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姓后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4收藏

姬姓后人,第1张

在华人的数以千计的姓氏当中,最古老的是“姬”姓。姬姓的族人 可以说是黄帝的嫡系后裔,这个姓氏具有将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可是,全世界的华人都自称是“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他们和姓姬的族人有什么分别呢!历史缘源是这样的:

在 中华民族繁衍与发展的过程中,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但是黄帝 的子孙很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他们分封在各地,多数以地名为姓 氏。 在中国的宗法制度下很注重长子嫡孙,也就是嫡系子孙,黄帝的嫡系后裔长期以来保持着“姬”姓,其他的非嫡系子孙就不姓“姬”了。 根据《说文》的记载,起初黄帝居住在姬水,因而姓“姬”。在远古时代,黄帝是轩辕氏部落的首领,他与炎帝都出自少典氏,这两 个部落经过一场坂泉之战(坂泉在今河北涿鹿东南,因此,又称涿鹿之战),炎帝被打败,合并为炎黄部落。于是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接着,黄帝领导的炎黄部落又打败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黄帝率领 的炎黄部落都姓姬,他们是今天的炎黄子孙的远祖,也是姬氏族人的远 祖。

后来,黄帝的家族越来越大了,他的后裔陆续分封在各地,成为其 它的姓氏,构成中华民族的主流。然而黄帝嫡系子孙(长子、长孙……) 世世代代仍旧以姬姓相沿袭,直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父子,仍然继承着祖传的姬姓,建立了中国最长的王朝——周朝,奠定了家庭及宗族之间伦常关系以及封建制度。

中华民族姓氏的变动,以先秦时期较多,到了汉代各个姓氏已渐趋 固定。不过,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在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世代居住在长安,官至水部郎中的姬居逊,由于避讳唐明皇的名字,而改姓周(唐明皇即唐玄宗,姓李,名隆基。“姬”与“基”同音)。 这一来,分散了姬氏家族的力量。不过,在较早的南北朝时期,本来以周为姓的人,也有改姓姬的,根据《姓氏考略》记载:“梁(梁朝)周弘正,谄事王 伟,避侯景讳改 姓姬氏,周石珍亦改姓姬氏。”和许多著名的姓氏一样,姬氏家族也很可能有其它民族的血统加入。 南北朝时,在北魏为桓、穆二帝效劳,征伐有功,官至信义将军,封为 楼顿侯,后来归顺晋朝的姬澹,据说便是当时的鲜卑人。

作为黄帝嫡系子孙的姬氏族人,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以及创造文明的事业上贡献很大。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公姬旦以及召公姬■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周公姬旦制礼作乐,制定《周礼》,对缔造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果把改姓周以后的周氏族人包括在内,姬氏族人的杰出人物就数也数不清了。

黄帝二十五宗,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是也。“又据《潜夫论志氏姓》所载,“姞氏封于燕┄┄姞氏之别有阚、严、蔡、光、鲁、雍、断、须密氏。“古时燕地大致在今河北北部。

关于姬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姬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上古时候的黄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领,他的部落崇拜龙图腾。相传黄帝出生在一条叫姬的河边,于是黄帝就姓姬。周朝的贵族是黄帝的后代,所以周文王又叫做姬昌。周武王叫做姬发。而周朝结束以后。周朝的王族后代就以国名为姓,开始改为姬姓。因此,周氏和姬姓是同族人。

黄帝有25个儿子,分别得到了12个姓,其中就有姬姓。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尧、舜、禹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周族的祖先等,都是黄帝的后裔,这些后裔都继承了姬姓,他的后代周武王(姬发)建立了周朝;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大封诸侯时,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代多数改以国名、封邑名以及祖父名、号为姓,姬姓反而不多了。加上唐代的时候为了避李隆基的讳,把姬姓改为周姓。这样一来,虽然姬姓曾是很大的姓,但今天却已经不多见了。姬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姬姓改吴姓,我也是住在湖南吉首的,我看 我家族谱上写的是姬改吴姓氏,我爸说我们原来姓姬的 ,是姬正国改姓为吴正国 其中有振武营 林木山 白果坪 、、、、、等是为 一宗 分两派其中就是 { 承、家、清、玉、庆、常、红 }与{文,明,显,耀,祖,宗,恩} 是同辈 以此类推 我是庆字辈,原籍是南京的, 有一部分是还姓姬在南京居住 还又一部分在怀化 姓苏 看家谱都知道了 长辈说的大致一样 说是打战输了一无所有 就这样取谐音 《吴和苏》的来源,不对的请全解

崔桥延陵吴氏三让堂宗谱壬辰续修序

延陵吴氏遍天下,三让美誉传千秋。吴氏源出姬姓。商末周初,泰伯、仲雍,三让王位,奔荆蛮,居梅里,建勾吴。始祖泰伯,至德让贤,奠定周朝八百年天下。孔子曰:“泰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第十九世季札,亦以三让,退隐故里,封于延陵(今常州),为江南人文始祖。孔子题“十字碑”云:“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门联有:“泰伯家声远,延陵世泽长”,“延陵世泽,让国家风”。延陵为首要郡望,堂号以“三让”、“至德”、“让德”、“思让”等为主要堂号。今冠以崔桥地名者,不忘始迁祖地,使于检索也。

当今吴氏,我国百家大姓位列第十,人口二千四百六十多万,占全国总人口2%,广东为第一大省,约占吴氏总人口85%。常州市现有吴氏常住人口七万一千三百多人,约占全市常住总人口351%,列全市大姓第五位,可见常州吴氏人口密度之高。

历代名人辈出,难以列举。兹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名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吴玉璋,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德,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全国政协常委、基督教领袖吴耀宗,金陵大学校长、女教育家吴贻芳,物理学家吴大猷,画家吴作人、吴大羽,人类学家吴泽霖,物理学家吴有训、吴健雄(女),数学家吴文俊,语文学家吴文祺,金属学家、机械工程学家吴学蔺,社会学家吴文藻等。

常州吴氏,冠盖甲天下。历代150个姓氏共有1494名进士,其中吴姓82人,位列第一。《江苏艺文志·常州卷》共146个姓氏,吴姓115人,以1名之差列庄氏之后为第二。可见吴氏人文荟萃,英贤辈出。明隆庆进士、侍讲学士吴中行;子吴亮,万历进士、湖广道御史、大理寺少卿;侄吴宗达,明万历三十年探花、吏部侍郎、东阁大学士。近代以来,尤为辉煌。有辛亥革命元老、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中央科学院首届院士吴稚晖,辛亥革命元老、江西省都督、上将吴介璋,著名摄影家吴中行,数学家吴在渊,音乐家吴伯超与吴祖强,剧作家吴祖光,著名导演吴仞之,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两院院士、著名医学家吴阶平,女画家吴青霞,著名医学家吴蔚然,古人类学家吴汝康,历史学家吴泽,儿科专家吴瑞萍,中科院院士、肿瘤学家吴旻,运载火箭专家吴兴元、吴林芳,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院长吴德昌,四机部部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诤(吴人鉴),纺工部部长、纺织总会会长吴文英,著名中医专家旅台同乡吴惠平等。

宋以来,郡城吴氏有十三族望,以洗马桥(县学街北首,大宗祠原址即今实验初中)、薛墅巷(今遥观)、大南门三族望为最著。其次为北后街(局前街)、雪堰桥、锁桥湾、大北门等处。

本族统宗泰伯第六十一世珏公,于宋代徙居西门外锁桥湾西直里。第六十八世兰坡(自健)公,生于元代延祐七年庚申,卒于明永乐六年戊子,寿八十九岁。公隐居教授,不屑城市生活,于明洪武二年自锁桥湾迁徙郡城之东隅龙㘭(又名青墩、寺西),为第一世祖。

其地即今崔桥古镇,镇之东南,隋代建宝云寺,东濒芙蓉湖,北望芳茂山,钟灵毓秀,风水宝地,古刹钟声,名闻十方。古称龙㘭、寺西、青墩,俱已堙没不闻。今尚有“吴家塘”,当年祖地也。章埼、荷花圩、狄坂(横林东)、麻皮桥(今郑陆镇),皆吴氏子孙分居之地。近代以来,商贸发达,有迁居省内外、海内外者,难详其数,益叹延陵之遗泽流长也。

兰坡第十三世孙子明公,清雍正初,自以无嗣,愿捐所居基址,创建宗祠。雍正八年,族尊云章等即其地建享堂三楹,祀远祖泰伯、季子,以兰坡公为一世祖。乾隆四十七年重建。风雨沧桑,早已不存。今又原址重建,两进六楹一天井,粉墙黛瓦,江南风格,古色古香。

本谱创修于清顺治五年戊子,第十世讷庵公次子元甫及孙广三主修。讷庵,讳宗上,邑庠生。生于明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终于崇祯十六年,寿七十九岁。明末状元杨廷鉴同年同学李确庵为讷庵所聘请之塾师,教授其子元亮、元甫及元亮之子广三。元亮早逝,元甫及广三创谱,杨廷鉴为之撰序并为讷庵像赞云:“伟哉斯人,……屡踬乡闱,五试未克,宿学未酬,敦本益力,缅想音容,邈不可即。”谱序落款不用状元衔而署“同邑年通家眷弟杨廷鉴拜题”者,示谦逊也;或因其为明末遗臣,清初政治未允故。

乾隆四十七年壬寅十五世令德续修,稿成藏于宗祠未刊。道光二年壬午三修,山北等五支,未及汇修。有著名史地方志学家、进士、翰林庶吉士李兆洛为之序。光绪五年己卯四修,每部十二卷,共印三十六部。今为五修,失修长达一百三十三年之久。旧谱之修,可见当年艰难困苦,但有名家撰序,可称名谱。

旧谱为宗亲康成君保存,一九九○年七月,因破损虫蛀,不堪翻阅,委托老三房宗亲玉生君重新整修,装订封面,撰有跋语。一九九七年秋,宗亲永平拾取保存,得以续修。转辗保存,功不可没。

谱牒者起源甚早,与国史同时,为朝廷史官掌管。宋以后始为士大夫个人著述,如苏洵、欧阳修、曾巩等人所纂撰。明嘉靖十五年名相夏言奏准民间建祠修谱以后,成为广大民众最关注最主动积极参与之文化工程。尤其经济文化发达地区,谱牒成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历经万劫而不殒灭之草根平民史册、宗族百科全书。

欣逢盛世,经济繁荣,政治文明。今吴氏族贤再兴、清华等乘此大好形势,应时顺势,发动续修,重建宗祠,工程浩大。并聘请吾友张琪祥先生为顾问,指导并协助纂修。琪祥先生,修谱行家,邀余为序,余虽年迈,兴之所致,乐此不疲,愿为效劳。

余谓:本届修谱,承前启后,意义非凡,揆之有四:

其一,属于抢救性质,时不再来,机不可失。近百年来,欧风美雨东渐,传统文化逐渐淡化,加之左倾思潮,文革浩劫,谱牒文化尤为重灾,损失之惨重,史无前例。如不抢救,后人不知谱牒为何物,视宗亲为路人,不知根本,不知报恩。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机,续修宗谱,慎终追远,是其时矣。

其二,弘扬中华文化,有利民族团结。续修宗谱,开发利用宗族文化,寻根问祖,尊祖敬宗,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海内外华人大团结,有利于海峡两岸和平发展。

其三,续修宗谱,弘扬传统道德。有利于发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精神,有利于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之弘扬教化,促进社会和谐。

其四,谱牒与国史,方志为我国史学三大支柱,共存互补,互为辉映。谱牒为人口迁徙、群体遗传、教育、战争、民俗、社会等多种学科之资料宝库,有十分宝贵的文献资料价值,传承保存,开发利用,近年尤为史学界所重视。

可见续修宗谱,功在当代,德泽千秋。新谱玉成,可喜可贺,并为之赞云:

泰伯一脉兮三千年,延陵世泽兮源流长;

本固枝荣兮遍天下,追根溯源兮三让堂。

始迁崔桥兮兰坡公,郡城高士兮隐东乡;

宗风淳厚兮思祖恩,朴耕秀读兮传书香。

政通人和兮今盛世,续修功德兮赞无量;

中华文化兮大弘扬,子孙繁荣兮更辉煌。

公元二○一二年岁次壬辰仲春之吉

季子九十八世裔孙吴之光谨撰

时年八十又四

注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武进谱牒文化研究会会长,原武进地方志办副主任、《武进县志》总纂。

前文我们提到,后稷诞生本是《诗经》里独立的祖先传说,与五帝的关系是战国附会上去的。周人起源与西北地区,甘肃泾水、陕西渭水、山西汾水都可能是周人诞生地,但具体发源于何处则不得而知。这样一来,我们重新读《史记·周本纪》就似乎出现了问题。 根据《周本纪》的说法,后稷是帝喾之子,在虞夏世代为农官,但到了夏代后期,「 ”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一直到不窋的孙子公刘时,又「 ”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似乎周人从开始就是华夏,但到不窋时变成了戎狄,到公刘时才恢复了华夏。这就不得不让我们产生质疑:既然周人与五帝的关系是后来才攀附的,那么周人是否一开始就不是华夏,只不过攀附上五帝才把祖上美化为「 ”奔戎狄之间”呢? 在《尚书》中,周人多次以夏人之后自居,比如在《康诰》中称「 ”肇造我区夏”,在《君奭》中称「 ”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在《立政》中称「 ”我有夏式商受命”。王玉哲先生认为这是周人为夏人一支的证据,不过沈长云先生对此提出质疑,只能表明周人来自夏人的区域,而未必就是夏人之后,《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卫成公祭祀夏后相,大臣宁武字认为「 ”鬼神非其族类,不歆祭祀”。可见,周人认为其与夏人并非一族。 另一方面,「 ”华夏”的称呼与夏人也未必有关系。我们在商朝甲骨文中,可以发现商人没有自称过「 ”华夏”,他们自称的是「 ”大邑商”「 ”天邑商”「 ”中商”。甚至甲骨文根本没有「 ”夏”这个字,这涉及到夏朝是否存在,此处暂不展开论述,而比「 ”夏朝”更早的炎黄则更缺乏与「 ”华夏”的关联。总之,「 ”华夏”这个词实际上来源于周朝的塑造,而在先周时并无「 ”华夏”的称呼,那么自然就不能说周人源于华夏了。 如果周人的族源不是华夏,那么他们应该源于哪里呢? 徐中舒先生提出「 ”周人出于白狄说”,指出周人本是黄土高原地带的粗耕农业民族,公刘时渡过渭水制作石器,与姜姓高等农业民族接触;后来太王开始与姜族通婚,周人接受母系的经济技术,才迅速发展成一个高度发达的农业国家。之后周人以姜嫄、后稷为始祖,实际上是继承母系的传说。至于周人,本身应该是出于白狄,春秋时期晋文公的母系是姬姓狐戎,狐氏出自晋祖唐叔虞,与晋国同祖;但又说白狄是晋文公母国,可见周人实际上就是白狄。 我们还知道,姬姓与姜姓世代通婚。在《诗经·大雅·緜》中,太王亶父与姜姓之女结合,那么姬姓与姜姓并非一族;而在《生民》中,周人始祖后稷也是姜姓之女所生,那么姬姓有可能出自姜姓。总之,在先周时期就属于一个大集团。我们最熟悉的周代姜姓人物,当然就是齐太公吕尚,也就俗称的姜子牙。虽然《史记·齐太公世家》说吕尚是「 ”东海上人”,似乎出生就是在山东。不过,当时山东是东夷的地盘,吕尚是周公东征时才分封的。 傅斯年先生在《姜原》中,指出「 ”姜羌为一字”。在《后汉书·西羌传》中还提到「 ”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说明一直到南北朝时,仍有人认为姜羌同源。至于姜姓的地望,傅老也指出当在河南西境,春秋时期这里仍有「 ”姜戎”,曾配合晋国袭击秦将孟明视。姜戎虽然是戎人,但也自称四岳之后。《国语·周语》说「 ”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可见,周人认为四岳最早的封国就是吕国,而吕尚正是出自吕国。 早在甲骨文中就有 「 ”羌方”的记载,这是分布在秦、晋、豫交界一带的部族。羌方是商人在西方的劲敌,商王有一次曾派遣五族讨伐过羌方,还有一次出动了一万名军士,被俘虏的羌人在祭祀中被作为人牲屠杀,或者成为商朝贵族的奴隶。虽然从地望看,渭水流域的姜姓部族尚在羌方以西,但相邻不远,大约是同族。故周人以「 ”姜”来命名姜姓部族,而「 ”羌”的概念却一直随着华夏版图扩大而往西不断漂移,所以羌方与今天的羌族也并无关系。 综上,可以发现,春秋时的姬姓、姜姓均分布在华夏与戎狄,但他们彼此认为是有血肉联系的。但就此认为周人出自戎狄,实际上也还是不妥。我们前文说到,商朝只有中商和方国的区别,当时既没有「 ”华夏”,同样也就没有「 ”戎狄”。周人的经济文化本不如商人,但自从灭亡商人发达之后,就开始自称为「 ”华夏”,而把穷亲戚贬称为「 ”戎狄”。所以无论说周人出自华夏还是戎狄,实际上都是以后世塑造的名词去反套早期的形态。 这里谈一下远古时代的族群划分。如傅斯年先生主张西方之夏、东方之夷、南方之苗,徐旭生先生主张华夏、东夷、苗蛮,林惠祥先生主张华夏族系、东夷族系、荆吴族系、百越族系。这几种观点均指出西方、东方、南方为几大族团,但均存在用周代称呼命名远古的情况。杨宽先生主张东系民族、西系民族,蒙文通先生主张海岱民族、河洛民族、江汉民族,以地域来称则相对客观。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没有把戎狄与华夏区分开来。 总之,说周人起源于「 ”华夏”,或者周人起源于「 ”戎狄”都不妥当。更为准确的说法是,周人是来自西方部族,与商代的羌方、周代的戎狄血缘更为密切,而与商人、周代的东夷则较为疏远。其在入主中原之后自称「 ”华夏”,而以「 ”戎狄”去命名西北部族,后世又被分析为「 ”西戎”和「 ”北狄”。实际上「 ”华夏”和「 ”戎狄”都不是血缘部族,「 ”华夏”是周人政权主导的政治文化共同体,而「 ”戎狄”则是周人政权对异族笼统的定义。 (本文为林屋公子《周朝八百年》系列008) 作者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出版著作《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百家讲坛》、《北京晚报》、网易历史频道等纸刊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冯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9位。

一、起源

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封地于毕国,叫毕国公,又称毕公高。四百年后,毕国被西戎所灭,毕高后裔毕万投奔到晋国,晋献公封他为大夫。毕万多次随晋献公出征,屡立战功。晋献公把魏地封给他,任魏大夫,并封给毕万奉禄食邑地于冯城(冯城,一说位于陕西省大荔县的冯翊城,一说位于河南省荥阳县西)。毕万子孙以邑为氏名,此乃冯氏之所出。而魏地的子孙则氏魏,故冯、魏两姓实为同一脉族。

二、分布

冯氏最初发祥于河南省荥阳。冯氏族人迁移较早,先秦时就已开始迁移。冯氏族人在迁徙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诸多郡望。

冯氏族人自得姓以来,历经繁衍发展而不断壮大,在春秋战国时期,有韩国上党守冯亭,入赵,拒秦而战死,此后其后人分散于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城)和今河北省境内,且多为各国将相,家族也渐兴旺。先秦时期,冯氏已有徙居今山东者。

1982年,中国科学院有关人士根据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对各姓氏进行了重新排名,冯姓居第27位。在2007年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公布的姓氏人口统计结果中,冯姓排名为28位,人口在832万左右,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64%。而在台湾冯姓排名稍有靠后,为第67位。

如今,冯姓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南方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云南三地;北方则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等省。

三、家谱

江苏:冯氏族谱八卷、京口冯氏族谱一卷、锡山冯氏宗谱二十四卷、澄江冯氏宗谱十卷、冯氏家谱一卷

浙江:赫山冯氏家谱二十二卷、大易冯氏谱不分卷、慈溪冯氏支谱不分卷、桐乡冯氏族谱不分卷、冯氏宗谱一卷

安徽:冯川冯氏宗谱八卷

湖北:冯氏宗谱一卷、冯氏宗谱、冯氏续修支谱八卷、冯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冯氏四修族谱十四卷首一卷

广东:冯氏家谱不分卷、冯氏本房世谱不分卷、冯氏族谱不分卷、南埠冯氏族谱一卷

湖南:长沙冯氏四山家谱二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湘潭冯氏三修族谱、中湘石潭冯氏五修族谱三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山田冯氏族谱十卷首一卷

四、郡望堂号

“同舆堂”或“三同堂”:根据《后魏书》记载,冯诞和后魏高祖同岁,幼同学,娶高祖妹安乐公主为驸马都尉。他常和高祖同舆而行,所以称“同舆堂”。又同案而食,同砚而学--同舆、同砚、同案,所以叫“三同堂”。

市义堂:战国时冯驩,是孟尝君的食客。起初孟尝君对他只当一般门客对待,后来孟尝君派他到薛地,他把所有帐户叫来,宣布将债券烧掉,给所有帐户解决了困难。冯驩回去后,对孟尝君说:“讨来的钱我全部买了义带回来。”(市就是买)。孟尝君当时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后来,孟尝君罢了官到薛地去,薛人夹道欢迎,这时孟尝君才省悟地感谢冯驩说:“今天我尝到了你替我买的珍贵物品—义,这可是万金难买呀!”

五、历史名人

冯龙:明末小说家,通经学,善诗文,尤以小说词曲见长,辑有时代话本集《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冯道:五代时历任四朝宰相,在相位20余年。他在后唐任宰相期间,倡议由田敏等人在国子监校定《九经》文字,并组织刻工雕印,至后周完成,后世称“五代监本”。官府大规模刻书自此始。

冯子材:清末著名的老将军。他曾在年近70岁时,在广西镇南关、谅山等地大败法国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其名威震边关。

冯缭:我国古代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

冯玉祥:近代爱国将领。1993年任抗日同盟军总司令,多次击败日寇,收复许多失地。建国前夕,因乘船失火,受伤身死。

六、当代名人

冯骥才:著名作家、画家。

冯国经:香港机场管理局主席、中国全国政协委员。

冯小刚:**导演。

冯巩:相声演员,**演员。

冯翊纲:台湾相声瓦舍创办人。

冯德伦:香港歌手。

冯曦妤:香港歌手。

冯元桢:生物工程之父。

姬姓后人

在华人的数以千计的姓氏当中,最古老的是“姬”姓。姬姓的族人 可以说是黄帝的嫡系后裔,这个姓氏具有将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可是,全世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