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外甥取名字
柳哲
捷报传来,外甥“金榜题名”,一颗久悬的心,总算落了地!我的思绪,却不由自主地回到20多年前,我初到北大游学时,应邀为外甥取名的一段往事。
1996年3月,我从浙江兰溪乡下,负笈北大,游学京城。不久,老家的妹妹,来电话恳求我这个“土秀才”的哥哥,为刚刚出世的外甥,取个名字。妹妹盛情难却,只能答应下来。妹妹上完初中,为了生计,就开始打工谋生。我到北大旁听,也没少她的帮助。她生了儿子,也希望像舅舅一样,能够读书明理,长大做个读书人。
为人取名,是一件庄重的事情,我不敢马虎应付。专门找了一些书,参考了不少古人的取名经验。我的二十一世先祖、元代大儒柳贯,就是取名、冠字的高手。他的诗文集里,诸如《陈贞命字祝辞》《郑泳冠字祝辞》《郑涛字辞》等文章,都是取名的好文章。
先祖柳贯在《思学斋箴》中,对思与学的关系,进行了辨证阐释,对于今人为学,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他说:“心外无学,学原于思。思而有得,乃验于为。仁阳义阴,理公己私……”,“悦亲信友”、“进德修业”、“主善为师”、“明善择善”、“虽圣可希”等等,皆为名言至理。
我从小酷爱家谱,家乡各个村庄的家谱,几乎都找来看过,并手自笔录,做了不少的笔记。我的妹夫,姓周。根据我的研究,他就是宋代理学家、千古名篇《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的直系后裔。我曾专门研究过周敦颐的后裔,为此还写过一篇《濂溪后裔遍五州》的文章,发表在不少报刊上。这一家族背景,给我为外甥取名,提供了灵感。
周敦颐,卒后谥号为“元”,后人尊其为“元公”、“周元公”。既然外甥,系濂溪一脉,又是元代大儒柳贯的外派嫡孙。故名之为“周思元”,寄托了我这位做舅舅的一片良苦用心。另外,元有“头、首、始、大”之意,如元首、元旦、元勋、元帅等。希望外甥,力争第一,奋发图强,以期大成。孔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学相济,相得益彰。
忝列文人之列,算是读了点书,求我取名者,不乏其人。但几乎都被我婉言谢绝。我始终认为,为儿女取名字,父母是最有资格的人。只要将朴素的愿望,寄寓在名字中,就是最好的名字。
(作者系谱牒学者,世界姓氏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中华柳氏宗亲联谊会创会会长、中华姓氏大讲堂创办人)
间(1506~1521)徒居越城竹园桥,生养休息,不
数世而子孙繁衍。鲁迅为周逸斋14世孙。《越城周
氏支谱》的“序”和“谱例”中说明:“明季多难
,谱牒散失,以故字讳世系阙焉而不详。”始迁祖
周逸斋的“字讳生卒不详,宗支世系亦无可考。”
所以周遐寿在其所著的《鲁迅的故家》一书中说:
周逸斋“从什么地方来,是什么样的人,都无从知
悉,例是名字也已失传,总之他带着两个儿子进城
住下来是事实……老太爷没有名字不好叫,后来修
谱的人便送他这个笔名,逸斋者言逸其名也。”[周
遐寿(即周作人):《鲁迅的故家》第101一102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3月湖北版。]
越城周氏自始迁祖周逸斋以下,世系分明,历代可
考。但要从周逸斋上溯到周敦颐,想把两者之间相
隔四百几十年的十几个世次查出来,这是无法想像
的;退一步说,即或要查明周逸斋父亲的名字籍贯
也是不可能的。其根本原因是,连周逸斋本人的字
讳生卒都不详,要进一步查明他以上的宗支世系当
然没有办法的。
由此可知,鲁迅支鱼化桥周氏虽也为周敦颐的后裔
,但因其上溯至周敦颐的宗支世系无可考,所以与
周恩来支宝佑桥周氏的族派关系也就无从查考了。
按此,说绍兴“两周”同宗而又同族,是缺乏依据
的,难下结论的。以现有资料看,只能说他们是同
宗而不同族,即都以周敦颐为同宗,但两个家族之
间不能说有什么相关之处,就是这两个家族中人的
个人关系上,也不存在象同一家族圈内的人那样,
有什么上辈、下辈或平辈的问题。但俗语说:五百
年前是一家。周逸斋住到越城竹园桥的明正德年间
,即使上推到周敦颐生活的年代,也不到五百年,
所以,作为同是周敦颐后裔的绍兴“两周”中人,
相互自认“本家”,亦是情理之中。
二、关于对鲁迅、周恩来宗族源流和家族亲缘关系
主要几说的不同看法。
多年来,一些报刊或专著的有关篇章中,关于鲁迅
、周恩来家族渊源及两者家族关系的文字,存在着
好些与史实不符的差错。就笔者所及,这种差错主
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关于鲁迅、周恩来两个家族,
在周敦颐以下共同的最早族祖,有的说是元代周澳
的长子周德,有的说是明代江苏吴江的周用或其弟
周同,有的说是鲁迅家族绍兴鱼化桥周氏的六世孙
周煌;在族派关系方面,有的说周恩来家族宝佑桥
周氏是绍兴后马周氏始迁祖周茂之后,有的说鲁迅
的覆盆桥周氏与周恩来的宝佑桥周氏同属于鱼化桥
周氏的下属分支;在家族的亲缘关系上,有的说鲁
迅、周恩来是同宗同族的本家,有的论定鲁迅为周
氏第20世,周恩来为第21世,鲁迅要比周恩来大一
辈,为同族叔、侄辈。
在鲁迅与周恩来宗族亲缘关系问题上,出现一些和
史实不合的说法,笔者曾以为无关乎学习鲁迅、周
恩来精神之宏旨,可以存之不论。但近年来又不时
发现一些传抄之作,以讹传讹,一些不实的说法,
似有已成信史定论之势,这不唯有误读者视听,更
有碍对鲁迅、周恩来的研究。为此,笔者不揣谫陋
,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求澄清一些问题。
第一、吴江周用或其弟周同不是鲁迅、周恩来的祖
先
胡正耀、蒋聪顺在《辽宁大学学报》发表的文章中
说:鲁迅、周恩来是周澳长子周德的后代[胡正耀、
蒋聪顺:《鲁迅和周恩来的祖籍考》,载《辽宁大
学学报》1991年第2期。]。附议这一说法的有徐红
斌的文章[徐红斌:《周恩来和鲁迅同是周敦颐的后
代》,摘自《周末》,载《绍兴日报》1991年7月21
日。],李祥、杨大生发表在《周恩来研究述评》[
李祥、杨大生:《周恩来家世、童年和故乡研究述
评》,载《周恩来研究述评》,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7年3月版。]上的文章,等等。他们把这一说法
,或为“科研成果”加以肯定,或视作定论传抄。
此外,周德华在《周恩来、鲁迅与吴江》[周德华:
《周恩来、鲁迅与吴江-周氏家族溯源初探》,载
吴江《人才》报1993年6月。]一文中则说:“周恩
来、鲁迅可追溯的祖先”是江苏吴江烂溪周氏始祖
周德后裔的“周用或其弟周同”。
周德是不是周恩来的祖先以下资料证明,结论是否
定的。绍兴周桥周氏、前梅周氏的宗谱中,都有关
于周澳及其子周德的记载。周澳,号楮斋,字希衡
,生于宋末景定四年(1263),宋亡时只有15岁,原
住诸暨南门,元至元年间贡举,配胡氏生一子名德(
行寿一)。周澳“后有事山阴白洋巡检司”,入赘山
阴温渎俞氏,俞氏生子三,澳遂居山阴为周桥始迁
祖。周德常去吴江经商,后入赘吴江张氏,开族烂
溪,六传有明吏部尚书周用。从本文前述可知,周
恩来宝佑桥周氏始迁祖周茂宋末元初人,与周澳之
父周茂林同是周敦颐九世孙,而周德为周澳之子,
生于元至元中,是周茂林之孙,亦可谓周茂孙辈。
设若说周德是周恩来的祖先,也就是说周德是周茂
的祖先了,如此把孙辈视作祖辈的祖先,岂不闹大
笑话了。此外,谱籍资料表明,周茂和周茂林两个
族系平行发展,在周茂的直系中找不出这样一个周
德,在周德的上、下直系中也找不出这样一个周茂
。所以吴江周德不是周恩来的先祖。明了得很。
那么,周德是否一定是鲁迅的先祖呢于此既明了又
不能一言明了。《越城周氏支谱》写道:“先世相
传”,周逸斋出自吴江烂溪人、山阴楮斋公长子德(
行寿一)之后。但只是“先世相传”的片言只语,不
能作为做谱的依据,所以该支谱以支存疑的办法处
理,如在谱中附了“周氏寿一世系表”,表后有一
个关于周德的小注,约一百字。但在世系表中丝毫
没有涉及周逸斋的宗支世系;在百字小注中,只在
末尾写了“先世相传逸斋公盖出其后云”12字而告
终。支谱编写者虽写了“先世相传”之说,但对于
这一传说无法解读”,这样写道:“惟世远人邈,
末敢遽信,然亦不敢湮没,志之以存传疑之义,远
而无徵,不若近而可据,兹谱谨以逸斋公始。”这
就是说,年代久远,传说无法核实,也不能贸然而
信,修谱只得以周逸斋为始祖。由此可见,修谱人
对这一传说是取否定态度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
,越城支谱是鲁迅祖父周福清中进士6年以后才修成
的。周福清不仅有能力指导修谱,更有对先祖宗支
世系的重视心理;又在当时绍兴内外,有许多周氏
宗谱可供参考研究。在这种主客观条件下,修谱的
当事人虽煞费苦心,也难以探索或理情周逸斋先世
的世系,不肯认定周德是越城周氏的先祖,只以附
录了“先世相传”而告终。如今,距《越城周氏支
谱》修成之时已去120年,如果再反映修谱人也“不
敢遽信”的传说当成事实,把周德作为越城周氏的
先祖,那么,这种起俎代庖的做法,必定违背历史
的真实,也远不如越城周氏修谱人来得明智和实际
。
至于说吴江周用或其弟周同是周恩来、鲁迅的祖先
一说,则去事实更远。周用为周德六世孙,明弘治
十五年(1502)进士,嘉靖二十五年(1546)任吏部尚
书,次年卒。他中进士后,过四十二年死,由此可
以推定中进士时在30岁左右。越城周氏始祖周逸斋
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带了两个儿子住入绍兴
城竹园桥。由此可见,周逸斋和周用兄弟是同时代
人,可能还是周逸斋的年岁大一点。这是周用兄弟
不可能是周逸斋祖先的理由之一。之二,即或是周
用兄弟的儿子呢也不可能。周用在《明史》中有传
,他几十年平步青云,历任要职,善终于吏尚书任
内。在当时,那种封建习气极盛的社会环境里,怎
能会让儿子或胞弟周同之子孙流落绍兴甚至流落得
连一个名字也没留给子孙,流落得祖宗中有这样一
位吏部尚书都不晓得,这真是不可思议!这些都说
明,周用兄弟不是周逸斋的祖先。对周恩来宝佑桥
周氏来说,周用中进士的那一年,他们已在宝佑桥
畔住了一百二十有年,所以周用兄弟是否为宝佑桥
周氏祖先的问题,根本无须论及。
第二、周恩来不是后马周氏始祖周茂之后
近几年来,有的著作和文章中说,周恩来宝佑佑桥
周氏的始祖,就是后马周氏始祖的那个周茂,所以
宝佑桥周氏与后马周氏同祖,是后马周氏之后。金
建华在《绍兴县报》的文章[金建华:《周恩来、鲁
迅属周家桥同宗》,载《绍兴县报》1996年9月20日
第5版。]中还说,《破塘祭簿》载明,迁后马村的周
同茂为百岁堂周氏世祖。其实这些都是张冠李戴,
无中生有。
绍兴有两个周氏家族的始迁祖都叫周茂,一个周茂
是城内宝佑桥周氏始祖,另一个周茂是绍兴县后马
村周氏始祖,这两个周茂各有自己的历史。其一,
两人的出生时间相差100多年。后马的周茂字叔芳,
生于明洪武元年(1368)。在他出生前,宝佑桥周氏
始祖周茂已传至四世孙周庆;在他出生后14年,周
庆已完成了这个家族的第三次迁徒,在宝佑桥安居
了下来。其二,宝佑桥周氏祭簿和后马周氏宗谱中
,绝对查不出“两茂”相关的文字或后马周茂为宝
佑桥周氏始祖的记载。其三、《绍兴县志资料》“
氏族编”周氏项下,对后马周氏、宝佑桥周氏各单
列条目,且在宝佑桥周氏条下注明:“亦以名茂者
为始祖,但不言出于后马,后马之始祖谱载明初人
,此则云元代人。”以上史实表明,“两茂”各为
其祖,彰彰分明,不容混淆。
第三、周恩来不是鲁迅家族越城周氏宝佑桥支派(
或曰“分支”)的后代
胡正耀、蒋聪顺在《辽宁大学学报》的文章中又说
:“鲁迅属鱼化桥支覆盆桥分支,周恩来属鱼化桥支
保佑(宝佑)桥分支……因此鲁迅、周恩来是本家。[
胡正耀、蒋聪顺:《鲁迅和周恩来的祖籍考》,载
《辽宁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此外何扬鸣在
《新闻汇报》的文章[何扬鸣:《周恩来与鲁迅的亲
缘》,载《新闻汇报》1997年4月11日。]、袁鹏在
《西安晚报》的文章[袁鹏:《寻访轩辕黄帝嫡裔-
周恩来、鲁迅亦在其中》,北京《晚报文萃》转载
《西安晚报》文,1994年。]、庞瑞垠关于《周氏家
谱》[庞瑞根:《早年周恩来》第一章第一节,江苏
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的叙述、周昭京发表在《
汕头日报》的文章[周昭京:《鲁迅周恩来与潮阳泗
水周氏同祖籍》,《汕头日报》1993年10月25日第8
版。],等等,都持此一说。新近出版的《周恩来与
故乡绍兴》一书中,更具体地说“鲁迅即属渔(鱼)
化桥支覆盆桥分支,周思来属渔(鱼)化桥支保佑(宝
佑)桥分支,住百岁堂。说明鲁迅与周恩来都是周煌
的后代,当然两人是同宗同族的。”[朱顺佐:《周
恩来与故乡绍兴》,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
。]以上诸说,实在是极大的误解和讹传,为澄清史
实,作以下说明。
宝佑桥在绍兴城中。绍兴人说宝佑桥,有时实指这
座桥,有时泛指桥南宝佑桥直街、桥西宝佑桥河沿
这个角尺形地段。在这个地段上,先后住进了两支
周氏。一是明代初,周恩来支周氏家族先住入宝佑
桥河沿,称宝佑桥周氏。二是过三百几十年以后,
明及乾隆年间,越城周氏六世周煌的七个儿子分居
,第二子绍昆分住宝佑桥(具体地点已难以指实);
第四子绍鹏即鲁迅直系祖分住覆盆桥。至乾隆五十
二年(1787),越城周氏宗祠在鱼化桥建成。自此,
氏以祠地名,越城周氏称鱼化桥周氏,鲁迅祖绍鹏
支称鱼化桥周氏覆盆桥支派,鲁迅伯祖绍昆支称鱼
化桥周氏宝佑桥支派。《绍兴县志资料》“氏族编
”(上),对宝佑桥的两支周氏作了如实记载。在其
第36页上,先列了周恩来家族“宝佑桥周氏”条目
,又列了鲁迅家族“鱼化桥周氏”条目。这两个条
目齐眉并立,泾渭分明。还值得令人注意的是,在
“鱼化桥周氏”条目下的“附记”中写着:“此族
支派有竹园桥、清道桥、保佑(宝佑)桥等20处(附记
称“支派”不称“分支”,笔者),综上所述,周恩
来的宝佑桥周氏与鱼化桥周氏下属的周煌第二子住
地的宝佑桥支派绝无相关之处,这在史实上和“氏
族编”的记述上都明白无误,所以那种“鲁迅与周
恩来都是周煌的后代,当然两人是同宗同族的本家
”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第四、说鲁迅和周恩来是叔、侄关系违背史实
在一些著作和文章中,说鲁迅、周恩来是叔侄辈。
唐琼在《周恩来与鲁迅同宗》一文中说:鲁迅、周
恩来确为叔侄关系,“两人相差一辈属实”[唐琼:
《周恩来与鲁迅同宗》,载易飞先等编《周恩来传
奇》,《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前
引袁鹏、何扬鸣等文,或说鲁迅、周恩来同宗同族
,两人只差一辈;或以别人对话的方式说明鲁迅、
周恩来是叔侄关系。《周恩来与故乡绍兴》一书中
说:根据“周树人编的《后马家谱》材料推算,周
树人为周氏20氏,周恩来为第21世,鲁迅要比周恩
来大一辈。”[朱顺佐:《周恩来与故乡绍兴》,浙
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
鲁迅长周恩来17岁。即或在通常社交中,两人相差
17岁,以长幼、叔侄论亦属常事。再说周恩来十分
尊敬鲁迅,又比他小17岁,还是老乡和本家,因这
种关系,称鲁迅夫人许广平为婶母,称周建人为叔
叔,也是情理中事。但现在的问题是,有人以宗族
亲缘为依据,从同宗同族的辈份、世次上来排定鲁
迅和周恩来是宗族内部的长幼之别、叔侄之分,这
就超越了一般的社交称谓或出于敬佩之意的尊称和
敬称。
如果鲁迅、周恩来是同宗同族的叔、侄辈,是同一
家族中的20、21世,那么论定他们两人这种关系的
人,必定已经考定了两人的共同祖,且这位共同祖
必定是鲁迅上溯的19祖、周恩来上溯的20世祖。若
找不出这样的共同祖,那就绝难推定属20世、21世
的叔侄来。但这位共同祖是谁是哪朝哪代人认定
其为共同祖的依据是什么这些都是必须说明的问题
,但能说明吗事实是谁也不知道,谁也说不清。因
为,周逸斋这位始祖下传到鲁迅只14世,而周逸斋
以上的宗支世系无可考,这样一来,要把鲁迅从14
世变为20世还缺的6世怎么弄得出来呢又,周恩来
虽为宝佑桥周氏21世,但“两周”没有族派关系,
宝佑桥周氏始祖周茂不能成为越城周氏世祖,所以
从周恩来这方面的世系中,也不能提供能够证实鲁
迅是属于20世的资料。基于以上事实,说鲁迅20世
、周恩来21世,为同宗同族的叔侄辈之说,是毫无
依据的,不够慎重的。
此外,必须说明一下,周树人(鲁迅)一生没有修过
宗谱,更没有编过《后马家谱》。再则,后马有民
国十五修成的《后马周氏宗谱》存世,但其不称《
后马家谱》。在《后马周氏宗谱》中,根本没有任
何可供“推算”所谓“20、21世的材料”。这种以
莫须有的“材料”,来杜撰名人家世的做法,实在
令人惊奇和扼腕。
综上所述,有关鲁迅、周恩来的宗族关系问题,鲁
迅、周恩来虽都是周敦颐后裔,但因宗支族派关系
无可考,所以只能说他们是同源不同流、同宗不同
族,无法从家族关系方面去论定他们的叔侄名分或
长幼辈序。说鲁迅家族是吴江周德之后缺乏依据。
现在如果仍以连鲁迅家族十几代人都“不敢遽信的
传说”做依据,来论定鲁迅是吴江周德之后,这不
仅是不科学的,也是不恰当的。又,吴江周用兄弟
之一都不可能是鲁迅家族先祖的结论,也是无可置
疑的。周恩来的宝佑桥与吴江周氏和鱼化桥周氏始
祖周茂为宋末元初人,徙居山阴柯峰亭之阳;后马
周氏始祖周茂为明初人,徙居山阴柯峰亭之阴,两
个周茂各为其祖,各有居地,不能混为一谈。
······································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你值得拥有。
回答者:匿名 2010-11-18 00:17
回答 共 2 条
概况
鲁迅(1881925—19361019),现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青年时期的鲁迅
童年时期
13岁那年,他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锒铛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致死亡,家境败落了下来,因此卖了房子。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小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自他家变穷了,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好朋友也不和他说话了,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对于他幼小的心灵的打击很大,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事物的。多年以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汝南郡 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开基始祖为周平王少子姬烈裔孙周跋扈邕。
沛 郡 汉时置郡。此支周氏,其开基始祖为汉代汾阴侯周昌。
陈留郡 西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汉代周仁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周震。浔阳郡治所在今江西浔阳
临川郡 治所在今江西南城。
庐江郡 治所在今安徽庐江西南。
泰山郡 治所在今山东泰安东南。淮南郡 治所在寿春县(今安徽寿县)。
永安郡 治所在新城县(今河南光山西)。
河间郡 治所在乐成县(今河北献县东南)。
临汝郡 治所在梁县(今河南临汝)。
华阴郡 治所在郑县(今陕西华县)。
河东郡 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清河郡 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
江陵郡 治所在江陵县(今属湖北)。
长安郡 治所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河南郡 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
昭州郡 治所在今广西平乐西。
武功郡 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以东。 细柳堂
汉文帝六年冬,匈奴六万兵马犯汉。文帝令周亚夫驻兵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几日后文帝御驾亲往劳军。走近军营,只见甲兵森严,如临大敌。当令门岗传报,营兵却一丝不动,并喝令车驾停住,说:“军中闻将令,不闻天子令!”文帝亲自来到营门,又被哨兵拦住,只好交出天子符节,让哨兵进帐回报。亚夫验了证件,下令开门放入车驾。一面嘱咐:“营内不准跑马。”车驾和随从只好按辔徐行。进入营门,亚夫出帐迎接,文帝慰问后,一出营门,兵士仍关上营门,严整如故。文帝高兴地说:“这才是真将军呀!象亚夫这样的将军,和他练的兵,才使敌人无缝可钻呀!”
爱莲堂
哲学家周敦颐,一生清正廉洁。酷爱莲花,把莲花比成君子,夸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艳。
其他堂号
郡望堂号:汝南、沛郡、陈留、浔阳、临川、庐江、泰山、淮南、永安、河间、临汝、华阴、河东、清河、江陵、长安、河南、昭州。
自立堂号:世德、亦政、诵芬、清白、继述、绍濂、世善、大本、承志、景濂、雍睦、惇叙、忠厚、敬爱、集贤、永思、承思、濂溪、敦稼、敦伦、孝思、叙伦、笃祐、笃亲堂等。
恋上武冈Crush on wugang
休闲·品味·分享诗歌· 散文· 随笔 · 杂谈
邵阳第一进士周仪籍考
——兼论桂庄书院(紫阳书院)始末
阿旧 原创
按:周仪作为邵州历史有载的第一个进士,官至谏议大夫,因其早年苦读于扶夷江畔一石洞,生世颇有几分传奇色彩。周仪当年苦读之石室,一般认为在今邵阳县塘渡口书堂山,在清朝时当属武冈州塘田团内,故很多人以为周仪即今邵阳县塘田市镇人,实误。本文将从民间传说、周氏族谱、历史记载和遗迹、人物关系等多个角度,证明邵阳第一进士周仪其籍在今新宁县马头桥镇石洞村。
横空出世的进士周仪和宋三周及其后人周昉
肇庆七星岩石刻
周湛子周钦,(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进士,性刚毅,勇于为义,宣和初,因平武冈峒獠叛,以功擢武功大夫,德州刺史,后死于靖康之难。 紫阳周氏,由周仪起,三代三进士,时称“宋三周”。对于“宋三周”,《同治武冈州志·名臣传》甚至将之与唐之张九龄兄弟和宋之“三苏”相提并论:“殆与张曲江苏眉山颉颃矣。” 后又有周昉,族谱载为周仪第六代孙、周钦之曾孙,字晦叔(又字景玄、仲朗),生卒年不详。道光《宝庆府志·选举表》载其为“上舍第释褐”。宋太学“三舍法”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外舍2000人,内舍300人,上舍100人。“上舍第释褐”,即上舍第出身直接授予官职。上舍第也等同于进士出身。周昉是证明其祖先周仪籍在今新宁县马头桥镇石洞村的关键人物。周仪籍武冈紫阳乡对于周仪确切籍贯,光绪《湖南通志》云其为邵阳人,“周仪,邵阳人,读书于武冈紫阳石室,后徙武冈,以原籍田庐分赡宗族——姓谱”。《宝庆府志》说周仪为“武冈人”,又对旧志说周仪为邵阳人做了解释,“仪以雍熙登第,(武冈)其时尚属邵州,故旧志皆作邵阳,政可两存也”。同治《武冈州志》之《名臣传》只说其“所居有紫阳山,山有石室”,紫阳山在紫阳乡,那么周仪应该就是武冈紫阳乡人。南宋《舆地纪胜》之《荆湖南路·武冈军·人物》有载:“周仪,紫阳人,登雍熙甲科。”《舆地纪胜》成书于南宋中期,和周仪时代较近,可信度高。紫阳,即紫阳乡,周仪为当时的武冈紫阳乡人,应当无误。 宋初武冈县属邵州,崇宁年间升武冈县,置武冈军,和邵州互不隶属。宋初武冈县直辖唯两乡,其西为儒林乡;其东即为紫阳乡,合龙管、龙江、永丰、长溪直至白仓而下,至塘渡口、白羊铺,北至今隆回三阁寺乡,绵延两百多里。今之隆回县三阁司乡,邵阳县之塘渡口、白仓镇、黄亭市镇、蔡桥乡、塘田市镇、金称市镇与新宁县之丰田乡、马头桥镇当时都属于紫阳乡。马头桥镇其时当属紫阳乡长溪里
有关周仪的本地民间流传
新宁县马头桥镇一带至今仍流传着有关周仪的传说。说周仪的先祖在武冈县紫阳乡长溪里三星团(实为山心团)一个叫三峒陇的山村(即今新宁县马头桥镇石洞村)居住,世代耕读为乐,幼时在家勤学苦读,日夜不倦,后又到离祖宅不远的扶夷江畔悬崖旁的一个石洞里潜心苦读,并在洞里遇仙翁点化,由此学业大进,后在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985年)考中进士,官至谏议大夫。周仪做官昌言无忌,刚正不阿,生活清廉,又好施舍,退休后在其宅下叠修山心、石洞、马头三座石桥,今马头桥即以其所修之桥命名。
周氏族房谱
周氏族谱诚公坟山
周氏族谱紫阳书院图
据《周氏总族》,隆回县高平周氏始祖为周朝,字祥光,所谓“尚书公”,原住武冈紫阳乡石洞桥。 又查《湖南周氏源流》:“邵阳周氏, 始迁祖诚公,原籍江西泰和圳河江,其子玉喜于唐末卜居武冈紫阳乡州尾头,孙仪公。” 武冈《周氏合修族谱》又云,仪少有异禀,博学力行,自入石孔即“翠岩”,读书其中,与一老翁讲古道今,自后文思大进,登宋梁灏进士。后致仕,回家建石室书院讲学,门徒数百,湖南名士多受其学。周仪生活清廉,又好施舍,并在其宅下叠修山心、石洞、马头三座石桥,今马头桥即以其所修之一桥命名。关于周仪致仕归乡后在其宅下叠修山心、石洞、马头三座石桥的说法亦见于周仪后裔应森公支系房谱。
翠岩
因靖康之乱,陈与义“遂避乱襄汉,转湖湘,逾岭峤”,来到武冈紫阳山,有《书堂山石室铭并序》,序文里说到的周公谏议,“嘉祐名臣”当为周湛,因周仪为雍熙二年(985年)乙酉梁灏榜进士,而嘉祐元年为公元1056年,时间相差七十余年,设若周仪30岁中进士,而到嘉祐元年则已过百岁矣,又怎么可能为“嘉祐名臣”?周公谏议,周湛曾官迁“右谏议大夫”,可见在紫阳山石室读书的应是周湛。而周湛在紫阳山石室正是效仿其父周仪在马头桥坪山之翠岩石洞苦读的做法。
周敦颐与马头桥
周氏族谱载周仪致仕归乡后在其宅下叠修山心、石洞、马头三座石桥,这三座桥经过多次整修至今仍在。马头桥在三桥的最下游,族谱说,桥上书有“周氏垂建马头桥”字样,桥头有濂溪先生周敦颐撰写的马头桥记事碑。有人误以为这桥是周敦颐所修建,实误。查同治《武冈州志·艺文志》记载:“马头桥记碑:周濂溪撰在州溪南里,字漫漶莫能辨。”说明周敦颐只是为桥撰记事碑罢了。“溪南里”,下辖“架冲团”、“城头团”、“三心团”(三心团实应为山心团,因境内有山心寺得名,盖同音误传,“三”、“山”本地同音)和“油头团”。而其实,马头桥就在“三心团”内,当然州志说在溪南里也对。“周氏垂建马头桥”里的周氏当指周仪及其宗族后代。
山心、石洞、马头三座石桥
马头桥周氏宗祠大门
马头桥周氏宗祠对联一
马头桥周氏宗祠对联二
周仪致仕后在家乡建立石室书院,即紫阳书院的前身,后被其后周昉改为桂庄书院,桂庄书院遗址在今坪山小学内。
周敦颐一生致力于文教,每为官一地,首推兴教办学。度正《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邵之学在牙城之中,左狱右庾,卑陋弗称。先生始至,伏谒先圣祠下,起而怵然,乃度高明之地,迁于城之东南,逾月而成。”建成后,周敦颐又自撰《邵州新迁学释菜祝文》和《告颜子文》,以昭告先圣先师,“又属荆湖北路转运使孔延之作《邵州迁学记》”。周敦颐在邵州(今邵阳)兴教办学,将州学迁址重修,此亦即朱熹所说的周敦颐“迁尚书虞部员外郎通判永州,权发遣邵州事,新学校以教其人”。“新学校以教其人”,这是周敦颐在邵州的主要功绩。 周仪为雍熙二年(985年)乙酉梁灏榜进士,周敦颐生于1017年,两人年龄差距较大。笔者以为,两人在现实中有过交往的可能性不大。治平四年,即公元1067年,周敦颐来马头桥时,周仪应当已经过世了,不过石室书院还在。周仪和周敦颐同为周姓,又都是湖南人,周敦颐在知永州前的嘉祐六年通判虔州,而周仪子周湛亦曾知虔州,时间当在周敦颐任前,周仪作为前辈乡贤,周敦颐在未到邵州前即当有所耳闻。当周敦颐见到石室书院,见到周仪捐建的马头桥之桥头马头栩栩如生,心中之感慨和对前贤周仪的景仰之情是可以想见的,然后应周仪后人之请为马头桥记碑,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又马头桥镇南50里的新宁县城犁头湾石崖有周敦颐书“万古堤防”四字,有莲潭菴,为纪念周敦颐泛莲于此。清代周诰编有《濂溪志》,中有《周子遗事》,记载:“周子尝过新宁邑,至莲潭,见水深千尺,因镌‘万古堤防’四字于石崖。”又道光《宝庆府志》之“艺文略·金石”:“宋莲潭石刻,今存。在新宁治北夫夷江岸,石壁斗立,相传周子权邵州军时书‘万古堤防’四字镌于上。字画遒劲,水涸时可见。旧志云:末有‘古舂陵周某某题并书’九字,今不能识矣。……其曰莲潭者,亦以周子得名也。”那么,周敦颐到马头桥和到新宁城北犁头湾,当在同一段时间行程前后。周昉与桂庄及桂庄书院同治《武冈州志·文苑》载:“周昉,字晦叔,仪之后也。嘉定间登上舍第,官内史,尝于紫阳先世所居之地为桂庄书院,自称桂庄主人。”这一段记载非常明确,嘉定年间,周昉回祖籍隐居,可知他的先祖周仪就是宋紫阳乡三峒陇人(即今新宁县马头桥镇石洞村)。 《周氏合修族谱》有《昉公传》:“周昉字晦叔,望公之孙,道公之子。公天资不俗,禀性非凡。少时喜读书,好结友。慕朱熹之理学,绍仪公之高风。尝于紫阳先世所居之地,辟室为桂庄书院,自称为桂庄主人。” 同治《武冈州志·疆域志》之“三心团”有:“有白石水,有山心寺社仓,有宋周昉故里,有故桂庄书院,有周昉墓:在燕山菴左,有群玉林、清风峡:上有张声远、史弥宁、张同器、郑域磨崖题刻,俱见金石卷……”
山心寺社仓,在山心寺旁边。社仓,即义仓,清刘大櫆:“建社仓以备荒年,创书院以兴文教。”社仓是民办粮仓的一种,为南宋朱熹首创。 查州志金石卷,有:“桂庄大字(今存)。在州溪南里石洞村山心寺。嘉定七年周昉刻石‘桂庄’二字,行书,大径一尺强,后书‘新除湖南提刑张声远书’、‘嘉定甲戌中秋桂庄主人刻于崖次’二十六字,楷书,凡一行。”
有“史弥宁桂庄石刻”:“史弥宁桂庄石刻(今存)。史弥宁撰,嘉定八年刻石,前书诗二绝,右题‘周晦叔桂庄嘉定乙亥中和节友林居士四明史弥宁清叔父’二十六字,俱行书,凡十四行,字数不齐。” 有“盱江张同器寄题晦叔上舍桂庄石刻,今存。” 有“武冈军判官郑域题桂庄诗刻(今存)。” 有“群玉林”、“清风峡”:“今存。二刻均在山心团。” 湖南提刑张声远除题行书“桂庄”二字外,还留题八景,分别是:诗壑、翼然、清风峡、小蓬莱、群玉林、隐真岩、葛梅洞,“为历来金石家所遗表”。
武冈州志艺文志金石
紫阳书院八景之二
史弥宁题赋桂庄二首为:“结屋山垣得许奇,岩犀环拥读书帷。阿姮定与君家厚,留下西风几万枝。”和“家有留馥紫阳乡,洗石疏泉著桂庄。看到花时秋更好,放开冷袖贮天香。”
史弥宁又有七绝,题为《周晦叔所宅之左,一坡隐然而高,有竹万箇,架小轩于翠雾苍雪间,日弹琴读书其下,轩外鸣泉清驶,若与弦诵之声相答,爱其境胜,为赋一绝》:“竹根碧涧落寒声,竹外双溪抵镜明。满袖天风吟不彻,坡头直有放多清。” 张国器题桂庄诗:“蟾窟移根不记年,英材杰出以储贤,树因地胜常常茂,花到秋来得得传。已把诗书供灌溉,定寻泉石伴丝弦,曾看攀折从君始,尚愿云仍与接联。” 从以上诗歌和题刻可知桂庄秀美奇崛之山水和清幽风景,而桂庄之建制规模,亦可模拟得之。 张声远时为湖南提刑,史弥宁为武冈知军,郑域为武冈军通判,这些人和周昉交游,张声远更是远道而来,题刻吟诗于桂庄,可见周昉身份非同一般。《武冈州志》载周昉“官内史”,宋并无“内史”官职,隋朝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为最高行政部门,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中中书省的长官叫内史令,唐以后改称中书令,相当于宰相。《周氏合修族谱》撰写有《昉公传》,说其曾“官兵部侍郎”。 桂庄书院在桂庄内,因依周仪读书之“翠岩”石洞,故原来又称石洞书院、石室书院(据族谱,周敦颐过马头桥,曾在石洞书院讲学,笔者以为,当时的石洞书院应该规模不大,可能称之为书舍或书堂更贴切些),周昉改为桂庄书院。周氏族谱云,周昉曾“讲学于斯”。族谱又云,“宝庆丙戌,史弥宁来知武冈,重建军学,补修紫阳书院,与昉公来往甚密,为倡研理学,常啸傲于庄,以养性灵,以娱天年。” 族谱载周昉倾心理学,仰慕朱熹,而在史籍中,也有迹可寻。周昉除了和朱熹,还与陈文蔚、魏了翁等大文人也有过来往。陈文蔚生于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卒年不详,进士出身,是朱熹的学生,理学家,终身未出仕,一直从事教育。他有题赠周昉诗《寄题玉山周晦叔家似贤斋》: “人心殊嗜好,黑白互相形。农臭不自悟,荧荧飞青蝇。一日对此君,炯然又眼明。子猷虽借宅,绿阴仍满庭。雅净两龚洁,高寒伯夷清。可近不可狎,劲挺干青冥。世人景先哲,绘画劳丹青。想像不觌面,孔孟何由倾。安知君子交,日日与相迎。手种万苍玉,君家有典刑。清风流至今,修好无渝盟。”表达淡泊名利,鄙薄恶俗,固守高节的情操,与周昉共勉。其时,周昉应在江西玉山一带为官。当时有一个上饶-玉山诗人群体,大多数过着隐居的生活,甘于贫困,又固守高节。周昉在此间自然会受影响,而他本人醉心理学,生性淡泊,族谱传里说他“素性好义”,因而也容易理解他为什么致仕还乡,回“紫阳先世所居之地”,醉心于教育,醉心于山水之间了。 魏了翁,为南宋著名理学家,大学问家,宝庆元年(1225)被贬谪湖南靖州达七年之久,其间有《渠阳集》,中有答周昉的书信《答周晦叔应辰》,应辰应该是周昉按周氏辈分所取的名字。族谱载周昉为周仪孙周钦的曾孙,查周氏应森公世系和辈分“祥、梦、应、康、世”,周昉正是“应”字辈。魏了翁在信里和周昉讨论理学经典:“……《乾》是四德,诸卦大亨而利于正,此非伊川臆说也,《彖辞》固已如此。《左传》以《随》为四德者,盖占筮者释辞类如此,《彖》固云大亨贞云云。先天之卦,《系辞》固有之,《参同》亦有此象。自希夷、康节始尽发其秘,必潜心玩索之久,乃可得之,非信笔脱口数可言也。伊川与濂溪指意元不同,濂溪盖通字对文耳。” 据武冈周氏族谱记载,朱熹曾讲学于桂庄书院,即紫阳书院。朱熹又自称紫阳朱熹,是因为其父朱松祖籍安徽婺源,曾在徽州府紫阳山老子祠读书(徽州也有一座紫阳山),有刻章“紫阳书堂”,朱熹为怀念父亲,亦表思乡之情,故自称为紫阳朱熹。因而,有人又尊称朱熹为紫阳夫子。 后来书院兴起,各地为尊朱熹,取名为紫阳书院的很多。而武冈之紫阳书院,应非纪念朱熹曾到此讲学,而因本乡地名即为“紫阳”,而且武冈紫阳书院之名早在朱熹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在《文脉:千年湖湘书院图记》一书中,记载武冈紫阳书院是在淳熙到绍熙年间创立的。
紫阳书院原为私立,在南宋中期被改为军学,宋转运判官盱江邓均有《重修武冈军学记》:“……又增修武冈邑庠暨紫阳书院,于是士之瞻也,游也,息焉,莫不啧啧曰:‘懿乎此举也,’。” 后史弥宁知武冈军,又重修武冈军学,王之制有《武冈军修学记》,周氏族谱说法与此记文是一致的。 据族谱,桂庄后被周昉改为山心法华寺,简称山心寺,现马头桥镇清时名为“山心团”,即得名于此寺。明成化十九年留有会稽童煊碑记,上载:“……昉公素性好义,将宅院田土山地,一慨施舍,易此庄为山心法华寺,简称山心寺,延僧供佛,与乐予之,桂庄即成古建筑佛地……”山心寺现为坪山小学,其景物大部分已废,石刻尚有“松坡”、“云梯”、“翠石”( 翠岩之误),尚存大水缸一只(原一双),刻有“南宋宝佑戊午年正月廿八日山心寺百兆永远为记”字样。
宋文物紫阳书院水缸
较之祖辈“宋三周”,周昉名气似乎小得多,但他其实应该是紫阳周氏家族里官职最高,对朝廷政局影响也最大的一个人,但也可能是该家族在宋朝最后一位获取朝廷功名的人。据周氏家谱记载,“端平年间(1234年),忽坐诬削籍,累及宗族”,宋邵州最为辉煌兴盛的紫阳周氏一门就此没落,让人嘘唏不已。
从与周昉交往这些人的年龄结构,和其曾祖周钦(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进士,以及他回家乡马头桥三峒陇石洞桥后朋友作诗赋题碑刻显示的年份来看,笔者认为周昉的生卒年可能在公元1170年-1270年之间。
而桂庄书院也因周昉的过世而慢慢没落,不过,到明代时仍有紫阳书院在,但应该是迁移到别处去了。所幸书院去而文气留,马头桥人,紫阳人,武冈人,邵阳人,由此民智初开,民风始变。武冈,原为“黔巫东鄙,蛮獠杂扰”之地。紫阳乡,浙江诸暨有宋《武冈县令杨公墓志》,其中有云,“紫阳乡婆婆鬼啸聚滋炽,既不可以文谕,又不可以武胁”,可见当时紫阳乡民众之愚昧落后。而到南宋末,武冈的风气才开始改变,文天祥说:“虽洞窟林麓,人去其陋,遣子就学。”而石洞书院桂庄书院,可谓居功至伟。之后,马头桥一带尚学之风日盛,无论条件多么艰难,即便举全家甚至全族之力,都要遣子就学,而这也是马头桥一带至今仍人才辈出的最大原因吧。
桂庄书院已杳然远去,“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古武冈紫阳周氏一门,即“宋三周”及其后人周昉等,其影响力之深远,几乎贯穿整个宋朝。其才华和智慧,光耀紫阳,亦光耀武冈,光耀邵州。乡人后世,以其为荣耀,也以其为榜样。昔有匡衡,凿壁偷光,又有车胤、孙康之囊萤映雪,而至北宋,则有邵州紫阳之周仪周湛父子之石洞苦读。期待新宁桂庄书院的文化遗产,及“宋三周”求学苦读的精神,激励后人,也期待新宁力兴文教,振兴书院学校,如张拭所言,以“成就人才,以传道济斯民”。
来源:武冈人网 阿旧
版权原创作者所有 侵权必
一、周姓来源:
1、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黄帝的四世孙后稷,姓姬。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以周为氏。如周平王之后,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另有周赧王之后,在唐代先天(712-713年)年间,因避唐玄宗名讳改姬姓为周姓。周公旦之后姓周。
2、出自周昌、周任之后。《河图运录法》记载,远古黄帝轩辕氏时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分散于古时的汝南(今河南、安徽一带)、庐江(今安徽、湖北省境)、浔阳 (今属江西省)、临川(今属江西省)、陈留(今属河南省境)、沛国(今属河南、安徽、江苏省境)、泰山(今属山东省境)、河南(今属河南省境)等地。
3、少数民族改为周姓
1)南北朝时,北魏献帝的第二个哥哥,原姓普,后改姓周。《魏书·官氏志》记载:“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献帝时,把北魏国拓跋氏分为七份,以七兄弟统率之。由此可知,拓跋氏改姓周氏的,不只献文帝的次兄一人,还有次兄统率的那一部分国人。周氏,是北魏国兴旺的七族之一。魏拓跋氏改姓周氏的后代,有隋朝名将周摇。周摇(约 507--590),字世安,是北魏献帝次兄普乃氏(普氏)的后代。
2)唐朝上元年间,少数民族有“暨佐时”(音译)三字姓的,改为周氏。
3)代北(今山西省东北部)的复姓“贺鲁”氏,改为周氏,贺鲁氏是由“夷”(少数民族)变为周姓。
4 、唐朝先天、开元年间,姬姓改为周姓。
唐玄宗名叫李隆基,“姬”与“基”声音相近,当时长安姬姓,为避唐玄宗名讳,改为周姓。
他姓改为周姓
5、五代后梁,成油的子孙改姓周。
成油(仙锐),是唐朝末年的荆南节度使,他是淮西人,成油生前本姓成,并未姓周,他是死后才被梁太祖朱温赐姓周的
6、元朝末年,福建泉州苏姓改姓周。
唐朝末年,苏益人福建,定居同安,裔孙昌盛,成为南方大族之一。苏益的六代孙居住福建泉州卓源乡新康里,因遭粮累,财产没官,族人还受元朝官军围剿,各自逃难,其侄苏可安改姓周。自此以后,这支周氏族人繁衍,并迁移人台湾新竹县。
7、清朝初年,明朝长沙藩王吉王的子孙改姓周。
明朝第一代吉王朱见浚,为明英宗第七子,成化十三年 (1477)就藩长沙。第四代吉王称为吉端王,吉端王的嫡子袭封,死后无嗣,吉端二子又袭封。明朝亡后,袭封的吉王逃往广东,死于缅甸。吉端王的第三子朱翊铤(yan延),封长沙郡王。朱翊铤的庶子朱万世,在明亡后,逃往宁乡周家,为避祸,改姓周,其子孙一直姓周。
二、迁徙分布:
1、周氏早期主要在河南发展繁衍。这一时期,周姓迁徙到今河南南部、江苏北部等地,并在当地形成望族,即汝南周氏、沛国周氏。
周平王之后,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汝南安城周氏都是西汉汝坟侯周仁的后裔,周仁生十子,徙于安成。周仁5世孙周燕,生5子,后皆至刺史、太守之职。5子号称"五龙",各居一里,皆以儒学传家。子孙繁盛,分衍出许多支脉 魏晋南北朝之时,因北方长年战乱,出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周姓族人也随从中原的士族大举南迁。两晋时期,汝南安成周氏周浚一门三封。周颤,周嵩。周馥等著名人物。安城周氏周景家族一支迁居今安徽庐江,形成旺族其后裔世代在朝廷为官,散居各地.隋唐时期其中一支由山东迁徙湖北后再迁徙湖南,即周敦颐家族汝南安城周姓,自周燕始,除了其五个儿子,史志上留有姓名并立传者多达二百三十九人,代代人才辈出,为官者甚多。此现象堪称历史奇迹汝南安城周氏各家族经过战乱之后纷纷逃亡外地,最终遍布全国
2-唐初,有周姓族人随陈元光入闽开基福建漳州。
唐朝末年,军阀混战,河南光州固始县周姓迁徙福建。唐僖宗中和年间(881—884),周德琰为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县令,生三子,三子随父居固始县。唐昭宗乾宁四年(896),六镇藩镇叛乱,周德琰次子周枢,与游、刘、翁、范等姓人闽,选择福建建瓯县(1913年建安、瓯方二县合并设置)的马伏为世居地,称为“马伏周家”。周枢随父宦居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昭宗乾宁四年人闽,居住马伏,为人闽之始祖。周枢的后裔周枯,于北宋太宗淳化二年(991),迁居福建崇安县的仙店,周枯为仙店支派的一世祖。
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宋高宗南渡长江,河南固始县周姓随宋南渡,迁至闽汀宁化(今福建省宁化县,古代宁化县属汀州),犹长于宁化。南宋末年元朝初年,这支由河南迁人福建宁化县的周姓,继续南迁入广东梅县
3-北宋末年与南宋末年从中原南徙广东。
新会县桥亭房周氏,始祖周海门,原河南汴(汴京,开封)人,宋南渡后居广东南雄珠玑巷,后乃居新会桥亭。又,新会县沙富房周氏,一世祖周监,字天枯,原籍河南许州长葛县,遭元乱,千里间关,扈宋少帝至粤之冈州崖山。
广东新会县这二房周氏,原籍均在河南,分别是南宋初年随宋高宗南渡与南宋末年随宋少帝南徙的。
梅县周氏大始祖周仁德,原籍河南固始县,随宋高宗南渡,迁居福建宁化县。南宋末元初,其裔孙“由闽迁粤”,迁居广东长东县(今五华县,在广东东部,梅江上游),至七世祖周(王宣),始迁梅县。周碹是梅县始迁祖,又是由闽迁粤的七世祖,所以至今广东梅县周姓称他为“始祖七位公”。
4-元末明初,江西吉安府周姓移民湖南邵阳地区。石碑周氏初祖炳四公,兄世常,生江右(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于元明间徙居湖南宝庆邵东之石碑。湖州周氏,一世祖周志亮,元末明初“奉旨屯垦湘潭,后卜居湘潭”。周志亮次子周肇翔,洪武年间“迁屯益阳”,于是“隶籍益阳”。清初江西移民湖南的第二次高潮中,湖南衡山始祖,是由江西永新县厚田迁来。又有一支“明洪武五年(1372年)奉旨入蜀,而创业重庆府涪州”,明末清初,该支周有仁宁君之子周可伦自重庆涪洲响水沟从戎至四川苍溪落业。
明清以来,周姓比较集中的省份是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
5-周姓在台湾主要集中在台南、台北两地。
周姓大多是祖上由北方南迁福建和广东,再由福建、广东移居台湾的。
清康熙到乾隆年间,有泉州人周延群乘船东渡,入垦台北县石碇乡;泉州人周炎移居台北县景美镇开垦奠基。清嘉庆年间,富阳(今属浙江)人周凯曾任台湾道台,后死于任上。
6-大陆周姓移居海外,始于鸦片战争以后的晚清时代;周姓旅居海外的地方,主要是中南半岛与南洋一带;海外周姓侨胞,主要来自大陆的福建、广东(包括现今的海南省)两省。海外周姓华人来自广东省的潮州、汕头地区的,占较大比例。
1)广东省揭阳县的伯劳浦乡周氏。明朝洪武初年,其始祖周朴叟,人称周伯,由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迁来广东揭阳县。他在埔上开荒,又引清泉上埔,人们于是将“埔”字去土添水,改为“浦”字,将“伯劳浦”作地名。伯劳浦乡往海外谋生的人较多。泰国首都曼谷有旅泰揭阳县伯劳浦家族会,此外还旅居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2)福建周姓移居南洋。清末福建周姓之移居南洋,先后梯航南来,开拓新天地。其彰明较著的创始人有:周英美之开埠文德甲,周公南之经营巫罗加什,周公秀之垦殖麻坡浮林望,周卿昌、周卿安之贸迁于新加坡及马六甲,周孙品、周孙华之往来各地沟通侨信等。
三、郡望、堂号:
1 郡望(汝南、沛郡、陈留、浔阳、临川、庐江、泰山、淮南、永安、河间、临汝、华阴、河东、清河、江陵、长安、河南、昭州)
汝南郡:汝南安城周氏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开基始祖为周平王少子姬烈第十八代裔孙周邕。有汝南周氏遍天下之说。汝南安城周氏在汉晋南北朝隋唐宋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这支周姓人中历代人才辈出.有汉执金吾周球.汉决曹掾周 燕.东吴大都督周 瑜.晋征西将军寻阳侯周访.晋梁益诸军都督鹰扬将军爵建城公周楚.晋龙镶将军周虓.梁庐桂二州刺史保城侯周灵起。唐武卫大将军周法尚.唐左屯卫大将军谯郡公周绍范.唐左金吾大将军征南大元帅周如锡.唐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侍郎当朝宰相周墀.宋礼部侍郎周元孙等人.自周邕开基之始,世代文武进士及第入仕.赫显历代朝廷.
临汝郡:唐天宝初年改汝州置,治所在梁县(今河南临汝),乾元初又复名汝州。临汝周氏也是由汝南安成周氏分出的,是汉汝坟侯周仁的第三十二代裔孙屯田员外郎常州长史周基。周基子周允元,仕至凤阁侍郎、平章事
沛国郡:汉时置郡。此支周氏,部分人于秦代迁往沛郡,成为当地著姓 汉代汾阴侯周昌、周勃、名将周亚夫即属此支。。
陈留郡:西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汉代周仁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的周震。
河间郡:西汉高帝置河间周氏世居河间文县(今属河北),自称出自汉汝坟侯周仁之后,是汝南安成周氏的分支。这支周姓人中最为著名的是北周时的周惠达。
华阴郡:唐天宝元年改华州置,治所在郑县(今陕西华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华州。华阴周氏的族源尚不明确。其家谱称为晋宋之际有位名为周谟的人,曾随大将朱龄石北伐,自丹阳(今江苏南京)入关,后来留居华阴(今陕西华县),遂为华阴周氏开基。隋唐时,这支周姓人中有乐州刺史周儒、嘉川公周护仁、亳州刺史周志珪、少府监周元珪、冀州刺史周履顺等人。
河东郡:初置于秦代,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夏县西北),隋朝时移治河东县(今山西永济西南),一度改名为蒲州。汾阴县即是该郡辖县之一。河东周氏也是汝南安成周氏的分支,自称是汉汝坟侯周仁的后代,世居河东汾阴县(今山西万荣西南)。唐代时,这支周姓人中有主客员外郎周子敬、登州刺史周征冲、蜀州刺史周彭年、大理司直周万年、大理评事周载、国子博士周元达等人。
清河郡:西汉置,治所在清阳县(今河北清河东南),东汉移治甘陵县(今山东临清东北),称清河国,此后亦郡、国互称。北齐移治武城县(今清河西北),隋唐时一度称贝州。这支周姓人的祖源待考,是唐朝时出现的新郡望。其中有凤阁舍人周茂祯等名人。
江陵郡:唐天宝初年改荆州置,治所在江陵县(今属河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荆州。 这支周姓人的血统源流尚待进一步考察,在唐代有卫尉少卿周敏道等人知名于世。
长安郡:唐置,治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长安周氏本属于姬姓,是周赧王的后代,在唐代先天(712-713年)年间,因避唐玄宗名讳改为周姓。这支周姓人自北朝以来就是关中大姓之一,曾相继出了北周太子太仆姬愿、唐职方员外姬思忠、万年令姬处逊、丹州刺史姬思恭、长安令姬道斌等著名人物。唐代以后,这支周姓人中的一些人又恢复了姬姓,但大多仍保留周姓不改。
河南郡:即秦代的三川郡,汉代改名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下辖22个县,相当于今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河南周氏出自鲜卑拓跋部,开基始祖为周摇。这支周姓人中有右千牛将军周虔智及其子周思亮、周思敬等人。
昭州郡:贞观八年(634年)由乐州改。乐州,武德四年以始安郡平乐县改,治所在今广西平乐西。因昭州曾名乐州,这支周姓人又被称为乐州周氏。 昭州周氏以世居昭州知名,先祖所出尚待考证。唐朝时,这支周姓人中的周孝谏等人世代担任乐州首领,其后又有周万才、周君谟等人,分别任永州、柳州刺史。
2、堂号:
1_)细柳堂:汉文帝六年冬,匈奴6万兵马犯汉。文帝令周亚夫驻兵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几日后,文帝御驾亲往劳军。走近军营,只见甲兵森严,个个持刀执戟,张弓挟箭,如临大敌。当令门岗传报,营兵却直挺挺地站着,一丝不动,并喝令车驾停住,说:“军中闻将令,不闻天子令!"文帝亲自来到营门,又被哨兵拦住,文帝只好交出天子的符节,让哨兵进帐回报。亚夫验了证件,才下令开门放入车驾。一面嘱咐:"营内不准跑马。"车驾和随从骑兵只好按辔徐行。进入营门,亚夫才不慌不忙地出帐迎接,文帝慰问后,一出营门,兵士仍关上营门,严整如故。文帝回头看了看,高兴地说:"这才是真将军呀!象亚夫这样的将军,和他练的兵,才使敌人无缝可钻呀!"
2_)爱莲堂:北宋哲学家周敦颐,一生清正廉洁,一生最爱莲花。曾作《爱莲说》,通篇百余字:“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他把莲花比成君子,推崇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
3_)自立堂号:世德、亦政、诵芬、清白、继述、绍濂、世善、大本、承志、景濂、雍睦、敦叙、忠厚、敬爱、集贤、永思、承思、濂溪、敦稼、孝思、叙伦、笃佑等。
四、家乘谱牒:
湖南:濂溪汝南周氏族谱共八十九卷。 江苏:周氏族谱六卷、周氏家谱十八卷、润州周氏重修宗谱十卷、江都周氏家谱六卷、润东周氏族谱三十二卷、蒋湾桥周氏宗谱十四卷 浙江:周氏家谱不分卷、周氏宗谱不分卷、武林周氏家乘不分卷、余邑周氏宗谱三卷、汝南周氏宗谱四卷、姚江孝义周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周氏宗谱、谷阳周氏族谱十六卷首一卷、周氏族谱一卷、周氏续修家谱十一卷首一卷、周氏四修族谱十二卷、小云南周氏宗谱一卷 安徽省肥东县王铁乡周冲村"爱莲堂"家谱八卷
五、历史名人:
周亚夫[?一前143],西汉名将。沛县(属今江苏)人。周勃子,初封条侯。文帝时,匈奴东进,他以河内守为将军,防守细柳(在今陕西咸阳),军令严整,被誉为“真将军”。景帝时,任太尉,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迁丞相,谢病免。后以子私买御物所累下狱,绝食死。
周 处[约236-297]:西晋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南]人氏,字子隐,吴时为东观左丞,晋平吴后,历任新平太守,迁御史中丞,后任建威将军,封平西将军、周孝侯,当地至今流传着他改恶从善、射南山虎、斩长桥蛟之传说,京剧传统剧目《除三害》就是表现他的故事。
周敦颐[1017-1073]:北宋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氏,曾官大理寺丞,国子博士。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小溪上,以营道故居濂溪名之,后人称其濂溪先生。他依据陈抟的《无极图》,著《太极图说》,理学大师朱熹曾推崇他为理学的创始人。著有《爱莲说》。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氏。平生创作了许多新词调,其词格律谨严,写法新颖,被词学界推誉为“巨擘”,对后世影响很大,开南宋格律词派之先河。
周 昉:唐代以画肖像、佛像著称的名画家,出身显贵家族。其画风为“衣裳简劲,色彩柔丽,以丰厚为体”。宋代的米芾将他与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三人并称为"四大人物画家"。
周 瑜[175-210]:三国吴之名将,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氏,建安13年[208年],火烧赤壁,大败曹操大军,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精音乐,时称“曲有误,周郎顾。”
周树人[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本名,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氏。周敦颐的第三十二世孙。《人民日报海
我为外甥取名字
本文2023-09-22 03:23:4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1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