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哥哥,什么是佛的波若智慧?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2收藏

百度哥哥,什么是佛的波若智慧?,第1张

百度哥哥,什么是佛的波若智慧?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与其说是别人让您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3、如果您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您烦恼。因为您自己的内心,您放不下

4、好好的管教您自己,不要管别人

百度哥哥,什么是佛的正法?

正法期:正者即证也,佛虽去世而法仪未改,有教有行,有证得果位者,是为正法时期,佛灭度一千年间为正法期

什么是般若智慧

佛教认为智慧有两种:一种是世智辩聪,就是学习物理、化学、围棋等的智慧;另一种是能够断除烦恼的智慧。在美国心理医生约瑟夫贝理著的《活出自己的智慧》中谈到,有人智商非常高,可生活却一团糟。他们也修一种类似四念住的方法,大概是学南传佛教,靠一种不同的智慧,来解决烦恼问题。一般人往往将这两种智慧混淆,一个信佛教的中医给我讲中医理论,我听不太懂,他说:“你们这些人就是不求智慧,我也没办法。”当年许多大译师,为了防止将这两种智慧混淆,不把这种特殊的智慧译作“智慧”,而是只译其音“般若”以示区别。 {这是第二段}这种智慧又是怎样生起的呢?佛在小乘的《阿含经》中说,在欲望息灭中生眼、生智。怎样才是欲望的息灭?即四念住讲的“如实观”,“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如果我有智慧,对它就是如此;如果我没有智慧,对它就是如此,我没有智慧。这就是“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凡夫见到智慧时,不仅只是看到,马上价值评价就生起(唯识学讲的此量),智慧价值高,要把它抓住或是想将其推向更高。见到愚痴不仅是见到,而是愚痴价值低要将其推开。练气功的人,“执著价值低,不执著价值高”。不执著就成了欲望的物件。讲“完整性”的人,完整价值高,分裂价值低,整天都在欲望完整。对待欲望也要看只是看,一般人容易犯的错误是,看见欲望不只是看见,还想将其除掉。陈燕珠注解的《大念住经要义》中说,欲望来的时候允许它来,允许它要呆多久,就呆多久。 {第三段}《信心铭》第一句:“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最高的道无难,只要不挑肥拣瘦。在智慧、愚痴中不要选择智慧;在完整、分裂中不要选择完整。第二句“但无爱憎,洞然明白”。没有对智慧的爱,对愚痴的憎,修道的很多事情就洞然明白。为什么洞然明白?因为智慧起来了。永嘉大师《证道歌》第一句:“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绝学”——是指把各种学问丢掉,学道之人因为平凡的东西价值低,不平凡的东西价值高,故好博学多闻。“无为闲道人”——我若对永嘉大师说:“师父,我有执著该怎么办?”回答:“对,它就是如此,不怎么办。”而一些假善知识会说:“执著是个大事,你要解决它”。迷执弟子整天都在想:“我怎样才能不执著呢?”那些讲完整性的,一天到晚都在解决分裂的问题。禅宗说:一有所重,即落巢臼。一个人重视智慧便被智慧所缚,重视完整便被完整缚。有人问大珠禅师:“什么是大涅槃?”“不造生死业是大涅槃。”“什么是造生死业?”“求大涅槃是造生死业”。重视大涅槃便被大涅槃束缚。古德云:“把佛和凡夫统统放下顿时解脱。”同理把智慧、愚痴、散乱、一心不乱统统放下顿时解脱。“不除妄想不求真。”——不会说执著、分裂、欲望、散乱是妄想,须要去除掉,有个什么真的东西可以求。佛教教人行中道,凡夫都是落在两边。哪两边?智慧是一边,愚痴是一边;生死是一边,涅槃是一边;欲望是一边,无欲是另一边。西方一百多年前,处在基督教统治下,当时是欲望价值低,无欲价值高,落在无欲一边,一个人有了性行为会有负罪感。而现在西方是无欲价值低,欲望价值高,落在欲望一边,不达到性 ,便觉得不对。“中”在哪里呢?“中”就在“看只是看,听只是听。”性就是性,这个人是欲望的,那个人是无欲的,仅此而已。如此既没落在欲望这一边,也没落在无欲那一边。 宋朝佛眼禅师说:“一般人修道修不上去,原因就在总是弃这边,就那边。”总是弃不懂不会、散乱的这一边,就{跑到}懂了、会了、禅定的那一边。佛眼的师兄弟大慧杲教人:“省力处,就是得力处”。怎样省力?如修四念住一周尚不能掌握,“对,它就是如此,我还不能很好掌握”。如此修行才能得力。禅宗的智慧是在明心见性后得根本智,明心见性并不难,赵州禅师云:“世间的东西难得见到,见到就容易识别;佛性容易见到,但难于识别。”找一个直指人心的公案勤习之,见性不难。 {第四段}当今学佛者众,可是佛教却很衰败,有的因为追求一心不乱造成心理压力大;有的担心入地狱,陷入深深的恐惧中;有的因持戒动则得的咎没法生活。 还有的对心中的恶念强打强压,致使内心冲突严重。佛法本来是烦恼的止熄,现反增长烦恼,甘露转成毒药。六度万行离不开般若,否则免不了瞎修乱练,森田疗法看这些诚虔的宗教人士,往往都是有心理问题的患者。 原因就在于大众缺少智慧和正见。临济云:“你们这些人可怜啊,个个都是披枷带锁,想找善知识解粘去缚,这些所谓善知识又给加上一重枷锁(如圆满、不执著、完整性)学人欢喜,彼此不辨(混乱一场)。”佛教的四圣谛、十二因缘,早已不能用了,相反日本心理医生森田正马创立的森田疗法,却能将四圣谛的一些理论用于日常生活。当今佛教还是在走过去“笼统真如,颟顸{manhan糊涂}佛性”的老路,大家都知道有一个真如、佛性,可什么是真如、佛性却不知,都知道要不执著,可在具体事情上怎样才是不执著,都笼统带过。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靠修四念住或明心见性。汉传佛教总觉得四念住是小乘不愿学,《大智度论》讲四念住时有人问:“这不是小乘吗?”龙树菩萨回答:“小乘也得学。”一个想学量子力学、相对论的人,小学的加减法也得学。 {第五段}佛陀教导要“依智不依识”。我们平时用的是识,这个识就象猴子的智慧,一个猴子想要学物理,它得先进化,首先具有人的智慧。一个猴子整天拿着物理书看,自认为对物理学有了深刻认识,不过是胡扯。达摩在《血脉论》中说:“若不见性,说得十二部经教,尽是魔说。”《做个喜悦的人》的作者苟嘉陵居士自述,是在修四念住后,对佛法的认识和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原因在于智慧起来了。大陆《禅》杂志主编黄明尧居士是将《信心铭》背下来,在生活中时时应用后,才开始受用。余学佛十几年,也看过不少书,可临事却不知所措。各种武林秘籍看过不少,却连只鸡都抓不了。学四念住后,时刻将“看只是看”提起,两年半后才有所改观。余在学四念住前也看过些禅,但不知所云,学四念住三年后再看禅,就多少明白一点。曦比丘在《你的烦恼熄灭了吗》中说:“修四念住的人尽管他还不能完全断除烦恼,但他知道这条路不会错,他也不须要看书或是去问别人{因为有了般若},能够自炽燃{作自己的光},法炽燃{用四念住来照亮自己},莫异炽燃{不用别人来照亮自己}。相反一个学佛多年的人还心中没谱,须要看书和问别人,那说明他的修行是有问题的{因为没智慧}。” {第六段}一般人学打坐,念经,念佛,念咒容易,修四念住难,原因是我们平时长于着相,例如我们可以把着相带到打坐中去。打坐时散乱价值低要舍去,心集中价值高要取,《坛经》把爱憎取舍,称为着相。 一位博览群书的专家一看四念住,马上说,四念住的实质是转变观念。《中阿含。分别圣谛经》说:“你要认为这个思想观念是不好的,要转变到好思想上,或要将好的思想维持住,统统是求而不得苦。”而修四念住却要人不著相。在修四念住时遇到困难,不要勉强修下去,回头看这个困难,允许它存在。大慧杲禅师云:要生处转熟,熟处转生。 我以前一失眠就很着急,修了二年多四念住,虽有时三、四天睡不好但心里不急,就象森田疗法说的,失眠不用急到真的需要睡眠时,它自然就能睡着。从前对讨厌失眠很熟,现在变得生疏。佛陀说修四念住,早上修了晚上就能有进步,晚上修了第二天早上就有进步。尽管你可能还体会不出来。 {第七段}佛法讲“体,相,用”“明心见性,看只是看”是智慧的体。大智若愚是其相,临济云:“老僧我只知吃饭睡觉,拉屎送尿,愚人要笑我,只有智者知道。”愚蠢的人总是在欲望一个不平凡的东西。南传佛教诸大师讲的都很平实,一位终日将圆满究竟挂在嘴边的人,拍著胸脯说:“我的水平远在这些南传大师之上。”。在实际生活中知道什么是执著,是智慧之用。 希望我们能依佛陀的教诲:“依四念住而住”。 普愿大众 智慧如海,正法久住!

什么是般若智慧呢

菩提心是智慧的根本,真正的智慧是建立在立志度众成佛的基础上的。

而普通所言的智慧往往不是这种意义上的智慧,要分清。

谁知道什么是般若智慧吗

般若 这是梵文,我国名为大智慧。因为中国文字难尽其义,所以仍用原文,并且尊重这几个字,所以不译。这个般若,全是说心的妙用。上自佛,下至众生,无不由此而成佛道,了生死,度苦厄。论其性体,是不生不灭的金刚;论其相貌,却是无形无状的实相;论其妙用,乃是不可测知的圆通神妙。这个般若,是人人有分的,佛和众生都是平等的;不过佛是开了般若慧,众生是有而不开,被无明所蒙住了。至于般若两个字,解释却有许多字,当云“通达世间法出世间法,融通无碍,恰到好处,而又不执取诸法的大智慧。”才能尽其义。因为世间法人事等等,都是佛法。佛是觉义,能觉悟世上一切人情世故。尽了人道,才可成佛。总之,入世出世,只是一心,颠倒烦恼,贪嗔痴迷,是六道众生的心;如能空净自在,不固执,便是佛菩萨的心。所以离世法,便没有佛法;离了般若,只有作孽受苦厄的分了。

关于佛学的般若智慧怎么理解?

般若汉语的意思就是智慧 了知一切的生灭幻化现象的来龙去脉 遍知宇宙过去未来的真相

色是指物质 空是指与物质相对的一种虚无状态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就是说空和色是一种东西 用现在的科学讲 就是说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电子质子原子核等等组成 然而你分来分去无限的分下去 它是什么那 它的真相就是空性的

我们做能感知到的一切 仿佛和我们的梦境差不多 物质的真相是空性的 而我们的眼睛可看不到 以为是真实的实有 简单说就是这样!

般若智慧是什么意思

般若源自佛教中的术语,梵语的译音,或译为“波若””、“钵罗若”,全称“般若波罗蜜多”(梵文:Prajñāpāramitā)或“般若波罗蜜”。意译“妙智慧,微妙智慧”。在英文中写做“Prajna”。所谓般若智慧就是佛教智慧。

中国文化讲的智慧是那种能够辨别是非、辨别事物不同情况的智慧;而佛教里的“般若”恰恰是让我们来消除这些分别,也就是说是一种无分别的智慧。因为汉字“智慧”二字不能尽表其义,所以在翻译经文时以音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大师偈子中的“本来无一物”所指的就是我们每个众生的妙明真心。如果一个人找到了这个妙明真心,这面照天照地的“明镜”,就得到了般若智慧了。

所以,般若智慧,就是人清净无染的心,它是一切众生本有的根本智慧,与世间的聪明完全是两码事。

“凤凰涅槃”私人订制,专为成功人士量身订制,用影像记载着人生的创业艰辛与成功。诠释成功路上的点点滴滴,将其激劢着家族后代传承祖辈精神。把祖辈的丰功伟绩用微**形式拍摄下来,并保存于私人空间。从此建立家谱录,世世代代永远传承……

第一篇 涅槃寂静

壹·前言

长久以来,佛教有许多深奥微妙的义理,被世人严重地扭曲、误解,甚而形成对佛教的戏谑。譬如「涅槃」本是学佛的人千辛万苦所希望求得的圆满幸福境界,但是一般人误把涅槃当作死亡的意思,因此祭吊的挽联上写着「得大涅槃」,或说:「气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其实涅槃不是死亡,而是与死亡截然不同的超脱境界,是一个永恒的生命,圆满的世界。

一般寺庙所供奉的佛像,分别有立姿、坐姿、卧姿等。坐姿表禅定,是一种自受用的境界,是静态的;立姿表行脚教化众生,是他受用的境界,是动态的;卧姿又称涅槃像,表示圆满、吉祥,是动静一如的。所谓圆满就是了生脱死、超越时空、泯灭人我对待,自他融和一体。所以,涅槃不但不是死亡,而是最真实、最有价值的人生,是佛教最高的自我证悟世界。

贰·涅槃的意义

涅槃,梵语nirva,意译为寂灭、灭度、寂、无生。《涅槃经》说:「灭诸烦恼,名为涅槃。」《大毘婆沙论》说,涅槃的意义是「烦恼灭,三火息;三相寂,离诸趣」。《杂阿含经》说,涅槃是「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所以涅槃就是四圣谛中的灭谛,是灭除贪欲、瞋恨、愚痴、无明、邪见、是非、烦恼的一种寂灭无染、物我双忘、圆满光明、自由自在的世界。

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正等正觉,这种正等正觉就是涅槃。所以,涅槃就是我们自己清净的本性,是真实的自我。能够证悟涅槃,就能泯除人我关系的对立,超越时空的障碍,不被烦恼、痛苦、人我、是非、差别、障碍等种种无明所束缚而流转生死。所以,涅槃是超越生死的悟界,能入「涅槃」就是人生的解脱。

参·涅槃的异名

在佛教各经论中,对「涅槃」有种种不同的异名诠释,如《法蕴足论》中「无为、无边、无漏、无住、无生、无作、无灭、无起、无染……」等四十三种说法,及《四谛论》中「无坏、无失、无等、无碍、无求、无上、无量、无爱……」等六十六种解释,都是从否定的层面来诠释「涅槃」的意义。而《法蕴足论》有「真实、彼岸、微妙、寂静、恒在、安稳、胜义、至善、稀有……」等五十种解释,《四谛论》有「解脱、超绝、唯一、圆满、清净、最上、真谛、真如……」等四十六种说法,都是从肯定的层面,对涅槃作广义的诠释。

此外,《大涅槃经》说:「佛性」就是涅槃;《华严经》说:一切诸法的自性就是涅槃;《般若经》说:「理无所知,无所不知」的「般若」就是涅槃;《楞严经》说:证实了「理绝动静」就是涅槃;《维摩经》说:「十地不二法门」就是涅槃;《胜鬘经》说:「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就是涅槃。涅槃,就是不生不灭的自性。

中国四大译经家中,俗称旧译家的鸠摩罗什将涅槃译为「灭度」,就是灭烦恼障、度生死海的意思。新译家玄奘大师则将涅槃译为「圆寂」,圆指圆满,寂指静寂,具足一切功德,泯除一切污染的习气、烦恼等,就是涅槃的真谛。

肆·涅槃的特性

涅槃的诠释,虽然诸经所用名义各异,可是理实无二,都是指「清净自性,真实本体」,此自性本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因此《方等般泥洹经》卷二说,涅槃具有如下八种法味:

1常住:涅槃之理通彻三世而常存,圆遍十方而常住,故称常住。

2寂灭:涅槃之理寂绝无为,生死永灭,故称寂灭。

3不老:涅槃之理不迁不变,无增无减,故称不老。

4不死:涅槃之理原本不生,然亦不灭,故称不死。

5清净:涅槃之理安住清寂,诸障皆净,故称清净。

6虚通:涅槃之理虚彻灵通,圆融无碍,故称虚通。

7不动:涅槃之理寂然不动,妙绝无为,故称不动。

8快乐:涅槃之理无生 迫之苦,而具真常寂灭之乐,故称快乐。

此外,涅槃有十大特性:

1涅槃如莲花:莲花不能离开淤泥而生长,但是却不被淤泥所污染;涅槃也和莲花一样,不为一切烦恼所污染,不能远离生死而证得。

2涅槃如水:涅槃具有水的清凉性,能熄灭一切烦恼热苦;涅槃更具有水的止渴性,犹如雨浇旱土,能解除我们对爱欲的渴望。

3涅槃如解毒药:涅槃是一切被烦恼毒物所苦的众生安养生息之处,犹如袪除百病的甘露灵药,能灭除世间一切苦恼病症。

4涅槃如大海:大海对于一切尸骸没有爱憎之念;涅槃也是一样的远离烦恼形骸,无所罣碍,这就是涅槃的「无爱憎」。大海浩瀚无涯,没有此岸彼岸之分,容纳百川而不溢;涅槃广大无边,也能包容众生而不壅塞。

5涅槃如食物:食物能解除饥饿衰弱;涅槃也能去除一切痛苦的饥饿衰弱,镇静众生的烦恼和忧虑。

6涅槃如虚空:涅槃是一种不生不死、不来不去、无所罣碍的境界,就好像虚空一样无边无际,不住一处而遍于一切处,不依一物而为一切物所依,让圣者自由自在遨游其中。

7涅槃如摩尼宝珠:涅槃就像摩尼宝珠,能放射出道德的光辉,使人人欢喜,满足众人的一切欲求。

8涅槃如赤栴檀:赤栴檀是最稀有难得的奇树;涅槃也如赤栴檀,散发出无与伦比的芬芳戒香,圣者所赞叹,世间所稀有。

9涅槃如风:涅槃之妙理,可吹送人至于菩提,犹如在顺风中行驶舟船,故譬之如风。

10涅槃如山峰:涅槃又像高高耸立的山峰,即使在风雨之中,也一样卓然不动,任何烦恼恶贼都难以攀登。峰顶土质坚实,所有无明、痛苦的种子都不能生长,是完全脱离一切有漏染污的境界。

伍·涅槃的种类

涅槃有层次上的分别,各宗派对涅槃的分类也有不同。兹以天台宗与法相宗所举说明如下。

一、三种涅槃

天台宗就体、相、用三方面来诠释涅槃:

1性净涅槃:就涅槃的体而言,诸法实相的自性清净,不生不灭,称为性净涅槃。

2圆净涅槃:就涅槃的相而言,修行证果,如实觉了诸法为圆,破除一切烦恼为净,所以称为圆净涅槃。

3方便净涅槃:就涅槃的用而言,佛陀虽已证入涅槃,但是为了救度众生而随众生的机感示现一切应身,说一切法,机缘尽时,应身灭亡。然而生本非生,灭亦非灭,而是涅槃的一种方便应现之生死假相,又称为应化涅槃。

二、四种涅槃

法相宗将涅槃分为四种:

1自性清净涅槃:一切诸法虽然被客尘烦恼所覆障,但是法性真如清净不变,无生无灭,湛然澄明有如虚空,具有无量微妙功德,为一切有情万物所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任何人不假外求便可证得清净的真如自性,称为自性清净涅槃。

2有余依涅槃:虽然已经断灭三界烦恼,更不起惑造业,却还余留过去业力所招感的肉体存在,但是不会受饥寒苦乐等影响,能平静地面对人生世事,叫做有余依涅槃。

3无余依涅槃:不但断除所有烦恼,而且由过去业力所招感的色身也灭亡,无有余遗,一切微苦皆已离尽,是名无余依涅槃。

4无住处涅槃:断除所知障,证悟生死涅槃不二的真理,所以不厌生死,不动本际,不住涅槃,悲智双运,穷未来际,利乐有情,称为无住处涅槃。

由以上涅槃的种类,我们可以得知,涅槃的境界并不一定等到死亡才能证得。例如:佛陀三十岁时,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早已证得涅槃,只是还有色身的依报存在,是为「有余依涅槃」;八十岁时,在娑罗树下入灭,则是「无余依涅槃」;佛陀在五十年间行化各地,接应群机,过的是无染无著的「无住涅槃」生活。佛陀曾在《法华经》中自述:「我于尘点劫前早已成佛,自是已来,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余那由他阿僧只国导利众生。」所以,佛陀在此娑婆世界的诞生、出家、降魔、成佛、说法、入灭等诸相,都是「方便净涅槃」的运用,也是「无住涅槃」的境界。我们之所以要求证涅槃,就是要找回清净的自性涅槃。

陆·涅槃的境界

众生每天在五欲六尘中烦恼不已,而证悟涅槃的诸佛菩萨是生活在那一种境界呢?根据《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记载,涅槃有四种境界,称为涅槃四德:

1常:涅槃境界的觉悟是永远不变的觉悟。

2乐:涅槃有四种大乐:

(1)无苦乐:世间的乐即是苦因,所以是相对的乐;证入涅槃,则能超越一切苦乐,而得到绝对的大乐。

(2)大寂静乐:涅槃的境界远离一切戏论,离言绝虑,所以是大寂静乐。

(3)大知乐:诸佛如来证得涅槃后,具有大智能,远离一切颠倒虚妄,于一切法悉知悉见。

(4)不坏乐:如来法身犹如金刚,不能毁坏,不是烦恼无常的色身。

3我:涅槃的境界,自由自在,毫无拘束。

4净:涅槃的境界,湛然清净,没有烦恼的染污。

所以,涅槃是止灭一切痛苦聚集的究极理想境地,是去除贪爱,舍诸有执,止灭烦恼欲念的世界,是众德圆满的乐土,是绝对无执无碍的境界。因此,具体而言,涅槃的境界是:

1无生的境界:涅槃已没有生死、变异,是个不生不灭的境界。固然不生有漏杂染的烦恼,也不起无漏清净的涅槃想,是个染净俱捐,境我皆泯,无生法忍的绝对世界。

2无住的境界:涅槃之后无处不在,在清净心里,在法性之中,在真如佛性内,在万里虚空里。证得涅槃之后,这个法身如如不动,住在荡荡涅槃城。所谓涅槃城就是「无边风月眼中眼,不尽乾坤灯外灯,柳暗花明千万户,敲门处处有人应」的气象。

3无我的境界:真正的涅槃,是打破我执,到达无我的大自在,再从无我中建立真我,所以涅槃后的我才是真正的我。

4无缺的境界:涅槃的境界是我们心灵上永恒的乐土,里面充满法乐,有完全的平静,有至高的妙乐,有持续的幸福,有福慧的完成,有究竟的解脱,有永恒的自我,有真实的世界。涅槃的芬芳至乐,是人人可以证得,时时可以体悟的

第二篇 解脱自在

壹·解脱自在的定义

解脱,就是解开系缚,脱身而出的意思;自在,指自由放任,无挂无碍。解脱,是动态的行为;自在,是静态的境界。解脱与自在,是一体的两面,能解脱就能自在,能自在就能解脱。诸佛菩萨游诸国土,度化有情,示教利喜,无非就是要使众生离苦得乐,得到究竟的解脱。

贰·解脱自在的种类

就解脱的层次而言,约略可以分为三种:

1世俗的解脱:生活在世间,我们要承受种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存在时,就是一种解脱自在的境界。例如:通过考试的时候,完成工作的时候,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就是一种解脱。社会人士下班回家,享受亲情的时刻;家庭主妇做完一天的家事,休憩闲聊的时候,也是一种解脱……。乃至贫穷的人解决生活的问题,饥饿的人得到食物,凡此都是解脱自在的境界,也就是内心的要求与外在的世界达到最好的协调。然而,这种解脱自在只是相对性的,暂时性的,并没有永恒性,人生的贪欲无尽,使得我们的身心永远感到逼迫苦恼。所以经云「三界如火宅」,于是,有些人就去寻找出世的解脱。

2出世的解脱:出世就是离开尘世,到另一个寂静的处所,闭关修道,以求了生脱死。这种解脱固然摆脱了人世的束缚,但是也逃避对社会人群应有的一份责任,所以不够积极进取。又这种出世的解脱,恰如大石压草般不让烦恼现起,有朝一日,因缘和合,烦恼的幼苗还是会生长出来,所以,也不是究竟的解脱。

3胜义的解脱:究竟的解脱应该是超越入世与出世,使精神与物质两相兼益,使生活与修行相得益彰,使我们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够逍遥自在的一种意境。这种即入世而出世,即出世而入世的解脱,就是胜义的解脱。胜义的解脱是最圆融完满的境界,只有在生活体证中才能成就,非言语思辨所能道尽,所以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解脱。黄檗禅师云:「终日不离一切事,不为诸境所惑,方名自在人。」「安然端坐,任运而不拘,方名解脱。」

参·解脱自在的实践

如何才能达到胜义的解脱呢?《维摩诘不可思议解脱经》是描述多劫以前成佛的金粟如来,于此世化现维摩诘居士身,为众生开示解脱之要。本经阐述即出世而入世的解脱要旨。今就此经内容,归纳解脱自在的要意如下:

1在生死烦恼中解脱自在:生死是人生最大的问题,而烦恼是流转生死的主要原因。心与境和合才起烦恼,烦恼系缚与其它世间诸法一样没有自性,当体即空,所以烦恼逼迫的当下就是真如实相、无上菩提,所谓「烦恼即菩提」正是此意。同样地,生死与涅槃也是不二的假名,一般人生之可喜,死之可悲;悟道者生固不足可喜,死亦不必伤悲,故生死之外无涅槃,涅槃之外无生死。宗衍禅师说:「人之生灭,如水一滴,沤生沤灭,复归于水。」了达生死烦恼性皆空寂,就是了生脱死的涅槃境地了。

后唐保福禅师向徒众说:「近来我气力不继,想大概世缘时限已快到了。」

门徒弟子听后纷纷说道:「师父法体仍很健康。」

「弟子们仍要师父指导。」

「请求师父常住世间为众生说法。」种种议论不一。

其中一位弟子问道:「时限若已到时,禅师是去好呢?还是留住好?」

保福禅师用安详的态度,亲切的口吻反问道:「你说是怎样才好呢?」

这位弟子毫不考虑地答:「生也好,死也好,一切随缘任它去好了。」

禅师哈哈一笑说道:「我心里要讲的话,不知什么时候都被你偷听去了。」言讫,跏趺示寂。这就是在生死烦恼中求得解脱自在。

2在疾病痛苦中解脱自在:人吃五谷杂粮,谁无疾病?「英雄只怕病来磨。」疾病的折磨固然让人难以忍受,如果我们能深达实相,病苦的当下,就是心灵开悟的契机。当我们有了病苦时,应当自念:身体是四大和合而有,假名为身,而四大无主,此身当然也没有我的存在,是以病者了不可得;又此身是因为无始以来的无明痴爱、执著有我而生起,所以疾病的根源在于我执不断,妄想分别,攀缘六尘。因此归根究底,我们应观诸法空性,去除我执邪妄,不但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烦恼逼迫,更要兼除众生的结使忧苦。这就是经中所述:「以己之疾,愍于彼疾。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忆所修福,念于净命,勿生忧恼,常起精进。当作医王,疗治众病。」这么一想,我们不但不会厌离病苦,反而在病苦中长养慈悲智能,形成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原动力,病苦的本身就成为解脱的药方了。

3在五欲六尘中解脱自在:五欲六尘也是随着因缘时节而改变的假名幻有。《维摩诘经》说:「一切众魔及外道是吾侍者。」如果我们能够善用欲望,乐求善法,纵使在五欲尘劳中也不会堕落沈沦;如果我们能够通达法性,虽然在生死波涛中也能历险如夷。所谓「依真起妄,了妄全真」,懂得利用虚幻不实的色身、寿命、财物,来求取坚固不坏的法身、慧命及法财,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4在有情众生中解脱自在:我们的食衣住行,乃至处事接物,都会与众生发生密切的关联。尽管众生外貌不同,习气的差异很大,但都是五蕴四大和合的假身。我们自己身体上每一个细胞,也是四大五蕴的假合。明白了这一点,心中就不会有人我的分别。自己身上的脓疮疥癣,我们不嫌垢秽,耐心地包扎敷药,能够洞悉人我一体的真谛,我们就会把解除众生的苦难烦恼,当作自己的事情。于是修习四摄六度,是为了度脱众生;庄严佛国净土,是为了接引有情。当我们在度脱众生,接引有情的当下,也就求得了自身的解脱。当我们无所为而为时,一切的羁绊束缚自然消失。

肆·结语

我们凡夫往往将自己的心灵和外界对立起来,生活因而成为一种负荷与累赘,悟道者因为用平等心来看待一切,在举手投足间随顺法性,在烦恼中不见烦恼相,在生死中不见生死相,乃至不见修行相,不求解脱道,所以随时随地都是解脱自在的圆满世界。《金刚经》说:「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短短的开场白里,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琐事,然而对一个悟道者而言,一样地穿衣吃饭,它所蕴含的般若风光以及所显现的解脱境界,就与凡夫截然不同。

所以,解脱自在不是世俗的欲乐所能达到的境界,不是到另外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世界里才能找到的幸福。从现实生活中,去体会心物一如,从大众中去参证人我一体,才能找到解脱自在的境界。

第三篇 法身实相

壹·法身实相的定义

「法身」是指佛陀证悟的法性,是理知所成的法性之体,是清净离垢妙极之身,不同于父母所生的粗陋垢秽生灭之身;「实相」是指诸法真实的体性。法身与实相具有相同的意义,《华严经》说:「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佛境,不可得思量。」法身实相是涅槃的三德之一,具足一切功德智能,永离众患,毕竟安乐,十力具足,妙用无穷,万古不变,历劫常存,福智圆满,万德庄严。经典中除了以实性、实际、一如、真性等来诠释法身实相的真实不变之外,更常以否定的字眼来形容法身实相的不可思量,例如:无晦、无明;无名、无相;无强、无弱;非净、非秽;不在方、不离方;非有为、非无为;无示、无说;不来、不去;不出、不入;非福田、非不福田;非应供养、非不应供养;非取、非舍;非有相、非无相;不可称、不可量、过诸数量;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无作、无境;无生、无灭;无畏、无忧;无已有、无当有、无今有等。

贰·法身实相的意义

「法身实相」是佛的自证境界,非语言文字所能形容,诸经论为了化益众生,而别立不同的名称,各宗各派也本着自己的立场赋予不同的教义。虽然如此,百川归于大海,各种教义都是相互融通无碍的。兹将各种说法诠释如下:

1法身实相是平等一如的理体:现象界的森罗万象彼此消长,互为因缘,其理体是平等一如的空性。在差别的万象中存有无差别的空性,就是万有的实相。

2法身实相是理事圆融的境界:万有虽然千差万别,但都是由平等的理体所缘起,所以宇宙万有,无非空性,万象的空性,也无非差别的现象。法身实相就是这种有空中道、理事不二的平等世界。

3法身实相是相即相入的万象:由于万有诸法互相缘起,所以随举一法,都具有万有的特性,每一法的力用都能无远弗届地遍及于十方一切诸法,而又不失其本位。此外,法与法之间,无力的诸法含摄于有力的一法中,所以法法都能藉着力用与其它诸法相互容受。以上是就空间而说诸法的相即相入。就时间而言,三世诸法迁流不息,过去之外,没有现在未来;现在之外,没有过去未来;未来之外,没有过去现在。所以,三世诸法相即相入,重重无尽。总之,同时俱起,相互显发,没有前、后、始、终之别的十方三世一切诸法,都是万法的真实相貌。

4法身实相是本自具有的佛性:世间的形形 无一不是法身实相,然而凡愚众生因为无明贪爱,执妄为真,将自己执著于万法表面的假相上,所以处处觉得障碍隔离。佛陀因为证见法身,所以能超越时空,在清澄的心海中,印现出十方三世、无量无边的森罗万象。由此可知法身实相归于一心,也就是我们本自具足的佛心佛性。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就是这个意思。

参·法身实相的证得

法身在那里?实相是何相?由法身实相的意义看来,法身非身,非不身,因为它包含了全法界;实相非相,非不相,因为随拈一微尘,都是实相的全体。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森罗万象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互相缘起,庄严无比的一大建设。苏东坡的一首诗说得好: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无非都是法身示现;一沙一石、一山一水,无一不是实相妙谛。甚至涓涓的溪流、飒飒的松涛也都是如来的法音宣流。当我们证入法身实相时,山河大地、宇宙虚空,乃至一切众生,都是从自己清净自性中涌现出来的智能活泉。所以法身实相就是我们周遭的人、事、物,法身实相就是我们本自具足的佛心佛性,法身实相是物我一如的境界。法身实相虽是诸佛的自证境界,然而每个人都具有佛性,只要我们本着平常心,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证见实相。因此,如何与三世诸佛共同遨游在法身实相的世界中呢?

1无我度生:「法性平等,无有高下」,契合法性,泯除对待,发同体悲心,度无量众生,在实践无我的当下,就是平等一如的法身示现;在千差万别的众生相里,就可以见到无相无不相的真如实相。

2无住生活:经云:「凡有所住,皆为非住。」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幻有的假相,不执不拒,内心宽广,等如虚空,就能在行住坐卧中体会到「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实相世界。

3无得而修: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法身实相,如果有修证的意念,便被修证之相所系缚,就不是如实的修证。唯有无得而修,好比以空印空,以水印水,随到随遣,了无痕迹,才能见到本自具足的清净法身。

指凤凰在火中重生并得到永生,涅盘就是佛语中的死而复生,凤凰会老的,每次老的羽毛掉不掉,就无法自由飞翔,而每次换羽毛,都要将全身羽毛拔光,再等新的羽毛长出来,这段时间是无法飞,也没有吃的,非常的痛苦,比喻美好的未来是要经过通过自己不断的吃苦的,才能成功。

我在年前参加过智慧旅程的课程,导师是叫黄嘉文。是我朋友叫我去听的,也是抱着怀疑态度参与,因为想法是什么课程会到夜里1,2点。会不会是传消性质但对朋友的信任和盛情难却吧,参与了进去,头1天坐在最后排以观众的态度去听和看,但第二天就身受感染和感动投入进去。

上面的女士你说你的男友好象是被洗脑了一样,我想请问他的什么表现会叫你这样认为呢?这个课程听完叫我懂的了付出,责任,包容,爱心。这些如果按你说的是洗脑,我想说就算是洗脑百益无一害有什么不好呢?

金刚经中并没有提及八大金刚。佛教中的果位包括:入流、一来、不还、阿拉汉(包括弟子阿拉汉、辟支佛、佛陀),也没有提及金刚。简单的讲,入流者最多再投生七次就能够解脱轮回之苦、一来者最多投生此欲界一次、不还者不再投生于欲界、阿拉汉则超越轮回、究竟解脱。详细的可根据玛欣德尊者编著的《巴利语汇解》的记载:

入流:巴利语sotàpanna的直译。又作至流,四种圣果中的初果。sota, 意为流、河流;àpanna, 意为已进入、已到达。入流即已进入圣道之流,必定流向般涅槃。如《增支部〃第十集》义注中说:

ßSotàpannà'ti ariyamaggasotaü àpannàû

“入流者,为已进入圣道之流。”(AA1064)

在《相应部〃入流相应》中,收录了佛陀与沙利子尊者的一段有关“入流”的问答:

“沙利子,此所谓流、流,沙利子,什么是流呢?”

“尊者,实乃此八支圣道为流,这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萨度!沙利子,萨度!沙利子,实乃此八支圣道为流,这就是:正见„„正定。”

“沙利子,此所谓入流者、入流者,沙利子,什么是入流者呢?”

“尊者,若以此八支圣道具足者,这称为入流者。此具寿[得]如是名、如是姓。”

“萨度!沙利子,萨度!沙利子,若以此八支圣道具足者,这称为入流者。此具寿[得]如是名、如是姓。”(S51001)

巴利语sotàpanna是就圣果位而言的。若就圣道位而言,巴利语则为sotàpatti。sota (流) + àpatti (进入,到达),中文也译作入流。在圣典中也常作sotàpatti- phalasacchikiriyàya pañipanna, 直译作“为现证入流果的已行道者”或“正进入证悟入流果者”。

入流圣道能断除最粗的三种结:

① 执著实有我、我所、灵魂、大我、至上我存在的“有身见”(sakkàya diññhi,又作身见、我见、邪见);

② 执著相信修持苦行、祭祀、仪式等能够导向解脱的“戒禁取”(sãlabbattaparàmàsa);

③ 对佛法僧、戒定慧、三世因果及缘起的“疑”(vicikicchà)。

同时,入流道智也能断除一切强得足以导致投生至四种恶趣(地狱、畜生、饿鬼、阿苏罗)的贪瞋痴,以及所有尚未产生四种恶趣果报的恶业。因此,初果入流圣者不可能再堕入四恶趣。对于漫长的生死旅途来说,入流圣者已经走近了轮回的终点,他们的未来世将只投生于人界与天界两种善趣当中,而且次数最多不会超过七次。也即是说:入流圣者将于不超过七次的生命期间,必定能得究竟苦边,趣无余依般涅槃,绝不会再有第八次受生。

在圣典中常如此描述入流圣者:

ßTiõõaü saüyojanànaü parikkhayà sotàpanno hoti avinipàtadhammo niyato sambodhiparàyaõo'tiû

“灭尽三结,成为入流者,不退堕法,必定趣向正觉。”

☞汉传佛教依梵语srota-àpanna音译作须陀洹、窣路多阿半那、窣路陀阿钵囊等。

一来:四种圣道果的第二种,为巴利语sakadàgàmin的直译。为sakid (一次) + àgama (来,前来) + in (者, …的人)的组合。意为再回来此世间结生一次。

《中部〃若希望经》的义注说:

ßSakadàgàmã'ti sakiü àgamanadhammoû

“一来者,为回来一次。”(MA167)

《人施设》的义注说:

ßPañisandhivasena sakiü àgacchatã'ti sakadàgàmãû

“再回来结生一次者,为一来。”(PpA34)

在《人施设》中说:

ßKatamo ca puggalo sakadàgàmã Idhekacco puggalo tiõõaü saüyojanànaü parikkhayà, ràgadosamohànaü tanuttà sakadàgàmã hoti, sakideva imaü lokaü àgantvà dukkhassantaü karoti - ayaü vuccati puggalo `sakadàgàmã'û

“哪一种人为一来者?于此,有一种人灭尽三结,贪瞋痴减弱,成为一来者,只来此世间一次即作苦之终结。这种人称为‘一来’。”(Pp34)

一来圣者在初道时已断了有身见、戒禁取、疑三结,于今又减弱了较粗的欲贪、瞋恚与愚痴,最多只会再回来此欲界世间受生一次,即尽苦边。一来圣者偶然还会生起一些较轻的烦恼,但并不会时常发生,同时它们的困扰力已经很弱。

☞汉传佛教依梵语sakçd-àgàmin音译作斯陀含、沙羯利陀伽弥等。

不来:四种圣道果的第三种,为巴利语anàgàmin的直译。为na (不) + àgàma (来,前来) + in (者,…的人)的组合。意为不再返回欲界受生。

在《五论义注》中说:

ßAnàgàmã'ti kàmaràga-byàpàdehi akampanãyacittàya ca tamhà loka anàvattidhammatàya ca ñhitasabhàvo nàmaû

“不来者,名为对欲贪、瞋恚于心不动摇,以及决定性不会再从其世间退回来者。”(PkA188)

圣典中常如此描述不来圣者:

ßPa¤cannaü orambhàgiyànaü saüyojanànaü parikkhayà opapàtiko hoti, tattha parinibbàyã anàvattidhammo tasmà lokàû

“灭尽五下分结16,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槃17,不再从那世间回来。”

不来圣者因为已断尽了能把有情系缚于欲界的欲贪与瞋恨两结,所以不会受到欲界的烦恼力牵引而再投生到欲界。不来圣者若在今生不能够证悟阿拉汉果,死后只会投生于色界或无色界梵天,并于其处证般涅槃。

不来圣者可依其证般涅槃的方式分为五种,即:中般涅槃(antaràparinibbàyã)、生般涅槃(upahaccaparinibbàyã)、无行般涅槃(asaïkhàraparinibbàyã)、有行般涅槃(sasaïkhàraparinibbàyã)和上流至色究竟(uddhaüsoto akaniññhagàmã)五种。

《清净道论》中说:“修习第三道慧之后,名为不来者。他依根的差别有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无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和上流至色究竟五种,即舍此[世间]而终结。其中的中般涅槃,即随其所往生于净居有后,尚未达到中寿即般涅槃者。生般涅槃,即超过中寿后般涅槃者。无行般涅槃,即以无行、不经努力而生起上道者。有行般涅槃,即以有行、经努力而生起上道者。上流至色究竟,即从所生之处起,向上一直升至色究竟有,于其处般涅槃者。”(Vm888)

汉传佛教古音译作阿那含、阿那伽弥等,也意译为不还。

阿拉汉:巴利语arahant的音译。以远离[烦恼]故为阿拉汉(àrakattà arahaü)。

《中部〃根本法门经》的义注说:“阿拉汉者,为离烦恼、远烦恼、断烦恼的意思。世尊[在《大马城经》中]曾这样说:‘诸比库,什么样的比库是阿拉汉呢?远离诸恶、不善法、杂染、再有、悲恼、苦报、未来的生老死。诸比库,这样的比库是阿拉汉。’”(MA18)

☞汉传佛教依梵语arhant音译为“阿罗汉”,谓为小乘极果。其音、用法皆与上座部佛教有所不同。更有人将之讹略为“罗汉”,则失去原字本意。

佛教道教教职人员信息查询系统上线发布

佛教道教教职人员信息查询系统上线发布!这是什么系统呢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佛教道教教职人员信息查询系统上线,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佛教道教教职人员信息查询系统上线

2月22日,佛教、道教教职人员信息查询系统上线发布仪式在北京广济寺中国佛教协会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有关负责人参加。

佛教、道教教职人员信息查询系统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众提供经依法认定备案的佛教、道教教职人员信息查询服务,在中国佛教协会网站、中国道教协会网站、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和中国西藏网同步上线。

佛教、道教教职人员信息查询系统上线是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推动宗教教务公开、规范教职人员认定管理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假冒宗教教职人员招摇撞骗的案件时有发生,严重抹黑了宗教界的形象,同时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造成经济财产损失,社会影响极其恶劣。这次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上线佛教、道教教职人员信息查询系统,有利于遏制假僧假道借教敛财乱象,维护正常宗教秩序,保障佛教、道教健康传承,同时便于社会公众辨识假冒教职人员,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

佛教、道教教职人员信息查询系统公布了教职人员的姓名、性别、照片、宗教称谓、宗教派别、教职身份和教职人员证件编号等7项信息。社会公众在输入手机验证码及验证码并满足系统查询条件后即可以进行查询。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将及时更新教职人员数据,确保查询信息准确可靠。据了解,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宗教教职人员信息查询系统不久后也将上线发布。

佛教道教的区别

1、道教是中国人创立的,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2、道教是宗教,佛教不是宗教。

佛教是教育,是佛陀的教育,全称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简称“佛教”。佛、菩萨、阿罗汉,他们不是上下级统治管理关系,而是学位高低不同,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博士、硕士、学士等。佛是无上正等正觉,是最圆满的学位,是老师。菩萨和罗汉是学生,他们早晚都要圆满毕业,成就佛果。在佛教看来,有上下级统治管理关系的境界还属于凡夫界,未到圣人界。

3、道教是有神教,佛教是无神教。

道教不但信有神仙,而且还是多神教。道教神仙有三清、玉帝、王母等等众神,既有自然神,也有人修成的神。而佛教则不承认有神,佛不是神,是觉悟者,是从睡梦中醒了的人。佛与凡夫的区别就在迷悟之间,一念迷即凡夫众生,一念悟即成佛。

4、佛教的轮回观点来自古印度婆罗门教,道教的轮回观点来自佛教。

好多道教徒说,佛教的好多理论都是从古印度婆罗门教“偷”来的。在释迦牟尼出生以前,古印度的广大老百姓就已经普遍信仰这种死了再来的因果轮回的三世说生命观了。只不过没有找的摆脱轮回、死了不来的正确方法,这个时候,佛陀在古印度出生并创立佛教,目的就是教大家怎么摆脱轮回,轮回观点是佛教从婆罗门教“承袭”过来的,用“偷”这个字显然是外道对佛教的贬低与污蔑。轮回观点虽然不是佛教原创的,但佛教是建立在三世说生命观基础之上的,可以说,没有轮回就没有佛教,没有轮回,佛教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再来看道教,注意,道教在创教之初是没有轮回观点的,他不相信人有上辈子,只相信人这辈子死后会去阴间做鬼,是永远做鬼,这是一种二世说生命观。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带来了因果轮回的三世说生命观。张道陵祖师所创建的道教发展到北魏时期时,寇谦对教义进行了一番修改,与佛教思想进行了某种程度的融合。从这以后,道教开始有了“轮回”和“功德”的概念。由此可知,道教的轮回观点并非开始就有,而是半路加进去的。

5、道修今生,佛修“来世”。

虽然道教半路上加入了轮回观点,但道教的修行方式和目的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改变,仍然是以求得身体的长生不老,甚至羽化升天做神仙,来实现“永生”。因为道教以生为乐,所以想永远留住今生。佛修来世,是人们对佛教的误解。因为佛教以生为苦,但死又死不了,因为死了一定还会再生再来。这辈子苦,谁能保证来世不苦说不定还不如这辈子呢佛教虽然相信人有来世,但修行的目的恰恰是为了没有来世,而不是为了来世投胎个好的地方去享福。佛陀揭示出,生命除了生和死两种状态以外,还有一种“不生不死”的状态,就是“涅槃”境界。由此可知,佛教并不相信永生,有生就一定会有死,有死就一定还会再生,寿命再长也有到头的那一天,佛教所追求的是进入不生不灭的涅槃状态。

6、道教相信现实世界是真实的,佛教揭示宇宙万物的存在只是我们凡夫的错觉。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性命双修,即有“内修”“外养”的功夫,道教修行不主张放弃肉身。

佛教认为,世界的存在只是我们的主观感受而已,并不是真实存在。我们的身体也是假的。只因为我们还在梦中,宇宙万物是梦中的境界。不光我们人眼能看见的境界是假的,三界六道都是凡夫“执幻为实”的幻象,只有自性是真的,佛教是教人们弃假归真,明心见性。

7、道教适合帝王贵族修炼,佛教适合普通大众修行。

道教以生为乐,什么样的人会以生为乐当然是富贵之人,命好之人。他们以为人活着就是享福,就算信有来生,来生不一定还能享福,所以这类人希望自己永远不死,永远留在今生。他们的修炼方式在古代有炼丹等,这种方式可不是普通百姓能玩得起的,所以,道教适合富贵好命的人修。而佛教则不一样,佛教不执着这辈子,不执着身体是否长寿,而是让人放下对这辈子的名闻利养和身体的贪恋。命好会成为修行的障碍,因为会贪恋,会放不下,不愿离开世间。佛教修行既有复杂的方法,也有最简单的方法,如你只念一句佛号就可以成就的净土法门,因此,佛教最适合普通大众修行。

8、佛教讲六道轮回,道教说五道轮回。

佛教认为,死来再来的生命形式不只有人这一种,而是有天、阿修罗、人、动物、饿鬼和地狱这六种生命形式。天上的神仙也是死了再来的生命形式,所以佛教徒是不主张死后升天的,而是恢复为死了不来的生命状态,如阿罗汉、菩萨、佛。你只要修到阿罗汉级别,就可以进入涅槃了。道教的轮回形式比佛教少一种,就是少了阿修罗,也就是天上的坏人。而道教是希望死后升天的,因为道教认为,天上神仙有会死的,也有永远不死的。

9、道教因果和佛教因果不同。

道教也讲因果报应,但和佛教的因果报应有所区别。佛教讲三世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前世修善今享福,今生作恶后沉沦。这辈子命运的好坏是过去世所作所为的因果报应,这辈子的所作所为,也会决定未来世的去处和命运好坏。道教的因果通常是指“祖上积德,福泽后人。祖上造恶,祸及子孙。”

佛教道教儒教的共同点和区别

先说佛教、道教、儒教之异

第一、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

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无能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脱----即“超世”。要忍受和超脱,就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磐(无苦的极乐世界)。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道教运用内丹和外丹进行修炼。所谓内丹就是气功,外丹就是服用长生不老药。而修炼内丹和外丹都是个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远离社会,所以,道教是主张"出世"的。

儒家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第二、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心理学”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具现代心理学色彩。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儒教是礼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家讲的是净,道家讲的是静,儒家讲的是敬。佛家讲的是养心,道家讲的是练气,儒家讲的是修身,真正求道者三者缺一不可。

第三、佛道儒三教各自特征

佛教兼伦理和功利、理性和巫术而有之,透露出一种特有的生存智慧和处世机巧。道教保留了更多的原始宗教的成分,具有相当的巫术性质,更多的适应了当时底层民众的需要。儒教则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伦理型或道德型宗教的特征。

道家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步走向了一条比较隐逸的道路。道家不太喜欢做“普渡”的工作,也就是不太重视对全民的“普及义务教育”。道家传授弟子特别重视弟子的“根性”,也就是所谓“天资”。你的根性不行,你不是这块料,道家就不会收你做弟子。

佛家与道家的隐逸和比较“清高”的作风相反,特别喜欢普渡众生,讲究“三根普被”。也就好像我们现代的义务教育,佛教也喜欢普及他们义务教育。佛教主张“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主张“普渡众生”。佛教的这种群众化大众化作风,使得佛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广为流传,发展传布比较快。

儒家主要是在读书人中进行教育。他们不像道家的隐逸,也不像佛家那么普渡众生,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传布教义和思想,所以儒家弟子往往是“书生”。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三教”的“教”字具有不同的含义:佛教是宗教没有异议,佛家即指佛教文化;道教与道家存在异同点,因为道家指老庄之学,而道教却并非老子本人创立的;至于儒教作为人文宗教,由于缺乏宗教形式,一些人只承认说儒家文化带有宗教性质。

第四、修行方法的差异

在修行的方法上,佛家的修行方法较为多样化,所谓“十万八千法门”,就是说佛家的。有种说法是道家的法门也是从佛家中来的,这个不去追究它,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佛家修行方法之多。人们经常看到的佛教徒口念“阿弥陀佛”就是一种修行方法,叫做“念佛法门”。念佛法门是佛教界当今最为流行的法门。

道家的修行方法是重视修持心性,就是着重心性的磨练和自我把握。道家的修行多选择在深山清净之地,所以一般人往往难以看到道教徒。

儒家往往把读书本身作为一种修行方法。儒家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你读书用工,方法得当,你就变得精气神十分旺盛,身体素质和人的气质都会得到巨大的优化,看起来会相貌堂堂,气宇不凡。

再说佛教、道教、儒教之同

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佛、道、儒三教长期存在着严重的门户之见,彼此隔阂甚至相互诋毁。不过,历史上三教真正学有所成者,往往倒是能够屏弃门户之见,主张三教平等,相互学习。在很多佛、道、儒的经论中,往往能看到佛、道、儒三教被许多大德高僧高道们常常动辄“释曰”、“儒曰”或“道曰”,将各家说法平等的列置一块、相互贯通、融为一体,来说明同一个道理,因此又有“三教一家”之说。

笔者认为,佛道儒三教确实有相通甚至相同之处。它们的同,最主要的是佛道儒三教都要求克制人的感官欲望,主张人不要被身体本能牵制和奴役,回到人心灵的自然宁静。三教都把心静定为人生的追求,一切的说教和修行都是为了使人达到心灵的宁静。

在养生上三教具体有以下共同之处:

第一: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提出了“养性”之说,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

第二:强调精神摄养。“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病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病还是病生时”。

第三:主张饮食调养。如提出“老人之食,大抵宜温热、熟软、忌其粗硬生冷”,及“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

第四:重视起居护养。“凡行住坐卧,宴处起居,皆须巧立制度”。

第五:注意药物扶持。如老年人医药调治应采取“扶持”之法,即用温平、顺气、补虚和中、促进食欲之方来调治,切不可竣补猛泻。

第六:强调不可纵欲。“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

第七:提倡顺时养身。要“依四时摄养之方,顺五行休王之气,恭怡奉亲,慎无懈怠”。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在中国历史上,佛、道、儒三教的异同非常复杂地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宗教生活与面貌的一种特质,真正求道者,三者缺一不可。我们在生活和事业中,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和运用了佛家的性、道家的道、儒家的明德,人生必能达到相当的境界和高度。

百度哥哥,什么是佛的波若智慧?

百度哥哥,什么是佛的波若智慧?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与其说是别人让您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3、如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