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道夫·邱吉尔的生平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2收藏

伦道夫·邱吉尔的生平,第1张

马尔巴罗公爵的后世子孙们在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这段时间里,再也没能为他们的族徽增添任何光彩。他们既无骄人的功业,亦未获得任何荣誉,只不过为了维护公爵的尊严和排场,毫不吝啬地挥霍着约翰·丘吉尔积攒的大笔财富。

当年约翰·丘吉尔和莎拉·杰宁斯在英国宫廷中都有较高地位,每年的收益也相当可观。他俩每年可得到64325 英镑的薪俸,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约翰受封马尔巴罗公爵之后,每年又可以得到5000 英镑的俸禄,加上几次大捷之后国王给予的巨额赏赐,丘吉尔一家已拥有巨大的财产和大量珍宝。但是经过几代人的消耗之后,丘吉尔家族的经济状况已日见困窘。丘吉尔的祖父由于子女众多而负担沉重,窘迫的经济状况不仅使他养成了拘谨、吝啬的性格,也逼着他开始变卖家产。 伦道夫·丘吉尔生于1849 年,是马尔巴罗公爵七世的第三个儿子。按照英国法律,马尔巴罗公爵的爵位和领地应由其长兄乔治·丘吉尔继承,伦道夫自己只能在政界、军队、殖民地行政当局或者宗教界寻求出路。伦道夫在牛津大学毕业之后,决定向政界寻求发展。在进入政界之前,1873 年8 月,伦道夫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美国百万富翁伦纳德·杰罗姆的女儿珍妮。两人一见钟情,很快便确定了婚姻关系。

珍妮的父亲伦纳德·杰罗姆是一位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他早年干过外交工作,曾任美国驻的里雅斯特领事。以后转而从商,成为《纽约时报》的老板之一,同时还做房地产生意。对于珍妮和伦道夫的婚姻,他一开始并不十分满意,因为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美国人与英国人的观念格格不入。但由于当事人双方的坚持,他最终不仅同意了婚事,而且还答应每年提供2000 英镑给女儿、女婿补贴生活。

马尔巴罗公爵七世开始时也不同意儿子伦道夫的选择;出于门第方面的考虑,娶一个美国平民的女儿为媳,是不符合贵族的传统和身份的。在英国王室以外的贵族中,仅有20 个公爵爵位,马尔巴罗公爵按封爵次序名列第十。因而公爵夫妇很注重自己仅次于王室的尊崇地位和荣耀声望。由于儿子的坚持,公爵最终还是同意了这门婚事,但同时他提出一个条件,伦道夫必须进入议会之后才能举行婚礼。

1874 年初,刚满24 岁的伦道夫·丘吉尔勋爵,作为由他的家族所控制的牛津郡伍德斯托克镇选区的代表,经他父亲的举荐竞选议员获胜。同年4月中旬,伦道夫勋爵与珍妮·杰罗姆在巴黎英国驻法大使馆中举行了婚礼。婚后六周,伦道夫·丘吉尔夫妇回到了故乡布伦海姆宫,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整个小镇到处彩旗飘扬,居民们冒雨夹道迎接,镇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新婚夫妇表达了真挚的祝福。伦道夫与珍妮在布伦海姆宫住了一段时间后,为了出席议会会议,他们又来到伦敦租房住下,投入了伦敦上流社会那种兴味无穷、令人神往的社交生活。7 月份议会休会后,他们又回到了布伦海姆。为了打发枯燥乏味的日子,有孕在身的珍妮对狩猎表现出很大兴趣,11 月24 日她在狩猎中摔了一跤,受到惊吓。28 日珍妮又有“一次轻率而鲁莽的乘车出游”,当晚即“引起腹痛”。次日曾设法保胎,但似乎效果不大。经过8 小时阵痛,珍妮于1874 年11 月30 日凌晨1 时30 分生下一个儿子,此时仅为婚后7 个半月。伦敦《泰晤士报》和《牛津日报》就此曾报道说:“11 月30 日伦道夫·丘吉尔夫人于布伦海姆宫早生贵子。”《牛津时报》补充道:“当晚,教堂敲响了悦耳的祝福钟声。”这个早产儿被命名为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伦道夫勋爵认为孩子“漂亮极了。大家都说眼睛头发乌黑,对早产儿说来,他的身体算得上相当健壮”。也有人怀疑孩子并非早产。对此,丘吉尔的传记作者亨利·佩林写道:“猜测这个孩子是否仅仅早产二三周的问题,那是吃饱了撑的,因为这意味着孩子的双

亲先孕后婚,严重地冒犯了当时的礼仪。所以,温斯顿·丘吉尔的提前出世,究竟是他本人破题儿第一遭性急鲁莽,还是由于伦道夫勋爵急不可耐的产物,我们可以暂勿置论。”

小温斯顿的降生使马尔巴罗公爵爵位的继承人感到不安。因为他的伯父乔治·丘吉尔、在礼仪上被称为布伦德福德侯爵的未来的马尔巴罗公爵八世只有一个儿子,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那么马尔日罗公爵爵位和领地就该由温斯顿·丘吉尔继承了。在二十年多的漫长时间里,一直存在着这种可能性。因此,在马尔巴罗公爵九世娶妻后,老公爵夫人,温斯顿的祖母即对九世公爵夫人,一位有名的美国百万富翁的女儿康苏埃拉·范德比尔特说:“您的主要任务是生孩子,而且应该生儿子。不能让这个早产儿温斯顿继承公爵的爵位。”九世公爵夫人令人满意地完成了老祖母交给的任务,也使温斯顿失去了成为马尔巴罗公爵的可能性。 温斯顿出生后不久,伦道夫夫妇便带着他前往伦敦居住,表面的理由是伦道夫身为议员,需经常参加政治活动,不能常住故乡,更为实际的是,这对年轻的夫妇都不能十分适应布伦海姆宫中那种沉闷、刻板的生活习惯。尤其是美国平民出身的珍妮,她美貌聪慧,充满魅力,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更加上她的美国观念,这一切都使她与布伦海姆宫中那些公爵夫人们格格不入。她长期居住巴黎养成的生活习惯,也使她格外向往伦敦的社交界。

他们在伦敦生活得很舒适,除了伦纳德·杰罗姆每年给2000 英镑外,老公爵每年也给伦道夫1000 英镑,每年3000 英镑的收入使他们足以应付必需的开支。但是夫妇两人都过惯了富贵日子,花钱如流水,经常在家设宴款待社交界朋友;伦道夫又是一位狂热的赛马爱好者,所以他们也经常感到拮据。

他们的大方好客以及女主人的美貌、聪慧和在巴黎生活多年所养成的优雅风度,赢得了伦敦社交界的欢迎,不久,伦道夫夫妇就成为威尔士亲王那个风流而又奢华的小圈子里的成员。珍妮既善于绘画,又弹得一手好钢琴,还能运用隽言妙语写出感情细腻的书信。丘吉尔曾回忆说:“我的母亲在我眼中永远像一位神仙公主,一位容光焕发具有无限才能的女性。”这就引得英国贵族中的杰出人物都来登门拜访,保守党领袖迪斯雷利首相一度也曾是他们家的常客。 伦道夫在都柏林期间并未放弃自己的议员席位,回到伦敦后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身于政治活动。到底是遭受打击之后对上流社会极为仇视的逆反心理,还是渴望发挥才干,希冀建功立业、出人头地的强烈欲望激发了伦道夫·丘吉尔近乎狂烈的政治热情,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我们不得而知。比较清楚的是,在回到伦敦以后的几年里,伦道夫在政坛上的表现是杰出的。他声名鹊起,地位不断上升,日益成为全国知名的政坛风云人物。

伦道夫和他父亲一样,都是保守党成员,保守党在1880 年大选中失败后,其领袖迪斯雷利辞去首相职务进入上院,不久即退隐。保守党在下院缺乏一位像他们的对手自由党领袖格莱斯顿那样辩才无碍的代言人。此时伦道夫能言善辩的特点自然就引起了保守党人的高度重视。据说伦道夫小时候长相不很端正,小脑袋,突眼睛,在伊顿公学读书时常受同学们嘲笑,也因此激励了他以机智和辩才弥补不足。到如今他的口才更是炉火纯青。他在演讲之前都要进行精心准备,在演讲中有意识地借鉴训练有素的演员技巧;他以犀利的言辞奚落嘲弄、讽刺挖苦对方,以严密的逻辑推出有利于自己观点的结论,一针见血地戳穿自由党人在冠冕堂皇的口号下掩盖的政策缺陷,这一切在下院中获得了极大成功。此时他的外貌因其特色反而成为优点:他身材瘦小,眼睛溜圆,上唇恰到好处地留着一撇胡子,因而成为漫画家们绝好的表现对象,由此更加扩大了他的影响和知名度。 19 世纪80 年代,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处于急剧下滑的过程中。与正在崛起的年轻工业国德国和美国相反,英国工业增长的速度日趋缓慢。长期延续的经济危机严重困扰着英国社会,促使国内阶级矛盾不断加剧;工人运动日益活跃,以争取工人阶级在议会中享有独立代表权为目的的独立政党工党业已建立。经济的和政治的新形势,迫使英国的保守党和自由党这两大政党不得不从根本上考虑改变自己的既定政策和活动方式,不得不在内政和外交方面探索新的政策思想,不得不实行议会改革,并逐步扩大选民面,力求在变化了的形势下能够对日益增加的选民施加政治影响。保守党和自由党还逐步建立起各自的现代组织结构,以使自己的代表尽可能多地进入议会开展政治斗争。1877 年自由党全国联盟成立,有效地联合起各地方组织,进而在1880

年的大选中战胜了保守党。当时保守党协会全国联盟虽然也已成立,但由于党内“老年帮”的专横,该组织未能很好地开展活动。现在,伦道夫正是利用党的地方组织***的不满,通过“保守党协会全国联盟”这一组织向党内“老年帮”发起了挑战。他公开宣称“全国联盟”应参与制定党的政策,而不应只是党的***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在1883 年于伯明翰举行的全国联盟年会上,他发表演讲说:“如果你想赢得劳工阶层的信任,你就应该允许他们参与,而且是积极参与党的领导和党的管理工作,是真的参与而不是装装样子。”他说:“保守党不赢得工人阶级的信任就永远无法恢复自己的力量。如果我们信任工人阶级,我们的利益由他们掌握就会是安全可靠的⋯⋯,我们应该邀请他们参加我们的党,并且使他们在管理党务方面发挥实际作用。”此前,他的亲密战友沃尔夫和戈斯特在《双周评论》上发表的文章中更加明确地提出,要求改变贵族领袖集团对党务加以垄断的不合理现象。文章指出,保守党地方协会在选举中刚刚获胜,占据党的领导地位的贵族们就争先恐后地出来分享猎物。“一个阶层的势力占据了统治地位。所有独立的政治见解都遭到无情的惩罚⋯⋯这一切造成的结果是,协会失去了活力,而那些只关心取悦于党的领袖的能说会道的党棍取代了党的正直的工作者。之后不久就遭到了失败⋯⋯必须彻底改变党的整个组织。”

1884 年,伦道夫·丘吉尔出任保守党协会全国联盟主席之后,他和他的追随者与党的实际***之间,发生了一场持续了数月之久的复杂斗争。在迪斯雷利死后,保守党的领导权实际上落到了保守党上院领袖索尔兹伯里勋爵和保守党下院领袖斯塔福德·诺思科特爵士手中。他们两人本来对伦道夫组织的“樱草会”就颇不以为然,认为该组织荒唐可笑;后来对伦道夫的争权更为反感。不过,迫于时势的发展和伦道夫政治实力的增强,他们也只好作出一些让步,与伦道夫达成妥协并以协议的方式固定下来。根据协议,伦道夫保证停止对保守党上层的攻击;而索尔兹伯里勋爵则答应吸收伦道夫为前排议员即将其列为党的***;并由于“樱草会”组织迅速发展壮大,成员遍布全国各个选区而承认其为党的正式组织。

虽然保守党***对伦道夫·丘吉尔采取了忍让态度,但他们始终对伦道夫抱有戒心;对他的野心勃勃、自命不凡虽然隐忍不发,但始终敬而远之。索尔兹伯里的侄子、未来的保守党首相亚瑟·贝尔福说过:“我倾向于

认为,只要伦道夫还没有不忠于党的任何行为,还没有把自己弄到无可挽回的不能令人容忍的地步,我们大家就要避免一切冲突。”由此可见,与伦道夫的妥协只不过是政治上的权宜之计。这也预示着以后发生的伦道夫的政治悲剧之不可避免。 1885 年,保守党人在议会选举中获得了胜利。根据选举结果,由索尔兹伯里出面组阁;伦道夫勋爵出任印度事务大臣。伦道夫很快就表明,他能够轻松愉快地胜任大臣的职务。他既能作出重大决策,也能处理好复杂的关系,还能尽职尽责、埋头苦干。他安排了一支增援印度部队的兵力以防俄国入侵;他批准了对上缅甸的兼并以消除不稳定的隐患;他甚至设法使一项遭到女王激烈反对的任命得以批准,使一位很有能力的军人弗雷德里克·罗伯茨将军获准出任印度总参谋长。但是伦道夫仅仅当了7 个月的印度事务大臣就下台了。因为保守党在1885 年11 月的大选中,未能在下院获得压倒多数而使自由党人重新上台。1886 年7 月再次举行大选,结果保守党获得大胜,自1880年以来首次在下院获得明显多数。索尔兹伯里再度出任首相。伦道夫·丘吉

尔这次获得了仅次于首相的最重要的大臣职位——财政大臣,同时担任下院保守党领袖。36 岁的伦道夫登上自己政治生涯中的顶峰,颇有志得意满之感,但他仍然向往着更高的地位。1885 年11 月,当一位朋友问及他未来的打算时,他回答道:“我将当五年反对党的领袖,然后再当五年首相。再往后就要死了。”伦道夫·丘吉尔曾把自由党德高望重的领袖格莱斯顿称为“急于求成的老头子”,而其实他自己倒是有点急于求成。英国幽默杂志《笨拙》的一位漫画家称伦道夫·丘吉尔是“伟大的年轻人”,不久之后人们就把这一说法改为“伟大的急于求成的年轻人”。后来,这一诨号又传给了他的儿子温斯顿,被人们叫了很长时间。

伦道夫·丘吉尔在内阁中自感地位重要,力图施加更大的政治影响,把手伸到了财政以外的领域,他干预外交事务,公开表示要与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加强联系。他采用类似反对党领袖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的政策来制订预算,主张减少税收和降低军费开支。对此,海军部未予反对,却遭陆军部的拒绝。他的主张在内阁中也屡遭反对;他自恃政府少不了他,曾两次以辞职相要挟迫使索尔兹伯里作出让步。但在1886 年12 月,他为强行使他的财政预算方案得到通过而第三次提出辞职时,等待已久的索尔兹伯里终于等来了把这位难以共事的内阁同僚清除出去的适当时机。索尔兹伯里正确地判断了形势,认为伦道夫的辞职不会对内阁以及政局产生根本性影响,于是平静地接受了伦道夫的辞职,随即任命原自由党前排议员G·J·戈申接替财政大臣职务。这样处理虽然引起了一些政治上的波动,但政府还是挺住了。显然,结局大大出乎伦道夫的意料,他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后来曾有人问及伦道夫为何轻率辞职,以至于过早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时,他回答说:“所有的伟大人物都会犯错误。拿破仑忘记了布吕歇尔,而我却忘记了戈申。” 伦道夫·丘吉尔只当了5 个月财政大臣,便又回到了下院后排议员的席位上,并且是一去不返。他期待过一段时间会有机会再次出山。但对每一次“让伦道夫回来!”的呼声,索尔兹伯里总是置之不理。他在集会上发表

演说时的听众越来越少,报纸也很少再登他的消息。政治上的失意使伦道夫极为苦闷,因而导致了他的健康状况日渐恶化。1895 年1 月24 日,伦道夫·丘吉尔撒手人寰,溘然长逝,终年46 岁。

伦道夫·丘吉尔的追悼会是在西敏寺举行的。首相和很多政界要人都出席了追悼仪式。葬礼在伦道夫的故乡伍德斯托克小镇的教堂里举行,箭后下葬于布雷登的教堂墓地。那里是许多丘吉尔家族成员的最终安息之地。也许,伦道夫·丘吉尔应和自己的妻子一样不为此生而感到遗憾,正如26 年后逝世的伦道夫·丘吉尔夫人临终前自豪地宣称的那样:“我这一生没有什么遗憾:我为英国生下了丘吉尔!”这当然是指温斯顿·丘吉尔。

丘吉尔简介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爵士,KG,OM,CH,TD,FRS丘吉尔简介,PC (Can)(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国政治家、演说家、军事家和作家,曾于1940年至1945年出任英国首相,任期内领导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联合美国等国家对抗德国,并取得了最终胜利,并自1951年至1955年再度出任英国首相。

丘吉尔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对英国乃至于世界均影响深远。此外,他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曾于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自1941年至去世为止,丘吉尔一直出任五港总督,该职乃属名誉性质。同样在1941年,加拿大总理威廉·莱昂·麦肯齐·金委任丘吉尔为女皇陛下加拿大枢密院的顾问官,使他同时是加拿大和英国枢密院的成员。

到1953年,他又获得另外两项重要奖项。首先是获颁赠嘉德勋章,成为爵士;此外他又凭《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一书取得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指出,“通过两次世界大战亲身经历,传承家族的骑士传统,以纯熟的母语对变动的世界作出敏锐反应……精通历史和传记的艺术,以及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类价值的光辉演说”,因此获得该奖。

丘吉尔在1955年退休的时候,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伉俪特地亲临唐宁街与丘吉尔夫妇共进晚餐,自他以后,只有哈罗德·威尔逊曾享同样的殊荣。虽然丘吉尔退任首相,但他则保留议会议席和出任布里斯托大学校监一职至1964年。此外他又在1959年取得下院之父的名衔,以突显他在下院服务时间最长的资历。

丘吉尔在1955年卸任首相后,曾获得晋升为公爵的机会。当时他曾作出细心的考虑丘吉尔简介,并选择了以伦敦公爵为封号。但由于其子伦道夫希望继续在下院发展政治事业,而丘吉尔一旦接受爵位,那他死后伦道夫便会因为继承公爵爵位自动丧失下议院议员的资格,进入上议院(当时并未有任何让贵族终身放弃爵位,而保留后代拥有贵族爵位权利的法案),因此丘吉尔最终拒绝接受公爵爵位。而至今为止,亦再没有平民获公爵爵位。

以下列出其他较次要的荣誉:

1956年在阿亨获查理曼大帝奖,此奖乃授予对欧洲统一有贡献者。

1960年剑桥大学设立丘吉尔学院,以纪念丘吉尔。

1963年,美国国会通过向丘吉尔赠荣誉美国公民的地位,由丘吉尔的儿子和孙子到美国代为出席颁赠仪式,这是美国首次颁赠荣誉美国公民衔。

在加拿大,一共有8间院校以丘吉尔命名。该8间院校方别位于温哥华、温尼伯、汉米敦、京士顿、圣凯瑟琳斯、莱斯布里奇、卡尔加里和渥太华。

在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丘吉尔, WLS (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1965)英国政治家、首相(1940~1945,1951~1955)。1874年11月30日出生在英格兰牛津郡的一个贵族世家。1894年毕业于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

  1939年以前的主要政治活动1895年从军,曾参加英国在印度、苏丹和南非的殖民战争。1906年作为自由党议员进入下院。主张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关税政策。后历任殖民部次官、商务大臣、内政大臣、海军大臣和军需大臣、陆军大臣兼空军大臣、殖民大臣等要职。在任海军大臣期间,大力加强海军实力,以回击德国对英国海上霸权的挑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5年,英军在黑海海峡的盖利博卢战役中失利,同年11月丘吉尔引咎辞职。1919年1月丘吉尔出任陆军大臣兼空军大臣,攻击布尔什维主义,鼓吹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积极参与策划武装干涉苏俄(见苏俄国内战争)。1922年,因不满自由党的政策而脱离该党。同年在议会选举中落选。1924年任S 鲍德温内阁的财政大臣。1925年在英国恢复金本位制。企图恢复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1926年,主张镇压工人大罢工。1931年1月,因对保守党领袖的政策不满退出鲍德温的影子内阁。此后他被排斥在政府公职之外,专心从事写作。在此期间,他同保守党右翼一起,反对向印度独立的要求作任何让步。丘吉尔对来自德国的威胁不断发出警告,主张重整军备,反对AN张伯伦姑息德国侵略的绥靖政策,主张联会法国和苏联,依靠国际联盟来阻止德国的侵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丘吉尔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后,丘吉尔任张伯伦政府的海军大臣,积极组织援助挪威的战役。1940年5月10日继张伯伦任首相,并兼国防大臣,立即把全国经济纳入战时轨道。丘吉尔政府拒绝德国的诱和,坚持对德作战,同时争取美、苏作为同盟者参战。为了保卫不列颠群岛,亲自视察海防、空防设施。他支持沦陷国家开展抵抗运动,支持沦陷国家的流亡政府。苏德战争爆发当天,丘吉尔庄严声明:“俄国人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就是美国的危难。”1941年7月12日签订《英、苏在对德战争中联合行动的协定》。8月9日,丘吉尔和FD罗斯福签署大西洋宪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丘吉尔与美国缔结一系列条约,其中包括联合使用两国的军事和经济资源、成立联合参谋部等内容。1942年以时机尚未成熟为借口,推迟开辟第二战场(见第二次世界大战)。丘吉尔先后参加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在处置战败的德国、波兰的疆界变动和政府组成等问题上,极力维护英帝国的利益。

  战后的政治生涯 1945年7月大选中,保守党在选举中失败,丘吉尔辞去首相职务。1946年3月5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鼓吹英、美联合以对抗苏联拉下的纵贯欧洲南北的“铁幕”。这次演说揭开战后“冷战”时期的序幕。1948年10月9日,丘吉尔在英国保守党年会上正式提出一个把英美联盟、联合的欧洲、英联邦和英帝国连接在一起的“三环外交”的总方针。但由于战后英国的衰落未能实现。

  1951~1955年,丘吉尔再度出任首相。在执政期间签订1954年《巴黎军事协定》,并缔结《东南亚防务条约》,继续对苏采取强硬态度。

  1953年,丘吉尔被封为爵士,获“嘉德勋章”,同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55年4月5日正式退休,但直到1964年7月一直任下院者员。1965年1月24日于伦敦逝世。

  丘吉尔还是一位演说家、政论家和作家。主要著作有《伦道夫·丘吉尔勋爵传》)( 1906)、《世界危机》(1923~1929)、《马尔伯勒的生平和时代》(1933~1938)、《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48~1954)和《英语民族史》(1956~1958)等。

丘吉尔是英国的。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出生于英格兰牛津郡伍德斯托克贵族家庭,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财政大臣。

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战后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丘吉尔的家庭背景:

他的祖上约翰·丘吉尔因在“光荣革命”中支持威廉三世,且又在对西班牙和法国的战争中作为军队总司令取得胜利而于1702年被安妮女王封为马尔巴罗公爵。马尔巴罗家族在19世纪英国20个王室以外的公爵家族中名列第十。

丘吉尔的父亲伦道夫·丘吉尔勋爵是马尔巴罗公爵七世的第三个儿子,是保守党“樱草会”(保守党中的一个派系,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创办人,曾担任过内阁中仅次于首相的财政大臣。

丘吉尔的母亲珍妮·杰罗姆是美国百万富翁、《纽约时报》股东之一的伦纳德·杰罗姆的女儿。

温斯顿丘吉尔是英国在二战的时候的著名的首相,也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丘吉尔最大的功绩就是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领导英国军民最终抵抗纳粹德国的入侵,保住了英国的平安。现在人们说起二战时的丘吉尔首相,都会说到他是英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但是在二战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丘吉尔事实上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人,如果不是因为二战的来临,丘吉尔在历史上恐怕只是一个不成功的政客而已。而且虽然丘吉尔成功的领导了英国的二战,但是很多人还是对他有不小的非议,有些人认为英国在二战的时候,事实上用不着和德国纳粹德国死磕,而因为丘吉尔的强硬,导致大英帝国在二战中损失太多,最终在战后完全丧失了战前的地位。

丘吉尔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丘吉尔虽然出身显赫,但是在他这一代的时候已经家道中落

丘吉尔家族相当显赫

温斯顿丘吉尔本身的家族是英国最显赫的家族之一,丘吉尔的祖先被誉为是英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马尔博罗公爵,他的名字叫做约翰丘吉尔。温斯顿丘吉尔的父亲伦道夫丘吉尔时代,家族已经走向衰弱,按我们的说法叫做家道中路。因为随着工业的发展,这个家族的经济开始日益衰弱,事实上这也不是这个家族所独有的情况,英国很多的老牌贵族都陷入到了经济危机之中去。

当时很多英国贵族都放低身份,利用自己家族的显赫身份,就和美国的暴发户联姻。而伦道夫恰恰不顾父亲的反对,娶了当时美国金融和报业富豪莱昂纳德杰罗姆的女儿,这也确实给家族带来了不少的收益。但是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有问题,因为男方是求财,据说在相亲的过程中,主要都是在和岳父讨论应该陪嫁多少财富。而对于女方来讲也不是自己情愿的,更大程度上是被家族强制性安排的,主要是为了那个所谓的显赫的贵族头衔。

丘吉尔母亲,来自于美国富豪。丘吉尔父亲因为家道中落,从而和美国暴发户联姻

而结婚之后双方过得也并不愉快,伦道夫丘吉尔婚后不改风流本色,甚至染上了梅毒。而他的美国妻子,也就是温斯顿丘吉尔的母亲也出轨报复,拥有众多情人。在伦道夫丘吉尔死后,温斯顿丘吉尔的母亲立刻改嫁给了一个比她儿子还年轻的小鲜肉军官,并且还带走了她陪嫁过来的全部财富。所以这个时候温斯顿丘吉尔除了一个显赫的家族身份之外,不能说一无所有,但是在他们这个贵族阶层中已经算是穷人了。

丘吉尔的早期执政生涯可谓是官运亨通,但同时又是声名狼藉

虽然丘吉尔的家族陷入了经济危机,但是家族的显赫名声还在,再加上丘吉尔本身的的口才,所以丘吉尔在早期政坛生涯中还是过得顺风顺水的。他在1900年的时候就被选入议会,当时还只有二十几岁就成为议员。在1908年的时候就进入内阁,成为商务大臣,当时才30出头而已,可以说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大臣之一。

依靠家族名望和口才,丘吉尔初期的政坛生涯一直顺风顺水

丘吉尔能做到这些,除了他显赫的家族声誉之外,还在于丘吉尔在政治生涯的投机性,因为如前面所说他的家族并没有多少钱了,并且也很难再继承到多少钱,所以他必须得尽可能的把家族所遗留的影响力和政治人脉转化为自己的政治地位,并从中能够得到各种的利益。所以他在投入政坛之后,并没有自己坚定的立场,通常是在自由党和保守党之间跳来跳去寻找机遇。

丘吉尔在政治生涯的投机性很强,也导致其声名狼藉

早期丘吉尔的政治生涯还是非常顺风顺水的,在1911年的时候,丘吉尔又当上了海军大臣。众所周知,大英帝国的海军可谓是英国的骄傲,英国的陆军规模不大,但是海军却是世界第一,所以在内阁诸大臣之中,海军大臣的位置相当的靠前。丘吉尔能够在30多岁的时候就当上海军大臣,前途可谓是相当的远大。丘吉尔如果能够把这个位置干好的话,说不定下一步就能登上首相的宝座。

不过很快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对手德国也是相当强大的,并不是过去英国所欺负的那些殖民地小国,所以英国当时打着非常的吃力。为了打开战局,丘吉尔异想天开的搞了一个攻打土耳其的战略,他认为只需要派出英国天下无敌的海军舰队,对着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顿猛轰,然后派出军队登陆就能够把土耳其的苏丹抓起来,然后逼他们议和,说不定还能够得到赔款和割地。

后来英国确实按照他的战略派出了一个庞大的远征军进攻达达尼尔海峡,结果却没有丘吉尔想象的那么如意,最终英法联军在伊斯坦布尔损失惨重,也没能够打败土耳其,最后不得不灰溜溜地撤走,丘吉尔也因为这一重大失败,最终丢掉了海军大臣的宝座。事实上,这一次的失败对丘吉尔的影响是非常的巨大,甚至让他一蹶不振几十年,一直到二战。后来在二十年代的时候,他也短暂坐上过财政大臣的宝座,不过由于他坚决维护金融资本家的利益,所以使得他也声名狼藉。总之没有二战的话,丘吉尔只不过是一个蹩脚的政客而已,根本谈不上什么伟大的人物。

英国贵族史

贵族起源(盎格鲁-撒克逊时期)

千多年前,以军事贵族的面目出现。为国王效力,履行军职,财富主要是地产,继承遗产要缴纳捐税。600年间,战乱不断,国王依战功赏赐给将士土地,而国王自己,通常也被视为“牛”一点的贵族。

开始叫“哥塞特”,后来叫“塞恩”,词语含义是为他人服务,地位的高低,由被服务的对象决定。彼时,很多自由农变为农奴。约6世纪起,贵族群体中注入宗教成份。

撒克逊人,是传说中的亚瑟王的手下败将。在《Wives and Daughters》中,汉姆雷老爷,很为自己是到英格兰最早的撒克逊人而骄傲。其实,之前,英格兰是凯尔特人的天地,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是来自日耳曼的入侵者,经过长达3个世纪的征服与混合,几个民族融为一个民族,才有了今天的英格兰人。

刻尔(农民)与哥塞特之间的基本区别,是著名的《伊尼法典》中关于偿命金的规定,后者通常是前者的6倍。勤劳且家运亨通的刻尔,就有可能成为哥塞特。大约10世纪,Ealdorman这个词,开始专指大贵族,渐渐具备了伯爵、方伯、亲王等涵义,意即地方统治者。

教会执事这一专职,可能出现在800年前后。早在6-7世纪,不列颠就形成了世俗贵族与宗教贵族关存的体制。教会贵族与英格兰君主的联系相当密切,从属关系比较确定。他们,既能布道,又能挥舞宝剑。

贤人会议成员,能参与重大决策,有司法权。

直到11世纪前期,大贵族伯爵与普通中下贵族塞恩的等级差别才终于明朗化。

封建贵族制的确立(诺曼时期)

英法两国的封建制,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英:我的附庸的附庸也是我的附庸——类似于中国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法: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社会语言开始分化——上层阶级说法语,下层民众讲英语。重要的文件,多用拉丁文和法文。直到1259年,亨利三世同时使用两种语言发表文件,英语才逐渐地在上层政治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1086年,征服者威廉(诺曼底公爵),弄出一本《土地调查清册》,把许多自由或半自由的农民,划成了维兰(农奴),因此,这本清册,被英国人民称为“末日审判书”。

贵族因婚嫁而获得领地时,需向国王缴纳数量可观的转让费。

立宪的细胞,在诺曼登陆百年后就开始显现,以国王与贵族的对立为表象。

骑士教育,重武轻文。经常进行比武大会,常有伤亡。得胜的骑士,有权亲吻一位可爱的女士。所谓骑士精神,即贵族精神。早晨一本正经地弥撒,中午酗酒闹事,下午洗劫教堂,晚上调戏妇女。

在战场上,骑士很少杀骑士,死的都是平民步兵。十字军东征的路上,骑士和北欧海盗没啥区别。骑士精神化作替私人复仇的战斗。

骑士精神的副产品是“英雄爱美人”。12世纪起,一个妇人,在丈夫之外要有个情人,否则,就会被视为缺少魅力。

1075年,大会议规定,禁止7代之内有血缘关系的人婚配,禁止与配偶的4代之内的血亲成婚。不过,1215年,教廷便将此做了修改,7代改成4代,因为,门当户对,太不容易了。

兴盛与衰落(12世纪末-15世纪)

1399年-1485年间的每次改朝换代,都由大贵族发起,都以一具国王的尸体奠基,而为此受牵连、危及身家性命、失爵丢官的贵族更多。英国的君主,事实上是选出来的,而非世袭。

1215年6月,伦敦25名贵族迫使英王约翰签署了著名的“贵族纲领”《大宪章》。《大宪章》共有61项条款,大部分都列明一些有利于贵族的权利。例如,国王在国家所有重要事务上,包括征税,必须征求贵族的意见并且得到他们的同意;过往不得随意侵犯贵族的人身自由,等等。“法律至上,王在法下”的法则,从此被人铭记。

1265年的“西门议会”,成为未来下院乃至议会制度的重要起来。1325年,英国议会历经百年终于形成。1376年,骑士代表彼得•马克,成为首任议长。15世纪60-70年代,贵族院正式称为上院,平民院正式称为下院。

15世纪后期,英国贵族制逐渐成形,最终定制。即公侯伯子男,另外,还有从男爵和骑士,勋爵是奖励性称呼。1301年开始,威尔士亲王成为不列颠王国的继承者的名号。

黑死病,成为封建农奴制的杀手。

玫瑰战争。1455年,以红玫瑰为标记的兰开斯特家族和以白玫瑰为标记的约克家族,多次刀兵相见。持续30年,直至红玫瑰得胜,都铎王朝建立。

衰落和变异(1485-1688年)

大贵族挥霍得入不敷出,乡绅阶层开始崛起。

灰、黑逐渐被视为“上色”。长期影响着本国民众,至今未变。

长子作为家庭姓氏、家产和爵位的优先继承人,地位格外重要。长子早夭,则由长孙继承。若无,则次子、幼子循序渐递。不动产一般只传一人,其他财产女儿或可继承。重视家庭礼节,重夫权父权,但贵族妇女有较多自由。

因涉及到财产或爵位等问题,婚恋不自由,基本上是国王或父辈定。宗教信仰也会影响到爱情与婚姻。贵族的非长子的儿子,不容易成婚,而且,在特殊的财产继承制下,很可能变成穷光蛋。《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姐妹,就是没有不动产继承权的人。

世俗贵族,文化素质低下。倒是次子、幼子,被送进剑桥、牛津;上流社会,还有一批文化名媛。

伊顿公学建于13世纪。学费很高。游学开始流行,贵族子弟去意法学习语言、文学、艺术、礼仪,经过200多年的潜移默化,前朝的佩剑骑士终于成为通晓文墨的绅士。嘿嘿。几位知名女作家,都生活在绅士后的时代。

“贵族时代”(1688年-19世纪中叶)

英国贵族的特点是具有政治独立性、民主意识和绅士风度。

托利党,Tory,英国政党。产生于17世纪末。19世纪中叶演变为英国保守党。“托利”一词起源于爱尔兰语,意为不法之徒。在1679年议会讨论詹姆斯公爵是否有权继承王位时, 赞成的人则被政敌称为“托利”。托利党人参加了1688年的“光荣革命”。1760年,逐渐成为执政党。到19世纪中叶,发展成为保守党。辉格党,Whig,是它的对立面,名称可能是Whiggamores(意为“好斗的苏格兰长老会派教徒”)一词的缩语。辉格党得益于1688年“光荣革命”带来的政治变化。

光荣革命,是英国一场和宗教有关的非暴力宫廷政变,发生在1688年到1689年。当时,支持议会的辉格党人与部分托利党人为免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传位给刚出生的儿子,而把詹姆士二世废绌。在废绌国王之后,他们把王位传于原本的继承者,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时任荷兰奥兰治执政的女婿威廉。威廉带兵进入英国,未发一枪,使詹姆士二世仓惶出逃。议会重掌大权,而威廉亦即位成为威廉三世。因为这场革命未有流血,故史称光荣革命。至此,英国议会与国王近半个世纪的斗争以议会的胜利而告结束。

贵族含义发生变化。真正意义上的英国贵族,一直最少,但稳定性在欧洲首屈一指,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稳定的贵族体制。

1707年,苏格兰合并于不列颠,1800年,爱尔兰合并于不列颠。

资产阶级革命后,在英国,几乎无贵族不富。看了一下统计表,《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也就是大地产者中的中等。几乎所有的大地产,都是靠旧的继承制保留下来的。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从农业革命开始的。贵族们发展农业、矿业、交通运输业。托马斯•科克培养优质绵羊而闻名1837年被封为伯爵。

上院的权利不表现在上院而表现在下院。

拜伦曾任上院议员,雪莱出身于从男爵家庭。

英国贵族不像法国贵族那样喜欢群聚和沙龙,而是喜欢庄园。“每个人的房舍,都是他们的城堡。”

威斯敏斯特公爵的发家史(现英国首富)。1703年,他的先祖才成为男爵,1874年,便爬到了公爵的位置。

1722年,乔治三世提出,议会通过了《王室婚姻法》。18世纪末-19世纪初,贵族离婚率4%,平民离婚率万分之一。所以,贵族们的婚姻生活还是相当不安定的。

真正的衰落(19世纪后期至今)

1872年,产生无记名投票法。

1876年,出版《英格兰的贵族》,不久,再版,更名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的大地产者》。它,是1000年来第一本说明土地占有的不合理情况的专门著作。

1894年开始征收遗产税,致使大地主们雪上加霜。资产阶级进入贵族,爵位换财富,财富换爵位。

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中产阶级新贵。一战、二战中,死伤诸多贵族,甚至有老贵族断了血脉。这,与他们受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帝国主义教育有关。

大贵族的地产锐减。

丘吉尔不愿意自己伟大的名字被陌生的称号取代,只接受了嘉德勋章。

麦克米伦也曾拒绝封爵。当然,最后,他还是要了世袭伯爵的称号。

英国贵族存在的时间,超过10个世纪,可是,直到1998年英国议会改革,世袭贵族才算寿终正寝。他们是“世界史上少有的能够在适当的时候作出适当退却的阶级”。“英国之所以在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方面取得成功,避免了革命的震荡,赢得了社会的平稳发展,英国贵族的远见、勇气和妥协精神是不可抹杀的。”

英国伦敦贵族多如牛毛,有几千个,真正的爵士排行榜上,对国家经济政治有影响的无非就10个

丘吉尔的家族排名第十,你要是觉得我这答案可以,我告诉你前9个。

丘吉尔的家族叫文斯顿。

温莎王朝

1,爱德华七世,阿尔伯特·爱德华·维丁,阿尔伯特·爱德华·冯·萨克森·科堡-哥达 娶丹麦的亚历山德拉公主(亚历山德拉的姐姐德格玛公主嫁给沙皇亚历山大三世) 长子阿尔伯特·维克托·爱德华,克拉伦斯公爵 次子乔治·弗雷德里克·恩斯特·阿尔伯特(乔治五世),嘉德骑士,基拉尼男爵,因弗内斯伯爵,约克公爵,海峡群岛领主,加里克伯爵, 康沃尔公爵,罗特塞公爵,威尔士亲王 长女路易丝大公主,嫁达法伊夫公爵 次女维多利亚 三女毛德,嫁挪威国王哈康七世 三子约翰,癫痫早夭

2,乔治五世 娶特克家族的玛丽(特克家族亦为德国血统的英国贵族,出自符滕堡王国,1871年封为英国的特克公爵) 长子爱德华·阿尔伯特·克里斯蒂安·乔治·安德鲁·帕特里克·大卫(好罗嗦的名字,囊括了祖父、外祖父(丹麦国王)、父亲的名字以及 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威尔士的守护神)(爱德华八世) 次子阿尔伯特·弗雷德里克·阿瑟·乔治(乔治六世),嘉德骑士,基拉尼男爵,因弗内斯伯爵,约克公爵 长女玛丽大公主 三子亨利,格洛斯特公爵 四子乔治,肯特公爵

3,爱德华八世 娶沃利斯·辛普森夫人 无子女,逊位

4,乔治六世 娶鲍斯-莱昂家族的伊丽莎白 长女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伊丽莎白二世) 次女玛格丽特·罗斯

5,伊丽莎白二世 嫁希腊王子菲利普·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松德尔堡-格吕克斯堡(菲利普·蒙巴顿) 长子查尔斯·菲利普·阿瑟·乔治·蒙巴顿-温莎 长女安妮大公主 次子安德鲁,嘉德骑士,基拉尼男爵,因弗内斯伯爵,约克公爵 三子爱德华,威塞克斯伯爵

伦道夫·邱吉尔的生平

马尔巴罗公爵的后世子孙们在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这段时间里,再也没能为他们的族徽增添任何光彩。他们既无骄人的功业,亦未获得任何荣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