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美国有两位热衷发掘恐龙的人,给点资料.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2收藏

二十世纪初美国有两位热衷发掘恐龙的人,给点资料.,第1张

忘了曼特尔这个名字以及他那位热爱大自然的妻子

"恐龙"之名的由来

实际上,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肯定是由来已久早在曼特尔夫妇发现禽龙之前,欧洲人早就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确切归属,因此一直误认为是"巨人的遗骸"至于我们中国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采集地下出土的大型古动物化石入药,并把这些化石叫做"龙骨"谁能肯定,这"龙骨"之名与恐龙化石的发现就没有联系吗

但是,直到曼特尔夫妇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了这是一种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因此,随后发现的新类型的恐龙以及其它一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名称全都和蜥蜴有关,例如"像鲸鱼的蜥蜴","森林的蜥蜴"等等同时,由于最初引起人们注意的这些远古动物化石,往往个体巨大,奇形怪状,着实令人恐怖

随着这些令人恐怖而类似于蜥蜴的远古动物的化石不断被发现和发掘,它们的种类积累得越来越多,许多博物学家已经开始意识到它们在动物分类学上应该自成一体到了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爵士用拉丁文给它们创造了一个名称,这个拉丁文由两个词根组成,前面的词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后面的词根意思就是"蜥蜴"从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这一大类彼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是却表现得形形色色的爬行动物的统称我们中国人则既有想象力又有概括力,把这个拉丁名翻译成了"恐龙"

现在我们知道,恐龙家族中确实有许多令人恐怖的庞然大物,但是也有一些小巧可爱的"小东西"如果你到北京动物园西边不远的中国古动物馆去看一看,从身长不足1米的鹦鹉嘴龙到身长达22米的马门溪龙,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各种恐龙一定会使你对恐龙世界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现在我们还知道,恐龙根本就不是蜥蜴它们虽然都属于爬行动物,但是在门类繁杂的爬行动物大家族中,恐龙与蜥蜴的亲缘关系相差得还相当远呢

最大的恐龙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身材最大的恐龙是震龙,它的身长有39至52米!身高可以达到18米!!体重达到130 吨!!!也就是说,2到3条震龙头尾相接地站在一起,就可以从足球场的这个大门排到另一个大门而如此沉重的庞然大物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话,它那硕大的巨脚每一次踩到地面都会使大地发生颤抖,就像地震一样这就是"震龙"一名的含义

震龙生活的时代是大约1亿6千2百万年到1亿3千6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在动物分类学上,它属于蜥臀目,蜥脚亚目,梁龙科除了震龙之外,当时生活在地球上的身体巨大的蜥脚亚目(一般称为蜥脚类)恐龙还包括梁龙科的梁龙(身长26米),雷龙(身长21米,体重25吨),超龙(身长42米,肩部高519米,臀部高458米),马门溪龙(身长22米)以及腕龙科的腕龙(身长25米,体重30~50吨)等等

这些巨大的恐龙都是吃植物的,高大的身躯和长长的脖子使得它们可以吃到高树上的叶子如此巨大的身材肯定需要特别大的食量,但是这些恐龙却全都长了一个相对来说很小的脑袋和不大的嘴,怎么来满足那么大的食量呢 大概它们只能不停地吃了科学家推测,马门溪龙一天要用23个小时的时间来进食!这恐怕也是世界之最了

想一想,一头马门溪龙23个小时要吃下多少树叶呀,还有成千上万其它的马门溪龙呢,还有更多的其他巨型蜥脚类恐龙呢看来,那时侯地球上肯定是植物茂密,森林遍野,自然环境非常地优越,才使得这么多的庞然大物能够悠闲地生活在地球上

现在,我们在陆地上再也见不到如此庞大的动物,能够与它们相比的大概只有生活在海洋里的蓝鲸了雌性蓝鲸可以长到30多米,体重可以达到200吨重

世界上最长的恐龙足迹

20世纪90年代,一个由美国丹佛科罗拉多大学恐龙足迹专家马丁-洛克莱教授率领的古生物考察队在位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上的一片泥滩上,发现了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长的恐龙足迹化石其中,有5串足迹都比过去在葡萄牙发现的延伸了147米的世界最长恐龙足迹还要长,其长度分别为184米,195米,226米,262米和311米_

这些足迹是由20多条巨齿龙留下的巨齿龙是一种与霸王龙相似的食肉恐龙,但是它们生活在距今1亿5千5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那个时候霸王龙还没有出现呢_

新发现的足迹与过去在北美洲和欧洲发现的巨齿龙的足迹非常相似,说明在侏罗纪晚期的时候巨齿龙的分布范围很广_

每个足印的大小与霸王龙的足印差不多,有60多厘米长足印还显示其足后跟比较长足迹显示的跨步长度表明,这些巨齿龙的身体只比一般身长在122米左右的霸王龙略微小一点像所有的肉食恐龙一样,巨齿龙的足迹显示它的一只脚的足印并不落在另一只脚的前面,而是在左右足印之间有90多厘米宽的间距科学家据此推测,巨齿龙很可能像鸭子那样摇摇摆摆地走路

恐龙家谱

早期的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是自成一类的爬行动物,因此将其统一分类在"恐龙目"当中后来,当科学家对这些动物的知识增多以后,才发现它们实际上包括了两个不同的爬行动物目,即蜥臀目(一般称为蜥臀类)和鸟臀目(一般称为鸟臀类)二者的区别在于其腰臀部的骨骼(解剖学上称为腰带)结构:蜥臀类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叉形,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则向后伸,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类相似;鸟臀类的腰带,肠骨前后都大大扩张,耻骨则有一个大的前突起,伸出在肠骨的下方,因此,骨盆从侧面看是四射形,四个突出部分(四支)由肠骨的前部,后部,耻骨前支(也称前突或前耻骨)和紧挤在一起的坐骨和耻骨体及耻骨后支(也称后突)构成

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和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孔这个孔,在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中是没有的科学家由此推测,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为恐龙的这两个目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

两个目的恐龙分别在三叠纪晚期起源于槽齿类

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和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孔这个孔,在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中是没有的科学家由此推测,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为恐龙的这两个目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

两个目的恐龙分别在三叠纪晚期起源于槽齿类

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和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孔这个孔,在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中是没有的科学家由此推测,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为恐龙的这两个目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

两个目的恐龙分别在三叠纪晚期起源于槽齿类

蜥臀目分为3个亚目:古脚亚目,蜥脚亚目和兽脚亚目

古脚亚目是一些生活在三叠纪晚期的小型至中型恐龙,曾被称为原蜥脚类或板龙类它们身体较粗壮,半四足行走我国云南发现的著名的禄丰龙就属于古脚亚目

蜥脚亚目从古脚亚目演化而来,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巨型的素食恐龙头小,脖子长,尾巴长,牙齿呈小匙状蜥脚亚目的著名代表有产于我国四川,甘肃晚侏罗世的马门溪龙,由19节颈椎组成的脖子长度约等于体长的一半

兽脚亚目生活在晚三叠世至白垩纪它们都是肉食性恐龙,两足行走,趾端长有锐利的爪子,嘴里长着匕首或小刀一样的利齿,牙齿前后缘常有锯齿霸王龙是其著名代表

晚些时候,曼特尔先生回到了家中当夫人将新采集到的化石呈现在他眼前的时候,他惊呆了他见过许许多多远古动物的化石牙齿,可是没有一种能够与这么大,这么奇特的牙齿相似

在随后不久,曼特尔先生又在发现化石的地点附近找到了许多这样的牙齿化石以及相关的骨骼化石为了弄清这些化石到底属于什么动物,曼特尔先生把这些化石带给了法国博物学家居维叶,请这位当时在全世界都是最有名的学者给予鉴定

说实在的,居维叶也从来没有见过这类化石,而他读过的所有的由前辈科学家撰写的书籍和论文中也从来没有提到过这种化石不过,居维叶还是根据他掌握的相当丰富的动物学知识做了一个判断,他认为牙齿是犀牛的,骨骼是河马的,它们的年代都不会太古老

曼特尔先生对居维叶的鉴定非常怀疑,他认为居维叶的结论太草率了他决定继续考证从此,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到各地的博物馆去对比标本,查阅资料

欣赏

欣赏

欣赏

恐龙的头部

鸟臀目分为5个亚目:鸟脚亚目,剑龙亚目,甲龙亚目,角龙亚目,肿头龙亚目

古老的云南龙

侏罗纪之初,在地球上的各个大陆上都生活着许多类型的恐龙,由于这些恐龙在各地的面貌大同小异,因此被称为环特提斯海恐龙动物群_

在这个环特提斯海恐龙动物群中,生活过一类以发现地--我国云南省命名的云南龙,它们是侏罗纪刚刚开始就出现的一种古脚类恐龙_

云南龙长有一条长长的脖子,四足行走,以植物为食令人惊奇的是,云南龙的牙齿非常奇怪,身为古脚类恐龙,它的牙齿却长得非常像一种蜥脚类恐龙--腕龙的牙齿云南龙长有60多颗牙齿,这些牙齿不仅形状像蜥脚类恐龙的牙齿,而且连磨蚀的方式都与蜥脚类恐龙相像这种情况很可能正是蜥脚类恐龙起源与古脚类恐龙的证据之一

多谢收看!!!~~~~

恐龙简介

恐龙源自数十亿年前生活在海洋裏的微生物渐渐微生物演化成鱼类由於海洋裏的生物渐多,鱼类又演化出在陆地上行走的两生类,接著并演变出爬行类

恐龙有陆地王者之称,他们生存於大约2亿2500万年前至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其间历时约1亿6000万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陆地上的植物也随著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

恐龙时期

三叠纪—(约2亿4千8百万到2亿8百万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一个时期当时所有的陆地形成了一个超级大陆,叫做盘古大陆,北半部称劳拉西亚古陆,南半部则是冈瓦纳古陆

___ 当时各地的气候都限暖和或者炎热极地没有冰层覆盖,沙漠在内陆地区扩展显花植物尚未演化出来

侏罗纪—(约2亿1千万—1亿4千万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二个时期在亚洲针叶树和银杏繁茂盘古大陆继续分离

白垩纪— (约1亿4000万—6500万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三个时期虽然恐龙不断繁盛,但是在这个时代末期就都灭绝了 在三叠纪开始分裂的盘古大陆到了白垩纪即很快地形成了大西洋从6500万年前到现在为止

恐龙时期

恐龙类别

主龙亚纲大致上可分为两个目:「蜥盘目」和「鸟盘目」

蜥盘目:

蜥盘目具类似蜥蜴的三角状腰带,原始类型为后足行走,而进步代表又有四足行走者,分肉食恐龙和素食恐龙根据「肢骨结构」,结合「生活方式」,蜥盘目又分为两个亚目:兽脚亚目和蜥脚形亚目

鸟盘目:

腰带为四射型结构,与鸟类者相似,除鸟脚亚目外,其馀是四足行走动物,大部份属素食恐龙,少数是杂食鸟盘目共有五个亚目:鸟脚亚目,剑龙亚目,甲龙亚目,角龙亚目和肿头龙亚目

恐龙灭绝

恐龙灭绝的可能性很多,其中较真实的有下列几种理论:

1)行星撞击理论: 铱在地球上含量很少, 但在白垩纪的沉积物中发现了丰富份量, 使人猜想乃行星撞击所留下证据估计当时因撞击而引起地表上浓密而蔽日的尘埃, 挡住了阳光而使大量植物枯死, 地球气候寒冷, 素食恐龙因食物链中断而灭亡; 肉食恐龙最后亦步其后尘, 当时即使能有绝少数小型的恐龙, 但不久亦难以幸免这个是最可能令恐龙灭绝的原因

2)哺乳类动物的出现: 到了白垩纪未期, 素食恐龙被肉食恐龙吃尽之后,只好相互残杀, 同时小型哺乳类动物亦因为过度饥荒,冒险**恐龙的卵,并藉此为生恐龙的后代受到严重威胁,更有人猜测当时恐龙种族中发生了流行瘟疫,有毒气体漫延; 植物受污染而毒化,最后完全灭亡

3)火山爆发理论: 白垩纪未期火山频密活动带来慢性灾害,大量的火山灰喷发出来, 经常把成群的古生物淹没,(孔子鸟的形成可能其中之一),大气层逐渐昏暗,植物枯萎,动物亦相互猎杀而同归灭亡

恐龙灭绝

恐龙之最

●最大的恐龙:『地震龙』,走路时惊天动地有如地

震,故而得名 1986年8月,在新墨西哥州中部出

土,体长约50公尺,是世界最大最长的恐龙纪录

●脑袋最坚硬的恐龙:『厚头龙』,白垩纪后期,全

长约8公尺

●数量最多的恐龙:『慈母龙』,白垩纪后期,全长

约9公尺

●体型最小的恐龙:『细颚龙』,侏罗纪后期,全长

约60公分,只有鸡一般大,但速度很快

●速度最快的恐龙:『恐爪龙』,白垩纪中期,全长

约3公尺,成群进行狩猎

恐龙之最

●最残暴的恐龙:『暴龙』,身体高达约14公尺,体

重大约10公吨,白垩纪后期美洲大陆的最后一类肉

食性恐龙,听说还会吃死恐龙的腐肉

●牙齿数目最多的恐龙:『鸭嘴龙』,白垩纪后期,

全长8~10公尺,齿数在2000颗以上

●背饰最多的恐龙:『剑龙』,侏罗纪后期,全长约

8公尺,背上的盾板甚至可达80公分

●视力最佳的恐龙:『似鸟龙』,白垩纪后期,全长

约35公尺,眼睛甚至有10公分大

●头最大的恐龙:『三角龙』,白垩纪后期,全长约

8公尺,头却有约26公尺

恐龙化石

恐龙的尸体经过亿万年变成化石,由於地质的侵蚀作用,才又露出地面,被人发现这些化石经过专家研究,将它复原成形,最后展示出来,让大家看到这种恐龙的形象恐龙的复原工作十分不容易专家除了必须对现存生物有充份了解之外,在挖掘化石的时候,也要仔细观察;再加上丰富的想像力以及艺术家的表现手法,才能把一个恐龙的骨架复原复原的骨架再加上肌肤,就能画出一幅恐龙的复原图复原的恐龙必须合乎生物生活的法则,不然的话就会产生错误

在英国南部的苏塞克斯郡有一个叫做刘易斯的小地方180年前,这里曾经住着一位名叫曼特尔的乡村医生这位曼特尔先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特别喜爱收集和研究化石行医治病之余,他常常带着妻子一起爬山涉水去寻找和采集化石,足迹踏遍了周围有岩层出露的沟沟坎坎久而久之,曼特尔夫人也成了一位"自然之友"和化石采集高手

1822年3月的一天,天气非常的寒冷,可是曼特尔先生还是照常出门去给病人看病夫人在家里等着丈夫回来,心理总是惦记着他会不会着凉后来,曼特尔夫人实在坐不住了,就带上一件丈夫的衣服出门向着他出诊的方向去迎接他她走在一条正修建的公路上,公路两旁新开凿出的陡壁暴露出一层层的岩石她习惯性地边走边观察两边新裸露出来的岩层,忽然,一些亮晶晶的东西引起了她的注意"这是什么东西呢 "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走上前去仔细观看哇!原来是一些样子奇特的动物牙齿化石这些化石牙齿太大了,曼特尔夫人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大的牙齿发现的兴奋使得曼特尔夫人忘记了给丈夫送衣服这件事她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化石从岩层中取出来带回了家里

最早发现了恐龙

两年后的一天,他偶然结识了一位在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工作的博物学家,此人当时正在研究一种生活在中美洲的现代蜥蜴——鬣蜥于是,曼特尔先生就带着那些化石来到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与博物学家收集的鬣蜥的牙齿相对比,结果发现两者非常地相似喜出望外的曼特尔先生就此得出结论,认为这些化石属于一种与鬣蜥同类,但是已经绝灭了的古代爬行动物,并把它命名为"鬣蜥的牙齿"

后来,随着发现的化石材料越来越多,人类对这些远古动物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我们知道所谓的"鬣蜥的牙齿"这种动物实际上是种类繁多的恐龙家族的一员;它确实与鬣蜥一样属于爬行动物,但是它与真正的鬣蜥的亲缘关系比起与其它种的恐龙的关系还要远呢!但是,按照生物命名法则,这种最早被科学地记录下来的恐龙的种名的拉丁文字并没有变,依然是"鬣蜥的牙齿"的意思不过,它的中文名称则被译成为禽龙

因此请记住:禽龙是科学史上最早记载的恐龙同时,别忘了曼特尔这个名字以及他那位热爱大自然的妻子

"恐龙"之名的由来

实际上,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肯定是由来已久早在曼特尔夫妇发现禽龙之前,欧洲人早就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确切归属,因此一直误认为是"巨人的遗骸"至于我们中国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采集地下出土的大型古动物化石入药,并把这些化石叫做"龙骨"谁能肯定,这"龙骨"之名与恐龙化石的发现就没有联系吗

但是,直到曼特尔夫妇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了这是一种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因此,随后发现的新类型的恐龙以及其它一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名称全都和蜥蜴有关,例如"像鲸鱼的蜥蜴","森林的蜥蜴"等等同时,由于最初引起人们注意的这些远古动物化石,往往个体巨大,奇形怪状,着实令人恐怖

随着这些令人恐怖而类似于蜥蜴的远古动物的化石不断被发现和发掘,它们的种类积累得越来越多,许多博物学家已经开始意识到它们在动物分类学上应该自成一体到了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爵士用拉丁文给它们创造了一个名称,这个拉丁文由两个词根组成,前面的词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后面的词根意思就是"蜥蜴"从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这一大类彼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是却表现得形形色色的爬行动物的统称我们中国人则既有想象力又有概括力,把这个拉丁名翻译成了"恐龙"

现在我们知道,恐龙家族中确实有许多令人恐怖的庞然大物,但是也有一些小巧可爱的"小东西"如果你到北京动物园西边不远的中国古动物馆去看一看,从身长不足1米的鹦鹉嘴龙到身长达22米的马门溪龙,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各种恐龙一定会使你对恐龙世界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现在我们还知道,恐龙根本就不是蜥蜴它们虽然都属于爬行动物,但是在门类繁杂的爬行动物大家族中,恐龙与蜥蜴的亲缘关系相差得还相当远呢

最大的恐龙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身材最大的恐龙是震龙,它的身长有39至52米!身高可以达到18米!!体重达到130 吨!!!也就是说,2到3条震龙头尾相接地站在一起,就可以从足球场的这个大门排到另一个大门而如此沉重的庞然大物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话,它那硕大的巨脚每一次踩到地面都会使大地发生颤抖,就像地震一样这就是"震龙"一名的含义

震龙生活的时代是大约1亿6千2百万年到1亿3千6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在动物分类学上,它属于蜥臀目,蜥脚亚目,梁龙科除了震龙之外,当时生活在地球上的身体巨大的蜥脚亚目(一般称为蜥脚类)恐龙还包括梁龙科的梁龙(身长26米),雷龙(身长21米,体重25吨),超龙(身长42米,肩部高519米,臀部高458米),马门溪龙(身长22米)以及腕龙科的腕龙(身长25米,体重30~50吨)等等

这些巨大的恐龙都是吃植物的,高大的身躯和长长的脖子使得它们可以吃到高树上的叶子如此巨大的身材肯定需要特别大的食量,但是这些恐龙却全都长了一个相对来说很小的脑袋和不大的嘴,怎么来满足那么大的食量呢 大概它们只能不停地吃了科学家推测,马门溪龙一天要用23个小时的时间来进食!这恐怕也是世界之最了

想一想,一头马门溪龙23个小时要吃下多少树叶呀,还有成千上万其它的马门溪龙呢,还有更多的其他巨型蜥脚类恐龙呢看来,那时侯地球上肯定是植物茂密,森林遍野,自然环境非常地优越,才使得这么多的庞然大物能够悠闲地生活在地球上

现在,我们在陆地上再也见不到如此庞大的动物,能够与它们相比的大概只有生活在海洋里的蓝鲸了雌性蓝鲸可以长到30多米,体重可以达到200吨重

世界上最长的恐龙足迹

20世纪90年代,一个由美国丹佛科罗拉多大学恐龙足迹专家马丁-洛克莱教授率领的古生物考察队在位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上的一片泥滩上,发现了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长的恐龙足迹化石其中,有5串足迹都比过去在葡萄牙发现的延伸了147米的世界最长恐龙足迹还要长,其长度分别为184米,195米,226米,262米和311米_

这些足迹是由20多条巨齿龙留下的巨齿龙是一种与霸王龙相似的食肉恐龙,但是它们生活在距今1亿5千5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那个时候霸王龙还没有出现呢_

新发现的足迹与过去在北美洲和欧洲发现的巨齿龙的足迹非常相似,说明在侏罗纪晚期的时候巨齿龙的分布范围很广_

每个足印的大小与霸王龙的足印差不多,有60多厘米长足印还显示其足后跟比较长足迹显示的跨步长度表明,这些巨齿龙的身体只比一般身长在122米左右的霸王龙略微小一点像所有的肉食恐龙一样,巨齿龙的足迹显示它的一只脚的足印并不落在另一只脚的前面,而是在左右足印之间有90多厘米宽的间距科学家据此推测,巨齿龙很可能像鸭子那样摇摇摆摆地走路

恐龙家谱

早期的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是自成一类的爬行动物,因此将其统一分类在"恐龙目"当中后来,当科学家对这些动物的知识增多以后,才发现它们实际上包括了两个不同的爬行动物目,即蜥臀目(一般称为蜥臀类)和鸟臀目(一般称为鸟臀类)二者的区别在于其腰臀部的骨骼(解剖学上称为腰带)结构:蜥臀类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叉形,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则向后伸,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类相似;鸟臀类的腰带,肠骨前后都大大扩张,耻骨则有一个大的前突起,伸出在肠骨的下方,因此,骨盆从侧面看是四射形,四个突出部分(四支)由肠骨的前部,后部,耻骨前支(也称前突或前耻骨)和紧挤在一起的坐骨和耻骨体及耻骨后支(也称后突)构成

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和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孔这个孔,在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中是没有的科学家由此推测,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为恐龙的这两个目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

两个目的恐龙分别在三叠纪晚期起源于槽齿类

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和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孔这个孔,在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中是没有的科学家由此推测,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为恐龙的这两个目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

两个目的恐龙分别在三叠纪晚期起源于槽齿类

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和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孔这个孔,在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中是没有的科学家由此推测,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为恐龙的这两个目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

两个目的恐龙分别在三叠纪晚期起源于槽齿类

蜥臀目分为3个亚目:古脚亚目,蜥脚亚目和兽脚亚目

古脚亚目是一些生活在三叠纪晚期的小型至中型恐龙,曾被称为原蜥脚类或板龙类它们身体较粗壮,半四足行走我国云南发现的著名的禄丰龙就属于古脚亚目

蜥脚亚目从古脚亚目演化而来,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巨型的素食恐龙头小,脖子长,尾巴长,牙齿呈小匙状蜥脚亚目的著名代表有产于我国四川,甘肃晚侏罗世的马门溪龙,由19节颈椎组成的脖子长度约等于体长的一半

兽脚亚目生活在晚三叠世至白垩纪它们都是肉食性恐龙,两足行走,趾端长有锐利的爪子,嘴里长着匕首或小刀一样的利齿,牙齿前后缘常有锯齿霸王龙是其著名代表

晚些时候,曼特尔先生回到了家中当夫人将新采集到的化石呈现在他眼前的时候,他惊呆了他见过许许多多远古动物的化石牙齿,可是没有一种能够与这么大,这么奇特的牙齿相似

在随后不久,曼特尔先生又在发现化石的地点附近找到了许多这样的牙齿化石以及相关的骨骼化石为了弄清这些化石到底属于什么动物,曼特尔先生把这些化石带给了法国博物学家居维叶,请这位当时在全世界都是最有名的学者给予鉴定

说实在的,居维叶也从来没有见过这类化石,而他读过的所有的由前辈科学家撰写的书籍和论文中也从来没有提到过这种化石不过,居维叶还是根据他掌握的相当丰富的动物学知识做了一个判断,他认为牙齿是犀牛的,骨骼是河马的,它们的年代都不会太古老

曼特尔先生对居维叶的鉴定非常怀疑,他认为居维叶的结论太草率了他决定继续考证从此,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到各地的博物馆去对比标本,查阅资料

欣赏

欣赏

欣赏

恐龙的头部

鸟臀目分为5个亚目:鸟脚亚目,剑龙亚目,甲龙亚目,角龙亚目,肿头龙亚目

古老的云南龙

侏罗纪之初,在地球上的各个大陆上都生活着许多类型的恐龙,由于这些恐龙在各地的面貌大同小异,因此被称为环特提斯海恐龙动物群_

在这个环特提斯海恐龙动物群中,生活过一类以发现地--我国云南省命名的云南龙,它们是侏罗纪刚刚开始就出现的一种古脚类恐龙_

云南龙长有一条长长的脖子,四足行走,以植物为食令人惊奇的是,云南龙的牙齿非常奇怪,身为古脚类恐龙,它的牙齿却长得非常像一种蜥脚类恐龙--腕龙的牙齿云南龙长有60多颗牙齿,这些牙齿不仅形状像蜥脚类恐龙的牙齿,而且连磨蚀的方式都与蜥脚类恐龙相像这种情况很可能正是蜥脚类恐龙起源与古脚类恐龙的证据之一

多谢收看!!!~~~~

  提起苏-27歼击机你一定不会陌生,它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多用途歼击机之一,先后衍生了多种型别或新的型号,曾在各种国际性航空航空博览会上出现,并成为主角之一,其高难度的精彩飞行表演,早就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喝彩。最近,我从一本俄罗斯的《军事博览》杂志上看到了介绍苏-27歼击机研制和发展情况的文章,觉得挺好,于是将其编译成此文,希望与《航空知识》的读者分享。

艰难的起飞历程

1969年秋天,前苏联的苏霍伊飞机设计局,在П・О・苏霍伊的领导下,开始着手一种称为T-10的新机研制项目。摆在设计者前面的任务是艰巨的,军方已经提出要求,无论在技术和性能上均要达到或超过美国的F-15先进制空战斗机。这是当时两个超级大国战略和武器装备平衡的需要,在一轮又一轮的军备竞赛中,如果不能保持平衡和对等就会处于被动。

П・О・苏霍伊、И・Е・巴斯拉夫斯基、М・П・西蒙诺夫、О・С・萨莫伊洛维奇、В・А・尼古拉延科、Л・И・邦达连科、В・И・安东诺夫和Л・Г・切尔诺夫等当时苏联有名的飞机设计师都参与了新型歼击机的设计。为了实现目标,几乎动用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

早在21世纪50年代,著名的科学家罗伯特・巴尔季尼就提出了超音速歼击机新布局的设计理念,并有许多人参加了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预研成果。苏霍伊把他们的研究成果第一次用到了T-10试验机上,因此才有了后来苏-27歼击机升力大、阻力小的性能特点。先进的气动外形和合理的结构设计相配合,从而使得这种飞机,在结构重量最小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机体内部空间,可装备更多的燃料,达到前所未有的航程。

1975年,苏霍伊飞机设计局在经过试验机的研制和试飞的基础上,开始进行苏-27的原型机设计。1977年5月20日,著名的飞行员В・С・伊柳申驾驶着第一架苏-27(T10-1)飞上了蓝天。但是,在经过了一系列国家试验飞行后,将要进行批量生产时,飞机则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导致这样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与之配套的机载设备和导弹武器研制大大落后,满足不了原定的设计要求,不得不对飞机的总体设计进行修改,致使飞机的重量大大增加。与美国的F-15相比较,原设计所具有的优势因此而被抵消。此外,根据当时了解到的最新数据说明,F-15不仅具有空战能力,还可以用于对地攻击。

对此,总设计师西蒙诺夫承担了所有责任,并决定对全机进行重新设计,要求设计局和协作企业,对飞机的每一个部件、系统、机载设备和武器装备进一步改进。歼击机研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各个部件,包括动力装置、机载设备和武器装备的性能都达到设计要求,才能使气动外形和结构设计实现完美结合,保证飞机的技术性能达到设计要求。由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到1981年4月20日,经过改进的全新歼击机原型机T10-7终于上天。1984年8月,全部飞行试验结束,一种全新的苏式歼击机问世。自1985起,苏-27歼击机开始装备空军和防空作战部队。

让世界感到惊讶

随着苏-27歼击机的大批量投入使用,使前苏联航空兵的作战能力大为提高。这一点北约成员国的飞行员立即就感觉到了,比如,在苏-27出现在科拉半岛的上空之前,美国的高空高速侦察机SR-71可经常飞入苏联的领空,定期观察苏联防空系统的情况和反应。由于本身具有高空高速飞行性能的苏-27装备部队,并在本土空域成功地截击了一架SR-71侦察机,所以后来美国再也不敢去冒这个险了。

对于美国的F-16战斗机,一向被认为是美国飞机中“空气动力性能设计最成功“的标准。但是,挪威空军装备的F-16战斗机,在巴伦支海上空执行对苏-27的跟踪任务时,经过几次尝试,结果都失败了。原因是在以巡航速度跟踪飞行时,不能与苏-27保持队形。由于飞机的气动性能和发动机净推力存在差别,在跟踪飞行过程中,F-16被苏-27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只有在打开加力的情况下才能跟上去,而这样做又会导致F-16的燃料很快耗尽,最终不得不放弃飞行,中断执行跟踪任务。

1989年是苏-27最为风光,并获得成功的一年。这一年,它在法国巴黎布尔歇国际航展上第一次露面就大出风头。看过苏-27飞行表演后,法国空军战术航空兵司令诺尔伦称:“苏-27的出现,使得战斗机飞行员看到了高质量战斗机上的一切。”一家通讯社发表评论说:“在布尔歇的上空,通过苏-27象蛇一样的飞行表明,在夺取制空权的斗争中,俄罗斯的战斗机有能力战胜美国的战斗机。这种飞机的布局和易于控制的特点令专家们感到惊讶。”

1995年8月,在弗吉尼亚伦格里航空基地的模拟空战中,苏-27以优异的成绩完胜其对手F-15战斗机。

1995年,美国空军战术航空兵司令赖尔斯顿将军,在美国还在为需不需要搞新一代战斗机时说:“不需要进行任何侦察就可以确定,苏-27在机动性能和推重比方面均优于F-15,因此美国必须加快进F-22的研制计划”。

苏-27是一种名符其实的多用途歼击机,具有很好的改进和发展潜力。在它的“家族”中,还有苏-27K(即苏-33)舰载型,苏-30МК超机动型及其它型别或新的型号等。苏-27的制造者对满足各种用户的要求充满信心。根据用户的需要,既可以部分,也可完全对飞机进行现代化的改装。对于苏-27来说,改装设备实际上不需要在结构上做太大的改变,因为它早已为改装设备留有足够的空间,可以不费力地使飞机改装新的设备,提升它的能力,如安装一套空中受油系统,就可以使飞机的留空时间或航程大为增加。

现代化改进计划

到目前不止,在苏-27的基础上已经发展了多种型别,成为了一个苏-27歼击机“家族”。现在,苏霍伊公司又提出了一个现代化的改进计划已经被俄罗斯空军批准。在这个计划中,按照“费用-效率”标准,现代化的改装目标是:延长飞机的寿命,使歼击机有在昼夜条件下执行任务的全天候能力,具有防御和攻击的多种使用功能,增加机载武器的种类,以及提高机组人员的工作效率等。此外,每架飞机还应该是一个侦察-攻击系统,同时能为陆军和海军的火力系统和攻击机进行目标指示和空中指挥,以保障其与空军飞机的协同作战能力。

对于飞机系统的改进要求是逐步提高其综合性能。在机载设备中将增加功能更强的计算机设备,使其能处理来自包括机载雷达、光电瞄准仪、导弹和制导炸弹等各方面的传感器的信息,并对各种武器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使H001雷达发现地面目标的能力达到100公里、发现海上大型目标的能力达到400公里、海上小型目标的能力为120公里;当瞄准器锁定目标后,导弹和制导炸弹可进行自动跟踪;飞机在低空飞行时具有地形跟踪和回避能力。

为了提高飞机隐蔽接敌的能力,机载雷达在较远距离发现并跟踪目标后,可关闭雷达,飞机以无线电静默状态飞行。当快到机载武器的最大使用距离时,飞机自动打开瞄准设备,引导武器攻击目标。这样可以减少被对方发现的可能性,提高武器攻击的成功率。

经过改进的飞机将安装一种称为АИСТ的系统。该系统能使地面和空中不同目标的信息进行实时交换,能够转换任何一种雷达、电视和红外图像,可以传输被发现目标的方位 数据,从而实现以前不曾有的作战战术。

2001年3月6日,在茹科夫斯基的格罗莫夫试飞中心,经过重新改装的苏-27УБМ和苏-30КН向俄国防部领导进行了演示。在半个小时内,苏-27УБМ完成了观察空情和搜索5个地面目标的飞行任务。当飞机发现目标后,很快就可将信息传输到地面,在锁定目标的同时,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对目标实施攻击。另外,实时传到地面指挥所的信息,立即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如果在实战情况下,地面指挥所还可以调动其它武器对目标进行攻击。

苏-27УБМ是第一架经过现代化改进的歼击机,改装时间只有一个月,总共装了约50件仪器和设备。然后准备对俄罗斯空军的苏-27УБ、苏-27和苏-30进行这样的改装。在机载武器方面,将要装备Х-31А、Х-31П和Х-29Т导弹,КАБ-15和КАБ-1500航空炸弹,还可能装备Х-59М电视制导导弹。

在2001年秋的第二阶段改装试验中,安装了6×8和5×5英寸的多功能液晶显示器以及相控阵雷达天线。经过这一阶段的改进,苏-27将具有发现目标、多路控制武器实施攻进和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能力。其作战效能,有人认为可超过美国的F-15E、法国的“阵风”和欧洲的EF2000战斗机。

第三阶段的改装将装备“宝石”反舰导弹。该导弹具有超音速飞行能力,发射距离可达到300公里,难怪人们称其为“长臂”导弹。

按照俄罗斯空军提出的改进计划,去年底要完成6至8架苏-27和苏-30飞机的改装任务,以后每年最多可改装70至100架。改装工作可在空军作战部队或飞机修理厂完成。照此情形,一架苏-27УБ改装成苏-27УБМ,其费用为50至100万美元之间。

总之,苏-27是一种具有很大改进潜力的优秀歼击机。俄罗斯之所以不断对其进行改进改型,不仅是为了满足俄空军的需要,同时也考虑了国外用户的要求。对已有的苏-27及其改型进行现代化的改进,必将提升其飞行性能和作战效率,同时可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保证苏-27歼击机“家族”常盛不衰。

编译:宋兰珠 责编:思 空 ■

大儿子 叶至诚

父亲 叶继邦

他自己 叶绍均

生平简历

1894年,叶圣陶出生于苏州吴县。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任小学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开始文言小说创作。

1915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尚公学校国文教员,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后应聘到吴县角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19年,加入了北京大学的新潮社,开始白话文学的创作。

1921年,与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文学为人生”。

1923年,进入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

1930年,转入开明书店,主办《中学生》杂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

抗战期间,他前往四川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

1946年,回到上海后,担任了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及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和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

1949年,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后任全国文联委员。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民进中央主席。

二十世纪初美国有两位热衷发掘恐龙的人,给点资料.

忘了曼特尔这个名字以及他那位热爱大自然的妻子 "恐龙"之名的由来 实际上,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肯定是由来已久早在曼特尔夫妇发现禽龙...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