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第一高僧,120岁圆寂时留给后人一字,为何至今无人参透?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学文化博大精深,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不少国人都谨遵佛祖教诲,日行一善,广积阴德,为后人种下福报。然而,除了那些半路出家的和尚之外,其实还有不少天生与佛结下善缘之人,虚云老和尚便是其中之一。
虚云老和尚,俗名萧古岩,1840年出生于福建泉州的官宦之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萧古岩的出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年前,年逾四十的萧玉堂(萧古岩之父)一直没有儿子,妻子颜氏见丈夫无后,心中着急,便前往永春州的观音寺祈福,求观音娘娘保佑自己生个大胖小子出来。
好巧不巧的是,颜氏回去后,当晚便梦到了一个身穿青袍的长须老者,他头上顶着一个观音,胯下骑着一个猛虎,突然来到了床上。奇梦都是有征兆的,不久之后,颜氏怀孕了,最后生下了儿子萧古岩。不过,萧古岩出生时却包于肉团之中,颜氏见状大惊,一口气没上来便吓死了。
萧古岩从小不吃荤腥,不喜欢热闹,一生只对佛像经书感兴趣。为了研习佛家经书,萧古岩放弃了科举之路,随着对佛家文化了解的日益加深,萧古岩产生了出家的念头。在他17岁时,曾一度前往南岳衡山出家,但他的父亲却不许,不但把他半路截回,还给他娶了两个老婆——田、谭二氏,并强行将他们锁在一个房间里,只为培养感情。
1858年,坚持不行房第之事的萧古岩留下一首《皮袋歌》后,便只身前往鼓山涌泉寺出家,取法名古严。然而,初入佛门的萧古岩却不懂什么是佛,他居住在后山的岩穴之中,天当被、地当床,饿了吃松果,渴了就喝山泉水,常年衣不蔽体,宛如一个野人。最后,融镜老法师点化了他:你这种行为只是旁门左道,真正的佛在心间,上求下化,自度度人,才是修行的正途。
明悟后的萧古岩一改往日形象,不但离开了后山石洞,还前往俗世之中参访学道。多年来,萧古岩遍访古刹,参拜名师,潜心悟道,不但中国的名山大川留有他的足迹,甚至连缅甸、印度都曾有他的道场。直到1959年,改名为虚云法师的萧古岩向弟子交代了后事,留下一字“戒”后,便前往西天极乐世界。去世之后,弟子将他的遗体炼化,得到了数百枚五色舍利子,最后把他的骨灰撒入水中,使其融入山川河流。
直至今日,虚云法师留下的“戒”字也未被参透,因为其中包含着无数人生道理。那么,在座的各位能参透么?
中国现代著名佛教法师或大师有:
1 虚云禅师:是近代“一身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1953年,虚云等一众高僧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虚云生于1840年,卒于1959年,平生120年,他的一生就是一部真正的中国近代佛教史。
2 太虚大师:是近代佛学界泰斗,也是中国近代佛教的推动者,他的一生弘法利世,不辞辛劳。
3 印光法师:是振兴佛教尤其是净土宗,居功至伟,是对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最深远的人物之一。
4 弘一法师:是我国早期研究和介绍西洋艺术的先驱者,对佛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律宗的研究与弘扬上。
5 本焕长老:是佛门泰斗,一生修行80余载,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他至少到过20个国家传教布道,皈依门徒200余万人,先后恢复或新建了十四座寺院,座下法嗣弟子近千人。
6 来果长老:是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为发展中国佛教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佛教界爱国爱教的光辉典范。
7 梦参长老:世寿103岁,毕生致力于恢复僧伽教育,建寺安僧,曾执教于中国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其对佛教中国化和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8 倓虚法师:与虚云法师、太虚法师并称民国佛教三虚。
9 谈莲法师:曾任全球佛教协会主席,广泛传播佛法。
10 志诚法师:禅修达人,曾任南京佛学院院长,强调在当代生活中运用佛教的智慧进行修行。
11 星云大师:著名佛教大师,致力于中西文化融合,并通过佛学促进人际和谐。
12 道品法师:传统佛教和现代文化的桥梁,注重佛教思想在当代社会的实践应用。
13 释永信:中国固定首位活佛,继承并弘扬宁玛派佛教,在文化教育方面做出杰出贡献。
以上法师或大师在佛教界均有较高威望和影响力,他们的思想和成就也对中国现代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虚云老和尚108岁寿诞合影
近代佛教史上,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而系五宗法脉,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禅门巨匠、一代宗师,唯有虚云禅师。他一生经历传奇,堪称一部活的中国佛教近代史。
虚云老和尚诞于1840年,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五帝,见证了近代清末至新中国成立这一最为动乱的历史时期,于1959年以120岁高龄在云居山真如寺安详示寂。113岁时自挽联:“ 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 ”。
01、 虚云老和尚七十多岁时法相
(摄于1910至1912年之间)
02、 虚云老和尚道行高深莫测,一生充满传奇。图为民国十五年(1926年)虚云老和尚在昆明云栖寺春戒期间,殿前枯梅及园中青菜尽放莲花,中有化佛,四众叹为稀有。
图为1936年虚云老和尚在南华寺春戒期间为白狐授三皈依。
04、1938年4月8日,虚云老和尚与本焕法师于南华寺合影。
05、1942年11月14日,虚云老和尚于桂林月牙山与道安法师合影。
06、虚云老和尚坐禅法像。1947年摄于曹溪南华寺千佛罗汉大戒后。
07、1946年秋,虚云老和尚与意昭法师合影于潮州开元寺。
08、1947年摄于广州邹鲁公馆花园。
09、1947年,虚云老和尚在香港与觉光法师(前左一)等合影。
10、1948年,虚云老和尚在云门寺新起大殿之地上趺坐照。
11、1948年冬,虚云老和尚与美国阿难陀·詹宁士女士合影于南华寺,右为宣化法师。
12、虚云老和尚一生,以苦修为道契,同时也深研经教,四处讲学。在培育僧才这块,先后开办了“云南省滇西佛学院”、“广东南华戒学院”、“福建涌泉法学院”、“云居山佛学研究社”,并请海灯法师、印顺长老、太虚大师等著名高僧讲学,为近现代佛教培养了许多著名高僧。图为1948年5月,虚云老和尚与南华戒律学院全体师生合影留念。
13、1948年冬,虚云老和尚为前来参礼请法的美国阿难陀詹宁士居士在中国广东曹溪南华寺举办禅七法会圆满后与大众合影。
14、虚云老和尚一生护国护教,历坐十五个道场,修葺大小道场数百所,重修六大祖庭,一身兼祧禅宗五家法脉,被誉为“禅宗泰斗”。图为1950年9月11日,虚云老和尚摄于云门寺。
15、虚云老和尚曾多次造访上海,尤其是1952年,113岁高龄的虚云老和尚应邀来沪,在上海玉佛禅寺主持为期49天的水陆法会,法会期间上千人皈依,与上海结下深厚因缘。
图为1952年,上海佛教净业社欢迎虚云老和尚莅临开示。
16、1952年,虚云老和尚与来果禅师、法云法师(左一)、佛源法师(右一)等在上海凤阳路侯在里崇德会合影。
17、1952年,澳洲、缅甸、加拿大、印尼、日本、土耳其、越南、泰国、锡兰等各国佛教代表参加亚太和平会,图为虚云老和尚与圆瑛老法师及各国佛教代表在北京出席“亚太和平”座谈会。
18、1953年8月7日,虚云老和尚与演成(右一)、宽度(右二)、无可(左一)、戒全(左二)等法师于庐山大林寺合影。
19、1953年初夏,虚云老和尚从上海赴北京参加中佛协成立大会,时值佛教盛日“浴佛节”,于广济寺主法。
20、1955年,虚云老和尚116岁,是年春建云居堂宇,冬季云居开戒,前来求具者前后有五百余人。
图为1955年,虚云老和尚摄于云居山真如禅寺。
21、虚云老和尚一生护国护教,历坐十五个道场,修葺大小道场数百所。
图为1955年,116岁高龄的虚云老和尚带领僧众自建瓦窑、烧制砖瓦,重建真如禅寺。
22、1955年,虚云老和尚与信众于云居山茅蓬前合影。
虚老所住之茅蓬现已改为虚云纪念堂,由一诚长老于1990年修建。
23、1955年,虚云老和尚与信众于云居山茅蓬前合影。
虚老所住之茅蓬现已改为虚云纪念堂,由一诚长老于1990年修建。
24、禅门有四大佛事:上殿(课诵)、过堂(用斋)、坐香(禅坐)、出坡(劳作)。在传戒过堂时,要教授戒子过堂之规矩。
图为1955年12月25日,虚云老和尚于云居山真如禅寺冬戒期间,为新戒子持钵诵供养咒。
25、虚云老和尚世寿一百二十岁,僧腊一百零一载。
图为1957年秋,118岁高龄的虚云老和尚于云居山真如禅寺天王殿前留影。
26、957年夏,虚云老和尚与云居山真如禅寺佛学研究舍全体师生合影,第一排左三为一诚长老、第三排右一为传印长老。
27、禅源于印度而盛于中国,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提升精神文明,上海众居士发起“百年虚云”公益展,以缅怀虚老、传扬禅学、净化社会人心。图为1957年,虚云老和尚118岁时,与大众法师摄于云居山,右一为绍云法师。
28、1957年12月25日,虚云老和尚于云居山真如禅寺冬戒期间上殿说法。
29、1957年,虚云老和尚118岁寿诞时,与云居山真如禅寺全体僧众合影留念。
30、1957年秋,虚云老和尚与法子性福、海灯两位法师于云居山佛印桥谈心石畔合影。
31、1959年,虚云老和尚圆寂前三个月摄于云居山真如禅寺。
32、虚云老和尚一生,为近现代佛教培养了许多著名高僧。
图为1957年秋,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与部分法徒法孙合影,后左一为性福法师,后右一为海灯法师。
33、虚云法师108岁时与徒弟徒孙合影。
34、1953年9月8日,虚云在九江能仁寺与信众合影留念。
35、虚云法师珍贵的做法事图。
36、1955年12月25日,虚云法师传戒后合影。
37、虚云老和尚108岁寿诞合影
38、1952年9月,虚云老和尚佛源法师合影于武昌三佛寺。
39、1952年,北京居士林恭请虚云老和尚传授三归五戒,摄影留念于广济寺。
40、云居山僧众在虚云老和尚的带领下,大力开展生产自给。(摄于1955年12月25日)
41、1955年12月25日,云居山冬戒期间虚云老和尚上殿说法。(虚老左后方持钵的侍者为净慧法师)
42、1956年,摄于云居山真如禅寺大殿前。
43、1957年,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真如禅寺与信众合影。
44、1959年,虚云老和尚120岁时留影于云居山真如禅寺草地上。
45、云居山真如禅寺虚公塔院。
46、云居山虚云老和尚舍利塔。
47、虚老的袈裟。
48、虚老的百衲衣。
49、虚老的僧鞋。
50、虚老的毯子。
113岁时自挽联:“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
他是中国第一高僧,120岁圆寂时留给后人一字,为何至今无人参透?
本文2023-09-22 03:20:1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1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