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的典范——纪念孙殿卿先生百年诞辰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6收藏

尊师重道的典范——纪念孙殿卿先生百年诞辰,第1张

李东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年3月10日是孙殿卿院士百年诞辰,孙殿卿先生早在青年时期就跟随李四光先生学习工作,他为传承发展李四光先生开创的地质力学奋斗终生。他是李四光的忠实的学生、得力的助手和坚定的继承人。为在我国地质战线传承李四光开创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地质力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回忆我与孙殿卿先生相识相知至今已有50年之久,他是我接触时间最长、交往机会最多、对我教益最大的一位恩师。最初的记忆往往是最深刻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就悉心拜读过当时他发表的《河北蓟县迁西山字型构造的商讨》(1956)《柴达木盆地雁行排列和反“S”型构造所表现的运动程式》(1959)等文章,并在兵马司胡同原中国地质学会旧址聆听过他的讲话(1955)。1960年我曾做过他的助教,当时正值中苏分裂,结束了“一边倒”局面。中央提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就是在这个社会背景下,加上大庆油田的突破;我校领导为贯彻中央精神,由马杏垣老师邀请孙先生到我校(北京地质学院)讲学,给地勘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介绍地质力学,马杏垣老师指定我配合孙先生做助教,可能是此前他看到我写过一篇用淮阳山字型西翼反射弧脊柱解析黄陵背斜成因的文章有关(未发表),这是我第一次与孙先生接触。1961年底我考取“在职研究生”,马杏垣老师给我的任务是四年后独立开设地质力学课,并请孙先生做我的研究生导师,这是我和孙先生第二次接触。由于1962年是北京地院建校十周年,系领导要求进校10年以上的师生每人写一篇论文向校庆献礼,我写出《牛口峪旋卷构造》一文,马杏垣老师和孙老师推荐我向李四光部长直接汇报请教,由此,李四光先生要我转入地质力学进修班学习。当时孙先生是我们班主任,我是班委之一,于是1963年以后和孙老接触机会就更多了。除去“文革”十年,1977年以后,曾通过编制全国构造体系图、拟定地质力学研究生教学计划、编写高校地质力学通用教材、讨论大百科全书地质力学部分编写条目、地质力学开放实验室立项、地质力学方法与实践丛书编写、学术会议、研究生论文答辩等学术活动,几乎每年都有几次和孙老师接触和受教的机会。因此,应该说孙先生是对我教益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位师长。当然我也是对孙先生在地质事业上的贡献了解较多的一员。值此百年祭,写下几点体会,以表缅怀。

孙殿卿先生治学严谨、重视实践、平易近人、对不同学术观点的学者都能友善相待,但给我最强烈的印象是他的“择善从之”“择善固执”“尊师重道”的学风。因为提到孙先生的一生贡献是和李四光先生的学术事业分不开的。在李四光生前,他是李老的忠实学生和得力助手;李老辞世后,他是李四光学术事业的坚定传承人。就我体会,孙先生一生的主要贡献可分两个阶段表述,大体以“文革”为界。1966年以前,最重要的贡献有以下四方面:

1协助李四光先生建成地质力学研究所,为引领我国地质工作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家知道,在20世纪50~60年代,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整个地质队伍的工作重点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急需(能源、矿产、水电工程等)服务。除此之外,李四光先生还高瞻远瞩,为开辟新领域和基础理论研究做准备,这些构想就放在地质力学研究所做“试验田”。诸如,成立地热研究小组、为预报地震研制地应力测量元件、建立古地磁实验室、流变学实验室、构造年代同位素实验室、构造地球化学研究、第四纪冰川研究等等。由于李老身兼许多重要领导职务,这些构想的实现大都要通过孙先生去实施。随着后来的地学发展表明,这些奠基性工作确实对于我国地质事业发展发挥了引领未来的作用。例如,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地应力测量方法被推广到地震预报、工程稳定性、煤矿瓦斯突出等多方面应用;70年代以后随着板块构造引入国内,古地磁测量引起大家注意,而此时在地矿部系统只有地质力学所建有古地磁实验室,为大家提供了方便。

2首次将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引入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树立了油田构造研究样板

地质力学所建立伊始,1956年孙殿卿先生就率领年轻同志奔赴柴达木盆地进行了详细构造研究,发现了柴达木盆地内部存在一系列反S状旋扭构造新型式。这项研究成果不仅对该盆地找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印证了李四光刚刚发表的《旋卷构造及其他有关中国西北部大地构造体系复合问题》一文的论点,具有极高理论价值,至今也未失去其先进性。

3承袭了李先生第四纪冰川领域的研究

在我国东部存在第四纪冰川是李四光先生的另一个重要贡献。这是涉及我国古气候变迁的问题。孙殿卿先生也承袭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和他的同事及助手不仅在全国各地发现了诸多冰川遗迹,而且对冰川分期问题有许多细化、深化和发展;从1944至1994年先后发表了20多篇论文。在多次冰川学术会议上与反冰川派进行激烈论战中他发挥了旗手作用。近年来,大量事实证明,李四光的观点是正确的。例如,最近北京电视台报道,在延庆白龙潭附近发现的“冰臼”现象,不用冰川作用是无法解释的。

4为在地质战线普及具有实用价值的地质力学工作方法

20世纪60年代,在李四光亲自指导下,连续举办了三期地质力学进修班,每期都是孙先生亲任班主任,培养了一批掌握地质力学工作方法的骨干人员,这些同志返回原单位,不仅运用地质力学工作方法在生产实际中产生了诸多经济效益;而且,在70年代全国普及地质力学工作方法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1年4月29 李四光在京逝世,孙先生还在江西“五七”干校劳动。在李老临终前,师生未能谋面,也不准他返京向遗体告别,这是孙先生的终生憾事。当他返回北京后,将李老的遗像恭敬地摆在他书房的显要位置,日日怀念,直到他本人与世长辞;师生之情溢于言表。“文革”后,孙先生为传承李四光的地质力学做了大量工作、力图实现李老未竟之业。诸如:

为推动地质力学传承与发展,他多次组织国内地质力学学术会议,以期通过经验交流达到普及和提高地质力学水平;他也非常重视地质力学教育工作,亲自培养了一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对于大学中所设的地质力学专业给予多方面支持和帮助。

为适应改革开放形势,向国外介绍中国地质学的新进展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地质力学。他组织部分专家扩编1939年在英国出版的原李四光编写的《中国地质学》,反映了近几十年中国地质学和地质力学的新进展;并请陈庆宣先生将李老的名著《地质力学概论》译成英文出版。1986年还组织召开了一次国际地质力学讨论会。

更可贵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孙先生已年老体弱视力模糊,他还手不释卷,反复研读李老的遗著,在科研经费非常紧张的条件下,为实现李四光的遗愿,殚精竭虑组织了部分地质力学工作者共同编写了《地质力学的方法与实践》一套七部专著。先生把这件事看得特别重要,原因是李四光先生在《地质力学概论》一书的扉页还有一个标题是《地质力学的方法与实践》第一篇。言下之意是以后还有若干篇。1965年李老又亲自拟定了第二至第四篇的编写提纲,而且他常说:“《地质力学概论》只是开个头,以后各篇要靠广大地质工作者来完成”。尽管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这部总结性著作尚不够全面或不尽人意之处,但毕竟完成了孙先生心目中的历史任务,在地质力学发展史中也具有里程碑意义。

从上述,不难看出孙殿卿先生的“尊师重道”精神,在我国地质学界是位难得的典范。孙先生之所以如此尊师重道,在于他对李四光先生的治学精神的尊重和学术思想的深刻领悟;还在于他不计个人得失的“择善固执”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特别是从我国地质学界百年来的历史看,“文革”前,大地构造理论是以槽台理论占主导,“文革”后以板块理论占主导。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在构造学界长期不受重视,处于边缘地位。孙先生能克服重重压力,毅然坚定地传承和弘扬李四光先生奠定的地质力学方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尊师重道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学习榜样。

ps:07年,交大力学校友中又有新星

交大力学再现牛人-陈曦

我校校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陈曦博士,获美国NFS CAREER AWARD(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网)。该奖是美国NSF授予青年科学家的最高奖,其原名是YoungInvestigator Award, Presidential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又称为美国总统奖。

陈曦是2007年度全美固体力学和材料力学类唯一获此殊荣的学者。我校力学系毕业生、哈佛大学Allen E and Marilyn M Puckett教授锁志刚博士和布朗大学Walter HAnnenberg University Professor教授高华建博士,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分别获得过此殊荣。

陈曦,1976年7月出生,江苏人。1994年毕业于我校工程力学系,2001年在哈佛大学固体力学博士学位(导师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国际大师JW Hutchinson),2001-2003年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JW Hutchinson和美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国际大师AG Evans),2003年起任教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2006年被提前两年提升为副教授,现任该校纳米力学研究中心主任。其主要学术领域为:碳纳米管、分子生物、新型能源材料和薄膜的力学行为、固体流体耦合、纳米压痕测试等,撰写发表学术期刊论文80余篇,在美国大学和国际会议作学术报告80余次。

你自己认为呢?我就是这个系的

(截止到2006年)

[1]秦庆华,杨庆生,非均匀材料多场耦合行为的宏细观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2]叶红玲,杨庆生结构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杨庆生,有限元法—理论、实现和发展,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教材,2002

[4]杨庆生,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力学与设计,由铁路科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年3月

[5]陈浩然,杨庆生短纤维复合材料线性与非线性力学行为的理论研究,《复合材料和结构的力学进展》,第五章,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30]ZhuXiong,YangQingshengTheeffectivepropertiesoffiberbundlereinforcedcompositesundershearloadingProceedingsofthe13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ositeMaterials(ICCM13),June2001

[31]PengXirong,YangQingshengEffectofspecimensizeoninterfacialbehaviorforfiberpullouttestProceedingsofthe13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ositeMaterials(ICCM13),June2001

[32]ZhengDH,YangQSTheFailureModesofHybridStructuresProceedingsofthe13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ositeMaterials(ICCM13),June2001

[33]ZhengDai-hua,LiPei-xun,YangQing-shengPredictionofdelaminatedloadandultimatebearingcapacityofconcrete-FRPhybridbeamsProc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CompositeStructures-11(ICCS-11),2001

[34]YangQingsheng,QinQinghua,ZhengDaihuaAnalyticalandnumericalinvestigationofinterfacialstressesofFRP-concretehybridstructureProc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CompositeStructures-11(ICCS-11),2001

[35]YangQS,WangFMicromechanicsofcompositesreinforcedbyfiberbundlesMesomechanics2000(InterConfProceedings),edbyGCSih,Xi'an,China,June13-16TsinghuaUniversityPress,2000,pp735-740

[36]YangQS,WangFAheuristicmodelofcrackingindissimilarmediaMesomechanics2000(InterConfProceedings),edbyGCSih,Xi'an,China,June13-16TsinghuaUniversityPress,2000,pp729-734

[37]YangQSMechanicalbehaviorofsmartcomposites,ProceedingsofICAM'96,1996,Beijing

[38]ChenH,YangQSAmicromechanicalanalysisofplasticdeformationformetalmatrixcompositesProceedingsofICCM-9,Madrid,Spain,1993

[39]ChenH,YangQSPredictionsofelastoplasticconstitutiverelationsformetal-matrixcompositesProceedingsofISCMS'92,Beijing,1992

中文学术期刊

[40]李春江,杨庆生水泥水化过程的细观力学模型与性能演化复合材料学报,2006,23⑴,117-123

[41]杨庆生,崔彩琴,卢绪智生物软组织的化学-力学耦合理论与有限元分析复合材料学报

[42]许芳,杨庆生含夹杂生物软组织的超弹性本构关系复合材料学报

[43]彭细荣,杨庆生杂交梁界面剪应力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应用力学学报,2005,22⑴:114-118

[44]杨庆生,郑代华,孙方平杂交结构界面应力的理论与数值分析土木工程学报,2003,36⑿:26-30

[45]彭细荣,杨庆生纤维拔出实验的样本尺寸效应,复合材料学报,2002,10:84-89

[46]彭细荣,杨庆生杂交结构的研究进展力学与实践,2001,23:1-7

[47]杨庆生,郑代华纤维束增强复合材料的横向弹塑性性能研究复合材料学报,2000,17⑴:122-125

[48]郑代华,杨庆生多相复合材料的有效模量预测铁道学报,2000,22⑵:86-89

[49]杨庆生智能复合材料的本构关系复合材料学报,1999,15⑴

[50]杨庆生,郑代华多相夹杂材料的有效性能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23⑴

[51]杨庆生,郑代华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的应用现状和问题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23⑷

[52]杨庆生,杨卫纤维复合材料的损伤韧度设计复合材料学报,1998,14⑴

[53]杨庆生,杨卫多相材料的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力学学报,1998,17⑶

[54]杨庆生,孙艳丰裂纹扩展过程的数值模拟铁道学报,1997,19⑸

[55]杨庆生,杨卫界面裂纹的路径选择与数值模拟力学学报,1997,29⑶

[56]杨庆生,杨卫强韧化材料的细观力学设计力学进展,1997,27⑵

[57]杨庆生,杨卫断裂过程的有限元模拟计算力学学报,1997,16⑷

[58]杨庆生智能复合材料的能量释放率与增韧机理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7,21⑷

[59]杨庆生智能复合材料的热力学行为固体力学学报,1996,9⑷

[60]杨庆生,杨卫等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与参数设计力学与实践,1996,18⑶

[61]杨庆生,唐立民,陈浩然纤维复合材料的细观塑性变形和宏观力学行为复合材料学报,1995,12⑶

[62]杨庆生短纤维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模型的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4,34⑵

[63]杨庆生纤维复合材料的塑性变形行为:体分比与应变率的影响应用力学学报,1994,11⑷

[64]杨庆生,陈浩然单向复合材料的弹塑性行为研究复合材料学报,1993,10⑷

[65]杨庆生,陈浩然夹杂问题中的自洽有限元法和复合材料的有效弹性性能复合材料学报,1992,9⑴

[66]杨庆生,陈浩然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蠕变和松弛计算结构力学及应用,1992,9⑷

[67]杨庆生复合材料非线性本构关系的计算机模拟复合材料学报,1992,9⑷

[68]杨庆生,陈浩然,唐立民端头脱粘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2,32⑹

国内学术会议论文集(主要)

[69]杨庆生复合材料的均匀化与宏观性能NCCM-13论文集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pp1670-1675

[70]杨庆生,李春江时间相关细观结构的力学模型与宏观性能演化复合材料力学现代进展研讨会,大连,2005

[71]杨庆生,崔彩琴,卢绪智生物软组织的力学-化学耦合理论与有限元分析第2届全国生物复合材料学术会议,天津,2005

[72]杨庆生材料多物理耦合性能的宏细观理论中国力学学术大会2005,北京,2005

[73]崔彩琴,杨庆生生物软骨组织的力学-化学耦合性能分析中国力学学术大会,2005

[74]卢绪智,杨庆生导电聚合物的电-力、化-力耦合理论及数值计算中国力学学术大会,2005

[75]王海明,杨庆生人体左心室复合材料有限元模型中国力学学术大会,2005

[76]陈浩,杨庆生纤维复合材料性能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软件中国力学学术大会,2005

[77]许芳,杨庆生含血管生物软组织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国力学学术大会,2005

[78]陈浩,杨庆生纤维复合材料性能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北京力学会第10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4

[79]崔彩琴,杨庆生膨胀生物材料的四相模型和混合理论北京力学会第10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4

[80]卢绪智,杨庆生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模型北京力学会第10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4

[81]YangQing-shengPhysiochemicalcouplingeffectandmulti-fieldsimulationforadvancedmaterialsProceedingsofConferenceofChineseYoungScientist,Shanghai,(inChinese),2004

分析技术

[82]杨庆生周期性微结构的有限元和边界元分析技术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03论文集:工程与科学中的计算力学,2003,472-479

[83]彭细荣,刘彦青,杨庆生FRP-混凝土杂交梁界面应力的参数影响分析北京力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2,27-29

[84]秦岭,刘彦青,杨庆生轴向荷载下杂交柱的极限承载能力北京力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2,50-51

[85]陈浩,杨庆生自然有限元法北京力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2,85-87

[86]杨庆生工程结构的加固翻新技术与杂交结构的研究进展北京力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2,56-58

[87]杨庆生周期性微结构的有限元和边界元分析技术第4届全国计算力学大会论文集,2003,北京

[88]杨庆生,郑代华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的多机理增韧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成立40周年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4,北京

[89]杨庆生,郑代华含有任意夹杂复合材料的有效模量理论第十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上海

[90]杨庆生,复合材料在高速列车上的应用进展。第十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大会报告),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上海

[91]杨庆生,郑代华纤维束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大会,1998,北京

[92]杨庆生,杨卫纤维复合材料的细观损坏过程现代力学与科技进步,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北京

[93]杨庆生,曾学贵,魏庆朝高速铁路中的若干力学问题现代力学与科技进步,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北京

[94]杨庆生,杨卫复合材料细观破坏与韧性计算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北京

[95]杨庆生,杨卫强韧化材料细观力学设计中的几个问题第三届全国细观力学学术会议,1995,杭州

[96]杨庆生复合材料中的应力三轴性复合材料进展,航空出版社,第八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1994,南京

[97]杨庆生复合材料界面破坏力学复合材料进展,航空出版社,第八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1994,南京

[98]杨庆生基于统一本构理论的有限元法计算力学的理论与应用,科学出版社,第四届全国计算力学大会,1993,武汉

计算细观力学进展

[99]杨庆生计算细观力学进展首届全国博士后学术大会文集,1993,北京

[100]杨庆生,陈浩然复合材料弹塑性本构关系的预测第七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文集,1992,7,大连

[101]杨庆生,陈浩然含有基体损伤的复合材料高温蠕变分析第七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文集,1992,7,大连

[102]杨庆生,陈浩然,唐立民复合材料非线性本构关系的计算机模拟第三届全国青年材料研讨会文集,1991,9,大连

[103]杨庆生,陈浩然金属基复合材料在循环加载下的弹塑性本构关系全国复合材料新进展学术会议文集,1991,10,济南

[104]杨庆生,陈浩然界面部分脱粘的多相介质的有效性能第二届全国细观实验技术与计算方法研讨会文集,1991,10,西安

[105]杨庆生,陈浩然两相介质中夹杂形状对有效性能的影响第四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10,合肥

[106]杨庆生随机增强理论计算数学增刊,科学出版社,第四届全国青年力学学术会议,1990,青岛

软件著作权

[107]杨庆生,陈浩复合材料细观力学设计系统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20041228:2004SRBJ1177

力学学科评估排名如下:

力学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自然界物质有多种层次,从宇观的宇宙体系,宏观的天体和常规物体,细观的颗粒、纤维、晶体,微观的分子、原子、基本粒子。通常理解的力学以研究天然的或人工的宏观对象为主。但由于学科的互相渗透,有时也涉及宇观或细观甚至微观各层次中的对象以及有关的规律。 

力学又称经典力学,是研究通常尺寸的物体在受力下的形变,以及速度远低于光速的运动过程的一门自然科学。力学运动,是物质在时间、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包括移动、转动、流动、变形、振动、波动、扩散等。而平衡或静止,则是其中的特殊情况。物质运动的其他形式还有热运动、电磁运动、原子及其内部的运动和化学运动等。 

力是物质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机械运动状态的变化是由这种相互作用引起的。静止和运动状态不变,则意味着各作用力在某种意义上的平衡,因此,力学可以说是力和(机械)运动的科学。 力学在汉语中的意思是力的科学。汉语"力"字最初表示的是手臂使劲,后来虽又含有他义,但都同机械或运动没有直接联系。

"力学"一词的英语是mechanics(源于希腊语μηχανη──机械)。在英语中,mechanics是一个多义词,既可释作"力学",也可释作"机械学"、"结构"等。

在欧洲其他语种中,此词的语源和语义都与英语相同。汉语中没有同它对等的多义词。mechanics在19世纪50年代作为研究力的作用的学科名词传入中国时,译作"重学",后来改译作"力学",一直使用至今。

"力学的"和"机械的" 在英语中同mechanical,而现代汉语中"机械的"又可理解为"刻板的"。这种不同语种中词义包容范围的差异,有时引起国际学术交流中的周折。

例如机械的(mechanical)自然观,其实指用力学解释自然的观点,而英语mechanist是指机械师,不是指力学家。

尊师重道的典范——纪念孙殿卿先生百年诞辰

李东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3月10日是孙殿卿院士百年诞辰,孙殿卿先生早在青年时期就跟随李四光先生学习工作,他为传承发展李四光先...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