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怀与保路运动有什么关联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5收藏

盛宣怀与保路运动有什么关联,第1张

盛宣怀 保路运动

盛宣怀是清朝的邮传部大臣,他的发迹与李鸿章有关。李鸿章在与洋人打交道的过程中,经常让盛宣怀为他办理某些事情。盛宣怀也为北洋 办理了很多事情,他曾经管理过轮船招商局,他很善于兴办实业。盛宣怀保路运动两者又有什么关联呢?

盛宣怀雕像

李鸿章去世后,盛宣怀被清 任命为邮传部尚书。英美法德四国银行团逼迫清 偿还贷款,盛宣怀提议铁路收归国有。清 批准了盛宣怀的议案,盛宣怀给四川总督王人发发电,电文被公布后,四川民众掀起了保路运动。

盛宣怀保路运动爆发后,提议派兵镇压。清 派赵尔丰出任四川总督,镇压保路运动。保路同志会在成都 , 清 收回路权。在四川总督府门前 的人员遭到枪击,死亡二十余人。

四川保路同志会派出了 团, 团到北京向朝廷 ,希望朝廷能够放弃铁路收归国有的政策。盛宣怀对此并不支持。朝廷将 团押解回原籍,保路同志会在看到清 的流氓行径后,掀起了武装 。

保路运动最后引发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更是成为了辛亥革命的开端。辛亥革命爆发后,盛宣怀遭到了各方的指责,清 将他革职查办,流放到大连。后盛宣怀逃亡日本神户。盛宣怀在一生中兴办过很多事业,包括创办轮船招商局,协助张之洞将汉阳铁厂变成官督商办,开设萍乡煤矿,但晚年提议铁路国有的失误造成了保路运动的爆发,继而葬送了清王朝。

保路运动时间

保路运动时间是1911年5月9日,在这一天,清 宣布了铁路国有的政策,川汉铁路与粤汉铁路被清 收回。这两条铁路是民间集资修建的,集资股东中有商人、绅士、地主,还有农民参与其中,清 的政策引起了这些人的反对,他们掀起了保路运动。

辛亥革命***孙中山

铁路国有的政策对清 来说是一步险招,清廷也知晓其中的要害。但是英美法德四国的银行团逼迫清 偿还贷款,清 只能将川汉铁路与粤汉铁路卖给西方列强,以此偿还贷款。铁路国有政策宣布后,利益受到牵连的四个省份民众相继掀起保路运动。

清 灭亡的时间是1911年,与保路运动时间正好是同一年。保路运动爆发后,清 派遣武昌新军入川镇压叛乱。武昌新军入川后,武昌空虚,城中的革命党趁机起义,发动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为辛亥革命打响了头一枪。清王朝在辛亥革命的打击下灰飞烟灭。

清朝的邮传部尚书盛宣怀与督办大臣端方向四川总督发电,告之朝廷收回铁路的政策。电文被公开后,四川全省哗然。在第二天,成都的岳府街上挤满了 的人。 人群成立了保路同志会。

继四川掀起保路运动后,湖南、湖北、广东三省相继掀起了保路运动。湖南长沙在1911年5月4日举行了万人 ,广东的粤汉铁路股东也召开万人大会。在海外的侨胞和留学生也举行 ,支持国内的保路运动。

保路运动口号

保路运动掀起后,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四省相继组建保路同志会,并提出自己的口号。四川保路同志会最先组建,刚开始提出的保路运动口号是“盛大臣卖国”。他们强烈指责邮传部出卖铁路权益。

盛宣怀

四川保路同志会逐渐发展壮大,后期的保路运动口号是“商人罢市,学生 ,工人 ,农民抗纳租税“。四川保路同志会还向川督王人发上书,要求朝廷惩治卖国贼盛宣怀。王人发向内阁致电,要求朝廷考虑放弃铁路国有的政策。

湖南保路同志会的保路运动口号是“拒债”、“集股”,长沙举行了各阶层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株洲万余名铁路工人举行大 。湖南各界人士还在巡抚衙门前举行 , “铁路国有”的卖国政策。

广东的保路同志会也提出“万众一心,保持商办之局”的口号,并在广州举行股东万人大会,痛斥 的流氓政策。广东保路同志会还向四川、湖南、湖北的保路同志会发出支援电文。海外的侨胞和留学生也发电支持国内的保路运动。

清 将铁路收回后,会卖给西方列强。因此各省的保路运动口号中会提及惩办卖国贼的字词。川汉铁路与粤汉铁路是铁路沿线四省人民的血汗钱积攒起来的,清 想要抢夺他们的血汗钱,自然会遭到反击。因此各省的口号中包含着誓死保卫铁路的言语,保卫铁路就是保卫他们自己的个人财产。

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发生在1911年5月的保路运动亦称为“铁路风潮”,是中国近代史上为保护铁路 及民营资本,由四川劳动人民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历史评价说保路运动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导火索,纵观这两场革命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影响,此类评价不无道理。

武昌起义图

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先后发生于1911年的5月和10月,仅仅半年间,中国各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已达到了 ,继而爆发的辛亥革命终于为腐朽的清王朝敲响了最后的丧钟。

公元1911年5月11日,清 为了向四国银行借款用以镇压国内革命,悍然宣布“铁路国有化”,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转手又卖给英、法、德、美四银国银行,以换取巨额贷款。

这等卖国求荣的行径激起了多省人民的强烈反感,遂在各地民主革命党人的推动下爆发了大规模保路运动。在四川保路人士的倡议下,各地纷纷组织“保路同志会”,以“破约保路”为宗旨,号召数以万计劳动者加入革命阵营,对抗清 的野蛮镇压。

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逮捕保路同志会代表,枪杀数百 群众,次日又下令解散各处“保路同志会”,此举激起了四川民众更大的愤怒,遂将保路运动进一步推向 ,以更激烈的手段对抗清 的暴行。

1911年10月10日,在四川保路运动的影响下,湖北相继爆发了武昌起义,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更大规模的兵变由此而起。至此,保路运动与武昌起义终于引发了最终推倒清朝统治基石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保路运动

辛亥革命保路运动是相互联系的。保路运动爆发后,保路同志会内部分成两派,一派是温和的立宪派,主张以和平方式向清 ,给清 施加压力,以此让清 收回铁路国有的决定。

孙中山

一派是革命派,革命派都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这些人联络四川当地的哥老会,准备举行武装起义。清 在看到四川的保路运动后,派以血腥出名的赵尔丰担任四川总督。赵尔丰上任后,诱捕了保路同志会的几个头目,这激起了保路同志会更大的反抗。

保路同志会中的革命派决定武装反抗赵尔丰,他们联络四川各县城中的会党势力,袭击当地的官府。清 接到赵尔丰的告急后,调派武昌新军入川平叛。端方带领武昌新军离开湖北后,湖北全省空虚。

武昌的革命党趁机起义,爆发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后,全国各地的革命党相继发动起义,这些大大小小的起义组成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朝的领土只剩下直隶省和东北三省。

四川的革命党起义后,赵尔丰被抓捕,四川军 判处赵尔丰枪决,保路运动至此结束。保路运动是反抗清 出卖铁路,辛亥革命是反抗清 出卖国家,两者有着共同之处。保路运动的范围波及四个省份,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群众基础。辛亥革命保路运动的扩大化,最终推翻了腐朽黑暗的清王朝。

中国古代统治者一直奉行着“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的形象一直被丑化,所谓“无奸不商”,人们都认为商人是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小人。晚清时期,商人的地位终于有所提高。从江浙富庶之地,走出了三位知名的大商人——胡雪岩、盛宣怀和张謇。那么这三人到底谁更胜一筹呢?

胡雪岩是这三人之中出身最为低微的,也是结局最为凄惨的。他的人生可谓大起大落,颇为传奇。1823年,因为父亲早亡,胡雪岩小小年纪就去了钱庄做学徒,在这里他认识了落魄的书生王有龄,出于江湖义气和赌徒心态,胡雪岩私自挪用了钱庄500两白银给了王有龄。王有龄成为浙江巡抚之后知恩图报,帮助胡雪岩开了钱庄,还给胡雪岩保荐了一个知县的头衔。王有龄死后胡雪岩又抓住时机向接任浙江巡抚的左宗棠送上了十万石军粮,胡雪岩也因此得到了左宗棠的保举。他人生最为辉煌的时候,黄马褂加身,二品顶戴,风头无二。胡雪岩和左宗棠合作谋事将近二十年,依赖官场,是胡雪岩的不二选择。

胡雪岩积累了大量财富之后,一边热衷于慈善,一边大肆挥霍,按照今天的话,胡雪岩就像是一个暴发户一样。胡雪岩乐善好施,捐款赈灾,人人都知道他这个首富,人人都称他为“大善人”。而这位大善人在很多人眼中也是一名冤大头,他和很多有钱人一样喜好古玩收藏,但他在文物鉴赏上几乎一窍不通,他认为只要挑贵的买就准没错。在李伯元《南亭笔记》之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胡雪岩曾经和一名富豪一起捧一个叫作周凤林的戏子,他为了博一个面子,给了这个戏子千两白银,差不多就是现在20多万元人民币。

胡雪岩这个曾经几度被搬上荧屏的历史人物,出身低,一生奇遇不断,结局凄惨,只要听过他故事的人都会记住。相比之下,盛宣怀似乎就成了那个导致胡雪岩悲愤而终的“反派人物”。其实导致胡雪岩失败的根源还是在于他自己的,和盛宣怀相比,他少的不仅仅是运气和心机,而是眼界。

盛宣怀1844年出生于常州的官宦世家,从小就被祖父和父亲精心教养,对他寄予厚望。盛宣怀少年屡试不中,但因为父亲的关系,他结识了不少各地官员,其中就包括了李鸿章。胡雪岩是在积累到一定财富的时候才遇到了左宗棠,而盛宣怀的成长,是李鸿章亲手扶持的。

胡雪岩一直当盛宣怀是李鸿章手下的小毛孩,根本没有和自己对抗的能力。他没有注意,盛宣怀几十年之内,已经将轮船招商局、天津电报局、中国通商银行等等多个洋务产业掌握在手中。说起胡雪岩,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词就是“红顶商人”,但说白了,他依旧是个私营企业老板,而盛宣怀则是诸多官办企业的负责人。在那个年代,无论是电报、轮船、矿业还是银行,都是前途无量的前沿产业。胡雪岩的巅峰期为何短暂?其实很容理解,他是丝业巨擘,几乎垄断了国际市场。但即便他手中有资本,他也没有尝试过投资新式的企业,他不接受新式的企业经营理念,一直以传统商人的管理方式经营。盛宣怀想要追上胡雪岩,即便不用手段,也是早晚的事情。而胡雪岩依旧在坚持着自己的老旧钱庄,从这点上来看,盛宣怀已经赢了。

和胡雪岩一样,盛宣怀也非常热衷于慈善活动,他本身不及胡雪岩奢侈,但他有个败家子儿子盛恩颐,没多少年就把他的千万家财给挥霍了。

张謇和盛宣怀、胡雪岩又不同了。他比胡雪岩晚生了30年,和胡雪岩一样出生在贫寒人家,他15岁的时候考中了秀才,人们觉得这孩子聪明,而考了二十几年,他42岁的时候才考中状元,而且这个状元还是慈禧太后破格提拔的。张謇中了状元之后,父亲就去世了,他是在极为复杂的心情之下接受人们的庆贺,长年追逐名利和清王朝的腐败,让张謇心力憔悴。

胡雪岩和盛宣怀都想要借由商场进入官场,一辈子没有放下对功名的执念。而张謇呢,他有了状元之名,却愿意放下一切办厂救国。张謇兴办实业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刚开始他面对重重困难,翰林院三番五次催促他前去任职。张謇却说:“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张謇的第一家纱厂是在艰难的筹款之后才开办成功的。相比于坚持传统行业的胡雪岩,在李鸿章的指导之下接触了先进行业的盛宣怀,张謇的创业之路都是他自己摸索出来的。已经迈入中年的他,能够很快接受现代企业的理念,为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他邀请了国外的技术人员前来自己的工厂之中做指导。

张謇和盛宣怀曾有过多次接触,盛宣怀表面上对张謇表达支持和敬佩,而在支持的同时,盛宣怀也在钳制张謇企业的成长。他们曾经一起提倡官商合办,却屡次出现矛盾,盛宣怀的掣肘让张謇发愤图强越挫越勇。张謇令人佩服的不仅仅是放弃仕途实业救国的信仰,还有他有钱之后,在公共事业上做的努力。张骞开办学校,投身慈善事业,开办中国第一座博物馆,鼓舞女子就业……张謇的儿子张孝若和父亲一样十分简朴,他穿着带着布丁的衣服,一周只吃一次鸡汤。张謇的去世让张謇的产业一蹶不振,而张孝若也因为家业被杜月笙眼红被人暗杀在上海。

相比于胡雪岩,盛宣怀的商场经历更加丰富,眼光更加长远,而说到底两人追求的终究不过是名利二字;张謇的一生更加值得敬佩,他以商人的视角,以儒生的博爱和自觉推动着这个国家的进步,希望以自己的力量让百姓们日子过得好一点。

清朝末年的商场何止是战场,红顶商人胡雪岩之所以能成功,无非是天时地利人和。但和张謇相比,他固执、好色,没有在生意场上看透人心。他在为自己的商业帝国选择管理班子之时,已经显露出他不够高明的经商水准。胡雪岩的成功是一部好的升职典范,而他的失败也是一条商业警戒线。

盛宣怀没有想到的是,赵尔丰并没有直接听盛宣怀的安排。他认为此事事关国权,在上任之前就与王人文通信,认可王人文缓和处理的方法。并且赵尔丰致电内阁,要求将修路款交由资政院决议,谨慎处理。

如果说在这个时候,川人为了这笔经济纠纷,还只是处于和平争权的阶段。可是两件事情的发生,为这星火助势,成为燎原。其一,是盛宣怀为了继续筹集修路款项,向列强借款。四国借款合同传到成都,舆论哗然。《蜀报》直接刊登文章,痛骂盛宣怀为卖国奴。其二,是自负盛宣怀认为这点小事,何必走什么流程,直接致电川汉铁路宜昌分公司总经理李稷勋,将700万现银扣住并转出。700万修路款已经实质上被盛宣怀控制在了自己的手里。

四川的民众被彻底激怒了。此时,保路运动从和平争权,升级成为抗争运动。赵尔丰弹劾盛宣怀处事急躁,酿成祸乱。而内阁则执行盛宣怀的意志,坚持铁路收归国有,如有抗议,视同为乱党,严斥赵尔丰平息保路风潮不利,如再不平息,也将治罪查办。赵尔丰面对中央对自己的严厉斥责,为保自己的乌纱帽,只好把枪口对准了争权的群众。事件再次升级。于是,中央令湖北的端方带领所练新军,入川镇压。

(保路运动纪念碑,至今依然立在成都街头)

正是趁新军入川,湖北空虚之际,武昌起义打响,中国大革命轰轰烈烈的开始了。前去镇压保路运动的端方军队哗变,端方被新军乱刀砍死。而后,在四川向争权民众开枪施压的赵尔丰,也被革命军逮捕处死。盛宣怀被革职,逃往日本。保路运动不出半年,革命已经势若燎原,大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布退位,一个王朝就此覆灭。

从保路运动的前因后果我们可以看出,盛宣怀行事专权蛮横,确实是导致该事件升级,川人起义的最主要原因。可是因为保路运动而致使武昌起义更加顺利地进行,则是盛宣怀万万没有想到的,也是历史的诡谲之处。所以,说盛宣怀是清朝灭亡的“误国首恶”,确实牵强了一些。清朝灭亡,是积贫积弱多年的结果,把王朝覆灭的原因推给某个人来承担,都是有失偏颇。

(《清史稿》总编纂赵尔巽)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路运动初期试图缓和行事,后来又血腥镇压群众,最终因此事而死的赵尔丰,正是清史稿总编纂人赵尔巽的弟弟。赵尔巽在清史稿中是秉笔直书,还是夹带私货,相信看过此文的您,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盛宣怀传》版本好

《盛宣怀传》是一本在2007年5月1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夏东元教授所著的书。本书记载了盛宣怀在洋务运动中创办并经营轮船、电报、纺织、煤铁矿、铁路等实业,创办银行、开办中国近代大学堂等活动,如实并全面地反映和评价了盛宣怀的一生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与贡献。

全书共分十五章,主要内容包括,由封建知识分子向新型洋务人才转变,初显经营才干和自身的官商矛盾,湖北煤铁矿开采及其经验教训,大力经营电报局,督办轮船招商局,大发迹的准备就绪,大发迹开端的1896年督办铁路总公司,扩大矿务经营和中国第一家银行的创办,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等。书中收集了近80幅珍贵照片,使全书文图并茂,更具可读性。

盛宣怀为不可少之人。(慈禧太后评价)

志在匡时,坚韧任事,才识敏瞻,堪资大用。(李鸿章评价)

可联南北,可联中外,可联官商。(张之洞评价)

热心公益,而经济界又极有信用。(孙中山评价)

卖国贼、官僚资本家、土豪劣绅。(鲁迅评价——出自其《从盛宣怀说到有理的压迫》)

处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做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盛宣怀传》的作者夏东元对盛评价)

清末的一个政治家、企业家和福利事业家。

盛宣怀谢世,不足百年。史家回忆,1917年移柩时队伍途经上海的大马路(南京路)、广西路、四马路(福州路),直到外滩的金利源码头(十六铺码头),一路人头攒动,电车公司甚至不得不停驶了相关路段的车辆。当年如有“中国富豪榜”,盛宣怀必在前排。但如果仅用带着铜臭味的“官商”或“商官”来定义盛氏,难免摸象之讥。此人一番作为,与中国近现代史“牵丝攀藤”,根本无从切割,向度颇为丰富,趣味绝非小众。

旧中国近代化第一阶段中创建起来的主要近代工矿交通运输和金融企业,大半通过盛宣怀之手,盛宣怀是旧中国第一代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奠基人,也是旧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领袖人物过去把他简单地说成是“官僚买办”,同样有失公允。盛宣怀的主要过失同样在于:没有能在兴办近代企业奠定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同时,突破封建政治体制的上层建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反而利用控制近代企业的能量,向晚清政府谋求“高官”,使自己陷入封建政治体制的旋涡。正如夏东元在《盛宣怀传》代序中所说:“终其生未能克服保守政治主张与进步的经济实践间的矛盾。”凭盛宣怀创建近代企业的经济实践,他对封建政治体制和封建传统思想的危害性,应该比李鸿章有更深的感受。所可惜的是,他在政治思想上,同样未能冲出两者的牢笼,始终站在晚清政府反动保守的立场。在戊戌维新运动中,他公开提出与康、梁等人相对立的变法方案,说什么“中国的根本之学不必更动,止要兵政、工政两端采取各国之所长。”在八国联军入侵时,他为了维护近代企业的安全,积极创议和组织“东南互保”,虽然违反了慈禧的意旨,但又和列强的侵略利益相一致。1911年5月9日,在他邮传部大臣任内宣布的“铁路干线国有”命令,成为爆发辛亥革命的导火线。辛亥革命爆发以后,他又竭力动员袁世凯出山,积极参预调兵运粮,企图扑灭革命烈火,挽救晚清政府,终于成为辛亥革命的打击对象。其结果是:他死保的晚清政府还是寿终正寝,他做大官的迷梦到底不得不破灭,他的近代化事业也大大受到干扰和影响,未能获得正常的发展。总之,李鸿章与盛宣怀,在中国大地上,首先创建近代企事业,是为中国第一代资本主义近代化立下了大功;而他们的未能冲破封建政治体制和封建传统思想的牢笼,成为旧中国第一代近代化失败的关键,又是主要的过失。

高等学府,古已有之,但把高等学府称为“大学”,在我国则是清朝末年之事。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被誉为“东方康乃尔”的天津北洋大学堂(现天津大学的前身)创立,这就是我国第一所新式大学。在当时,其头等学堂的毕业生可免试进入美国哈佛、耶鲁等著名大学。有意思的是,出任该学堂的首任督办,也就是我国的第一位大学校长,竟是素有中国“商父”美誉的盛宣怀。以“铜臭”之身,聚书香之气,盛宣怀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的确耐人寻味。 盛宣怀与中国现代教育有着不解之缘,其创办北洋大学堂仅仅是一个开始。盛宣怀为什么如此热心教育事业,究其原因,恐怕与他自身的经历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一方面他是传统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另一方面,与“西学”相似的经世之学使他终生受益,特别是通过从事洋务事业,他深知“西学”的重要,却又深感自身知识的不足,在具备一定经济基础之后,捐资建学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所以说,盛宣怀堪称我国捐资创办大学的第一人,而且在他的整个办学理念中,莫不闪现着“经世致用”的光辉,他为北洋大学堂定下的校训就是“实事求是”,这个治学理念延续至今,始终未改。

盛宣怀与保路运动有什么关联

盛宣怀 保路运动 盛宣怀是清朝的邮传部大臣,他的发迹与李鸿章有关。李鸿章在与洋人打交道的过程中,经常让盛宣怀为他办理某些事情。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