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知道[生李死曹]是怎么回事?能提供资料吗?
楼主记忆有误吧,是“生曹死蔡”才对,语出《昭明文选》第40卷任彦升写的《奏弹曹景宗》,原文里有“生曹死蔡,优劣若是,惟此人斯,有腼面目”等语。
当时是梁武帝萧衍,原为南齐大将,刚刚弑了齐和帝自立为帝,当时忠于南齐的江州刺史陈伯之认为萧衍丧尽人臣之伦,举兵起事。这时候流亡在北魏的原南齐建安王萧宝夤又向北魏宣武帝求得大军南下攻打萧衍,图谋复国。在北魏军进攻南梁的过程中,曾经猛攻义阳,义阳虽然兵微粮少,但刺史蔡道恭拒城死守,坚持了100多天,终于积劳成疾而死,在魏军攻打义阳时,梁武帝派大将曹景宗率大军救援义阳,但是曹景宗却因为前锋有失,畏死不前,导致义阳守军最后在绝望中降敌,魏军乘胜追击,而梁军大败。
所以当时的梁御史中丞任彦升就因此上奏弹劾曹景宗,在奏章里写道:“且道恭云逝,城守累旬;景宗之存,一朝弃甲。生曹死蔡,优劣若是,惟此人斯,有腼面目。”是拿殉国的蔡道恭和曹景宗相对比,以反衬出曹景宗的贪生怕死、误国误民。不过梁武帝萧衍却因为曹景宗帮自己篡位有功,只是将他调职而已。
以上是我自己辛苦写的,请后面的人不要抄,另外网上也没得复制,鄙视从网上复制东西的垃圾。
形容生活辛苦的诗词1
1、米凭转斗接青黄,加一钱多幸已偿。
2、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3、二月新丝五月谷,为谁辛苦为谁忙?
4、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5、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6、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7、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8、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9、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10、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11、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3、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14、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15、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9、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0、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21、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22、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2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4、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25、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26、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27、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形容生活辛苦的诗词2《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宋代:辛弃疾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
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
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
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比著儿曹,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
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
但赢得,靴纹绉面,记余戏语。
《酒边有诉秀才负心为作问答》
元代:萧德祥
望妾身,改家门,见书生可人情意亲。
梦撒幺分,受尽艰辛,撅丁骂卜儿嗔。
闪煞人也短命郎君,盼煞我也遥受夫人。
皱双眉淡翠蛾,宽四指褪罗裙。
又一春,花老月黄昏。
《和乐天送客游岭南二十韵(次用本韵)》
唐代:元稹
我自离乡久,君那度岭频。
一杯魂惨澹,万里路艰辛。
江馆连沙市,泷船泊水滨。
骑田回北顾,铜柱指南邻。
大壑浮三岛,周天过五均。
波心涌楼阁,规外布星辰。
狒狒穿筒格,猩猩置屐驯。
贡兼蛟女绢,俗重语儿巾。
舶主腰藏宝,黄家砦起尘。
歌钟排象背,炊爨上鱼身。
电白雷山接,旗红贼舰新。
岛夷徐市种,庙觋赵佗神。
鸢跕方知瘴,蛇苏不待春。
曙潮云斩斩,夜海火磷磷。
冠冕中华客,梯航异域臣。
果然皮胜锦,吉了舌如人。
风黖秋茅叶,烟埋晓月轮。
定应玄发变,焉用翠毛珍。
句漏沙须买,贪泉货莫亲。
能传稚川术,何患隐之贫。
《寄旧山隐者》
唐代:姚合
别君须臾间,历日两度新。
念彼白日长,复值人事并。
未改当时居,心事如野云。
朝朝恣行坐,百事都不闻。
奈何道未尽,出山最艰辛。
奔走衢路间,四枝不属身。
名在进士场,笔毫争等伦。
我性本朴直,词理安得文。
纵然自称心,又不合众人。
以此名字低,不如风中尘。
昨逢卖药客,云是居山邻。
说君忆我心,憔悴其形神。
昔是同枝鸟,今作万里分。
万里亦未遥,喧静终难群。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唐代:李白
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
中夜忽惊觉,起立明灯前。
开轩聊直望,晓雪河冰壮。
哀哀歌苦寒,郁郁独惆怅。
傅说版筑臣,李斯鹰犬人。
欻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
而我胡为者,叹息龙门下。
富贵未可期,殷忧向谁写。
去去泪满襟,举声梁甫吟。
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
《屯田词》
唐代:戴叔伦
春来耕田遍沙碛,老稚欣欣种禾麦。
麦苗渐长天苦晴,土干确确锄不得。
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馀枯茎。
捕蝗归来守空屋,囊无寸帛瓶无粟。
十月移屯来向城,官教去伐南山木。
驱牛驾车入山去,霜重草枯牛冻死。
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
拓展阅读: 描写生活美好的古诗
1、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采花无处寻。
6、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7、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8、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1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13、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14、蓬莱仕女勤劳动,繁荣生活即神仙。
15、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睡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6、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7、生如春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18、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19、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2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著作:
曹树基,刘诗古著:《传统中国地权结构及其演变》,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4年版。
曹树基编著:《契约文书的分类与释读》,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期刊论文:
曹树基:《土地分种:雇佣、合作还是出租——以南汇县土改档案为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曹树基:《两种“田面田”与浙江的“二五减租”》,《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
曹树基:《苏南地区“田面田”的性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孙琦,曹树基:《土地耕种与“田面权”之争——以抗战胜利后嘉善县的佃权纠纷为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曹树基,李霏霁:《清中后期浙南山区的土地典当:基于松阳县石仓村“当田契”的考察》,《历史研究》,2008年第4期。
曹树基,李楠:《划分“右”派:以桐柏县档案为基础的研究》,《学术界》,2010年第1期。
曹树基,李楠,龚启圣:《“残缺产权”之转让:石仑“退契”研究(1728-1949)》,《历史研究》,2010年第3期。
单丽,曹树基:《从石仓土地执照看花户内涵的衍变与本质》,《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曹树基:《送户票与收粮字:土地买卖的中间过程》,《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曹树基:《石仓洗砂业所见清代浙南乡村工业与市场》,《史林》,2011年第3期。
刘诗古,曹树基:《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中“工商业兼地主”的政治身份认定——主要以南昌县为例》,《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2期。
曹树基,廖礼莹:《国家、农民与「余粮」——河南省桐柏县的统购统销(1953~1955)》,《新史学》,2011年22卷第2期。
曹树基:《石仓税率的演变(1772-1952)》,《中国农史》,2011年第3期。
李婉琨,曹树基:《粮仓、市场与制度:统购统销的准备过程——以江津县为中心的考察》,《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第3期。
曹树基:《中国东南地区的地权分化与阶级分化——毛泽东<寻乌调查>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蒋勤,曹树基:《后炼铁时代的石仓转型:以<阙翰鹤雇工账本>为中心(1837~1870)》,《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
曹树基:《传统中国乡村地权变动的一般理论》,《学术月刊》,2012年第12期。
曹树基,李婉琨:《“大户加征”:江津县1950年的征粮运动》,《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4期。
曹树基,李婉琨,郑彬彬:《江津县减租退押运动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曹树基:《新士绅的覆灭:“肃反”运动个案研究之一》,载《新史学》,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31-160页。
车群,曹树基:《清中叶以降浙南乡村家族土地细碎化与人口压力:以石仓阙氏家谱、文书为核心》,《史林》,2014年第2期。
郑彬彬,曹树基:《余粮从何而来:江津县粮食统购的数据建构(1953—1954)》,《学术界》,2015年第10期。
舒满君,曹树基:《太平天国战后歙县的田赋征收机制——以“胡六贵隐匿田粮案”为例》,《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3期。
娄敏,曹树基:《产权之分化与制约:私人破产案的审理及<破产律>的实践——以民国初年江津债务类司法档案为中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6年第3期。
蒋勤,曹树基:《清代石仓农家账簿中数字的释读》,《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第5期。
张朝阳,曹树基:《法律与市场:乾嘉时期鄱阳湖区“曹杨讼案”研究》,《清史研究》,2017年第1期。
严新宇,曹树基:《乡保制与地方治理:以乾嘉道时期巴县为中心》,《史林》,2017年第4期。
曹树基:《典地与典租:清代闽南地区的土地市场与金融市场》,《清史研究》,2019年第4期。
曹树基:《山东省梁山县的粮食与农民负担研究(1947—1948) ——以徐集、拳南为中心》,《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6期。
景文玉,曹树基:《土地产权与20世纪50年代的“富农倒算”——以山东L县李绪海倒算案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2019年第4期。
曹树基:《清代赣南的田面流动与乡村金融》,《中国农史》,2020年第3期。
娄敏,曹树基:《金融、地权与财税:近代四川粮税抬垫的运作机制与环境》,《学术月刊》,2020年第2期。
曹树基,徐俊嵩:《清代山西的钱帖与信用:与东南地区比较》,《史林》,2020年第6期。
曹树基,杨启明:《清代东南地方小市场中的凭票与信用》,《中国经济史研究》,2020年第6期。
徐俊嵩,曹树基:《清代山西钱帖:分类、起源与信用》,《社会科学》,2021年第7期。
曹树基,李锦彰,王国晋:《“同一账,记两簿”:清代丰盛泰号账本的复式簿记》,《中国经济史研究》,2021年第5期。
林胜强,曹树基:《清代北方的地权结构与地权交易——以彭阳、土默特及太行山区土地契约为例》,《中国农史》,2021年第3期。
曹树基:《军饷与税收:民国时期四川军队与商人的关系 ——以江津商业档案为中心》《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5期。
马秀英,曹树基:《清代后期吐鲁番的葡萄园典当与金融》,《清史研究》,2021年第6期。
豆瓣(不断更新中):https://wwwdoubancom/note/821311817/
熟悉隋唐 历史 的人都了解李靖、李世绩等人,但熟悉李大亮的人可能就不多了,在大唐开国将领中他也许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将军了,李世民对他的信赖远甚于李靖或李世绩;贞观十八年,李大亮去世,李世民举哀于别次,并废朝三日。
李大亮祖上世居陇右,如果李世民的家谱属实的话,李大亮就真是皇家的“穷亲戚”了。李大良与同时代的将军不同,他天生带有一颗怜悯之心,非常关心百姓的疾苦,归降大唐后首任土门令,看到百姓饥荒没东西吃,他就卖掉战马资助百姓,并劝百姓回家务农;时任雍州牧的李世民,巡幸北方,听到李大亮的事迹后非常感动,当面慰问李大亮并送上战马一匹。
一位将军光有一颗体恤百姓的心还远远不够,面对盗贼横行,李大亮的平寇方略更令人佩服,因为兵少寡不敌众,李大亮索性放弃强攻,单枪匹马到贼营谈判,面对贼寇的咄咄逼人,李大亮不卑不亢,晓以厉害,贼寇果然被李大亮的胆识和真心打动了,于是全部投降就地变成“良民”;李渊得知大唐还有这么厉害的将领后非常高兴,超拜李大亮为金州总管,从一个小小的地方官一跃成为司令级人物,李大亮胆识着实令人敬佩。
武德三年,李世民围攻洛阳,李大亮奉命南巡襄阳,一路所向披靡打到广东,回来的时候还顺手消灭辅公祏手下大将张善安;随着功劳越积越多,李渊对这位老乡越看越顺眼,除了授以高官还赐给李大亮奴婢上百人,李大亮看着这些穷苦百姓说道:“ 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于是把他们全部遣散回家,李渊听说以后越感觉此人不同寻常。
贞观元年,朝廷使者看中了时任凉州大都督李大亮饲养的几只鹰,于是就暗示李大亮向李世民进贡几只,李大亮假装糊涂,并秘密给李世民送去一封信,写的非常刺耳:“ 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据史书记载,李世民刚刚登基就宣布了“ 纵禁苑所养鹰犬,并停诸方所进珍异 ”的命令,在看到李大亮的信后不仅没有怪罪李大亮的冒犯,相反非常高兴,亲自手书表扬李大亮“ 一言之重, 侔于 千金 ”,随信还送上自用的胡瓶一枚。
贞观四年,颉利大败,突厥人民遭遇了百年难得一遇的雪灾,整个北方草原闹起了大饥荒,诸多突厥人民渴望内迁就食于中原,李世民一方面出动军队安抚各地一方面派出运粮队资助突厥人民,而李大亮正是负责这次任务的西北道安抚大使。看到国家一车车往送外送粮,还有数不清的突厥灾民涌入中原,李大亮忧心忡忡;要知道,大唐人民也刚刚经历战火,许多地方还在受灾,中央却把粮食送给异族,作为一名长民守土的将军可不能放任不管,于是他上书李世民,提出了“ 中国百姓,天下之根本 ”的观点,不能做“ 扰于根本,以厚枝附 ”的“送粮大队”;凭李大亮多年与北方民族打交道的经验,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是不会真心臣服于大唐的,即不能把他们整体迁往内地变其习俗,也不能分散于中原徒留后患;李世民虽然采用了李大亮的建议停止向突厥运粮,但还是把突厥百姓迁往了内地,而事实也证明李大亮的判断没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李大亮可以说是大唐诸将最善于安民守土将军了,据史书记载, 武德年间李大亮做过金州总管、安州刺史、越州都督,贞观年间做过交州都督、凉州都督、西北道安抚大使、剑南道巡省大使、河东道行军总管 ;每经一地,以惠政闻名,可以说军功赫赫,要搁现在胸前的奖章估计都挂不开了;贞观八年,李大亮跟随李靖讨伐吐谷浑,因战功卓著进爵为公,李世民赏赐他大量财物和奴隶,而李大亮将这些全部送给族人,除此之外他还收葬同宗五服之内鳏寡老人三百余人,如此善举甚获时誉。
李大亮的清正廉洁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不久李世民封他做左卫大将军,负责宫廷安全;贞观十七年,晋王李治当选太子;为了确保百年后李治顺利接手,李世民为太子盛选东宫属僚,特意让李大亮兼任太子右卫率,不久又兼任工部尚书,至此李大亮身兼三职、宿卫两宫,大唐最重要的两位人物的安危全系于李大亮,其受信任程度可见一斑。
李大亮做官为人,有儒家所说的慎独特点,据史书记载,在担任两宫宿卫期间,李大亮未尝丝毫松懈,李世民曾说:“ 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 ”;下了岗李大亮同样威严庄重,《旧唐书》这样描述:“ 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至性忠谨,虽妻子不见其惰容 ”,一个人处众端正容易,难的是独居时任能保持这份心境,古往今来能做到这点的屈指可数。
初唐名将中,能被李世民如此对待真心接洽的人可谓不多,连尉迟恭都曾被李世民怀疑造反,后半生在家装傻充楞,对于战功赫赫的李靖和李世绩来说,君臣间的信任更是遥不可及,而李大亮却独得李世民信赖;据《旧唐书》记载,李世民经常巡幸东都,每次出巡必令李大亮居守长安,行政管理归房玄龄,京城安全归李大亮;房玄龄也曾盛赞李大亮有王陵、周勃之节,可以当大位,房玄龄为官谨慎为名,能如此评价李大亮足见其本性能力不俗。
晚年的李世民颇为留念东都的繁华,经常不顾京师安危巡幸洛阳,这一切李大亮都看在眼里,贞观十八年,李世民再次起驾洛阳,把京师这一摊子留给了房玄龄,并令李大亮做副手;没想到李大亮突然遇疾倒下,这下把李世民急坏了,亲自调药并命驿站火速送往京师,李大亮感觉时日无多,临终前最后一次上书,请求止戈息民,停止伐辽;另外希望李世民不要留恋东都繁华,以宗庙为重长居京师。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李大亮的两条建议可谓切中时弊,写完最后一份奏章后,李大亮以“ 男子不死妇人之手为礼 ”屏退侍女,就此死去。
李大亮死后,家里只有五石米、三十端布余财,史书记载 “竟无珠玉可以为 唅 ” ,家境比当时长安的普通百姓都穷。《孙子兵法》云:“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如果有来评价李大亮还需再加几个字,那就是政、略、忠、义、礼、廉,何谓也?劝农以桑,政也;以身劝贼,略也;劝君以义,忠也;葬同族鳏寡,义也;不死妇人之手,礼也;无珠玉为唅,廉也。李大亮如此之品行毫无疑问成为后世之楷模,其中就有北宋宰相张齐贤,他从小仰慕李大亮之为人,随取字为师亮,其意以亮为师,在他以后的政治生涯中同样为北宋立下赫赫战功,这才是榜样的力量。
请问谁知道[生李死曹]是怎么回事?能提供资料吗?
本文2023-09-22 03:17:0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1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