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帮大佬杜月笙目不识丁,为何赢得文豪章太炎的尊重?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1收藏

青帮大佬杜月笙目不识丁,为何赢得文豪章太炎的尊重?,第1张

说起民国的大佬,很多人都会想起一个人,此人便是称霸上海滩的杜月笙,杜月笙自幼家境贫苦,父母在他小时候去世了,小小年纪的杜月笙,多亏舅舅抚养长大,而杜月笙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他目不识丁,却可以得到国学大师章太炎的称赞,杜月笙身上有什么样的传奇经历呢?杜月笙一开始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为了能在上海活下去,只能在一家店铺内做小伙计,经过努力奋斗,幸得机缘,杜月笙进入上海黄金荣的公馆工作,杜月笙做事十分细心,为人处事很牢靠,渐渐地就取得黄金荣的信任,而黄金荣有心将其培养成为心腹,有往上爬的机会,杜月笙肯定牢牢抓住,在黄金荣的授意之下,开始负责管理赌场生意。

后来杜月笙越做越大,已经在法租界做起了生意,在当时的上海,几乎垄断了某个领域,挣了一大笔钱,杜月笙属于黑道,坏事自然也做了不少,曾经还帮过蒋介石镇压工人运动。杜月笙走了许多不同寻常的路子,在我们的印象中,黑帮大佬的形象,应该是像影视剧中纹身大金链子的黑社会大哥形象,但杜月笙不是,他不是常见武夫式大佬,身上带有一些儒生气,处事长袖善舞,黑道白道都吃的开。杜月笙从小没什么文化,被人说目不识丁也不过分,但他这个人能力大,势力范围覆盖全上海,不夸张的说,是上海名副其实的地下皇帝,他不仅和晚年遗老、军界、政治家等关系密切,和文化圈的人,来往也十分密切,尤其是被人称为国学大师的章太炎,也是他的座上客之一,两人还是朋友。

有关章太炎的成就,我们在这里就不多加赘述了,胡适曾经如此评价他,说章太炎的古文学,是近五十年来第一作家。了解民国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胡适的话有多么权威。按理来说,章太炎这样的知识分子,应该和杜月笙这样的黑道大佬处不到一块去,可他们就是成了朋友,不仅如此,章太炎还为杜月笙取了几个文雅的名字,给杜家祠堂写了几千字的文章,对杜月笙可以说非常好了。自古有文人孤傲的说法,中国的读书人对骨气、气节之类的东西看的特别重,有时宁愿饿死,都不肯吃嗟来之食。那么杜月笙与章太炎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其实这就要说到杜月笙的为人处事了,混迹上海滩的人都知道,黄金荣贪财,杜月笙则会做人。原本两人是没什么交往的,杜月笙有自己的生意圈子,章太炎也常年混进文学圈,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因为一件事情开始往来。

当时章太炎的侄子在法租界犯事,章太炎有心去解救,奈何自己只是个文人,没什么政治资源,他听说杜月笙人脉广,也善结缘,乐意帮助人,于是章太炎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给杜月笙写了一封信,结果得到杜月笙的回应,他不仅帮章太炎的侄子解决了问题,甚至还跑去苏州亲自上门拜访章太炎,从这可以看出,杜月笙是多么会做人,原本是章太炎求他办事,就算要上门,也应该是章太炎才对,杜月笙不仅帮人办事还上门拜访,几乎给足了章太炎面子。两人在章家相谈甚欢,杜月笙看见章太炎生活拮据,临走时还在茶杯下放了两千块钱,一方面帮助章太炎改善生活,另一方面也不落文人的自尊,也是这个行为,让章太炎对杜月笙好感大增,也愿意结交这么个朋友,杜月笙对章太炎如此厚待,他肯定也要投桃报李。

于是就有了上面所说的改名字,写家谱的事情,杜月笙原名杜月生,虽读音相同,但从字面上来看,自然是前者为佳,章太炎通古博今,于是建议他把生改为笙,笙字出自于“西方之乐为镛,东方之乐为笙”,就加了一个竹字头,杜月笙的名字立即变得高雅起来,除此之外,章太炎还为他做了件重要的事,就是写杜家家谱。当年杜月笙从高桥出来时,就在心里暗暗发誓过,自己混不出头坚决不回去。如今杜月笙衣锦还乡,成为上海滩叱咤风云的大佬,他回家第一件事,便是请人修缮杜家祠堂。1931年6月,杜家祠堂落成典礼在上海引起轰动,几万人的仪仗队风光万丈,社会各界名流高层齐聚一堂,章太炎本人亲自撰写《高桥杜氏祠堂记》,就连蒋介石也送了东西,家谱中写杜氏应追溯到尧舜时期,后来周天子分封杜氏……

杜月笙不仅和章太炎的关系好,其实和民国文学圈的人都不错,比如杨度曾经为他当过幕僚,与章士钊关系匪浅,在一众文人好友之中,杜月笙也不似五大三粗的大佬,穿着长衫时,宛若一个文质彬彬的读书人。在杜月笙的苦练之下,写的一手好毛笔字,如果你不了解的话,根本想不出来,这是一个从来没读过书的人,可以写出来的字。杜月笙有句名言,说刀切豆腐两面光,大体意思是说,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大家的利益都要照顾到,不可以独占。杜月笙接触的人大多是三教九流,这些人最注重个人利益,然而拼起来也是最卖命的,很多人其实跟杜月笙没关系,但经过接触之后,基本都和他成为朋友。例如说王亚樵,王亚樵身份不简单,他是斧头帮的帮助,经常帮人暗杀政治家,他的武器是一把斧头,斧头帮的名号就是从这起来的,现代周星驰有部**还借用这个梗。

王亚樵是典型的拿钱办事的人,曾经帮人暗杀过汪精卫、蒋介石、以及诸多日本高层,王亚樵的地盘在上海,自然与杜月笙产生交集,开始时两人关系不睦,因为上海轮船招商事件。身边人一直劝说杜月笙干掉王亚樵,可杜月笙却认为不妥,王亚樵身后有一大帮亡命徒,若是杀死王亚樵,等于跟这些人结仇,那么今后所面临的,是无穷无尽的追杀,即使杜月笙势力大,防得了一时,可防不了一世。杜月笙本人的意思,是与王亚樵结交,让出部分利益,以此来结交王亚樵这个朋友。于是杜月笙派人将王亚樵约出来,他来的时候带了一大帮人,而杜月笙只带了黄金荣和张啸林,一方面让王亚樵占据主动,另一方面也表示自己绝没有武力威胁的意思,就这样两人握手言和。

除了章太炎、王亚樵,还有许多人和杜月笙成为朋友,个人感觉杜月笙把中国人的精髓理念贯彻的非常好,万事以和为贵,有利益大家一起分享,不必要自己享受。以至于任何有名气的人到了上海,多多少少少都会跟杜月笙扯上关系,杜月笙十分讲义气,身边朋友有经济紧张的,大多都会接济一些,并且他与戴笠、张学良等人关系都很好,杜月笙的面子非常大。其实与章太炎相交,也来源于政治需要,杜月笙虽然有权势,但苦于小混混出身,加上没什么文化,无法挤入社会名流,这时章太炎有求于他,等于两个人做了交易,他帮章太炎摆平麻烦,章太炎帮他扬名,这是双赢。

五尺天意思是说:在杜月笙的地盘上天都高了二尺,中国以前人重易学,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会有举头三尺有神灵,约法三章之类。意指杜月笙门下名流云集,豪气冲天。

杜月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成为了现代实业家、社会名流与地方领袖,成为当时活跃的政治风云人物。 

杜月笙有过人投机沾营本领与玩弄权术狡诈,对前清遗老、军阀政客、党国高层、社会名流,乃至金融工商巨子,无不执礼甚恭,倾力结交。而蒋氏高层如孔祥熙、宋子文、戴笠等,无不结为杜氏豪门密友。杜月笙心里一直对文化向往和敬畏,发迹后与文化界甚密,能在知识界、文化界也周旋游刃有余。

蒋介石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夺取政权,杜月笙在政变中起了关键的作用,雇用流氓为上海总工会送锦旗放烟雾,诱骗杀害总工会委员长、中共党员汪寿华等,致使上海总工会80万会员群龙无首,数千工人猝不及防被蒋介石杀害。

作为旧上海黑社会的大头目,杜月笙身上有很多污点,但是,他也并非漆黑一团。在抗战中,他曾多年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做过一些有益的慈善事业,特别是他任副会长时正值抗战前后,于救助伤兵输送物资、建立抵抗部队,做出了贡献。(朱小平评)

杜月笙有经营头脑,会做生意。杜月笙未必真有多少金融大才,一生皆为半文盲,不过杜月笙很早就意识到,单单在刀口上讨生活,并非长久之计。“钱财用得光,交情用不光”,杜月笙的生意经从来不是一进一出的数字账,而是吃好“人面、场面、情面”这三碗面的大算盘。

从“水果月生”,鱼跃龙门,身兼数十家公司董事长,成为上海工商界呼风唤雨的人物,其自言是“曲鳝修成了龙”。杜月笙既有青帮背景的威吓力,更要紧的还是海量人脉,以及对于时机的精准把握。

扩展资料:

“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这是清末民初同盟会元老“骈文大师”饶汉祥为杜月笙写的佳联!杜月笙对这副对联爱如拱璧,专门请名家雕刻为黑底金字,悬在他家客厅的两楹。杜月笙因此被其党羽吹捧为“当代春申君”。

有了足够钱势,杜月笙想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其门厅高悬的对联是“友天下士,读古人书”,然而毕竟识字少,无法去“读”,他就重金聘请说书艺人长期为他讲《三国》,说《水浒》,学习历史知识和处世方式;

他一度勤练书法,虽然没有什么成就,但“杜镛”二字终可潇洒地到处签写,是“三大亨”中唯一能在知识界、文化界周施得游刃有余的人。

他非常注重仪表文明,告诫手下“衣食足,应该礼仪兴了,再不能让人一看就害怕讨厌”。不论天气多热,他长衫最上面一颗纽扣也从不解开。他也要求徒众穿长衫,盛夏也不准赤膊露体,言谈不准有粗话。并禁止衣冠不整、赤膊袒胸的徒众出入杜门。

杜月笙有10个子女,杜月笙对子女的教育极为重视,严格要求他们的学业,严禁其沾染烟赌娼。杜月笙十个儿女没有一个走黑道,至今还活跃在世界各地。

杜月笙每年给文化圈捐赠200万大洋,与文化界过从甚密,是“三大亨”中唯一能在知识界、文化界也周旋得游刃有余的人。他与文化人的交往以及赞助文化事业还留下了不少掌故乃至佳话,比如优待其门徒中的记者、编辑,资助学者、诗人和名士,兴办学校和图书馆。

杜月笙亲自登门拜访章太炎,两人在书房相谈甚欢,临走杜月笙还悄悄将一张两千银元的银庄庄票压在茶杯下,不动声色地向章太炎送了一份厚礼。此后杜月笙还每月接济章太炎的生活。 杜月笙的座上食客还有学者章士钊、名士杨度、诗人杨千里、才子杨云史等,都是当时文化界大名鼎鼎的人物。

有了这样一批文化名人朋友环绕左右,人们再不好把杜月笙看成“黑社会头子”、“大流氓”了。

经过长期自律和培养,兼之广交社会名流,杜月笙的整个气质形象都起了很大变化,以至于他与黄金荣、张啸林的滥打滥杀完全不同。黎元洪的秘书长特地撰写一副对联赠予他:“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意指杜月笙门下名流云集,豪气冲天。

一个黑社会老大,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黑社会尚且注重形象建设,注重附庸风雅,看看现在的某些特权机关,特权人物,也该改善改善形象了。

参考资料:

凤凰网-杜月笙:人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

参考资料:

-杜月笙

杜月笙(1888-1951),男,原名杜月生,后由章太炎建议,改名镛,号月笙,江苏川沙人(今上海浦东新区),是近代上海青帮中的一员。

1902年,杜月笙进入时为青帮上海龙头的黄金荣公馆,负责经营法租界的赌场“公兴俱乐部”。

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

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金融业。

1930年起,杜月笙在高南乡陆家堰购进农田105亩,委托高桥创新营造厂厂主谢秉衡建造杜氏家祠。[3] 1931年6月8日至10日,举行家祀落成典礼和“奉主入祠”典礼。蒋介石亲送匾额“孝思不匮”祝贺。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上海市长张群等在内的党国要人都送了匾额。之后这个祠堂就成了地下吗啡和***加工厂。

1932年,杜月笙开始组织恒社。1933年2月25日,举行开幕典礼。杜月笙自任名誉理事长。社名取“如月之恒”的典故(《毛诗小雅天保》序云:天保,下报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归美,以报其上焉),名义上是民间社团,以“进德修业,崇道尚义,互信互助,服务社会,效忠国家”为宗旨,实际上是帮会组织。借此广收门徒,向社会各方面伸展势力。恒社初成立时,有一百三十余人,到1937年达五百二十余人,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上海市社会局、新闻界、**界等许多方面的人士都参加进来。1934年,杜月笙任地方协会会长。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8月,又发动进攻上海的八一三事变。杜月笙参加了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任主席团成员,兼筹募委员会主任。他参与劳军活动,筹集大量物资,送到抗敌后援会。他弄到一些军中急需的通讯器材、装甲保险车送给中共将领。他应八路军驻沪代表潘汉年的要求,将从外国进口的一千副防毒面具,赠送给八路军使用。

1937年,上海沦陷后,杜月笙拒绝日本人的拉拢,于11月迁居香港。1940年,杜月笙组织人民行动委员会,由此实际上成为中国帮会之总龙头。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杜月笙迁居重庆,建立恒社总社,向大后方发展势力。他组织中华贸易信托公司、通济公司等,与沦陷区交换物资,借此中饱私囊。

1945年9月,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杜月笙于初返上海、收割旧部,重振旗鼓。1946年12月,上海参议会选举议长,杜月笙以最高票当选议长,但因国民党不那么支持他,所以,他当选后马上辞职。此后,他向工商、金融、交通、文化、教育、新闻等各业中发展势力,担任各种各样的董事长、会长、常务董事。

1948年春,他参加国民政府召开的“行宪国大”,捧蒋介石当总统。蒋介石为了挽救严重的财政危机,派蒋经国到上海实行市值改革,发行金圆券,要求民间将所持法市外币及金银一律兑换成金圆券。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没有完全照办,被蒋经国以投机倒把罪逮捕,后被判了六个月的徒刑。

1949年4月,蒋介石单独召见杜月笙希望他能和自己一同前往台湾,而***也通过秘密渠道会见杜月笙,希望杜月笙能留在上海。杜月笙最后决定既不前往台湾也不留在上海,而是选择前往香港。

1951年8月16日,于香港病逝,终年63岁。

上海皇帝

三大亨里,要说名头最响,声望最高,实力最强,非杜月笙莫属,他是中国近代史里相当传奇的一个人物,有“三百年黑帮第一人”和“上海皇帝”之称。

从水果小贩到黑帮老大,从小混混到企业家,从流氓地痞到社会名流,杜月笙是如何做到黑白两道通吃,商界政界无往不利的呢?他都有些什么过人的本领呢?

杜月笙语录

做人有三碗面最难吃: 人面,场面,情面。

杜月笙,原名杜月生,生于1888年,江苏川沙人,早年父母双亡,年少时以卖水果为生,有高超的削梨手艺,故有两个绰号,一个是“水果月笙”,一个是“莱阳梨”。

14岁时,杜月笙拜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经陈世昌介绍,进入黄金荣的黄公馆打杂,在黄金荣妻子林桂生生病期间,他因尽心尽力服侍而获林桂生赏识,推荐给黄金荣重用。

通过一系列事件,杜月笙逐渐取得黄金荣的信任,让其负责经营赌场“公兴俱乐部”,由于他善于结交,极具手段,从此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他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生意,开设赌场,大量聚敛钱财,广交名士,不断提高社会地位。

民国总统黎元洪下台后,流落于上海,杜月笙热情款待了他,有感于杜月笙的义气,黎元洪秘书长饶汉祥为他撰写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这副对联他很喜欢,挂在家中客厅两楹之上,因此有人称他为“当代春申君”,此语虽有吹捧之嫌,但也说明他待人处世确有一套,下面几个故事,足以说明这一点。

脾气

一般人飞黄腾达后,都特别忌讳早年落魄的历史,有人提起就会愤怒不已,杜月笙是个例外。每次回故地,都有一帮乞丐围着他,扯开嗓子大叫:“莱阳梨,给点钱!”杜月笙从不生气,反而叫手下多给点。

顾嘉棠是杜月笙手下的好兄弟,一直跟随杜月笙打天下,有外人时,他对杜月笙毕恭毕敬,但私下里,他却总爱拿杜月笙打趣,拿水果送到杜月笙面前:“削一个。”杜月笙总是笑着接过去,从没丝毫不快。

有一次,杜月笙到军阀范绍曾家做客,当时满屋子的人,他一时手痒,拿起一个梨和水果刀,转眼间就将一整只梨皮呈螺旋形削下。有客人看得惊讶,赞叹说:“杜先生,你这削皮的本领真了不起啊。”

杜月笙淡淡一笑:“老兄,亏你还是外面跑的人,我是卖水果出身的,你竟然不知道?”

杜月笙语录

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黄金荣与杜月笙基本没发生过利益冲突,唯一一次是在黄金荣退休之后,黄的门徒陈培德犯了案子,被关进淞沪警备司令部。碰巧逮捕陈培德的是杜月笙的门生,这下黄金荣不高兴了,一口咬定杜月笙故意扫他面子,怒气冲冲地要召见他。

第一时间赶到黄家后,杜月笙见一堆人守在黄的身边,可黄却全然不理他,只自顾自地抽大烟。黄不说话,杜只能乖乖站在一旁一声不吭。

等三筒大烟抽足,黄金荣总算开腔了:“我也老了,愿打愿杀随你们的便。”杜月笙接过话:“您老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哪个敢违抗呢?”黄东拉西扯支吾了半晌,最后才高声吼道:“陈培德犯了什么错?”

这一声吼,把杜月笙吼愣了,陈培德是谁?这种发生在最底层的小事,哪里值得他去关注?但他二话不说,马上跑到门边打电话,安排手下去息事捞人。虽然是被冤枉的,但整个过程,杜月笙一直和颜悦色,不曾皱过一丝眉头。

识人

大律师秦联奎未成名前,托朋友朱如山带他去杜公馆见识一下,进去后看到别人在推牌九,一时手痒,赌了几把,转眼就输了四千大洋,结清赌帐后,他黯然离开,懊恼的表情被杜月笙瞅个正着。

待他走后不久,杜月笙便问朱如山:“你带来的这位朋友,是做啥事情的?”朱如山如实相告,他叫秦联奎,是个开业不久的小律师,原本只说来看看热闹,没想他会下注输钱。

杜月笙把那张四千元的庄票递给朱如山,说:“当律师,用心血,摇笔杆,逞口舌,能有几个钱好赚?我实在不想赢他的钱,请你替我退还给他。”收到钱后的秦联奎十分感激,从此成为杜月笙的头号法律顾问。

杜月笙语录

人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

国学大师章太炎晚年在苏州讲学,原本没打算结识杜月笙,但他居住在上海租界的侄子与人发生纠纷,他名声虽大,但无权无势,无能为力,只好拉下脸求杜月笙帮忙。

杜月笙没啥文化,却一向尊重和仰慕知识分子,他帮章太炎的侄子摆平了纠纷,事后又亲自到苏州拜访章太炎,向他报告调解过程和结果,临走时,杜月笙悄悄将一张两千银元的支票叠成方块,压在茶杯底下。

在送了一笔厚礼的同时,又顾全了大师的面子,杜月笙此举让章太炎感动不已,从此对杜另眼相看,他不但引经据典,将“杜月生”改名为“杜镛”,号“月笙”,并亲笔为其修订家谱,将出身卑微的杜月笙变为名人之后。

口碑

1930年,法商水电公司员工罢工,法国驻上海领事请杜月笙出面调解,杜月笙说:“工人薪金每月要加5角,罢工期间的工资要照付。”法商公司答:“罢工期间工资可以照付,但薪金只能增加4角。”杜月笙说:“好,那就说定了。”

没想到复工条约签订后,法商公司却临阵赖账,只答应每月增加工资四角的条件,却不肯支付两千三百多工人罢工期间的工资,工人群情激愤,眼看复工就要流产,杜月笙说:“罢工期间的工资,法商公司不付的话,全部由我来付。”

为此,杜月笙足足支付了30万大洋,但“杜先生”的口碑,也由此深入民间。

杜月笙语录

做事要刀切豆腐两面光。

有一年,金融巨子陈光甫的商储银行遭挤提,他向国民政府财政次长钱新之求助,钱新之让他去找杜月笙,当晚陈光甫来到杜月笙府上,杜月笙对陈光甫只说了一句:“明早开门之前,商储银行见。”

次日上午,商储门口来了一队小汽车,为首的一辆牌号是“7777”。上海人人皆知这是杜月笙的车。杜月笙跨出车门,申报存款三百万元。见杜先生来存钱,挤兑的客户顷刻散去。杜月笙只亮了个相,一场金融灾难便平息了。

处世

孟小冬,人称“冬皇”,大名鼎鼎的京剧名伶。几次与名满天下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唱对台戏,让梅兰芳顿生爱意,梨园同行,惺惺相惜,不久二人便喜结连理。

北平肄业学生王惟琛,是孟小冬的超级脑残粉,因梅兰芳娶了他深爱的女人,怀恨在心,携枪闯入梅家刺杀梅兰芳未果,却误杀了梅的朋友张汉举,事件轰动全国,孟小冬难承压力,加上被梅兰芳原配福芝芳多次欺辱,孟小冬终下决心与梅分手。

几年之后,在杜月笙四太太,也是她的好姐妹姚玉兰牵线做媒下,孟小冬到上海跟了一直仰慕她的杜月笙。1949年,杜月笙60大寿,梅兰芳专程赴上海唱堂会祝寿,街坊们纷纷打趣,不知道杜月笙会不会将孟小冬还给梅兰芳?

**《梅兰芳》里,章子怡饰演的孟小冬

1950年,杜月笙准备带全家赴法,掐指算了算,一共要办27张护照,这时,孟小冬在旁边说了一句:“我跟着去,算丫头还是算女朋友呀?”

杜月笙一愣,当即宣布尽快与孟小冬成婚。结婚那一晚,孟小冬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一生傲气的她,最终也算是有了真正的归宿。

想看杜月笙和孟小冬之间的故事,可以看**《上海皇帝之岁月风云》,想看梅兰芳与孟小冬之间的故事,可以看**《梅兰芳》。

杜月笙语录

我的处世之道,尽在一个诚字!

吴开先担任国民党上海负责人时,杜月笙多次托人请他吃饭,但吴看不起杜,每次都拒绝了他。因为请的次数多了,有时实在找不到借口,就先答应后爽约。即使这样,杜月笙依然没有放弃,照样三天两头托人请他。终于有一次,吴被缠不过,横下心来,决定赴约。

这一天,吴开先准时出现在杜家,大门口,杜的总管万墨林正毕恭毕敬地等候;二道门,杜的头号法律顾问秦联奎毕恭毕敬地迎候;到内厅,杜月笙一身长衫,满面春风,见吴进门,起身相接。

看到杜月笙礼数如此周全,吴开先不由心想:前几次答应来时,他们也曾这样等过我吧?试想三人等了又等,盼了又盼,最后没等到人,该有多失望?于是,抱愧之情油然而生。

杜月笙说的第一句话是:“老早就想约吴先生过来坐坐,却因为我这里总是人来人往,实在太忙,所以一直拖到今天。”似乎吴开先此前多次爽约的事,根本没发生过。吴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好含糊说道:“岂敢岂敢。”

此后,两人成为生死之交。

临终

1949年解放前夕,国共双方都在争取杜月笙,一边让他留在上海,一边让他过去台湾,但两边都被杜月笙婉言拒绝,他选择了去香港。

两年后,在香港的杜月笙病入膏肓。处置遗产时,身边仅有11万美元。遗产分配如下:每个太太拿1万美元,儿子拿1万美元,没出嫁的女儿拿6000美元,出嫁的拿4000美元。

然后他让大女儿杜美如打开家里的保险箱,保险箱里装着满满的借条。最少的一张是5000美元,最多的一张是500根金条。杜月笙一张一张全部撕掉,子女们非常不解:“为什么要撕了?”

杜月笙说:“我不希望我死后你们到处要债。”沉默了一会,他又说道:“借出的,表面是钱,实际是人情,感恩的,永远会记得我们杜家的好。不感恩的,你去要账,可能换来牢狱之灾。”

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病逝,终年63岁,他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希望了,可你们还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

PS:感谢从良匪兵提供资料!下回最后一个,张啸林。

章太炎求杜月笙帮忙,杜月笙办完之后,之所以亲自上门感谢章太炎,是因为这是他结交章太炎,挤身文化圈子的最好机会。这,也一直是杜月笙会做人的体现。

章太炎,何许人也?当时,文化圈里面的牛人,在当时的文化圈子、革命圈子和上流社会,大名鼎鼎。时人,谈起章太炎,无不尊敬三分。杜月笙,近代上海青帮的一员,与黄金荣、张啸林二人并称“上海三大亨”,也有威名。但前者乃文化名人,爱惜羽毛,后者乃黑帮老大,正常来讲,大家是不同世界的人。

杜月笙,早年从码头小贩起家,受尽冷眼和歧视。因为成名后,以挤身上流社会、结交各界知名人士为荣。因此,当时的杜月笙,注重和社会各界人士结交。有从清朝遗老、到民国政要,从工商知名人士,到文化名人,三教九流、五花八门,只要有机会,杜月笙都会与之结交。

章太炎,当时之所以找杜月笙帮忙,是因为他的侄子在上海和人发生争执。章太炎当时远在苏州,力有不逮。于是写信的给杜月笙求助。对于杜月笙而言,这是他结交章太炎的最好机会,可能也是唯一的机会。于是,他接到章太炎的信后,马上安排解决此事。

本来,此事已了,在此告一段落。但深知“大恩是大仇”的杜月笙,把事情办好之后,亲自上门感谢章太炎。本来已经欠了一份人情的章太炎,面对杜月笙如此会做人的做法,不由感叹三分,认为杜月笙值得结交。

自此之后,杜月笙成了章太炎的座上客,杜月笙的这个名字,都是章太炎建议他改的(杜月笙原叫杜月生)。借此关系,杜月笙,结交了大批文化名人,大大提高了他自己的社会地位。

杜月笙(1888年8月22日—1951年8月16日),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一个人物,有“三百年帮会第一人”、“上帝”之称。

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老上海滩场,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大佬;他出身低微却又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财富大亨,他是上海滩黑社会里最引人注目的人物,有着传奇人生。

杜月笙为什么在上海滩,最终超越黄金荣和张啸林,并且成为青帮老大呢?

其实靠的就是这三碗面:

第一碗面,场面。就是讲气场,排场,成名后的杜月笙,非常讲究人生的场面。

1931年举行的杜家祠堂落成典礼,是杜月笙一生摆的最大的场面。

除了杜祠落成典礼外,最能体现杜氏之场面的,是他的兼职。鼎盛时期的杜月笙身兼70多个企业、银行、公司的董事长、理事长,可谓风光无限,够场面了。

第二碗面,体面。就是自己衣表行为言语的体面,不仅给别人看,也是让自己有礼。

杜月笙讲过:“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中年后的杜月笙为人处世谨慎小心,比年轻时少了一分咄咄逼人的霸气。

都知道他是一名地道的流氓出身,但这可和别的流氓不一样,他特别讲究体面,身穿长衫,谈吐举止儒雅,看起来和书生一样,佩戴香囊,身上还飘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故有了“杜先生”的称谓。

不仅如此,杜月笙还为抗日战争提供了不少的物资和钱财。

第三碗面,情面。凡事给别人面子,留给他人有情面。

都说文人清高,看不起流氓,但国学大师章太炎却是杜公馆的座上宾,多受杜月笙的接济,他不但为杜月笙改名,更给其修家谱,而另一个国学大牛人章士钊更是公然自认杜月笙的门客,“吃流氓饭”

不但是名流,就是对乞丐,杜月笙也考虑到面子问题,别人给乞丐接济时怕乞丐重复领钱就派人专门看管,而杜月笙从不如此,他说乞丐也是要面子的,不能让他们丢了面子。

可见杜月笙做人的“情面”,无怪在上海滩三大佬当中,有人说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

杜月笙会做人,还体现在他处理矛盾和冲突上。

按说身为流氓黑社会,和别人有了冲突,拿着斧头刀子上去砍人就是了,要是什么都讲理,还要流氓干什么。

但杜月笙的聪明就在于此。

当年,张啸林的侄子、杜月笙的门徒因为争夺一艘轮船和“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起了冲突。从战力来说,王亚樵不过区区五百人,而杜月笙这边随便招招手就能召集几千人马。

可是呢,杜月笙却主动示弱,不但亲自给王亚樵赔钱、赔船,更要给他在饭店摆桌酒席赔礼道歉,实际上王亚樵也不占理啊,但以杜月笙的地位和实力能给他这么大面子,他也就见好就收了。

后来张啸林要派人干掉王亚樵,杜月笙不同意,他说我们家大业大,目标太大,而王亚樵是亡命之徒,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们和他拼命是太亏本了。只有那些命贱的人才不珍惜自己的性命,随随便便就给人家搏命相斗。

所以,虽然杜月笙是看似被占了便宜,却被人认为是大人有大量,能够容人。

你看,就是流氓也不能够为所欲为,也必须能够忍人所不能忍。

《水浒传》里就有两个很仗义疏财的人,一个是小旋风柴进,一个是及时雨宋江。柴进对待人的态度是:江湖上普通人士投靠,基本上是简单地招待;如果是遇到江湖上有名望的人,于是就很热情地接待。武松刚投靠的时候,柴进好吃好喝地招待,时间久了,柴进就渐渐地冷落了武松。武松越待待下去,就越窝火,索性就离开了。而宋江呢,对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基本上都一样。杜月笙就是这样的人,这叫情面。你不是在外面让人觉得好看,而是在心里有一杆秤。

这就是江湖啊。

实际上,这两句话,一个人一辈子的修养如果能够做到的话,就非常成功了——世事都很洞明,都看得很透彻,这是真学问;练达就是锻炼过,经验很多,所以对于人情世故很通达,这是大文章。

生活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人情世故,人面、场面和情面,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啊。

你不能因为所谓的“看穿了”,就轻浮地对待它们。

要知道,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也真。,人生就是一场借假修真。

人之交,贵在真诚相待,互帮互助,互友互爱。攀高踩低,交际大忌。生活中,有三种“攀高踩低”的人,往往为世人所不齿。

攀附权贵,踩低恩人,成牺牲品

秦惠文王临崩前令穆监取帛书留遗诏。穆监在取帛书时,不小心被太监冯甲看到了。冯甲本是穆监的手下,平日没少得穆监的照顾,他对穆监也是以“师父”相称,可谓恩人。尽管如此,眼见穆监与惠后不协,惠文王驾崩后即将失势,冯甲早已有了攀附惠后这棵大树的打算。于是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向惠后告了密。惠文王晏驾后,冯甲彻底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他甘当惠后的“马前卒”,为了逼问出遗诏的下落,竟凶残地毒死了穆监。结果,人人避而远之,遭众人遗弃,终被杀身,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俗话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然而在冯甲眼里,什么师父,什么徒弟,什么亲情,什么友谊,都比不上自己的锦绣前程。只要能大红大紫,享尽荣华富贵,啥都可以抛却。“谀者,轻;媚者,卑;附者,贱”,像冯甲这样一门心思钻入“权势”眼里,攀附权贵踩低穷困的龌龊小人,即便再位高权重,也依然将被钉在时代和历史的“耻辱柱”上。

攀附强大,踩低弱小,引来非议

章太炎有一个侄儿,与一位邻居发生了房屋纠纷。双方互不相让,侄儿就请章太炎出面“摆平”。章太炎虽满腹经纶,却无钱无权无势,万般无奈,他向“黑道大亨”杜月笙写信求助,希望能“联手”办成侄儿所求之事。杜月笙本就想结交章太炎,见信后,当即派出手下,不费吹灰之力便帮章太炎侄子夺回了房产。从此,章、杜二人开始深交。后来,章太炎还竭心尽力为杜月笙修订了家谱,里面颇多阿谀之语。章太炎的作为引来颇多非议。章太炎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学富五车,颇受人敬重,但却因攀附上海滩“大佬”杜月笙而备受“齿诟”。

“附强一时,凄凉万古”,章太炎原本“名儒”,声誉甚隆,可因为侄儿之事,攀附强大,一块踩低弱小。虽然成功地得到了房产,然而身上却溅上了“墨点”,引来了非议一片。这让人自然地想起了清朝康熙年间的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同样是房产纠纷,张英则是亲书一封提请家人礼让。这一“让”,让出了修养、文明和高德,让出了万古流芳的美名。

不攀附富贵,踩低平民,获得赞扬

美国著名军事家罗伯特·李担任工兵中尉时,上级命令他监督圣路易斯港口的工程建设。有一次,暴雨把圣路易斯港口外的路段冲毁了,港口滞留了不少人。罗伯特·李见此情景,便把人群疏散到几个闲置房间里。刚疏散完,助手跑来告诉罗伯特·李,说是有几个大庄园主不愿与下等舱的奴隶待在一起。罗伯特·李来到房间,一位贵妇傲慢地说:“你知道我是谁吗?让我满意对你一定会有好处的。请把他们赶出去!”听完,房间里的奴隶们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罗伯特·李拦下了他们,然后转身说:“对不起,我无法赶他们出去,但你可以选择离开。”话落,门外看热闹的人掌声如雷。

提到民国时期威震上海滩的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名头最大的,当属杜月笙。他从一个年幼失去双亲的孤儿,到最后成为上海滩的土皇帝,叱咤风云四十年。他的传奇一生,令人惊叹。

一, 身世凄苦 1888年8月22日,杜月笙出生在上海浦东区高桥镇。这一天正是农历的七月十五,中元节。杜月笙的父亲叫杜文卿,在上海的杨树铺经营着一家小小的米店。听到儿子出生、母子平安的喜讯,他赶忙关上店门,回到家里。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好呢?杜文卿思忖着。“中元节,月圆之日出生,就叫月生吧”,于是就给孩子取名杜月生。至于以后大家熟知的杜月笙这个名字,则是他发迹之后,国学大师章太炎给他改的。

杜家米店生意本小利薄,经济困难,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很是艰难。在杜月笙两周岁的时候,母亲生下了一个女儿后,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和产后体虚,竟然一病不起,不久撒手人寰。杜月笙父亲悲痛欲绝,由于经济窘迫,无钱下葬,只给妻子买了一口棺材,在杜家老屋不远处一块荒芜的田地上安放。处理完妻子后事,杜文卿强打精神,照顾米店生意和两个孩子。由于女儿太小,自己没法照顾,只能送给了一个宁波商人抚养。杜月笙长大手眼通天后,曾经多方打探妹妹的下落,但是全无音讯。

一年之后,有一个温柔善良的女人走进杜家,成为杜月笙的继母,她并没有向传说中的大部分后妈一样,而是将杜月笙视为己出,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杜月笙也因此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

可是好景不长,杜月笙五岁时,父亲由于常年劳累和贫病交加,终于倒下了,不久后也离开人世。继母强忍悲痛,将丈夫用棺材盛殓,同原配妻子的棺材并肩存放。奇怪的是,几年后,两口棺材中间竟然长出一棵杨树,像大伞一样遮挡着夫妻两人的遗骸。

虽然父亲去世了,但是继母依旧还是照顾着可怜的杜月笙。但是到了他8岁的时候,继母突然也失踪了,他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为了活下去,只能投奔到舅舅家。虽然家里经济困难,但是舅舅看在至亲的份上,也是收留了他,但是由于经济窘迫,再加上杜月笙顽劣,惹事生非,也是少不了责骂和白眼。杜月笙少小年纪就寄人篱下,过早的体会到人情冷暖,也学会了察颜观色。在他十五岁的时候,由于赌钱,把身上的衣服都输掉了。舅舅最终于无法再忍受这个外甥,把他赶出了家门。看着无家可归的外甥,想起早早去世的女儿,外婆泪如雨下。但是她也没有办法,只能东拼西凑几个铜钱,给他买了身衣服,迈着小脚,送他离开高桥镇。“孩子,以后的路就靠你自己走了”外婆哽咽着说。杜月笙给外婆双膝跪下,满眼热泪说:“外婆,我一定要混出个样子再回来。”说罢扭头大踏步奔向上海滩。

二,初入上海滩

杜月笙初到上海,是经人介绍到一个水果店当学徒。店主见他人机灵,同意让他留下来干些杂活。杜月笙很珍惜这个差事,踏踏实实的干着每样活。逐渐的取得了店主的信任,开始有机会学一些生意上的具体业务。凭借着过人天赋,杜月笙渐渐的成为水果店的顶梁柱,店主也对他赞赏不已。如果他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可能日后会成为一位富商。但是由于年少定力不足,再加上身边一些无业小混混朋友的影响,杜月笙染上了赌博和嫖娼的恶习,并且沉溺其中无法自拔,由于输钱太多,就私拿店里的钱,很好的差事又让他自己给断送了。尽管又失业了,但是由于杜月笙为人慷慨仗义,机敏过人,因此交往了不少的朋友,这些人大多没有正经职业,但是带他领略了上海滩的花花世界,为他以后吃江湖这碗饭奠定了基础。

三,加入青帮

在和一帮混混哥们干了一段时间的偷摸勾当后,杜月笙深刻体会到,要想在上海滩干成事,必须要有背后的靠山,靠自己单打独斗是不行的,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帮会,于是他做出人生最重要的决定,选择加入青帮。

先是拜青帮的一个小角色陈福生为“老爷子”,虽然这个人没啥本事,但是人家是帮会成员,杜月笙成为他的门生也算是正式的加入了“组织了”。陈福生见杜月笙是个人才,以后肯定会有所作为,而自己没啥本事,于是不久引荐他到青帮第一大亨黄金荣的府里做事。到了黄府是杜月笙命运的真正转折点。在这里他看到了大人物的手眼通天和挥金如土。他心里暗暗发誓,有一天也要成为像黄老板这样的大人物。凭借着聪明天赋和高明的为人处世手段,杜月笙抓住了机会,圆满完成了交代给他的各项任务,赢得黄金荣和夫人林桂生的信任和赏识,逐渐成为黄金荣的心腹爱将。由于他的长袖善舞,八面玲珑,他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广,能力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上海滩家喻户晓的大佬,黄金荣很多棘手的问题都靠他解决,这时候的杜月笙已然成为和黄金荣平起平坐的人物,加上后来和他结拜的张啸林,三人并称上海三大亨。

四,毁誉参半的沪上闻人

和黄金荣张啸林相比,杜月笙的名气和影响力更大。上海人对三大亨的评价是“黄金荣爱财,张啸林能打,杜月笙会做人”。杜月笙靠着开赌场妓院和卖鸦片积累了巨额的财富,有人对他的钱财做过评价:取之于土,挥之如土。他的钱财主要是靠倒卖烟土得来的,当然也是不义之财,他的手上也沾满了很多无辜人民的鲜血。但是他和其他黑帮大佬不同,深刻懂得财散人聚的道理。

他出身苦寒,知道底层人生活的艰难,因此发迹之后经常周济困难百姓。凡有到他门上乞讨的人,他总是嘱咐下人们多给些钱。对于别人有事相求与他,只要是能够办到的总是慨然相助。做人当学杜月笙成为沪上名言。杜月笙曾对人说:别人存铜锭,我是存交情。章太炎为侄子的事情向杜月笙求助,杜月笙办成后专程去看望章太炎,临走还给偷偷留下2000银票。也是这次交往,两人奠定了深厚的友谊,章太炎特意给他改名杜镛字月笙。民国总统黎元洪被迫下台后,躲避灾难逃亡国外,后来归国到了上海,指定杜月笙为其提供保护。而杜月笙带领手下弟兄日夜站岗守卫,保护他的人身安全。黎元洪临走时,其秘书专门为杜月笙写了一副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这和杜公馆大门口的“友天下士,读古人书”两副对联,成为杜月笙笼络人心的金字招牌。戴笠初到上海,在杜月笙的赌场输了钱无力偿还。杜月笙见戴笠心思机敏过人,不但将钱全部奉还,还专门给蒋介石写了信,推荐戴笠报考黄埔军校。后来戴笠组建军统局,成为蒋介石手下炙手可热的人物。两人后来成为结拜兄弟,有了戴笠的帮忙,杜月笙更加顺风顺水。京剧演员梅兰芳曾经在上海住过一段时间,由于无法演出生活窘迫,杜月笙听说后主动给他送去钱,解决了他的生活困难。张学良在上海时受到斧头帮的威胁,也是杜月笙带他安全脱险。正是由于杜月笙慷慨仗义、广施恩惠,许多文人墨客,达官贵人都成为他的座上宾。尽管已经飞黄腾达,但是流氓白相人的出身始终是他的心病。因此他效仿知识分子,脱去短打服装,常年穿长衫,花费重金聘请说书人给他讲历代兴亡史和古今名人传,并苦练书法,写的一手好字。通过自我修炼,杜月笙再也不是当年混迹街头的流氓瘪三,而成为了人人敬仰的商界领袖和 社会 精英。

他对孩子的教育也同样令人称道。杜月笙信奉多子多福,儿女众多。他对后代子女严格教育,这些人后来都生活的很好,有的为国家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没有一个孩子涉黑。与之相比,黄金荣没有亲生子女,有一个继子还早年夭折。张啸林儿子留学国外学无所成,归国之后不务正业,后来沉迷吸食鸦片,成了瘾君子,未得善终。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爱国情怀。在抗日战争期间,杜月笙拒绝为日本人做事。为了阻止日本军舰,响应政府号召,带头炸沉自己的商船。他凭借着自己广博的人脉,积极的为国家筹备抗战物资,为八路军筹备防毒面具,有力的支援了国家的抗战力量,同时指挥门人弟子在江南锄奸,大大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而他的盟兄张啸林没有民族气节做了汉奸,后果可想而知,被锄奸队伍击毙。

五,客死他乡

1949年上海解放后,杜月笙不得不离开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地方。此前***曾多次挽留他留在上海为人民做事,过去的事情可以既往不咎。但是他深知自己罪过很重,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帮助蒋介石杀害了很多革命同胞,因此没有勇气留在上海。蒋介石也极力邀请他去台湾。他同样也拒绝了,因为知道自己对于蒋介石来说已经没什么用处了,于是带着一家老小到香港落脚。在这里杜月笙已经没有了收入,只能靠着积蓄度日。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已经病入膏肓,他叫来家人,把保险箱里的借条让人当众撕毁,剩余财产仅有10万美元,把这些财产给各位夫人和子女分配完毕,他流着泪对孩子们说:我没有希望了,但中国还有希望,你们还有希望。一代大亨的传奇一生落下了帷幕。

青帮大佬杜月笙目不识丁,为何赢得文豪章太炎的尊重?

说起民国的大佬,很多人都会想起一个人,此人便是称霸上海滩的杜月笙,杜月笙自幼家境贫苦,父母在他小时候去世了,小小年纪的杜月笙,多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