鄚天赐的受泰入侵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3收藏

鄚天赐的受泰入侵,第1张

1与郑信失和

河仙收容暹罗流亡王族:1767年,暹罗遭受缅甸入侵,阿瑜陀耶王朝灭亡,王族昭翠等逃到河仙,以求鄚天赐援助他们复国。适值郑信起兵驱逐缅甸军,成为暹罗新国王。为了斩草除根,郑信向鄚天赐要求交出阿瑜陀耶王朝流亡王族。

鄚天赐对郑信的试探:鄚天赐则对郑信存有戒心,“素知彼奸计,将有自大之策”(武世营《河仙镇叶镇鄚氏家谱》),便派出水师在曼谷对出水域窥探虚实。(学者戴可来认为,或许鄚天赐受了儒家的正统观念影响,或者受旧阮的外交政策所影响,故此意图恢复阿瑜陀耶王朝,与郑信为敌。)不料,河仙水师遇上飓风(西方传教士Corre说河仙军遭暹罗军击退),唯有撤回。自此,鄚天赐与郑信的关系便转趋紧张。其后,1769年,鄚天赐再次派遣战船攻打暹罗,但并不凑效,河仙军队更因遇上瘟疫而仓卒撤回。

2郑信的攻占河仙

郑信举兵进攻河仙及鄚天赐出逃:1769年及1770年,鄚天赐正忙于征讨郑信之际,河仙内部郤爆发了两起动乱,虽然最后都被鄚天赐所平,但亦导致河仙元气大伤。而暹罗方面,经郑信平定乱局后,已经“锐气正盛”,有意入侵河仙。1771年,郑信入侵河仙,鄚天赐率领军民与之“相持十余日,城内一人挟作十人之役,尚不能充数。军疲将困,而无退心,决守死战。”但因暹罗军利用“西洋石机铳射伤我军甚多”,鄚天赐军已无力抵抗,而他先前向旧阮嘉定要求援军,又遭驳回。于是,在全线溃败的残局下,鄚天赐只好登船挑到嘉定逃亡。河仙遂被郑信所占领。

3旧阮的干涉与郑信退兵

在河仙遭受郑信侵占的同时,旧阮辖地内爆发西山之乱,对旧阮政权造成巨大威胁。1773年,旧阮朝廷为了能专心平定西山之乱,去除后顾之忧,便先维持河仙及南方的安定,派军攻击郑信军队。经过一轮外交交涉后,郑信才同意撤出河仙,鄚天赐乃得以返回河仙。

福建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公司电话0591-38250082,该公司在爱企查共有4条****,其中有电话号码3条。

公司介绍:

福建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是2005-05-19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成立的责任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福州市仓山区金山街道浦上大道216号福州仓山万达广场C区C1#楼21层16办公。

福建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郑信贵,注册资本50,000万(元),目前处于开业状态。

通过爱企查查看福建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更多经营信息和资讯。

中华古代几千年历史,创造了十分灿烂的文明成果,因此,古代周边的小国,那都是中华几千年的藩属国。他们不仅学习中国文化,使用中华文字,接受中华保护,更是以小中华自居,很多小国甚至与中原没有多大区别。因此,很多时候一旦战乱,很多古代中国人就会选择到这些地方去避难,如泰国、日本、朝鲜等。

如现在泰国前总理英拉家族,那就是中国一位叫做丘志勤的人,在清朝迁移过去的。现在的泰国王室,那祖先更是中国人郑信。而在韩国,有位总统,叫做卢泰愚,于1988年至1993任韩国总统,是韩国民主化的第一人,可以说属于现代韩国之父的人物,其在位期间积极推动跟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而且在2000年亲自率领使团,跑到山东卢县去祭祖,到姜子牙故地寻根问祖。而且其坦诚的说:自己的祖先就是姜子牙。据其回忆,小的时候,父亲就让他背诵家谱,而家谱上写明,自己的祖先是姜子牙,而且自己以是姜子牙后代而感到自豪。很多人不理解了,这位姓卢,怎么姜子牙是他祖先呢?

据卢泰愚介绍,其家谱中说,自己的远祖是姜子牙的第11代子孙,之后搬迁到山东卢县居住,以县名为姓,开始姓卢。后代是高官辈出,到了唐朝时期,安史之乱爆发,到处是战火,民不聊生。此时,有个刺史叫卢惠的,率领了自己的族人迁徙到了当时的朝鲜半岛的光州地区居住。因为来自大唐的汉人,受到国王的重视,被封为大官。

而且卢氏成为汉国古代的名门望族,大人物辈出,就拿现代来说也是,在卢泰愚总统后,还有个卢武铉总统,那也是姜子牙的后代。卢泰愚带领侍从,妻子还有子女,当时在在卢庄村郑重地祭扫了卢王墓,虔诚地植下了纪念树。后在归国途中,还去青岛祭拜了始祖姜太公庙和姜子牙的衣冠冢。

泰国王室就以郑为姓

  10月13日,泰国王室发表声明,国王普密蓬于当天病逝,享年88岁。德高望重的泰国普密蓬·阿杜德国王去世了,泰国举国哀戚。但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这位泰国王朝的第九位国王(即拉玛九世),有一个中文名字,叫郑固。不仅是拉玛九世有中国名字,所有拉玛王朝的国王都有一个中文姓名。比如拉玛一世叫做郑华,拉玛五世叫做郑隆。为什么这些泰国国王都姓郑?

  这要从拉玛王朝的开国国王拉玛一世说起,他当时向清朝皇帝上书时,就自称是中国人之后,中国名字叫郑华。

  拉玛一世的政权是从一位中国人手中夺取。这位中国人,就是被称为泰国吞武里大帝的郑信,1767年至1782年在位。

  郑信这个中国又是如何当时泰国的国王?郑信是中国潮州人后裔,他的父亲,《清史稿》考证名叫郑昭。明清时期,福建、广东不少民众下南洋谋生,郑昭应该也是去南洋大军中的一员。

泰国吞武里大帝 郑信像

  虽然在史书上认为郑信是中国人,不过准确来讲,他其实是个中泰混血而,他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泰国人。

  去到泰国不久后,郑信的父亲去世,他被暹罗国财政大臣收为养子,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学会了泰文、华文、越文。郑信长到13岁时进入宫廷,初任皇家侍卫,后升至侯王。1758年,年仅24岁的郑信就被晋升为哒府太守。

  当时的东南亚各政权混战,尤其是缅甸与泰国征伐不断,这种仇怨,其实今天依然存在。

  1766年,缅甸军队进犯暹罗,暹都被围困了一年零二个月之后,于1767年4月失陷。大城沦陷,郑信率领一小支军队冲出了城市,在起兵反抗缅甸侵略中崭露头角。

  1768年12月28日,年仅34岁的郑信被拥立为王,建立了吞武里王朝。随后郑信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于1770年统一了暹罗全国,并先后征服了今天老挝、柬埔寨等许多地方,奠定了今天泰国政权的基础。当时清朝与缅甸一度处于战争状态,为取得清朝的援助,郑信以中国人后裔身份与清朝修好,泰国成为清朝的属国之一。

  但按照泰国史书记载,郑信晚年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他与佛教寺院关系紧张,据信他命令寺庙将他作为神来供奉,但遭到寺庙方面的拒绝。当时,灾害频仍,民不聊生,郑信则铁血镇压,于是民怨四起,反叛不断。

  1782年,暹罗发生兵变,郑信被废黜,他请求剃发出家,不过并未被允许。当时正在与越南作战的拉玛一世听闻政变,迅速与越南达成和解,回到暹罗,处死了作为太子的郑信之子,平息了叛乱。

  随即他又下令处死郑信。按照泰国王室的记载,1782年4月10日,郑信被公开斩首,他临刑前曾要求与曾为亲信的拉玛一世对话,但遭到后者的拒绝。但据越南史书记载,郑信则是按照惯例被鞭子抽打致死。

拉玛一世

身着清朝官服的拉玛四世

  拉玛一世随即登基,“拉玛”,即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罗摩,即代表神化身在人间进行最理想统治的君主,由此开创了延续至今的泰国王室。

  现在的郑王庙,则是为郑信而建造。1955年泰国政府决定将12月28日郑信加冕称王的这一天定为郑王节。梁启超先生在其著述的《殖民伟人传》中,才将郑信列为第一位重要的华裔人物。

  当然,也有历史学家认为,所谓郑信晚年的暴虐统治,只不过是新政权为取得政权的合法化,进而妖魔化郑氏王朝。但为了避免清朝以篡位进行问责,1786年,拉玛一世自称郑信之子郑华,遣使赴清朝朝贡,不明就里的乾隆皇帝册封他为暹罗国王。

  拉玛一世还有穿着清朝郡王服饰的画像。说起来,他在血统上与中国也有渊源,他父亲是泰国本地人,但母亲被认为有部分华人血统。

  由此,泰国王室就以郑为姓。

德高望重的泰国普密蓬·阿杜德国王去世了,举国哀戚。但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这位泰国王朝的第九位国王(即拉玛九世),有一个中文名字,叫郑固。

普密蓬国王深受泰国民众爱戴

  

   这并非一些外国人时髦地取个中文名,而是泰国王室与中国确实有着很深的渊源。事实上,泰国拉玛王朝都以郑为姓,其开国国王拉玛一世,中文名郑华,他当时向清朝皇帝上书时,就自称是中国人之后。

因为拉玛一世的政权,是从一位中国人手中夺取。

  

   这位中国人,就是被称为泰国吞武里大帝的郑信,1767年至1782年在位。

   郑信又名郑新、郑国英,他的父亲,《清史稿》考证名叫郑昭,应该来自中国潮州一带。明清时期,福建、广东不少民众下南洋谋生,郑昭应属其中之列。

  

   尽管在史书上,郑信被认为是中国人,但更准确地说,他父亲是中国人,他本人则为中泰混血。

当时的东南亚各政权混战,尤其是缅甸与泰国征伐不断,这种仇怨,其实今天依然存在。

  

   郑信在起兵反抗缅甸侵略中崭露头角,并先后征服了今天老挝、柬埔寨等许多地方,奠定了今天泰国政权的基础。当时清朝与缅甸一度处于战争状态,为取得清朝的援助,郑信以中国人后裔身份与清朝修好,泰国成为清朝的属国之一。

但按照泰国史书记载,郑信晚年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他与佛教寺院关系紧张,据信他命令寺庙将他作为神来供奉,但遭到寺庙方面的拒绝。当时,灾害频仍,民不聊生,郑信则铁血镇压,于是民怨四起,反叛不断。

  

   1782年,暹罗发生兵变,郑信被废黜,他请求出家为僧,但未得到允许。正在与越南作战的拉玛一世听闻政变,迅速与越南达成和解,处死了作为太子的郑信之子,回兵暹罗,平息了叛乱。

他随即下令处死郑信。按照泰国王室的记载,1782年4月10日,郑信被公开斩首,他临刑前曾要求与曾为亲信的拉玛一世对话,但遭到后者的拒绝。但据越南史书记载,郑信则是按照惯例被鞭子抽打致死。

  

   拉玛一世随即登基,“拉玛”,即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罗摩,即代表神化身在人间进行最理想统治的君主,由此开创了延续至今的泰国王室。

现在的郑王庙,则是为郑信而建造。

  

   当然,也有历史学家认为,所谓郑信晚年的暴虐统治,不过是新政权为获取合法性的妖魔化。但一个事实就是,郑信创建的吞武里王朝昙花一现,却为拉玛王朝长久统治奠定了基础。

但为了避免清朝以篡位进行问责,1786年,拉玛一世自称郑信之子郑华,遣使赴清朝朝贡,不明就里的乾隆皇帝册封他为暹罗国王。

  

   拉玛一世还有穿着清朝郡王服饰的画像。说起来,他在血统上与中国也有渊源,他父亲是泰国本地人,但母亲被认为有部分华人血统。

由此,泰国王室就以郑为姓。周润发在《安娜与国王》中饰演的,即拉玛四世,中文名郑明。从郑明开始,暹罗开始与全面与西方接触,他还曾与林肯通过信笺。

  

   拉玛五世中文名郑隆,普遍认为是现代泰国的缔造者,后世尊称朱拉隆功大帝。

拉玛九世就是当今的普密蓬国王,在位88年,是古往今来统治时间最长的国王。

如今,泰国总理换了33个,泰国国王才换了9个,而这9个泰王每个人都有一个中国名字,为啥呢?这事要从1782年说起。那年,清朝道光帝刚出生。但泰国历史上最受人敬仰的“五大帝”之一郑信已经老糊涂了,且患有精神疾病,工作屡屡犯错,百姓一闹饥荒,他就拿高官开刀,惹得一票大臣怨气冲天。时间长了,郑信麾下大将军通銮实在看不惯,决定开除国王。通銮三下五除二就把郑信一脚踹开,一屁股坐上王位,自称拉玛一世,登基称帝后迁都曼谷。自此,泰国进入曼谷王朝,现任泰王为拉玛九世。

泰国历史上的“五大帝”之一郑信,的确姓郑。因其爹具有中国潮汕民系血统,于清朝雍正年间移民到泰国。而郑信凭着这层中泰混血儿的特殊身份,在早年打江山路上,同中国清朝建立宗藩关系,共同把缅甸收拾服帖后,才坐稳王位。

奇怪的是,挤走郑信后,拉玛一世完全没必要改名换姓,他怎么非要自家爷们儿都起个郑姓中国名字呢?因为心虚。

凡事名不正言不顺,就心虚。其实,每一任泰国国王必须信佛,且必须到庙里修行完毕,才能登基称王。而这拉玛一世就是在郑信去庙里当和尚修行期间结实的好兄弟,他这一脚踹飞郑信,有点插兄弟两刀的意思。因此,为了心安理得坐稳江山,这拉玛一世就上书给当时的清朝皇帝乾隆,撒谎自称其为郑信之子,名叫郑华,情深意切地表忠心,希望继续建立百年好合宗藩关系,请求清朝册封。清朝乾隆皇帝能享受到一位遥远海边国王这等高档马屁,自然是拍手叫好一口就答应了。自此,拉玛二世、拉玛三世上台后,都会上书清朝请求册封,目的就俩,一来让自己名正言顺地继承郑信江山,二来和大国搞好关系永以为好也嘛。

到了拉玛四世在位期间,泰国和清朝断交。这位拉玛四世是个妙人,他本来是太子,第一位继承人。但他去寺庙当和尚修行期间,迷上了佛经,于是20岁那年就真的出家为僧。这下,王位只能由异母兄弟继承了。等他当了27年和尚后,拉玛三世郑福临终遗言是必须把泰国托付给他。于是拉玛四世郑明47岁登基称王,64岁离世,期间共有35位妃子及82个子女,成为泰国王室拥有最多子女的国王。

起初,拉玛四世和清朝好得很,好到甚程度?堂堂一个国王穿着清朝官服玩自拍,这是清朝忠实粉丝吧?猜错了!自鸦片战争后,这拉玛四世就已主动切断与清朝往来。这不难理解,自打英国人炮轰开亚洲大门后,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清朝气数已尽。这泰国国王自然不傻,掉头就去和英国人手拉手了。但他们给自己起一个中国名字的嗜好还是当作传统留了下来。

如今的泰国国王为啥还整个中国名字?非要刨根问底的话,大概是因为他们身上也流淌着一部分中国血液吧。据称,拉玛一世出生在泰国福建人社区阿瑜陀耶,其母亲是福建人。如此看来,不管是泰国五大帝之一郑信,还是现在拉玛九世的祖辈父辈,都和中国沾点亲带点故呢。

一、郑姓流源 郑姓是当今中国第二十三大姓,在台湾是第十二大姓。 郑姓出自姬姓,发祥地为郑国,是黄帝的后裔。在中国的早期历史上,郑姓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五千多年前,轩辕皇帝以姬水为姓,建都有熊,后来春秋时期的郑武公、郑文公也在有熊建立国都。黄帝的第五世孙后稷是郑姓的血缘始祖。黄帝的第19代孙姬昌是商朝的西伯,姬昌的儿子姬发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成为周武王。所以郑氏就是周朝王室的后裔。 公元前807年,周宣王姬静封他的异母兄弟姬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为三等诸侯国的国君,国号"郑",郑国诞生。姬友因此被称为郑桓公。到周幽王的时候,郑桓公担任司徒的职务,掌管教化。因为见到周幽王昏庸无道,宠幸褒姒、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激化、内忧外患交织,预感将要发生变乱,郑桓公就向太史伯请教自保的办法,太史伯认为洛水以东,黄河以南的地方土地富饶,交通方便。桓公听了太史公的建议,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了那里。后来,郑桓公死于“犬戎之乱”,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史称"虢郐寄孥"。次年,西周王室发生了"犬戎之乱",桓公为国捐躯,其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后来,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功灭虢、郐,建立新的郑国。郑国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他的国人就用国名作为姓氏,子孙播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郑氏。 二、郑姓始祖世系 郑姓始祖世系如下: 黄帝→玄嚣→峤极→高辛→后稷→不窟→鞠陶→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俞→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 父→公季→西伯昌(周文王)→武王发→成王诵→康王钊→昭王瑕→穆王满→共王医扈→懿王燮→夷王燮→厉王胡→共和行政→宣王静→封姬友(郑桓公)于郑。 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国灭亡后,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 制(今荥阳西) 祭(今河南郑州东)和陈(今河南淮阳) 宋(今河南商丘)之间,为纪念故国,相继改姓为郑,自此,郑姓诞生。 三、迁徙分布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的荥阳市后到新郑市。在战国时因为韩国所灭,便散迁到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间。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荥阳。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郑氏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明清之际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闽的。郑氏移居台湾,始于郑成功;播迁至海外,始于清朝,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博经堂”和“通德堂”:都与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有关。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史称郑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乡高密县设立一个“郑公乡”,又扩建他的门闾以通车马,称之为“通德门”。 “安远堂”:汉宣帝时,郑吉为侍郎,那时外侮屡屡来犯,郑吉打败了车师,使日逐投降。于是皇帝提他当司马。为了西方国境的安全,又派他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 郡望 荥阳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荥阳县,下辖包括开封在内八县。荥阳郑氏最早的居住地是开封县,即今天河南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一带。 洛阳:我国古都之一。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18里。 , 高密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高密。相当今山东高密一带。 雍州:东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狄道。 南阳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宛县。 四、家乘谱牒 郑姓家谱见于记载的是《新唐书经籍志》里收录的《荥阳郑氏家谱》一卷。 河南:荥阳大里村郑氏家谱、荥阳郑氏宗谱、岩镇郑氏迁出宗谱一卷、郑氏传家谱、续修白华郑氏宗谱、郑氏族谱、郑氏宗谱不分卷、郑氏宗谱一卷 河北::丰南郑氏五门家谱二卷, 丰南郑氏家谱十六卷 , 郑氏家谱一卷 江苏:郑氏宗谱一卷、云阳郑氏宗谱二十卷、扶风郑氏宗谱四卷、兰陵郑氏宗谱三十卷、东山郑氏世谱八卷首一卷、萧山郑氏宗谱十二卷 浙江:镇北龙山郑氏宗谱十四卷首二卷末二卷、慈溪鞍山重视重修宗谱二十四卷、慈溪灌东郑氏宗谱十卷、兰溪郑氏宗谱十九卷 安徽:峰阳郑氏家谱不分卷、祁门奇峰郑氏本宗谱四卷、郑氏宗谱十三卷、桐城郑氏宗谱、桐西郑氏宗谱、礼仪堂郑氏宗谱、郑氏宗谱一卷 福建:南湖郑氏宗谱、石井本郑氏宗族谱、石井本宗族谱、郑氏世代谱、桃源郑氏族谱二卷、桃源郑氏族谱、四城郑氏家谱、荥阳堂郑氏家谱、荥阳郑氏宗谱、岩镇郑氏迁出宗谱一卷、郑氏传家谱、续修白华郑氏宗谱、郑氏族谱、郑氏宗谱不分卷、郑氏宗谱一卷 六、历史名人 郑桓公:得姓始祖。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郑地即郑桓公。后来,郑桓公的子孙以国为姓,从此就开始有了“郑”姓。郑桓公就是郑姓的始祖。 郑武公:郑桓公子,东迁始祖。 郑庄公:郑武公子,春秋初年,王室衰弱,诸侯崛起,竞相争雄。郑庄公继位后,首先安定国内局面,然后利用巧妙的外交战略和高超的军事谋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由此拉开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促使中国进入了大国争霸时期。郑庄公墓位于河南省新密市。1987年3月4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郑旦: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即西施。经过训练,到吴国作内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 郑国:战国末期韩国人,水利专家。 出任关中史官,开凿灌溉渠,称为"郑国渠"。 郑当时:西汉名臣。 郑吉(?~公元前四十九年):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活跃于西域,是在前汉对外战争中活跃的典型武将。郑吉的势力冠于西域,以都护骑都尉的身份效力。此外,汉也封其为安远候,并建立乌垒城,行使对西域的镇抚。随着其在汉经营西域时所建立的功绩,他也成为西域都护这职位的第一人。《汉书》卷七十《郑吉传》、卷九十六《西域传·上》“安远堂”:汉宣帝封郑吉安远侯,得安远堂。 郑玄:东汉经学家,创立郑学。“博经堂”和“通德堂”:都与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有关。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史称郑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乡高密县设立一个“郑公乡”,又扩建他的门闾以通车马,称之为“通德门”。 郑羲:北魏重臣。 郑畋:(825-883),字台文,荥阳(今属河南)人。晚唐宰相,以书生意气破黄巢起义军。今存诗十六首,多七言绝句。 郑虔: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 郑注:唐朝尚书,本姓鱼,冒姓郑。 郑买嗣(860-909):唐末五代初大长和国一世国王。郑回七世孙。初为南诏清平官,南诏王隆舜时官至侍中,南诏末代王舜化贞时为相。公元902年(唐昭宗天复二年,南诏中兴五年),杀舜化贞及南诏家室,自立为王,国号大长和国。公元909年卒。 郑樵:南宋史学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余部书作。 郑思肖(1241—1318):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兼长诗画,他画兰不画土根的故事早已流传人口。相传在明末苏州承天寺古井里发现的郑思肖《心史》,顾炎武就为此写了《井中心史歌》。 郑光祖:元代曲作家。 郑成功(1624一1662):明末名将,著名的民族英雄。本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南安人。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清兵入闽,起兵反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郑和:明航海家。本姓马,明成祖赐姓郑。 郑燮:号“板桥”,清代画家。 郑信:泰国国王,又名郑昭。泰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创始人,泰国称为披耶达信王或达信王。 郑周永:韩国现代集团的创始人,出生在朝鲜的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经过不断的努力,使自己从一个移民劳工变成韩国最大商业集团的创始人。朝鲜战争结束之后的建设和六十年代的工业化发展给郑周永带来一个又一个获利丰厚的合同,他把自己的事业发展到汽车、轮船和机械制造,还有半导体与电子产品。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使郑周永雄心勃勃地参加1992年总统竞选,但未能当选。自从1998年金大中总统上台执政,郑周永赶了一群牛走过板门店,并给朝鲜送了一船粮食,领导韩国商界扩大与朝鲜的联系,对南北朝鲜改善紧张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鄚天赐的受泰入侵

1与郑信失和河仙收容暹罗流亡王族:1767年,暹罗遭受缅甸入侵,阿瑜陀耶王朝灭亡,王族昭翠等逃到河仙,以求鄚天赐援助他们复国。适值郑信...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