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氏领衔的东晋四大家族,到底有多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4收藏

琅琊王氏领衔的东晋四大家族,到底有多强,第1张

东晋四大家族基本垄断了整个东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他们的实力强大,连中央朝廷都无法逃脱被钳制的局面。事实上,东晋王朝的实际权力是掌握在四大家族手中的,而当时的东晋皇室如同当今的英王室一样,只是一个代表国家统一的吉祥物而已。对于皇室而言,他们能接触到的能人贤士并不多,因为在那个靠中正官举荐人才的时代,人才大部分都被笼络到中正官所属的世家门下了。

东晋时期的门阀统治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巅峰了,有句话叫做“王与马,共天下”,形容的就是琅琊王氏的影响力。王氏对皇室的影响力从东晋建国之时就已经初露锋芒了,他们全力支持东晋的建立,皇帝司马睿在登基之时更拉着王导的手同升御床,一起接受朝臣们的庆贺。琅琊王氏从卧冰求鲤的孝子王祥开始,到王导、王敦兄弟,再到王羲之等风流名士,王氏子无一不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而在当时唯一能与琅琊王氏并肩的就只有陈留谢氏了,谢氏的鼎盛之际比较短暂,但发展却快,在王氏还如日中天之时,谢氏便已接近颓势,直到风流名士谢安退隐,谢氏才开始东山再起。而在谢氏一族之中,最有名的人物就是谢安与侄子谢玄了,谢安为相安邦,谢玄为将定国,这一文一武就奠定了谢氏一族鼎盛的强大基础。

另外两个家族便是龙亢桓氏和颍川庾氏了,这两个家族的影响力不如王谢,但实力也不可小觑,桓氏的重要人物桓温与儿子桓玄,桓温是皇帝家的驸马,他能征善战,又执掌政权多年,几度想要将司马氏取而代之,而桓玄则真正建立了桓楚政权;庾氏庾亮凭借国舅爷身份进入朝堂,同王导分庭抗礼,但其家族人才断层严重,这也是庾氏在各方面都要落后其他三大家族的原因。

在中国古代西汉王吉祖孙几代人禄位弥隆有“累世之美”之名,开创了琅邪王氏显贵的先河。琅邪王氏自两汉以来是世代的大族。历魏晋琅邪王氏经入仕逐步成为当时的头号门阀士族。与陈郡谢氏合望族者,辄推王谢。

夫王吉以下,更魏晋南北朝,一家正传六十二人,三公令仆五十余人,侍中八十人,吏部尚书二十五人。”历代史家一再称述琅琊王氏“簪缨不替”,“冠冕不替”,“世禄不替”,并意识到这与其家族风尚不无关系。

《南史》卷二一传论曰:

语云“不有君子,其能国乎”。晋自中原沸腾,介居江左,以一隅之,抗衡上国,年移三百,盖有凭焉。其初谚云:“王与马,共天下。”盖王氏人伦之盛,实始是矣。及夫休元弟兄,并举栋梁之任,下逮世嗣,无亏文雅之风。其所以簪缨不替,岂徒然也。

卷二二传论曰:

王昙首之才器,王僧绰之忠直,其世禄不替也,岂徒然哉。仲宝雅道自居,早怀伊,吕之志,竟而逢时遇主,自致宰辅之隆,所谓衣冠礼乐尽在是矣。齐有人焉,于斯为盛。其余文雅儒素,各禀家风,箕裘不坠,亦云美矣。

卷二四传论亦云:

昔晋初度江,王导卜其家世,郭璞云:“淮水竭,王氏灭。”观夫晋氏以来,诸王冠冕不替,盖亦人伦所得,岂唯世禄之所专乎?

所谓“人伦所得”,正指王氏之家族文化风尚。

《汉书》卷七二《王吉传》载:“王吉字子阳,琅琊皋虞人也。少好学明经,以郡吏举孝廉为郎,补若卢右丞,迁云阳令:”王吉以“明经”入仕,这在当时属于仕进之正途。王吉在宣帝时应征为“博士谏议大夫”,其子王骏在成帝时一度官至御史大夫,王骏子王崇亦“以父任为郎,历刺史,郡守,治有能名。建平三年(前4),以河南太守征为御史大夫数月”。后哀,平之际,王崇先后官历大司农,卫尉左将军,大司空等,封扶平侯。王崇仕于西汉末,时值王莽专权,少有业绩,但从其家族仕进的过程而言,其三代连续位居西汉中后期的显赫地位,这标志着其家族的士族化。西汉末哀帝策诏王崇“朕以君有累世之美,故逾列次”云云,将琅琊王氏视为儒学世家。

中古时代的世家大族无不重视家族内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和培养,这是当时“家教”中最核心的内容,鉴于家族本位的现实,当时特别强调孝与悌精神,这是世族社会最重视的品德。 马宗霍《书林藻鉴》卷六有论云:“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晋代书法,最具代表的人物与作品无不出自琅琊王氏家族。在所有艺术门类中,王氏最精擅书法,其书家之众,书艺之妙,皆空前绝后,无可比拟。

赵翼《陔余丛考》卷四有“世擅书名:”和“世擅文字”二条札记,详论琅琊王氏之世代精擅书法,文字。前一条述唐武则天时王方庆献其家族先辈28人之书法真迹,后一条进而论云:

“江左之王可谓盛矣,然不特文也,书法亦然。自羲,献之外,先有丞相导,大司马敦,太保弘,太子詹事筠,荆州刺史广,丹阳尹僧虔,黄门侍郎涣之,会稽内史凝之,豫章太守操之,中书令恬,领军洽,散骑常侍徽之,东海太守慈,特进昙首,卫将军殉,中书令珉,皆以书名,合(王)方庆所上家藏真迹观之,可谓世其家学者矣。”

琅琊王氏已形成了书法方面的“家传之学”。有自己的书法传统,为文学,书艺之世家。

晓音乐,习歌舞 《晋书·王徽之传》载:献之卒,徽之奔丧不哭,直上灵床坐,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顿绝。先有背疾,遂溃裂,月余亦卒。子桢之。 东晋南朝王氏多能欣赏和演奏乐器,其中善操琴者甚多。如《世说新语·伤逝篇》载王羲之之子王徽之闻王献之死,徽之奔丧,“子敬素好琴,便径如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曰:‘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可见徽之、献之兄弟皆善操琴。

同书《任诞篇》载王徽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后巧遇,而不相识,令人传话:“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子野闻其名,于是“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王徽之的音乐爱好颇广,琴之外,他也能欣赏笛之吹奏。宋、齐间王僧佑善鼓琴,“竟陵王(萧)子良闻僧佑善弹琴,于座取琴进之,不肯从命”《陈书》卷一七《王冲传》载王冲“晓音乐,习歌舞,善与人交,贵游之中,声名籍甚”。

王廙不仅书、画出名,而且还是一个大音乐家。据《历代名画记》记载,他“善属文,攻书、画。过江后,为晋朝书、画第一。音律众妙毕综。”他的音乐造诣在当时颇为精深。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王虞死后,赠侍中、骠骑将军。《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34卷,均佚。今存为晋元帝歌功颂德的《晋中兴赋上疏》以及《白兔赋》,载《初学记》。另有残文《洛阳赋》、《笙赋》等,散见于《艺文类聚》等书中;他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

王导也是很有音乐欣赏能力的,《世说新语·方正篇》载:“王丞相作女伎,施设床席。蔡公先在坐,不说而去,王亦不留。”所谓“作女伎”,即举办乐舞方面的表演。王导也参加别人举办的这类乐舞活动,《世说新语·任诞篇》有人讥周仆射与亲友言戏“条注引邓粲《晋纪》曰:“王导与周顗及朝士诣尚书纪瞻观伎。瞻有爱妾,能为新声。”进一步推断,纪瞻为南人,其妾“能为新声”,很可能是吴地音乐。王导如此,对其子孙后来借鉴吴曲进行诗歌创作来说,可谓开其先河。

谈到音乐,必须强调的一点是,除了一般的个人音乐爱好及其素养外,琅琊王氏作为一个权势之家,其子弟多参与政治,甚至长期掌控朝政,其行政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礼乐制度的建设。这方面的事例也很多,其中一个典故便是宋、齐间的王僧虔。《南齐书·王僧虔传》载“僧虔好文史,解音律,以朝廷礼乐多违正典,民间竟造杂曲”①。刘宋升明二年,王僧虔向执政的萧道成上书,指出当时国家乐器皆“非雅器”、乐曲也非正音,“自顷家竟新哇,人尚谣俗”,必须加以整顿。又载“僧虔留意雅乐,升明中所奏,虽微有厘改,尚多遗失”,需要进一步完善。当时萧道成正打算与北魏通使,王僧虔与其侄王俭共同上书:“北国或有遗乐,诚未可便以补中夏之阙,且得知其存亡,以一理也。”他们建议派一通雅乐者充任使者,以考察北方雅乐流传情况。

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有王羲之、颜真卿、米芾、赵孟頫、王铎等。

1、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代表作品有《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颜真卿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司徒颜杲卿从弟。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

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代表作品有《多宝塔碑》、《劝学诗》、《颜勤礼碑》、《祭侄文稿》等。

3、米芾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

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其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

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主要作品有《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拜中岳命帖》等。

4、赵孟頫

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 ),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 ,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赵孟頫被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受元世祖忽必烈的礼敬,历任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

晚年逐渐隐退,后借病乞归。至治二年(1322年),赵孟頫逝世,年六十九。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故称“赵文敏”。著有《松雪斋文集》等。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代表作品有《松雪斋文集》、《秋郊饮马图》、《秀石疏林图》、《松石老子图》等。

5、王铎

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 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书画家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 。

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受考官袁可立提携,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崇祯十六年(1643年),王铎为东阁大学士。

崇祯十七年(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岁,葬于河南巩义洛河边,谥文安。

王铎的书法作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其绘画作品有《雪景竹石图》等。

——王铎

——王羲之

——颜真卿

——米芾

——赵孟頫

琅威理1843年1月19日出生于英国。14岁进入皇家海军学校,16岁入大英帝国海军实习。以后一直在英国海军服役,历任准尉、少校。

1862年,时任清朝政府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李泰国受恭亲王奕䜣委托,前往英国购买军舰。

1863年,阿思本率领舰队到达中国,年仅20岁的琅威理也是阿思本舰队的一员。但由于阿思本拒绝接受中方官员的命令,而清政府不承认阿思本的特权,阿思本宣布辞职,带领舰队返回英国。回到英国后,琅威理继续留在海军服役。

1877年,清政府向英国购买舰艇。时任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主任金登干请琅威理和劳伦斯·庆担任管带(舰长),率领舰队驶往中国。 在舰艇到达中国并移交给清政府后,琅威理并没有立即返回英国,而是接受英国政府的派遣,在香港等处管带战舰。

1878年,清政府又在英国订购了四艘炮艇。金登干再次请琅威理担任管带。次年11月,琅威理率领四艘炮艇到天津,经李鸿章等验收,分别命名为“镇北”、“镇南”、“镇东”和“镇西”。 完成任务的琅威理再度返回英国,但这次中国之行却让他在李鸿章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之前李鸿章曾委托驻英公使曾纪泽为正在编组的北洋海军寻找合适的外籍顾问,琅威理得到海关总税务司赫德、金登干和英国海军上将古德的强烈推荐。琅威理在华期间,李鸿章几次调阅操演,见琅威理勤干明练,遂商请他回国以后向英帝国海军部告假,来中国工作。

1879年,李鸿章委托驻英公使曾纪泽向英国海军部访觅顾问时,曾纪泽便推荐说,琅威理新近将送炮船来华,此人“诚实和平,堪以留用”。这年9月,英国海军上将古德路过天津时,李鸿章与他谈到择派兵船熟手,古德也说琅威理明练可靠。11月,琅氏护送四艘“镇”字号舰抵津,李鸿章与他晤谈数次,又看他调阅操演,甚为满意,便当面延聘,月薪白银600两。

琅威理表示,他来华任职,第一,须有调派弁勇之权;第二,须向英国海军部请假并获允准;第三,中国方面须与英国海军部商妥,将他在华服务年限作为海上服役年资,不能影响他在英国海军中的升迁。李鸿章请曾纪泽与英国海军部洽商,但海军部犹豫不决,一则是不愿其现役军官为中国训练军队;二则琅威理既为中国所聘,应该留职停薪,海上年资亦当暂停计算。此事陷入僵局。直到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及海关官员赫德、金登干等人出面活动,才使事情有了转机。

经过三年的交涉,1882年秋天,琅威理来中国任职,头衔是副提督衔(英语:The Brevet Rank of Vice Admiral,名誉中将衔)北洋海军总查(他在英国的军衔是中校),负责北洋海军的组织、操演、教育和训练。琅威理治军严格,办事勤快,认真按照英国海军的条令训练,为海军官佐所敬惮。由于陆军出身的提督丁汝昌不懂海战,实际上琅威理肩负起北洋海军日常训练的全部事宜。他治军严明,办事勤勉,在舰队官兵中灌输英国海军的条令,风纪严肃。琅威理对北洋海军的操练倾注了大量心血,表现出很强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感。而丁汝昌本人也认为:“洋员之在水师最得实益者,琅总查为第一”。

1884年8月,中法战争爆发后,琅威理因英政府宣布局外中立而回避去职,请假回国。

1885年,清政府组建海军衙门,李鸿章电请琅威理回华复职。

1886年1月应邀重返中国。此时他已升任英国海军上校,故月薪增至700两。清政府组建海军衙门,李鸿章电请琅威理回华复职。1886年1月,已晋升为海军上校的琅威理重返中国。7月,琅威理随北洋水师出国访问,8月停靠日本长崎,由于一些水兵和日本平民和警察发生冲突,长崎事件爆发,北洋水兵5人死亡、44人受伤、5人失踪。琅威理认为此时北洋海军实力远胜对手,力请对日本开战,但李鸿章拒绝了他的要求。

1886年5月,醇亲王巡阅北洋,以琅威理训练有功,授予二等第三宝星并赏给提督衔。以后李鸿章在发给琅威理的文电中,常用“提督衔琅威理”或“丁琅两提督”的称呼。在北洋海军的正式公文中,他的头衔全称是会统北洋水师提督衔二等第三宝星琅威理。

1886年7月,琅威理随北洋水师出国访问,8月停靠日本长崎,由于一些水兵和日本平民和警察发生冲突,长崎事件爆发,北洋水兵5人死亡、44人受伤、5人失踪。琅威理认为此时北洋海军实力远胜对手,力请对日本开战,但李鸿章拒绝了他的要求。

1887年3月,琅威理接受李鸿章的派遣,到英国和德国接收“致远”、“经远”、“靖远”、“来远”四艘快船。他以“靖远”为旗舰,升提督旗指挥,直至抵达厦门与丁汝昌会合[6]。1888年12月17日,清政府组建北洋舰队,以丁汝昌为提督,林泰曾为左翼总兵,刘步蟾为右翼总兵,琅威理则担任副统领。此期间琅威理一直希望全面控制舰队,但清政府并不信任他指挥舰队。舰员对他严厉的规定也颇有怨言,琅威理几度打算辞职回国,直到1890年3月,矛盾终于激化。

1890年初,北洋舰队停泊香港过冬,2月24日,提督丁汝昌率领部分海军出巡海南。3月6日,旗舰“定远”突然降下提督旗,升起总兵旗。按照《北洋海军章程》,舰队只设一个提督,两个总兵。提督之下,右翼总兵官衔最高。身为右翼总兵的“定远”管带刘步蟾下令升总兵旗,宣示代行指挥舰队。但琅威理认为虽然丁提督离职,但身为副提督的他在舰队中,理应继续升提督旗。刘步蟾不让步,于是琅威理电李鸿章请示。李鸿章暗示北洋舰队只有一个提督,没有所谓的“副职”。6月25日,北洋舰队抵达天津后,丁汝昌和琅威理面见李鸿章,谈及撤旗事件时,李鸿章支持刘步蟾的行动。琅威理对此非常愤慨,当场提出辞职。李鸿章接受了他的辞呈。琅威理返回英国后,宣传他在华受辱的经历,引起轩然大波。英国外交部甚至为此曾考虑撤回在华的所有英籍顾问。11月4日,英国政府拒绝李鸿章另聘英国人担任海军顺问的请求并撤回部分在华雇员,同时宣布不再接纳中国海军学生。

琅威理离开北洋舰队后,舰队训练日益松弛,军纪每况愈下。1894年8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同年11月13日,清政府命赫德传谕琅威理迅即来华,以备任使,并选募洋员,酌带前去中国。但英国外交部认为在未得到中国的明确允诺之前,琅威理不能动身来华。此后,琅威理终未再得到来中国的机会。

1904年2月,琅威理获皇家海军授予海军中将军阶;1906年12月15日,琅威理在英国逝世。 中法战争

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因英国政府保持中立,琅威理为避嫌而去职,改由德国人式百龄担任总教习。中法战争后,清政府接受海战失利的教训,痛定思痛,决定大办海军,于十一年(1885年)九月初五日,成立中央海军机构海军衙门,所有水师系归其节制调遣。李鸿章遂电请琅威理回华复职,赫德等也极力恳劝,并请英国外交部代为敦促。琅威理要求在训练中采用英制,雇佣英人,并授予其训练全权,在得到李鸿章同意后,十二年(1886年)再度来华担任北洋水师总教习一职。同年四月,醇亲王大阅海军,因海军建设卓有成效,琅威理被授予海军提督衔,六、七月间,北洋水师巡游朝鲜洋面,转赴日本长崎,中国水兵与日人发生冲突,致使北洋水师官兵死五人,重伤六人。时琅威理力请对日开战,为丁汝昌劝阻。

远洋历练

光绪十三年(1887年),琅威理奉命前往英国验收“致远舰”、“靖远舰”、“经远舰”、“来远舰”等舰,随同前往接舰的管带有邓世昌、邱宝仁等。琅威理以靖远为旗舰,升提督旗指挥一切,直至厦门与丁汝昌会合前仍高悬提督旗。此次接舰回华,不另设保险,节省了数十万两银,同时在琅威理的带领、训导下,中国年青的海军官兵们也在远洋航行中得到历练。十四年(1888年)北洋成军前后,琅威理还向李鸿章建议续购战舰、修建胶州湾军港等。 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初,北洋舰队南下避冻。2月24日,丁汝昌率致远、济远、经远、来远四舰至南海一带操巡,预定3月10日左右返回。琅威理、林泰曾、刘步蟾督带定远、镇远、超勇、扬威在香港维修。3月6日,右翼总兵兼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命令降提督旗升总兵旗,表明自己是舰上的最高长官琅威理以“丁去我固在也,何得蘧升镇旗?”因此与刘步蟾发生争执,刘步蟾答:按海军惯例应当如此。这就是著名的撤旗事件。北洋海军提督旗图形为黄灰黑蓝红五色,角上饰以团龙形,用于提督座船悬挂,而总兵旗为黑、绿、红三色。

事件发生后,3月7日,李鸿章致电北洋海军第二号人物,左翼总兵林泰曾:琅威理昨电请示应升何旗,《章程》内未载,似可酌制四色长方旗,与海军提督有别。制四色旗自然是调和折衷之语。但李鸿章的电报,明确表明了北洋海军只有一个提督。6月初,丁汝昌、琅威理率舰队远航西贡、新加坡、马尼拉,25日返回威海。丁、琅一同赴津,与李鸿章面谈撤旗事件。李鸿章认为“北洋海军官制只一提督、二总兵,提督去,自应总兵带”,琅威理于是愤然去职。这一事件也充分表明,外籍雇员同清政府仅仅是雇佣关系,他们没有获得更多的权利。

中国作为一个落后国家,在向近代化转化的艰难征途上,如何一面进行反控制的斗争,一面又努力汲取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始终是一个更为重要又长期没有很好解决的课题。刘步蟾与琅威理的矛盾,除了指挥权之争外,从某种程度上也曲折反映了北洋海军内部对于严格管理的厌烦情绪。

事实上,早在1877年第一批进口炮艇来华后,北洋水师官兵已与外国雇员发生过类似冲突。李鸿章在给朋友的信中提到,聘请的外国军官不愿前来,“问其何以不愿,据云仅令教练而不假以节制擢陟之权,弁兵必不听令,断难进益。即以‘龙’、‘虎’两船原募各教习,皆以求退,因兵官以下,毫不虚心受教,炮船机器久恐废坏云云”。

琅威理是个性强脾气躁的人,赫德说他具备了海军军官的坦率,但缺少一个'组织者'需要具备的宽宏大量。他的管理风格使得一些中国军官难以接受。刘步蟾、林泰曾等在英国多年,深悉交际和交涉的重要,看琅威理不过是客卿,并不是上级领导。所有闽籍管驾,皆拥护刘、林,是以琅威理上书李鸿章,提出“兵船管驾,不应专用闽人”,由此引发撤旗事件。事实上,确实有理由作此怀疑。自从《北洋海军章程》颁布后,琅威理岂会不知道舰队只有一个提督,而他自己不过是一个荣誉衔的顾问?如果在1890年2月24日丁汝昌离港到3月5日间,“定远”上依然飘扬着提督旗的话,6日刘步蟾的撤旗举动显然就是故意寻衅发难了。

尤为糟糕的是,琅威理走后,北洋海军的训练和军纪日益松懈,操练尽弛。军官争挈眷陆居,军士去船以嬉。每当北洋封冻,海军例巡南洋,率*赌于香港、上海,更显得撤旗事件像是一场悲剧的开端。赫德后来幸灾乐祸地对金登干说:“琅威理走后,中国人自己把海军搞得一团糟。琅威理在中国的时候,中国人也没有能好好利用他。”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史上的一个惨痛教训。随之而来的中日甲午战争,也进一步了证明中国海军训练长期废弛的教训。

作为对比,日本海军也是英国人一手训练起来的。皇家海军的英格斯上校为日本海军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英格斯本人回忆说,他在日本服役时,日本政府曾封赠他以贵族,使他能有足够的权力和地位,以与日本的高级将领接触。日本海军从英国人的教育中得到极大的好处。当他们认为有理由独立行走时,欧洲军官便体面地告退。而日本人“坚持走着他们在英国的指导下踏上的道路,他们不仅使舰队保持着英格斯离开时的面貌,而且更趋完善了。”

琅威理回国后,逢人诉说其在华受辱。光绪十六年8月18日,中国驻英公使薛福成电告李鸿章,英国外交部已电驻华公使复查此事,并考虑撤退全体在华英籍人员。薛问能否转圜?邦交有益。20日,英国公使华而身向李鸿章询问琅威理辞职缘由。李鸿章否认与英国首相约定琅威理与丁汝昌平行。指出中国海军称琅为提督,乃客气用语。22日,他又致电薛福成,指出琅威理要请放实缺提督未允,即自辞退。向不能受此要挟。外部等或未深知,望转达。似与邦交无涉。11月4日,英国拒绝了李鸿章另聘英人为北洋海军顾问,以代替琅威理的请求,并召回在旅顺港服务的英国人诺加,宣布不再接纳中国海军留学生。中英之间的海军合作关系进入低潮。

五代十国时期,固始世系的闽王王审知。公元885年,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于河南光州固始县率农民起义军入闽,统一福建,鼎建闽国,史称“开闽三王”。三王治闽41年,广施德政,发展经济,使闽国成为一块百姓安居乐业的净土。王审知后裔在八闽大地繁衍生息,数百万三王后裔分布海内外,其中在台湾就有近50万王审知后裔。王审知建立了闽国基础,号;闽太祖皇帝。开闽第一人。

《新五代史·闽世家》载:审知为人状儿雄伟,隆准方口,常乘白马,军中号“白马三郎”。乾宁四年,潮卒,审知代立。唐以福州为威武军,拜审知节度使,累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琊王。唐亡,梁太祖加拜审知中书令,封闽王,升福州为大都督府。是时,杨行密据有江淮,审知岁遣使泛海,自登、莱朝贡于梁,使者入海,覆溺常十三四。

新安世系的王璧,新安世系以壁公为一世祖。璧公,字大献,生于唐武宗会昌五年(854年),以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出为祁门令,遂由江左徙居新安,是为祁门新安王氏始迁祖。璧公乃晋丞相王导之后裔。璧公有九子二十三孙,人才辈出,徙居他乡。徽州、池州、饶州、九江、安庆等地之王氏名门望族,多属其后裔。江左王氏自导公始,而王导又是琅琊王氏之后裔。

明朝时期的王守仁,其远祖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

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现今中国台湾立法院院长王金平,祖籍: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宋代——1957年为同安县,白礁王氏祖家为河南光州府固始同源于琅琊王氏)

等等,琅琊之后名人辈出!

琅琊王氏领衔的东晋四大家族,到底有多强

东晋四大家族基本垄断了整个东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他们的实力强大,连中央朝廷都无法逃脱被钳制的局面。事实上,东晋王朝的实际权...
点击下载
上一篇:李氏族谱下一篇:求大师帮忙取名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