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家谱俊字辈后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3收藏

方氏家谱俊字辈后是什么?,第1张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并不是所有姓氏都有统一的族谱,大部分姓氏,尤其是人口较多的大姓,由于姓氏来源和家族历史的不同,多分为不同的堂号,同一个堂号下共用一个族谱,制定统一的“行辈字派”,就是俗语说的“犯字儿”,所以,要知道某姓氏或某人的行辈字派,就要先搞清楚,这个人是属于哪个堂号下的子孙,才能查找得到。

方氏乃是大姓,堂号众多,大的堂号包括:

  大训堂:浙江奉化大桥方氏

  六桂堂: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6

  姓。其中第4子分姓方,其子孙也姓方。

  友庆堂:安徽桐城桂林方氏

  立本堂:湖北黄冈方氏,始迁祖为方万一(明初)。兄弟九人方万二、方万三、

  方万四、方万五、方万六、方万七、方万八、方万九自江南豫章丰城

  迁至黄州府,元至正十一年韩福通以红巾倡乱,蕲黄等处尽为屠陷。

  兄弟星散,万一、万二、万七遂居于黄冈。其另六兄弟不知所踪。此

  为万一子孙堂号。

  永锡堂:浙江淳安,遂安。始迁祖焕,唐乾符间,避兵自桐庐白云源徙居遂安南

  墩,再迁县城进士坊。

  永思堂:浙江诸暨,暨阳。始迁祖度,世居诸暨花山白门里,南宋淳皊元年赘高

  湖汤家塾汤氏,遂别为高湖支。暨阳卢家溪方氏始迁祖堂,明後期自诸

  暨陡徙居本邑卢溪。

  白云堂:安徽歙县瀹坑方氏。

  玉粹堂:湖南,临湘,湖北,嘉鱼。始迁祖皅,吴越钱氏光禄大夫,避难携族散居

  鄂岳属邑,皅自家於临湘小源堡天井村。传八世岳,迁居嘉鱼。

  发祥堂:浙江,淳安

  世恩堂:河南方氏

  壮猷堂:安徽,潜山。始迁祖渊,元至正间陈友谅屯兵鄱阳,避战火,由江西鄱

  阳之瓦屑坝渡江,迁安庆山车辋坂。

  观礼堂:浙江淳安山路口方氏

  阳牧亭:浙江临安,於潜

  伦叙堂:1、浙江,宁波。始迁祖季仁,世家慈溪金川乡,南宋淳皊间入赘四明孙氏,

  因家焉。

  2、湖南宁乡方氏始迁祖孔成,原姓李氏,明宣德间由江西永新县徙居

  楚南宁乡一都三区赵家河,传至四世,值明清鼎革之际,以李姓差

  徭繁重,乃改姓方。

  光远堂:

  光启堂:醴西黄岗方氏

  孝恩堂:桂林方氏

  河南堂:1、福建湄州、台湾(彰化芳苑)河南堂方氏始迁祖方义。

  2、福建平和、台湾嘉义始迁祖方民敬(五世来台祖)、方苞(十五世)

  3、长沙柞山方氏始迁祖竹泉,先世居江西浮梁县,明朝中叶徙居长沙。

  4、岳阳方氏之始迁祖澄,五代後唐同光二年,由南昌播迁岳阳;至六

  世别而沙陂、潼溪、杨林三派。

  松柏堂:湖北新洲县绿化乡谢店邨

  忠孝堂:江南方氏统宗谱。该宗望出河南,远祖弦,官吴中,避王莽乱,因家歙

  县东乡(即後世之淳安)。孙储,三子,遂启严、衢、徽、滁、婺、九江、

  宣、池、秀州及莆田等诸派。

  忠恕堂:始迁祖轸,北宋徽宗时以劾蔡京贬官鄞县令,後谢事,挈家由闽之莆田

  迁居慈溪北凤浦;传至十一世复由凤浦迁居堰头。又十世,应凤公迁镇

  海庄市。

  忠贞堂:始迁祖万镒、禾(一名嘉禾),明清之际由歙县罗田乡同迁江阴周庄镇。

  诵芬楼:始迁祖李,明洪武初年自蜀地以军职随西平侯沐英入滇,後释甲归农,

  卜居晋宁州治西之睢厂。

  思福堂:安徽休宁珊溪方氏分支

  重庆堂:安徽河南方氏,该族散居歙县、泾县等地。

  恩诚堂:安徽绩溪城南方安湾方氏

  积庆堂:浙江临安唐昌天水方氏

  乘裕堂:浙江慈溪慈东方堰方氏

  萃涣堂:安徽歙县,浙江淳安,两地方氏十二派

  崇孝堂:湖北黄冈方氏

  崇让堂:湖北方氏,始迁祖方万一(明)

  崇本祠:

  逸河堂:始迁祖彰德,南宋景炎中,见国危势蹙,遂由杭州移家上虞县清潭里。

  历世既长,支分派衍,进而扩散至虞、嵊二县各地。

  滋本堂:江苏常州毘陵芳茂里方氏

  敦义堂:始迁祖谕(智盳),宋太祖乾德间自睦州桐庐白云源(或云自江西新建县白

  云源)迁居祁门竹溪墩。建桥於水口山下,名赤桥,之后支分派别。

  敦睦堂:桂林方氏

  敦伦堂:始迁祖秩,明洪武间以武功尉州卫百户,由茶陵改屯湘潭县九十二都。

  敦叙堂:始迁祖沉,北宋末年自淳安白云源迁至义乌川塘。

  敦厚堂:船溪方氏,始迁祖方台生(明)。该族散居太平、祁门、黟县、石棣、贵

  池等地。

  敦本堂:安徽歙县府前方氏

  敦雅堂:始祖干,晚唐诗人,世居桐庐白云源。

  敬义堂:始迁祖鳽,元朝初年自淳安梓桐源徙居寿昌城後街。

  敬投堂:安徽歙县歙西拓源方氏

  聚远堂:始迁祖景珍,北宋初年自严州桐庐白云村迁至永康长安乡化街。

  聚乐堂:安徽怀宁,始祖睴,明洪武初由豫章领部颁印照下屯池州东流县八都乡;

  传十数世至讳德先者,复於清雍正元年由东流徙居怀宁县西门,别为怀宁

  始祖。

  德馨堂:浙江淳安,遂安,始迁祖琼,北宋咸平间自桐庐白云源徙居遂安凤林乡罛

  霄里大墅。

  德盛堂:安徽歙县瀹坑方氏仙源德盛堂,街川吴公岭仙源支方氏

  榴耕堂:先族为苏州人氏,明朝洪武年间为除害平辽,引起本地为战场,兵荒马乱,

  加之黄水夺淮,遍地无收,人逃散与伤亡。被洪武赶散于全国各地。传至

  十六世,由于文化大革命,谱牒被焚,遂亡其先世记载。1998年乃公议从

  安徽的龙岗,江苏的卞塘、岗坂、南望三地始绪,简要分三大门重修家谱

  世德堂:扬州方氏世德堂,据传明朝初年从苏州移民而来。 

  风雅堂;浙江兰溪女埠前方村

  方正堂: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岩镇上吴方村

你看看你要找的是哪个堂号,然后才能具体查询。

孟姓氏的辈分排列 孟 氏 字 辈

希 言 公 彦 承 宏 闻 贞 尚 衍

兴 毓 传 继 广 昭 宪 庆 繁 祥

令 德 维 垂 佑 钦 绍 念 显 扬

建 道 敦 安 定 懋 修 肇 彝 常

裕 文 焕 景 瑞 永 锡 世 绪 昌

《孟氏家谱》说:行辈 “所以分尊卑,定表字,别长幼。”孟氏按行辈起名始于明代,从明景泰年间孟子的第五十六代孙孟希文被授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算起,从次,孟子后裔开始授世职。当时,立了 “希、言、公、彦、承、 弘、闻、贞、尚、胤”十个子辈,后来,为了避清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之讳,改 “弘”,为“宏” ,为避清世宗(雍正)爱新觉罗胤祯之讳,改“胤”为“衍”。明末,又立了“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个字辈。清统治四年(一八六五年),孟氏修谱时又立了“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十个字辈。民国初年,又立了 “建、道、敦、安、定 、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二十个字辈,并咨请当时的北洋军阀 内务部核准,登报周知。这样,从孟轲到孟繁骥共经历了七十四代,到“昌”字辈共一0五代。

孟氏族谱要求族人要严格遵照字辈起名,否则不能入谱,只作“外孟”处理。明代以来,孟氏族人遵从族规,十分讲究上下遵卑关系。平时孟氏族人见面,总要询问对方是“哪一字的?”“哪一辈的?”,就是指系何字派。还有的问“多大的?”“几世的”,就是指系孟轲的多少代孙。如对方回答不上来,不仅自己感到羞愧,而切也会被对方耻笑为数典忘祖。因此,孟氏族人对此都十分重视。

据民国年间编写的《孟氏族谱载》:孟氏字派与儒家的孔、颜、曾、闵等“虽姓氏不同,始祖各异,然可示同属儒门后裔”,故这些姓的字辈均相同。民国《孟氏族谱》还为孟氏子孙规定了十六条族训,即孝悌、忠信、读书、务农、忍让、勤俭、善行、本分、戒奢华、戒赌博、戒 、戒凶酒、戒种坟间隙地、戒茔间牧牛羊、戒健讼、戒戏谑。这些族训现在看来有些已经过时,但大部分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堂号,是各姓氏的代称,往往以祖上的光荣业绩,人物事迹或具有启示后人的故事来定堂号的,如姓钱姓的 “吴越堂”,周姓的 、细柳堂”,王姓的 “三槐堂”,等。有的只有一个堂号,而有的则有多个堂号,如孙姓的就有 “平治堂”,“乐安堂”,“富春堂”,“映雪堂”等四个堂号。

孟姓的堂号是“三迁堂”,其来历是孟柯的母亲教子有方,为了培养孟柯成才,曾三次搬家,最后终于搬到学校旁边,才把孟子培养成圣人。这就是《三字经》中讲的 “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的故事始见于西汉刘向所著的《列女传》,其文日: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戏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说: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其嬉戏为贾炫。孟母日: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徒舍学宫之旁,其嬉戏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说: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之”。

译文如下:

据西汉刘向的《列女传》记载:孟母带着孟子原来居住在一片墓地旁,由于出殡送葬的人群经常从他家门口走过,所以,九岁的孟柯经常看到,便模仿送葬的,或学着孝子号掏大哭,或学吹喇叭,或和小伙伴们做抬棺材,掩埋死人的游戏。孟母看到这一切,认为长居此处,不但会影响孟轲读书,而且会败坏他的品德,于是便迁居到邹县城西北的庙户营,当时,庙户营是一个繁华的集镇,行商客贾,送往迎来,江湖术士,瞒哄欺人。终日置身于这样熙熙攘攘的闹市之中,孟轲又和邻居家的小孩学着商人做生意,讨价还价,叫卖吆喝。他的东邻是一家屠户,孟轲常去向他们学习杀猪宰羊。孟母认>>

姓孟的是有家谱吧~家谱是什么呢? 孟氏家谱》说:行辈 “所以分尊卑,定表字,别长幼。”孟氏按行辈起名始于明代,从明景泰年间孟子的第五十六代孙孟希文被授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算起,从次,孟子后裔开始授世职。当时,立了 “希、言、公、彦、承、 弘、闻、贞、尚、胤”十个子辈,后来,为了避清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之讳,改 “弘”,为“宏” ,为避清世宗(雍正)爱新觉罗胤祯之讳,改“胤”为“衍”。明末,又立了“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个字辈。清统治四年(一八六五年),孟氏修谱时又立了“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十个字辈。民国初年,又立了 “建、道、敦、安、定 、 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二十个字辈,并咨请当时的北洋军阀 内务部核准,登报周知。这样,从孟轲到孟繁骥共经历了七十四代,到“昌”字辈共一0五代。 希 言 公 彦 承 宏 闻 贞 尚 衍 56代 57代 58代 59代 60代 61代 62代 63代 64代 65代 兴 毓 传 继 广 昭 宪 庆 繁 祥 66代 67代 68代 69代 70代 71代 72代 73代 74代 75代 令 德 维 垂 佑 钦 绍 念 显 扬 76代 77代 78代 79代 80代 81代 82代 83代 84代 85代 建 道 敦  安 定 懋 修 肇 彝 常 86代 87代 88代 89代 90代 91代 92代 93代 94代 95代 裕 文 焕 景 瑞 永 锡 世 绪 昌 96代 97代 98代 99代 100代 101代 102代 103代 104代 105代

孟姓难道有家谱吗?为什么姓孟的都叫孟庆XX呢? 孟氏家谱》说:行辈 “所以分尊卑,定表字,别长幼。”孟氏按行辈起名始于明代,从明景泰年间孟子的第五十六代孙孟希文被授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算起,从次,孟子后裔开始授世职。当时,立了 “希、言、公、彦、承、 弘、闻、贞、尚、胤”十个子辈,后来,为了避清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之讳,改 “弘”,为“宏” ,为避清世宗(雍正)爱新觉罗胤祯之讳,改“胤”为“衍”。明末,又立了“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个字辈。清统治四年(一八六五年),孟氏修谱时又立了“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十个字辈。民国初年,又立了 “建、道、敦、安、定 、 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二十个字辈,并咨请当时的北洋军阀 内务部核准,登报周知。这样,从孟轲到孟繁骥共经历了七十四代,到“昌”字辈共一0五代。

希 言 公 彦 承 宏 闻 贞 尚 衍

56代 57代 58代 59代 60代 61代 62代 63代 64代 65代

兴 毓 传 继 广 昭 宪 庆 繁 祥

66代 67代 68代 69代 70代 71代 72代 73代 74代 75代

令 德 维 垂 佑 钦 绍 念 显 扬

76代 77代 78代 79代 80代 81代 82代 83代 84代 85代

建 道 敦  安 定 懋 修 肇 彝 常

86代 87代 88代 89代 90代 91代 92代 93代 94代 95代

裕 文 焕 景 瑞 永 锡 世 绪 昌

96代 97代 98代 99代 100代 101代 102代 103代 104代 105代

孟姓家谱 孟令保整理和续修的《孟氏家谱》分为旧谱和续谱两部分,大约7万字,收录了从明末清初迁入辽宁省抚顺地区的孟子第六十三代后人起,到现在为止的第七十九代后人的情况辽宁省抚顺市驿马站村的村民大多姓孟,其祖先为孟子的第六十三代孙。由孟令保整理的《孟子家谱》旧谱,是驿马站村孟氏后代于清朝光绪8年(公元1882年),经山东邹县孟庙所认可的“孟子世家流寓辽宁抚顺驿马站支谱”,共分四卷。此《孟氏家谱》支谱现保存于驿马站村孟氏族人之手。52岁的孟令保是沈阳化工学院教师,续修《孟氏家谱》始于1982年。《孟氏家谱》旧谱不仅收藏有山东邹县孟子故里图,提及孟子林、孟母林、亚圣庙,还有孟母三迁祠寺庙、孟子画像、石像,以及历朝历代统治者对孟子后人封号恩赉等。新谱分为五卷,增加了孟庙、孟子故里、孟子像等建筑的彩色照片。孟令保此次续修《孟氏家谱》,除增加从光绪8年至今100多年间抚顺孟氏族人的后代名丁外,还进一步考订了旧谱中有关《孟子年谱》中的相关内容。孟令保还亲手绘制了一幅长2米、宽1米的《孟氏族谱世系挂图》,收录了孟氏一族从黄帝起至孟子,再到孟子第七十九代孙的繁衍发展史。孟子名轲,字子舆,大约生活在公元前390年至前305年间,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主张“遵先王之法”,实行“仁政”、“民为先”,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孟氏家谱的顺序是什么啊? 孟氏家谱:第五十六代开始:希、言、公、彦、承、

弘(宏)、闻、贞、尚、胤(衍)、

兴、毓、传、纪、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孟氏按行辈起名始于明代,从明

景泰年间孟子的第五十六代孙孟希文

被授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算起,从

次,孟子后裔开始授世职。当时,立了 “希、言、公、彦、承、 弘、闻、

贞、尚、胤”十个子辈,后来,为了避清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之讳,改 “弘”,为“宏” ,为避清世宗(雍正)爱新觉罗胤祯之讳,

改“胤”为“衍”。明末,又立了“兴、

毓、传、继、广、昭、宪、庆、繁、

祥”十个字辈。清统治四年(一八六五

年),孟氏修谱时又立了“令、德、

维、垂、佑 、钦、绍、念、显、

扬 ”十个字辈。民国初年,又立

了 “建、道、敦、安、定 、 懋、修、

肇、彝、常、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二十个字辈。

本人七十三代庆(庆)

孟氏家谱辈分排字 孟氏家谱孟家后代的排行家谱 全世界都是统一的,就是清朝皇帝御赐的辈分的排行

希 言 公 彦 承 宏 闻 贞 尚 衍

兴 毓 传 继 广 昭 宪 庆 繁 祥

令 德 维 垂 佑 钦 绍 念 显 扬

建 道 敦 安 定 懋 修 肇 彝 常

裕 文 焕 景 瑞 永 锡 世 绪 昌

孟姓的家谱 元朝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孟子五十一代孙孟祗祖曾续修家谱。泰定年间(公元1324年)五十二代孟惟恭将“孟氏宗支图”刻于碑上,藏于孔庙。明朝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五十七代孟元详细考证了孟氏历代世系,也刻石立于孟庙。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六十代孟承相曾续修族谱。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六十二代孟闻钲组织孟氏族人共同捐资续修族谱,刊印后分发各户,以便于日后“认祖归宗”。清朝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孟子六十五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衍泰修编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族谱,分送族众。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Z年)秋孟子六十五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衍泰重校《三迁志》。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六十九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继T主持续修族谱。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七十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广均主持续修了《孟子子世家谱》。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七十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广均主持纂修《重纂三迁志》。孟氏族谱规定,续谱之时要将旧谱缴入谱馆,一旦新谱修成,要将旧谱销毁,所以清朝以前的孟氏族谱已经没有了,如今传世的只有《道光谱》、《同治谱》两种木版木刻活字印本。《道光谱》收录了孟宁、孟润、孟衍泰在前几次主持修谱时所写的旧序,孟继告为之作了新序。全谱共计六册、十四卷。《同治谱》共计六册、十五卷,由孟广均作序,收录了五篇旧序,在内容与编排上,和《道光谱》大致相同,该谱是孟府内保存最为完备的孟氏族谱。《三迁志》为志孟之书,书名取意于孟母三迁,既是孟氏族谱,又是地方志中的一种专志,以志为主,志牒相兼。创修《三迁志》的是明朝沂州道佥事、八苍溪人史鄂。《三迁志》始修于明朝嘉靖年间,最后修于清朝光绪年间,主持纂修的大多是地方官吏及社会名流,前后共编修六次,多以三迁命名,如今能看到的只有雍正本和光绪本。现存的有关孟氏宗传方面的碑刻有: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的碑刻,现立于孟庙东院启圣殿前东檐廊下。金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由孟子四十八代孙、宣武将军、邹县令孟润作序。《亚圣四十五世孙孟宁之墓》碑,刻孟氏世系图,立于孟母林内孟氏中兴祖孟宁墓前。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立。《先师亚圣邹国公续世系图》碑存于孟庙寝殿院内。元延v元年(公元1314年)所立。《孟氏宗派图》碑存于孟庙寝殿院内。明顺二年(公元1331年)立。《孟氏宗支之记》碑现存于孟庙启贤门下。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立。《宗派之图》碑两块现分别存于孟庙承圣门北道东、乾隆御碑亭前。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立。《孟氏大宗支派碑记》碑现存于孟府五代祠。清朝立。

姓孟的男孩名字,跟家谱,前两个字是孟立什么? 孟立雁,燕雀安之鸿鹄之志

问:家谱 姓孟 反繁 是孟家第几辈 如何排名? 我有个亲戚姓孟的,我叫他把家谱给我,你自己看吧!

希 言 公 彦 承 宏 闻 贞 尚 衍

兴 毓 传 继 广 昭 宪 庆 繁 祥

令 德 维 垂 佑 钦 绍 念 显 扬

建 道 敦 安 定 懋 修 肇 彝 常

裕 文 焕 景 瑞 永 锡 世 绪 昌

在全球科学界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有些病态的规矩,那就是必须是留洋科学家。才能获得足够的尊重和重视。留洋确实能够拥有更好的科研环境,这点并没有错,错的是   不该对本土科学家存在歧视。因为 不留洋的科学家即便有很好的想法,但缺乏支持 他们最终都只能放弃理想,而且不留洋 没有外国履历就没办法做出一番成绩吗?

也并不是,日本的山中伸弥,告诉了全球“不留洋”也能够做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而我们中国也有这么一个科学家,她没有留过洋 甚至没有院士称号,但也能够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她就是屠呦呦。一个中国伟大而又杰出的本土科学家。  

1930年的12月30日,临近新年的前两天,屠呦呦出生在浙江宁波市的一个诊所家庭,开堂坐诊的父亲为这个屠家的小公主,取了 呦呦的名字。是摘引《诗经·小雅》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的意思。

不过当时谁都不知道,这个呦呦 以后和蒿的关系会如此密切,因为父亲是一个大夫,从小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屠呦呦受到了父亲很大的影响。医学梦早早就萌发出来,她经常会给父亲打下手,去煎服草药给病人喝。也在这个过程中,她对中草药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更加对治病救人,给人带来新生的善举  十分向往。在屠呦呦后来的回忆文章中,她直言小时候的梦想,就是一定要做一个像父亲那样的好医生。

不过 此后她不幸染上了肺结核,一度差点终结了她追求学业的理想,好在的是 两年后她重回学校。并发奋读书  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北大医学系奋斗了4年后,她被分配到国家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工作。也就是在这里,一个关系她一生的研究项目,让这个不留洋的奇女子,最终被世人谨记。

疟疾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传染病,蚊子叮咬后 带有疟原虫的血液会感染患者,最终引起发冷发热等病变。是一种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十分常见的传染病,每逢疟疾兴盛的季节,常常会有许多抵抗力较差的人死亡,据相关研究表明,在2000年之后,全球每年依旧有4亿人会感染上疟疾,它们主要发作在非洲和东南亚地区。但在上世纪的时候,疟疾盛行的地方,还得再加上一个中国,那时候的中国  疟疾同样严重。虽然有抗疟药品,但疟原虫的抗药性和越南战争的影响,导致了中国需要研究抗疟新药,因此   1967年中国成立了代号“523”计划。将全国60多家科研单位,和500名科研人员组合起来。共同完成这个特殊使命。  

而屠呦呦就是其中一个科学家,当时处于特殊时期,老一辈科学家往往都不爱招惹麻烦,并且计划研究是以中草药作为理论基础,所以还是初级研究员,但拥有植物药草专业知识的屠呦呦,就被任命为研究组的组长之一。开始着手准备新的抗疟新药。

在那几年中,该计划的研究人员都会翻阅大量古代医学书籍,和搜索中国南方的各种民间药方,然后对其中的草药 进行分析研究,但始终没有找到任何有效成分,而屠呦呦也是如此,她和她的团队,尽管搜集了2000余个药方,编写了640种抗疟可能性,也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进行研究,但最后也都以失败告终。其中也包括了青蒿这个草药。

但这并没有难倒屠呦呦,有一天她突然对加热提取的方法提出质疑,认为可能是加热破坏了植物中有效成分活性,因此提出了用低温乙醚提取植物成分的方法。经过不断研究 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最终实现了 用乙醚提取青蒿中的活性成分的方法,而提取的这个成分拥有着对疟原虫近乎百分百的杀伤力。能够以高效 速效和低毒的情况进行抗疟,所以她和她的团队将这个成分称作青蒿素。并加以研究,1973年后   屠呦呦团队合成的双氢青蒿素,正式宣告了,一款能够普及的抗疟新药就此产生。

青蒿素的应用,是能够在两三天内就消灭疟原虫,因此普及后,青蒿素药品很快就应用到了全球上百个国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的说法,由于青蒿素的发现,全球的疟疾病人减少了37%,治愈率也提高了60%。约有620万人因此获救,如此 杰出的发明,让屠呦呦在2011年获得了拉斯科医学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历史中,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但在4年后,屠呦呦再度打破了记录,成功斩获诺贝尔医学奖。成为了中国第一位自然科学诺贝尔奖得主。

自此 对于这个,无留洋背景  无博士学位  无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家,没有人在敢提出质疑,很多人想问。没有留洋的她是如何做到的,其实无非就是在380次的研究失败中,用一次次的失败和重新振作,在团队之间默契的配合下,获得成功,她也成功告诉了我们,想要成功并不需要什么的经验。

屠呦呦从罗浮山古医书里发现青蒿素。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凭借发现青蒿素获诺贝尔奖,其重要灵感来源于曾在广东惠州罗浮山修道的东晋著名医药学家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在罗浮山景区内有一个专门为纪念葛洪突出贡献的青蒿园,并筑有青蒿治虐之源的一块纪念石碑。

东晋著名医药学家、炼丹术家葛洪曾在被誉为岭南第一山的罗浮山修道炼丹,期间他编著了中国古代最早的医疗急救手册肘后备急方,也是在民间普及中医中药知识的最早教科书。

屠呦呦简介

屠呦呦诺贝尔奖事件是指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由此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

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由此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孙翁

唐政和中,真州石匠孙翁,每日持念金刚经三卷。一日同三十余人入山凿石,忽山崩,尽丧其中,唯孙公在石罅处得活。经一十二年,因子孙凿石,穿透,见翁端坐,容貌如故。子孙惊拜,问翁何以得生,翁曰:「常持金刚经。」又问饥否?曰:「始初因吃一个酥饼,至今不饥。」翁问曰:「我昔所看之经在否?」子孙答曰:「有。」遂还家,遥取经看,上有一圆孔,恰如酥饼大。凡见闻者,无不赞叹此经有不可思议功德,能救护孙翁饥渴垂死之患难也。

刘县令

昔毗山刘县令,为官清廉,家法甚严。日诵金刚经三卷,寒暑不辍。前任运司幕官,同妻难月,梦见一僧从空而来,云:「有事冒于尊听,贫道修行六十余年,盖因世缘未了,再令出世,念合下善根成熟,特来依投,愿收录。」刘曰:「既蒙不弃,无吝见教。」其僧便入卧房,刘怒而觉。次日,其妻分娩得生一女,聪惠过人。年七岁,不曾从师,经书皆通晓。随父日诵金刚经,未及月余,便能暗诵。父母甚喜,年登十九,吟咏成章。女因患方愈,值夏月,忽作蚊蚋诗云:

昨日曾未与君期 今朝擅自入罗帏

玉体任君食一饱 犹作娇声殢阿谁

其父听得大怒,唤出厅前,深责情意,欲置之死地。母急来救,询问其由,女曰:「昨夜蚊虫叮我,今朝作诗,别无他事。」母即去白父,说其因由。父曰:「汝既在室,安得有此等语,句句有情」。女告父曰:「不然请题,奴别作四句。」父将剪子为题。女随口便答曰:

有情两股合 无情两股开

快从腰里取 长短任君裁

父微笑不语。女便入房,索浴更衣,出厅白父:「念奴适来,几乎不得其死,不如及早拜辞父母去矣。」因成颂曰:

十九年来作客 清净无花无逸

了了分明归去 一任东西南北

生也了 死也了 不论年多年少

今日拨转遇真空 一轮明月清皎皎

描也难描 画也难画

满头插花 盘膝坐化。

宋承信

宋绍兴二年,有宋承信,居秀州华亭县。因患驺胃之疾,数年百药不能治疗。忽一夜,梦见有一梵僧,谓承信曰:「汝乃宿世冤绮,遂致今生受诸病苦。汝知否?应有世间男子妇人,或风瘫,或劳跛,或盲聋瘖哑,或病缠身,经年累月,枕卧床席,将死不能。气绝者,其魂灵摄在阴司,考校前生今世所作罪恶,因缘果报,毫发无差。若有奉施金刚经,或自他书写,或毕世受持,才举心动念,遂惑阴府官曹,捡察善功,先放魂魄附体,次遇良毉,其病即愈。」睡觉省悟,明旦令妻焚香,躬对诸佛菩萨之前,发愿甘许奉施金刚般若经一千卷,兼自尽形受持。尔后又复梦见有一金刚神,赐药一丸,令承信吞之。次日其病即瘥,将养月余,身轻体椭,容貌精神俱获复旧。凡见闻者合掌称叹,此经有起死还生之功,可不戒且敬哉!

唐珍

宋唐珍,乃绍兴府会稽县押狱。日常持诵金刚经三卷,寒暑不易。绍兴八年,同楮旬诸茂偷据官钱,事觉,由县申解本府。赵相公判送司理院再勘。唐珍等至。夜梦一金刚神,语珍曰:「汝得平日持念金刚经有感,汝但放心,临断之际,吾当助相公神笔,先判楮旬诸茂,各决脊杖,配邻州。汝决杖一百,回监,俟赃足日呈放还家。」睡觉,再三思量:「我既为首,所犯刑名,其罪是一,安有轻重哉殊?不可晓。」以至临决断之时,逐一果应其梦,毫发无差。所见所闻之者,咸疑其异。方知金刚般若之功,有不可思议者也。遂感金刚神力,冥助赵相公之笔,复何疑哉!尔后发愿印施金刚般若经三百卷,尽世专精受持,寿至八十五岁,无疾而终。

王氏

宋绍兴九年,明州王氏,日常持金刚经。因夫带往岐州任所,身怀六甲二十八个月,不能分娩。又以多病,形骸羸瘦,深虑生产之时,子母难全,忧惶不已。一日倚门而立,偶见一僧,教化曰:「同增福利。」王氏将钱舍施已。僧云:「娘子有善根,何不印施金刚经?若发心印施得一千卷,见世增延福寿,父母子孙团圆,所愿皆遂,福及七祖。先亡一切眷属,咸获超升。」王氏猛省,依僧所嘱,遂印施金刚经一千卷,斋僧一千员。就念经一千卷,躬就天宁寺,对三宝前忏悔,求愿保佑生产之日,子母双全。早祈感格,斋罢还家,至夜三更,得梦,自见一金刚神,以杵指王氏腹,其疼不可忍,及觉,已生二男子在床,相貌圆满,令人爱乐。仰藉般若之功,天神卫护,报应之速。王氏既得母子双全,不胜忻幸。尔后专心齐素,诵经不辍,年至六十一岁,无疾忽尔身亡。自见二使者引见阎摩天子,鐣问:「汝在生作何善业?」王氏答曰:「自幼持念金刚般若经,至今每日不缺。」天子赐金床与王氏,就殿侧坐,朗诵一遍,地狱辛酸之苦,一时停息。诸受地狱之人,普沾恩利。天子再问王氏:「何不诵咒。」答:「世间无本。」卢令鬼吏於藏中取咒本付王氏,嘱曰:「汝归阳间,展转流通,切勿遗坠。」天子又曰:「王氏向后寿终,迳生极乐世界,不复再来此处矣。」

补阙真言曰

唵 呼卢 呼卢 社曳 契 莎诃

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

二回向无上佛果菩提念念圆满

三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同生净土

朱进士

宋朝苏州府朱进士,服儒衣冠,习举士业,平昔罔知佛法之妙。一日闲游,偶至虎丘寺,正值佛印禅师讲演金刚般若经。至「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师逐一解说佛法大意,朱闻之甚喜。自念平日未尝闻此佛法,深有理焉!惜乎圆满,欢喜回家。次日午刻,忽睡去,梦一鬼吏,押五个罪人,朱亦随后。约行二里许,见一大街,入巷门,挂青布帘人家。鬼吏揭帘,罪人皆入。至厨房,见镮上桶内有汤,罪人皆去吃。朱亦觉渴,方欲饮,被鬼吏喝住曰:「听佛法之人不得饮!」因此惊觉,心疑此梦。信步行至大街,入巷,果有人家与梦中无异。朱扣门入,其家主翁见进士至,急忙相接。朱问:「适来使宅厨房,有何动静?」主翁遂问家人,言厨下方养得六个小犬,内一枚死者。朱即惊惶流汗,自谓若不得闻佛法之力,遂入狗胎,化为畜类矣。因弃其旧习,专心持念金刚般若经,寒暑不辍,寿至八十九岁,功行圆满,於八月十五日,遍请诸山师德道友亲朋相送,就升於后园树枝梢上,说四句偈,与众相别,端然立化去矣。偈曰:

八十九年朱公 两手劈破虚空

脚蹈浮云粉碎 立化菩提树东

扬琰

宋乾道七年,三月十三日,左中太夫龙图阁待制提举佑神观扬琰,和王之子也。偶梦见父和王偕母夫人。龙图省记考妣已弃诸孤,恐亟去,恳留为十月之款,和王许之。龙图再拜,劝酒委曲如生之礼。龙图泣,和王及夫人亦泣。龙图禀考和王:「寻常所修功德,烧献钱焉人物,用得否?」和王曰:「用得。」再问:「释道功果执胜。」和王云:「一日但举手驺覆。」龙又问:「世间经文孰胜?」和王答:「阴府深敬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汝若为吾印施得一千卷,最为第一。」龙图意谓欲冥器,即对云:「容造以献。」和王曰:「可。」时以暮矣,顷刻有一急足从水中行来,报覆酉时有金字牌过楚州。龙图再禀:「大人今在何处?」和王云:「吾管地部。」方眷恋间,忽然睡觉,不胜悲感,泪流枕席。遂念和王英爽不昧,神色如生。盖和王为宋大将,历百战戡定祸乱,大功不一。受降不杀,全活甚众。入扈殿垂四十年,未尝妄刑一人。忠厚明恕,宜得功德之助,有所主宰。且晤人间所修功德,看诵金刚经文,所焚冥器,阴府皆得用之。又知善恶报应,冥阳一趣,无间彼此,亦足以劝世之为善者也。龙图恭谣释迦世尊降生之日,就禅福资寺,修设天地冥阳水陆大斋一会,及斋僧若干,如法修礼金光明三德妙忏一七昼夜。命僧看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藏,计五千四十八卷,用资二亲冥福也。

承局周兴

宋淳凞元年,杨州府承局周兴,自幼日诵金刚经一卷,公私不易其心。尝承太守莫队差兴轻弊帛香烛寿礼约有一千余贯,往行在送朝贵生日。行至瓜洲渡客店郁三家投宿,其夫妻见承局行李重货,唤兄郁二谋意商量,夜至三更入房,将周兴潜地打杀,离店五里许,埋在路傍,行李财物,尽行劫已。缘承局过限,回札延引杳无所归,其妻子被官府两次监禁杖限。焂经一年,实难追获。后因太守被召赴行在,一行人从起程,未乃到瓜洲渡,尚有五里许。忽有一朵莲花,拦在路上。太守令从者折之,刀斫亦不断,遂掘至四五尺,只见一死人,其莲花从口中出。众人庆护取出,子细看时,尚自眼动,再三熟视去,是周承局也。取到人家,以粥徐徐调理,次日方能言语,云:「被客店郁二等劫死,埋地已得十六个月。」太守惊问:「因甚活?且不饥。」答曰:「得日前持诵金刚经力,被埋在地如梦中,见有一金刚神,将一朵莲花插在周兴口中,至今不觉饥渴。」太守合掌赞叹云:「尝闻此经有不可思议功德,自愧将渠妻子经年监禁,悔何及矣!且平日所理公案,不无冤枉。」即移牒杨州府官,请速为释放周兴妻子。立便差人追捉郁二郁三并妻等人,究问明白。郁二等招伏,打死周兴,劫了锦段拾疋,沉香一块,寿烛十根,并献寿礼物等款成。具录闻奏,奉旨议得:周兴承佛法功德力,故神天守护,今已得活。其郁二郁三谋劫,罪情实重,若与贷命,虑后再有阴谋害人,并与重杖处死。其妻决脊二十,编管海外军州,永不放还。善既有报,其恶亦然,可不诫哉!

郭承思

绍兴府寄居郭承思,新除温州参军,将欲之任,亲诣天宁寺佛菩萨之前,焚香发愿云:挈家九口赴任温州,一愿到任,合家不食牛肉。二愿掌权处政,常行方便,恤念孤贫,济人之急,救人之危。俟考满还乡,誓舍财金,书金刚般若经一卷,恭入佛殿,永远供养。后得三考满,与同寮官司法元珍迪功,共买舟涉海还乡。参军家眷居船前仓,司法居后仓。行至绍兴府界首,偶值风涛大作,四面昏黑,众皆惊惧,只见海内鬼神,将船凿为两段。郭思承前仓,风帆顺便,径直到岸。司法后船,人口行李尽皆沉溺海中。盖缘司法任政徇私,拗曲作直,致招此报。郭参军秉心良善,奉公执法,誓愿救人又承金刚般若之力救护,平复还乡。善恶报应,如指诸掌。见者闻者,无不感叹。

赵璧

泗州书生赵璧,赴京应举。其妻已亡,后赵璧及第还乡,离家十里许,似梦非梦,见亡妻在路傍,哀告甚切,云:「念奴在生之日,杀害物命,每於蟹出之时,买作醉蟹,恣意食噉。自死之后,准阎摩天子卢驰入蟹山,被群蟹钳其眼目,及椟身流血,昼夜受苦。又生前不合吐酒余残饮剩盏脚,阴司积聚五石九斗七升五合。使奴阳寿,先减一纪,又受三七日大地狱苦。再准王卢,若狱吏监奴卖酒,以俟无常鬼追到亡魂,俱勒来买酒,却就奴身上剌血应卖,升合务要补填原数足日,别受地狱。今闻夫主及第荣归,特来哀告,阴府深敬书写金刚般若经,乞将奴房奁变卖,若为奴写得七卷,仗此般若之功,实可救拔地狱之苦。」其夫允诺,才到家,即便舍财,请僧写经。方了两卷,一日备祭祀礼,为妻上坟。方到暮侧,忽见一老翁,言:「吾是小神土地,汝妻承写经功德,昨日午时,准阎摩王卢,上升天界。地下不复见矣。」岂不见佛印禅师戒杀文曰:「鳞甲羽毛诸品类,众生与佛心无二,只为当时错用心,致使今生头角异。水中游,林里戏,何忍将来充日计?磨刀煮火或研虀,口不能言眼还觑,或槌榼,或刀剌,牵入镬汤深可畏。追燖毛羽括皮鳞,刮脊剜心犹吐气,美君喉,夸好味,劝子劝妻言俊利。只知恣性纵无明,不惧阴司毫发记。命才终,冤对至,面谣阎王争敢讳。从头一一报无差,炉炭镬汤何处避。劝贤毫,须戒忌,莫把众生当容易。食他一脔脔还他,古圣贤言终不伪。戒杀兼能买放生,免入阿鼻无间地。」又满庭芳词:「鳞甲何多,羽毛无数,悟来佛性,皆同世人。何事刚受口头肥,痛把众生剖割刀。头转鲜血飞红,零炮碎炙,不忍见渠。侬喉咙咽罢,龙肝凤髓,毕竟无踪,谩羸得,生前夭寿多凶。奉劝世人省悟,休恣意,击恼阎翁,轮回本来面目,改换眨时中。」

李玄宗女

荆州江绿李玄宗女,年十三岁时,梦见一梵僧,谓女曰:「汝有善根,何不持念金刚经?」又云:「世间若有男子女人,每日净心能诵一卷,阳间增延寿筭,百年命终,即生天界。若能究竟般若,宜到涅盘彼岸。或有看经,虽未圆就,死入阴府,不能拘录,即判生富贵之家,受诸胜报。」玄宗女依僧之嘱,日诵三卷。年二十四岁,不愿有家。忽患伤寒,三日而卒。有二使者,引见阎摩天子。照勘其女无罪,及见女子头上有佛显现,王云:「此女既有般若之功,即判还魂。」临放时,王嘱曰:「汝父有仇雠,遂使阳间,先减二纪之寿,不久追入阴司对证。因汝父好将活鱼切鱠,今有鱼七千余头,状诉索命。汝若不信,归阳间问父,每夜梦见落在网中,日日头痛,此是鱼求报也。」女得还魂,以阴府事,逐一白父。其父闻之,惊惶无措。遂同女往天宁寺大佛殿内,斋僧百员,发愿断除荤酒,手写金刚般若经四十九卷。写经已毕,玄宗忽一夜梦见有数百青衣童子,俱拜玄宗。口称我等昔日被君杀戮,各经阴府诉其冤,索君性命。今蒙写经功德,我等咸承善力,出离三涂苦趣,各得往生善道。君既释冤,阴司复还原寿,又添遐筭。玄宗闻之,不胜欣喜。自尔持诵经文不辍,为善不废,寿至百二十岁,无疾索浴告终。

王迪功

县尉王迪功,好鹰猎杀害众生为乐。有妻在家,日诵金刚经。一日妻正念经,见夫出猎方归。其妻苦劝夫,从持经功德分第十五,同念此一分。不肯终卷,竟入厨房,烹炮物命,恣意饮宴。后过五年,迪功忽患中风在床,经年不愈。一日自见二使者来追,命尽而卒。唯心头有气。二使者引见阎摩天子,怒责迪功曰:「汝既受爵禄,何不福上增修,却好杀害生命,减筭绝禄。」令狱驱入镬汤之内,其鬼吏捡簿,告王曰:「此人虽有杀业,善藉重如山,生前尝得其妻劝念金刚经一分,功德虽片纸,重如恶簿,合与免罪,放还阳间。」天子卢曰:「就镬汤内取一杓汤,淋其背,然后放还。」因得再活,后患背疽,遍体溃烂,痛不可忍,百药不能治。一日令妻就佛前代发愿云:「今后誓不杀生,侯病痊日,愿自手书金刚经,斋素受持。」忽一夜梦见一僧,用手摩迪功背三匝,至天明视其疽已痊,更无痕瘾。善恶之报如此。

冯察院

冯察院日诵金刚般若经三卷,年至二十八岁。一日为国事,修札具奏至帝。当夜四更,忽见二使者追入冥府,引见阎摩天子,敕曰:「汝寿合至七十九,官至枢府。缘汝奏札,於国损民,汝当绝禄除筭。」冯惊愕,俯伏告曰:「臣既阳寿未尽,乞赐再生,誓当毕世持经,常行阴骘,不造罪僭,有犯天律。」王悯其回心向善,放回阳间,再三诫谕曰:「凡掌权政,可制簿一面,日间作事,夜必书之。既不可书,必不可作。此延年之术也。才举一善,专民恤物,增延福寿。若用刻剥之心,上帝恶之,则促寿减禄。」凭得再生,日行方便,利国施民,阴德日著。寿至九十八,官拜丞相。忽一日卧疾,有第九子方十一岁,出厅前嬉戏,见无数牛头马面狱卒。子问诸鬼曰:「何缘来此?」鬼吏答曰:「我等特来迎接阎摩天子。」其子惊惶,哭入堂内,以所见白父。丞相笑而抚掌曰:「生为上柱国,死作阎摩王,是吾职也。」颂曰:

休将鈆笔逞文笔 回礼空王乐出家

已发一心归大道 不须六贼苦拦遮

劝同妻妾终成疾 位极公卿一似花

从此晚年凭惠剑 愿将名字寄丹霞

索浴更朝衣坐化。又颂曰:

大洋海里打鼓 须弥顶上闻钟

业镜将来烁破 驺身透出虚空

姜学生

送州姜学生,村居二十三岁,暴疾夭亡,见二使者追魂,引见阎摩天子,敕曰:「汝前生修福,注今生寿年八十二岁,丁丑科赴试得举,官至公卿。汝不合杀牛食肉,有犯天律。准玉帝敕,令汝减筭绝禄。汝即读书,岂不闻海州雷雨七日七夜,天降石鼓,记曰:『万物唯心造,为牛最苦幸,君看横死者,尽是食牛人。』昔有进士庾信,杀牛食肉,恃文章聪明,毁谤三宝。自死之后,受诸地狱。今变为乌龟。」王敕鬼吏牵乌龟至殿下,令姜学生看。其龟有九头,头目并皆流血,苦痛不已,此即庾信也。有一鬼吏语生曰:「汝急告天子,改恶修善,乞赐还魂。若判入地狱,无有出期。」生曰:「有何门路,愿求指教。」鬼吏曰:「阴府深敬重书写受持妙法莲花经,金刚般若经。汝若发心,即获脱免。」得此遂告天子曰:「念生双亲垂老,别无兄弟侍养处世。年幼不知罪福,致犯重罪。虽读庾信文词,却不曾毁谤佛僧。既阳寿未终,乞此放回阳间,孝养父母。发愿书写妙法莲花经,金刚般若经。毕世食素,精勤受持。」天子悯其回心,改恶从善,责放还魂。天子诫曰:「汝回阳间,孝养父母,恭敬三宝,诵持经典,修行善业。若再违犯,卒入黄泉,千佛出世,不通忏悔。」姜学生既得还魂,亲识邻里,咸来询问其由,无不惭愧,改过自新矣。

霍参军

霍参军诵持金刚经,忽见厅下地裂,涌出包龙图,称吾是速报司。参军问速报司曰:「报恶不报善,善者受饥寒,恶者丰衣饭;清者难度日,浊者多荣变;孝顺多幸苦,五逆人爱见。速报司唯当灵不灵,唯当现不现;既灵须显灵,既现须教现。愿赐一明言,免使阎浮众生怨。」包龙图答曰:「吾掌速报司,非是不报恶,非是不报善;善者蹔时贫,恶者权饱暖。浊逆曲恶辈,报案尽抄名。第一抄名姓,二除福禄神,三教绝后代,四遣祸星临,五使狂心计,六被恶人亲,七须寿命短,八报病缠身,九遭水火厄,十被王法刑。如此十苦难,尽是十恶人。参军休问我,照鉴甚分明。一朝天地见,万福一齐临。诗曰:

湛湛清天不可欺 未曾举意早先知

善恶到头终有报 只争来速与来迟」

霍参军再问速报司:「阳间有僧尼善友及士夫黎庶,有受持金刚般若经之人,将来百年命尽,死入幽冥,得超升否?」包龙图答曰:「用得。」

张隐

张隐年方弱冠,食素,常诵金刚经。同里屠儿亦名张隐,为杀猪羊数多,被冤仇院府诉冤,准阎摩天子敕,阴使误追张隐。责曰:「汝生处世,何得杀害生灵?」隐答曰:「看经为务,不曾宰杀。」王索业镜照看,果有善根。天子问鬼吏曰:「张隐合得寿命多少?」鬼吏阅簿,寿至九十岁。天子语隐曰:「汝既不曾宰杀,兼乃持经,今汝放还魂。」隐死时,正当仲夏。已经三七,尸体腐坏,不任再附。后来告王曰:「汝尸既不任托。」敕使者急追屠儿张隐来受报。王谓持经张隐曰:「汝与屠儿同名同姓,同年月日时,宜托彼尸而活。」屠家见夫死三日复省,不胜欣喜。略不顾,迳走归元居,语本妻与子曰:「我再得还生。」屠家认作夫,看经之家认作父,两家各诤,孰能甄别。於是经官,乃明准刺史判曰:「身魂两生,姓名不殊;生本各枝,死回同气。身属屠家,其性情声音,却是持经之人。实难分辨,仰两家轮流各养一月。」仍具实表奏朝廷,以为罕事。屠儿子孙,改恶从善矣。

徐彁

徐彁乃杭州人吏,每夜五更,持诵金刚经三卷毕,方入公门。其家富,一日有劫贼百余人,竟入徐彁家,将老小并用拘缚,将徐彁缚箭垛上,彁曰:「金刚不坏身,今如之何?」须臾只见佛现空中,畏心稍释,众贼咸放箭射之,连发百箭,或中垛堕地,彁身上下俱无所伤。众贼惊骇,问彁:「汝有何术?」答曰:「无术,每日专心受持金刚般若经。想是三宝龙天救护,有此感应。」众贼合掌惊悟,并释放之。

陆翁

湖州城南屠户陆翁,年二十三岁时,门前见一云水僧弥,教化有缘人。陆不领解,僧云:「汝杀猪羊不计其数,何不改业?」陆曰:「承袭祖业,不忍弃舍。」僧云:「汝若不改,后世必堕此类,仍被他杀,冤冤相报,无有出期。贫僧观汝,宿有善根,何不受持妙法莲花经,及金刚般若经。汝若受持,消除恶业,增长善福。岂不见仁宗皇帝御赞莲经云:

「六万余言七轴装 无边妙义内含藏

溢心甘露时时润 灌顶醍醐滴滴凉

白玉齿边流舍利 红莲舌上放毫光

假饶造罪如山岳 只消妙法二三行」

僧言讫,回头不见。陆遂省悟,想是佛及观音菩萨化身来劝化我,即请画工,绘装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相一轴,设席供养。投师习诵妙法莲花经金刚般若经。未及五年,自能暗诵。且如明日宰杀猪羊几许,预夜躬就佛前焚香,持诵莲经一部,金刚经一七卷,对佛忏悔。口称来晨杀猪羊几口,愿将看经功德超度被杀猪羊,尽此报身,早生净土。愿我命终之时,免斯冤对。朝日相似。陆反觉身轻体健,自得其乐。年至八十一岁,将死半月之前,遍请亲戚朋友、市户邻居,言在十一月初九日辞世。至日,聊备蔬食,只迎相别。至期俱赴斋罢,果能索浴更衣,端然坐化。凡士夫乡友,无不瞻仰称叹。时周璟亲见,亦同相送。

颂曰:

陆翁处世实奇哉 儿女亲绣笑满腮

八十一年如梦觉 百千三昧绝疑猜

杀生不碍真如性 念佛先空罪福堆

感得慈尊来接引 水晶宫里白莲开

颂曰:

六十余年专杀业 手提刀秤暗修行

今朝得趣菩提路 水里莲花火里生

尊敬的屠呦呦教授,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我想向您表达我最诚挚的祝贺,因为您刚刚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是您一生的荣誉,也是您为科学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的认可。

我知道,今天的成就并不是您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多年来您的研究团队辛勤努力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您一定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但您的毅力和决心始终支持着您向前迈进。您的经验和智慧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那就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我们就能够克服任何难题,实现我们的目标。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与您分享您的成功故事,以及您对科学事业的看法。希望通过我们的采访,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您的成就和经历,激励更多的人投身于科学事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屠教授,请问您有什么想对我们的观众说的吗?

方氏家谱俊字辈后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并不是所有姓氏都有统一的族谱,大部分姓氏,尤其是人口较多的大姓,由于姓氏来源和家族历史的不同,多分为不同的堂号,...
点击下载
上一篇:父亲与家谱下一篇:如何供奉家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