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的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2收藏

左宗棠的家谱,第1张

左宗棠的家谱如下:

曾祖父:左逢圣,字孔时,一字仁乡,湘阴县学生员,以孝义闻名,居贫好施。

祖父:左人锦,不详。

祖母:杨氏。

父亲:左观澜,1778-1830,余氏(1775-1827)丈夫。

母亲:余氏,1775-1827。

妻子:周诒端,字筠心,1812-1870,湘潭黄荆坪辰山人。

妾:张氏。

兄长:

左宗棫,1799-1823,字伯敏,县学廪生。

左宗植,1804-1872,字仲基,一字景乔,1825年道光乙酉拔贡生,1832年壬辰本省乡试解元,即第一名举人。

子女:

长女:左孝瑜,1833生,字慎娟,适陶澍之子陶桄,著有《小石屋诗草》。

次女:左孝琪,1834-1873,字静斋,著有《猗兰室诗草》。

三女:左孝琳,1837生,字湘娵,适湘潭黎福昌,著有《琼华阁诗草》。

四女:左孝瑸,1837生,字少华,适湘潭周翼标,著有《淡如斋遗诗》。

长子:左孝威,1846-1873,字子重。

次子:左孝宽,1847生。

三子:左孝勋,1853生。

四子:左孝同,1857-1924,字子异。

后裔:

左景伊。

左景鉴。

左焕琛。

左焕琮。

左景权。

延藏法师。

陶澍娶妻时,还只是个穷书生。结婚时,老丈人后悔了,偷偷用丫环替换了新娘。新婚当晚,新娘就把来龙去脉,全告诉了陶澍。得知真相后,陶澍立刻陷入了沉思,但很快,他就选择接纳,并没有找黄家的麻烦。而黄德芬非常感激他的包容,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此后,陶澍扶摇直上,岳家却穷困潦倒。

说来也神奇,自黄德芬嫁过来以后,陶澍的科举之路就走得格外顺遂。后来,他为夫人挣回来一个一品夫人的诰命。至于黄**的结局,就显得有些凄惨了。她如愿嫁入吴家,享受了一段时间的富贵生活,还生了一个女儿。然而好景不长,她的丈夫因为斗殴被别人打死。

由于她没生儿子,族里人便欺负她,抢占了她的田地。后来,陶澍因为父亲去世,回乡丁忧,得知黄**的凄惨遭遇,便派人送去了50金。看着这钱,黄**羞愤至极,抱着钱大哭起来。她舍不得花这些钱,却不想遭遇小偷,钱都被偷走了。一怒之下,黄**选择了上吊。

得知消息后,陶澍每年都会给黄家寄去一笔钱,资助她们的生活。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以上就是“婢女代嫁”的故事,连带结局,都出自清朝梁恭辰的笔记体小说《北东园笔录》。梁恭辰的父亲,是陶澍的同科进士。

在书中,梁恭辰称,当年两家来往很密切,他的母亲曾发现陶澍夫人的右手手背上有个凸起的疣,一看就是常年干活的人。母亲追问原因,陶澍夫人却回答说:是因为小时候出身微贱,才有所损伤。梁恭辰在书中说,婢女代嫁的故事,是陶澍老家的传说,但虽然是传说,可信度却非常高。那么,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这个故事的可信度,还真的不高。

第一,《北东园笔录》只是小说,有文艺创作的成分。虽然,梁恭辰的父亲,是陶澍的同科进士,但他的书本质上还是一本小说,有文学创作的成分。婢女代嫁之所以流传甚广,和一个台湾人有关。这个台湾人,名叫高阳,本名许晏骈,一生写了90多本书,其中文艺小说《印心石》流传最广。

而这本《印心石》,恰恰就是以“婢女代嫁”为背景虚构的故事。因为高阳的名气,《印心石》多次加印,流传甚广。21世纪,北京三联书店将《印心石》在内地出版,加速了传播。因此,耳熟能详的“婢女代嫁”的故事,实则都是文艺小说,而不是真实史料。

第二,黄德芬颇有才名,显然不可能是丫鬟。在陶澍的轶闻里,黄德芬颇有才名,根本不像丫鬟,而且两人也见过面。据说,陶澍求娶黄德芬,还费了一番功夫呢。黄德芬的家境不错,是村中首富,自小就才貌出众,求婚的人踏破门槛。

但她认为,这些人品貌不佳,文才不优,统统拒绝,一直到十七八岁,还没有嫁人。两人一番比文采较量以后,黄**才满意地应下了婚事。这样的才华,不可能是个丫鬟,而且,两人也见过面,不见得黄**会把名字给丫鬟用。

第三,陶澍的岳父,为人忠厚,绝非贪慕富贵之人。陶澍的岳父,名为黄崇榜,出生于1761年,是湖南安化人。书上称黄崇榜,“古貌古心”,以“忠厚”传家,非常值得尊敬。黄家虽然是村里首富,但并非大富大贵,但即便如此,黄崇榜常常资助困苦百姓。

1798年(嘉庆三年),黄崇榜将女儿黄德芬嫁给陶澍。对于陶澍这个女婿,黄崇榜非常满意,更愿意资助他求学。一个为人忠厚善良的长者,又怎么可能贪慕富贵,故意悔婚,还让婢女替嫁呢?

第四,黄德芬有气节,性格和父亲如出一辙。父亲以“忠厚”传家,养出来的女儿自然也不逊色。和父亲一样,黄德芬同样“清钱财,重名节”。历史上的陶澍,素来有“清官”之名。他去世后,两淮盐商为感谢陶澍治理盐政的功劳,特地送来了4万两白银。

然而,黄德芬却眼睛都不眨一下,直接拒绝了。她说,先生家世儒素,一辈子都不在意钱财,如今也不能用金钱羞辱他。得妻如此,想必陶澍九泉之下,也感到非常欣慰吧。

第五,“婢女替嫁”的时间对不上。在传闻故事里,黄老爷之所以不让女儿嫁给陶澎,除了有富贵人家求娶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便是陶澎入京考试,却名落孙山。可陶澎娶妻时,连湖南省的乡试都没有参加。他是在娶了黄德芬的2年后,即23岁那年,参加乡试,考中了第30名举人。

此后,第二年入京,参加嘉庆七年的会试,此后进入官场。从时间上来讲,“婢女替嫁”的时间,根本对不上。此外,还有人对陶澍纳了6房妻妾,非常反感。但实际上,在古代妻妾成群是正常的,没必要多加职责。

首先,陶澍官至两江总督,纳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其次,陶澍纳妾集中于41岁至54岁,原因是夫人黄德芬只生下了女儿,没有儿子。古人重视子嗣,年过40岁,陶澍仍然没有后人,他不得不着急。接连纳妾以后,他依然没有儿子,直到54岁那年,他的妾室张李生下了儿子,陶澍便停止了纳妾。

此外,陶澍也并非看重门第之人。这一点,从他给孩子挑选婚事就可以看出来。在他担任总督之际,他便非常欣赏还是布衣的左宗棠,并最终和他结为儿女亲家,留下千古佳话。其实,陶澍的婚姻,史料清晰,根本没有争议。所谓的争议,都是因为世人误把小说当历史。

我认为,文学作品可以虚构,但是不能用传闻逸事来伤害真实的历史人物。婢女代嫁之说,其实是对陶澍的发妻黄德芬的抹黑,更伤害了忠厚的陶澍岳父黄崇榜。

台湾著名的历史小说家高阳,著有《印心石》一书,讲的是官至两江总督的陶澍的婚姻故事。

陶澍幼时,他父亲的一位刘姓朋友将女儿许配给他。古代订婚在民间习惯法上非常严肃,如订婚男女到了婚娶年龄还活着,一般不能毁约。可陶澍少年时其父亲身故,家庭中落,他第一次乡试没考中举人,刘家不愿意将其千金**嫁给陶家受苦,而恰好同县的富户吴家向刘家的千金**求亲。刘家父亲于是搞了个瞒天过海,李代桃僵,将自家**的婢女认作义女,嫁给了陶澍,亲生女儿则嫁吴家。谁知道若干年后,陶澍飞黄腾达,代**出嫁的丫鬟封一品诰命,而嫁进吴家的刘**则家族败落,夫死子亡,孤苦伶仃。

陶澍于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1779年元月17日)出生湖南安化县小淹镇的陶家湾。他的父亲陶必铨是当地有名的学者,却参加多次科考落第,一生以教私塾糊口。陶家日子清苦不假,陶必铨受聘外出设馆授徒时,只能带着长子陶澍在身边读书,而把其他儿女留在家里跟着母亲干农活。

考诸陶澍年表,乾隆六十年(1795年),陶澍参加县学考试,得补邑诸生。嘉庆三年(1798年),陶澍与安化县一都河曲溪人黄德芬(小说家将黄姓改成刘姓也可以理解)结婚。当时陶必铨还健在。嘉庆五年(1800年),陶澍随父赴长沙参加湖南乡试,父亲落第而陶澍高中。嘉庆七年(1802年)春,陶澍在京参加壬戌科会试,中进士。知道嘉庆十年,陶澍在翰林编修的任上,陶必铨才病逝。

虽然陶澍结婚时家境已中落,但父亲是当时安化著名的儒生,也可说是地方名流,女方是不敢悔婚的。那么有没有可能让婢女冒充**出嫁呢?以常情度之,很难。黄家也只是小康之家,并非庭院深深的公侯之家,两家在同一个县,应当彼此知根知底,让婢女冒充**嫁给已经是秀才的陶澍,纸包不住火,一旦露馅,那麻烦很大。古代两家婚配,以小妾所生的女儿冒充正室所生,都为社会舆论所不容,何况是婢女。

在清人梁恭辰所著的《北东园笔录》中,讲述了清朝名臣陶澍,因为考试不中,女方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把一个婢女假充女儿嫁过去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 (陶澍雕像) 我们先来看看事情的经过。 陶澍是湖南安化人。他的父亲陶必铨很有才华,是当时名气很盛的诗人,学者,然而却在科举考试中屡考不中,再加上他又喜藏书,不懂得经营,因此生活每况愈下,到陶澍出生的时候,已经十分贫寒了。 受陶必铨影响,陶澍自幼好读,再加上他很有天赋,年纪轻轻便攒了一肚子学问。 陶必铨很看重陶澍,早早托了媒人为他定下一桩好婚事。 女方姓黄,家境富裕,人也生得俊俏。之所以黄父愿意把女儿嫁给陶澍,完全是看上了陶澍的才华,认为他将来一定能入仕为官。于是和陶必铨约定,把婚期定在乡试过后。 没想到,陶澍竟然名落孙山。黄父便犯了嘀咕,疑心陶澍会和陶必铨一样,就算有才华,一辈子也只能做个贫困潦倒的书生。 正在此时,城里的钱姓富户,带着重金找到了黄父。原来他丧妻不久,听闻黄氏美貌,于是想将她娶为继室。 黄父颇为犹豫,便告诉黄氏,让她自己做主。 黄氏本就不愿意下嫁陶澍,听说后自然愿意。但是婚期将近,如果突然悔婚,势必名誉受损,说不准还会吃上官司,黄父因此颇为烦恼。 黄氏认为陶澍不曾见过她,何不让婢女替她出嫁。黄父觉得有些道理,于是到了婚期,便将从小就陪黄氏长大的婢女,冒充黄氏嫁给了陶澍。 (婢女出嫁,图取其意) 婚后,婢女一方面严守秘密,一方面又承担了家事,让陶澍专心应考。 在婢女的鼓励下,陶澍非常发奋,愈发苦学,在科举考试的道路上亦是过关斩将,最终在23岁那年实现了梦想,成为安化县第一个进士。 随后,陶澍入仕为官。 在从政的几十年中,陶澍为官正直,恪尽职守,在吏治改革等工作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他又勤恤爱民,在地方上政绩突出,因此屡得重任。 道光继位后,身为先帝重臣的他,依然很受器重,不久便被擢升为安徽巡抚,随后又被调任江苏巡抚。到道光十年时,由于他政绩斐然,道光提拔他担任两江总督的重职,加封太子少保。 妻以夫贵,那位冒充黄氏嫁给陶澍的婢女也跟着身份显贵,被朝廷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婢女虽贵为命妇,但毕竟惴惴不安,于是最终还是把真相告诉了陶澍。 陶澍得知后,颇为讶异。不过想到婢女陪伴他多年,且当年若不是婢女百般鼓励,自己又如何能有今天。所以他原谅了婢女冒名顶替的罪过,依然对她如常。 (被扫地出门的黄氏,图取其意) 后来,陶必铨病逝后,陶澍回乡丁忧。得知黄氏嫁给钱姓富户几年后,由于钱姓富户仗势欺人强占别人田地,结果引发械斗,在混战中被对方失手打死。 钱姓富户被打死后,其族人为了剥夺钱姓富户的家产,于是百般欺凌黄氏,最后还把她赶出了家门。 陶澍听说后,感叹不已,于是让人给黄氏送去50两金子,让她补贴家用。 黄氏抱着金子,想到当初一念之间,命运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由得悔恨不已,于是啼哭了大半夜才睡去。 次日,黄氏起床,发现放在枕边的金子不翼而飞,顿时又气又恼,最后悲从心来,万念俱灰,竟自缢而亡。 当然了,这个故事只是出现在《北东园笔录》中,正史上并没有记载。正史上的陶澍,娶的妻子叫做黄德芳。也就是说,本来娶的妻子就是黄氏之女,根本没有掉包替换这样的事情。 这件事是不是真实的,现在似乎已经不可考。不过,从《北东园笔录》所记载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调性,以及黄氏改嫁给「 ”钱”姓来看,显然,附会上去的可能性比较大。很有可能是那种落第文人附会的文章,最终给梁恭辰收入他的笔录中。再说了,女方也是陶家当地人,嫁人那得是「 ”惊天动地”,女方要是嫁出去了,陶家哪有不知道的?所以内容似乎并不可信。 (参考史料:《北东园笔录》)

陶澍是清道光年间朝廷重臣,湖湘经世派第一人。简单说一下,经世派就是反对理学崇尚空谈,轻视实用的观念,强调“义理经济合一”,讲究经世致用之学,在那个时代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影响,可以用“务实”两个字来形容。后来的曾国藩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以清醒的政治眼光,洞悉到清王朝的统治危机,需要理论结合实践方有挽救的机会。

说回陶澍,23岁中进士,从此官运亨通,从翰林编修到御史,外放布政使、巡抚,直到官升两江总督,加封太子太保,活到60岁病逝,一生可谓是丰富多彩。

陶澍娶妻,偷梁换柱

正史中并未记载陶澍娶妻被骗,题主所指的应该是清代福州人梁恭辰撰写的《北东堂笔录》里记载的陶澍娶妻,发生在陶澍18岁的故事:陶澍出生在湖南安化的一个小村庄,父亲是个教书先生,7岁时跟随父亲陶必铨到长沙的岳麓书院求学,10岁时随父回乡务农,16岁参加县学考试,18岁娶亲。他家虽也算是书香门第,显而易见并不富裕,在自幼定亲的黄家人眼中不过是一介穷书生。到了岁数该结婚了,黄家人包括黄**都百般嫌弃,恰逢此时有当地大户人家也看上黄家**,递话去求娶。黄家人瞒天过海,将丫鬟收作义女嫁给了陶澍,将亲女黄**嫁去吴家享福。新婚之夜,新娘异常紧张不安,陶澍细细询问,方才得知“黄**”是贴身丫鬟,出乎意料地陶澍没有生气,默认这个事实。不过5年,陶澍中进士彻底发迹,贴身丫鬟做到了一品诰命夫人。此后两人相伴40载,陶澍对夫人更是体贴备至,两人所生的三个女儿都觅得佳婿。

而错过陶澍的黄**所嫁之人,因为好勇斗狠而丧命,黄**年纪轻轻成了寡妇。再后来家道中落,沦为贫苦农妇,曾是贴身丫鬟的陶夫人听闻此事,还曾经送去一笔银子救济她,传闻后来小偷光顾,银子还没捂热就被顺走了,黄**愤而自杀。

陶澍的做法很励志

故事的真假且不去论证,陶澍在这件“意外”的终生大事中的所表现出的气量足以令人钦佩不已。或许陶澍明白自家境况,也知道黄家狗眼看人低,可是能怎么办呢?宣扬出去只会沦为他人的笑柄。在他眼中或许爱慕虚荣的黄**当真比不上挺身而出的贴身丫鬟。

如何能够扳回一局,出这口气呢?陶澍选择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天下知,取得了黄家人难以想象的成就,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苦果黄家人也只能自己咽下了,还没有脸面宣扬。

用现代的话来说,如今你对我爱理不理,他日我让你高攀不起!

左宗棠的家谱

左宗棠的家谱如下:曾祖父:左逢圣,字孔时,一字仁乡,湘阴县学生员,以孝义闻名,居贫好施。祖父:左人锦,不详。祖母:杨氏。父亲:左观...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