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了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的名臣张廷玉,为何最后却被抄家?
乾隆抄袭张廷玉的家,很好地诠释了儿子和父亲之间莫名其妙的竞争,乾隆这样做是为了证明雍正的错误。
乾隆十五年(1750年),经九卿同意,乾隆皇帝下令剥夺了张廷玉享受太庙的权利。不久,他又命令钦差大臣德保前往张廷玉的家乡,没收康雍乾三代皇帝赐给张廷玉的所有礼物。
为了夺取皇家赏赐,其实乾隆皇帝早在德保出发前,就已经告诉他要 "仔细 "寻找张廷玉的 "赃物 "和 "证据",因此,一场以追讨皇家赏赐为名的没收行动就此展开。
但经过数百名官兵挖地三尺,几乎把张廷玉翻了个底朝天,不仅没有找到任何物品,更没有找到证据,连张廷玉保留多年的奏折、书籍、书信,甚至连一句不尊重皇帝的话都没有,全都是 "感激不尽的皇帝"、"皇帝万岁 "之类的细语。
这样的结果,不仅让负责抄写的钦差大臣德保佩服张廷玉的谨慎,也让乾隆皇帝十分尴尬,为了打圆场,他不得不骂德保在谕旨中误解了自己的意思,擅自给张廷玉进行抄写。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没有乾隆的叮嘱,德保怎么敢对张廷玉这个三朝老臣如此无礼?乾隆之所以命令德保这样做,是为了向已经去世多年的雍正证明,张廷玉并不是这样的 "纯臣",而是他的父亲看错了他。更深层的意义是证明他比他父亲更优秀。
说实话,张廷玉最后提出的退休要求有点过分。因为今年是乾隆15年,乾隆的长子永璜去世,皇帝处于丧子之痛,作为三朝元老不懂得关心晚辈,还倒霉,按照乾隆那种不讲理的性格,没削他也是大命。
但回来后,乾隆的心思其实并不大,作为伺候你家祖孙三代的老人,怎么说也不能把别人当成一般的汉臣,用什么来配享庙会就干死的活,一点人情味都没有。
很多古装电视剧一旦牵扯到官府,肯定少不了抄家大戏,即使是看戏的,对这样的戏份也看得畅快淋漓,大呼过瘾,一队人捧着圣旨或者拿着令牌就能三下五除二将某人家抄个底朝天。
这一些被抄家的基本上不出两类,一是谋反,一旦查出来就是灭族之罪,不论轻重都是一网打尽。一是贪污,这个根据贪污数量而决定,但是能混到抄家的份上肯定不会少。没有能力和魄力详作反贼或者贪官是不可能的,而被查出难度肯定更大。
先说贪污,平庸、胆小之人肯定没有能力做到被抄家的份上,他们势力也小,小打小闹基本上追回脏银,罚款罢官免职完事,甚至优势充其量罚俸了事。真正的祸害是那一些大贪巨贪。
这一些人盘根错节,根基非常稳固,朝廷的法令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存在,即使皇帝三令五申的禁贪,依然都屡禁不绝,随着明清皇权制度的加强,对贪腐之人动辄处以极刑,但是一样因为皇权的集中,使得地方上对皇室宗族权力的制约非常有限,这一些人都目无法令,肆意妄为。
官员就代表皇权,或者说是皇权的具体执行者,官官相护,形成保护伞,在平民眼中这一些都是一样头面的人,只好一个个敬而远之,官员们都自然有恃无恐,如同癌细胞一样慢慢蔓延开来,逐渐形成风气。
长久以往,上行下效,整个帝国开始自上而下的形成系统性的贪腐纽带,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个通过门宦、亲族、同乡等关系结成贪腐者联盟,对御史言官监察系统具有天生的免疫能力。
当成了气候,即使是皇权也不得不考虑动这一些贪官的后果,譬如乾隆时候甘肃监粮案,整个衙门系统都坏得一塌糊涂,乾隆不得不考虑追责的界限,毕竟他还需要有人替他收税、监管万民。
即使那一些实在穷凶极恶、无可容忍的大贪,往往落得抄家灭族之灾,但是执行起来依然要考虑各种乱七八糟的因素,祖上功劳,本人功劳,门生鼓励的关系这一些都是影响最后决定的因素。
至于最后执行抄家,依然不会是那个令牌或是圣旨就能完成,毕竟官场有一些不倒翁,今天犯事明天又被重任,后天发现前天的圣旨下错了是个冤案,被人冤枉的,这一些就会陷入尴尬境地。
于是,这一些重案往往会严谨细微、好多衙门一起会审,六部军机处等均无异议才可能执行,当这一些走完,最后还要看皇帝个人喜好,犯事的大臣是不是还有用处,家人是不是有功,是不是皇亲国戚等。
排除这一切,终于得到圣旨去给某人抄家,这已经过了好久。
而谋反呢,一旦坐实基本上没人会姑息,自皇帝一下都会严惩不贷,而且速度会非常快,不需要多麻烦就定案,然后一道圣旨抄家株连九族,官员执行也迅速,不然真的反了,受到的危害更大。
有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皇帝、雍正皇帝。
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努尔哈赤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大业,对后来满族共同体的形成,对加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辽东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皇太极: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注意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确定满族族名,建立清国,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后来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康熙皇帝: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平定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雍正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扩展资料:
家谱名称繁多,大致有宗谱、世谱、族谱、家乘、祖谱、谱牒、宗谱、会通谱、统宗谱、支谱、房谱等称法。皇帝的家谱称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家谱为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为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产物。
家谱为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能够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相传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家谱是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为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族谱
-努尔哈赤
曹家曾四次接驾康熙却被雍正抄家!下面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缘起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写了场大火,火起葫芦庙,烧了整条街,脂砚斋批注道:“写出南直招祸之实病。”这实病指的是一场严峻的政治局面,那就是雍正元年朝廷清查江南亏空。雍正这把火烧垮了江南许多大户,随着曹家最大靠山李煦倒台,曹家开始走向没落。
李煦因父李士桢而荣。李士桢原姓姜,明朝兵败被俘,押送辽东,后被清朝武英郡王阿济格手下李西泉收为养子,改姓成为满洲人。再后来李士桢与曹振彦(曹雪芹曾祖父)跟随多尔衮、阿济格征战四方立下战功成为满族人的包衣奴才。
康熙年间受康熙赏识,李、曹两家发展为豪门大户,并且两家还是联姻关系,曹雪芹的奶奶就是李喣的堂妹,嫁与曹寅做续室。
兴盛
康熙出天花,有两个女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才得以脱险,最终坐上了皇位。天花,当时是清朝入关后第一大敌,清朝很多皇子皇孙都死在这上面,当康熙出天花时,众多宫女畏之蛇蝎,认为康熙再无生望,这时两个女人站了出来。
一个是李喣的生母文氏,一个是曹寅的生母孙氏,两人都是康熙的保姆(乳娘),两人把康熙带到西华门外的一座宅邸进行避痘(福祐寺),隔离期间,如同亲子一样的照顾,最终避痘成功。《圣祖廷训格言》中记载了康熙晚年对这件事的回忆:“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姆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此朕六十年来抱歉之处。”
康熙逃过死劫,对两个保姆非常感恩和敬重,因此在坐上皇位后,封其子为皇帝侍卫,并安排了织造和盐务的肥差。康熙六次南巡,其中四次住在两家,借南巡之际拜见有救命之恩的乳母。尽管康熙是一片孝意,但接待花销也相当惊人,为此两家也留下了巨额亏空。
康熙知道亏空有自己的成分在内,因此对亏空采取了纵容、容忍的态度,这因此造成了亏空的恶循环。下面的官员贪腐成风,借国库银子来充实接待皇家的颜面,国库越空虚,官员越要借,不借还不行,谁都没法拿自家的财产来满足接待费用。
即使康熙作为明君,也无可奈何,因为自己才是这场亏空的源头。这场亏空,无异于悬在头顶的利剑,是朝廷巨大的隐患,康熙决然扶持了雍正这个“孤臣”起来。说穿了,康熙选择了雍正的目的就是要对付这场亏空,只有雍正的刻薄才能达成目的,也只有雍正的铁血才能最终扭转局面。
衰败
雍正整顿吏治,清查亏空,不需要任何理由,首先就是从肥差织造、盐务开刀,至于花在康熙身上的钱,雍正只当成臣子对主子的孝敬,要以康熙为护身符,谁都不行!可以给你时间去筹措银两,补不上亏空,那就抄家,这就是雍正打的算盘,也就是康熙的意图。
李煦首先遭殃,成为了第一个被抄家的人,起因是一个替王修德到关外挖掘人参的求情的奏折,这份奏折随着康熙驾崩落在了雍正的案头上,这正好触动了雍正的杀心。奏折中李煦自承自己在朝廷中还有很多亏空,却又跑去替王修德求情,这明显是想以“法不责众”的意图来对付清理亏空的实行,雍正干脆“枪打出头鸟”,拿下了李煦。
李煦这时其实是曹家的实际监护人。曹寅、曹颙去世后,康熙下令李煦从曹宣儿子中选择了曹过继给李夫人为子(曹寅之妻),成为曹家新的当家人。曹这时尚年幼,因此曹家的亏空是李煦经康熙同意用盐务银子填补起来的,可见李煦在曹家的作用。
李煦曾送过5个女孩子给老八允禩,这被雍正唤作“阿其那”的兄弟,在雍正继位后过的确实“猪狗不如”,李煦因此事受朝廷查办赫寿被牵连,虽被雍正赦免了杀头之罪,但发配打牲乌拉让李家彻底走向了没落,这时曹家最大的靠山倒了。
曹家同样因为在九子夺嫡中站错了队伍被雍正仇恨,曹家多次保过老八允禩,这在雍正胜出后自然处在了清洗的队列中。
曹家明面的罪只有三条。
1、曹家为迎接康熙所造成的居额亏空,后来这亏空越来越大,到曹之时根本没有能力将亏空补上。
2、曹进京押送龙衣时,勒索驿站罪成,被判赔偿。
3、在获得雍正同意三年内填补亏空之后,曹变卖财产,东拼西凑去弥补亏空的数目,却被人举报转移财产。
三罪并罚,雍正命令抄家。
这抄家最重之罪还是落在亏空上,而且曹家并无实力能够填补上这笔数目,因此勒索驿站、转移财产都不过是在为抄家造势而已,但要究其根底,最大的罪其实在九子夺嫡中站在了老八一边。
站队是场赌博,曹家最终成为了输家,失去了手上所有筹码,加上雍正本就是个重利轻情义的人,即使年羹尧这员大将也最终落了个鸟死弓藏的结局,曹家被抄家也就不足为奇了。
说到底,曹家的没落还是改朝换代的结果,曹家讨好了康熙,却不合雍正之意,成了统治的牺牲品,即使没有亏空,为了填满当时的国库,李、曹两家还是在劫难逃,如同乾隆时期的和珅,在嘉庆看来就是头养肥的猪,等到该吃肉的时候自然就宰了。
其实八阿哥胤禩是有机会继承大位的。早期康熙对他也颇为赏识。但与雍正的低调潜伏不同,八阿哥可以说是锋芒毕露。
对于皇子来说,适当的展示自己的才能是可取的,但如果锋芒太盛,就会威胁到皇权。而一旦皇子表现出对皇权的染指,其结果必定是被皇帝清算。
伺候了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的名臣张廷玉,为何最后却被抄家?
本文2023-10-09 18:01:4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13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