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诗人范云,族谱网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2收藏

南朝诗人范云,族谱网,第1张

范云(451~503年),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南朝文学家。范缜从弟,子范孝才。范云六岁时随其姑父袁叔明读《诗》,“日诵九纸”。八岁时遇到宋豫州刺史殷琰,殷琰同他攀谈,范云从容对答,即席作诗,挥笔而成。早年在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幕中,为“竟陵八友”之一。齐武帝永明十年(492年),和萧琛出使北魏,受到魏孝文帝的称赏。从北魏还朝,迁零陵内史,又为始兴内史、广州刺史,皆有政绩。萧衍代齐建梁,任为侍中,迁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再迁尚书右仆射,霄城县侯。居官能直言劝谏,天监二年病故,享年五十三岁。范云病故后,梁武帝闻讯痛哭流涕,即日御驾临殡。死后追赠侍中、卫将军,赐谥曰文。范云(451~503年),字彦龙,南乡舞阳(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南朝文学家。范缜从弟,子范孝才。

范云六岁时随其姑父袁叔明读《诗》,“日诵九纸”。八岁时遇到宋豫州刺史殷琰,殷琰同他攀谈,范云从容对答,即席作诗,挥笔而成。早年在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幕中,为“竟陵八友”之一。齐武帝永明十年(492年),和萧琛出使北魏,受到魏孝文帝的称赏。从北魏还朝,迁零陵内史,又为始兴内史、广州刺史,皆有政绩。萧衍代齐建梁,任为侍中,迁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再迁尚书右仆射,霄城县侯。居官能直言劝谏,天监二年病故,享年五十三岁。范云病故后,梁武帝闻讯痛哭流涕,即日御驾临殡。死后追赠侍中、卫将军,赐谥曰文。

文学创作

范云是当时文坛领袖之一,与沈约、王融、谢�x等友善,和何逊也有交往。他八岁时就能写诗,稍长即善属文,文思敏捷,时人多疑为宿构。《文选》录其《赠张徐州稷》、《古意赠王中书》、《效古》等五言诗三首。《诗品》将其列之于中品,评为“清便宛转,如流风回雪”。他诗中的一些好句,如“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别诗》),“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之零陵郡次新亭》),“积恨颜将老,相思心欲燃。几回明月夜,飞梦到郎边”(《闺思》)等,风格明净,已经可以看到唐音的前奏。《梁书・范云传》记其有集三十卷,至今文章已亡佚几尽,诗尚存三十余篇,收入今人逯钦立所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

作品一览

别诗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咏寒松

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 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古意赠王中书诗

摄官青琐闼,遥望凤皇池。谁云相去远,脉脉阻光仪。岱山饶灵异,沂水富英奇。逸翮凌北海,抟飞出南皮。遭逢圣明后,来栖桐树枝。竹花何莫莫,桐叶何离离。可栖复可食,此外亦何为。岂知鹪鹩者,一粒有余赀。

效古诗

寒沙四面平,飞雪千里惊。风断阴山树,雾失交河城。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失道刑既重,迟留法未轻。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

史籍记载

梁书・卷十三

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阴人,晋平北将军汪六世孙也。年八岁,遇宋豫州刺史殷琰于涂,琰异之,要就席,云风姿应对,傍若无人。琰令赋诗,操笔便就,坐者叹焉。尝就亲人袁照学,昼夜不怠。照抚其背曰:“卿精神秀朗而勤于学,卿相才也。”少机警有识,且善属文,便尺牍,下笔辄成,未尝定藁,时人每疑其宿构。父抗,为郢府参军,云随父在府,时吴兴沈约、新野庾杲之与抗同府,见而友之。

宋书起家郢州西曹书佐,转法曹行参军。俄而沈攸之举兵围郢城,抗时为府长流,入城固守,留家属居外。云为军人所得,攸之召与语,声色甚厉,云容貌不变,徐自陈说。攸之乃笑曰:“卿定可儿,且出就舍。”明旦,又召令送书入城。城内或欲诛之,云曰:“老母弱弟,悬命沈氏,若违其命,祸必及亲,今日就戮,甘心如荠。”长史柳世隆素与云善,乃免之。

齐建元初,竟陵王子良为会稽太守,云始随王,王未之知也。会游秦望,使人视刻石文,时莫能识,云独诵之,王悦,自是宠冠府朝。王为丹阳尹,召为簿,深相亲任。时进见齐高帝,值有献白乌者,帝问此为何瑞?云位卑,最后答曰:“臣闻王者敬宗庙,则白乌至。”时谒庙始毕。帝曰:“卿言是也。感应之理,一至此乎!”转补征北南郡王刑狱参军事,领簿如故,迁尚书殿中郎。子良为司徒,又补记室参军事,寻授通直散骑侍郎、领本州大中正。出为零陵内史,在任洁己,省烦苛,去游费,百姓安之。明帝召还都,及至,拜散骑侍郎。复出为始兴内史。郡多豪猾大姓,二千石有不善者,谋共杀害,不则逐去之。边带蛮俚,尤多盗贼,前内史皆以兵刃自卫。云入境,抚以恩德,罢亭候,商贾露宿,郡中称为神明。仍迁假节、建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初,云与尚书仆射江�u善,�u姨弟徐艺为曲江令,深以托云。有谭俨者,县之豪族,艺鞭之,俨以为耻,诣京诉云,云坐征还下狱,会赦免。永元二年,起为国子博士。

宋书初,云与高祖遇于齐竟陵王子良邸,又尝接里�\,高祖深器之。及义兵至京邑,云时在城内。东昏既诛,侍中张稷使云衔命出城,高祖因留之,便参帷幄,仍拜黄门侍郎,与沈约同心翊赞。俄迁大司马谘议参军、领录事。梁台建,迁侍中。时高祖纳齐东昏余妃,颇妨政事,云尝以为言,未之纳也。后与王茂同入卧内,云又谏曰:“昔汉祖居山东,贪财好色,及入关定秦,财帛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范增以为其志大故也。今明公始定天下,海内想望风声,奈何袭昏乱之踪,以女德为累。”王茂因起拜曰:“范云言是,公必以天下为念,无宜留惜。”高祖默然。云便疏令以余氏赉茂,高祖贤其意而许之。明日,赐云、茂钱各百万。

天监元年,高祖受禅,柴燎于南郊,云以侍中参乘。礼毕,高祖升辇,谓云曰:“朕之今日,所谓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云对曰:“亦愿陛下日慎一日。”高祖善之。是日,迁散骑常侍、吏部尚书;以佐命功封霄城县侯,邑千户。云以旧恩见拔,超居佐命,尽诚翊亮,知无不为。高祖亦推心任之,所奏多允。尝侍宴,高祖谓临川王宏、鄱阳王恢曰:“我与范尚书少亲善,申四海之敬;今为天下,此礼既革,汝宜代我呼范为兄。”二王下席拜,与云同车还尚书下省,时人荣之。其年,东宫建,云以本官领太子中庶子,寻迁尚书右仆射,犹领吏部。顷之,坐违诏用人,免吏部,犹为仆射。

云性笃睦,事寡嫂尽礼,家事必先谘而后行。好节尚奇,专趣人之急。少时与领军长史王��善,��亡于官舍,贫无居宅,云乃迎丧还家。躬营含殡。事竟陵王子良恩礼甚隆,云每献损益,未尝阿意。子良尝启齐武帝论云为郡。帝曰:“庸人,闻其恒相卖弄,不复穷法,当宥之以远。”子良曰:“不然。云动相规诲,谏书具存,请取以奏。”既至,有百余纸,辞皆切直。帝叹息,因谓子良曰:“不谓云能尔。方使弼汝,何宜出守。”齐文惠太子尝出东田观获,顾谓众宾曰:“刈此亦殊可观。”众皆唯唯。云独曰:“夫三时之务,实为长勤。伏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既出,侍中萧缅先不相识,因就车握云手曰:“不图今日复闻谠言。”及居选官,任守隆重,书牍盈案,宾客满门,云应对如流,无所壅滞,官曹文墨,发�`若神,时人咸服其明赡。性颇激厉,少威重,有所是非,形于造次,士或以此少之。初,云为郡号称廉洁,及居贵重,颇通馈饷;然家无蓄积,随散之亲友。

二年,卒,时年五十三。高祖为之流涕,即日舆驾临殡。诏曰:“追远兴悼,常情所笃;况问望斯在,事深朝寄者乎!故散骑常侍、尚书右仆射、霄城侯云,器范贞正,思怀经远,爰初立志,素履有闻。脱巾来仕,清绩仍著。燮务登朝,具瞻惟允。绸缪翊赞,义简朕心,虽勤非负�{,而旧同论讲。方骋远涂,永�呈�政;奄致丧殒,伤悼于怀。宜加命秩,式备徽典。可追赠侍中、卫将军,仆射、侯如故。并给鼓吹一部。”礼官请谥曰宣,敕赐谥文。有集三十卷。子孝才嗣,官至太子中舍人。

南史卷五十七

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阴人,晋平北将军汪六世孙也。祖璩之,宋中书侍郎。云六岁就其姑夫袁叔明读毛诗,日诵九纸。陈郡殷琰名知人,候叔明见之,曰「公辅才也」。

云性机警,有识具,善属文,下笔辄成,时人每疑其宿构。父抗为郢府参军,云随在郢。时吴兴沉约、新野庾杲之与抗同 府,见而友之。

起家郢州西曹书佐,转法曹行参军。俄而沉攸之举兵围郢城,抗时为府长流,入城固守,留家属居外。云为军人所得,攸之召与语,声色甚厉。云容貌不变,徐自陈说。攸之笑曰:「卿定可儿,且出就舍。」明旦又召云令送书入城内,饷武陵王酒一石,犊一头;饷长史柳世隆�鱼二十头,皆去其首。城内或欲诛云,云曰:「老母弱弟,悬命沉氏。若其违命,祸必及亲。今日就戮,甘心如荠。」世隆素与云善,乃免之。

后除员外散骑郎。齐建元初,竟陵王子良为会稽太守,云为府主簿。王未之知。后克日登秦望山,乃命云。云以山上有秦始皇刻石,此文三句一韵,人多作两句读之,并不得韵;又皆大篆,人多不识,乃夜取史记读之令上口。明日登山,子良令宾僚读之,皆茫然不识。末问云,云曰:「下官尝读史记,见此刻石文。」乃进读之如流。子良大悦,因以为上宾。自是宠冠府朝。王为丹阳尹,复为主簿,深相亲任。时进见齐高帝,会有献白乌,帝问此何瑞,云位卑最后答,曰:「臣闻王者敬宗庙则白乌至。」时谒庙始毕,帝曰:「卿言是也。感应之理,一至此乎。」

子良为南徐州、南兖州,云并随府迁,每陈朝政得失于子良。寻除尚书殿中郎。子良为云求禄,齐武帝曰:「闻范云谄事汝,政当流之。」子良对曰:「云之事臣,动相箴谏,谏书存者百有余纸。」帝索视之,言皆切至,咨嗟良久,曰:「不意范云乃尔,方令弼汝。」

子良为司徒,又补记室。时巴东王子响在荆州,杀上佐,都下匈匈,人多异志。而豫章王嶷镇东府,多还私邸,动移旬日。子良筑第西郊,游戏而已。而梁武帝时为南郡王文学,与云俱为子良所礼。梁武劝子良还石头,并言大司马宜还东府, 子良不纳。梁武以告云。时廷尉平王植为齐武帝所狎,云谓植曰:「西夏不静,人情甚恶,大司马讵得久还私第?司徒亦宜镇石头。卿入既数,言之差易。」植因求云作启自呈之。俄而二王各镇一城。

文惠太子尝幸东田观获稻,云时从。文惠顾云曰:「此刈甚快。」云曰:「三时之务,亦甚勤劳,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也。」文惠改容谢之。及出,侍中萧缅先不相识,就车握云手曰:「不谓今日复见谠言。」

永明十年使魏,魏使李彪宣命,至云所,甚见称美。彪为设甘蔗、黄甘、粽,随尽复益。彪笑谓曰:「范散骑小复俭之,一尽不可复得。」使还,再迁零陵内史。初,零陵旧政,公田奉米之外,别杂调四千石。及云至郡,止其半,百姓悦之。深为齐明帝所知,还除正员郎。

时高、武王侯并惧大祸,云因帝召次曰:「昔太宰文宣王语臣,言尝梦在一高山上,上有一深坑,见文惠太子先坠,次武帝,次文宣。望见仆射在室坐御床,备王者羽仪,不知此是何梦,卿慎勿向人道。」明帝流涕曰:「文宣此惠亦难负。」于是处昭胄兄弟异于余宗室。

云之幸于子良,江�u求云女婚姻,酒酣,巾箱中取翦刀与云,曰:「且以为娉。」云笑受之。至是�u贵,云又因酣曰:「昔与将军俱为黄鹄,今将军化为凤皇,荆布之室,理隔华盛。」因出翦刀还之,�u亦更姻他族。及�u败,妻子流离,每相经理。

又为始兴内史,旧郡界得亡奴婢,悉付作;部曲即货去,买银输官。云乃先听百姓志之,若百日无主,依判送台。又郡相承后堂有杂工作,云悉省还役,并为帝所赏。郡多豪猾大姓范云简介,二千石有不善者,辄共杀害,不则逐之。边带蛮俚,尤多盗贼,前内史皆以兵刃自卫。云入境,抚以恩德,罢亭候,商贾露宿, 郡中称为神明。

迁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至任,遣使祭孝子南海罗威唐颂、苍梧丁密顿琦等墓。时江�u姨弟徐艺为曲江令,�u深以托云。有谭俨者,县之豪族,艺鞭之,俨以为耻,至都诉云,云坐征还下狱,会赦免。

初,梁武为司徒祭酒,与云俱在竟陵王西邸,情好欢甚。永明末,梁武与兄懿卜居东郊之外,云亦筑室相依。梁武每至云所,其妻常闻跸声。又尝与梁武同宿顾�敝�舍,�敝�妻方产,有鬼在外曰:「此中有王有相。」云起曰:「王当仰属,相以见归。」因是尽心推事。及帝起兵,将至都,云虽无官,自以与帝素款,虑为昏主所疑,将求入城,先以车迎太原孙伯翳谋之。伯翳曰:「今天文显于上,灾变应于下,萧征东以济世雄武,挟天子而令诸侯,天时人事,宁俟多说。」云曰:「此政会吾心,今羽翮未备,不得不就笼槛,希足下善听之。」及入城,除国子博士,未拜,而东昏遇弑。侍中张稷使云衔命至石头,梁武恩待如旧,遂参赞谟谋,毗佐大业。仍拜黄门侍郎,与沉约同心翊赞。俄迁大司马谘议参军,领录事。

梁台建,迁侍中。武帝时纳齐东昏余妃,颇妨政事,云尝以为言,未之纳。后与王茂同入卧内,云又谏,王茂因起拜曰:「范云言是,公必以天下为念,无宜留惜。」帝默然 。云便疏令以余氏赉茂,帝贤其意而许之。明日,赐云、茂钱各百万。及帝受禅,柴燎南郊,云以侍中参乘。礼毕,帝升辇谓云曰:「朕之今日,所谓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云对曰:「亦愿陛下日慎一日。」帝善其言,即日迁散骑常侍、吏部尚书。以佐命功,封霄城县侯。

云以旧恩,超居佐命,尽诚翊亮,知无不为。帝亦推心仗之,所奏多允。云本大武帝十三岁,尝侍宴,帝谓临川王宏、 鄱阳王恢曰:「我与范尚书少亲善,申四海之敬。今为天下主,此礼既革,汝宜代我呼范为兄。」二王下席拜,与云同车还尚书下省范云简介,时人荣之。帝尝与云言及旧事,云:「朕司州还,在三桥宅,门生王道牵衣云,『闻外述图谶云,齐祚不久,别应有王者。官应取富贵』。朕斋中坐读书,内感其言而外迹不得无怪,欲呼人缚之,道叩头求哀,乃不复敢言。今道为羽林监、文德主帅,知管钥。」云曰:「此乃天意令道发耳。」帝又云:「布衣时,尝梦拜两旧妾为六宫,有天下,此妪已卒,所拜非复其人,恒以为恨。」

其年,云以本官领太子中庶子。二年,迁尚书右仆射,犹领吏部。顷之,坐违诏用人,免吏部,犹为右仆射。

云性笃睦,事寡嫂尽礼,家事必先谘而后行。好节尚奇,专趋人之急。少与领军长史王��善,云起宅新成,移家始毕,��亡于官舍,尸无所归,云以东厢给之。移尸自门入,躬自营�i,招复如礼,时人以为难。及居选官,任寄隆重,书牍盈案,宾客满门,云应答如流,无所壅滞,官曹文墨,发�`若神,时人咸服其明赡。性颇激厉,少威重,有所是非,形于造次,士或以此少之。初,云为郡号廉洁,及贵重,颇通馈遗;然家无蓄积,随散之亲友。

武帝九锡之出,云忽中疾,居二日半,召医徐文伯视之。文伯曰:「缓之一月乃复,欲速实时愈,政恐二年不复可救。」云曰:「朝闻夕死,而况二年。」文伯乃下火而壮焉,重衣以覆之。有顷,汗流于背即起。二年果卒。帝为流涕,即日舆驾临殡,诏赠侍中、卫将军,礼官请谥曰宣,敕赐谥曰文。有集三十卷。子孝才嗣。

传统的纸质家谱传承到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家谱文化与伟大的互联网文明交汇,我们的上一辈懂谱却不懂网,我们的下一辈懂网却不懂谱。因此,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就是:把上一辈懂的谱修到下一辈懂的网上去;让我们的下一辈在网上明白家谱的作用和意义,弘扬中华家谱文化;让我们的上一辈在下一辈的孝敬下学会使用电脑,充实生活,享乐晚年。

2002年,陈希先生在帮助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士何光岳先生搬家谱的过程中突发灵感,萌生了立志要把传统的纸质族谱搬上互联网的伟大理想;

何光岳,1939年11月生,中华民族史专家。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炎黄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南中国古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汉民族学会副会长。 2003年,陈希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一次“家文化”高峰论坛,以高瞻远瞩的眼光深入发掘出了“家文化”背后的深刻意义:家谱就是家文化的载体,决定从《健康》、《孝与顺》、《子女教育》、《爱与婚姻》、《人与环境》、《如何理财》等六个方面积极传播以幸福家庭为中心的家文化作为互联网修谱的核心价值观;

2005年伊始,陈希先生面向全国推广幸福家庭讲座,积极传播以幸福家庭为中心的家文化,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从而为以后将纸质家谱搬到互联网上打通了一条“幸福”大道;

陈希先生深知当代社会各种产业利润主要靠领先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而文化产业正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高的一个门类。2008年,陈希先生历经多年潜心研究的新概念修谱查谱专利技术——“同心圆核心技术”也在反复推敲实践之后隆重问世;

2010年,百姓通谱网立项策划,筹备运作;

2011年,湖南百姓通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

2012年4月8日,湖南百姓通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在长沙市通程大酒店隆重举行了“家谱网络化—百姓通谱网首发式”;

2012年7月22日,湖南百姓通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乔迁至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南省中华文化学院)同心楼,原湖南省委副书记刘夫生老先生为百姓通谱网亲笔题词“祝百姓通谱网善行天下”;

2013年12月28日百姓通谱网“感动2013,感想2014”年会,唐骏现身。为百姓通谱网筹谋上市。

2014年7月12日,在长沙举行的“百姓通谱网家文化体验交流会”上,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孔祥林讲述了孔氏家族的祖训与家风,同时对我省仅存的孔氏家庙评价很高。“浏阳孔氏家庙有很高价值,对研究孔氏家族、儒家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8月10日,“幸福家庭”公益巡讲进瑶山。认真聆听“学习传统文化,帮助家庭幸福——家文化进社区”为主题的专题讲座。“

2014年12月30日,首届“中华姓氏文化产业博览会”将于2015年1月21至26日在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博览会设计了多项活动:展示汉代周记六礼、评选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姓氏文化产品、观摩罕见的族谱传世孤本。特色姓氏文化展示、全国姓氏产品发布会、晒家谱活动、企业联谊答谢会等主题板块。

2015年9月18日,由百姓通谱网主办的2015湖南十大好家谱评选结果出炉。经过长达1年的海选角逐,洞口黄氏,洞口萧氏,临澧叶氏,东安周氏,临澧罗氏,临澧李氏,临澧紫陵胡氏,临澧唐氏,临澧鹤子湾胡氏,临澧匡氏等荣获“湖南十大好家谱”。

近100个姓氏、上千本家谱参赛。经过海选的角逐后,20个姓氏家谱脱颖而出,进入到最后的摘冠之列。在随后进行的互联网平台发起的大众投票中,20个姓氏家谱深获广大家族文化爱好者和各界社会人士的好评,从投票开始到结束的15天当中,累积收获有效票数4万多票,访问次数达14万余次。 百姓通谱网修“谱”建“网”;“谱”传智慧,增知育人;“网”载财富,兴家旺业。既是一本记述各姓氏家族血缘集团世系的“谱”,同时又是一张无限扩张、包罗万象的“网”。“谱”能寻根问祖、凝聚家族、传承文化、增知育人、福泽万代……“网”具有的广告功能、游戏功能、购物功能、教育功能、祭拜功能……能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造福天下百姓。

郝姓来源有三:

1、 出自子姓,其始祖为帝乙。相传契为商的始祖,他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居于商(今河南商丘南)。相传其母因吞玄鸟(燕)卵而生下他,故被赐姓子。商族后来不断的壮大,终于在契的14代孙汤的领导下,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殷商在第27代天子帝乙即位时,将他的儿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今山西太原),其后子孙也以地为氏,称郝氏。一说郝乡在今陕西西矮附近,史称郝氏正宗。至于郝氏何时得姓,据有关史料所载,大致是在商朝被周朝灭亡(前11世纪)之后。按当时的习惯,子期的后裔便有的以地为氏称郝氏,有的以国为史称商氏,是为山西郝氏或陕西郝氏。

2、 出自复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相传炎帝神农氏有称郝骨氏者,为太昊(伏羲氏)的辅佐,其后郝氏中可能就有源自郝骨氏这一支的。

3、 为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姓氏。据《旧唐书·南蛮传》所载,唐代南蛮有郝、杨、刘三姓。

二、 迁徙分布

始于商末的郝姓,传了一千多年,至汉代仍是以今山西太原一带为其繁衍地区。 就是到了宋代,郝姓虽说已分布于北方大部分地区,但主要还是以中原地区为其繁衍的中心地带。至于郝姓南迁,也是比较晚的,一直到宋代,南方一些地方才出现了郝姓人家。这也是导致明、清两代,郝姓仍以我国北方分布居多的主要原因。总之,历史上郝姓着实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

三、 郡望堂号

堂号

“晒书堂”:晋朝时候,每年七月七日富豪之家就把衣服拿到太阳下晒,以防发霉或虫蛀。郝隆为桓温南蛮参军,他脱了衣服,跑到太阳下摩着肚皮晒太阳。人家问他干什么,他说:“晒书啊!--我的书都在肚子里。”

郡望

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秦时相当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北魏复为郡,相当今阳曲、交城、平遥、和顺间的晋中地区。

四、 家乘谱牒

河北:藳城郝氏族谱四卷、定县定州郝氏家谱一卷、三河临河郝氏族谱不分卷

山西:代县郝氏族谱四卷

江苏;沛县沛邑郝氏族谱不分卷、淮安淮山郝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湖南;常德郝氏族谱七卷首一卷

山东:滕县郝氏族谱不分卷、栖霞郝氏丽书堂支谱一卷

其他;郝氏历代家谱一卷、郝氏家乘(卷数不清)

五、 历史名人

郝懿行:今山东栖霞人,清代著名的经学家、训诂学家、嘉庆年间进士。他曾官至户部主事,长于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于《尔雅》用力最久,撰《尔雅义疏》、《山海经义疏》,援引各书,考释名物,订正讹谬。另有《易说》、《书说》、《郑氏礼记笺》、《春秋说略》、

《竹书纪年校正》等书。

郝摇旗:明清之际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一员猛将,初在军中当旗手,故而得名。闯王牺牲后,与李锦等联合抗清,在湖南、广西大败清军。后因在军中受歧视,退回湖北,在攻打四川巫山时被俘牺牲。

郝经:泽川陵川(今属山西省)人,集学者、谋士于一身。他曾在金亡后迁于河北,住在元将张柔家,得以阅读张的藏书。宪宗时入忽必烈(即元世祖)王府,甚受信任。中统元年(1260年),以翰林侍读学士的身份使宋,被贾似道扣留于真州(今江苏仪征)。郝经一生著作较多,主要有《续后汉书》、《陵川集》等。

郝澄:句容(今属江苏)人,宋代画家,他所作的道释、人马,笔墨清劲,善于设色,一生努力进取,其愈后,名气也愈大。

郝定:兖州泗水(今属山东)人,金末山东红袄军首领。他曾率军攻克滕、兖、单诸州,莱芜、新泰等10十多个县,设立政权,国号汉,年号顺天。

郝孝德:平原(今山东平原西南)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他曾聚数万人起义,转战于黄河下游以北地区,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

奔[奔,读音作bēn(ㄅㄣ)]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黄帝裔孙颛顼之妻滕奔氏,属于以部落称谓为氏。

据西汉学者戴德所著《大戴礼·帝系》记载:

“少典产轩辕,是为黄帝。黄帝产玄嚣,玄嚣产蟜极,蟜极产高辛,是为帝喾。帝喾产放勋,是为帝尧。黄帝产昌意,昌意产高阳,是为帝颛顼。

颛顼产穷蝉,穷蝉产敬康,敬康产句芒,[案]《史记》作句望。句芒产蟜牛,[案]《史记》作桥牛。蟜牛产瞽瞍,瞽瞍产重华,是为帝舜及产象敖。[案]各本讹作及象产傲,今据《礼记·祭法疏》所引订正敖衍文。颛顼产鲧,鲧产文命,是为禹。

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西陵氏之子,[案]各本不重西陵氏三字,今从方本。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泜水,[案]《史记》竹江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案]《史记》作昌仆。产颛顼。

颛顼娶于滕奔氏,[案]各本脱奔字,《路史》注引滕奔氏,《世本》作滕濆,今据以订正。滕奔氏之子,[案]各本讹作滕氏奔之子,今订正。谓之女禄氏,产老童,[案]《史记》作卷章。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谓之高緺氏,产重黎及吴回,吴回氏产陆终,陆终氏娶于鬼方……”

滕奔氏,亦称女禄氏,历代许多史籍中仅记载其为女禄氏,为旁称,未记其本部落自称滕奔氏,即正称。有些史籍中称其为滕坟氏、或腾隍氏、或胜奔氏,因此戴德在《大戴礼·帝系》中考订补注为“滕奔氏”。

滕奔部原为共工氏九部落联盟之一,共工氏九部所在居帝称九州。共工氏后与颛顼争夺帝位,在争战中被颛顼的部落联盟的军师苍舒和大将仲容以诱敌深入的战略,在今河南省嵩县北黄河附近将共工氏联盟的精锐部队一举击败,之后,滕奔部首领率九州之首的冀州民众归降于颛顼。

颛顼称帝,号少昊,得赐嬴姓,配若水姬氏(邹屠氏)、滕奔氏,寿九十八岁,葬山东濮阳。

颛顼帝妃的滕奔氏,全名叫“滕奔鹿”。其族因有滕奔鹿为帝妃,因以称滕奔氏,世代相传至今。滕奔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奔氏、滕氏、鹿氏者,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汉朝帝王刘氏后裔,属于避难夷化为氏。

东汉末期,豪强纷争,战乱叠起,至三国初期,刘汉皇族宗亲子弟纷纷外逃,有迁逃至琉球,再迁至倭奴国本土者。

倭奴国是刘氏较早到达的海外地区之一。据日本史籍记载,刘氏最早到达倭奴国是在两汉时期。当时,中国与倭奴国有使节往来,到东汉初期,倭奴国还派使节到中国朝见,汉朝光武皇帝刘秀就曾赐给倭奴国国王“汉倭奴国王”的金印。从该时候开始,就有一部分汉朝皇室成员因出使、避难等原因,开始渡海来到倭奴国。

历史上最有名的刘氏开拓倭奴国人物,是今天日本原田、高桥、大藏等家族的共同祖先阿知王。阿知(也写作阿智)王,又称阿知使主,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玄孙。

日本原田家族族谱《大藏朝臣原田家历传》称,阿知王是汉献帝的玄孙。当年曹氏灭汉建魏,汉献帝刘协被魏文帝曹丕贬为山阳公,建都山阳郡下的浊鹿城(一名青阳城,今河南修武)。阿知王在这时也随东汉皇室遗民便从洛阳徙居浊鹿。后来司马氏灭魏建立西晋,刘氏皇族地位表面上没有改变,但实际情况开始恶化。

倭奴国太康十年(公元289年),刘阿知见当时天下混乱之像已生,便于农历5月1日召集旧臣商议对策。刘阿知说:我久在此地,恐有覆灭之祸,闻东国于日本,有圣天子,遂决定率其家族东渡,前往日本避难。这样,刘阿知便率领他的儿子刘都贺、舅舅赵舆德和族人刘国鼎、刘涛子、刘鹤明、刘信子等男女共两千零四十人,离开中国本土,飘洋过海,几经艰难,于日本应神天皇二十九年九月五日来到日本。阿知王到达倭奴国后,被倭奴国国王赐号东汉使主,奉命定居于大和国高市郡桧前村。在今天日本的奈良县桧前村和冈山县仓敷市妙见山顶,现在都有“阿知宫”,是后人祭祀阿知王的场所。

据记载,当年随阿知王来倭奴国的,还有段氏、郭氏、李氏、多氏、皂氏、朱氏、高氏等七个姓氏。阿知到倭奴国国王后,又奏请倭奴国国王,派遣使都前往高丽、百济、新罗等国,将许多流落在这些地方的同乡族人招来倭奴国国王。因人多地狭,倭奴国国王又将他们分置各地。

日本大化《新撰姓氏录》记载,阿知使主的儿子刘贺都,后被日本雄略天皇赐姓为直,子孙因此以直为姓。他的儿子山木直,是兄腹祖也,本名山猪;次志努直(一名成努直),是中腹祖也;次尔波伎直,是弟腹祖也。其中,山木直又是日本民忌坟、桧原宿祢等二十五个姓氏的共同祖先。尔波伎直则是山口宿祢等八个日本姓氏的共同祖先。志努直的后裔后来也衍生出数十个日本姓氏。

作为汉朝皇族的刘氏移民倭奴国一事,在日本史书《日本书记》、《古语拾遗》、《续日本纪》上都有记载,因此应属历史事实。这部分刘氏族人拓殖倭奴国后,大都没有继续使用“刘”的姓徽,而是完全融入了倭奴大和民族,衍变成新的日本姓氏。他们移民倭奴国,带去了当时中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极大的促进了倭奴国文明的发展。因此,他们以其固有的文化素质,很快成为倭奴国社会中地位尊高的新贵族。如阿知使主的儿子刘都贺就将当时中国的纺织技术传入倭奴国,他因此被称为都贺王。特别是到日本朱雀天皇时代(公元930~946年),阿知王后裔、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十五代孙大藏春实官任征西将军,为平定当时日本发生的“天庆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于日本朱雀天皇天庆三年(公元940年)农历5月3日受到日本天皇的嘉奖和赏赐,被赏赐锦御旗、皇族纹章、军配。当此之时,这支刘氏皇族后裔“恩宠伟大,威势极盛”。

自从大藏春实之后,大藏家族一直任长门守、太宰大监等显要职务。

当年刘阿知归化倭奴国后,被赐姓为“东汉使主”。到日本仁德天皇六十年(公元372年)四月八日,阿知的后裔被赐姓坂上,再到日本雄略天皇十六年(公元471年)农历10月1日,阿知的后裔又改赐姓为“大藏”。

大藏氏中的大藏春实,因功被封为征西将军后,曾在日本九州原田筑城。此后,他的后裔就世代居住在原田城。到日本天承元年(公元1131年),这支居住在原田的刘氏后裔正式以原田为姓,形成今天日本社会中最著名的姓氏家族。在日本侵华的罪恶历史中,原田氏家族一直在扮演着最不光彩的角色——血腥最重、战犯最多,如今仍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政治核心。

到如今,原田家族已传衍到刘邦的第九十三代。这支源出中国刘氏的日本原田家族,在日本九州福冈市建立了汉太公庙。他们至今保存着代代相传的族谱,注明自己的刘邦的后裔,而且按照传统的礼节到太公庙对刘邦等刘氏远祖进行定期祭祀。

据刘邦第七十一代孙、日本高桥通泰先生提供的《岛田高桥家系图》记载,这支加入日本大和民族的刘氏后裔,传到大藏春实的第九代孙大藏种直,生有五个儿子,他们的后裔分别形成五个新的姓氏:太郎大藏赖种,移居高桥城,以高桥为氏,后裔形成今天日本的大藏(姓)高桥氏;次郎大藏幸种,移居江上城,以江上为氏,后裔日本的大藏江上氏;三郎大藏种雄,以秋月为氏,是为大藏秋月之祖;四郎大藏种成,分居原田城,以原田为氏,后裔形成日本的大藏原田氏;五郎大藏种景,以波多江为氏,成为大藏波多江氏的开姓始祖。到今天,由中国刘氏繁衍而成的日本高桥氏,已传到刘邦的第七十三代。

在非嫡系皇族宗亲子弟中,有改姓氏为刘奔氏者,后逐渐分衍有筑奔氏、岛津奔氏、叶奔氏、日奔氏、王奔氏、野吕奔氏等,其“奔”字是专门特忆其奔逃之史。

唐朝时期,有刘奔氏后裔返回中原入长安留学,有留居陕西地区者,后有回复为刘氏者,亦有简化称奔氏者,今主要分布在晋、陕二省。

第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族库奔适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库奔氏,亦称科本氏,世居厄鲁特(今内蒙古西部、新疆东部地区)。后有满族、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Keben Hala。在明朝时期冠以汉字单姓为奔氏、库氏。

二迁徙分布:

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鄂温克自治旗,陕西省的延安市,山西省的保德县、广东省的广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贵港市等地,均有奔氏、滕奔氏族人分布。

三历史名人:

奔洪进:(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举人。

奔 布:(公元1937~今),达斡尔族;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自治旗巴彦托海镇人。著名广播电台编审。

毕业于海拉尔第一中学校。

1958年5月~1997年7月从事蒙话广播工作,四十年来录制六千余首民族特色地区特点的文艺节目。他编写的十四部专题节目分别获国家、省区级一等奖五次,二等奖四次,三等奖五次。

论文《关于达翰尔民族民间音乐》荣获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论文金奖,又获世界学术贡献论文金奖。论文《关于达斡尔民族民间音乐》刊登在《世界学术文库·华人卷》第二集上。

作品《声誉世界的歌唱家—记蒙古著名歌唱家宝音德力格尔荣获金质章四十周年》荣获全国文艺作品交流会上一等奖。担任责任编辑的《呼伦贝尔歌曲选》、《金色的曙光—敖尔图歌曲集》出版,这两部书曾作为呼伦贝尔书展的展品在北京展出。作品《声誉世界的歌唱家》已列入《中国跨世纪领导论坛》之中。

出版了专著《奉献者的足迹》。论文《洋溢着独特民族风味的民歌—浅论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民歌》刊登在《中华新论·全国优秀科技理论研究成果信息库》第二集上。

1998年荣获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颁发的铜片“世界名人证书”。1999年获中华人才对外友好交流中心,中华精英大全编委会颁发的铜片“中华名人证书”和“中华精英”奖章。又获世界著名机构联合庆祝1999~2000活动委员会颁发的“千年之交”纯金勋章。再获中华骄子编委会颁发的“中华骄子”荣誉徽章。

矫姓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据传说矫姓起源于古代山东地区。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矫姓是源于商朝时期,周武王灭商后,商朝末代帝辛识破了他的面目,化身成为蝉。之后,一位叫矫珩的巫师奉派前往找寻蝉,并成功将其封印。为了表彰矫珩的功绩,周武王为他改姓为矫,以示纪念。 然而,这些记载难以考证其真实性,因此矫姓的历史来历仍存在很大争议。

问题一:夜氏二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夜甲骨文暂未收录

氏的甲骨文写法见图:

后附金文写法见图:

问题二:吉氏门宗这几个字用金文怎么写 吉氏门宗

金文写法请见图:

问题三:农的金文怎么写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以后,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一格,读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进行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在文字设计中,如能充分发挥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风采,运用巧妙,构思独到,定能设计出精美的作品来。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才逐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各个时代的中国文字都有着与众不同独特的民族、民风的内涵,中国的文字史里处处深深地刻着中华儿女的智慧与勤劳。然而,现今有些人对本国文字了解甚少,而对于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投入极大的热情,却依然是个半调子。文字是国家的灵魂,为了了解祖国文字的变迁,祖国的历史,祖国的灵魂,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

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

问题四:符氏的纂文怎么写 你是不是在找“符氏”的小篆?

问题五:打表文怎么写 今有( )氏家族子孙( )现为先人( )奉上金条( )、金元宝( )、往生币( ),除赠外鬼贰佰金元宝,其余外鬼不得抢夺、滋扰。 今叩拜幽冥界教主地藏王菩萨、地府真君、五殿阎君、十殿阎君,大开圣门。诚请本土城隍、土地、山神、五道将军、护法善神,护送转交丰都冥府。 已故先人 : 亲收 冥府金元宝: 冥府钞票: 往生币: 及其它: 一切恶鬼、恶神不可争夺阻拦,如有争夺者按法敕令。谨此以黄表为证。送钱后保佑 氏宗门家人一切平安、吉祥如意、身体健康、生意兴隆、事事顺利。 已故人墓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 省 市 县(市) 年 月 日 (幽冥界教主地藏王菩萨宝印)

问题六:冷姓的甲骨文怎么写 冷字有7种写法: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还有艺术字和花鸟体。

甲骨文写法如下:

甲骨密码

令,即泠,拟声词,拟幽静山谷泉水滴石的声音。冷,篆文=(,冰)+(令,即泠,幽谷水滴声),造字本义:高山涧水结冰,气温偏寒。附 文言版《说文解字》:冷,寒也。从令声。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冷,天寒。字形采用"作边旁,令是声旁。

祝生活愉快!

问题七:文氏家谱字辈大全福建省 邝姓

一、姓氏源流

邝(Kuàng 邝)姓源出有二:

1、出自古邝国之后人,以国名为氏。据《路史》载:“古邝国后有邝氏。”古代邝国的后人,有以国名为姓,称为邝氏。

2、出自方姓,为南宗方谆之后,御赐改为邝氏。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有方氏第148世祖方谆,字愈平,因长女方淑丽被册为皇妃,方愈平受封宣城侯,食采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御赐姓邝。愈平因而由姓方改为姓邝,本应为邝氏之始祖,但愈平念其本,尊其父三七公为邝氏始祖,愈平公自己则为邝氏二世祖。

二、迁徙分布

邝氏之先,始自方姓。据《姓苑》载:“广东南海多此姓。”江南方氏支系七世祖方廷英,生三子,长子以平,讳询,号三七,改取邝姓。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邝询在宋朝廷任内侍(传达皇命的小官吏)。三月,发生“苗刘之变”,邝询忖思朝政动乱不安,于1129年4月全家南迁广东南海县大镇乡尚书朗里,构庐建业,教子成名。邝询也就是广东邝氏始祖,南海县大镇乡也就是广东邝姓发祥地。以平,生四子曰谚、让、诚、谆。邝谆生三子,长子一元、次子一声、三子一俊。邝谆1142年登进士,1146年登科,1152年膺任临安京城大尹(汉代都城行政长官称尹),1168年,诰封光禄大夫(官名,主要掌管皇室的膳食),太子太保(辅助皇太子的官),宣城侯爵。何、冯夫人荣膺正一品夫人之封。谆官居临安60年之久。1217年,元兵攻宋,邝谆上疏缓金伐元,次年被贬辞朝,带领全家南迁广东惠州河源县,1219年愤闷而死。邝谆逝世后,兄弟三人,秉承遗嘱,遵从父命,分居各处。邝一元公以世臣之子,留居河源,长守父墓。邝一声迁新会县古冈(历史上曾置冈州,州治今新会城,故会城又名冈城,新会又名冈州,古冈山在新会城附近,“古冈独松真茂盛”,是新会县八景之一),为新会、开平、台山三县邝氏之祖。邝一俊公返居南海县大镇乡。三世祖邝一声生于1155年10月2日,终于1246年7月8日。26岁登第进士,点为朝奉大夫,刑部主政,历任刑部主事、国子监祭酒、尚宝司署、钦差提督、刑部尚书,诰封太子太保、朝奉大夫等,前后达三十余年。邝谆逝世后,邝一声于1225年由河源迁新会古冈,后又迁古博里潘村甲。木房(现属开平市辖)。邝一声生二子。长子讳奎,字公昭,是开平潘村邝氏之祖。次子讳兴,字公表,生于1197年9月9日,终于1269年3月。邝公表公于宋理宗淳佑年间(1241-1252年间),由潘村迁到新宁县冲云堡忠心村(现属台山市三八镇冲云管理区忠心村)。四世祖邝公表是台山市邝氏始祖,忠心村是台山邝氏发祥地。邝氏子孙繁衍昌盛,枝繁叶茂。自四世祖邝公表至今约800年间,由第四世繁衍至33-34世,在台山有13835人,分居在全市12镇的154条自然村。(余略)邝氏流传至今,子孙己达三十多代,人口三百多万人。

三、历史名人

邝 露:字湛若(1604-1650),号海雪,明代广东南海人。工诗文,擅书法。崇祯七年(1634年)因得罪南海知县而亡命广西,曾游于岑、蓝、胡、侯、盘五姓土司,受瑶族女将云郸娘聘为书记,有机会深入了解民族风情、山川地貌、古迹名胜、珍禽异兽、趣事轶闻,写成《赤雅》一书,对研究广西古代少数民族及山川古迹有重要参考价值。南明唐王时任中书舍人。永历帝时出使广州,清兵入城,抱古琴、古器、古籍自尽。

邝 福鹤置现剩明代宜章(今湖南宜章)人,永乐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其父邝子辅任过安福县令,后任句容县教谕(学政官)。《明史・邝复》记载了邝子辅批评教育邝傅墓适隆Z肝人处世勤勉、廉洁、端正、谨慎,对父母十分孝顺。他的父亲邝子辅是句容教官,他对邝>>

问题八:畅字用藏文怎么写,或是其他的好看的字体(金文,甲骨文)!加急号 有疑问请追问,满意请顺手采纳,点击左下角按钮采纳为满意答案,谢谢

南朝诗人范云,族谱网

范云(451~503年),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南朝文学家。范缜从弟,子范孝才。范云六岁时随其姑父袁叔明读《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