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氏-姓禹的名人-禹姓起名字-禹姓的起源与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13收藏

禹氏-姓禹的名人-禹姓起名字-禹姓的起源与家谱,第1张

甘肃东乡,山东临沂

「禹」源出

1源于姒姓,出自远古“三皇”之一的帝王大禹,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2源于妘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附庸国鄅国,属于以国名为氏。3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禹氏,主要分布在中国陕西省安康市的恒口地区。4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得姓始祖

夏禹。禹姓姒,名文政。尧任用鲧治理洪水,鲧采用拦挡堵截的办法治理,结果没有成功,被流放羽山而死。舜推荐禹治水。禹受命后劳苦身躯,精心治理,治水十三年,足迹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先后开通了九座大山,疏浚了九大湖泽,疏导了九条大河,划定了九州地界,终于完成了平治水土的大业,加而受到老百姓的热爱。于是帝舜便将其位禅让于禹。舜逝世,禹即天子位,国号为夏后,故禹也被儿为夏禹。禹的后代子孙就以祖上的名字命氏,尊夏禹为禹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到2009年1月为止,禹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姓氏排名中未进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零七位门阀。禹氏族人早先在陇西郡发展成望族,世称陇西望。据历史文献《陇西堂禹氏族谱》记载,元朝末年,禹氏族人从江苏苏州阊门外禹家巷迁兴化东乡(戴窑北侧两公里一带),后逐渐形成禹庄自然村落。到了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禹氏家族遭难,全村禹姓几乎灭绝。幸存一禹姓六岁男孩因急中生智躲在量米的笆斗里,才逃过劫难。因此禹氏小孩被唤作禹斗宝,在其舅母抚育下成人。因此,禹斗宝被后人奉为始祖(中兴始祖)。到了明朝中期,禹庄禹氏家族开始兴旺,其后裔中的禹龙(字子化)擅长诗文,与“状元宰相”李春芳、文学家宗臣过从甚密,留下许多传世之作。到了清朝末年,禹氏家族第九世中产生了一位光前裕后的人物即著名肖像人物画大师禹之鼎,从而使该家族令世人瞩目。 中国江苏的阜宁县,甘肃省的古浪县,湖南省的'双峰县、邵东崇山铺、团山县,河南省的泌阳市、滑县、柘城市、荥阳市汜水县,云南省的通海县、昌宁县,安徽省的和县、砀山县、萧县芦屯村,浙江省宁波市余姚梁弄镇,贵州省的黎平县、兴仁县,重庆市的永川县,山东省的莱州市、临沂市西南庄村、蒙阴县、泰安市岱岳区、禹城市,四川省的宜宾市,湖北省的钟祥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崇左县,辽宁省的新民市,韩国的丹阳郡等地,均有禹氏族人分布。

禹显:金朝人。以战功授义胜军节度使,兼沁州招抚副使。率领200士兵驻守襄垣。元师集步骑数千前来攻城,四次不能拔,后因内变,城破被俘,不屈而死。

禹之鼎:清代画家。康熙中任鸿胪序班。他以善画供奉内廷。尤工写照,秀媚古雅,为当代第一。许多名人小像都出于他的手笔。

郡望:陈留郡:秦始皇置陈留县,汉代改制陈留郡。在今河南省开封地区。:广平郡:汉景帝置。在今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

「屠」源出

屠姓起源有四:一、出自九黎族,是蚩尤的后代。相传,上古时代,黄帝和炎帝两个部族联合起来,在涿鹿与九黎族战,擒杀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遂将其部族人收入自己的部落。其中一些人愿意归顺的,就迁到邹、屠两地定居,形成邹、屠两姓,均以居住地名为姓。邹、屠二弟均在今山东境内。见《拾遗记》。二、出自子姓,是商朝王族的后裔。商王朝建立后,封同姓为诸侯,其中一支封于玄国。玄国灭亡后,其族人遂以国名命姓,为玄姓,后来又去邑为屠,称屠氏的屠字与荼字同音,故又有荼姓,实即屠姓别支,同处一宗。见《潜夫论》。三、以职业技艺命姓。古人有以屠宰为业者,其后便姓屠,称屠氏。春秋时晋国有人名屠蒯,即为屠宰手。四、历史上氏族姓氏中有屠姓。堂号:书斋堂;陈留堂。汉朝,隐留郡(今河南省开封县)。望族:居广平(河南鸡泽县东20里)、陈留(今河南开封陈留镇)。

得姓始祖

蚩尤、弦子、申屠、休屠王。

堂号

书斋堂;陈留堂。

迁徙分布

屠氏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七十五位,人口约二十四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5%左右。在古代,屠氏的望族大多出自于广平郡。今浙江省的'温州市乐清县、宁波市象山区、奉化市、绍兴市嵊州县、嘉兴市、宁海市、台州市黄岩区、吴兴县、鄞县、杭州市萧山区、桐乡市、湖州市德清县、广水市、诸暨市、兰溪县,安徽省的六安市霍邱县、宁国市,江苏省的苏州市西山区、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常州市武进区、镇江市丹阳市、邳州市睢宁县、江阴市、徐州市,山东省的济宁市、菏泽市、东平市、枣庄市,陕西省的延安市吴起县、西安市户县,河南省的商丘市、南阳市内乡县、新乡市、永城市、郑州市、开封市,江西省的赣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北京市,上海市,贵州省的镇远县、六盘水县、都匀市,甘肃省的兰州市,四川省的宜宾市,湖南省的长沙市、永州市,河北省的保定市,湖北省的孝感市,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澳门特别行政区,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泰国,缅甸,新加坡,美国,巴西等地区合国家,均由屠氏族人分布。

屠姓宗祠通用对联

〖屠姓宗祠四言通用对联〗

屠国启姓;陈留阀阅。——佚名撰屠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屠姓的源流和郡望。

传奇三记;诗赋一雄。——佚名撰屠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代戏曲作家、文学家屠隆,字长卿、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浙江省鄞县人。万历年间进士,曾任颍上、青浦知县,常与名士饮酒赋诗,纵游山水而不废政事,官至礼部郎中。晚年家贫,以卖文为生。作有《昙花记》、《修文记》(写修道成仙的故事)、《彩毫记》(写李白生平),诗文有《白榆集》、《由拳集》、《鸿苞集》、《南游集》等。下联典指明代浙江鄞县人屠俓,正德年间进士,官吏部文选司员外郎中。有文才,诗、赋、书、翰,称雄一时。

人称强项;简析神明。——佚名撰屠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汉·屠文少事典。下联典指明·屠大山事典。

言高操洁;声重士林。——佚名撰屠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屠侨事典。下联典指明·屠隆事典。

〖屠姓宗祠六言通用对联〗

诗赋推为能手;昆季并作谏官。——佚名撰屠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屠俓诗赋书翰一时无双。下联典指明·屠奎与弟屠世皆为御史。

〖屠姓宗祠七言通用对联〗

田叔诗草留雅韵;朝野汇编有余香。——佚名撰屠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代太常典簿屠本畯,字田叔,历官辰州知府。下联典指明代监察御史屠叔方,秀水人。万历进士。有《建文朝野汇编》等传世。

〖屠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对联〗

乌府下车,克凛宸濠之逆;文坛树帜,堪守子云之玄。——佚名撰屠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代官吏屠侨称的事典。下联典指明代礼部主事屠隆,字纬真,鄞人。

书渴以当饮,至老尚手一卷;酒酣方吟诗,下笔立就千言。——佚名撰屠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代太常典簿屠本畯,字田叔,历官辰州知府。生平喜读书,至老尚手一卷。人曰:“老矣,奚自苦?”本畯曰:“吾于书饥以当食,渴以当饮,欠伸以当忱席,愁寂以当鼓吹,未尝苦也。”著有《太常典录》、《田叔诗草》。下联典指明代礼部主事屠隆,字纬真,鄞人。一字长卿,有异才。落笔数千言立成。常招名士饮酒赋诗,游历大山名川,而政务不误,著作颇丰。屠姓适用楹联:屠国启姓;陈留阀阅。书渴以当饮,至老尚手一卷;酒酣方吟诗,下笔立就千言。田叔诗草留雅韵;朝野汇编有余香。简析神明(屠大山),人称强项(屠门少);高言操洁(屠桥),声重仕林(屠隆)。

屠迁:晋代,安定人,字清介。自幼好学聪慧,日诵百言,过目不忘,稍长博籍经典、礼乐、为河徽间通判,为官清廉,风节凝峻,狱讼破剖决如流,民无有叫冤者,百姓深敬之,公务余闲时以吟诵自得其乐。

屠睢:(-前212),秦将领。任郡尉。秦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14年,派他率五十万大军由九江、长沙郡分五路进攻百越。一路经江西余干东攻东瓯(浙江温州)及闽越(福建),当年平定,置闽中郡;两路南攻南越(广东及广西东部);其余两路南攻西瓯及南越西部(广西)。经三年战斗,越族部队退入山区,夜间出袭,大败秦军,屠阵亡。

屠季(1242-1323),字邦彦、宋诗人。甬上屠氏始祖。

屠琛:(1420-1475)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明代学者,甬上屠氏第六世,以孙屠侨为贵。博学敏求,为文不务雕琢,重视品德修养,为人谨慎,然性刚直,处事议论,侃侃不阿,官终福建漳平教谕。

屠滽:(1440-1512)字朝宗,浙江鄞县(今宁波)人,甬上屠氏第七世。明成化丙戌进士,明弘治年吏部尚书兼左都御史、授太子太傅。故居为-屠天官第-为浙江宁波市文物保护建筑、在宁波江东区尚书街。墓在今宁波集仕港镇山下庄村旁,存两幢御赐神道碑。

屠勋:(1446-1516),明臣。字元勋,号东湖,浙江平湖人。为甬上屠氏二世、屠宗一迁平湖支第七世。与屠滽同辈,人称-兄弟尚书-。成化五年(1469)进士,授工部主事,升刑部员外郎、郎中。弘治初迁南京大理寺寺丞,进少卿。时值漳州温文进煽动作乱,屠勋奉命前往,晓谕利害,惩办首恶,宽免胁从,事态迅速平息。旋擢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永平、整饬蓟州诸路边备,功绩尤著。弘治十年(1497)迁刑部右侍郎,转左侍郎。正德三年(1508)进刑部尚书。宦官刘瑾专权,凡奏须先向他通报,屠勋执意不从,刘瑾怀恨在心,寻机报复。不得已托病还乡,加太子太保。卒后赠太保,谥康僖。善诗文,著有《东湖遗稿》、《太和堂集》等。四代七位进士。三个儿子应埙、应坤、应峻,两位孙子仲律和叔方以及曾孙屠谦均为进士。

屠 侨:(1480-1555)字安卿,明朝都察院左都御史兼南京刑部尚书,滽再从子也,甬上屠氏第八世。正德六年进士,授御史巡视居庸诸关。武宗遣中官李嵩等捕虎豹,侨力言不可,世宗时,历左都御史。卒赠少保,谥简肃。

屠楷:(1490-1561)广西临桂(今桂林)人,为甬上屠氏八世。明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守备留都。

屠径:屠滽子,甬上屠氏第八世。浙江鄞县人,明代官吏。正德进士,试中书,进吏部员外郎。有俊才,善诗赋、书翰,名著一时。

屠 隆:(1543-1605)甬上屠氏第八世,字纬真,一字长卿,明朝戏剧作家、文学家,浙江省鄞县人。历官吏部主事,有异才。常招名士饮酒赋诗,游历大山名川,而政务不误,著作颇丰。著有《昙花记》、《修文记》、《彩毫记》等。其中《彩毫记》写李白生平,刻画诗人气质较成功,但掺有神仙虚妄色彩。

屠大山:(1500-1579)浙江鄞县人,屠滽胞弟屠渭长孙,甬上屠氏第九世。明代大臣。嘉靖进士,累迁至川湖总督。后改南京兵部侍郎,巡抚应天,提督军务。后与倭寇战失利,被黜为民。

屠本畯:屠大山子,字田叔,号豳叟。甬上屠氏第十世浙江省鄞县(今宁波)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海洋动物学、植物学。屠本畯出身于书香门第。曾以父荫任太常寺典薄、礼部郎中、两淮运司同知,后移福建任盐运司同知。他鄙视名利,廉洁白持,好读书,到老仍勤学不辍。屠本畯曾说:“吾于书饥以当食,渴以当饮,欠身以当枕席,愁及以当鼓吹。”明中叶以后,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中国有一些知识分子,由于深入实际考察和研究,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较重大的成就。屠本畯就是其中之一。他通过调查研究,著有《闽中海错疏》、《海味索引》、《闽中荔枝谱》、《野菜笺》、《离骚草木疏补》等书。内容涉及植物、动物、园艺等广阔领域。

屠粹忠:(1629-1706)甬上屠氏十二世。浙江定海人,清顺治戊午进士。累官至康熙四十三年汉兵部尚书。有《三才藻异》。

屠 绅:(1744-1801)清小说家。字贤书,号笏岩。江苏江阴人。乾隆时进士,官至广州通判。与洪亮吉、黄景仁等为诗友。其小说文字古奥,内容荒诞。著有笔记小说《六合内外琐言》及长篇神魔小说《蟫史》。字贤书,一字笏岩,号磊砢山人、黍馀裔孙,江苏常州府江阴县人。生于乾隆九年(1744),卒于嘉庆六年(1801)。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历官云南知县、甸州知州、广州同知。著有《蟫史》、《六合内外琐言》、《笏岩诗钞》、《鹗亭诗话》等,事具沈燮元《屠绅年谱》。

屠叔方:明代监察御史,秀水人。万历进士。有《建文朝野汇编》等传世。

屠安仕:清学者。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与张履祥同从学于刘宗周。后隐居海盐乡村,抄录刘宗周书著。四十六岁卒。

屠仁守:(-1900),清臣。湖北孝感人,字梅君。光绪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转都察院御史。光绪十四年(1888)支持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并请康代拟折稿,敦促停修颐和园,又严劾枢臣及内监,更请太后速归政。次年被慈禧太后下令革职,永不叙用,逐回原籍。二十一年参加上海强学会有《屠光禄奏疏》。

屠性:字彦德,绍兴余姚(今属浙江)人,元代学者。明《春秋》学,诗文严整有法度。顺帝至正间以乡荐为嘉定儒学经师,著有《彦德集》。

屠沂:湖北孝感人,清代大臣。康熙进士,历任知县、知州、府尹、左副都御史,累官浙江巡抚,兼理海关。

屠远:江苏武进人,清代画家。博学能诗,尤工画山水兰竹。

屠文漪:江苏松江(今属上海)人,清代学者,著有《九章录要》、《诗余草》。

屠兆鹏:浙江嵊县人,清代学者。精六书之学,评校段注《说文解字》,于引伸、假借、会意等,颇有前人未发者。专写竹,笔意苍劲,有金石气,吴昌硕称其为“奇穷了道人”。

  ①大禹传说。古代民间传说。禹是传说中夏代的始祖。他的主要业绩是治水。古籍记载,相传帝尧之时,发生洪水,帝命鲧去治理。鲧治水失败,被杀于羽郊,其子禹继承父业,经13年终于平复水患。后舜禅位于禹,夏王朝由此建立。此外,传说中还有他逐共工,杀相繇,以及应龙助其治水等情节。禹的传说,原含有较多的神话因素,在长期流传中,有关他的神话传说被“历史化”,出现了更多政治性活动的情节,如他派人度量大地、召集臣民开会议事、赏功罚罪、求贤任能等,并为他制造了显赫的家谱世系。这就使禹这个传说人物逐渐脱离了本来面目,成为符合儒家观念的帝王典范。然而,在人民中间,大禹仍然主要是一位具有神异色彩的治水英雄。

  有关禹治水的传说,常与地方景物相附合。如传说他从泰山担了99担石头筑堰挡水,这些石头后来变成山东的九节长白山。山西也有大禹治理晋阳湖的传说。这类传说着重表现他不畏艰险、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以此教育后世。

  ②愚公移山传说。古代民间传说。据称:古时有位年近九旬的北山愚公,因苦于门前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碍出入,就立志铲平这两座山。家人、邻里都来相助。他们终日劈山运土,往返于渤海和太行之间,常年不息。河曲智叟讥笑愚公“愚蠢”。愚公对智叟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们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感动了上帝,上帝就派夸、蛾氏二神把大山背走了。这个传说包含着“有志者事竟成”、人定胜天的思想。古今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都曾经运用这个传说。毛泽东曾用愚公移山的故事鼓舞和教育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③鲁班传说。古代能工巧匠的民间传说。鲁班是春秋末期鲁国的工匠,名公输般。他技艺超群,又是鲁国人,所以后来人们就称他为“鲁班(般)”。古籍及一些笔记和方志中都有著录。战国时期本来是历史人物的公输般,在民间逐渐变为一个传说式人物。

  鲁班的传说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讲他发明创造的故事。另一类是关于他修建各地著名桥梁、殿宇、寺庙等建筑的故事。历代工匠希望提高自己征服自然、改进工艺的能力,把鲁班想象成具有神奇技艺和无穷智慧的技师。旧时代的木工、瓦工、石匠对鲁班的敬仰还表现在他们的民俗活动中奉他为“祖师”建庙奉祀。鲁班传说在教育团结工匠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④孟姜女传说。古代民间传说。这个传说流传至今2000余年,几经演变,情节不断丰富,主题也日益鲜明。孟姜女原型为春秋时齐国杞梁之妻,在《春秋左氏传》中是一个知礼的妇女形象。北齐屡筑长城,徭役繁重,民间多征夫怨女。民众将现实与秦代筑长城的苦役相联,使传说变为反筑城徭役主题的新形态。从此,杞梁由为齐国牺牲的战将,变成被打杀的筑城民夫,杞梁妻便成为寻夫认骨、哭倒长城的传说人物。

  明清以后的故事将孟姜女说成是葫芦所生,由于葫芦牵连到隔壁而居的孟姜两家,因称孟姜女。孟姜女哭倒长城后,秦始皇见其貌美,欲纳为妃,并接受孟姜女提出的3个条件,披麻戴孝,手执丧杖,为杞梁发丧。最后,孟姜女投海而死。

  近世孟姜女故事传播的地域几乎遍及全国,影响十分深远,各地也出现不少异文。由于时代的不同,作品的主题及思想倾向也较复杂。

  1928年,顾颉刚编著的《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出版。该文集是研究孟姜女传说的专集。对这一传说历史演变的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和研究结论,迄今仍具有相当的科学价值。它在研究方法上,把历史文献与民间口头传说联系起来,进行历史和地理的比较,对中国后来的民间传说与神话研究都产生过不小影响。

  ⑤牛郎织女传说。牛郎和织女是从牛郎星和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的。汉魏间,民间即有此故事,故事中牛郎是人间的看牛郎,织女则是天帝之女。织女与牛郎婚配,并生一男一女,最后王母将其捉回,在两人之间划成一道天河,两人只能靠鹊桥每年七夕相会。

  牛郎织女传说,千余年来家喻户晓。它的源头,从《诗经·小雅·大东》中可以看到。《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也有关于它的歌咏。这个故事在民间口头上还生出许多变异的说法,有的与两兄弟型故事结合,把牛郎说成是被兄嫂虐待的弟弟,有的与羽毛衣型故事结合,把织女说成是天女下凡洗澡,老牛告诉牛郎藏匿织女衣服而成亲,最后织女找到衣服飞回天上,牛郎披上老牛皮,上天去会织女。牛郎织女传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活的艺术反映。它以封建家庭生活为背景,通过牛郎与织女结合又离散,只能七夕在天上相会一次的幻想情节,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家庭关系及其所造成的婚姻悲剧。后世文人运用这个传说题材写成了《天河配》等戏曲,更扩大了它的影响。它与孟姜女传说、白蛇传说、梁祝传说被称为中国著名四大传说。

  ⑥白蛇传说。主要描述由白蛇所变的白娘子与青年许仙的恋爱婚姻悲剧。白娘子同其侍女小青清明在杭州西湖遇雨,许仙以伞相借,二人相识并定下姻缘。金山寺法海和尚见了许仙,说他面有妖气,叫他在端午节让白娘子喝雄黄酒。白娘子显形,吓死许仙。白娘子与小青盗仙草救活许仙,但法海又使夫妻分离。白娘子前去索夫,水漫金山后,始与许仙断桥相遇,和好团圆。法海再度破坏,将白娘子镇于雷峰塔下。

  白蛇传说最初起源于民间发现巨蟒的传闻。并受到唐传奇《白蛇记》的一定影响。也吸收了一些金山原有的僧龙斗法传说。《西湖三塔记》中进一步反映了白蛇故事的梗概,故事被加上了人妖不可共居的色彩。明末冯梦龙所编的《警世通言》中有《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通俗小说,倾向也是如此。清代初年的《雷峰塔传奇》,减弱了白蛇的妖气,突出了她坚决追求自由爱情的勇敢性格。故事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意义。《义妖传》和《白蛇宝卷》也表现了同一倾向,其中法海成为恶势力的代表。白蛇传说进入戏曲以后,情节更为丰富,人物性格也更加丰满。白蛇传说从最初的雏形发展到基本定型,其中既有民间文学自身的流传变化,也接受了说唱、小说、宝卷、戏文等俗文学的影响。

  ⑦梁祝传说。中国著名民间传说。故事表现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制度下未能结合含恨而终的婚姻悲剧。最早见于初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晚唐张读的《宣室志》记载了这个故事的全貌,名为《义妇冢》。其基本情节是: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明代冯梦龙辑的短篇平话集《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入话”列举的几个女扮男装的传说中也有梁祝故事。传说除话本讲述外,还被编为戏曲。经过话本、戏曲再创作,增加了反封建的意义。梁祝传说取材于现实生活,又有传奇色彩,悲剧的结局与理想化的结尾达到和谐的统一。它揭露了封建包办婚姻的罪恶,歌颂了纯洁自由的爱情。梁祝故事从女扮男装开始,到后来的反封建主题,是一个重要发展。传说中的反封建思想日益强烈,因而更加受到人民的喜爱。

  ⑧刘三姐传说。中国壮族的民间传说。相传桂西宜山地区下枧河中枧村,有一排行第三的刘姓女子,因名刘三姐,三姐系黄莺投胎,喜唱山歌。远近青年与之对歌,无能胜者。青年李示田,勤劳朴实,要求向三姐学歌。财主莫怀仁,见三姐貌美善歌,欲纳为妾,雇人与三姐对歌,为三姐所败。此时,李示田已学得一口好歌,常与三姐对唱。莫怀仁怀恨在心。最后使三姐坠入河中。三姐漂至柳州,与李示田对歌,连唱3天3夜,飘然逸去。后又在桂林七星岩对歌,连唱7天7夜,变为一对黄莺飞去。

  刘三姐传说充分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思想、愿望和创作才能。它对中国南方各民族社会风俗史和民间文艺学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⑨地方风物传说。指关于某一地区山川、风物等的解释性传说。基本特点是: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对于特定的自然物或人工物的来历、特征、命名原因等,给以说明解释。它经常把风物介绍、故事、说明解释3种成分结合在一起。

  中国的名山大川、有名建筑、地方特产和风俗等等都有生动的传说故事予以解说。地方风物传说中包含着大量关于特定风物、山川、建筑、特产、民俗等的知识,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也十分广泛。它表现人民征服自然、改变山河面貌的艰苦斗争,表现过去人民在统治阶级压迫下的苦难生活和各种形式的反抗。人民群众在地方传说中借风物抒发自己的悲欢,表现自己的生活理想,肯定忠贞的爱情。

  地方风物传说中有大量作品是运用奇妙的幻想、超自然的形象、神奇变化的手法而创作的。它还以叙述现实生活的创作方法,引人入胜。地方风物传说地方性十分明显,很多传说仅仅为某一地方所特有,但有些故事却广泛流传。

  地方风物传说有许多作品是把历史人物和神话人物的故事地方化,有时也使用寓言的手法把山川拟人化,或把一般民间故事落实到特定的地方风物上,形成多姿多态而又独具特色的民间传说的一个品种。

  ⑩ 反帝传说。 指中国近代反对列强侵略的传说。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屡遭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多次进行反侵略战争。这期间,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很多以反对列强侵略为主题的传说故事,统称反帝传说。

  反帝传说可分两类:第一类直接取材于历次反侵略战争。如《义和团的志气永不灭》、《杨司令智取通化》等。第二类不直接反映某次具体的战争,而广泛地揭露侵略者的掠夺活动。大多以外国侵略者盗宝为中心事件,如《金凤凰》、《盗不走的宝船》等。

  反帝传说主要歌颂抗敌英雄,包括知名历史人物和普通群众的勇敢和机智,有的故事虽然讲到某种实物、山水,或从某次战争取材,甚至讲某个真实人物的战斗故事,但故事情节并非全是史实,第二类故事想象的成分更大。此类传说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它表现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的坚强意志和抗击外敌的爱国主义精神。

  � 农民起义传说 。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爆发了多次农民起义运动。其中一些规模较大的运动在群众中留下深远影响。又经过人们不断地回忆和讲述,逐渐演化为传说。此类传说在其形成的初期阶段,往往依附于真人真事。在长期的流传中,由于众多口述者不断的艺术加工,这些传说在很大程度上日渐游离开真人真事的原型而带上浓厚的传奇色彩,成为虚构或基本上是虚构的口头艺术创作。

  农民起义传说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或以历史事件为主,着重反映斗争的兴起与壮大过程;或以人物为主,着重讲述起义领袖或造反人物的英雄形象与性格;或以某一战役为主,着重描写起义军的机智、神勇与顽强不屈的战斗事迹;或突出一事一物,着重反映起义部队与群众间的军民关系;或反映广大群众对起义军的怀念之情。

  作为群众口头艺术创作,农民起义传说并不具有严格的科学史料性。它是劳动人民用以反映自身革命斗争历史的重要文学手段。通过同时代的众多口述者的耳闻目睹和亲身感受,它们往往能够对起义运动及其领袖人物作出较公正的评价,并从不同生活侧面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实质以及人民的苦难与期望等。

村庄史是村庄的一部完整的历史回顾和写照,其中溶入村民各自独特的经验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丰台沟村土族村民居多,村庄史的历史笔墨对其偏多。关于当地土族村民的来源,有多种多样的演绎版本。

祁姓是本村的大族,是村里最早的住户。

李姓土族是外来户,迁来的时间约三代人左右。李家是在清末从临近的互助五峰乡迁来,据说是家境贫困,投靠在丰台沟的阿舅家,后来素性定居下来。

王姓土族现有四户,也是外来投靠亲友,后来定居下来,至今已有三代人。

姜家是从互助沙棠川迁移而来,根子上是汉族,从叙述者(姜二爷, 70多岁)记事起曾听老人说过此事。姜氏还在三代之前确属汉族,后因家境贫困,兄弟二人流徙之此地,其父娶土族妇女为妻,生有四子,解放后改为土族。后代通婚都与土族结亲,精通土语。据说,丰台沟村的姜家还有家谱,与沙棠川姜家基本能衔接上。

比较有意思的是,同样根子上是汉族外来户的叶姓,虽与土族杂居,可是始终没有改变民族身份叶家在丰台沟上、下庄分布居住,有十几户,是村里的大族,仅次于祁姓。关于叶姓的来源,民间有如下传说:

据叶家老爷爷(八十多岁)讲,很久以前,有叶家兄弟二人从双树儿(今互助县双树乡)迁到班家湾。后来因为生计的缘故,兄弟之一到山后(今互助北山)谋生,娶妻藏族女子,家境从此逐渐好转,后在班家湾繁衍发展。

在青海地区的土族中有很大比例的汉族融入的现象。在他们的家族谱中记载着从哪里迁移而来的一些史事,很多是从南京、山西等地迁来。南京迁来的这些汉族大部分均为发配或流放、屯田驻戍;从山西迁来的部分移民是明清两代官方移民实边政策的后果,也有部分山西的客商来西北地区甘、青一带经商,后来与当地妇女通婚结亲而定居,其嗣后逐渐转为土族。因为汉族历来有修纂家谱的习惯,他们迁移到一个全新的区域后,也会续修家族谱以绵延家族历史,抑或凭着家族老人口述史的传承,由后人们重构本家族的渊源或记述族人迁徙的历史。

青海汉族来源传说中,较为普遍的是“南京珠玑巷”说。

传说在明朝洪武年间,有一年的元宵节灯会,一户人家在灯笼上画了骑着马的大脚女人,怀里抱着一个大西瓜,让路人猜测灯谜的意思。朱元璋一看不禁大为恼火,认为灯谜有意侮辱马皇后,一气之下拟了一道圣旨,将全巷子的居民发配到了地处边塞的青海。

元宵玩社火,因涉嫌讥讽马皇后而迁民到河湟的传说,是否确有其事人们认识不一。据查,《纲鉴总论·广注明朝篇·杀京民条》有注说:“帝(太祖,即朱元璋)以元宵节谜,画一夫人,手怀西瓜乘马,而马后脚甚大。上曰:彼以皇后为戏谑。盖言淮西妇马后脚大也。乃大杀京民之不守本分者。”又据余继登《典故纪闻》载,镇南卫造官船,擅伐民间树木,被控。朱元祖命斩为首者,其余被杖,“谪戍甘肃”云云。[3]据芈一之先生考证,朱元璋正妻马皇后,乃宿州人氏,非淮西妇女也。而且据史记载,马皇后未闻貌丑脚大,而且在传说发生之前的洪武十五年即已去世。鉴此,此说属无稽之谈。关于河湟地区一部汉族的先祖源自南京结论的形成,是有一定的原因:

明朝初年经过多年的战争和变乱,特别是在西北地区人的比较多,可谓十室九空,反映在经济上则较为萧条,于是大量向边疆地区移民屯垦或实边。当时的主要移民就是驻军,其来源之一就是珠玑巷。珠玑巷这一地点与明初的移民现象有关,当时在各地设有移民点,珠玑巷便是其中之一。很多人出去历经几代后不记得当初的祖源地,只记得当初派遣出发时的移民点,所以便有青海汉族祖源“南京珠玑巷”之说,此与许多山东人都记得祖源来自“山西洪桐县大槐树”的版本一样。

实际上,青海汉族移民的历史可以追溯得更早。秦汉时期,尤其是汉代,由中原向西北大规模的移民开始。汉武帝元狩2年(公元前121年),大将霍去病出征河西走廊,有大量汉人徙居河湟流域。自西汉大臣赵充国湟中屯田以来,大量汉人进入河湟地区屯垦戍边。及至明王朝,从南方大量汉人移民到青海,到清代仍有汉人源源不断从中原、南方迁徙而来。青海、甘肃地区汉人徙居的历史和年代久远,他们在这一地区长期与当地的世居民族和频繁变动、流徙的各族体间不断接触、融合,使民族总体分布格局形成了杂糅相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这种格局极有利于族际交流和有效接触,使得民族之间的文化互渗和文化影响得以发生。各民族文化间发生文化因子的相互采借、吸纳的过程,也是文化认同逐渐发生转向的过程,族群融合和文化融合也不断得以发生。

重视民间家族历史记忆的口述史传承,可以从某一个侧面说明或补充正史记载的不详或不足,再辅之家族谱牒等为佐证,不失为考察群体迁徙史口述文本的方法之一。前述青海汉族家族来自南京的传说文本,虽具有一定的史事背景,但是,青海汉族中的多数应是明初“从征”屯戍西北诸卫所的将士,他们大多来自江淮一带,如洪武三年及其后,邓愈克河州,降西番;耿炳文经略青海湟中;冯胜经略河西等,他们起自淮泗,而且所统率的军士,尤以乡党为多, 10余万军户驻留河湟、洮岷、河西、安多、河州、乌思藏等地诸卫所,故有相沿传承的祖源“南京人”的传说和历史记忆。

如上所述,丰台沟村叶家与姜家原本同属汉族,但是姜家因与当地土族通婚,后代演变为地地道道的土族。叶家祖上曾与藏族结亲,但是后代却只与汉人通婚,所以其民族身份始终没有改变。当然,近年来上庄叶家也娶有下庄姜家的土族女子,其子代的身份也发生变化,成为土族。然而,这种因族际通婚而发生的民族身份改变的情况并没有普遍性。

此外,杂糅相处的居住格局也便利了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其结果,一部分汉人变为少数民族,而一部分少数民族变为汉人汉人是以华夏民族为主体,不断吸收、容纳其他少数民族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而华夏族本身,又是由各个少数民族互相同化、互相融合而形成的。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变化中,包括民族成分的变化或族属身份的选择性改变都有可能,所以少数民族可以变为汉族,汉族也可以变为少数民族。类似的案例不仅在北方有,在中国的南方也时有发生。《隋书·地理志后叙》记载:

南郡、夷陵、竟陵、沔阳、沅陵、清江、襄阳、春陵,汉乐、安陆、永安、义阳、九江、江夏诸郡,多杂蛮左,其与夏人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其僻处山谷,则言语不通,嗜好居处全异,颇与巴渝同俗。

这一番描述,不但使人看到了一幅民族分布图,而且呈现出一张民族融合、民族同化的进程表。[4]汉人向四周发展,一方面促使少数民族汉化,另一方面也为汉人的少数民族化提供了便利。鉴此,地处偏乡僻壤的河湟地区大量的汉人融入当地少数民族 (如土族、藏族、回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东乡族等),也在情理之中,当然,也有少数民族被汉族同化的个案。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之间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彼此交融、杂糅的民族迁徙史和民族融合史,使得古代很多民族逐渐在历史的长河中消亡、消失,却又使得很多新的民族慢慢形成和逐渐壮大所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有着非常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化间的相互涵化、文化认同的现实充分说明了族际接触与选择性交流、交往的史事

就东祁土司而言,本是蒙古族,在元朝时,始祖朵儿只失结为甘肃行省右丞,明洪武四年(1371年)授指挥佥事职;子端竹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袭职,赐姓祁;至十世孙祁秉忠以功提督蓟辽;至清代,秉忠之子祁国屏于顺治二年(1645年)归附,九年 (1652年)袭指挥同知职,以后住在乐都县北四里胜番沟,曾有土舍、土民一千多户,男女三千多人。其他如西祁土司、东祁土司、纳土司、汪土司等也与蒙古族有密切相关,只是在后来的历史演变中,逐渐与蒙古族分化而转为土族,其风俗、习惯、语言等一切习俗皆同土族,这种民族族属身份转变的历史,就是族际融合、民族同化的现实例证。

西祁土司,本是蒙古族,元朝时,其始祖祁贡哥星吉为甘肃省理问所官,明洪武元年(1368年)归附,封为副千户,世袭。

据考,汪土司(始祖南木哥,土人)世袭指挥佥事,辖11庄,家传19人;纳土司(始祖沙密,西番人)世袭指挥使,辖5庄,传19人。吉土司(始祖吉保,土人)世袭指挥佥事,辖6庄,传20人。冶土司 (始祖薛都尔丁,畏吾尔人)元时甘肃行省佥事,世袭指挥佥事,辖1庄,传18人。甘土司(始祖帖木录,土人)元时百户,世袭指挥佥事,辖2庄,传19人。朱土司(始祖虬铁木,土人)世袭指挥佥事,辖2庄,传17人。辛土司(始祖朵力虬,土人)世袭百户,辖3庄,传18人。喇土司(始祖哈喇反,土人)世袭指挥佥事,辖2庄,传15人。鲁土司(始祖巩卜失加,蒙古人)世袭指挥使,辖甘肃庄浪数十庄,传19人。[5]

一般而言,那些不同族群或民族的人群一旦有了接触,便会发生互相学习、互相通婚、互相融合、互相同化的现象,而在社会动荡时期或改朝换代期间,人们随意迁徙、流浪或移动,使得这种杂居糅合的局面更加易于发生。汉人向四方扩张,动乱时期流民蜂拥外迁的结果,彻底打破了原先的四夷、中原的纯地理概念,南蛮、北狄、西戎、东胡等族体概念也开始出现大的变化,总体上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即形成所谓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融入,使得一种生理学的种族概念解体,生理上、体质上的特点反而变得不很重要了。文化认同竟然一跃而成为区分彼此的标志和界限,地域认同观的改变,使得民族或族群的边界外延,也使得文化多元成为可能。语言借用和语言兼用的现象日益普遍,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区域的族际文化互渗和文化融合,进一步使得文化相互影响,文化传播、传布成为趋势,具体表现在宗教认同的多元、多源性特点进一步加强,如河湟地区藏传佛教的引入,原始宗教如苯教、萨满教的遗俗及汉传佛教、民间道教信仰等的共存,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四、结 语

根据族群认同(ethnic group identity)理论,民族身份的选择性改变与工具理性不无关系,即所谓的族群认同的工具论。地域认同的因素虽然也很重要,但是更加关键的是身份选择的一种利益博弈,即这种民族身份的选择性转换能否给选择者带来实惠或既得利益。所以,当村民面临身份认同的博弈时,譬如族际通婚等情境、国家的相关民族政策(如民族区域自治、提拔民族干部、学生升学适当照顾等)会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然而,此种民族身份认同还会涉及其它的因素,诸如地缘认同、民族间的居住格局、交往交流的程度等一些情感性元素。

河湟谷地与河西走廊其地理位置走向呈丁字形,自古以来,这一区域就是中外交通、民族混杂的地区,汉人以外,更多的是少数民族。青海、甘肃地区历来就是多民族共同生存、生息的地方,这一地区在历史上就是多民族不断迁徙、分离、汇聚、融合的民族走廊,许许多多的古代民族或族体在不断的迁徙、分化、融合、同化中渐渐消失,但也有新的民族或族体不断产生和形成、壮大。有些学者在研究土族的族源、来源时,过分强调一元论观点,认为一个民族必须要有一个族体成分占据主体位置,非此即彼,要么是以吐谷浑为主体,要么是以蒙古族为主。这种研究模式势必使我们的研究易于陷入困境,很难获得突破。其实,如果考察甘、青地区历史发展轨迹和历史地理演变史,从中可知,这一区域历来存在着多民族不断迁徙、分离、汇聚、再分化、融合、分裂、同化等一系列的演进过程,许许多多的民族或族体相互交融、杂糅相处,每一个民族当中都羼杂有别的民族或族体或多或少的成分,在完全意义上说,已经没有了纯粹的土族或其他民族,各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是在不断吸收、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或族体的成分和文化的精华,才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再者,举凡中华民族本身的形成,就是一个在族体上多民族相互吸收、接纳的演进过程。在中国历史上生活在不同区域内的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族体上的相互吸纳和融合过程是一个由局部的区域演变史逐步走向整个区域的族群或族体演变史,抑或群体的认同变异史。这一过程不仅仅表现为中原汉族滚雪球式的发展扩张史,也表现为所处四夷的众多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吸纳和融入史。

追问:

你能帮我找到一些有关珠玑巷移民的史料吗?

何氏家谱

前言

我何氏根深叶茂,源远流长。肇自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皇帝。皇帝姓公孙,名轩辕,因居于姬水,故又姓姬。所以,何姓最初实为姬姓。传至桓叔成师,共30世。周平王二十六年<公元前745年>,桓叔次子万封于韩原<今山西芮城县西>,史称韩万,子爵,仕大夫,故亦称武子万。至万重曾孙厥,厥因救赵氏孤儿脱险,历史对他评价很高,正式以韩为氏,尊万为韩姓始祖。传至亚仲公韩信,共26世。

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王政杀韩王安。二十九年<公元218年>,韩相国平之子张良为韩报仇,雇力士于博浪沙刺杀秦始皇未遂,始皇疑六国皇室贵族所为,派人四处侦灭,适韩王安次子允,偕夫人张氏,子隆,孙骘,曾孙信等匿居庐江郡东乡津,以撑船为业。秦探登舟查问姓氏,韩允指“河”姓,讹韩为何得以脱险,遂一家改姓何氏,从庐江郡迁扶风郡北隐居,何姓遂由此而来。汉高祖元年<公元206年>亚仲公信复迁庐江郡治舒县定居,复姓韩不到十年,时逢韩王姓,淮阴侯韩信被汉王刘邦怀疑谋反先后被戮,有仇家借此生由陷害亚种公韩信,信长子堿,次子蔗为避父仇又遁迹庐江郡<今安徽>西部山区,遇吕后侦探诘问姓氏,兄弟又分别指以何姓,讹韩为何脱险。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尊允为何氏受姓始祖,正式改名何堿、何蔗、从此不复姓韩,定居庐江郡治舒<今安徽庐江县>。传至何全皋共30世。何全皋,长子何中立,字大体,唐大中三年<849年>生于袁州<今山西>宜春郡新喻县大石桥何家街,后移籍洪州<今江西>豫章郡高安县临江镇南京街铁索桥。任河阳节度使,魏博左司马。因父何全皋被军人所害,料难袭父职,逃奔京都长安<今西安>,改授兵部司马,继迁河南节度使,封简命侯。咸通中,南诏陷播州,乾符二年,夜郎复叛,何中立被封平播将军,谨奉禧宗之命,挂大将军印,领兵伐播。三战皆捷。后因兵少难攻,请命益师。乾符三年,朝廷派杨端合兵助阵。播平,封中立祖为播州总管,赐以爵士,许以子孙世袭,永镇边疆,设总管府于播东九龙镇<今团泽镇九龙场>,距中立祖墓仅数里<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洪水村养马塘>。中立祖传至懋公共23世。

我祖懋公及堂伯祖、堂叔祖忠、思、惠<景庆子、清公孙>,恩、勤、殷、德<景富子、灏公孙>叔祖志、恕、慈<景秋子海公孙>,因杨氏谋反而停袭。杨端28世孙杨应龙于明万历19年<1591年>谋反,滥杀属官、百姓,恩公于宋世臣等愤极赴京上书。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明廷命李化龙总督十五省区官兵24万赴播围剿,万历28年<公元1600年>杨应龙困于海龙囤,决战114天,囤破应龙自焚。其时恩、思、殷三公领兵助剿,但忠公孙汉良被应龙逼而附逆被诛杀。万历二十九年<公元601年>明廷废播州,分设遵义<属四川>平越<属贵州>两军民府,改土归流,废世袭制,将我何氏受封田土收回出售民间。恩,思,殷有功于朝,其后裔分赴各地办差。

因上述诸因,各房天各一方。堂叔伯思、惠雁居青山,恩葬青山将军山,殷葬青山枣园寺捕鼠穴,德移居后坝。叔祖志迁湄潭,恕迁南乡平水里,慈迁遵义。传至我支"必"字辈<2003年>共17世。

我何氏从公孙轩辕皇帝<姬姓世系>传至桓叔公成师,以姬姓共30世近千年。从桓叔子韩万<晋韩世系韩姓始祖>传至亚仲公韩信,以韩为姓共26世近600百年。从亚仲公韩信次子何蔗<庐江世系何姓始祖>传至何全噑共30世近千年。从何全噑子大本公何中立<遵义世系,入播始祖>传至何懋共23世700年。从何懋予<"邦"字>传至今<2003年>我支“必”字辈,共16世四百年。自皇帝至今<2004年>为帝为王为后为蔗人者共125世近四千年。

我遵义何氏出自蔗公。何氏受姓虽晚于兄弟姓氏,但据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却居全国第十七位。自始祖中立公入播以来,何氏在遵义亦属大姓。但由于传之久远,又缺乏统一完整的族谱,族种相互联系甚少。同姓之间视如路人。为缅怀祖先业绩,发扬我族优良传统,族内早萌发了重修族谱的意愿。2003年清明节,何洪举在中桥何氏将军坟扫墓之时,倡导重修族谱,得到各地宗亲的支持,实为幸事。

族谱摘录

1、 何氏宗谱

庐江郡县出韩王安,为秦所废,其子孙避秦乱则转音为“何”;原出自周武王弟叔虞之后,其音为“角”。三何竞爽丕开东海,箕求四友斋芳,大展庐江学问。晋何元静,字思澄,作游山诗见重于沈约,为侍郎御史,少与族弟水部逊散子郎,俱擅文,名谚云:东海三何。子郎独多。宋何长瑜,与谢灵运、荀雍、羊睿,以文章相赏,号日四友,秉性仁厚,土多归之,往城断狱以春秋,民化恩礼之治。汉何武,扬州刺史,秉性仁厚,好讲上类,士多归之,在任无赫赫之声,常步九江,广得郡守戴,不法状圣圣慎自免,后为博士毁武于朝圣,子容为盗板击庐江狱。武平心决之得不死矣。报服去任后,人常见其德恩思之释。

何敞,字文高,官河南太守,郡有冤狱,以春秋至义断之百姓阴德,廷尉天报九九子孙,白衣尚书诏赐双双弟兄。

汉何比干,字少卿,武帝朝廷尉,时张汤持法严而比干以仁恕判之,所全活者千余人,惟汝号曰何公,忽有老妪造门,曰:公先世阴德及公之身又治狱多平反,今天赐策以广公后因出怀中,策九百九十枚,曰:子孙佩印符如此算。

南北朝何点,字子皙。或驾柴车或蹑草履,随意所适,必醉归。人谓之通隐,梁帝赐以鹿皮,中召见引入华林园,诏拜常侍,点以手将帝鬓曰:乃钦臣老耶遂辞之,弟胤字子李,世称点为大山胤,为小山慕会嵇之胜弃家而往,诏起关禄大夫遣司马王果劝驾不应谓果。曰:卿何不表留同我隐。果曰:不闻有此例。胤曰:檀弓巷皆言物始。何必曰:例诏赐白衣尚书禄命山阴库钱月给五万皆固辞。

南北朝何敬容,字国礼官史部尚书,性好清洁,衣冠必丽,武帝朝常有侍臣袍服卷摺。帝恕曰:卿衣带如绳,将何所缚。敬容希旨每以,衣常不整伏床熨之暑月背为之焦。

何昌寓,字俨望,敬容之父。独立不辞所交皆名士为宰相,以清白称有姓闵者乞宫自告子骞笑遥遥华谓矣,赏梅赋诗。扬州东阁之与玩瓯为记零陵溪上之娱。

南北朝何逊为扬州法官,宅有梅花一株,逊常吟咏于其下,后迁洛阳,思花,再请往其任上许之抵扬州,花方盛开,逊于东阁延名士醉赏之。

何彦章谪居零陵,曰:玩瓯溪上,乃作亭自为之记仙游湖侧弟兄炼丹乘鱼云母溪边女子食粉皆轻身。 何氏九仙其世代莫可嵇考兄弟九人,居仙湖侧丹成各乘鱼飞去世于唐。何仙姑,增城人,何泰之女也。生时紫云绕室,住云母溪一夕,梦神教食云母,粉可得轻身誓不嫁,往来山岭其行如飞,唐太后遣使召见中路,不知所之,仙姑永州产幼时遇异人与一桃,食之,遂辟彀能遁,知人吉凶。

明何瑞徵,河南人,崇祯戊辰榜眼,广静寡欲,文渊之却馆鼎新咳唾,成株景明之美才胜逸。

明何文渊,广昌人,守温州广静寡欲,一郡大治后,为刑部侍郎,金者却之有馆历吏部尚书。

明何景明,字仲默,信阳人,与李崆峒等号四杰,美才胜逸咳唾成珠。

明何恩,官宣尉司使中军,有功于朝,请入圣庙。

明何彦清,播州安抚使,安民勤政平播有功,请入圣庙。

晋何琦,字万伦,繁昌人,好古博学,苦家无以养,出为泾县令。母亡,遂杜门谢客,高尚洁志,累召不起,后桓温过其境,曰:此中有人。

唐何番和州人,为大学士十余年学成,行高诸生不敢与齿。宋,同舍将往附蕃正色叱之故六馆无受污者后韩愈为之立传。宋何琬,字子浙江龙泉人柙宗常书其名于屛曰政事何琬文章弃涛涛亦同里之人也。

晋何准,字幼则,充之弟,高尚其志,洁身寡欲,胶州府累辟不就,充为剽骑将军,劝准仕,准曰:第五之名,何减剽骑,准兄弟中第五。故云其穆帝后也,稚好出剑,挺英气于少年,善谈老庄,着才名于幼岁。

明何直,东莞人,少英伟。好出剑,历湖广。布政二十年。无微遣一心夷上夙夜寅畏,尤功臣所难。

三国时何晏,字平叔,东莞人,美姿容面如传粉,以才名著。官吏部尚书,善谈老庄,士大夫多宗之。

唐何叔度,潜江人,少笃行。谊姨与叔度母厚母亡,奉姨若母姨卒塑望必往哭之,哀官太常有声子尚之为吏部归省叔度问曰:汝日倾朝送,可有几人对曰:数百。笑曰:此吏部耳非为何德彦也昔。毁浩作豫章令郊钱者篆及江亭往曰:故旧无后相窥世谓尚之立身简约实奉叔度之遗教云。

晋何克,字次道,潜江人,初辟王敦兄,时卢守贫甚,敦于坐中,称曰:家兄在郡,定往人士皆可许允。曰:所闻异是敦御之庾。

亮尝为曰:气度风概有万夫之望。累迁尚书令辅幼主正色,立朝以社稷为己任谥文穆。

唐何易,为宜昌令,治民有则家给人足,人皆息讼狱中草满度庭,可张罗人有落花讼庭间草生囹圄静之歌。

梁何凤为建安太守,极仁慈伏腊每放归家皆依期而至,位居乌府里赐柏台。

明,何敏中,洪武以才行卓异,任祁门知县,上书言时政得失,朝廷嘉之,行人赐以樽酒,陛徽州府,后转嘉兴府,所至有政声。

2、 庐江谱序

始祖讳中立,字大本,唐河阳节度使,弘敬祖之后矣。于僖宗乾符二年,奉旨平播,殁于播之东乡,至今碑迹尚存,是为何姓之始祖也。后因杨氏叛乱,谱系失传。复由恩、思、勤三祖于明之僖宗五年纂修家谱,以遗至今。

后来寻流必溯其原始支派演之,有自探末求其本,乃识支分之有间尝考我庐江世系,由季唐逆而溯之,遥而嵇之。秦汉以上,而至于唐虞三代,三皇五帝间诚帝王之后裔也。何则按公孙轩辕皇帝之次子少昊,金天师氏能修太昊庖义之法,别姓为姬,其子孙帝喾高辛氏任其姓,而长子后稷乃周武王十五世之祖也,武王弟叔虞之少子封于韩,至春秋时晋强而灭之,封桓叔之子万于韩原,其姓始异姬而为韩,传至韩王安,而后又为暴秦所灭,其子孙为避秦难始转音为何,或曰何本为韩。韩为杞夏后也,然考夏之后,未有封于韩,未可信矣。此不过嵇之载籍核之,世纪一观其渊源之乐而已,至若世序相继各号居里,又安能得其详细哉。出险迁至于汉与三国及两晋南北朝及至隋与唐之乾符年间,计二千二百而二十年矣,则更姓之后大约有四十余世乎,可知始祖以前由有宗观始祖以后,不少族谱属也。忆自韩原颠沛则燕赵齐鲁诸邦,七国三楚之地,何不可适乎则弘敬祖之镇河阳大本,祖之起豫章,原由于江西,无足疑矣。

3、始祖大本何司马公叙

本大祖者,系江西临江府新喻县大石桥何家街生长人氏,后移籍清江县南京街铁索桥,乃大唐文宗武宗朝,为河阳节度使,弘敬祖之后也,历宣宗、懿宗。而中立荷蒙国恩,为兵部司马,恪恭厥戬翼戴,王家时有播之遗孽,咸中南诏等寇陷播州,朝廷闻报,至僖宗乾符而年,钦命我祖大本公受平蛮,奉旨来播,我祖不畏强,御兵讨奈寇繁兵寡弗克剿除爱请命益师,乾符三年,朝议命太师武略将军杨端督军同伐,我祖同寅协恭会师助阵披坚执将士协心努力,攻讨始剿除夜郎浮竹等处,夷贼复请靖播疆复平成功复命,朝廷恩诏,凡平播功臣照职留守管理,永镇边疆,故我祖与杨氏统罗田、张、谭、袁、吴、卢七姓,目领黄平草堂二处,安抚司真播白泥余庆重安六山长官司传袭自乾符年间起历昭宗宣宗,五代梁、唐、晋、汉、周越宋及元至明之十三主,神宗时因杨端二十七世孙应龙肆虐逆乱我恩祖、思祖、不得已同宋世臣等临阙告变朝命命李化龙驻重庆,督四川、湖广、贵州三省,分兵九路并进,应龙自焚朝议亭,袭设流更播州为遵邑,吾家之恩袭顿止鸣呼,我始祖忠勤王国佑后人其能已于恩哉。

何氏世系表

(黄帝—公元2004年必字辈近4000年)

何氏(69代),出自韩氏(26代),韩氏出自姬姓(30代)。从公元2004年“必”字辈上溯到轩辕黄帝,共125代,近4000年。

姬姓世系(黄帝—桓叔公·成师)

世次 名 字号 朝代 年号 纪元 衔 妻 子 居地 备注

1 轩辕 黄帝 五帝 帝 嫘祖 玄嚣、昌意 姬 水 妻四人 生25子后生姬

2 玄嚣 青阳 五帝 候 江水(河南安阳)

昌意 五帝 昌仆 高阳 若水(四川省内)

3 蛟极 五帝 候 河 南 濮 阳

4 帝喾 高辛 五帝 帝 姜原、常仪、义和、庆都、尚狄 后稷、契、放勋、挚、厌越 同 上上 五妃对应五子

5 挚 五帝 帝

放勋 陶唐 五帝 帝 山 西 平 阳西平阳 帝光

放弃 后稷 五帝 高级农官 不窟 邰

厌越 五帝

6 不窟 夏 高级农官 鞠 甘 肃

7 鞠 鞠陶 夏 公刘 后 阳 不 窟 城

8 公刘 夏 部落长 庆节 后 阳 不 窟 城

9 庆节 商 部落长 皇仆 彬 殷汤王时在位

10 皇仆 商 部落长 差费 彬 帝外丙时在位

11 启辛 韩武子 周 前408 大夫 虔 平 阳 晋三卿之一

12 虔 韩景侯 周 前403 候 取 迁 阳 瞿 晋三卿之一、封侯

13 取 韩烈侯 周 前397 候 彪 阳 瞿 韩国君

14 彪 韩文侯 周 前385 候 阳 瞿 韩国君

15 韩哀侯 周 前375 候 若山 迁 新 郑 韩国君

16 若 韩懿侯 周 候 武 新 郑 韩国君

17 武 韩昭侯 周 候 儒 新 郑 韩国君

18 儒 韩宜惠王 周 前323 候 仓 新 郑 韩国君

19 仓 韩襄王 周 前296 候 婴、咎、虮虱 新 郑 韩国君

20 咎 韩厘王 周 前273 候 突 新 郑 兄逝事位

21 突 韩桓惠王 周 前237 候 安、非 新 郑

22 安 韩安王 周 前234 候 成、亮 新 郑 秦侵韩、追杀安、子逃

23 两 子信 秦 前218 张氏 隆、冉 新 郑 迁庐江

24 隆 子孟 秦 田氏 骘 扶 风

25 骘 雍伯 秦 信 扶 风

26 信 亚仲 秦 前202 太守 伍氏 庶 庐 江 文帝封太守

韩姓世系(韩万—亚仲公·韩信)

世次 名 字号 朝代 年号 纪元 衔 妻 子 居地 备注

1 韩万 公子万 周 前710 候 赇伯 韩原 尊为韩受信始祖

2 赇伯 周 前677 大夫 简 韩原

3 简 定伯 周 大夫 舆 韩原

4 舆 周 大夫 劂 韩原

5 劂 韩献子 周 大夫 无忌、起 韩原 晋六卿之一

6 起 韩宜子 周 前500 大夫 倾 迁平阳 晋六卿之一

7 倾 韩贞子 周 前500 大夫 不信 平阳 晋六卿之一

8 不信 韩简子

伯音 周 大夫 庚 平阳 晋四卿之一

9 庚 韩庄子 周 大夫 虎 平阳 晋四卿之一

10 虎 韩康子 周 前472 大夫 启辛 平阳 晋四卿之一

11 启辛 韩武子 周 前408 大夫 虔 平阳 晋三卿之一

12 虔 韩景候 周 前403 候 取 迁阳霍 晋三卿之一封侯

13 取 韩列候 周 前397 候 彪 阳霍 韩国君

14 彪 韩文侯 周 385 候 阳霍 韩国君

15 韩哀侯 周 前375 候 若山 迁新郑 韩国君

16 若 韩懿侯 周 候 武 新郑 韩国君

17 武 韩昭侯 周 候 儒 新郑 韩国君

18 儒 韩宜惠王 周 前323 候 仓 新郑 韩国君

19 仓 韩襄王 周 前296 候 婴、咎、虮虱 新郑 韩国君

20 咎 韩厘王 周 前273 候 突 新郑 兄逝事位

21 突 韩桓惠王 周 前237 候 安、非 新郑

22 安 韩王安 周 前234 候 成、亮 新郑 秦侵韩、追杀安、子逃

23 亮 子信 秦 前218 张氏 隆、冉 新郑 迁庐江

24 隆 子孟 秦 田氏 骘 扶风

25 骘 雍伯 秦 信 扶风

26 信 亚仲 秦 前202 太守 伍氏 庶 庐江 文帝太守

庐江何姓世系(何庶出—全阜公)

世次 名 字号 朝代 年号 纪元 衔接 妻 子 居地 备注

1 何庶 自修 西汉 前196 王氏 赞、成、宠、业、是 庐江 因“何”逃生、更何

2 何成 伯爱 西汉 前165 候 左、张氏 果 庐江

3 何果 长孟 西汉 元岂 前134 候 肖、张氏 金干、银干、比干、启先 庐江 平阳候

4 何比干 少卿 西汉 征机 前90 太守 张、黄氏 共10子 扶风

5 何寿 西汉 河平 前27 都尉 显、并 阜县 比干第八子

6 何显 西汉 光延 光禄夫 鄢 阜县 何寿长子

7 何鄢 西汉 元始 都尉 宠 平陵

8 何宠 东汉 元和 公元40 太守 敞 扶风平陵

9 何敞 文高 东汉 永之 公元100 太守 豹 扶风平陵

10 何豹 东汉 永宁 公元125 少府 休

11 邵公 东汉 光和 公元178 谏议大夫 昌 山东曲阜 董仲舒四传弟子

12 何昌 三国 公元208 桢 迁庐江

13 何桢 三国 公元240 候 龛、助、恽 庐江 娄候

14 何恽 三国 太康 公元283 太守 睿 庐江

15 何睿 西晋 太康 公元283 太守 闳、楷、充、准 建康

16 何淮 幼道 西晋 建武 公元307 太守 放、澄 庐江

17 何 西晋 隍安 公元360 太守 元度等七子 庐江

18 何元度 西晋 元兴 公元420 太

禹氏-姓禹的名人-禹姓起名字-禹姓的起源与家谱

甘肃东乡,山东临沂 「禹」源出 1源于姒姓,出自远古“三皇”之一的帝王大禹,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2源于妘姓,出自春秋时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