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最后得以善终了吗?后来他的子孙后代过得如何?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句出自《岳阳楼记》的名言,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非常的熟悉。而这句话的提出者,则是北宋时期的名臣范仲淹。
说起范仲淹,这位北宋的名臣,在历史上可是大大的有名。除了这篇《岳阳楼记》之外,由他主导的庆历新政,几乎影响了北宋上百年的时间。北宋一朝,如果要评一个对北宋影响力的人物榜单,范仲淹绝对能够名列前十。
不过,相比于范仲淹一生的光辉成就,对于范仲淹的身后事,大家往往就没那么了解了。实际上,在范仲淹去世后,他的故事尾声,同样非常的精彩。
首先,是后代一事。
据正史记载,范仲淹一生共有四子,长子范纯祐,次子范纯仁,三子范纯礼,四子范纯粹。
在历史上,很多声名赫赫、功成名就的大人物,在子孙后代一事上,往往不太光彩,后辈里很容易出现纨绔子弟。但是,在这种其中,范仲淹绝对是一个另类。范仲淹虽然身居高位,但他的四个儿子,却都称得上是极有出息!
长子范纯祐,以聪慧和孝道著称,曾经因为想要侍奉父母,而拒绝去参加科举。后来在范仲淹的强烈要求下,才去科举出仕,曾历任监主簿、司竹监等职。
次子范纯仁,曾在宋哲宗时期,担任过宰相,为官清廉贤明,继承了范仲淹的遗志,时人都称之为布衣宰相。更为难得的是,范纯仁能做到宰相的位置,完全是靠的自己。因为范纯仁是在范仲淹死后,才出来做官,所以基本上也没有什么老爹帮忙关照开路的事情。
三子范纯礼,历知遂州、京西转运副使、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等职,到了宋徽宗时期,更是一度做到了礼部尚书的位置。为官几十年,同样官声极好。
四子范纯粹,以祖荫出仕,在宋哲宗元祐年间,最高做到过户部侍郎一职。
范家四子,或许有凭借祖荫出仕的情况,但这也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原因。北宋一朝,如果家里出过一些高官,子孙后辈是可以不通过科举,直接凭借祖荫出来做官的。但是,出仕之后,能够做到哪一步,那就要凭自己的本事了。而范仲淹的四个儿子,基本上都是在范仲淹从宰相位置上卸任,甚至是死后,才出来做官的。所以,他们的成就,完全可以说是他们自己的成就。
更为难得的是,范家四子,全都是官声极好。四兄弟不管担任什么职位,从来没有贪赃枉法的事情出现。之所以会这样,恐怕也离不开范仲淹成功的家教。范仲淹本人为官,就极其清廉,也是给后代做了一个好的榜样。
不过,在北宋之后,范家虽然依旧是耕读传家,但却再没出过什么太重要的人物。直到数百年之后,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才出了一个名叫范文程的后人,曾在清朝建立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除了后人之外,范仲淹死后,被赠予了‘文正’二字谥号。这两个字,可以说是对范仲淹一生的至高评价。因为在古代,尤其是从宋朝开始,文正二字的谥号,历来都是文臣们追求的至高荣誉。从宋朝到清朝,九百多年的历史当中,能够得到这个谥号的,也只有二十四人而已。
皇佑四年,范仲淹病逝于徐州,时年六十四岁。死后葬于洛阳城东南,其墓今日尚在。
范仲淹的十七世孙是范文程,是满清的开国功臣。说起范仲淹,在古代十分闻名。不仅是著名的诗人,在朝野中也施展了一番政治才华。在现如今所做的诗词,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范仲淹十七世孙范文程,是满清的开国功臣,在历史上功名卓越,也做了许多贡献。
范文程的身世坎坷,祖上多朝为官,后来被奸人挤兑。说起范文程的身世,是十分坎坷的。祖上范仲淹是有名的大臣,而且流芳百世。范仲淹的很多后代在朝为官,但逐渐的渐渐不如范仲淹,而且受到奸人挤兑。特别是范文程的祖上三代,被奸人挤兑后到山东定居。之后范文程与普通人无异,范文程须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的上进。
后金兴起的时代,范文程投靠后金没受到重用。在明朝的时候,后金兴起与明朝形成了对弈的力量。范文程在斟酌了多方面的利弊之后,最后选择了投靠后金,这也是许多文人学士做出的选择,范文程顺从了这一大的趋势,但在投靠后金之后,并没有崭露头角,也没有受到重用,只是一直默默无闻。
皇太极时期,范文程作为开国功臣被提拔。范文程在浮沉中,渐渐意识到选对队伍的重要性。在皇太极带兵打仗的时候,范文程毅然决然的投靠了皇太极,最终成为满清的开国功臣,与吴三桂分别成为了文武的代表。皇太极时期,对于范文程十分重用,并且不断的提拔。
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范仲淹称为了世人心中近乎完美的古代官吏。不过,真要谈及范仲淹的史事及其后人情况,可能很多人都还会比较陌生。有人说,范仲淹的后人中,曾出现过80个状元、400名进士,范氏家族整整兴旺了800年。
可是,一旦我们稍加考证,便会发现,这其实是不可能的。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江苏吴县人,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时代家境清苦,但他却素有大志,加之天资聪颖,得以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成为了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在范仲淹尚为秀才时,便已经提出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言壮语,后来又有了自己的“忧乐观”,称为被人们所敬仰的一代名臣。
历史上的范仲淹,初入仕途时,曾有十多年的时间都是当地方官,职位并不高。但是,范仲淹做事踏实认真,将自己管理的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也算是颇有政绩。后来,朝廷决定重用范仲淹,将其调入朝中,做右司谏。
范仲淹在朝中为官时,是一位有名的清官,他为政清廉,自奉简约,在政治上主张革除时弊,推行改革。不过,范仲淹的改革触及到了权贵,所以最后也落得了个遭受贬谪的下场。远离政治权力中心后的范仲淹,在诗文方面的造诣却愈加大放光彩,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诗文。
然而,虽然范仲淹一生可圈可点,对子孙的教育也很重视,但科举考试终究还是竞争相当激烈的。即便范仲淹的后人们再为聪颖,要考中80名状元、400个进士,也是绝对无法实现的。
要知道,科举中殿试第一名为状元,而往往需要三年举行一次,后世元朝时又一度停止了科举,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况且,要知道连范仲淹本人也未曾中状元,他的子孙后代如真更加优秀,大家又怎么会不清楚呢?
称范仲淹后人出过许多状元、进士,可能多半还是基于对范仲淹的敬仰吧!真实的历史是,范仲淹的几位儿子确实比较优秀,其中范纯仁更是官至宰相,算是为父亲扬眉吐气了。可是,整个范氏家族,倒也真没出过什么状元,也没有几百名进士。
去年4月17日,本报曾在11版刊登过一篇名为《一代名臣范仲淹生于正定》的报道。今年3月26日,范仲淹嫡传35世孙、世界范氏宗亲联谊会常务副秘书长范祥科携儿子、儿媳再次来到正定县高平村寻根认祖,并进一步证实:范仲淹生于正定县高平村,其母谢氏亦为高平村人,范仲淹“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典故发生在正定大佛寺里……这使范仲淹研究有了新的进展。
范仲淹35代嫡孙其人其事
范祥科,原籍我省南宫市宋都水村,1952年生,曾当过兵,转业后到唐海县工作。2002年提前退休后,奔走各地从事范仲淹思想研究及范氏宗亲活动,任世界范氏宗亲联谊会副秘书长。范祥科说:“农历二月十九,是范仲淹母亲谢氏夫人(谢观音)1045年诞辰。谢观音是在高平村出生的,26岁时在高平村生下了范仲淹,并将其抚育成千古名臣,堪称一位伟大的母亲。”
范祥科向村民和笔者介绍了与范仲淹的嫡传关系:“我们这一支是范仲淹长子范纯佑的嫡传。范仲淹第九世孙范国兴曾任平江府团练副使,随文天祥抗元。文天祥被害后,范国兴率部护尸南归,途经河北南宫时,突患重病,只得就地医治。后几经周折,范国兴举家定居在南宫市宋都水村,务农为生,至今已历724年。我现在是范氏的第35代嫡孙。”
高平村里话“高平”
范祥科整理了大批关于正定的资料,包括范仲淹的生平、其父范墉的生平、其母谢氏的生平等资料。
范祥科向我们介绍了高平村与范仲淹的关系,他称,范仲淹的许多文章的落款经常用到“高平”的字样;同僚也常称范仲淹为“高平”、“高平公”;范仲淹的学生又自称“高平门下”;范仲淹的后代称“高平堂”、“高平世泽”、“高平家风”等等,可以说范仲淹与“高平”有着很多渊源。范祥科认为,此“高平”就是正定县曲阳桥乡的高平村。
据范祥科考证,与范家有关的以“高平”命名的地方历史上曾有七处:宁夏固原县,史称“高平郡”,是范姓祖籍;山西高平市是范仲淹续妻曹氏家乡;山东昌邑县,西晋时曾称“高平郡”,范姓祖先曾避难于此;山东邹平县,古称“高平县”,范仲淹继父朱文翰曾在这里为官;江苏苏州市“高平里”,是范仲淹父亲范墉出生地;河北正定曲阳桥乡高平村是范仲淹母子出生地;河南伊川县“高平陵”,是范仲淹母子墓地。但经逐一排查、考证,范祥科认为,以上七处以“高平”命名地,不是与范仲淹无太大关系,就是其伤心之处,只有正定高平村曾留有这样的史料:范仲淹曾致信调任真定府为官的好友韩琦:“真定名藩,生身在彼。自识别以来,却未得一到,谅多胜赏也。”他自报家门并表达了对自己出生地的怀念之情,可见在范仲淹心目中的占有一定地位的“高平”就是——— 范仲淹母子共同出生地、范仲淹父母结婚地——— 河北正定高平村。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典故发生在哪里?
范仲淹“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典故广为人知,但是这个典故究竟发生在哪里?历来就有争论,一说是在河南,另一说是在山东。范祥科认为,“这一典故应该发生在正定大佛寺。”
范祥科称,在他们这支范氏后裔中广为流传着一种说法。在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范仲淹父亲范墉曾率成德军3000名士兵对正定城内大佛寺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及大悲阁进行修缮(20年前宋太祖修建)。当年七月十五日,范墉将怀孕的谢氏夫人接来跪在观音菩萨像前问卜。墉问:“夫人腹中是儿是女?”佛(主持)答:“奇儿一位做高官。”墉问:“高官可否到宰相?”佛答:“否。”墉问:“不能为相治国,做个良医为民疗痛?”佛答:“还是当官保朝吧。”并送两句话:“修观音菩萨阁观音菩萨送子,生在娘生之处;建摩尼殿,释迦牟尼收儿,死在爹死之所。”
而且有关历史资料亦证明和应验了以上的那个传说。范仲淹正是于公元989年在大佛寺维修观音菩萨阁时生在高平村,与母亲谢氏夫人生于同一村。公元1052年,大佛寺建摩尼殿时范仲淹死于徐州,与父亲死在一地。
正定县“文庙”里正在筹建“范仲淹纪念馆”,范祥科参观后表示,“范仲淹的‘忧乐观’千百年来传诵不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我们有义务用其思想教育后人。”
文/范伟平
根据桐庐县瑶琳镇范家村范顺陆保存的《分阳范氏家谱》记载:“分阳范氏家族自明景泰元年(1450),从兰溪村迁居分水五管潘岭脚罗家畈。始祖:范荣,字式玉,行崇一。系春秋越国大夫范蠡(陶朱)、北宋名臣范仲淹后裔。第二世范澳迁卜善村(百岁里范家),范清迁安乐村(百岁外范家),第八世孙范有社赘居马雪塔,第十四世孙范荣贵迁桐邑大奇,荣富迁潘村(瑶琳镇),第十五世孙范生富迁潘畈(钟山乡),尚球迁何宋(瑶琳镇)。”又据浙江丽水青田县章村乡陈山头村《范氏家谱》记载,他们村范氏家族的祖先是明朝的时候从分水迁居青田县的,系范仲淹后裔。近代青田范仲淹后裔迁居建德,在建德也有了范仲淹后裔。
在古代分水县被称为分阳,明代范仲淹后裔分布在分水县管辖的瑶琳镇范家村以及分水镇的外范村、富源村的范家坞等地。目前从保存下来的《分阳范氏家谱》来看,桐庐境内的光祖堂、光裕堂,善庆堂等分支均为范仲淹后裔。
在分阳范家代代相传一个故事,相传范仲淹后裔范荣从兰溪定居分水五管潘岭脚罗家畈后,他的妻子一连生了六七个女儿,一直不见男丁,这可急坏了范荣。范荣于是到分水镇蠡湖村范家走范家宗亲,经过蠡湖村范家的同意,把范蠡后裔的男丁抱给了范荣做儿子,自从抱养了范蠡后裔的男丁以后,范荣的妻子终于生了一个男丁。这个从蠡湖村抱养的儿子就叫范澳,他就是范蠡的后裔,对于范荣来说,这个儿子是“大门外”的儿子,他后来迁居在百岁里范家定居,他的后裔堂名改成了光祖堂;这个范荣自己生的儿子名字叫范清,这个儿子是“大门内”的儿子,他后来迁居在百岁外范家,他的后裔堂名改成了光裕堂。所以说,范蠡后裔和范仲淹后裔在桐庐相互融合成了一家人,但堂名还是分开的,也就是说分阳范氏分两班人马:一班是光祖堂,这班人是范蠡的后裔,第二班的堂名是光裕堂,这班人是范仲淹的后裔。但无论是范蠡后裔还是范仲淹后裔,他们相互融合成自己人了。由于百岁范家在深山老林里,过去交通不便,清代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范家人躲过了一劫,所以直到今天,光裕堂和光祖堂后裔各半,人数不分上下。但对于分水镇外范村来说,这里以前也有光裕堂和光祖堂,但经过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只剩光裕堂后裔,光祖堂后裔和其他堂名后裔已经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被“长毛”杀光了。我们这里也看到了范家在百岁也好还是在分水也好,均分成外范家与里范家两个自然村,在兰溪的范家村也是这样,一个外范家一个里范家,也许这就是范仲淹后裔取村名的共同特点吧!
目前瑶琳镇范家村还流传着一个传奇的故事呢!相传明朝时期范荣是一个地理风水先生,他落户分水五管潘岭脚罗家畈以后,他走到范家村发现范家是一个风水宝地,于是安排两个儿子分别占领外范家和里范家,在范家村有一个巨大的石笋,在石笋的平顶上竟然有一个棋盘,传说每天晚上两个“神仙”就会准时来这里走象棋,按照当时的说法,只要定居这两个地方,这里将来是出将相的地方。当时范荣和桐庐的姚天官(1414--1473)正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由于姚天官是桐庐人,父亲在他还是一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姚天官七八岁的时候,他的母亲改嫁给了江西人,随后他也随母亲去了江西。由于姚天官不是亲生儿子,当然受尽了后父的冷遇,包括江西那边的孩子也都欺负他。姚天官读书非常发奋,终于有了出头之日,最后当上了明代的宰相,所以姚天官对江西没有归属感。在姚天官母亲做八十大寿的时候,姚天官才抽出时间回江西一趟准备给母亲做寿。姚天官回家的时候竟然不按照常规出牌,穿了一件旧衣服回家,没想到在家门口被当地官员拦着不让进家门,姚天官于是拿出皇帝写的对联,当地官员一看上面的官印竟是当朝皇帝的官印,才知道这个人就是姚天官,当地官员于是全部过来朝拜姚天官。给母亲做完八十大寿以后,姚天官回到了朝廷,皇帝想问问当地官员对姚天官的态度,结果姚天官一句话也不说,把头摇了一摇,结果皇帝认为江西官员是对他的不满,于是下命令把江西对朝廷有意见的官员抓了起来,后来竟造成了冤案,江西官员被冤杀掉一大半。如今现在还流传一句顺口溜:“姚天官把头摇一摇,江西杀掉大半朝。”这对江西的官场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于是大批的江西地理先生纷纷来浙江破坏浙江的风水。有一天一个江西地理先生来到百岁外范家,发现这山顶上的巨大石笋,他一看这里将会出一对将相,将来会对江西的官场构成威胁,于是想法破坏范家的风水。这石笋附近的山想种点庄家,什么都种不起来,今天劈山了,明天就杂草长绿了。当范家人把这件事告诉风水先生时,风水先生说:“杀一条狗,杀一只鸡,沿着石笋山脚拖狗和鸡,这里就能种庄家。”于是范家人请风水先生杀了一条狗和一只鸡,沿着石笋山脚一路拖,当天就乌云黑地下起了磅礴大雨,没多久一声巨雷就把石笋劈成两段,倒下的一段就插在后山中树立着。这时里范家有一个13岁的小孩,力大无比,他正在赶一只小牛过河,由于河水猛涨,他于是背起小牛过河,没想到一脚走滑,被大水冲走消失的无影无踪,据说范家的风水就这样被江西地理先生给破坏了。这当然是传说,当天也许真的发生了石笋被雷公所击倒,小孩背牛被大水冲走这一历史事实,但这一事件被后人传成了一段神话故事。
到了清朝,范家人崇尚武术,咸丰八年,分水县外范村里范家的范启煜成了清代分水县最后一位武举人。据范家人口头相传,他的两个儿子范少成与范少强均是武术大师。太平天国运动,分水县组织了以范启煜为首领的地方团练,分水县地方政府搬到了外范村金桥坞,他们父子兵保护分水县地方政府三年时间,最终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失手,整个分水县城存活的人只有六人,外范村只存活五人,合村乡存活7人。到目前为止,范家父子兵抗击长毛的故事一直在当地流传。到了1949年解放以后,瑶琳镇范家出了一个中国导弹专家,她就是范仲淹后裔范莘,家里小名叫范爱美。改革开发以后,分水镇外范村范华胜和范华勇两兄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在螺钉厂和钢构以及房地产上开创了一片新天地,资产上亿元。
据清代光绪《分水县志》后记记载:“分水范家为清白家风。”范家的规矩是很严的,我们从小不要不拿别人的东西。家父范传贵就是我们的榜样,他当了18年的生产队队长,不贪不拿集体的一分钱,上级组织要发给他个人奖品,他坚决不收,他常常公而忘私,严格要求自己,大公无私,为群众办事说道做到。范仲淹后裔的范家家风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在范家人后代得到传承。本人在2009年开始,为家乡老百姓卖青笋难问题出谋划策,自己出钱连续举办了六届“怡合青笋宴”活动,后来这一活动被分水镇政府接管,到今年第十届“怡合青笋宴”活动的成功举办,老百姓家里的青笋干不出家门就被销售一空。在我的努力之下,我的老家里范家,已经连续三年成功举办敬老活动,过年的时候,全体村民吃一餐团圆饭,六十周岁的老人发一个红包,这一活动辐射到整个外范村,外范村各个自然村都先后开展了敬老活动。作为范仲淹后裔,我们要传承好范仲淹的精神文化,宣传好范仲淹精神,做范仲淹后裔的模范榜样,为社会贡献我们范家人的力量!
提及范仲淹,大家并不陌生,一篇《岳阳楼记》,让我们认识了这个,"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名,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文人典范。他不仅以身作则,而且还将这种美好的品质,作为宝贵的财富传给后人。如此言传身教之下,他子孙大多成为,为国谋利、为民谋福的栋梁之材。
他的影响还远不如此,在他之后的800年间,他所在的家族,人才辈出。俗话说"富不过三",为何范仲淹的家族,能够成功地避开这条常人难以规避的"铁律",延续800年不倒,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断齑划粥多年苦读得功名,范仲淹的家族有着共同的文化思想到了宋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已经衰落,人们的宗法血缘观念逐渐淡薄。许多寒门弟子,依靠科举制度,也能取得一官半职,成为新的上层阶级。范仲淹就是以贫寒之身,通过科举起家,进入仕途。
范仲淹自幼就表现出勤奋好学的优良品质,他"断齑划粥"的事迹,被传为千古佳话。由于家贫,范仲淹小时候,每天只有两升粟米做口粮。他在蒸好的米饭上划上两刀,分成四份,早晚各吃一半。由于没有菜,就只能将一些姜蒜末,或韭菜剁碎,掺杂着醋,加少许盐吃下去。
这样的生活他过了三年。后来范仲淹去应天书院读书,一度以热水冲粥度日。经过多年的苦读,范仲淹成为了一个博学多才的学者,也为他步入仕途,为范氏家族走向昌盛创造了条件。
范仲淹不但自己坚持学习,他还经常劝告子侄后代勤奋读书。在他的家信之中,随处可见苦心劝学的言语。在范仲淹的严厉教育下,他的子孙大多勤奋苦读,能文善画。
范仲淹的血液中,流传着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他的这种重儒的思想,也自然而然的,在他们后代身上打下了烙印。儒家思想中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兄友弟恭,忠君爱国等方面,在范仲淹以及他的后代子孙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范仲淹自己节俭自守,还以此教育子孙。儿子范纯仁,官至宰相,但他招揽宾客时,也只是粗茶淡饭,饮酒也不过数巡。但世人都认为,这是件美好品德的表现。
在一个宗族内,血缘关系上肯定存在亲疏之别。但范仲淹看来,自己的富贵是源于祖先积德,如果自己独享这一成果,就是对祖先的不敬。所以他对于自己的族人,都以自家人对待。
即便是身居要位,也时常思念宗族困苦之人。就是这种相同的生活方式,相同的家庭教育,相同的风俗习惯,相同的文化传承,让范氏子孙后代,形成了相同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审美趣味。
这些共性使得范家的家学和文风得以延续。这也是范氏家族在经过上千年的传承之后,还能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
宗族制度完善,范氏义庄为学子免除后顾之忧范氏家族的兴起,是依靠范仲淹的个人魅力的强大支撑。但一个家族,若想长兴不衰,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宗族家法,来规范和约束族人。
范仲淹十分清楚宗法在家族管理中的重要性,他对违反家规的行为绝不姑息。他的儿媳妇王氏,自幼生活在富裕之家,生活用度比较奢侈。当范仲淹听说王氏要以罗琦为帷幔,就严厉地批评了自己的儿子,甚至要实行家法。
范氏家规多达50多条,涉猎的范围也比较广,比如祭祀、婚丧、教育、以及义庄的管理,都逐渐规划化。对于违法犯罪行为,都有严厉惩罚,这些规定,对约束家族成员,遵纪守法,维护家族长盛不衰,起到了一定作用
范仲淹为了范氏子弟,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创办了义学。他自己出钱聘请教师,为范氏子弟开蒙教学。后来,为了免除范氏子弟的后顾之忧,还创办了义庄。
范仲淹出资购买了上千亩田地,然后租给别人耕种。按照族中人口数,每月都给口粮钱财,这样保证了宗族的人,不再受饥饿的威胁。
注重教育,范氏家族人才辈出,义庄规模也越来越大范氏家族对于科举考试十分重视,为鼓励家族子弟参加科举考试,义庄规定,凡参加三年一次乡试的子弟,每人奖励十贯钱。没考中再次参加,奖励减半。如无故不参加考试,要追回钱财。后来由于物价飞涨,奖励也升到100贯。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短短40年,范仲淹家族,就有5位族人进士及第。
他的后世子孙也秉承着他的理念和训导,不断维护和发展范氏义庄的规模。有了这一层基本保障,就能让范氏子弟安心读书,考取功名。
尽管现在距离范仲淹生活的年代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范仲淹的精神和其家族文化依旧被范氏子孙薪火相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也激励了中华民族一代代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兴亡和民族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氏家族的这种培养人才,凝聚家族力量的做法,也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范仲淹最后得以善终了吗?后来他的子孙后代过得如何?
本文2023-10-10 07:54:0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18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