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姓的来源于是什么??
关于庹姓起源有不同的说法,一说出自熊姓,一说出自度氏,一说源于田氏。
庹姓来源说法不一,四川省传说是庹姓原为度姓,为古巴人(賨人)七姓之一改姓而来;
湖南传说是明洪武三年大庸土家族土司田虎作乱,事败后其长子田宗朝避乱由田改庹。但综合各地传说,庹姓族属为土家族无疑。由于历史上土家族长期隐瞒民族成份,庹姓散至各地后,大部分已定为汉族,只有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区的庹姓被界定为土家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
扩展资料:
庹姓名人有贵州省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庹文升(湖北郧西人);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庹震(河南方城人);重庆庹氏书画馆馆长、书法家庹纯双(重庆铜梁人);台湾影视演员庹宗华、庹宗康(祖籍湖北松滋)。
如今庹姓分布于四川、重庆、湖南、湖北、贵州、云南、河南、陕西等省,据考证,大都迁徙自四川。
全国庹姓以湖南澧水流域为多,人口达一万六千余人,其中以慈利、大庸和澧县居全国之首。民国初年,慈利人庹遵称为避军阀混战,闭门读书,自题枳园对联云:积敢言材,能免斧斤终是福:国何比大,不分畛域自然宽。《吴恭京〈梅晦堂联话〉卷十三》。
参考资料:
天河口,位汉江上游北岸,天河出口处,距郧西县城24公里。街道沿狮子头岩下,南北向而立。长约1华里。河口西岸海拔180米,据庹氏家谱载:元称“天桥河口”,又名“柳树沟”。清咸丰三年(1853)发水,冲毁码头。同治年间上街属郧西,下街属郧县,此制沿至民国末期。
天河口为郧西第一大水路通道,各类进出物资在此装卸集散。船舶上通安康,下通武汉,居民以水为生。清末民国年闻,市面繁荣,有茶馆、酒店、栈房、熟食、杂货、糕点、染坊、油坊、药铺、粮行、邮政、炮铺、银炉、屠宰、船运、缝纫、白铁铺等行业20余家,民国中后期,增至30余家,并设有亚细亚煤油公司。农闲季节,农民人市摆摊设点者尤多,民国十年(1921),汉江大水,比咸丰三年水位高3市尺,中街被淹。民国二十年后,天河又恢复繁荣景象,年吞吐物资约300余吨。输出以桐油、药材、火纸、龙须草、毛皮、猪鬃、柿子等大宗土特产为主。进口煤油、食盐、布匹、百杂货、大米等。港口常年停船30余只,有船帮20余户,船工80余人。民国三十年后,抗日战争紧张阶段,国民党16军医院、被服厂、五战区军需九分站运输队曾驻此,生意兴隆。解放前夕,水运及各类商业杂匠达200余户。
解放后,天河口全归郧西县辖。因实行土地改革,户户分地,农民响应上级号召,大多弃商务农,市场极不景气。两郧公路通车后,陆运逐步代替水运。20世纪70年代末,丹江口水库竣工,汉江水位上升,机帆船取代木船,加上襄渝铁路动工,天河口港水运又一度繁忙,市场又活跃一时。1983年名月1日汉江发大水。比民国十年高3市尺,水位178592米,水漫杨泗庙院内1市尺。1981年天河口从狮子头山腰挖断,河水改道,原有河湾筑坝改田养鱼。1986年在原天河口修筑沙坝竣工,坝内修养鱼塘。
庹姓的来源于是什么??
本文2023-10-09 19:02:1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13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