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家谱大成公后十五代分别是谁?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1收藏

黄氏家谱大成公后十五代分别是谁?,第1张

黄氏大成宗谱总序

粤稽吾族得姓之由,自颛顼至陆终,以后受封于黄,其后以国为氏,两汉以前,代有显者,惟自汉黄霸,外宽内明,德及黎庶,黄香产湖广江夏之地,事父至孝,汉帝招为尚书,生子琼,居职练达,名重朝廷,载居史籍,历历可考。其他或隐、或显、尤难悉数,传二十代,至黄葢,字子炎,事孙吴,建大功,封为虎贲将军,后卷十五代,至黄佐,为节度使,徙婺州金华,生子荣,荣生子二,长曰洪,次曰浩,洪生珍、瑕,瑶三公,瑕迁丰城沇江,浩生五子,曰璞、曰玘、曰琛、曰珌、曰琬,璞居福州弋阳,琛居荆南,珌居越州诸暨,琬居福建建宁浦城,玘同子赡,居分宁双井,越后玘之子姓迁居不一,若双井迢赖,厚山、万载、上高、抚州、虞平、瑞州、高安、临川、宜黄、乐安、崇仁、临江、新喻、瓜园、茅田、德安、德化、湖口、彭泽、澹台门、瑞昌、水陆,皆其苗苖裔。而此各州府县,代有能人,独双井之地,山水钟秀,地饶人杰,宋真宗时,有茂中昆季,俱登黄甲,号曰十龙。

属地姓氏族谱名称部数册数借出单位原 编 号

龙岩 黄 [清朝]闽汀杭邑新坊乡黄氏家谱 1 1 上杭族谱馆 FJSH044 

龙岩 黄 (永定)黄氏族谱 1 6 上杭族谱馆 FJSH088 

龙岩 黄 福建上杭黄氏族谱俊德公分谱 1 1 上杭族谱馆 FJSH171 

闽台馆 黄 彭溪亭后紫云黄氏族谱 1 2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001 

闽台馆 黄 清溪后清黄氏族谱 1 6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008 

闽台馆 黄 参镇二房黄氏族谱 1 5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011 

闽台馆 黄 参山尚德堂黄氏族谱 1 2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018 

闽台馆 黄 黄氏族谱 1 3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020 

闽台馆 黄 紫云安溪房逊山黄氏族谱 1 3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028 

闽台馆 黄 福建黄氏先祖像传(卷一)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033 

闽台馆 黄 紫云安溪房黄氏族谱 1 3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034 

闽台馆 黄 福建黄氏先祖像传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036 

闽台馆 黄 紫云安溪房槐植黄氏族谱 1 3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038 

闽台馆 黄 紫云安溪房霞苑黄氏族谱 1 2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039 

闽台馆 黄 紫云黄氏湖上宗谱 1 6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040 

闽台馆 黄 紫云白珩黄氏族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045 

闽台馆 黄 紫云安溪房德化锦洋黄氏族谱 1 9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048 

闽台馆 黄 清溪丹山黄氏族谱 1 9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057 

闽台馆 黄 紫云安溪房(德化)黄石林黄氏族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060 

闽台馆 黄 紫云安溪房九福黄氏族谱 1 4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068 

闽台馆 黄 清溪紫云黄氏族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079 

闽台馆 黄 平和乾岭《黄氏狮岭房族谱》(附二种 1 2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146 

闽台馆 黄 平和《霞苑黄氏族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147 

闽台馆 黄 邵武鹳薮禾坪《黄氏世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148 

闽台馆 黄 《禾坪黄氏大成宗谱》(卷一、卷二、卷三 ) 1 3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149 

闽台馆 黄 平和《大径黄氏南二公系族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150 

闽台馆 黄 漳州华安《良村黄氏族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151 

闽台馆 黄 南靖六门《黄氏覩敦家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152 

闽台馆 黄 南靖六门《黄氏坑兜公家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153 

闽台馆 黄 南靖书洋上版寮黄氏族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154 

闽台馆 黄 南靖永丰里上版寮黄氏族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155 

闽台馆 黄 霄岭《黄氏南三应元家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156 

闽台馆 黄 南靖书洋上坂田寮坑黄氏族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157 

闽台馆 黄 南靖靖城湖山黄氏族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158 

闽台馆 黄 南靖和溪月水黄氏家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159 

闽台馆 黄 南靖热水黄氏族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160 

闽台馆 黄 国强黄氏族谱 乙本 霄岭房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161 

闽台馆 黄 乐土黄氏族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162 

闽台馆 黄 湖山黄氏族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163 

闽台馆 黄 秀篆黄氏族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164 

闽台馆 黄 溪黄族谱 1 1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165 

闽台馆 黄 狮岭房国强黄氏族谱(甲本)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展198 

宁德 黄 黄氏宗祠支谱(复印件) 1 1 宁德、周宁台办 宁03 

宁德 黄 黄氏宗祠(印刷品) 1 1 宁德、周宁台办 宁06 

南平 黄 黄氏宗谱 又称禾坪黄氏大成谱 1 3 南平台办 南02(1-3) 

泉州 黄 燕山黄氏谱牒汇编 1 28 南安图书馆 200902-36 

泉州 黄 南安诗山坊前黄氏族谱 1 3 泉州华侨管 200901-23 

泉州 黄 燕山黄氏谱牒汇编 1 5 泉州华侨管 200901-11 

泉州 黄 仙都(山兜)紫云黄氏族谱 1 6 泉州华侨管 200901-34 

泉州 黄 江夏黄氏大成宗谱 1 1 泉州图书馆 200905-73 

泉州 黄 金墩潘湖黄氏族谱 1 1 泉州图书馆 200905-74 

泉州 黄 [安溪感德]紫云安溪房槐植(山)黄氏族谱 1 12 泉州图书馆 200905-75 

泉州 黄 [安溪]黄氏族谱 1 7 泉州图书馆 200905-77 

泉州 黄 [安溪]参山尚德堂黄氏族谱 1 6 泉州图书馆 200905-78 

泉州 黄 紫云安溪房黄氏族谱 1 3 泉州图书馆 200905-79 

泉州 黄 紫云安溪房彭溪亭后黄氏族谱 1 8 泉州图书馆 200905-76 

泉州 黄 进德黄氏族谱 1 8 泉州海交馆 200904-16 

泉州 黄 清溪尚卿下科名黄氏族谱 1 7 泉州海交馆 200904-17 

泉州 黄 《台湾江夏兴化军城黄氏族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200906-9 

泉州 黄 锦田大宗族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200906-13 

泉州 黄 《江夏紫云金溪黄氏族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200906-11 

泉州 黄 紫云锦田黄氏大宗族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200906-12 

泉州 黄 苍南黄姓通志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200906-15 

泉州 黄 金敦灵慈黄氏族谱 3 3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200906-46 

泉州 黄 紫云黄氏南安房芦川派孚公系埔头二甲族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200906-47 

泉州 黄 晋江黄氏通书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200906-48 

泉州 黄 泉州江夏黄氏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200906-49 

泉州 黄 福建黄氏世谱宗祠编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200906-50 

泉州 黄 福建黄氏世谱源流世系编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200906-51 

泉州 黄 《金墩安平黄氏大宗谱》 1 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200906-10 

泉州 黄 惠安黄氏通志 1 2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200906-14 

泉州 黄 二房参镇罗黄氏族谱 1 17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20080028-6 

泉州 黄 金墩安平黄氏大宗谱 1 1 晋江图书馆 200903-116 

泉州 黄 莆阳黄氏通书:江夏流芳 1 1 晋江图书馆 200903-117 

泉州 黄 仙游黄氏宗谱 1 1 晋江图书馆 200903-118 

泉州 黄 锦塘紫云黄氏族谱 1 1 晋江图书馆 200903-113 

泉州 黄 紫云象塘黄氏族谱 1 1 晋江图书馆 200903-114 

泉州 黄 东安黄氏族谱 1 1 晋江图书馆 200903-115 

泉州 黄 重修金墩灵慈黄氏族谱 1 1 晋江图书馆 200903-119 

泉州 黄 泉州文山黄氏黄凰翔四子浤中房谱 1 1 晋江图书馆 200903-120 

泉州 黄 莆田沙堤、晋江安平金墩黄氏宗谱 1 1 晋江图书馆 200903-121 

泉州 黄 南安诗山坊前黄氏族谱 1 1 晋江图书馆 200903-122 

莆田 黄 《莆阳黄氏通书》 1 1 莆田台办 莆台8 

厦门 黄 永春梅林黄氏宗谱 1 1 高氏宗亲会 厦126 

厦门 黄 紫云黄氏宗史资料汇编 1 5 高氏宗亲会 厦128 

厦门 黄 惠安黄氏通谱 1 1 高氏宗亲会 厦129 

厦门 黄 紫云黄氏南安房宗谱 1 1 高氏宗亲会 厦145 

厦门 黄 江夏紫云金谷黄氏族谱 1 1 高氏宗亲会 厦146 

厦门 黄 埔头九甲族谱 1 1 高氏宗亲会 厦147 

厦门 黄 锦田黄氏大宗族谱 1 1 高氏宗亲会 厦148 

厦门 黄 可坚公黄氏族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29 

厦门 黄 黄漳文集 1 1 黄氏宗亲会 厦30 

厦门 黄 黄漳浦文体 1 1 黄氏宗亲会 厦31 

厦门 黄 浦西黄氏 1 1 黄氏宗亲会 厦32 

厦门 黄 莆阳黄氏通书 1 1 黄氏宗亲会 厦33 

厦门 黄 金墩安平黄氏大宗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34 

厦门 黄 虎丘黄氏世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35 

厦门 黄 虎丘六黄氏宗谱总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36 

厦门 黄 莆阳黄氏通书 1 1 黄氏宗亲会 厦37 

厦门 黄 莆阳黄氏通书 1 1 黄氏宗亲会 厦38 

厦门 黄 黄氏族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39 

厦门 黄 黄氏通书,支黄氏谱,暨重庆巴南二圣 1 1 黄氏宗亲会 厦40 

厦门 黄 蒿州黄氏族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41 

厦门 黄 平和江夏黄氏宗谱上卷 1 1 黄氏宗亲会 厦42 

厦门 黄 漳州市友文区蓝田社黄氏族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43 

厦门 黄 云霄江夏黄氏族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44 

厦门 黄 黄氏通史1本 1 1 黄氏宗亲会 厦45 

厦门 黄 江西黄氏通史 1 1 黄氏宗亲会 厦46 

厦门 黄 江西黄氏通史 1 1 黄氏宗亲会 厦47 

厦门 黄 浯州汶水黄氏分派美人山洪塘头世系族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48 

厦门 黄 虎丘五世黄氏山世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49 

厦门 黄 北溪头黄氏族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50 

厦门 黄 浦西黄氏 1 1 黄氏宗亲会 厦51 

厦门 黄 黄氏通谱古十三支黄氏谱暨重庆地后 1 1 黄氏宗亲会 厦52 

厦门 黄 莆阳黄氏通书 1 1 黄氏宗亲会 厦53 

厦门 黄 长桥黄氏族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54 

厦门 黄 黄峭山后裔与客家文化 1 1 黄氏宗亲会 厦55 

厦门 黄 黄姓通史 1 1 黄氏宗亲会 厦56 

厦门 黄 福建省三明尤溪县黄氏通史 1 1 黄氏宗亲会 厦57 

厦门 黄 江夏黄氏峭山宗史 1 1 黄氏宗亲会 厦58 

厦门 黄 莆阳后黄族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59 

厦门 黄 江西黄氏通史 1 1 黄氏宗亲会 厦60 

厦门 黄 金镦安平黄氏大宗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61 

厦门 黄 重庆江津市青泊凉沙坝黄氏家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62 

厦门 黄 浙江苍南黄氏分布情况 1 1 黄氏宗亲会 厦63 

厦门 黄 平阳母黄氏通志 1 1 黄氏宗亲会 厦64 

厦门 黄 苍南黄姓通之志 1 1 黄氏宗亲会 厦65 

厦门 黄 江夏黄氏源流 1 1 黄氏宗亲会 厦66 

厦门 黄 紫云谱史切记 1 1 黄氏宗亲会 厦67 

厦门 黄 福建黄氏世谱源流世系编1 1 1 黄氏宗亲会 厦68 

厦门 黄 福建黄氏世谱源流世系编2 1 1 黄氏宗亲会 厦69 

厦门 黄 福建黄氏世谱宗祠编 1 1 黄氏宗亲会 厦70 

厦门 黄 福建黄氏世谤人物编 1 1 黄氏宗亲会 厦71 

厦门 黄 燕山黄氏谱牒汇编(29本) 1 29 黄氏宗亲会 厦72 

厦门 黄 埔头六甲族谱(一) 1 1 黄氏宗亲会 厦73 

厦门 黄 埔头六甲族谱(二) 1 1 黄氏宗亲会 厦74 

厦门 黄 埔头六甲族谱(三) 1 1 黄氏宗亲会 厦75 

厦门 黄 埔头三甲族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76 

厦门 黄 紫云黄氏南安房 1 1 黄氏宗亲会 厦77 

厦门 黄 埔头五甲族谱1本 1 1 黄氏宗亲会 厦78 

厦门 黄 埔头一甲族谱(一) 1 1 黄氏宗亲会 厦79 

厦门 黄 埔头一甲族谱(二) 1 1 黄氏宗亲会 厦80 

厦门 黄 埔头一甲族谱(三) 1 1 黄氏宗亲会 厦81 

厦门 黄 埔头二甲族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82 

厦门 黄 埔头七甲族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83 

厦门 黄 埔头九甲族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84 

厦门 黄 埔头八甲族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85 

厦门 黄 仙都山紫云黄氏族谱1 1 1 黄氏宗亲会 厦86 

厦门 黄 仙都山紫云黄氏族谱2 1 1 黄氏宗亲会 厦87 

厦门 黄 仙都山紫云黄氏族谱3 1 1 黄氏宗亲会 厦88 

厦门 黄 仙都山紫云黄氏族谱4 1 1 黄氏宗亲会 厦89 

厦门 黄 仙都山紫云黄氏族谱5 1 1 黄氏宗亲会 厦90 

厦门 黄 紫云锦田黄氏大宗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91 

厦门 黄 惠安黄氏通书 1 1 黄氏宗亲会 厦92 

厦门 黄 参山长房黄氏族谱(下册) 1 1 黄氏宗亲会 厦93 

厦门 黄 参山长房黄氏族谱(上册) 1 1 黄氏宗亲会 厦94 

厦门 黄 参山长房黄氏族谱(下册) 1 1 黄氏宗亲会 厦95 

厦门 黄 参山长房黄氏族谱(上册) 1 1 黄氏宗亲会 厦96 

厦门 黄 黄氏参山二房二族谱(一) 1 1 黄氏宗亲会 厦97 

厦门 黄 黄氏参山二房二族谱(二) 1 1 黄氏宗亲会 厦98 

厦门 黄 黄氏参山二房二族谱(三) 1 1 黄氏宗亲会 厦99 

厦门 黄 参山长房黄氏族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100 

厦门 黄 安溪黄氏大宗世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101 

厦门 黄 江夏紫云金黄氏族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102 

厦门 黄 永春梅林黄氏宗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103 

厦门 黄 瑞献莲桑(台湾) 1 1 黄氏宗亲会 厦104 

厦门 黄 德化黄氏族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105 

厦门 黄 德化黄氏族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106 

厦门 黄 江夏四安莲峰黄氏谱志 1 1 黄氏宗亲会 厦107 

厦门 黄 霞美黄氏族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108 

厦门 黄 紫云象塘族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109 

厦门 黄 同安黄氏族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110 

厦门 黄 豪士黄氏詈记世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111 

厦门 黄 紫云黄氏宗谱(台湾) 1 1 黄氏宗亲会 厦112 

厦门 黄 江夏紫云同安黄厝黄氏族谱 1 1 黄氏宗亲会 厦113 

厦门 黄 同安黄安海桐林祭记金录 1 1 黄氏宗亲会 厦114 

厦门 黄 炎帝文化纵览 1 1 黄氏宗亲会 厦115 

厦门 黄 紫云东安下史汇编 1 1 黄氏宗亲会 厦116 

漳州 黄 云霄江夏黄氏族谱 1 1 漳州云霄台办 漳云霄2 

漳州 黄 黄氏族谱 1 1 漳州方志办 漳方33 

漳州 黄 平和霄岭 黄氏族谱 1 1 漳州方志办 漳方51 

漳州 黄 轩辕世系 黄氏江夏谱传 1 1 漳州方志办 漳方55 

漳州 黄 黄氏族谱 1 1 漳州方志办 漳方76 

漳州 黄 黄氏族谱 1 1 漳州方志办 漳方77 

漳州 黄 南靖吕坊黄氏 1 1 漳州方志办 漳方84 

漳州 黄 黄氏族谱(平和) 1 1 漳州方志办 漳方85 

漳州 黄 黄氏谱叙 1 1 漳州龙海台办 漳龙海31 

漳州 黄 长洲族谱 1 1 漳州龙海台办 漳龙海9 

漳州 黄 北斗黄氏族谱 1 1 漳州芗城台办 漳芗城1 

漳州 黄 黄氏族谱 1 1 漳州诏安台办 漳诏安2 

漳州 黄 福建 南靖 和溪 六斗 黄氏坑兜公家谱 1 1 漳州图书馆 漳图34 

漳州 黄 湖西黄氏长房族谱(治燕堂) 1 1 漳州图书馆 漳台428-2 

漳州 黄 新加坡黄氏总会25周年纪念 1 1 漳州图书馆 漳台428-09 

漳州 黄 黄氏族谱 1 1 漳州图书馆 漳台428-12 

漳州 黄 黄氏大族谱(上、下) 1 2 漳州图书馆 漳台428-20 

漳州 黄 湖西黄氏历史资料 1 1 漳州图书馆 漳台428-5 

漳州 黄 福建 平和 黄氏族谱(卷三) 1 1 漳州图书馆 漳图428-24 

漳州 黄 福建 南靖 书洋 上版 寮田寮坑 黄氏族谱 1 1 漳州图书馆 漳图428-25 

漳州 黄 福建 南靖 永丰里 上版寮 黄氏族谱 1 1 漳州图书馆 漳图428-26 

漳州 黄 福建 台湾 黄氏奥杳派族谱 1 1 漳州图书馆 漳图428-27 

漳州 黄 福建 龙海 长洲 黄氏族谱 1 1 漳州图书馆 漳图428-28 

漳州 黄 福建 龙海 古野 黄氏炽昌族谱 1 1 漳州图书馆 漳图428-29 

漳州 黄 福建 南靖 书洋 上版寮 黄氏族谱 1 1 漳州图书馆 漳图428-30 

漳州 黄 漳州 霞美黄氏族谱(上册) 1 1 漳州图书馆 漳图428-31 

漳州 黄 福建 漳州市龙文区 湘桥族谱 1 1 漳州图书馆 漳图428-32 

漳州 黄 福建 漳州市龙文区 湘桥族谱 1 1 漳州图书馆 漳图428-33 

漳州 黄 福建黄氏世谱 宗祠编(福建黄氏世谱丛书之二) 1 1 漳州图书馆 漳图428-34 

漳州 黄 黄氏家谱 船场笔峰 1 1 漳州南靖台办 漳南靖33 

漳州 黄 黄氏英公传下族谱 1 1 漳州南靖台办 漳南靖46 

漳州 黄 黄氏族谱 南靖山城溪雅 1 1 漳州南靖台办 漳南靖50 

漳州 黄 黄氏族谱 南靖湖山 1 1 漳州南靖台办 漳南靖11 

漳州 黄 漳州市龙文区蓝田社黄氏族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009 

漳州 黄 福建省漳浦狮关黄氏族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010 

漳州 黄 漳浦打石山黄氏族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073 

漳州 黄 福建南靖永丰里上版寮黄氏族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174 

漳州 黄 龙海长洲黄氏族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175 

漳州 黄 福建长泰县枋洋乡赤村岭村赤岭黄氏族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176 

漳州 黄 江夏黄氏霄岭族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242 

漳州 黄 台湾黄氏奥查派族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256 

漳州 黄 台湾黄氏族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267 

漳州 黄 龙海长洲黄氏族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308 

漳州 黄 平和黄氏族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329 

漳州 黄 平和江夏黄氏宗谱上卷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345 

漳州 黄 福建平和霄岭黄氏南三应元家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373 

漳州 黄 建溪东山黄氏族谱卷七一卷十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375 

漳州 黄 福建南靖书洋上版寮田寮坑黄氏族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376 

漳州 黄 霞美黄氏族谱上之一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377 

漳州 黄 霞美黄氏族谱上之二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378 

漳州 黄 霞美黄氏族谱下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394 

漳州 黄 龙海长洲黄氏族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483 

漳州 黄 建溪东山黄氏族谱卷七一卷十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485 

漳州 黄 龙海古野黄氏炽昌堂族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486 

漳州 黄 福建平和霄岭黄氏南三应元家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488 

漳州 黄 福建南靖书洋上版寮田寮坑黄氏族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489 

漳州 黄 龙海长洲黄氏族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490 

漳州 黄 江夏黄氏霄岭族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491 

漳州 黄 福建南靖永丰里上版寮黄氏族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492 

漳州 黄 霞美黄氏族谱下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493 

漳州 黄 平和黄氏族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494 

漳州 黄 福建长泰县枋洋乡赤岭村赤岭黄氏族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495 

漳州 黄 霞美黄氏族谱上之二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496 

漳州 黄 霞美黄氏族谱上之一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497 

漳州 黄 龙海古野黄氏炽昌堂族谱 1 1 漳州博物馆 漳博546 

漳州 黄 狮头黄氏族谱 1 1 漳州漳浦台办 漳漳浦5 

台湾 黄 平阳黄氏志 1 1 台115 

台湾 黄 黄氏祖先像传集 1 1 台116 

台湾 黄 苍南黄氏通志 1 1 台117 

台湾 黄 江夏堂紫云衍派金门金水黄氏宗亲旅居印尼东加省麻里巴板名册 1 1 台118 

台湾 黄 江夏紫云金溪黄氏族谱 1 1 台119 

台湾 黄 江夏紫云金溪黄氏族谱黄氏参山二房二族谱 1 1 台120 

台湾 黄 江夏紫云金溪黄氏族谱黄氏参山二房二族谱 卷三佳槐公派 1 1 台121 

台湾 黄 江夏紫云金溪黄氏族谱黄氏参山二房二族谱 卷三仲槐公派 1 1 台122 

台湾 黄 江夏紫云金溪黄氏族谱黄氏参山二房二族谱 卷三应槐公上维谷王庵支卷 1 1 台123 

台湾 黄 江夏紫云金溪黄氏族谱黄氏参山二房二族谱 卷三应槐公上维谷启文、启齐支卷 1 1 台124 

台湾 黄 江夏紫云金溪黄氏族谱黄氏参山二房二族谱 卷三应槐公上维谷裕昌支卷 1 1 台125 

台湾 黄 江夏紫云金溪黄氏族谱黄氏参山二房二族谱 卷三应槐公派下乐山分卷、高槐公派分卷 1 1 台126 

台湾 黄 江夏紫云金溪黄氏族谱黄氏参山二房二族谱卷首、卷二宗谱 1 1 台127 

台湾 黄 汶水相房黄氏族谱 1 1 台128 

台湾 黄 尚义黄氏家谱 1 1 台129 

台湾 黄 金水黄氏族谱 1 1 台130 

台湾 黄 金门汶水华房黄氏族谱稿 1 1 台131 

台湾 黄 金门金水黄氏族谱稿 1 1 台132 

台湾 黄 金墩安平黄氏大宗谱 1 1 台133 

台湾 黄 晋江黄氏通书 1 1 台134 

台湾 黄 浦西黄氏 1 1 台135 

台湾 黄 浯洲西黄沧海公派下南安石井东安下黄氏族谱 1 1 台136 

台湾 黄 惠安黄氏通志 1 1 台137 

台湾 黄 紫云同安金山黄氏宗谱 1 1 台138 

台湾 黄 紫云金柄派安平黄氏族谱 1 1 台139 

台湾 黄 紫云堂中浯洲西园中甲黄氏家谱 1 1 台140 

台湾 黄 紫云黄氏宗谱 1 1 台141 

台湾 黄 紫云黄氏南安芦川派四甲支系宗谱 1 1 台142 

台湾 黄 黄氏族谱 1 1 台143 

台湾 黄 黄家世谱 1 1 台144 

台湾 黄 福禄寿全祖德流芳-黄氏族谱 1 1 台145 

台湾 黄 檗谷後陇黄氏族谱 1 1 台146 

台湾 黄 蘗谷分派沪江黄氏族谱 1 1 台147 

台湾 黄 蘗谷黄氏大厅份家谱 1 1 台148

黄子澄入川后裔黄氏字辈:“玉长儒泽世多学宗有光道崇尚守政兴民可安良家广仁必重廷治姚应祥维先常云显”。

紫云派黄氏字辈:“先人贻则礼奕世种书田文章昭国瑞忠孝本家传行达明新学修崇德性坚安分踏仁寿廉光乐太平多福其自取丕承乃后贤以斯善继述振绳亿万年俊秀溯渊源群伦仰闽泉子孙遵祖训恩泽永相沿心怀树宏志奋步齐向前纯良昌百代千载喜寿绵”。

箭楼黄氏黄氏字辈:“祖德前功大光宗镇福庭应元昌载日治世起文明于以端其本钧瞻懋笃敦郎官忠义重统绪国家同杞梓兴鸿业衡湘显骏勋”。

福建永春黄氏字辈:“明瑞清敦厚”。

福建拱溪黄氏字辈:“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木火土金水千万亿兆庆福禄寿元亨利贞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节温良恭俭让”。

福建长汀黄家庄黄氏字辈:“进国荣耀永久”。

湖北黄州黄氏字辈:“延中文武靖国安邦名存简册功利旅常”。

安徽六安黄氏字辈:“志守先人德,书永世道长,家传为礼义,忠孝继贤良。”

安徽砀山黄氏字辈:“忠厚传家远,仁爱保久长,信义群敬重,和睦寿乐康。”

黄氏一支字辈:“隐士宜超隆熙琢章奕”。

黄氏一支字辈:“文连开隆治科元必显明宗功垂贻厚永锡作朝卿”。

黄氏一支字辈:“士本子昌廷敏允纯伯以明俞肇甫孙尔君恩方年福禄攸同祖德式孚孝思维则”。

黄氏一支字辈:“莆田开基一世岸二世谣三世华字萼四世昌朝”。

黄氏一支字辈:“泉郡开基士本子昌廷敏允纯伯以明俞肇甫孙尔君恩万年福禄攸同祖德式孚孝思维则”。

黄氏一支字辈:“开之绍百世、有子继万春、善德乃为本、荣泽在慎修”

家谱文献

江苏江都维安阜洲黄氏重修族谱十二卷,(民国)黄承良修,刘崇泉纂辑,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中宜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南通黄氏支谱,(清)黄世谦编,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敦礼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南通市图书馆。

江苏海门黄氏家乘,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册。现被收藏在苏州大学图书馆。

江苏武进浮桥黄氏宗谱二十卷,(清)黄元鹏续纂,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全国黄氏史话,(现代)彭光宇、赵志凡、黄昌喜编,江西人民出版社二百六十页。

全国江夏黄研究,(现代)黄赞强、黄雄著,暨南大学出版社三百七十六页。

全国余姚黄氏支谱六卷,首一卷,(清)黄庆曾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鄂垣朱印木刻活字印本。

全国黄钮同宗谱,附松阳母集二卷,钮氏源流考一卷,(民国)钮永建编纂,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铅印本。

黄姓是现今中国大陆第七大姓氏、台湾岛第三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6位。黄姓人口在广东省最多,占全国黄姓人口总数约19%。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黄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源流一黄氏源于嬴姓和姚姓,

黄姓舜帝时候,伯益因帮禹治水有功,又为舜驯服鸟兽,被舜赐姓嬴氏,黄姓祖先之嬴姓出现因为舜帝的赐姓给他的女婿伯益姓为嬴,还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舜帝,姚姓,舜,黄帝子孙,生于姚地,以地取姓为姚,其后代就以姚为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黄姓为陆终之后,其后建立黄国,后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是“帝颛顼之苗裔”,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从夏朝2148年建立黄国公元前648年,经历1500年的古老黄国被楚国所吞并。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黄氏。黄改其他姓氏黄改丑氏、胡姓、旷氏、邝氏、况氏、李氏、卢氏、潘氏、汤氏、田氏、王氏、伍氏、危氏、吴氏、余姓、周氏、张氏。源流二出自金天氏之后,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黄氏起源于金天氏之后。台骀是上古时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为水官之长,颛顼时受封于汾川,后世尊为汾水之神。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成为黄姓。源流三源于嬴姓,出自颛顼的曾孙陆终的子孙的封地黄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中国上古有三皇五帝的传说,五帝之一的颛顼与后来的黄氏有直接的血源关系。颛顼实际上是上古的一个部落首领,号高阳氏,相传他出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曾任命重为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任命黎为北正之官,掌管民事。陆终始祖之说相当普遍,尤盛于浙、川、滇、黔、桂、台湾等省,氏学经典《元和氏纂》中明言:“黄,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在以陆终为始祖之说中,黄氏家谱中还出现了几种与此紧密相关而又不尽相同的说法。 一是以陆终之子为始祖,如广东《开平黄氏族谱》宋庆元四年(公元1198年)的谱序说:“我黄氏,派出陆终之季子讳云者,轩辕黄帝七世孙也。”另一种情况是以陆终之孙为始祖,如《中国文化百科全书》“氏族”章所引台湾《黄氏宗谱》以陆终长子昆吾之子高为黄氏一世祖。源流四出自他姓改为黄姓。上古时候,黄、王同音,故有的王姓改为黄姓;还有其他原因改姓黄的:如陆姓、巫姓、吴姓、金姓改黄姓等等。源流五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回族黄氏,是少数蒲氏回族人为避元朝末期“反色目”诛杀之祸而改为黄氏。但由于出自不情愿,故而蒲氏回族人将“黄”字故意写成“苗”(莆)字,因苗(莆)与蒲同音,若被人发觉,落下加上两点就是黄字,久之便成了黄氏。 黄氏回族主要分布在福建、四川、河南、宁夏部分地区。源流六源于官位,出自远上古伏羲大帝下属之官黄龙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黄龙师,亦称黄龙、黄师、黄中官、龙师等,是传说中上古伏羲大帝所设置的官名,为中官。传说,在伏羲为帝时,天上有瑞龙出现,因此伏羲以龙名任命属下官称。在史籍《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师者,长也,以龙纪其长官,故为龙师。春官为青龙,夏官为赤龙,秋官为白龙,冬官为黑龙,中官为黄龙。百官各隶其部,以中官为首。” 黄龙师之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官称为姓氏者,称黄龙氏,后省文简称为单姓黄氏、龙氏等。子孙建黄国。源流七源于官位,出自远古黄帝下属之官黄云,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黄云,是传说远古黄帝所设置的官名,为中官。传说,在黄帝受命时,天上有瑞云出现,因此黄帝以云名任命属下官称。在史籍《集解》中记载:“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黄云之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官称为姓氏者,称黄云氏,后省文简称为单姓黄氏、云氏等。子孙建黄国。源流八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的社会组织》记载:满族吴扎拉氏,满语为Wudala Hala,新满洲部族,发源于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人数很多,后分衍有四支汉姓,即黄氏、紫氏、红氏、白氏。[1]得姓始祖伯益、陆终、黄渊、黄歇、黄香、吴全三、丁铸、巫双瑞、陆坚、范洽等

看来你应该是属于这一支的:

湖北荆州洪湖黄家河庄黄氏

  字派:康宁景致长,璧会重朝常;光宗传道德,华国显忠良;邦启乾坤瑞,庭开云汉章;阙高金凤舞,海大玉龙翔;用表太师福,姓字万古香。

是的呀 请看宗亲会黄、田、王氏2010-03-08 09:41大槐树明代黄氏移民始祖像

001 (河南)黄氏碑记

2004年4月10日摄于河南省范县颜村铺

荩 故明庠生■文林郎讳 掬字香侬黄公暨德配

孺人之墓

黄氏始祖墓碑位于颜村铺东南地里。远远望去,高大肃穆,矗立在一片苍葱翠绿之中。碑首双龙交盘,二龙吐珠,双龙之下竖刻着“皇清”两字。碑身上部字为“青露秋霜”,中间镌刻着“故明庠生■文林郎讳掬字香侬黄公暨德配孺人之墓”,碑身左旁立碑时间“大清光绪二十五年岁次己亥蒲月上浣谷旦”。

荨 碑阳局部

荨 碑阴碑铭

该面碑额上书“题名”二字,碑铭上面为“木本水源”,碑文为:“盖闻木有本,水有源,本固者枝荣,源深者流远。吾族自山西洪洞迁居于范,几二十余世,而宗系之贯续,支派之详明,仅自香侬公讳掬祖始其上若文之公讳质,虽以政绩学行崇祀乡贤祠,而旧谱散亡遂失。其世次此亦后人之微憾也,然族类之繁昌称盛焉。黄楼、黄海、黄冈、黄庄、三教堂诸庄则于明季;国初分迁者也,杨集、李鲁元庄、冯■、碱厂、范庄及古北口、黄家窝铺、郭家屯则于康熙道光年间自此迁居者也,其自山西同迁于曹郡者,无论矣而又赖;祖宗之栽培,累世元教泽,代有传人,文则有肇兴伯勋邦攀月贡木雪翎可愿筱山及孙祖玉堂孙父执齐诸公,武则有仲白子祥平远万九润西季勋诸公,皆以学行显于邑,今十四世孙广乾以少年登武进士孙亦赖;祖荫得受选拔而且文文武武大有蔚然兴起之势;非列祖德泽之深厚曷克至此,不可与木本水源媲美乎,己亥春族人以旧碑残蚀,林墓荒凉,复欲树碑以志不朽,余不揣学识浅陋谨遵所知为序,实不胜惶愧之志云尔。”“十一世孙廷筠顿首谨序并书丹”。“十世孙庠生介、增生誉、武生凤鸣、廪生举、庠生廷忠、武生兴国、大宾廷芝、贵让;十一世孙武生廷杰、武生廷梅、庠生廷献、庠生登鳌、增生登庸、武生廷兰、武生廷标、庠生廷荚、庠生廷抡、武生廷魁、监生廷衡;廷恩、文俊、介宾茂典、监生廷钦、介宾清起、增生伯氵睿、监生伯杰、监生伯谦、监生廷燮、监生登捷、监生登耀、庠生呜康;廷位、廷岐、同礼、永昌、茂修、廷智、乾元、廷雨、学堂、廷海。十二世孙国用、国彩、监生国■、监生国瑛、大宾国珊、增生国珍、介宾国平、庠生国缙、监生国衔、大宾国阿;景华、国修、国泰、国隆、监生国领;国进、国思、国堂、庭会、新禄。十三世孙继德、继勇、继昌、继伍、凤仪、监生继颜、武生继芳、武生继龙、武生继宗、监生继领、监生魁申、监生继武;继春、继为。十四世孙庠生志孔、监生广知、武生广丽、监生广孚。”

荩 碑铭局部

荨 黄氏族谱(一卷)

槐露堂《黄氏祖谱》 道凝序 (一)

戊午岁,魁、木、丕、烈籍录世系以报本追远之巨典,为亲亲睦族之嘉谟。法莫良焉,意莫厚焉。凝知其说心甚慕之,第恐后嗣奉行遵守,久而或怠,用申诰戒以示提撕。因寻绎其意,推衍其文以为序。云:窃闻承先惟孝以悦亲为大,启后惟仁,仁以教子为先。凝庸愚人也。孝不足以悦亲,仁不足以教子,返躬内省深自愧矣。况世系一籍,先世之德泽所赖以长流,后嗣之情义所赖以永系。借孝非纯孝,仁非至仁,任莫胜也于。凝安有望哉?虽然有幸焉!疑三从族兄魁九世族孙附生丕,爱敬兼尽,萱堂无恙,教养并举,侧室有造。我族先世之德泽将艾而犹未艾,后嗣之情义将乖而犹未乖者,此两人之力也。而其意则又有宏远者,值露霜之辰,宗祖在念,睹瓜瓞之什子姓关心,以故恐先世之德泽未艾于今者,或艾于后。后嗣之情义未乖于己者,或乖于人。因思,为艾者永于不艾,未乖者永于不乖,断非世系之籍不可。于是详书名字,敬列爵职,在前者必列于前,不以遵而逾于卑,在后者必书于后,不以上而拟于上。且一脉相传亲疏攸分,宗派缕析,同气自存是真,以报本追远之巨典为亲亲睦族之嘉谟也。然则,先世之德泽长流而不息,后嗣之情义永系而不离者,不在斯乎?是知先人谟烈,承先启后,自笈以后,愿我族子子孙孙家喻户晓,敬体我先人之谟烈于不替,更念我魁木丕烈之伟大清乾隆三年八月朔日,功于不衰也夫!

大清乾隆三年八月朔日 《黄氏祖谱序》(二)

族谱者,谱其族也。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不可缺不可亵,非轻也。予每读凝祖遗稿,思先君子遗嘱,不禁涕零者久之,叹予自入庠后循墨数行,咿唔牖下,痴想不可必得之名,妄希不可必能之事,而仅以食息终悠忽岁月,倘不急取原谱而重修之以致祖父就湮,子孙失次,是谁之咎与?是谁之咎与?清夜自思,不觉汗下。兹拣约阅原谱照旧抄誊,又杳自始祖以迄今日蕃衍次第名位必书,婚配必书,迁徙必书,凡有可稽者莫不书之,以俟后人疑即阙之,不敢臆定,总以致慎焉耳。尚其随时修续,勿忘本支,百世之意其于承先启后之道,庶乎不悖云廷抡序,始祖讳掬明庠生也,越七世道凝祖起焉,年臻四旬,身列胶庠,览谱流涕痛其零落,于是参订叙补,心血消耗殆尽矣,呜呼凝祖上承诸祖列考之志,下开子孙云祁之传,其功不亦伟与?尔来百有余年矣,岁次递更,宗族繁衍,散居他处者多,岁时聚首者少,偶一相遇渺不相亲,宁不重可悲与?倘不急起而承之其如列祖之志,何族叔维土令族兄伯谦思继前烈,约会族人,共议重修,命予搦管谨遵列祖之遗迹、先人之手泽,依祥补辑以备参稽。敬祝后辈什袭而藏之,时加拣阅,常思水源木本之意,永敦孝友亲睦之风,庶可告无罪于前人,而昌大乎后裔也钦哉勿忘。

同治十一年岁次士申三月朔十一世孙廷抡薰沐拜书 《黄氏祖谱序》(三)

七世族祖贵木公叙谱有曰:以报本追远之臣典,为亲亲睦族之嘉谟,至哉斯言,第我族自山西迁居以来,至明季而丁口繁昌,始遭兵燹继逾洪荒,迁徙流离,不可枚举。远则黄家庄、黄家海、杨家集、南黄楼、北黄楼、三教堂、黄堤口、古北口,近则李鲁元庄、冯固、黄范庄、高菜园,近者系出可考名字亦能记忆远者或一二世失传,或数世失传。虽世次犹存而系出名字率多遗忘,故贵木公与吾师秀升公叙谱只及始祖月侬公一支,而旁支无闻。然同气相逄视若异类,揆诸亲亲睦族之说殊多憾焉。族兄修斋云屏、族侄式堂育、南运斗,族孙效渊养纯星坦悦素斗初,诸君忠诚素著,和睦性成,更虑远世情疏,有貌不相亲之势,乃纠约族人商酌盛举,远迹贵木秀升诸公遗意推而广之,凡自始祖时分迁与自始祖后出居者,其庄名悉载在谱序而后裔之系出名字亦继叙于左,至失传者概从阙如总以不敢臆定,致其郑重审慎。自兹以后,岁时聚首,共知系出一脉庶不至亲者疏厚者薄有同意异类之感。即视我先祖同根共庇之意,亦可稍慰于万一。

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初二十一世孙廷筠沐浴顿首序 《黄氏祖谱序》(四)

木有本而枝叶茂,水有源而流泽长,持此意而叙谱以示不忘本源之意也。尝得诸长老传闻,原谱殒落口北,分谱一概失传,际至中叶屡遭兵燹,数遇水灾,迁徙流离不可枚举。上之远祖先人讳字率多失考,其可知者溯自月侬公讳掬为始祖。下之宗系贯续支脉详明历历可考,越贵木公起焉。参订叙谱和睦宗祖首以遵祖立巨典,复以敬宗树嘉谟,良法厚意蕴于谱内,先君子创修后人堪继叙也。迨秀升公上承德宗功之典,下启子绳孙继之谟,至余师松岑公相继重修。本亲亲睦族之说推而广之,凡自始祖时分迁世系犹存者,庄名悉载在谱序。与始祖后出居者显出一脉者名字胥列在支中,业已叙明何须再言,尤有不得不言者,郓西三十五里黄桥寿南四十五里黄集黄岗,鄄北二十五里黄店,郓西北四十五里黄楼,郓南二十五里黄岗,鄄东五十里黄楼,鄄北二十五里黄庄,此数庄村未列谱序,又有东昌一支数世失叙,传说宛在此系。四世祖讳士魁公出异日核明充支揆诸睦族之义少憾焉。迄今三十余年未经修叙,幸有族叔魁一奂若文轩馨斋,族弟位西小儿厂堪,侄效参酉山慎轩,族孙佐臣清泉达三德三孝慎陶斋,诸君急欲叙谱,余亦赞成,夫谱之最要者小心保存,世守勿替,咸敦同根共庇之谊。均体一本九族之情,望族堪称非第,增光前人兼能垂裕后裔也。传云,莫焉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诚哉是言也。况族类繁昌莫可限量,非列祖德,泽之深厚曷克臻此不可与木本水源媲美乎,庚辰春,族人因子姓众多倘不随时修叙,以致命名犯讳咎将谁归,余不揣学识浅陋,谨遵所知以为序。

民国二十九年岁次庚申四月朔日十三世孙继俊薰沐顿首敬序《黄氏祖谱序》(五)

窝查吾族谱之叙已三十余年矣,岁越三旬,子孙盈庭,未经列入谱内者在在皆是。如是不惟有背亲亲睦族之道,实大有愧于诸先祖之遗训。吾辈处此是昏顽于是忘修,与此二者皆非也。抑时乘之所致耳。且吾族自山西迁居以来,原有谱记传以当因谱本短少□公以案将吾族谱调署审查未及交还即升于口北,将是谱亦携之而去。以此,吾族数世失传噫,吾先祖之不慎,亦吾族之不幸也。庶为慰者无恶于天,肯庇佑人口日见繁昌,世世又多文秀。吾先祖不忍同根异类之感,痛念水源木本之义,自乾隆三年八月朔日纠约族人商酌叙谱创修,于凝祖继叙抡祖再叙于筠祖,支派详列,宗系分明,散居他乡者庄笈一一注载应书必书,所要具备。噫嘻吾族谱可谓完善矣,然尚有待者,吾宗祠之建,吾祖茔碑楼之修,林株之竖诸端拟与此修谱同举否,意近十余年来,我国内恍外患相继蜂起,人民生活日事流离,吾等于族谱虽志在早修,奈时不吾许,今当震撼危疑之际,族祖魁一奂若文轩馨斋星垣位西,族叔效参酉山坤生,族弟佐臣达三德三诸君再三思维,反复磋商修谱一事,急不可缓。故将原谱请出照旧抄誊,依样补辑,有据必书,无考阙如,总以不臆不亵耳。时局如于最近平治以上诸端相继兴起,若时期过长必俟后人,钦哉以报祖德,以赐后裔于是为序。

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四月二十四日十五世孙承渭沐浴顿首敬序《黄氏祖谱序》(六)

盖闻木有本而枝叶茂,水有源而流不竭,人有谱而宗派明。是谱关系最要,叙之诚是也。况值此外患内乱之继起空有所未有设,大劫临地当头,昼不安食夜不成寐,必然之势即极命之存亡旦夕不保,谱之得失谁暇管问倘一旦焚于野火,不特有负前代创作之雅意,将何以启迪后人乎?续修家乘是诚务之急,注讵生近今废学有年,对于修谱何敢私自擅长忘作聪明。每取述而不作之意,靠诸族众,现有吾师十一世祖清拔贡讳廷筠字松岑嗣叙之成规循序而接修焉,逄迁居有可稽者连为一支,使知分门而别户,尊卑远近合为五服,不致重名而犯讳,亲疏贵戚支分派别卢列井井,开卷了然,岂不懿欤然。一人之力有限,家乘多而费资广,人口众而启名难,谚语有云:一发不能暨千钧,一木不能支大厦,岂虚语哉?故纠约村干族叔继本继性继路继渭,族弟广针广才广佑广弼领导主事,负有全责,奂若国固职任校对,庶期无讹,广运字迹,卓著工于书写。至于同阅诸族详列于右,但为防患于未然计有合谱焉,妥为保存,有分谱焉,各自护持,即有不测损失一二,搜求谱不难,协合而一致岂若郭公之不补,夏五之从缺耳。盖光前裕后何待言哉,庶望后之有学识者编辑采择相传于不哀云是为序。

民国三十年十一月中旬十四世孙广注沐浴顿首敬序 《黄氏祖谱序》(七)

尝言族由家而立,国由族而成,是国之所由成,赖乎族,族之所由成,赖乎家也。家族之关系大矣哉,家族之关系固,大家族之所以能永远存在者,尤赖乎谱牒。存则远近分明,谱牒失则亲疏莫辨。如人不知亲疏远近又何言报本追远亲亲睦族之大义哉?嗟呼,谱牒之功用岂仅记先人之姓讳德性长幼昭穆以志不忘而已矣,由是思之,谱牒之关系如是其大,谱牒之修缮岂不容缓乎,溯我黄氏源流由来已久,秦汉而上未东迁,以前寥邈无征,秦汉而下即东迁,以后唐宋元明清中间记载历历如缕,但年深日久变故奇多,如沧桑变更,祝融虐皆有因之迁移所住,揖失所藏致有一二世失传者,或三五世失传者,是以全族谱牒不能合修然。谱牒之所以不能完全合修者,非我先祖无家族之观念,置诸不为实时所致,无可奈耳,传至近世,奉祀孙国■国固国华国才继俊继性松山绍闵玉嚣等蒿目时艰变故更多,长此以往,恐有各支再致失传,则族谱更难完成。于是调查我族散居于范寿郓鄄等县者,支分数派系出一脉,如日星之丽天绕度朗然不紊,江河之行地源流井然不淆。故召集族众商酌重修谱牒,共推余作序,列表绘图以资查考。余本识浅学疏不堪重任,然本族义务何敢固辞,乃沐手净面惕然握管肃然直书,略序我族尊祖敬宗左昭右穆之意义,使后世子孙目之了然以重不朽云。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十一月中旬奉祀孙桂清谨序辈次排列表

廷国继广承守体泽尚斯燕贻庆繁昌宝荣树嘉式志道继宗圣鸿儒启复贤振发昌兴久高明广大长邦山化自遵玉广克修长

鲁守继廷仰宗广承永乡建传繁衍庆锡爵明显长

绍之维光其以于端乃述《黄氏祖谱序》(八)

木有本,水有源,族有谱如国有史,持此意叙谱以表报本追远之厚意,为树亲亲睦族之佳说,达到报效国家之目的。

顿言启卷敬阅,黄氏族谱历史已久,我族载至秦汉以后,自山西迁居以来,唐宋元明中原有谱记历历可考,因我族地处中原黄河流域,历经封建帝王时代,兵火水灾迭经,祸延国难,顾民哀鸿四散,加之变故其多,原谱损失所藏致一二世失传或数世失传,故全族之谱未能合修,列有郓城黄家桥、黄家潭、黄家楼、黄家庄、黄家岗,鄄城黄家庄、黄家楼、黄家店和菏泽黄屯,此数村庄。但本同根共庇之意亲亲睦族之道兹有郓城黄家楼和黄家庄一支,郓城黄家岗和菏泽黄屯一支,鄄城黄家楼一支和范县颜村铺一支,计四支统一宗派。侄克勤君谱序中提及今后吾族后人命名必须按规定命之排行,字在中间不得随便挪用,以免世系紊乱,我非常赞同,愿先祖庇佑协手向前。

颜村铺支原谱失后于清乾隆三年由凝祖补修,而后抡祖筠、祖俊、祖和注,祖相继接修,溯自月侬,公讳掬为始祖其下支脉贯续,世次详明,对于名字及其学位、爵职、配偶、姓氏、子数次第出嗣,迁居等应书尽载。诸公为黄氏家族呕心沥血,实为功德昭著。其功甚伟,后裔无限敬仰。然此次叙谱,上而至今四十余载,其间几经沧桑,乾坤骤转,新中国肇造以来三十九年中,政通人和,昌明盛世,人口繁昌,五世盈庭长此已久亲疏莫辨,置于此端,由我族祖继陆、继昌、广芳,族叔承钦、承泉、承海,族弟守道组成叙谱委员会,统辖此事主事。一切诸君上承列祖之遗愿,今遵族首之教义,深虑远世,舍己报本,毅然运筹,组阁行事由族叔承江统筹,全卷率众投笔依原谱补辑接修,并将近世迁出者所居之庄名纳入谱序,必书无考待查,慎重以待,而今合修之谱原功告就,实感列族恩深意笃,以示后裔常念木本水源之意。

是谱关系重要,恳望妥善保存,以光前誉后,永垂不朽。此次叙谱推我写序,因学识浅陋,有负重托,据委员会之意并由我族祖继伦,族叔承江修正于是为序。

一九八八年四月一日十六世孙守文沐浴顿首敬序 《黄氏祖谱序》(九)

木有本,水有源,山之有脉,人之有祖,凡吾族不分职位高低总属一宗,宗则有祖,有祖必敬,敬列必恭,恭则必修其谱牒,使其后代子孙知其本源,散居概况以免失踪,所以然者何乃报本追远之。

我黄氏家族自迁民以来,分居山东河南和河北等省,繁衍迄今人口发展甚速,历历难数。此次叙谱,据部分统计,吾族人口约万余人。尤其谱牒多年失修,行辈不一,后人亲疏难辨,鉴于这种情况,重修谱牒统一辈次乃是摆在吾族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江河之水滔滔东流,历史巨轮滚滚前进,形势在发展国家在前进,自上次叙谱至今四十三年未从修谱,其间风起云涌,动乱不断,尤其六十年代十年动乱更甚,古迹祠堂被破坏,农村大部分古书被焚烧,吾黄氏族谱亦惨遭破坏,有的全部失去,尚存者百有一二焉。况又缺章少页很不完整,这样下去世系紊乱,必然出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八十年代,人杰地灵,定法治国,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社会出现尊老爱幼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举止文明的新局面。故此吾族祖继陆、广芳、承钦等君召集吾族各县各村代表来范县颜村铺,聚室而谋,共商其事,经大家商榷,上次续谱撰定的十个排行字振、发、昌、兴、久、高、明、显、大、长(是保存还是修改),与事人员反复讨论推敲,决定废除以上宗派字撰,定燕、贻、庆、繁、昌、宝、荣、树、嘉、式、本、源、奇、思、茂、殿、臣、海、波、涛共二十字,这次商定的排行字不经大家允许不准擅自修改,从那几个字开始统一,今后凡吾族后人命名必须按规定命之排行,字在中间,不得随便挪用,以免世系紊乱。

此次续谱严肃谨慎庄严郑重,众托吾执笔为文,实感有愧,非博古远见广阅多闻,焉能堪其重任,但族众观念固不敢辞,遂沐手净面以鲜云尔,并请吾族祖玉瑚、玉静,精心善修,于是为序,最后让我族子孙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终生。

公元一九八八年四月一日奉祀孙克勤谨志 辈次排列表廷国继广承守体泽尚燕贻庆繁昌宝荣树嘉式

南黄岗:邦山化自遵玉广克修长燕贻庆繁昌宝荣树嘉式

黄楼:鲁守继廷仰宗广承永乡建传燕贻庆繁昌宝荣树嘉式

鄄城黄楼:绍之维光其以燕贻庆繁昌宝荣树嘉式

黄桥:志道继宗圣鸿儒启复贤纯德广兴茂明理维世长

本源奇恩茂殿臣海波涛

同心传家远承先庆端芳忠宪化祥兆义慎永乐怀

大槐树明代邵氏移民始祖像

002 (河南)黄庄村黄氏碑记

荩 黄庄村碑

该碑记载:“据黄庄村中《黄氏始祖之墓》碑记记载,其祖原为李姓,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后改姓为黄,以姓氏名黄家庄,1945年去‘家’字称黄庄。东苗庄、西苗庄是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迁来定居成村,苗姓较多,以姓氏取名苗庄,村东、村西分为两个村,村东称为东苗庄,村西称西苗庄。1958年建大队,1984年队改村,因村委会驻黄庄称黄庄村委会。”

2004年5月18日摄于河南省南乐县杨村乡黄庄

荩 黄氏始祖之墓

该碑碑额上书“万世流芳”,碑身字为“黄氏始祖之墓”,刻碑时间“清光绪三十二年岁次丙午小阳月朔”。该碑碑阴上额字为“报本追远”,碑身碑文记载同黄氏始祖纪念碑碑阴面。 该碑亭位于黄庄村西,坐北面南。左碑为“黄氏始祖纪念碑”,右碑为“黄氏始祖之墓碑”。

该碑碑额上书“永垂不朽”,右联“有德者国仰民敬”,左联“积善者后世孝忠”。中间字为“黄氏始祖纪念碑”,左侧字为“附注:始祖墓碑国授古代历史文物保护,国家至宝,风雨久蚀,碑铭损缺,后嗣珍惜敬仰不已,追念本源,故重拟立石,刻原碑铭于后,以后世畅昭矣。”“南乐黄庄、长门清丰北张庄、次、三门濮阳黄苏庄……仝立。”“公元一九九三年元月二十九日岁次癸酉孟春朔”。

荨 黄庄始祖纪念碑亭

荩 黄氏始祖纪念碑(碑阳)

荨 黄氏始祖纪念碑(碑阴)

碑文局部

该面碑文记载:“始祖旧居洪洞县本李姓也。乃永乐年间迁居南邑,遂改姓黄何哉。想其实祖大避,迁各更姓名既而不免此役,故迁于邑东十一社堤口村者姓赵,迁于邑西一社东吉七者亦姓赵。惟我始祖姓黄,乃守故典不忘之父,没后归宗诚至孝盹笃之心也。世或异之而勿庸异也。

“有取义而我始祖既迁以来,支族甚繁,居亦于独迁开州城东苏家庄村今黄苏庄,及后迁清丰北张家也者,没后姓黄不从李也。所以刻铭于石永垂不朽,足见先祖追念本源之志千古不磨。

“后嗣传流姓于据万世常昭矣,是以数十世长门长孙(府学生员)。”“长门清丰北张家,次□□□□□、三濮阳黄苏庄”。“清光绪三十二年岁次丙午小阳月朔”。

(河南)邵家村邵氏碑记

荩 邵 家

2004年2月15日摄于河南省清丰县六塔乡邵家村

茛 邵氏祠堂

茛 邵氏祠堂匾额

荨 邵氏先祖纪念碑

该碑右侧文字为“时维公元一九九六年冬谷旦”,左侧文字为“合族仝立”。中间文字为“邵氏先祖纪念碑”。

荩 邵氏和先祖纪念碑碑文

“盖闻凡事莫为之前虽美而弗彰虽盛而不传况立石以传祖德之事乎,秦汉以前立木为碑,秦汉以降易之以石生而有功德者铭于上,余以为彰先祖之功扬先祖之德非独为彰扬亦为教后裔也。吾邵氏自周至今乃巍巍之望族,历代名贤辈出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居庙堂之高者,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者,忧其君,贤达名士有重社稷者,曷可胜数哉,昔者周文王百子,吾始祖■乃其一也,封于召,■祖以召为采邑,故合召邑为姓焉,■祖为周太保巡行南国布文王之政,功盖朝纲,且仁德广布民间,据史载,文王赐驾半副及龙凤旌旗,其享年百四十余无疾而终虎祖佐周厉王,位极卿,《国语》载其文《邵公谏弭谤》,史称移公后厉王政事日非,朝野俱怨,国有乱离之危,虎祖数谏,拒纳,为社稷乃昭示天下保太子靖即位,是为宣王,则百废俱兴,政通人和,周之中兴其功居首焉,微斯人民谁与归国,何以安乎。平祖精通兵法深明陈图,辅秦始皇统一华夏,武功策勋,始皇封东陵侯,采邑之民感其兴教屯田之功德,于其告老之时泣送至徐州。汉元帝时信臣祖任河南太守,清正廉明,爱民如子,民称邵父为官者若尽如是天下安能乱乎。悌祖为晋武帝军师,精兵法通奇门,抑钟会之反,为晋之统一其功无匹者。北宋时康节祖世称邵老夫子,天文地理学之博奇门术数研之精时无其右者,且精通经史,文采丰华,易学专著迄今盛传不衰,诗词文赋古今称道,施氏著《水浒传》首引其诗,足见其才识精辟矣,然其时朝廷昏庸奸谗当权,无意仕途,召亦不仕,惜兮壮哉,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是也。南宋时宏渊祖任大将军,伴驾于杭州,此御金岳功绩卓著,泽祖文章名世,钦点状元。信祖智勇双全,世为宋臣,闻元灭宋,不食而逝。真天道有无其志不易强者骄哉,元世祖念其忠,谥号武烈,赐铁旗杆银香炉以志其墓。明永乐六年,仁祖应召率其长男衷亮祖次男衷义祖,自安徽石易山迁至清丰城北,是为邵圈,历数年,衷义祖又迁于六塔西北,始有邵家村矣,衷义祖遵先人之遗训,广屯田兴教育睦邻族,后子孙昌盛,贤明卓识之士层出不穷,捷登祖曾科武孝廉,平寇驱虏,屡建奇功,宏碧祖奋淹祖文灿祖学识渊博德高望重,尽心力于家乘,功垂后裔,群贤祖乃贡生,终生治学,其弟子贤明至仕者甚众,致使官钦民敬谥“进士出身”赐门匾以旌其德,树旗杆以彰其功。清云祖虽未仕,然桃李满门,漫漫数千载,吾邵氏先祖于社稷之功德尺幅岂能备叙者也,一言以蔽之,其功德同日月悬挂而不堪若失。近代吾邵氏子弟为国驱寇振兴中华功绩卓著与鞠躬尽瘁者难以尽书,恕不备述矣。今吾族念先祖之功德,遵先人之遗训,应族众之意愿,委族中名贤之心力镌先祖之功德于石,以垂式而历来是为记。”“时维公元一九九六年孟冬”。“百二十三世孙养顺拜撰,百二十二世孙启明校阅”。

荩 邵氏从邵家迁出分部图系碑文局部

大槐树明代田氏移民始祖像

001 (河南)前化村田氏祠碑记

2004年1月31日摄于河南省内黄县六村乡前化村

荩 田氏祠堂 作者(右)与田氏族人合影

荨 田氏谱系序碑记

该碑碑额上书“万世流传”,碑身碑文为:“田氏谱系序·吾田氏祖籍山西洪洞,自明永乐二年建都于燕,高祖始迁至本地化村生息繁衍,世代相继,迄今已逾六百春秋,昔日中原迭经战乱,屡遭洪灾,吾祖含辛茹苦,夙兴夜寐才辟出可务耕作之庄田,邻村俗称之田坑、田井、田沟、田桥者,实乃吾先人辛勤劳作之遗迹。祖茔原在村西,后更至村东,盖族中人丁盛旺,分而就便故也,相传刘氏姻之田门,故田、刘一家。清嘉庆二十三年村东之太山行宫重修其碑石载,吾十三世祖明伦为一会首,此后五十年吾田氏宗祠始建族谱得叙,一九五○年由广风、广孟、祥云、金云、刘明顺等主持重叙家谱,令凤领列书于帐布之上,一九六六年以视为四旧故致毁,后修动嘱彩云、凤礼、凤旭将吾氏辈字录记于布,先后由修动、修生、凤春、进如保存至今,前定二十代,世字为一世祖仲礼、二世祖荣、三世祖景春、四世祖书经、五世至七世祖守崇起、八世祖吉之养嗣续可得大玉明和法广修云凤进,我世属兹土家系日繁,族谱不序恐久而紊,今与四庄吾同族共叙其事,议定自二十一代至三十代之世字为:再思先恩慧培立永振新,此序既定,后人可依此讳祖名识辈分,溯同源虽累世而不紊也。”“前化村理事会,田庄理事人田秀聪、田怀保、田金石、田秀志、田丙志、田俊民、田国林、田青连、田国希、田刚信、田合志、田丙朝”,“一九九○春立”。

荨 出土的明朝田翁墓志铭

▲ 田氏谱序碑记碑文(局部)

002 (河北)邯郸县西南庄田氏族谱引

家谱犹国史也,国有史则世系传,家有谱则宗派著,所以析本支、序昭穆、别长幼、辨尊卑者系乎。所以贻孙谋而燕翼子者亦系乎此。是何啻国史之世系,厘然礼乐政教制度之为历千百而不紊欤,故曰:“家谱犹国史也”。

我田氏始祖讳盛,原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自前明永乐年间迁入邯郸县居城隅西南庄家焉,入城东社八甲民籍。忆我始祖在日,性宽厚,好施予,凡遇贫苦亲邻冠婚丧祭告贷者,辄慨然许之,且不责其酬偿,又施玄帝庙基,路死坟地。家虽不中赀,而慕义恐后,勤俭持家,耕读教子,尔时之称良道善者,合内外而无异辞焉。今虽时称世迁,远而莫稽,而其所载在碑记,流传人口者,犹可想见其为人,远而立茔刻石,纂修宗谱,以垂裕于无穷,迄今三百余年,子子孙孙谁能一日而忘。

时摇大清光绪二十八年岁次壬寅孟春朔日之吉十二世裔孙巨成

安徽合肥:应绍先业刻彰其德永守典礼邦家之光  

安徽砀山:忠厚传家远仁爱保久长信义群敬重和睦寿乐康  

安徽六安:志守先人德书永世道长家传为礼义忠孝继贤良  

河北邯郸:仲淑季礼则奕世种书田文章昭国瑞忠孝本家传  

四川德阳:立身侍翰裕万代荣华长诗书谆孝友和睦振家邦  

四川祁阳:世伯良金应国大一二三孔道光明远  

四川湖山:宫商角徵羽声音谐律吕君臣民事物繁会昭规矩章社张纾循环赓续翕纯  

四川荣县:世永俊占文正天星顺良成德家清敦仁阳开万景国朝维士守宗耀荣  

福建永春:明瑞清敦厚  

扩展资料:

主要源流:源自嬴姓,以国名为氏。有三种说法:

①远祖可追溯到帝舜时代的东夷部落首领伯益。伯益因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其后裔中有黄氏者,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国被楚国所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

②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少昊金天氏后裔台骀,为水官之长,颛顼时受封于汾川。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

③远祖可追溯到远古掌火之官吴回(祝融)之子陆终。陆终后裔在周代时,被封于黄地,建立了黄国。黄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其后代子孙分散到了各地,他们以国名为氏,称黄姓。

-黄氏

黄氏家谱大成公后十五代分别是谁?

黄氏大成宗谱总序粤稽吾族得姓之由,自颛顼至陆终,以后受封于黄,其后以国为氏,两汉以前,代有显者,惟自汉黄霸,外宽内明,德及黎庶,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