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四“相斫书”是何意?
原文:先前,听到二十四史不过是“相斫书”,是“独夫的家谱”〔8〕一类的话,便以为诚然。后来自己看起来,明白了:何尝如此。 --相斫书,字面意思是“互相砍杀的书”
“相斫书”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裴注引《魏略》曰:“(鱼)豢又尝从问《左氏传》,(魄)禧答曰:‘欲知幽微莫若《易》,人伦之纪莫若《礼》,多识山川草木之名莫若《诗》,《左氏》直相斫书耳,不足精意也。’”
说解:斫,砍杀。相斫书,即记载相互砍杀的书。《左传》所记征伐侵袭之事数百,故有“相斫书”之称。鱼豢向槐禧请教《左传》,槐禧说,读《易》,《礼》、《诗》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唯《左传》只不过是记载战争之书,不值得精心研治。后世以“相斫书”指记载战争的史书,也指有关兵法战策的书。宋陆游《对酒》诗:“孙、吴相斫书,了解亦何益”上句即指孙子吴起之兵书。
注“尚书曰汤既黜夏命”:陈云 “书”下脱“序”字,是也。各本皆脱。
囿栖三足之乌:何校“乌”改“ 鸟”。袁本云善作“乌”。茶陵本云五臣作“鸟”。案:“鸟”字协韵,善不得作“乌”,但传写误。袁、茶陵据所见为校语,非。晋书亦作“鸟”。
故靡得应子:袁本、茶陵本“得 ”下有“而”字。案:有者是也。晋书亦有。
诏
诏
汉武帝
诏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善曰:言马不良,或奔或踶,御之以道,而致千里之涂。声类曰:踶,蹑也,杜计切。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晋灼曰:被世讥论也。善曰:越绝书曰:有高世之材者,必有负俗之累也。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应劭曰:泛,覆也。马有余气力,乃能败驾。泛,方奉切。如淳曰:弛,废也。士行卓异,不入俗检,如见斥逐也。跅音拓,或曰音尺。其令州县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应劭曰:旧言秀才,避光武讳,改称茂才。异等者,越等轶群,不与凡同也。善曰:察,观也。察审知然后荐之也。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善曰:桓子新论,雍门周曰:远赴绝国,无相见期。
贤良诏
汉武帝
朕闻昔在唐虞,画象而民不犯。应劭曰:二帝但画衣冠章服,而民不敢犯也。善曰:尚书大传曰:唐、虞象刑而民不敢犯。墨子曰:画衣冠而民不犯。日月所烛,罔不率俾。善曰:大戴礼,孔子曰:昔舜出入日月,罔不率俾。孔安国尚书传曰:无不循化而使也。周之成康,刑措不用,德及鸟兽;善曰:纪年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年不用。毛诗序曰:文王受命,乐其有灵德以及鸟兽焉。尸子曰:汤之德及鸟兽矣。 教通四海,海外肃慎。晋灼曰:东夷传,肃慎,今挹娄地是也,在天余之东北千余里,大海之滨。善曰:大戴礼,孔子曰:昔舜,西王母来献其白玉琯,云教通于四海,海外肃慎。挹,于甲切。北发渠搜,氐羌来服。晋灼曰:北发,似国名也。应劭曰:禹贡,析支、渠搜属雍州,在金河关之西。善曰:北发,国名也。大戴礼,北发、渠搜,氐、羌来服。郑玄诗笺曰:氐、羌,夷狄国别,在西方也。星辰不孛,日月不蚀,山陵不崩,川谷不塞。善曰:大戴礼曰:圣人有国,则日月不蚀,星辰不孛,川泽不竭,山不崩解,陵不绝矣。麟凤在郊薮,河洛出图书。善曰:礼记曰:圣王所以顺,故凤凰骐麟,皆在郊薮。周易曰:河、洛出图书,圣人则之。呜呼!何施而臻此乎
今朕获奉宗庙,夙兴以求,夜寐以思,若涉渊水,未知所济。善曰:尚书曰:予唯小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朕攸济。猗欤伟欤!何行而可以彰先帝之洪业休德如淳曰:犹诗曰猗欤那欤也。猗,美也。伟,大也。欤,辞也。言美而且大。上参尧舜,下配三王,朕之不敏,不能远德,此子大夫之所睹闻也。善曰:国语,越王勾践曰:苟闻子大夫之言。贾逵曰:亲而近,故曰子大夫也。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着之于篇,朕亲览焉。
文选考异
罔不率俾:袁本、茶陵本“罔”作 “莫”,注同。案:二本是也。汉书正作“莫”。
注“在金河关之西”:何校“金 ”下添“城”字,陈同,是也。各本皆脱。若涉渊水未知所济:袁本、茶陵本云善无“涉”字。案:汉书有,此尤延之校添之也。
朕之不敏不能远德:袁本、茶陵本云善无“不敏”二字。案:汉书有,此尤延之校添之也。
册说文曰: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象其礼,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也。
册魏公九锡文范晔后汉书曰:曹操自为魏公,加九锡。韩诗外传曰:诸侯之有德,天子锡之。一锡车马,再锡衣服,三锡虎贲,四锡乐器,五锡纳陛,六锡朱户,七锡弓矢,八锡鈇钺,九锡秬鬯,谓之九锡也。
潘元茂文章志曰:潘勖,字元茂,献帝时为尚书郎,迁东海相,未发,拜尚书左丞,病卒。魏锡,勖所作。
制诏:蔡邕独断曰:制诏者,王之言必为法制也。诏,犹诰也。三代无其文,秦、汉有也。使持节丞相领冀州牧武平侯:魏志曰:建安元年,天子假太祖节钺,封武平侯。建安九年,领冀州牧也。朕以不德,少遭闵凶,越在西土,迁于唐卫。朕,谓献帝也。左氏传,楚子曰:不谷不德,少主社稷。又,楚少宰如晋师曰:寡君少遭闵凶。又,厚成叔吊于卫曰:闻君不抚社稷而越在佗境。尚书曰:□矣西土之人。范晔后汉书献帝纪曰:初平元年,迁都长安。兴平二年,车驾东归。李(人霍) 复追战,王师败,帝渡河,幸安邑。建安元年六月,幸闻喜。七月,车驾至洛阳。汉书,河东郡有安邑县、闻喜县,然自闻喜入洛,必涂经河内,河内本卫国,河东本唐尧所封,故曰唐卫也。当此之时,若缀旒然, 公羊传曰:君若赘旒然。何休曰:旒,旗旒也。赘,犹缀也。以譬者,言为下所执持东西耳。 宗庙乏祀,社稷无位,群凶觊觎,分裂诸夏,左氏传,师服曰: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杜预曰:下不冀望上位也。说文曰:觊,幸也。觎,欲也。一人尺土,朕无获焉。孟子曰: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即我高祖之命,将坠于地,朕用夙兴假寐,震悼于厥心。论语,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毛诗曰:夙兴夜寐。又曰:假寐永叹。楚辞曰:心震悼而不敢。曰:惟祖惟父,股肱先正,其孰恤朕躬。尚书曰:臣作朕股肱耳目。又曰: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辟。又曰:惟祖惟父,其伊恤朕躬。郑玄曰:先正,先臣为公卿大夫也。乃诱天衷,诞育丞相。左氏传,宁武与卫人盟曰:用昭乞盟于尔大神,以诱天衷。毛苌诗传曰:诞,大也。郑玄曰:大矣后稷之生也。 保乂我皇家,弘济于艰难,朕实赖之。尚书,周公曰:天寿平格,保乂有殷。又曰:用敬保元子钊,弘济于难。左氏传,然明曰:郑国其实赖之。今将授君典礼,其敬听朕命:
昔者,董卓初兴国难,群后失位,以谋王室。君则摄进,首启戎行,此君之忠于本朝也。魏志曰:董卓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将军袁绍等同时俱赴。卓兵彊,莫敢先进。太祖遂引兵西。左氏传,王子朝告于诸侯曰:释位以间王政。又曰:会于洮,谋王室也。服虔曰:诸侯释其私政而佐王室。后及黄巾,反易天常,侵我三州,延于平民。君又讨之,剪除其迹,以宁东夏,此又君之功也。魏志曰:青州黄巾,众有百余万,入兖州,遂转入东平。太祖遂进兵击黄巾于寿张东,破之。黄巾至济北,乞降。左氏传,太史克曰:颛顼氏有不材子,以乱天常。尚书曰:蚩尤惟始作乱,延及平民。韩暹杨奉,专用威命,又赖君勋,克黜其难。魏志曰:韩暹、杨奉以天子还洛阳,奉别屯梁,太祖遂至洛阳,遯走。公征奉,奉南奔袁术,遂攻其梁屯,拔之。遂建许都,造我京畿,设官兆祀,不失旧物,天地鬼神,于是获乂,此又君之功也。魏志曰:建安元年,洛阳残破,太祖都许。至是宗庙社稷制度始立。周礼曰:设官分职。又曰:兆五帝于四郊。郑玄曰:兆为坛之营域也。左氏传,五员曰:少康祀夏配天,不失旧物。袁术僭逆,肆于淮南,慑惮君灵,用丕显谋,蕲阳之役,桥蕤授首,魏志曰:袁术,字公路,欲称帝于淮南。术侵陈,公东征之。术闻公自来,弃军走,留其将桥蕤。公击破蕤等,斩之。左氏传曰:肆于民上。杜预曰:肆,施也。蕲县属沛,在陈之东也。棱威南厉,术以殒溃,此又君之功也。魏志曰:术为太祖所败,欲至青州从袁谭,发病,道死。汉书,武帝报李广曰:威棱憺乎邻国。郑玄论语注曰:厉,严整也。左氏传曰:民逃其上曰溃。回戈东指,吕布就戮,魏志曰:吕布,字奉先,五原人也,为兖州牧。建安三年,公东征,大破之,布乃还固守。公遂决泗、沂水以灌城,禽布,杀之。长杨赋曰:回戈邪指,南越相夷。乘轩将反,张扬沮毙,眭固伏罪,张绣稽服,此又君之功也。魏志曰:张扬,字稚叔,云中人。董卓以为建义将军。建安四年,公还昌邑,张扬将杨丑杀扬以应太祖,扬将眭固杀丑将其众,欲北合袁绍。太祖遣史涣邀击之,杀固。又曰:张绣,武威人,骠骑将军济族子也。济死。绣领其众屯宛。太祖南征,军育水,绣等举降。左氏传曰:楚王告令尹,改乘辕而北之。毛苌诗传曰:沮,坏也。袁绍逆常,谋危社稷,凭恃其众,称兵内侮。魏志曰:袁绍,字本初,汝南人。天子以绍为太尉。会太祖迎天子都许,绍择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也。当此之时,王师寡弱,天下寒心,莫有固志。寒心,已见上文。周易曰:执用黄牛,固志也。君执大节,精贯白日,论语,曾子曰:临大节而不可夺。战国策,唐雎谓秦王曰:聂政之刺韩□也,白虹贯日。奋其武怒,运诸神策,致届官渡,大歼丑类,魏志,建安五年,公军官渡。袁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送之。公击琼,斩之,绍众大溃,绍弃军走。毛诗曰:致天之罚,届于牧之野。郑玄曰:致天所以罚殛纣也。尔雅曰:歼,尽也。丑,众也。俾我国家,拯于危坠,此又君之功也。说文曰:出溺为拯也。济师洪河,拓定四州,青、冀、幽、并也。袁谭高干,咸枭其首。魏志曰:绍出长子谭领青州。又曰:建安十年,公攻袁谭,破之,斩谭。又曰:袁绍以甥高干领并州牧,公征干,干遂走荆州,上洛都尉王琰捕斩之。汉书音义曰:悬首于木上曰枭。海盗奔迸,黑山顺轨,此又君之功也。魏志曰:公东征海贼管承至淳于,遣乐进击破之,承走入海□。又曰:黑山贼张燕率其众降,封为列侯。乌丸三种,崇乱二世,袁尚因之,逼据塞北,魏志曰:三郡乌丸,承天下乱,破幽州,略有汉民。袁绍皆立其酋豪为单于。辽西单于蹋顿尤强,故尚兄弟归之,数入塞为害。尚书,周公曰:乃大降罚,崇乱有夏。孔安国云:崇,重也。束马悬车,一征而灭,此又君之功也。魏志曰:君北征三郡乌丸,袁尚、袁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巨祗等数万骑逆军,公纵兵击之,虏众大崩,斩蹋顿,尚奔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即斩尚、熙等,传其首。管子曰:桓公征孤竹之君,悬车束马,逾太行至卑耳之山。刘表背诞,不供贡职,王师首路,威风先逝,百城八郡,交臂屈膝,此又君之功也。 魏志曰:建安十三年,公南征刘表。表卒,其子琮降。左氏传,楚伯州犁谓郑行人挥曰:子姑忧子皙之欲背诞也。管仲曰: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供。广雅曰:首,向也。战国策,张仪曰:交臂而事齐、楚。檄蜀文曰,匈奴屈膝请和。马超成宜,同恶相济,滨据河潼,求逞所欲,殄之渭南,献馘万计,遂定边城,抚和戎狄,此又君之功也。魏志曰:建安十六年,关中诸将马超、韩遂、成宜等反,超等屯潼关,公西征,与超等夹关战,公乃分兵结营于渭南,贼夜攻营,伏兵击破之,斩成宜。周书,太公曰:同恶相助,同好相趋。思贤赋曰:飘飘神举,求逞所欲。小雅曰:殄,尽也。毛诗曰:在泮献馘。郑玄曰:馘,所格者左耳也。羽猎赋曰:杖镆□而罗者以万计。长杨赋曰:永无边城之灾。左氏传,晋侯谓魏绛曰:子教寡人和诸戎狄。鲜卑丁令,重译而至,箄于白屋,请吏帅职,此又君之功也。鲜卑、丁令,二国名。重译,已见上文。张茂先博物志曰:北方五狄:一曰匈奴,二曰秽貊,三曰密吉,四曰箄于,五曰白屋。然白屋,今之靺羯也;箄于,今之契丹也。本并以箄于为单于,疑字误也。箄,音必计切。刘渊林魏都赋注曰:北羁单于白屋。范晔后汉书曰:单于谓耿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汉书曰:邛笮请吏,比西南夷也。又曰:滇王降请吏,然请吏,请汉为之置吏也。君有定天下之功,重以明德,左氏传,史赵曰:舜重以明德,宣德于远也。班叙海内,宣美风俗,旁施勤教,恤慎刑狱。尚书曰:旁作穆穆,弗迷文、武勤教。又曰: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又曰:文王罔逌兼于庶狱。庶,慎也。吏无苛政,民不回慝,礼记曰:孔子过山侧,有妇哭于墓者,而使子贡问之,曰:昔者吾舅死于虎,夫又死焉,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不去也曰:无苛政。左氏传,季文子曰:少皞氏有不才子,曰:靖谮庸回,邪服搜慝。杜预曰:回慝,恶也。敦崇帝族,援继绝世,旧德前功,罔不咸秩。尚书曰:敦叙九族。郑玄诗笺曰:崇,厚也。论语曰:继绝世。周易曰:食旧德,贞厉终吉。尚书曰:咸秩无文。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海,方之薎如也。 尚书曰: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孝经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法言曰:俗称东方生之盛,其遗书薎如也。毛苌诗传曰:薎,无也。
寻找山东菏泽巨野左姓家谱。我是濉溪的。我爸爸是传字辈。我是佰字辈。 功传佰继康。润广兆玉祥。求后续
韩国人韩国和中国结下邦交关系,相传是始于三千一百年前周武王灭殷时,殷贤者箕子带同几位志士东来避难抵朝鲜,建立了箕子朝鲜。其四十八代后孙韩奇鲜于等创三氏姓。同时,随同箕子东来之康侯、景如松、琴应、南宫修、鲁启等各成为抗氏、经氏、秦氏、南宫、鲁氏的始祖。其后,后汉光武帝四年(新罗儒理王五年),后汉儒臣黄洛与丘大林将军出使交趾,在赴交趾国途中,船行至东海遇风浪,漂流至朝鲜平海丑山港,不得已,在该处定居下来,此为韩国黄氏和丘氏的始祖。此黄、丘二姓为箕子以后,最初来韩国的归化姓氏。此后至西元九三五年新罗灭亡之时为止,总计有四十余姓氏归化来韩。唐高宗五年(新罗武烈王七年),唐苏定方率援军进攻百济时,时任中郎将之李茂于战争结束后并未返唐,归化新罗,新罗王封其为延安伯。因此,其后孙便以李茂为始祖,即以延安为其本贯。延安李氏人口达十二万六千余人,为韩国姓氏中大姓,高丽、朝鲜朝时人才辈出,为一名门大家。唐玄宗时,金忠以按廉使赴日本途中,遭遇台风漂流至朝鲜盈德地方,后居于该地并归化新罗,景德王赐姓为南氏。南氏人口亦有二十一万人三千余人,属大姓之一,历史上亦人才辈出,为一名门大族。
唐宪宗二年(新罗哀庄王八年),东来的李瑗三个儿子枝春、叶春、花春于景文王四年,因讨伐倭寇有功,受赐姓为安氏,名字亦各自改为邦俊、邦杰、邦侠。邦俊受封为竹山君,邦杰为广州君,其后孙们即将本贯据于竹山、广州。邦杰的十三世孙向(裕)于高丽忠烈王十二年以儒学提举随忠烈王入元,笔抄朱子全书归来,为韩国最初研究朱子学之学者。
白姓:
韩国白氏始祖的宇经原为苏州人,唐朝时为仕,官至吏部尚书,后为奸人所陷逃亡至新罗,新罗宣德王宠之,援以左仆射司空兼大司徒之官爵。目前白氏人口约有三十万人,历史上白氏人物辈出,亦为一名门大族。
张姓:
韩国张氏始祖贞弼原为浙江省人,新罗贞圣王六年随其父来韩,十八岁时随正使赴唐,文科及第,官至吏部尚书,后又返回朝鲜,于高丽太祖十三年于与金宣平、权幸等,以 退甄宣军之功,成为高丽开国之功臣。
禹姓:
韩国禹氏始祖玄,高丽显宗五年文科及第,官至门下侍中平章事。其八世孙倬,文科及第,官至成均祭酒,程子之学最初自中国传来之时,无人能晓,倬仅费时一月即通晓之,并以之教导后进,此为韩国理学之蒿矢。倬对经史、易学亦深通晓,世人皆称之为易东先生。
刘姓:
韩国刘氏始祖荃为汉高祖刘邦之四十世孙,宋朝时官至翰林学士和兵部尚书,高丽文宗三十六年归化来韩。荃精通九经、百家书,穷天文、地理,不出仕专心为义成后进而努力。目前刘氏人口约有二十万人,历史上人才辈出,亦为名门大族。
青海李氏及朱氏:
南宋忠臣岳飞五子莲为避秦桧之延祸,东渡归化来韩。其六世孙李元开助李成桂建立朝鲜,策录开国一等功臣,封为青海君,此为青海李氏之始祖。宋宁宗十七年,朱熹之曾孙潜率子余庆、婿具存裕归化来韩,此为韩国朱氏之始祖。其婿具存裕为韩国具氏之始祖。潜之孙悦,忠烈王时官至一品职之知都兼议事府,受封为绫城君。与朱熹之曾孙潜同为中国名门后裔,归化来韩之其他姓氏兹列举如下:
诸氏:
新罗兴德王时,诸葛亮的二十世孙公巡东渡归化来韩,公巡十三世孙的泓与滢将复姓诸葛分宗为朱与葛,泓为诸氏,滢与诸氏,各为其始祖。
新罗贞圣王二年,孟子四十世孙承训为翰林院五经博士,据经典为传播儒学来韩,后归化新罗。其后孙思诚为朝鲜初期有名之政丞,其清廉自持为朝鲜朝之代表。
孔子的五十四世孙昭为元朝之翰林学士,陪侍恭 王妃鲁国公主来韩,后归化朝鲜。其孙俯与郑梦周、李墙等相交,诗文超卓,书法直追王羲之自成一家,当代名士之碑文皆出自其手。
程氏:
宋程颐(伊川)之十四世孙思祖,元顺帝时为御尉校丞,陪侍恭悠王妃鲁国公主来韩,后归化朝鲜,官至殿中侍御史,为韩国程氏之始祖。
董氏:
汉王帝时之大儒董仲舒的五十一代孙承宣,恭悠王十七年以接慰使前来高丽,后未返国归化高丽,成为广川董氏之始祖。另承宣之弟印宣的曾孙越,于明孝宗一年以皇帝登极诏使来韩,返国后将其遍历韩国名胜古迹之见闻,载于朝鲜赋中刊行。其七代孙一元于丁酉两乱时,以提督参战,立下大战功凯旋而归,与同时参战之二子大顺、昌顺归化定居朝鲜。其后孙称印宣为一世祖,以广川为本贯,形成广川董氏之一支。
明氏:
元顺帝二十三年,大夏国立于成都,明玉珍在三年即驾崩,其子异继承王位,洪武四年隆明,次年(恭悠王二十一年)率陈理等男女二十七人东来归化高丽,与尹熙宗之女结婚居于开城,与李成桂为围棋棋友,关系至为密切。相传后日李成桂登基时,异母彭氏制献龙袍衰衣,李太祖大受感动。此为朝鲜衰衣制度之蒿矢。其后,太宗封之为华蜀君,下赐忠烈世录。
左氏:
元镇历了济洲高丽三别抄武士的最后抵抗,于元宗十四年六月在济洲设置耽罗总管府,作为征伐日本的前哨基地。元朝军士见济洲为天然之牧草地,两年后便于此地开设了牧场,引进蒙古的战马饲养,并派遣春秋战国时代著速左传之作者左丘明的六十七代孙亨苏为牧马场的监牧官,此为韩国左氏的始祖。其后孙有一段期间以其先人世居地的中国青州(山东省)为本贯,一九二二年随着朝鲜户籍令的制定,因韩国无青州之地名,为整顿户籍,改同音之清州为本贯。左氏二代祖自又为明医,时值王后重病百药无效,闻自以神医,召至宫内治王后之疾,自以调配灵药令王后服下,不数日即愈,王钦服其神术,下赐自以以所居一圆之地。十四代孙时佑为韩末儒学者,任济州乡校训长作育许多后生。
其他二十余姓氏:
朝鲜朝时历经壬辰、丁酉两乱和丙子胡乱有二十余姓氏归化,此些姓氏视其归化之理由分别为:一、壬辰、丁酉两乱时,参加明朝援军前来的将兵各因各人情事不返国而归化朝鲜:如苏州贾氏、广州董氏、杜陵杜氏、浙江徐氏、浙江施氏、浙江刘氏、浙江张氏、颖阳千氏、秋溪秋氏、浙江彭氏、浙江片氏、全州扈氏、晋阳化氏等皆属此类。二、参加明朝援军返国之将兵后孙,当明朝为清所灭时,纷纷走避往其先人曾立下战功的朝鲜并归化之:如上谷麻氏、海州石氏、浙江柴氏、陇西李氏、广东陈氏等均属此类。三、明末以使臣身份前来朝鲜便定居下来者:如巴陵楚氏、巴陵胡氏等属于此类。四、丙子胡乱时作为人质押往潘阳的凤林大君,当其返国时陪从来朝鲜而归化者:如济南王氏、琅琊郑氏、临驹冯氏、杭州黄氏等属于此。有一特别值得记述之事,就是有关壬辰倭乱时想当总司令身份率军来朝鲜的李松将军与时任兵部尚书的石星及李如松副将参战的秋水镜之故事。李如松将军于壬辰年末率军渡鸭绿江直逼平壤城,与倭军相战半年,终收复倭军占领之平壤城,并乘胜追击,于收复汉阳后返国。李如松停留朝鲜时遇琴氏夫人,生下子夫忠,其后孙世居巨济岛,其亦于此。明亡时,李如松之孙应祖避难来朝鲜,其后孙世居江原道淮阳地方。李如松之么弟如梅亦与其兄参战后返国,其孙成龙与表兄弟之应祖避难来朝鲜,其后孙世居忠清南道舒川之地。朝鲜王朝实录里记载:李如松将军返国时,将自己之宝剑赠予琴氏夫人,然目前不传于子孙间。李如松的五代祖英,原为朝鲜星州李氏,犯重罪走避中国,其后孙在中国立下战功,位及于高官,后归化中国,本贯亦改为陇西。李如松曾向朝鲜官员言及此事。
壬辰倭乱时,兵部尚书石星之夫人柳氏,为石星任礼部侍郎时所再娶之夫人。柳氏夫人年轻时,双亲不幸罹疾去逝,独生女之柳氏无力将父母安葬于浙江故乡,不得已只得委身青楼卖身。柳氏卖身时偶遇朝鲜朝鲜译官洪纯彦,蒙其好意代为赎身,并得将双亲下葬浙江故乡。柳氏念念不忘洪译官之恩德,既使在成为礼部侍郎石星之夫人之后,犹积极地寻觅恩人,时洪纯彦率辨诬使一行前来,为回报其恩德,柳氏向礼部侍郎的丈夫亲述洪纯彦救赎之恩。因此,使臣一行因柳氏之助圆满达成其目的,使臣一行之功得以光国功臣策录,洪纯彦亦以二等功臣获策录,同时受封为唐城君。其后,洪纯彦在壬辰倭乱时,于派遣数万援兵来朝鲜协助收复平壤城与汉阳之事上,亦扮演了决定性之角色。后来石星因丁西雨乱投狱殉国,柳氏夫人 二子东来朝鲜海州归化定居,柳氏死于该地,其二子往南走避,其后孙世居领南地方,本贯即以当初定居之海州为之。
秋氏:
南宋高宗时,位及门下侍中之秋磕于高丽仁宗时东来韩国,定居于咸兴,是为秋氏之始祖。其孙嫡,自幼精于文章书法,博通百家,官及民部尚书艺文馆大提学,忠烈王三十一年任国学教授时,为使文字启蒙之幼儿有一学习古典之门书,在各种经书和诸子百家诗赋中,取其易懂又具深意的两百六十个字,分成十九篇编成明心宝鉴。此书成为日后数百年间初学者之道义教本,李栗谷数次详议此书,并为之作序与跋文,西山大师亦熟读此书数遍,并将之录至自己之著书儒家 鉴中。目前在大邱市郊花园面所在地之秋适祠堂的仁兴院中,尚保存著明心宝鉴木刻版一百六十余枚。
秋适之孙濡,于朱元章初建明朝之际,即恭悠王十二年前往中国协助朱元章,成为开国功臣,并将其祖父所作之明心宝鉴传至中国。
濡之五代孙水镜,于壬辰倭乱时任李如松之副将,与长男蔗、次男荻同时参战。树立战功,被封为完山府院君,归化定居于全州。丁酉两乱时,三男菊、四男芝、五男蔺随麻贵将军来朝鲜,于全州遇其父兄,终战后与父兄定居于全州。其后孙们即以全州为本贯并世居全州。
济南王氏、琅琊郑氏、临驹冯氏、杭州黄氏等
西元一六三六年即仁祖十四年,清入侵朝鲜,朝鲜战败,清以朝鲜王子为人质,将凤林大君押往潘阳,历八年,在西元一六四四年即仁祖二十二年,始让其返国。当时于潘阳的九名明朝遗臣陪从凤林大君逃来朝鲜,此谓之九义士。此九义士中,有五名士的子孙绝后,只有四名义士之子孙得继香烟,是为济南王氏、琅琊郑氏、临驹冯氏、杭州黄氏等。
出自南朝范晔等《后汉书卷三十六:郑范陈贾张列传第二十六》,白话文如下:
吏人陷于汤火之中,非国家之人也。如此,则青、徐之寇在于帷帐矣。
白话文:官吏百姓陷于水火之中,不是国家的人。这样下去,就像让胡、貊之人守关,青州、徐州的强盗就近在帷帐之内了。
《左氏》不祖孔子,而出于丘明,师徒相传,又无其人,且非先帝所存,无因得立。
白话文:范升起立答道“:《左氏》不以孔子为祖,而出于左丘明,师徒相传,又无其人,又不是先帝所存,没有因由可立博士。”于是和韩歆及太中大夫许淑等互相辩难,到了中午才罢。
范升轶事:
范升很了解全国的局势,曾专门写了一份意见书,指出当时的危险不只来自外族,而主要来自国内。他奉劝王莽政权迅速改弦更张,并以十分急切的心情,表示要亲自见到王莽,陈述自己的意见。
但利令智昏的王莽政权非但不能采纳他的意见,反而认为他在危言耸听,遂把他送上巡视地方的车子,将他送到上党,说是让他到那里巡视。其时,刘秀的起义军已经占领上党,范升遂留在了起义军中。
因为范升枉当时有一定的学术声望,而且颇懂政治,所以东汉建立以后设立经学博士时,他与粱恭等人被刘秀立为《易经》博士。
彪[彪、彣、虩,读音作biāo(ㄅㄧㄠ)]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晚期毛叔之女彪氏孟姬,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谱》记载:“彪,姓,出齐郡,周有卫大夫彪夫,宋有彪虎臣,今河南均州有彪氏。”
彪氏,出自周王朝时期毛叔之女彪氏,全称彪氏孟姬。“孟”,古时候是长女之意,长子称“伯”。
西周王朝初年,周武王姬发把胞弟姬叔郑(周文王第八子)分封于毛邑(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后建立毛国,为伯爵国,因此史称姬叔郑为毛伯郑或毛叔郑,简称毛叔。毛叔在周王室曾担任司空一职,因司空是三公之一,故又被称为毛公。
不过,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中的记载,是周文王的第九子姬伯聃(一作姬伯明)被兄长周武王封在毛邑,但毛邑不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而是在河南宜阳东北一带。
西周时期,当女子出嫁时,父母常要为她专门制作陪嫁器物,即金文中自铭为“媵“者。在此类特意铸造的媵器中,妇名除称其姓外,还必须称其丈夫之国(氏)名。同时,由于妇女是娣侄从媵制,需要将兄弟姐妹的排行明确表示出来,伯(孟)仲叔季的排行,不仅是区别同辈兄弟姐妹的需要,也是宗法等级制度的需要。
在著名的周朝青铜器毛叔盘上,就铭刻着其为毛叔送给女儿彪氏孟姬作陪嫁的宝盘,希望她长寿,子孙后代永远享用该宝器:“毛叔媵彪氏孟姬宝盘。其万年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保用。”
毛叔郑是周成王的叔父,即史籍《尚书·顾命》中记载的毛公。毛叔郑彪氏孟姬就是毛叔郑之长女彪,嫁与卫国上卿姬彪夫,称孟姬。在毛叔盘铭文中未称其国名,而称其氏“彪”,故称“彪氏孟姬”。西周初期,子孙以母姓为氏是普遍现象,因而在彪氏孟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祖母之名为姓氏者,称彪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彪氏正宗。
注:
毛叔,到底是姬叔郑还是姬伯聃?
本书认为,叔郑封于毛国之说较为可信并有根据,而伯聃封于毛邑之说则有待商榷或进一步考证。因为,伯聃在历史上是否有其人还有待考据,而叔郑则确然史有所载。
在史籍《逸周书·克殷解》中记载:“……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前,叔振奏拜假。又陈常车,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王。泰颠、闳夭,皆执轻吕以奏王,王入即位于社,太卒之左。群臣毕从,毛叔郑奉明水,卫叔傅礼。召公奭赞采,师尚父牵牲。尹逸策曰:“殷末孙受德,迷先成汤之明,侮灭神祗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章显闻于昊天上帝。”
《逸周书》,原名《周书》,亦称《周志》,又名《汲冢周书》,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之一,记载了周王朝的史实和制度等。此书出自河南汲县(今河南卫辉)的魏王古墓,古已有之。
国学大师章太炎在他的《经学略说》中,对《逸周书》的历史文献价值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今观《逸周书》与《尚书》性质相同,价值亦略相等。正史之外,犹存别史(《史》、《汉》无别史,《后汉书》外有袁宏《后汉记》,其中所载事实、奏议,有与《后汉书》不同者,可备参考。《三国志》外有鱼豢之《魏略》、王沈之《魏书》,不可谓只《三国志》可信,余即不可信也),安得皇古之书,可信如《逸周书》者,顾不重视乎?”
《逸周书·克殷解》的那段文字,汉朝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也作了引用,可见毛叔郑历史上确有其人。
在史籍《后汉书·古今人表》中记载:“毛叔郑,文王子”。
东汉学者应邵在《风俗通义·姓氏篇》中记载:“毛氏系周文乏第八子叔郑封于毛,即周大夫毛伯,其后代以国为氏。”
唐朝学者张九龄在《姓源韵谱》中记载:“毛氏以国名姓氏,源于姬姓,文王第八子封于毛,周大夫毛伯是也,后因氏。望:荥阳、西河。”
宋朝大文豪欧阳修在他的《集古录》中曾记载有 及 这一条目:“薛尚功释云:惟二年正月初吉,王在周邵宫。丁亥,王格于宣榭,毛伯内门立中廷佑祝郑。王呼内史册命弁阝,王曰:“弁阝,昔先王既命汝作邑,继五邑祝。今余惟疃京,乃命锡汝赤芾彤冕齐黄銮旂用事。”弁阝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命,弁阝用作朕皇考龚伯尊敦。弁阝其眉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右《毛伯古敦铭》。嘉祐中,原父以翰林学士侍读出为永兴军路安抚使,其治在长安。原父博学好古,多藏古奇器物,能读古文铭识,考知其人事迹。而长安,秦汉故都,时时发掘所得,原父悉购而藏之。以予方集录古文,故每有所得,必摹其铭文以见遗。此敦,原父得其盖于扶风而有此铭。原父为予考按其事云:《史记》武王克商,尚父牵牲,毛叔郑奉明水。则此铭谓郑者,毛叔郑也。铭称伯者爵也,史称叔者字也。敦乃武王时器也。盖余《集录》最后得此铭,当作《录目序》时,但有《伯冏铭》“吉日癸巳”字最远,故叙言自周穆王以来叙已刻石,始得斯铭,乃武王时器也。其后二铭,一得盩厔,曰龚伯尊彝,其一亦得扶风,曰“伯庶父作舟姜尊敦”,皆不知为何人也。三器铭文皆完可识,具列如左。”
在欧阳修的札记中清楚地表明,《毛伯古敦铭》中的毛伯就是毛叔郑。诸多毛氏谱内谓之叔聃者是错误的,大概是因为在《左氏传》中记录了“鲁卫毛聃”,遂以为名聃。
毛伯郑是西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八弟,西周初年被封于毛,爵位为伯,故史书称其为姬叔郑、姬郑、毛叔郑或毛伯郑,四种称谓同为一人。
毛叔郑的后代因治国有方,周宣王姬静曾赐鼎奖励,世称毛公鼎。此鼎于清道光年间在岐山县贺家出土,铭文四百九十七字,为皇钜制,被郭沫若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
周人原为姬姓,武王灭商以后,除按照尊崇上古帝王的习俗,对炎帝、黄帝、尧、舜、禹等 “先古圣王”的后裔和功臣谋士如姜太公吕尚进行封赐外,一次就封“其兄弟之国十有五 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当时还把商纣之子(禄父)封为诸侯。让他仍居朝歌,治理商代遗民;同时分王畿之地为三部,命自己的三位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各领一部监视武庚,谓之“三监”。谁知武王死后因继位的成王年岁幼小,由其叔父周公旦摄行政事,引起三监的不满,勾结武庚和商朝旧属反周势力发动了叛乱。周公平息叛乱以后,深感保卫新生政权的急迫性,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因此,周公回师以后,举行了又一次的大规模分封,“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周初两次封国一百多个,“封诸侯,建周姓”,把本族子弟和姻亲分封于当时叛乱者盘踞的地带和千里王畿线上,由这些亲族封国为周王室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毛国系周朝姬姓国。毛国与鲁、卫诸国一样,是周公东征胜利后,为了巩固周王室统治而分封的诸侯。在史籍《左传定公四年》中记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在史籍《荀子·儒效》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些诸侯都是按照形势发展和需要而次第分封的,分封过程也不限于周武王、周成王时期,实际上在周康王、周宣王时期都在继续分封。
西周初期,周武王把胞弟叔郑封为毛(陕西岐山一带)伯。毛国之君,世代任周王室卿士,称“毛公”。叔郑在周成王姬诵时期任司空,位列三公之一,与召公、毕公齐名,具有极高的威望。例如,周穆王姬满外出巡游时,毛公与祭父等随行,曾与许国之君等一起在洧水之滨举行盛大的宴会活动。
姬叔郑为毛国开国之君,其后有姬班、姬庴、姬卫、姬得、姬过等。在史籍《左传》中提到的毛伯卫、毛伯得、毛伯过,就是指姬卫、姬得、姬过,均为周王室外卿士,子孙世袭伯爵。
毛伯(郑)不仅是毛国的首领,还在周王朝中担任司空之职,总管土木建筑工程等事务,他的伯爵爵位可以由其子孙世袭继承。毛伯是位很有军事才能的大臣,他不仅跟随武王伐纣建功立业,在武王逝世,成王继位后,还多次带兵(主要是毛姓部落)征战,见诸于史籍。
过去,一些史籍上流传是伯聃封于毛邑之说,应为误传。
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称:周文王姬昌的第九子伯聃(一作明),受封于毛邑(今河南宜阳),爵位为伯,故世称伯聃(伯明),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封地命姓,遂成毛氏。
这个说法是不确切的。周文王姬昌的第九子并非叫伯明,而是康叔,就是卫叔康。在古典小说《封神榜》中倒有个姬叔明,但据说是周文王姬昌的第七十二子,史无记载有封地,更何况《封神榜》乃小说家言,不足以采信矣。
而在某些毛氏族谱中,将毛伯谓之叔聃,这大概就是因为在《左氏传》中记录有“鲁卫毛聃”,所以遂以为名聃,这是源出左丘明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中记载的“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刑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毛国最初的封地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周宣王时的毛公鼎、毛伯敦盖等都出于陕西扶风,这证明了西周晚期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存在着毛国。据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中的推测,毛公的采邑最早在陕西扶风,东迁后毛国也随之东迁于今河南籍水毛泉(今河南宜阳)。但此时的毛的封地已大为缩小,降为周王畿内的采邑。
在史籍《姓氏寻源·毛氏》中记载:“周采邑毛即河南籍水毛泉也。”在史籍《路史·国名纪戊》中记载:“毛,伯爵;河南籍水傍有毛泉,近上邦。”说明当时人所记载的毛伯所封之地已经转封在河南籍水的毛泉,这与后世所传的“伯聃封于毛邑说”一脉相承,互有所证。
因此,本书认为伯聃可能是毛伯的后裔,在周平王姬宜臼东迁洛邑后,毛国也随之东迁于河南宜阳。毛伯(郑)的伯爵爵位由他世袭继承,并继续在周王朝中担任司空之职,总管土木建筑工程等事务,食采于毛(今河南籍水毛泉)。
在后世所传的各种毛氏族谱中,均不见有将毛伯聃作为毛氏得姓之祖的说法,如:
在《韶山毛氏族谱·源流记》中记载:“吾姓系出周姬文王子毛伯郑之后,世为周卿,因国为氏……自宋工部尚书让,世居三衢……占籍吉之吉水龙城家焉。二十一世传至毛伯温公(以江西始祖毛让为一世)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考据西江宗人执谱相访,实属西河嫡派。”
在广西《贺州毛氏族谱》中记载:大唐开元乙亥(公元735年)秘监贺州毛衷序:“我始祖周懿亲国也。按《左氏》载:封国十有六,而毛其一焉,叔郑封为毛伯,而子孙因以为氏。秦并天下,罢侯,置守其地,而子孙遂涣散四方焉。”
在北宋毛渐《清漾毛氏族谱》中记载:“武王克商而有天下,封建宗亲,以弟郑封于毛。逮至周衰而国亡,其地入于荥阳,子孙因以为姓焉。毛氏之始,其源于此也。”
目前,唯有在湖南《锦堂毛氏族谱》中,晋咸和元年(公元325年)州陵开国侯毛宝自序曰:“毛氏本姓姬也,乃文王第九子,讳叔郑,封于毛,是为毛伯,而为毛氏之始祖。”显然,该族谱将叔郑指为文王第九子,当为错误。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君主卫康叔后裔姬彪夫,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西周初期,卫康叔名姬封,公元前1045年,周成王姬诵时期,叔父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乱,封康叔于卫(今天河南淇县朝歌),建立卫国。康叔在当地统治有方,很快就把商朝的殷都改成了西周王朝的一个诸侯国,成了卫国的始祖。
据史料记载,卫国本封于康(今河南禹州),故姬封又称康叔。周公将黄河与岐河之间武庚的封地及遗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祺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封给康叔,使这七族遗民成为卫国的臣民,康叔建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国号卫。
封康叔时,周公曾作文相诫,这就是著名的《康诰》。卫国在最强盛时疆土有今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以及山东省西部一小部分,与晋、宋、齐、鲁等国相邻。
卫国居于周王朝的北方,与狄为邻,常遭狄人入侵。春秋中期,卫懿公在位时喜好养鹅,且*乐奢侈。他养的鹅都有禄位,可以乘大夫一级的车出入宫门,大臣百姓非常不满。周惠王姬阆十七年(公元前660年),狄人攻卫国,卫懿公让大家抵抗,国人却都说,鹅有禄位,让鹅去战斗吧。将士们全无斗志,全军覆灭。狄人攻入卫都,卫懿公被杀。后齐、宋援卫,立戴公于漕(今河南滑县旧城),于是漕成为卫国的第二个国都。
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卫国在齐国的帮助下重新建国,都楚丘(今河南滑县)。卫国在楚丘时,卫文公姬辟疆当政。卫文公接受亡国教训,修明政事,奋发图强,重整军备,国力军力大增。
周襄王姬郑十年(公元前642年),北方的邢国联合狄人再次攻卫国,遭到了卫国的强大反击。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5年),卫国灭邢国。周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29年),为避狄人,卫国又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
卫国虽为十二诸侯之一,但却是一个弱国,常受其他诸侯国的支配,进入战国后,国力更弱,无法抗拒七雄的进攻。
战国晚期,周郝王姬延五十三年(燕王喜元年,公元前254年),魏国军队占领濮阳,卫国成为魏国的附庸国,但只有濮阳一地。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秦国攻下魏国的朝歌和濮阳,将濮阳作为秦国东郡的治所,迁卫君及其支属于野王(今河南沁阳)作为附庸。故而秦国在灭六国时并未触及卫国公室。
直到秦二世嬴胡亥元年(公元前209年),秦二世才废卫君角为庶人,卫国灭亡。因此,卫国是西周所封十二诸侯当中除秦国之外最后一个灭亡的诸侯国家,也是立国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
卫国自康叔公元前1045年开国至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废卫君角为庶人,共历四十二王,八百三十六年。
卫康叔的裔孙为姬彪夫,是卫国建国后第三任君主卫考伯指正时期的卿大夫,其妻就是毛叔郑彪氏孟姬,在姬彪夫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彪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君主卫康叔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卫康叔名姬封,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乱,封康叔于卫(今天河南淇县朝歌),建立卫国。康叔在当地统治有方,很快就把商朝的殷都改成了西周王朝的一个诸侯国,成了卫国的始祖。
卫国传三十七世后,于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被秦国所灭,秦国大军攻破卫国都城濮阳(今河南濮阳),俘虏卫元君,将其贬于野王(今河南沁阳),其后裔子孙四处迁逃,其中有迁逃至古彪邑者。
古彪邑,就是今缅甸王国旧都城蒲甘,卫国王族后裔有以避邑名称为姓氏,称彪氏,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晋国君主晋平公姬彪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晋平公姬彪,为晋悼公姬周之子,公元前557~前532年在位,逝世后葬于今山西省侯马市西北新田。
晋平公执政时期,令著名的贤臣祁黄羊举荐人才,祁黄羊先后推荐了仇人解狐和自己的儿子祁午,留下传诵千古的“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美誉。晋平公曾在平阴大破齐军,在弭兵之会中与楚国平分霸权。
晋平公晚年好女色,因而有疾,在周景王姬贵四年(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曾求医于秦国。秦景公派遣医和往诊,医和诊病后告戒他说:“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
晋平公逝世后,其子姬夷即位,是为晋昭公。晋平公的庶支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彪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魏国君主魏襄王后裔,属于以音讹字为氏。
不氏,源出魏襄王后裔不雨氏。
魏襄王魏嗣,是魏惠王魏罃之子,公元前?~前296年在位,逝世后别谥为魏哀王、魏襄哀王。
周慎靓王姬定三年 (魏襄王元年,公元前318年),魏襄王曾联合韩、赵、楚、燕诸国,以五国合纵进攻秦国,结果不克而返。后派遣大夫惠施为魏国出使楚国。
周郝王姬延十九年(公元前296年),魏襄王病逝,其子魏昭王魏遫即位。
魏襄王的后裔子孙中有不雨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不氏。不氏古读音为biāo(ㄅㄧㄠ),这在典籍《正字通》中有明确记载:“不姓之不,转注古音,音彪。”
有不氏子孙以古音为字讹,遂称彪氏,世代相传至今。
二 分布:
今陕西省的西安市、安康市、铜川市,河北省的礼县、保定市,重庆市的彭水县郁山镇,安徽省的宣城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台中市等地,均有彪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
齐 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隋、唐两朝改为青州北海郡。
均 州:东汉光武帝四年(公元28年),刘秀遣刘隆屯田武当,始建武当县城,后改为均州。唐朝嗣圣元年(公元684年),武则天僭位,废唐中宗为庐陵王,农历4月迁均州。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元),设均州武当郡,领县武当、郧乡;后宋太宗把儿子楚王元佐削职为民,安置在均州。宋朝时期,名臣苏辙、尹诛、韩维、种谔、范纯粹、沈括等先后均有被贬官降职至均州的历史。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守御千户李春续以修筑。明朝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知州胡成熙修竣砖石建筑。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州人贾洪诏等呈请署总督郭中丞柏荫,筹拨公款七千余缗,重修筑均州城临江桥护城堤,长五十余丈。均州城东临汉水,南遥接武当山。一般说古均州城位于今湖北省丹江口市,其实真正的古均州原址是在丹江口市肖川县,均州古城因为1958年修建丹江水库大坝而被淹没,永远沉没在汉江河底。今大丹江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水库,于1973年竣工,水域面积八百四十平方公里(一百二十六万亩),蓄水总量达八十一亿立方米。现在,人们可以在武当山上净乐宫的位置看见若干从江底打捞出来的古均州遗骸。
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四“相斫书”是何意?
本文2023-10-09 22:13:2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14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