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有姓布的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2收藏

百家姓有姓布的吗?,第1张

前五百位是没有的。

布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六百三十二位,以洛阳、东平为郡望。

布氏人口总数很少,分布却很广。天津武清,山西太原,河北景县、涉县、辛集、获鹿,辽宁清原,新疆塔城、布尔津,广西田林,广东新会,四川合江,云南丘北、马关等地均有。汉、苗、藏、土、达斡尔族有此姓。

扩展资料

百家姓的起源

《百家姓》是一部关于中文姓氏的作品。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

据考古及基因研究显示,中国人的姓氏起源并非只有一个地区,而是存在多地区多起源的趋势。全基因组基因分型研究表明,远古时期亚洲人沿着从南往北的路线迁徙,才形成了如今的东亚人群。在文字资料的记述以及传说中,亦有中国人是从北往南迁徙而形成的说法。

—百家姓

—布姓

布乡位于阳谷西北部,因有布姓居民祖居,故名。布姓,在山东有三族聚居,分别在阳谷、肥城和成武。步氏原姓为步。这里还要先从朱棣灭方孝儒“十族”的事说起:方孝儒,字希直,一字希古,明初浙江宁海人。他博学强记,通晓经史,文章盖世。相传明宫午朝门内丹墀上的血迹石,即为方孝儒鲜血所溅而成。古代帝王处死大臣,一般都在刑部天牢、闹市行刑,或者推出午门外斩首,在午门内杀人是没有先例的。由此可见朱棣对方孝儒怨恨之深。方孝儒在就义前,作绝命赋道:“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可求?呜呼哀哉,庶我不尤!”朱棣处死方孝儒后,仍不解心头之恨,下令灭他“十族”。方孝孺的九族加上他的门生、弟子计入第“十族”,共873人,全部处死,行刑就达7日之久。

据布氏家谱记载,布氏先祖步(布)臣字天象,大梁(今河南开封)小沟人,洪武辛未年进士,初任陕西凤祥知府,后升湖广四省巡按,因为是方孝孺的门生,亦被杀害,所幸老夫人卢氏携三子星夜出逃,途中改步姓为布姓。所携三子分分别落户于山东阳谷大布(长子)、肥城(次子)和成武(三子)。布氏祠堂在阳谷,今尚存,家谱遗存并重修。以上见于布家谱。

在河南获嘉县有家谱。近日有出土了皇清乾隆三十四年,布氏先茔上记载;一世祖 布学士。二世祖布才美。三世祖布行惠、行宽、行恭、行敏、行仁。四世;崇之辈。五世;曰之辈。六世;冠之辈。七世;百之辈。有详细介绍。和我家家谱吻合。

河南焦作布氏字辈:“明照景恒成玉英财振季力久长”。

河南宜阳布氏字辈(六世无考,七世起字):“贵永尧后裔 公宗君龙万 文天全化重 书学成士志 周正传世×”

四川康定羌族布氏字辈:“德兴存仁义礼志成”。

(公元1941~今),河北博野人。著名商品包装技术专家。毕业于河北定师文科专业。1961~1974年在安国干校、安国中学、祁州镇党委工作;1974~1978年外贸部定州仓库、河北外贸局驻广州办事处工作;1978~1998年在河北省外贸包装公司、河北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集团公司工作。

1998年应英国剑桥华人世界出版有限公司之聘,担任《中华名医名药》执行主编。现任职于河北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旅游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保健科学技术学会医药保健研究会理事,河北省包装技术协会理事。 (公元1945~今),布学宽之第九子;山西太谷人。著名车派布式形意拳掌门。太谷县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为车派布式形意拳武学文化继承人。自幼随父布学宽(原中国武协委员)习武,秉承庭训,研习内家三拳。多篇文章发表于《体育文史》、《中华武术》、《体育报》、《博击》、《力与美》(台湾)等海内外报刊。

1985年被评为山西省武术控整先进个人,并获全国实物三献雄狮奖。1987年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记三等功。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授予武术高段位(七段)称号。著作有健身法《洗髓经》腿击法《鸳鸯脚制敌绝技》人物传《布学宽志稿》。现兼任山西省武术协会常委、山西省形意拳协会顾问,晋中地区武术协会副主席,布学宽研究会会长。 (公元1959~今),蒙古族;内蒙古东胜人。著名现代小说作家。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用蒙汉文发表过二百五十余万字作品,现任内蒙古伊盟文联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消失的世界》、《动荡的鄂尔多斯》、《人妖》和中篇小说集《鄂尔多斯2049年》、《恐怖的星期一》(斯拉夫文)、《沙暴》、《半城》等。

布天忠

(公元1959~今)

2005年被评为延边“优秀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者”;

2006年被评为延吉市“房地产十大新锐人物”; “吉林省棚户区改造攻坚工作先进个人”;  2007年被选举为“州人大代表”和“州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  2007年末被评为“诚信董事长”;  2008年被选为延吉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  2009年末被评为“延边州优秀人大代表”;

2010年再次被评为“诚信董事长”;

2011年荣获延边州“五·一”劳动奖章;

2011年底被选为延吉市人大常委

2012年被延边州评为“五·一”劳动模范; 别号宗仪,福建厦门人,原博山工校职工,曾就职于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秘书处。后工作于洛阳建筑材料专科学校。陈立夫曾为布绍基题词,现藏于淄博档案馆。

布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六百三十二位,以洛阳、东平为郡望。

布氏人口总数很少,分布却很广。天津武清,山西太原,河北景县、涉县、辛集、获鹿,辽宁清原,新疆塔城、布尔津,广西田林,广东新会,四川合江,云南邱北、马关等地均有。汉、苗、藏、土、达斡尔族有此姓。布氏族人在广东省汕头市区约有五十余人,在潮阳区海门镇有二百余人。海门镇的布氏长者认为,他们布氏是傅氏谐音之误的结果。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号称江北水乡,位于阳谷县境西北部的大布乡因有布氏族人祖居于此,故名为大布乡。

河南省洛阳市有布氏族人分布。据传说,洛阳辛店镇与宜阳县交界处,有一个背山面川、风景秀美的村子,名叫“寺沟”,村子不大却历史久远。相传一千多年前,这里住着一户布姓人家,他们在坡地上起楼建房,还修建了一座遍植奇花异草的花园,生活安逸舒适。虽然他们是单门独户,但还是起了个村名,叫“布家窑”。但好景不长,有一年这里突然遭受大旱,井河干涸,飞蝗成灾,山上山下一片焦土。出于生计,布家被迫迁到了洛河南岸。唐朝垂拱年间,布家窑突现奇迹:干涸已久的山沟中一夜间变得泉水丁冬,流水潺潺;坡上坡下绿色浸润,雀舞蜂鸣,百花吐艳,墙垣吐翠,沟崖挂果,稻菽翻浪,禾生双穗。随着东方日出,沟崖上霞光辉映,彩云缭绕,风送芬芳,奇香数里。空中过往雁阵徘徊不前,纷纷落于沟中栖息。正在龙潭寺修养的武则天观此胜景,认为这里“灵源无穷,宜于天地共久长”,遂在大雁落处兴塔建寺,取名落雁寺。落雁寺招来众多香客,从此这里香火连绵,移住人口也逐年增多,终于成了一个村子。村子叫什么名呢?有人说还叫布家窑,有人说,村子就在落雁寺旁边的山沟中,干脆就叫“寺沟”吧。寺沟的名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细心的人如今可以从落雁寺的残碑上发现“寺沟”的名称,还能从古老的升、斗、布袋等器物上看到“布家窑”的名字。

布姓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朱口乡郑庄村也有出现,家谱已经失传,但是布家香火不灭,已知已有三世单传。

布,读音作bù 姓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赵国大夫布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第二个渊源

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末期晋国子卿姑布,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记》记载,赵简子( 赵鞅,公元前?~前458 年,春秋末年晋国正卿) 为晋国把政时期,手下有个名人叫姑布的子卿,善相。姑布的后裔以祖上之字“姑布”为姓氏,称姑布氏,后省文简化为布氏。

第三个渊源

源于芈姓,出自西汉动平的姑布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史籍《汉书》中记载,汉朝时期有姑布子,望出东平。

第四个渊源

源于改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据山西清徐县孟封镇布常伟老人讲述,布氏源于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孟封镇,现有布氏数百人,原为希氏,后改为布氏。以布常伟家族为主系不出五服有三十五人,据族谱记载可追至上清末三代,其族谱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秦朝末期的时候,中国北方战乱频频,很多家族人等为避兵灾逃难到岭南地区,其中很多人迁徙到今广东省佛山地区。这些先人怀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望,遂以“ 鸡” 、“ 田” 、“ 老” 、“ 布” 为姓,寓意为丰衣足食、生活无忧。这样,形成了广东地区的布氏一族。

第五个渊源

源于龟兹国,出自唐朝时期西域龟兹国王布失毕,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唐朝时期的西域龟兹国王名叫布失毕,其后裔子孙中,在唐朝时期有取先祖名字的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布氏。

第六个渊源

源于氐族,出自汉、唐时期古氐族索卜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土族中的索卜人,土语称“ 苏胡” ,后取其尾音的汉字谐音“ 布” 或“ 卜” 为氏。

第七个渊源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布达喇氏,世居松花江,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②满族虎尔哈女真族布尔察氏,满语为“规避”,属以地为氏,世居阿里库( 今俄罗斯滨海地区) 、虎尔哈( 今黑龙江黑河、俄罗斯) 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③满族布尔尼氏,世居尼马察( 今黑龙江穆棱东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 ,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④满族布吉尔根氏,世居额尔敏( 今吉林浑江) 、乌鲁特( 今内蒙古 兴安盟) ,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⑤满族布尼氏、布尔尼氏,世居佛讷赫村( 今吉林敦化) 、尼马察( 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 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⑥满族布赛氏,世居叶赫( 今吉林梨树叶赫乡) 、萨哈尔察( 今黑龙江嫩江) 、辉发( 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辉发部集聚区,包括辉发城、多壁城等) 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⑦满族布希氏,满语“去毛的狍皮、鹿皮”,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金旧姓“蒲鲜”,以姓为氏,属东真国国主蒲鲜万奴后裔,世居叶赫( 今吉林梨树叶赫乡) ,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第八个渊源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

①蒙古族布鲁特氏,世居科尔沁( 今内蒙古科尔沁) ,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②蒙古族布尔哈齐氏,世居乌鲁特( 今内蒙古 兴安盟) ,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③蒙古族功格喇布氏,世居克什克腾( 今内蒙古克什克腾) ,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布尔哈齐特氏,世居察哈尔( 今河北张家口) ,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第九个渊源

源于达斡尔族,出自达斡尔族布库尔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志》记载,达斡尔族布库尔氏,满语“帽沿”,世居待考,后有人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迁徙分布

  布氏是我国的稀姓,分布却很广。河南获嘉县,天津武清,山西太原,河北景县、涉县、辛集、获鹿,辽宁清原,新疆塔城、布尔津,广西田林,广西田阳,广东新会,四川合江,云南邱北、马关等地均有。汉、苗、藏、土、达斡尔族有此姓。

布氏族人在广东省汕头市区约有五十余人,在潮阳区海门镇有二百余人。海门镇的布氏长者认为,他们布氏是傅氏谐音之误的结果。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号称江北水乡,位于阳谷县境西北部的大布乡因有布氏族人祖居于此,故名为大布乡。

河南省洛阳市有布氏族人分布。据传说,洛阳辛店镇与宜阳县交界处,有一个背山面川、风景秀美的村子,名叫“寺沟”,村子不大却历史久远。相传一千多年前,这里住着一户布姓人家,他们在坡地上起楼建房,还修建了一座遍植奇花异草的花园,生活安逸舒适。虽然他们是单门独户,但还是起了个村名,叫“布家窑”。但好景不长,有一年这里突然遭受大旱,井河干涸,飞蝗成灾,山上山下一片焦土。出于生计,布家被迫迁到了洛河南岸。唐朝垂拱年间,布家窑突现奇迹:干涸已久的山沟中一夜间变得泉水丁冬,流水潺潺;坡上坡下绿色浸润,雀舞蜂鸣,百花吐艳,墙垣吐翠,沟崖挂果,稻菽翻浪,禾生双穗。随着东方日出,沟崖上霞光辉映,彩云缭绕,风送芬芳,奇香数里。空中过往雁阵徘徊不前,纷纷落于沟中栖息。正在龙潭寺修养的武则天观此胜景,认为这里“灵源无穷,宜于天地共久长”,遂在大雁落处兴塔建寺,取名落雁寺。落雁寺招来众多香客,从此这里香火连绵,移住人口也逐年增多,终于成了一个村子。村子叫什么名呢?有人说还叫布家窑,有人说,村子就在落雁寺旁边的山沟中,干脆就叫“寺沟”吧。寺沟的名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细心的人如今可以从落雁寺的残碑上发现“寺沟”的名称,还能从古老的升、斗、布袋等器物上看到“布家窑”的名字[2]。

布姓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朱口乡郑庄村也有出现,家谱已经失传,但是布家香火不灭,已知已有三世单传。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山东阳谷布氏家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聊阳市图书馆。

河南宜阳布氏家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蜡版刻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档案馆。

布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六百三十二位,以洛阳、东平为郡望。布氏人口总数很少,分布却很广。天津武清,山西太原,河北景县、涉县、辛集、获鹿,辽宁清原,新疆塔城、布尔津,广西田林,广东新会,四川合江,云南邱北、马关等地均有。汉、苗、藏、土、达斡尔族有此姓。布氏族人在广东省汕头市区约有五十余人,在潮阳区海门镇有二百余人。海门镇的布氏长者认为,他们布氏是傅氏谐音之误的结果。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号称江北水乡,位于阳谷县境西北部的大布乡因有布氏族人祖居于此,故名为大布乡。布姓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朱口乡郑庄村也有出现,家谱已经失传,但是布家香火不灭,已知已有三世单传。

百家姓有姓布的吗?

前五百位是没有的。布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六百三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