子的一些名言在美军中到处传诵。

美国人对孙子的评价,同样是相当高的。1964 年美国陆军汤姆斯将军编辑《战略之根基》一书,称《孙子兵法》为世界五部优秀的兵学代表著作之一。1973 年,美国学者、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约翰·柯林斯出版了《大战略》一书。在《战略的开山大师》一节中,柯林斯指出:"形成战略思想的第一位伟人就是孙于,他对于战争艺术写下了世界上所已知的一部最早的著作。他那短短的十三筒是古今中外的第一杰作,连克劳塞维茨在2200 年后所写的《战争论》也是望尘莫及。

今天尚无一人对于战略的相互关系、考虑和限制等能够有比较更深入的认识。其大部分观念在我们当前的环境中,还是和当年完全一样的有价值。"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霍吉兹也在所著《企业管理》一书的《古代中国的管理》一节中指出:"古代中国人对于管理思想,也有辉煌的贡献。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一部写成于公元前500 年的《孙子兵法》。这是有史以来最古老的一部军事著作;然而书中揭示的许多原理原则,迄今犹属颠扑不破,仍有其应用价值。" 美国学者对《孙子兵法》的推崇,于此可见。

更加值得指出的是,美国人还经常运用孙子的名言来评论政府的政策。

如美国著名评论家在1965 年3 月6-7 日的《纽约先锋论坛报》上著文,用孙子的"围师必阙"等原理,来批评当时美国总统约翰逊在越南的政策。美国前陆军参谋长、原驻越南司令威斯特摩兰,在70 年代出版的《一个军人的报告》里,曾不止一次地引用孙子"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的警句,对美国在越南进行的战争作了检讨。美国前总统里根访华时,美国人塞克斯顿在1984 年4 月24 日的《新闻日报》上,发表题为《古老的原理帮助中国在对外关系上获胜》的文章。文中说里根总统的中国之行,是中国人运用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原则所取得的胜利,甚至说"中国人用孙子兵法来摆布美国"。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近著《1999-不战而胜》,更是大量运用孙子的战略思想,来分析展望世界的局势。上述种种,都说明美国人对《孙子兵法》的喜爱和熟悉。

全文共计:3500字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推荐书目:《善战者说》

于我们,如果要研究儒家思想,要回去读《论语》;要研究道家思想,你要回去读《道德经》;要研究中国哲学,你要回去读《易经》;要研究中国人的战略思想,你就要回去读《孙子兵法》。

而什么是战略? 战略首先是一种思考方法。

它是为了达成一定的目标,在特定的环境下,对自己的资源和能力进行最佳配置和组合的一种方法。

它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思考,来对你影响未来的选择进行取舍,并以此指导你的决策。战术只是解决怎么打的问题,战略才解决打不打、跟谁打、在哪儿打、何时打这些更为关键的问题。

西方人必读《战争论》,东方人必读《孙子兵法》。

中国人的战略思维,如果概括地说,就是四个字——以智克力。

一句话是,最好是不用打就能赢。另一句话是,如果非要打的话怎么办?要用智慧去打。要敢打,更要会打。要巧妙地打,要动脑子去打。要用最小的成本,去取得最大的胜利”

东西方战略思维的区别

看看现在这个世界,处在激战中的乌克兰。还有之前的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大体可以反应出东西方战略思维的区别。

二战之后西方传统的战略思维,是“大规模报复”战略,是“确保相互摧毁”战略所制定的核战略。但这些战略思维都没有办法走出相互毁灭、两败俱伤的死局。

用西方人自己的话说,西方的战略思维和以此为基础的战略体系,正面临着严重的“崩溃性危机”

而东方则不同,《孙子兵法》里说最完美的战略,就是那种不必经过激烈的战斗也能达到目的战略——所谓的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所以今天的世界,应该用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东方战略智慧,来解决西方所遇到的战略难题。

孙子兵法里,“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以智克力”,都是这个道理;

这种思维的关键是:你有资源、有实力、有优势,但是我要想办法让你发挥不出来。你的优势发挥不出来,我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我就可以打败你。

第一,最好是不用打就能赢。

第二,如果非要打怎么办?要用智慧去打。要敢打,更要会打。要巧妙地打,要动脑子去打,要用战略去打。要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胜利

公式是:取胜=实力×战略”

如果剑不如人,剑法就要胜于人。

-先立于不败之地

战争取胜的一条法则是, 不要先想着赢,要先保证自己不输,然后再寻找战胜对手的机会。

五事:战略管理的五大要素

战争理论的第一个问题是: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战争的最终胜负?

孙子的回答是“五事”,即“道”“天”“地”“将”“法”。这也是战略管理的五大要素。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好的愿景和价值观,一定是从组织成员最深层次的需求出发,自下到上地提炼出来,而不是简单地从上到下灌输给组织成员 。

少数人是因为相信而看见,多数人是因为看见而相信。

企业尤其这样,这也是组织在发展中经常会遇到的挑战:当组织在迅速扩张的时候,核心价值往往就会被稀释。

长期的成功一定是价值观的成功。

连续六年,纳德拉被财富杂志评为“最被低估的CEO”

根据数据,一个企业一旦到达失速点后,只有4%的企业能够重新开启增长引擎(第二曲线)。

微软这个巨无霸,就是到达失速点的企业。

而短短4年时间,纳德拉让这家老企业焕新,并生出第二曲线,最终重新盘活了微软,使其重新崛起。

其中有什么秘诀呢?

纳德拉上任微软CEO的一件事,就是刷新微软的使命。

而他上任后第一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改变公司的文化。

没有合适的文化,第二曲线业务增长是徒劳的。

一个好的企业,一定是时代的推动,卓越的领导、组织的进步、价值观的胜利等要素的复合体。

10的企业是以机会为核心;

20的企业以组织为核心;

30的企业必须以价值观为核心。

企业存在的终极意义是什么?

是创造社会价值、推动人类进步。

只有能够创造社会价值、推动人类进步的企业,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与尊重,才能与社会形成良好的互动与强烈的共鸣。

而一旦企业的社会价值为负,则必然在千夫所指之下人心大去,最终为社会所抛弃。

这就是《孙子兵法》中所说的道。

孙子说:“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天,就是昼夜晴晦、寒冷酷热、四时节候的变化。

“天”,就是“天时”,引申为时势、大势,也就是大的战略趋势,

孙正义说,未来的时代,一定是人工智能的时代。投资者需要做的很简单,就是投资未来,投资趋势。投资趋势,比投资公司更重要。

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如柯达,如诺基亚。

彼得·德鲁克曾经说:“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

所以,大势与风口带来的成功总是不可靠的。管理者所能做的,就是永远对大势保持敬畏之心。

孙子说:“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战场的选择是指挥艺术的核心。战争中取胜的一条原则是,只在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战场作战,同时逼对手在其优势无法发挥出来的战场作战。

好的指挥员必须有一种清晰的地形感觉,好的管理者也必须有敏锐的市场意识。这是企业采取有效的市场行动并取胜的前提。

分析地形的四个维度是:远近、险易、广狭、死生;

-远近 指作战区域的距离远近

军队的战斗力会随着作战距离的拉长而几何级衰减,风险会随着作战距离的拉长而几何级放大;

而好的企业,对于市场以及组织扩张的边界,一定会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并在机会与扩张的诱惑面前,始终保持着强大的自控力

-险易 险要和平坦

险易的要点在于以点控面,湘军的二号人物胡林翼曾经说“肢体虽大,针灸不过数处;疆土虽广,力争不过数处”

-广狭 是指市场容量

企业在面对规模比你大得多,资源比你多的对手时;可以选择相对狭窄的细分市场和业务,选择对手的规模和资源优势无法发挥出来的战场;

-死生 是指市场

对于企业来说,死地就是具有风险与充满陷阱的市场,一旦进去很可能血本无归的市场,或者是那些狭小、增长缓慢、天花板效应极其明显的市场;生地就是那些有极好利润空间、有增长潜力和成长空间、可以实现指数级扩张的市场。

孙子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这就是孙子所强调的“五德”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将”是战争对抗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变量。优秀的将帅是一支军队最重要的资产。企业也是一样,需要无比珍视人才的培养。

五德中,“智”和“勇”要一起看,“仁”和“严”要一起看

克劳塞维茨说,在战争中好的将帅一定要具备两种特质:

一是在这种茫茫的黑暗中仍能发出内心的微光以照亮真理的智力;

二是敢于跟随这种微光前进的勇气。

中国当代军人出身的企业家,王健林也好,任正非也好,柳传志也好,最大的特质,大概就是杀伐决断。

严能立威。“严”就是严格的纪律。军队是要打仗的,没有纪律,军队就是乌合之众,根本形不成战斗力。

所以,除了“爱兵如子”之外,军队带兵还有一句话,叫“慈不掌兵”,心肠太软的人,是带不好队伍的。

“信”最后讲,不是“信”不重要。“信”很重要,所以孙子把“信”放到了“五德”的第二位,”信能赏罚“,是令出必行所带来的高度信任。

你可能看过一部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或者《亮剑》里的李云龙。为什么要付出那么多的生命来找一个人?

这就是军队的特点,它要通过这种方式告诉组织的每一个成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你都可以信任你的组织。

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

关于”五德“,《十一家注孙子》中的何式也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非智不可以料敌应机,非信不可以训人率下,非仁不可以附众抚士,非勇不可以决谋合战,非严不可以服强齐众。全此五才,将之体也”

孙子说:“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法就是我们所说的组织结构、人事制度、后勤财务,就是系统性的管理能力。

无独有偶,当年魏武侯曾经问吴起:“兵何以为胜?”军队靠什么打胜仗?

吴起回答:“以治为胜。”靠的是组织管理,

武侯问:“不在众寡?”不在于兵力多少吗?

吴起回答说:“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如果法令不严明,奖惩不兑现,将军鸣金士兵却不停下脚步,将军击鼓士兵却不往前进攻,就算有百万之众,又有什么用呢?

管理上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新手重打仗,老手重组织

五事总结

“道”“天”“地”“将”“法”,我把它叫作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战略管理模型

什么是“道”?——企业的愿景。

什么是“天”?——企业所处的大势。

什么是“地”?——企业所处的行业与市场

什么是“将”?——企业家和核心管理团队。

什么是“法”?——企业的法规、制度、流程,也就是企业的组织与管理。

战略管理的核心要素不就是这些吗?

2500多年前孙子提出的“五事”,与现代管理学中的“5W1H”高度吻合

所以当代中国的企业,一定要经历从以机会为核心到以组织为核心,再到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管理理念的转变。好的企业,一定是时代的推动、卓越的领导、组织的进步、价值观的胜利等要素的复合体。

相关阅读推荐

用一年的时间改变自己——人生管理GTD

█ 阅前思考

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才是能够无往不胜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如何增强自己在精神方面的力量?

《战争论》金句: 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

█ 三点内容

在战争中,往往指挥官的职位越高,胆识越小,作出决策越受到深思熟虑的束缚,因为地位越高,涉及个人牺牲的问题越少,涉及其他人生存和全体安危的问题越多,客观事物、各种情况和各种考虑会给指挥官施加强大的压力。这是不是意味着指挥官就不需要过多的胆识呢?其实不是的,作者说道,在战争中,因小心怕事而坏事比因大胆而坏事要多千百次。

法国有句俗语:“在第二位上大放光芒,升到第一位时黯然失色”。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往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号人物,在处理事情上更加大胆和果敢,而封顶成为统帅之后就变得平庸甚至优柔寡断了。

这话确实有点道理,老二嘛,办错了事上面始终有个老大在顶着,所以可以放手干,这样反而还发挥的不错;而老大就不同了,什么事都得自己担着,所以可能经常就会考虑太多东西,变得有点畏手畏脚。但是作为一名统帅,要想杰出就必须要学会克服这点。怎么克服呢?就是要有足够的胆识,支撑他在种种压力下,能够有勇气承担决定带来的种种后果,大胆决策。

这一点对于创业者也是一样,当一无所有时,往往能够大胆决策,当取得一定成功时,会更加爱惜羽毛,不敢大胆对企业做出改变,会担心失败后亲戚朋友如何看待他。但是真正有大将之风的人,即使功成名就,也敢于承担改变带来的后果。

我们都知道孙正义是一位极其成功的投资家,甚至连股神巴菲特有时候都只能甘拜下风。而孙正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过人的胆识。只有过人的胆识,才能比别人抢先一步进入回报率最高的商业领域。

1996年的时候,当时的互联网还没有完全兴起,孙正义就先后把36亿美元投给了一家还没有一分钱利润的互联网公司。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疯了,说他这胆子也太大了,又不是自己的创业公司,啥都没有就投这么多钱。但结果呢,几个月后,这家互联网公司在纽约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了,股价一路走高,孙正义卖了手中股票的一小部分就换回了45亿美元。这家公司,就是著名的门户网站雅虎。

而且即便是2001年全球互联网面临最低潮的时候,孙正义仍然不惧,在互联网领域披荆斩棘,因为他认为宽带应用将给互联网带来最有价值的商机,别人不敢干,他就敢。果然,仅仅1年之后,第二次互联网高潮很快就到来了,孙正义从中获利颇丰。短短的数年时间,孙正义就将自己的互联网帝国触角延伸到了全球600多家公司,而且还成了其中一些主流IT公司的主要股东,这显然都和他过人的胆识息息相关。

企业家其实好多方面和部队统帅是相通的,足够的胆识对于二者来说,都必不可少,而且意义重大。书中这样描述过统帅的精神和胆识:“统帅必须用自己内心之火和精神之光,重新点燃全体部下的信念之火和希望之光,要在茫茫的黑暗中,发出内心之火,点燃精神之光,在茫茫的黑暗中,带领队伍走向胜利的曙光。”

克劳塞维茨在敌我双方的士气角逐方面讲到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善于运用敌对情感。 敌我双方交战可能由于敌对情感而起,这种带有复仇色彩的敌对情感对于激发己方士气远强于“功名心”“统治欲”等要素;

二、精神比物质更有影响力。 一场大规模战斗的结局对于失败者和胜利者带来的精神影响,相对物质影响来说要更大,所以要争取阶段性胜利,形成胜利和高涨士气之间的良性循环,纵使有谋略上的撤退,也应该缓慢的进行,且战且退,避免打击军队的信心;

三、打破敌方“重心”。 击中要害往往是打击敌人士气的最好方法,就好比我们常说的“擒贼先擒王”,干掉核心人物,其他人很容易成为一盘散沙。

我们先讲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来看看企业在实际运用中是怎么操作的。每年的双十一,双12,大家都准备好剁手了吧?但选择天猫还是京东呢,这就让人犯难了。因为每年的双十一都是京东和天猫竞争最激烈的时刻,他们两家可是为了在这场大战中取得胜利绞尽脑汁啊。大家都知道,京东的图标是只狗,而天猫的标志是猫,所以许多人经常笑称为“猫狗大战”。

在之前的双十一大战中,网上就曾流传出京东办公室内部条幅标语是“奋战双十一,干掉大脸猫”,而天猫也不示弱,他们的办公室内部条幅标语是“狂拽酷炫吊咋天,誓把京东干翻天”。尽管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幽默调侃意味,但是这种具化竞争对手的方法,确实更容易激发双方员工的竞争热情,有利于团队目标的实现。

上面这个是企业竞争的例子,我们再讲一个球队中激励士气的例子。

1994年底,金志扬接手北京国安队时,国安队在联赛中的名次只是第8。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金志扬开始从各方面来激励团队获胜的信心。

首先,金志扬鼓励国安“永远争第一”。当时有人嘲笑他们不知天高地厚,金志扬却说,你没有争第一的想法,怎么会有争第一的行动?永远争第一不是一项具体的任务,代表的是一种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他告诉队员们,这就是国安的精神,任何一次比赛,任何一项工作,都要奔着这个方向努力。拼搏的文化很快取得了效果,转年的联赛,国安就拿到了第2名的好成绩。

其次,金志扬还很善于在赛前激发大家的士气。国际大赛前,金志扬喜欢给队员上爱国课,比如在与日本队比赛前他就讲南京大屠杀,在打英超劲旅阿森纳时,他就讲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讲三元里抗英……他说,在外国人面前,我们代表的是中国人,绝不能给中国人丢脸,宁可被踢死,也绝不能被吓死!我们的技术水平可能不如人家,但是士气和精气一定要超过他们。

金志扬有一种把队员讲得热血沸腾的能力,他的很多队员说,在场下听完金指导讲话,上场都有精神。这并不是说金志扬只会阵前磨枪,平时的教练中,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自身业务功力深厚和对队员的支持是拼搏文化的基础。

金志扬所体现出来的领导方法就像他自己强调的那样: “精神、士气是关键,球员必须要有一个拼的精神,有想赢的决心,最后才是制定相应的战术策略。”

凝聚士气不仅在战争中,在赛场上可以起到关键作用,其实在创业过程中同样是决定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如果能够拥有比竞争对手更高涨的士气,将会有利于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也更容易击败对手。

而且这种在绝境中,迸发出来的誓死精神,即使不能扭转战争的局面,它的后继心理效果也是积极的和富有深意的。克劳塞维茨在书中就说:“即使最后的这些顽强努力都没有取得成效,那么也可以在光荣的毁灭中,去寻求将来复兴的权利。”

在中国的兵法圣典“孙子兵法”中,也有这样的论述,被称为“死地”,就是 “无所往者,死地也。” 走投无路的境地就是“死地”,陷于死地就是陷入了即将灭亡的境地,但如果利用得当,“死地”又可以彻底消除士兵的迷茫和侥幸心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战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置之死地而后生” 。

关于绝境激发潜力的故事,最有名的当属项羽破釜沉舟的 “巨鹿之战” 。秦朝末年,秦二世派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不敌,退守巨鹿,被秦军团团围住。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派他们率军去救援赵国。

不料,宋义把兵带到安阳后,接连46天停滞不进。项羽忍不住,一再要求他赶紧渡江北上,赶到巨鹿,与被围赵军来个里应外合。但宋义另有所谋,想让秦、赵两军打得精疲力竭再进兵,这样便于取胜。他严令军中,不听调遣的人,不管是谁都要杀。与此同时,宋义又邀请宾客,大吃大喝,而士兵和百姓却忍饥挨饿。

项羽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勾结齐国反楚,楚王有密令杀他。将士们马上拥戴项羽代理上将军。项羽把杀宋义的事及原因报告了楚怀王,楚怀王只好正式任命他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震惊了楚国,并在各国都威名远播。

杀了宋义之后,项羽随即派出两名将军,率2万军队渡河去救巨鹿。在获悉取得小胜并接到增援的请求后,他下令全军渡河救援赵军。项羽在全军渡河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行动:把所有的船只凿沉,击破烧饭用的锅子,烧掉宿营的屋子,只携带三天干粮,以此表示决心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大败秦军。

█ 结论

很多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其实都来自军队,因为军队中的战略思维往往是总揽全局的,而且带有认识论、方法论的一种思考,所以很符合企业的一些管理理念。在今天的这本书《战争论》中,我们从精神要素这方面出发,总结出了三点内容:

1、 胆 :提升自我的胆识

2、 气 :凝聚团队的士气

3、 神 :激发誓死的精神

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说, “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才是能够无往不胜的决定性因素。” 既然了解了精神要素的重要性,也就应该学会如何去掌控。创业如同战争一样,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不仅比拼物质要素,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无往不利。因此,我们不妨从军事理论中,找到同样适合企业发展的方法论和相关理念 ■

《孙子兵法》无论对于国内或者国外,应该说对于世界都有很巨大的影响力。

《孙子兵法》在国外的流传,许多著述都认为以日本最早,朝鲜次之。日本战国著名武将,武田信玄平时就很尊敬孙武这位无法见面的老师,他的案头总是放着一部《孙子兵法》,他的军旗上则绣着“风、林、火、山”4个大字,象征着《孙子兵法》中“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的用兵境界。

《法国精神》等文学刊物纷纷发表评论,有的评论者甚至说,他在《孙子兵法》里看到了西方名将和军事著作家色诺芬、波利比尤斯和萨克斯笔下所表现的“那一伟大艺术的全部真理”,建议将这一“杰作”作为“那些有志于统领我国军队的人和普通军官的教材”。

《孙子兵法》——是美国西点军校和哈佛商学院高级管理人才培训必读教材,影响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井深大一生的书,通用汽车CEO罗杰·史密斯、软银总裁孙正义成功的法宝,商界必备实战手册启迪人生权变创新的智慧。 兵法的核心在于挑战规则,唯一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孙子兵法》被翻译成英、俄、德、日等20种语言文字,全世界有数千种关于《孙子兵法》的刊印本。不少国家的军校把它列为教材。据报道,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交战双方都曾研究《孙子兵法》,借鉴其军事思想以指导战争。

孙子兵法在各国影响力每个国家怎么样评价的

                                由于军事理论受国界的局限性较小,任何国家都可以吸收其他国家的优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