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个状元,400个进士,范仲淹家族为何兴旺800年?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2收藏

80个状元,400个进士,范仲淹家族为何兴旺800年?,第1张

近一千年来,范仲淹的家族里出了80个状元,400个进士,这个家族为何会如此兴旺呢?纵观范仲淹的一生,不难得出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人一生在世,总离不开一个“拼”字。我们要在不同的年纪,“拼”的东西也要有所不同,这决定了一个人今后的福运。

1、少年拼命,立一生之基。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在他两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改嫁给长山朱氏,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朱氏子弟还经常讥讽他。于是,他在很小的时候,便暗自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自立门户、出人头地。当时对于他来说,能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就是读书。范仲淹先是在醴泉寺苦读,他每天只是煮两升小米粥,等粥冷却凝结后,分成4块,早晚拌点腌菜各吃2块来充饥。在他读书犯困的时候,不管多冷的天他就用冷水洗脸,头悬梁锥刺股。每天三更睡觉五更便起来了,他几乎整个青少年求学生涯都是这样度过的。

2、年少气盛,无所畏惧,正是拼命的年纪。

他为了在学业上可以更进一步,努力考入了当时著名的应天学院。他每天凌晨起来舞剑,白天又读书。虽然当时在书院条件已经不错了,但是范仲淹仍然还是每天以粥度日。同窗看到他学习如此刻苦,生活又这么困难,特地为他送来一些好的食物,但却被他谢绝了,范仲淹深知自己来学院的目的是读书,不是享乐。

3、中年拼德,做人之上品。

范仲淹人到中年,终于把生命中最艰难的日子熬过了,他金榜题名,身居庙堂。但是当一个人站得越高,就要看的更长远。他时常教导自己的儿子在平常的为人处事中,应当一大局为重,不要因为私取小名小利而招来大的祸患,以免悔恨。他这样做也是在时刻提警自己:不要因为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及自己品行和节操。

4、晚年拼运,养子孙之福。

人到了暮年,范仲淹来到被誉为“养老圣地”的邓州安享晚年。这么多年,他一直为国为民,劳心劳力,和家人也是聚少离多。从这以后,他终于能享受天伦之乐,颐养天年了,当然他最大的乐趣就是教育子嗣。在他悉心的教导下,他的四个儿子全都学以成才,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期限的,年轻时,血气重,精力旺盛,当然应该努力拼搏,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气渐衰,就不需要千方百计地耗费心力去折腾了。

提及范仲淹,大家并不陌生,一篇《岳阳楼记》,让我们认识了这个,"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名,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文人典范。他不仅以身作则,而且还将这种美好的品质,作为宝贵的财富传给后人。如此言传身教之下,他子孙大多成为,为国谋利、为民谋福的栋梁之材。

他的影响还远不如此,在他之后的800年间,他所在的家族,人才辈出。俗话说"富不过三",为何范仲淹的家族,能够成功地避开这条常人难以规避的"铁律",延续800年不倒,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断齑划粥多年苦读得功名,范仲淹的家族有着共同的文化思想

到了宋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已经衰落,人们的宗法血缘观念逐渐淡薄。许多寒门弟子,依靠科举制度,也能取得一官半职,成为新的上层阶级。范仲淹就是以贫寒之身,通过科举起家,进入仕途。

范仲淹自幼就表现出勤奋好学的优良品质,他"断齑划粥"的事迹,被传为千古佳话。由于家贫,范仲淹小时候,每天只有两升粟米做口粮。他在蒸好的米饭上划上两刀,分成四份,早晚各吃一半。由于没有菜,就只能将一些姜蒜末,或韭菜剁碎,掺杂着醋,加少许盐吃下去。

这样的生活他过了三年。后来范仲淹去应天书院读书,一度以热水冲粥度日。经过多年的苦读,范仲淹成为了一个博学多才的学者,也为他步入仕途,为范氏家族走向昌盛创造了条件。

范仲淹不但自己坚持学习,他还经常劝告子侄后代勤奋读书。在他的家信之中,随处可见苦心劝学的言语。在范仲淹的严厉教育下,他的子孙大多勤奋苦读,能文善画。

范仲淹的血液中,流传着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他的这种重儒的思想,也自然而然的,在他们后代身上打下了烙印。儒家思想中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兄友弟恭,忠君爱国等方面,在范仲淹以及他的后代子孙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范仲淹自己节俭自守,还以此教育子孙。儿子范纯仁,官至宰相,但他招揽宾客时,也只是粗茶淡饭,饮酒也不过数巡。但世人都认为,这是件美好品德的表现。

在一个宗族内,血缘关系上肯定存在亲疏之别。但范仲淹看来,自己的富贵是源于祖先积德,如果自己独享这一成果,就是对祖先的不敬。所以他对于自己的族人,都以自家人对待。

即便是身居要位,也时常思念宗族困苦之人。就是这种相同的生活方式,相同的家庭教育,相同的风俗习惯,相同的文化传承,让范氏子孙后代,形成了相同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审美趣味。

这些共性使得范家的家学和文风得以延续。这也是范氏家族在经过上千年的传承之后,还能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

宗族制度完善,范氏义庄为学子免除后顾之忧

范氏家族的兴起,是依靠范仲淹的个人魅力的强大支撑。但一个家族,若想长兴不衰,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宗族家法,来规范和约束族人。

范仲淹十分清楚宗法在家族管理中的重要性,他对违反家规的行为绝不姑息。他的儿媳妇王氏,自幼生活在富裕之家,生活用度比较奢侈。当范仲淹听说王氏要以罗琦为帷幔,就严厉地批评了自己的儿子,甚至要实行家法。

范氏家规多达50多条,涉猎的范围也比较广,比如祭祀、婚丧、教育、以及义庄的管理,都逐渐规划化。对于违法犯罪行为,都有严厉惩罚,这些规定,对约束家族成员,遵纪守法,维护家族长盛不衰,起到了一定作用

范仲淹为了范氏子弟,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创办了义学。他自己出钱聘请教师,为范氏子弟开蒙教学。后来,为了免除范氏子弟的后顾之忧,还创办了义庄。

范仲淹出资购买了上千亩田地,然后租给别人耕种。按照族中人口数,每月都给口粮钱财,这样保证了宗族的人,不再受饥饿的威胁。

注重教育,范氏家族人才辈出,义庄规模也越来越大

范氏家族对于科举考试十分重视,为鼓励家族子弟参加科举考试,义庄规定,凡参加三年一次乡试的子弟,每人奖励十贯钱。没考中再次参加,奖励减半。如无故不参加考试,要追回钱财。后来由于物价飞涨,奖励也升到100贯。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短短40年,范仲淹家族,就有5位族人进士及第。

他的后世子孙也秉承着他的理念和训导,不断维护和发展范氏义庄的规模。有了这一层基本保障,就能让范氏子弟安心读书,考取功名。

尽管现在距离范仲淹生活的年代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范仲淹的精神和其家族文化依旧被范氏子孙薪火相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也激励了中华民族一代代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兴亡和民族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氏家族的这种培养人才,凝聚家族力量的做法,也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主词条:范仲淹墓 范仲淹墓,位于洛阳城东南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万安山南侧,分前后两域。前域为范仲淹及其母秦国太夫人、长子监溥公范纯佑墓,中央祭庙一所,内有殿房,殿中悬光绪皇帝御笔“以道自任”匾额;宋仁宗篆额的“褒贤之碑”,高408米,宽141米,厚048米,碑文由欧阳修撰,王洙书,字迹大体清晰,另有翁仲、石羊、石狮等。后域为次子范纯仁、三子范纯礼、四子范纯粹及后代之墓。

2006年,,范仲淹墓作为宋代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词条:范仲淹纪念馆 苏州范仲淹纪念馆,位于苏州天平山风景区,内塑范文正公坐像、铜像,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石牌楼。2006年,在原祠堂西侧,又建有范仲淹纪念馆新馆,采用庭院式厅堂布局,分三厅一廊一房,其中北厅为序馆,主要是范仲淹的生平简介、范氏家谱等内容,中厅重点介绍范仲淹一生的功绩,南厅则展示范仲淹在文学上的成就,附房展示有漆雕“万笏朝天图”和“高义园世宝”。

泰州范仲淹纪念馆,位于江苏泰州兴化市宋县署两庑,始建于2000年,馆区分为文正流风、重教兴城、廉政为民、景范遗风四个部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另外,在山东滨州、河南商丘等地也有范仲淹纪念馆。 主词条:花洲书院 花洲书院,位于邓州古城东南隅。庆历六年(1046年),范仲淹任邓州知州时,始建书院学堂—春风堂、藏书楼、斋舍,并在书院东侧营造百花洲,花洲书院因此得名。自南宋至清,历任知州均重视整修花洲书院,办学规模也越来越大。

2002至2005年,邓州市政府对花洲书院进行了全面修复,重修后的花洲书院,占地126亩,分五进四院,主要建筑有春风堂(传为《岳阳楼记》诞生处)、春风阁、先圣殿、万卷阁、览秀亭、景范亭、思范亭、百花洲、范文正公祠、范仲淹纪念馆、范仲淹诗文碑廊等。

2006年,花洲书院被列入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小鬼难缠,小人难斗。自古以来莫不如此。但是在一朝之上,想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官员就免不了与小人的斗争,历史上君子被小人整倒整死的案例比比皆是。

范仲淹就是一个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直君子,而且眼睛里从不揉沙子。他因为直言犯谏,大胆抨击时弊,屡次遭贬,但直心不改。

天圣五年,即公元 1027 年,经晏殊大力举荐,范仲淹升任秘阁校理,他胆大包天,竟然几次直言批评章献太后垂帘听政!晏殊得知范仲淹上疏的消息,大惊失色,批评他过于轻率,不仅会毁掉他的前程,还会连累举荐之人。范仲淹写信给他说:“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随后他被贬为河中府通判。

章献太后去世后,范仲淹被召入京,任左司谏,但不到一年,他又因为批评仁宗皇帝废除皇后,被贬知睦州。

景祐二年,范仲淹晋升为国子监,因为批评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当,他再次被贬知饶州。

范仲淹三次被贬出京城,按道理他该长点心了,可是与生俱来的犟脾气是改不掉的。还有一次,他又准备给皇帝上疏了,他的对手是皇帝身边很得宠的一个内侍,此人“怙势作威,倾动中外”。

跟后来的扰乱朝纲的太监们一样,这样的人极难对付。范仲淹已经写好了疏状准备上呈,但他也不能不慎重考虑,皇上要听,一切都不说,皇上要是不听,这整个家估计都完了!

虽然自己已经下定决心要以死报国,但是连累全家毕竟是于心有愧。所以范仲淹连续几个晚上难以入眠,他一直在庭院里踱步,要把事情安排得再周密一些。

他自忖自己行得正走得端,廉洁自律,别人应该抓不住什么把柄,但考虑到对手还可能罗织罪名,就吩咐把家里所有有关占卜及兵法之类的书籍全部烧掉,想来想去,再没什么了,他想后事也应该交代一下。

于是,他把儿子纯祐等几个都叫来,说:“我今天准备上疏,请求皇帝罢斥他身边的小人,我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如果我被处死,你们以后再不要当官,就在我的坟侧建个学堂教书为生。”几个儿子都含泪答应。

范仲淹还是毅然决然地上奏了。好在宋仁宗是一代明君,对忠心直谏的范仲淹不仅没有处罚,还表示赞赏。那个内侍随即就被罢黜出宫。

此事见载于《麈史》,可信度甚高。作者是与范仲淹同时代的王得臣,曾官至司农少卿。他是听他的湖北安陆老乡郑毅夫说的。郑,宋神宗时为翰林学士,曾知开封府。

王得臣对范仲淹与仁宗的这段轶事评价极高,“圣贤相遇,千载一时矣。”君圣臣贤,一千年难得遇到。

80个状元,400个进士,范仲淹家族为何兴旺800年?

近一千年来,范仲淹的家族里出了80个状元,400个进士,这个家族为何会如此兴旺呢?纵观范仲淹的一生,不难得出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人一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