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罗!辈分为:福、享、运、会、时…………的罗氏是哪一支?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1收藏

我姓罗!辈分为:福、享、运、会、时…………的罗氏是哪一支?,第1张

我是时字辈,我们是豫章罗氏后人,

豫章堂谱序为:“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以之懋宪光,秉兴克允福。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德业世常录。”,也称旧普,是罗姓嫡系一脉的序谱!

豫章是古代江西的一个地名。而罗氏族谱最早者,可能为修于宋代开宝年间的“豫章罗氏” (俗称“柏林罗氏”)族谱。

国朝江西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谢旻等监修的《江西通志》载:“罗珠汉高祖时跟随灌婴,平定豫章,有功德于民”。

译文:罗珠公跟随汉朝开国功臣灌婴,平定了豫章县,对人民有功。

罗珠公,字怀汉,仕汉惠帝,先为“治粟内史”,后改为“大农令”,故世称为“大农公”,罗珠与灌婴平定了九江郡。汉景帝时,在南昌一带置豫章郡,建筑城堡,并环城广种豫章树(樟树),其后世子孙遂被称为豫章罗氏。

相关内容解释

罗氏后裔、上海市高级工程师罗时实以1993年版《豫章柏林罗氏重修大成族谱》记载为据。该族谱卷五载曰:“罗珠仕汉惠帝为治粟内史,后之所称必曰大农令者,盖以秦制掌货财之官,曰治粟内史。汉景帝改治粟之官为大农令,故曰大农,遵汉制也。”

卷三《大农祠记》又载:“惠帝三年,表大农令罗君珠来守斯土,有章安故祖之思,遂手植豫章于庭,乃偕妹婿石固缮完城郭,以终灌侯之绩。”“适灌侯有筑城之功未毕,公偕妹婿石固继其功,民亟趋之,劳而无怨,恪完城郭,即豫章城也。”

我们以是湖广填川,我们字辈以乱了,当时湖广罗氏八弟兄来到四川省宜宾市高县落角,然后带了一面铜锣分成八份,每人一份,各散四方,分手留言,我们八兄弟安家乐业以后,见铜锣相认,但是我们前辈没文化,去世过早,后来听见我爷爷说,我们族谱在我的老爷那代,房屋失火族谱成灰,我是光字辈,现在我们的字辈是。<国,世,正,光,大,中,良,得,泽,长,以上,以下,我都记不清楚,希望姓罗的,多出些意见,感谢

你的祖籍是哪里啊???地方不同,分支不一样,家谱字辈也是不一样的,我也姓罗,祖籍江西高安,属于豫章罗这个分支,爷爷辈就迁来重庆了,我爷爷是“时”字辈,我爸爸是“来”字辈,到我就是“贤”字辈了,

我们是用的旧版的家谱,是: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以德懋宪光,秉兴克允福,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德业世常录。

罗姓字辈

湖南桑植城关镇罗氏(包括湖北仙桃、红花堤等地同族)的派次是:季道伏存暹,人宏大士万,瑞嗣胤延世,益昌启俊贤, 自承祖宗德,文国福朝先,荣显旌加远,希绍永兴蕃。

湖南安化罗氏(杞公)老派语共28字:辰梦文兴绍远泰,万天寿日祥光发,鸿开俊彦正芳华,贤才昌盛宗英拔。

新派语共80字:慎守先贤烈,昌隆代贵荣,绵延敷善泽,蔚焕益明新,礼义贻来哲,诗书训后人,道高期立达,教迪久同遵,辅佐贻梁栋,仪型重玉金,辉煌馀藻采,培植积兰芬,麟瑞资钟毓,鹏程庆允升,源长咸锡福,嘉运启崇英。

湖南滦湾市罗氏派次为32字:教振家声 大宜克笃 茂本培元 植基广泽,迪惟前光 恒崇先烈 继序其荣 宏开佑锡

湖北天门罗氏所用派序为:楚用钦邦 世显文方 盛永吉祥 士宝其昌(罗钦顺立),功德远扬 笃滇贤良 赞绪丕美 家道之光(民国时新增)。

家谱渊源甚早,一般都推始于《周官》,实际上《世本》乃是我国谱牒最早的著作,司马迁《史记》的世表、年表取法于此,实为后来家谱宗谱之滥觞。在谱学发展史上,经历由专官之掌,演为专门之学,最后变为私家之谱这样三个发展阶段(参见邵晋涵《南江文钞》卷六),修谱也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唐、宋 元明清三个发展高潮。

尤其是清代可说已达到顶峰,有人统计,“宋元以来,清人修谱最多,保存至今的族乘,至少在二万种以上,清人修的占重要成分,且质量较高”(《清人社会生活》)。到了民国,修谱之风仍不少衰。

“考我国古代社会,夙重宗族。自大儒欧阳氏、苏氏创谱牒制后,千百年来言家乘者,遵制法古,群相倡导,驯至举国上下,无族无谱”,民国三十七年修《罗氏杞公戊子族谱序》中的这几句话,反映了我国清代、民国期间“族族有谱”这一历史事实。罗姓之族谱家乘,当然亦不例外。

罗氏族谱最早者,似为修于宋代开宝年间的“豫章罗氏” (俗称“柏林罗氏”)族谱。罗颖在《源流总序》中称:“吾祖家豫章,抵颖身,三百余年”,其间“文献足征”,因此族谱中既有唐代科甲鼎盛、罗氏人才辈出的实录。

又记有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的赠诗之类,且溯源重黎,以罗君用为先祖,并及“十八世祖”罗企生,堪称源远流长、后裔繁茂的世家望族。

后来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写诗《罗氏谱赞》云:

豫章世家,洪州望族。忠孝一门,节义两顾。

文德武功,名留简竹。理学真儒,后先继续。

礼义仁昭,天伦攸笃。贤子贤孙,旋踵芳躅。

以此家风,遗风善俗。

扩展资料: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苏洵倡修族谱家乘,最为积极得力。他们不仅亲自动手编写本家的族谱,而且提出了编写族谱的体例和方法。欧阳修的“谱例”是:“谱图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为高祖,下至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原则是以远近、亲疏为别,“凡远者疏者略之,近者亲者详之。”

(《居士外集·欧阳氏谱图序》)苏洵的“谱法”是:“凡嫡子而后得为谱,为谱者皆存其高祖,而迁其高祖之父。”

他主张一般家庭修谱用“小宗之法”,即只记五世,而政治经济地位比较稳定的皇室贵族等,则可以按照“百世不迁”的“大宗之法”来编写族谱(苏洵《嘉佑集》)。在编写方法上,他们一采叙述式,一采图表式。他们虽然在体例方法上有别,但“敬宗收族”的目的则相同。

宋仁宗以后,欧阳修、苏洵的族谱成为宗谱形式的规范,影响至为深远。宋绍定元年罗氏《秀川家谱叙》有言:“古人之意,莫重于族,亦莫严于谱。谱者,推其祖之所自出,而合其族之所由分矣。”

“先王制礼,以明宗为大务。是以古者有大宗、小宗之别,使其派有所统而不紊。又重之以岁时蜡祭之会,冠婚丧祭之礼,乡射燕饷之仪。其目委曲而繁重若此者,盖所以习其揖让长幼之节,隆其亲亲老老之恩,厚其睦姻慈爱之义,使人人知有忠敬孝友,醇固而无浇薄之风。”

因此,罗氏族谱的编写,也基本是效法欧、苏二氏。但这种效法,不是简单模仿,而是有所选择、有所变通的,因为两者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取长补短的关系。直至清代、民国,罗氏修谱或“谱体采苏式”,或“参用欧、苏两式”、“集欧、苏两氏之长”。

--罗姓家谱

罗姓,中国姓氏之一,源自于史书称为“祝融八姓”的后裔。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_、曹、斟、芈等。公元前690年,罗国(河南罗山)被楚国所灭,于原地另置鄢国(河南鄢陵)。罗氏的子孙逐渐南移,最初迁居枝江(今湖北省南部,长江沿岸的枝江县),至周末又南迁至湖南汩罗地区,遂以国名“罗”为氏。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罗氏家谱,是两千多年前周显王时代的罗凌甫(乘),他是周朝末叶复兴了罗国,头一个以罗为姓,并且重新结集了罗氏宗人,使得罗氏家族自此日益亲爱精诚的关键人物。据说他所编的这部罗氏族谱(家乘),完成于周显王十四年。他在谱序中说:“溯自郐公至乘身三十余世,自黄帝至今数千年矣。罗国子孙流离散徙,罔知所宗,乘幸蒙秦国擢用,授爵封邑。

乘辞不受,乞复罗国,并迁都楚南之枝江。因南北争夺,迄无了期,乃追寻源流,辑为家乘。念罗国之后,遂定以国为氏,记录大略,以识前人之功德,以履后裔之孝思,永垂千世云尔。”末尾署明“大周显王十四年岁次丙寅孟冬吉日,荆州枝江罗国始祖郐公三十一世孙乘谨序”。

清宣统元年(1909)藻丽堂活字本 二册

吉林大学

14358 广东广州南海罗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十六年(1927)钞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14359 广东番禺傍江罗氏族谱

(清)罗茂泽钞

清咸丰四年(1854)宁本 一册

美国

14360 广东宝安锦田横台罗氏族谱

民国三十三年(1944)影钞本 一册

美国

14361 广东普宁南径罗氏族谱

(清)罗道嘉录

清光绪十七年(1891)写本 一册

美国

14362 广东揭阳潮山罗氏族谱十三卷

钞本 十三册

广东中山图

注:记事至民国二十三年。

14363 广东中山大搅罗氏族谱四卷

(民国)罗鸣球等重修

民国七年(1918)罗氏敲东堂铅印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14364 广东南海罗氏族谱

罗仲让撰

美国

14365 广东信宜罗氏简谱

清光绪二年(1876)钞本 一册

美国

14366 广东顺德北门罗氏族谱二十二卷

(清)罗启贤等重修

清光绪八年(1882)本原堂刻本 二十四册

日本 美国

注:版心作《豫章罗氏族谱》。

14367 广东顺德南门罗氏族谱不分卷

(清)罗风华纂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14368 广东顺德罗氏祚昌长房家谱不分卷

(民国)罗云舫编

民国二十三年(1934)钞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14369 广东高明罗氏族谱□□卷

(民国)罗晓枫纂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广州光华商店铅印本

广东中山图(存卷3、9、11、12、15、16、18)

14370 广东高明罗氏族谱十八卷首一卷

(清)罗高清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广州光华商店补印本

十八册

日本 美国

14371 广东东莞寒溪罗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十二年(1923)钞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14372 广东陆丰罗氏豫章堂上祖各簿

(清)罗仁城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钞本 一册

台湾

14373 广东兴宁高车罗氏家谱八卷首一卷

(民国)罗振勋 罗荛翼等纂修

民国二年(1913)刻本 十二册

广东中山图

14374 广东兴宁太平罗氏族谱

(民国)罗应钟主编

民国十一年(1922)写本 一册

美国

14375 广东兴宁东门罗氏族谱一卷

民国十一年(1922)刻本

广东兴宁县档

14376 广东兴宁东门罗氏族谱七卷

民国十五年(1926)刻本 三册

美国(缺卷4)

14377 广东兴宁东门罗氏族谱十卷

(民国)罗师扬 罗绮文总纂

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 六册

广东中山图

14378 广东兴宁罗氏族谱

(民国)罗庆诏等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钞本 一册

美国

14379 广西邕宁罗氏族谱

(民国)罗文伟纂

民国十五年(1926)本

广西邕宁县百济乡华达村

14380 广西北流县聊石罗氏家谱十四卷

(民国)罗章滨续修

民国十四年(1925)梧州文化公司石印本

广西图(存卷1)

14381 四川彭县罗氏族谱

(清)罗启聪 罗启漳等纂

民国三年(1914)彭县罗氏宗谱刻本 一册

四川图 四川重庆市图

14382 四川彭县罗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罗宗亮 罗宗先续修

民国三十年(1941)成都石印本

四川图

注:罗卓然首修於清咸丰十一年。

14383 四川永川松溉罗氏族谱十一卷首一卷

(民国)罗泰莹 罗江霖等纂

民国十九年(1930)石印本

四川崇庆县崇阳镇三元街118号 温江师专

注:罗勋首修於明成化十六年。

14384 四川荣昌罗氏族谱

(民国)罗朝泰修

民国五年(1916)刻本 一册

美国

14385 四川中江罗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二年(1913)中江罗氏祠堂刻本 一册

四川图

14386 四川苍溪苍邑罗氏宗谱三卷

(民国)罗崇彦 罗润生等续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石印本

四川南充地区档(残缺)

注:书名一作《岳东场罗氏宗谱》。

14387 四川内江蜀南内邑罗氏族谱五卷

(民国)罗懋昭 罗德辅纂修

民国石印本

吉林大学 四川图

14388 四川简阳罗氏族谱四卷

(清)罗元镒纂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三合祠刻本 四册

历史所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

清:清光绪间罗学成始修。

14389 四川简阳罗氏族谱四卷

(民国)罗元德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本合祠活字本 四册

历史所 四川图 四川重庆市图

注:清光绪间罗学成始修。

14390 四川隆昌罗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罗伦玉等续修

民国四年(1915)铅印本 一册

北图

14391 四川丹棱罗氏族谱不分卷

(清)罗良才纂

清道光间木活字本 一册

四川图

14392 四川高县罗氏家谱一卷

油印本

四川高县

14393 四川仪陇罗氏族谱

(清)罗中儒补修

清刻本

四川仪陇县档(残)

14394 四川仪陇罗氏宗谱一卷

民国三十六年(1947)顺庆益新书局代印本

四川仪陇县档

14395 四川宣汉金盘罗氏宗谱十七卷

(清)罗宣镇 罗华镇续修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刻本

四川仪陇县档

14396 四川宣汉罗氏家谱一卷

(民国)罗兴朝重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钞本

四川宣汉县档

14397 四川罗氏族谱一卷

(民国)罗庆丰重修

民国元年(1912)钞本 一册

吉林大学

14398 四川顺庆罗氏宗谱一卷

(民国)罗豫章续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石印本

四川南充地区档(残)

14399 贵州铜仁罗氏族谱十二卷

(民国)罗子异编纂

民国三十八(1941)铜仁平平印刷商店铅印本

八册

北图

14400 香港新界九肚罗氏家谱

(民国)罗步蟾修

民国三十一年(1942)写本 一册

美国

14401 香港元朗锦田罗屋村罗氏族谱

民国三十二年(1943)写本 一册

日本

14402 归化罗氏族谱□□卷

(清)罗开煦 罗开元续修

14403 罗氏永二公房谱不分卷

(清)罗金来等修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活字本 二册

北图

14404 麻邑罗氏族谱二十四卷

(清)罗朝彦编修

清同治七年(1868)柏林堂活字本 二十七册

四川图

注:国文元首修於清嘉庆十八年。

14405 祝融罗氏支谱六卷末一卷

(清)罗庆鲲等修

清同治八年(1869)报本堂活字本 八册

北图

14406 罗氏流传世谱

清光绪七年(1881)钞本 一册

台湾

14407 罗氏族谱十四卷

(清)罗贵平修

清光绪十五年(1889)刻本

湖南桃源县档

14408 罗氏族谱十四卷

(民国)刘时棠修

清光绪十七年(1928)刻本

湖南桃源县档

注:清光绪十五年罗贵平首修。

14409 罗氏族谱卷

清光绪间刻本 一册

四川图(存卷2)

14410 罗氏族谱一卷

(清)罗学时编辑

清宣统元年(1909)钞本

广东四会县档

14411 硒州罗氏族谱不分卷

(清)罗洪纂修

清钞本 四册

四川图

14412 罗氏家谱

民国十二年(1923)刻本 二册

美国

14413 罗氏族谱四卷

(民国)罗元廷等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增修刻本 四册

北图

14414 罗氏家乘不分卷

民国石印本

四川图(存一册)

14415 郭络罗氏家傅并老八旗通谱

钞本

河北大学

注:记事清乾隆二十二年止。

14416 罗氏家谱不分卷

(清)罗万锦 罗万肃纂修

稿本

科图

14417 罗叶氏六修宗谱二十六卷首一卷

(民国)叶氏族人纂修

民国三十二年(1943)活字本 二十八册

北图

罗 火神之后

���

罗姓起源于河南罗山一带,最初是织网捕鸟的部落,并将网和鸟作为其图腾标记。据记载,罗姓的祖先祝融是黄帝的四世孙,祝融专门掌管火种,后人尊其为“火神”。今天湖南衡山的最高峰叫祝融峰,就是为了纪念他。武王伐纣时,罗人功勋卓著,罗部落被封为罗子国。春秋时期,罗子国为楚武王所灭,其遗民被迁往湖南汨罗和湖北枝江。为纪念故国,罗人便以国名“罗”为姓氏。

一、显赫家族

现代罗姓人数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八六,排第二十名,主要分布在南方,仅湖南、江西等六省的罗姓就占全国罗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相对比较集中。历史上罗姓在某些地方成为世家大族,如“豫章五姓,罗第一”。后魏外都大官罗结子罗斤官拜长安镇都大将军,孙罗敦、罗拔和曾孙罗伊利、族人罗提、罗弥,世代均为大官,家族显赫达一百二三十年。宁乡(今属湖南)望族是罗弘信家族,他的儿子罗绍威、孙子罗周翰三代都是唐朝魏博节度使,罗绍威的三个儿子都娶了公主而成为驸马,其家谱称“父子名列廊庙”。庐陵戡村(今江西吉安)罗氏人才辈出,北宋时罗政和为三舍入邑之师,儿子上行和孙子曾等七人均为进士出身。清朝太学正助教罗用俊,儿子罗钦顺、罗钦德、罗钦忠先后中进士,人称“罗氏三凤”;扬州画家罗聘,其夫人、儿女均擅长画梅,称“罗家梅派”,裔孙罗庸是当代知名教授。湖南湘乡罗泽南家族,曾祖、祖父和父亲均为通奉大夫。罗战死后,父赏六品顶戴,子兆作、兆升赏举人。清末浙江上虞望族是国学大师罗振玉家族,曾祖罗敦贤任扬州盐司、河督幕僚,祖父任泰兴、赣榆、高淳、江宁知县和高邮知州,父罗树勋任江宁县丞、海州州判、徐州经历、清河县丞。罗振玉的胞弟罗振常、长子罗福成、三子罗福苌、四子罗福葆、五子罗福颐都是成就巨大的古文字家和金石学家。此外,历史上的罗姓名人还有西汉巨商罗裒、东汉罗衍、晋代的广益刺史罗友、隋末的幽州总督罗艺。唐有文学家罗隐,诗人罗邺、罗虬。宋有端明殿学士罗点、刺史罗。元有医学家罗天益、小说家罗贯中。明有学者罗汝芳、名将罗通。清有农民起义领袖罗汝才、哲学家罗钦顺。现当代有革命先烈罗亦农、无产阶级革命家罗荣桓和舍己救人的罗盛教等。

二、罗姓名人

湖海散人罗贯中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太原(江西吉安)或钱塘人,约为公元1300~1400年间人,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张士诚的活动有过关系。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因他与张士诚的关系而终不得志,便埋头从事“稗史”(即小说)的创作,写有17种通俗演义,如《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和杂剧剧本《风云会》等,最著名的则是《三国志通俗演义》。

罗贯中能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据说一天,罗贯中的家里人都出去了,他一人留在家里写《三国》。一个乞丐来行乞:“秀才行行好,小人断粮几天了。”他这时正写到“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领蒋干察看后营粮草,听说“断粮”,头也没抬就连连念道:“营内粮草堆积如山,即可以取之!”说完,仍只顾埋头写书,乞丐便毫无顾虑地拿了些米走了。一个小偷趁火打劫,进屋把米粮全部盗走了。妻子回家发现后,着急地问:“家里没吃的了,你到底管不管啊?”恰巧他刚写完“出陇上诸葛装神”,听妻子说“没吃的”,不禁搁笔哈哈大笑起来:“陇上麦熟,何不食之?”其实麦子还未吐穗,妻子只好借粮米来度日。其后,他还用“水淹七军”、“火烧连营”的办法来对付麦田里的野猪,弄得人们啼笑皆非,都说他写《三国》着迷,简直快疯了。

我姓罗!辈分为:福、享、运、会、时…………的罗氏是哪一支?

我是时字辈,我们是豫章罗氏后人,豫章堂谱序为:“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以之懋宪光,秉兴克允福。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