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明兰有三个门当户对的候选人,为何最后却嫁给了顾二叔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3收藏

《知否》原著:明兰有三个门当户对的候选人,为何最后却嫁给了顾二叔,第1张

明兰十二三岁时,盛老太太就在给她寻找对象。正好,老太太收到了侄女盛纭邀请信,于是她就带着明兰去了趟宥阳老家,这一去碰见了三个孙女婿候选人。

01

泰生表哥

泰生是盛纭的儿子,也是明兰的表哥。盛纮的父亲是二老太爷,盛纬和盛纭兄妹俩的父亲是大老太爷。

当年,大老太爷宠妾灭妻,要休了大老太太,盛老太太硬拦着不让。但是大老太太还是被赶出了家门,只能带着一双儿女回到乡下,盛老太太常常资助他们孤儿寡母。

因为都没有父亲关爱,都是母亲带着,盛纮和盛纬同病相怜,从小关系就很好,比亲兄弟还亲,因此大房和二房一直关系密切。

盛纭本来想让儿子将来娶侄女品兰的,可品兰的母亲李氏开始看不上泰生,觉得他家虽然底子厚,但只是庄户人家,李氏想要娘家侄子李郁做女婿,可她嫂子又看不上品兰。

李氏只能回头再找泰生,每天给小姑子陪笑脸。盛纭气李氏把泰生当作替补,想到二婶身边还有小丫头,就写信给二婶把自家儿子狠狠夸了一顿。于是盛老太太就带着明兰回到了宥阳老家。

见到明兰后,盛纭真想让她做儿媳妇了。明兰长得好看,行为举止落落大方,算账管家样样精通,待人礼貌得体。

明兰偷听到盛纭姑姑跟大老太太如此夸她,不由得脸红心里也很高兴,但她也知道和泰生没有可能。

盛纭姑姑喜欢她,就算看在祖母的面上对她也不会差。泰生表哥人也好,但他们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古代人流行表哥娶表妹,明兰的灵魂是现代人,她怕下一代遗传不安全。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泰生属于品兰的。

原著中,盛老太太对明兰说道:“真论起来,泰哥儿真是个好孩子,家里有钱财铺子,又没有兄弟来争,宥阳地面上看上他的人家可不少;这几日,你姑姑着实疼你,好些压箱底的宝贝连品兰都舍不得给的,怕都落了你口袋了吧。”

明兰看着祖母的眼睛,认真地一字一句道:“姑姑待我好,多半是托了祖母您的福气,孙女再傻也不至于这般自大,品兰和泰生表哥自小一道长大,那个……呃,青梅竹马。”

若明兰嫁了泰生,肯定会伤了与大房多年来的情分,盛老太太不想亲戚为难,所以泰生PS掉。

02

弘文哥哥

贺弘文是明兰真正熟识的第一个外男。

盛家祖孙俩和一众仆役在去往宥阳老家换船时,遇见了贺府众人,一交涉发现是两对小半辈子没见的老姐妹,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盛老太太给贺老夫人介绍明兰,贺老夫人见她娇美可爱,很是喜欢,硬是搂着亲了好几口,随后补上一个沉甸甸的荷包做见面礼。

然后就叫自己的孙子贺弘文给盛老太太请安,明兰第一次看见了贺弘文。

原著中写道:十四五岁的少年郎,白净面庞,修眉俊眼,不如齐衡般秀美,却有一股浓浓的书卷气,行止端方稳重,贺家一派富贵气息,他却仅着一身素净的细缎直衣,除了腰间一条如意绦系的青玉佩,身上竟全无佩饰。

明兰对贺弘文的第一印象还不错,两家祖母还是手帕交,贺弘文从小跟着祖母学医,十几岁医术就很不错。明兰身体不适,贺弘文就给她开熬煮了平抚脾胃的药草茶,明兰只喝了一碗就觉得身体大好。

在船上那两天,贺弘文常常同明兰说话,哪怕明兰骗他(把药倒掉),他看见了也装作不知。不管明兰编什么烂借口,他也从来不揭,总是笑盈盈地,搞得明兰都不好意思再说假话。

两位老人家都有结成亲家的意思,明兰贺弘文对方都还满意。预备明兰及笄后,贺家就来下聘,结果半路杀出两个程咬金。

1曹表妹

曹锦绣是贺弘文姨丈家的表妹,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贺母曾经也想将外甥女娶回家当儿媳妇,当时曹家是官宦人家,看不上贺家,就没有下文。

风水轮流转,曹锦绣十岁时,因为她父亲参与了‘小梁山矿案’,全家被流放凉州了。

(小梁山矿井坍塌,死了百余矿工,谁知矿主勾结当地官员,克扣抚恤金,反把那些死了男人的孤儿寡妇锁拿问罪,险些激起了民愤,酿成大乱,曹锦绣的父亲就是其中一位官员。)

七八年后,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曹家从凉州回京,直接赖上了贺家。

先是隐瞒曹锦绣非完璧之身,被贺老夫人当众揭穿后,曹母才承认曹锦绣在凉州时曾经给一个官员做妾。曹锦绣表示只要留在贺弘文身边当一个丫鬟就行。

明兰表示:有曹姑娘就没有我,有我就不能有曹姑娘。

贺弘文为了明兰,拒绝曹锦绣。

曹锦绣寻死觅活,这才吐露,当年做妾时被灌了红花,不能生育,表哥若是不要她,那么她只有死路一条。

几经折腾,盛家祖孙俩对贺弘文失去了之前的热情。

盛老太太答应明兰嫁给顾廷时,对明兰说了这么一番话:如今好叫他们放开手脚去接济亲戚罢,这会儿可没人拦着他们做好人了!难不成你还非他贺家不成了,如今便叫众人都知道,盛家的姑娘不愁嫁,有的是人惦记!”

2顾廷烨

贺家在考虑纳不纳曹表妹时,顾二向盛家提亲了。相比贺家的优柔寡断,顾廷烨目标明确,没有一点拖泥带水。

顾二先是查到了如兰和文炎敬有私情,谋划了一番,他就拜托大姐夫袁文绍介绍媳妇,袁文绍就提到妻妹(没说是那个妹妹),顾二直接同意了。

顾二不但是宁远侯的嫡次子,还是皇帝亲封的大将军,官居二品,功名利禄加身,京中想与他结亲的人家多得数不过来。他向盛家提亲,盛纮夫妇感觉天上掉馅饼,高兴地答应了,他们准备把嫡女如兰嫁过去。

皇家宴会上,沈国舅把顾将军要娶盛家姑娘的事禀告了皇帝陛下,陛下很是赞成,没多久整个京城都知道顾盛两家要联姻。

如兰和文炎敬最后告别时,被顾家的一个仆妇看见了,顾二托人向盛纮表示,他也知道了。盛纮夫妇没办法,顾盛联姻京城皆只,没有反悔的余地,盛纮和王氏只能厚着脸皮求老太太让明兰嫁过去。

老太太气的得把盛纮夫妇骂得狗血喷头。

顾二用尽心机,但他并没打算隐瞒。华兰把明兰约到忠勤伯爵府,他当着明兰的面,将所有事情一一坦白,表示娶她的决心。

他还对明兰说:将来我在男人堆里算老几,你在女人堆里就算老几。

明兰回家后,将事情的始末告诉了祖母,祖母问过了明兰的感觉,察觉到明兰对顾二的感觉不错,思量一会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03

李郁表哥

自从贺家被曹家缠上后,态度不明不白,盛老太太对贺弘文的态度淡了很多。同年八月,秋闱将至时,盛家来了五个客人。

三个是盛紘故旧之子,两个是盛紘交好的同年同乡的子侄,他们赴京赶考却无亲属在京,所以一起来到盛家备考,其中一个就是李郁。

李郁身材修长,眉清目秀,白皙俊俏和年轻时的盛纮很像。他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平时就是关在屋里苦读,没有通房丫头,也没有缠人的表妹。除了每次偷看明兰的时间长点,没有其他任何毛病。

盛纮也很喜欢这个后生,曾经还想把墨兰讲给他,可惜墨兰几次三番出幺蛾子。

明兰第一次和祖母回宥阳老家的时候,就见过李郁,他是品兰舅家的表哥。当初除了盛纭,李郁的母亲也看上明兰,想让她做儿媳妇。

这次再见面,李郁对明兰表现出明显的好感,每次拜见盛老太太时,都会偷看明兰,四目相接时他还会朝明兰微笑。盛老太太对这个后生也算满意,李家是书香门第,也很富足,父母厚道,郁哥儿也很上进。

李郁打算这次考中后,就向盛老太太提亲。

只是还没等到考试,顾二叔就托华兰来盛家提亲,几经周折,明兰嫁给了顾廷烨,成了宁远侯夫人。

总结一下就是,三个候选人不是没有缘分,就是太被动。还有一个一厢情愿的齐衡,当不了家也做不了主,因此更没希望。

只有顾二叔为娶明兰,绞尽脑汁,精心谋划,这才抱得美人归。

田成仁

田成仁(1926年4月2日—2020年1月30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中国内地演员,毕业于中国戏剧学院。

1975年,参演个人首部**《红雨》。1982年,主演剧情**《春晖》。1984年,凭借电视剧《道是无情却有情》获得第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1989年,主演农村剧《篱笆·女人和狗》。1990年,主演农村剧《辘轳·女人和井》。1993年,主演农村剧《古船·女人和网》。2000年,凭借剧情**《金婚》入围第19届中国**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2002年,主演亲情**《暖春》,他凭借该片入围第9届中国**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2005年,出演都市剧《动什么,别动感情》。2010年,主演家庭剧《欢喜亲家》。2016年,出演乡村剧《龙门村的故事》。2018年11月,由其主演的现实题材剧《六尺巷新故事》开机。

2020年1月30日,编剧韩志君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田成仁逝世,享年93岁。

中文名:田成仁

国籍:中国

身高:178cm

体重:65kg

出生地:辽宁省庄河市

出生日期:1926年4月2日

逝世日期:2020年1月30日

职业:演员

毕业院校:中国戏剧学院

代表作品:道是无情却有情、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金婚、暖春、欢喜亲家

主要成就:第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

第9届中国**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提名)

第19届中国**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提名)

人物经历

1945年,加入辽宁省庄河市文工团。1954年,开始担任辽宁省文工团副团长;同年,与欧阳山尊、阿甲等人共同参加中央戏剧学院第一批导演干部训练班,一起接受苏联戏剧专家的培训,系统学习了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

1955年,在话剧《柳葆芙·瓦拉瓦雅》中饰演苏联红军政委,该剧是他的毕业戏汇报演出,而他也由此留在了中央实验话剧院工作,并步入了话剧舞台。1957年,在工人俱乐部主演话剧《革命风浪》。

1975年,参演个人首部**《红雨》。1978年,与郭振清合作主演剧情**《严峻的历程》。1980年,与浦克、王润身联合主演剧情**《春眠不觉晓》。1981年,与郑保国合作主演剧情**《白纱巾》。1982年,与常戎、吴丹联袂主演剧情**《春晖》,在片中饰演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凌老师。

1984年,出演由张圆、于彦夫执导的剧情**《黄山来的姑娘》;同年,与肖雄、赵有亮联合出演剧情**《电梯上》;此外,凭借电视剧《道是无情却有情》获得第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1989年,与吴玉华合作主演农村剧《篱笆·女人和狗》,在片中饰演个性耿直的老汉葛茂源。1990年,与吴玉华合作主演农村剧《辘轳·女人和井》。

1991年,由其参演的家庭剧《山不转水转》播出。1992年,参演由陈家林执导的古装剧《唐明皇》。1993年,主演农村剧《古船·女人和网》。1994年,在亲情剧《今生是亲人》饰演震宝爷爷。1996年,由其出演的家庭剧《单亲之家》播出。

1998年,与曹培昌合作主演情感**《老子、妻子和孩子》。2000年,与王玉梅共同主演剧情**《金婚》,他凭借该片入围第19届中国**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2001年,参演由雷献禾、康宁联合执导的反腐剧《大雪无痕》;同年,与祁艳、郑昊共同出演以跨越60余年的哀婉爱情为主线的爱情剧《荷花淀、女人和枪》。

2002年,与张妍合作主演亲情**《暖春》,在片中饰演心地善良的乡村农民宝柱爹,他凭借该片入围第9届中国**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2003年,与梁冠华、杨立新联合出演家庭剧《开心就好之男人无烦恼》,在剧中饰演退休老中医邱仁堂;同年,出演由黄克敏执导的古装剧《大明王朝1449》;此外,还与谢兰、韩青联合出演农村**《了不起的村庄》,在片中饰演江南湖东村的老支书阿根叔。

2004年,出演由张祥林执导的刑侦剧《中华之剑》。2005年,与王庆祥、奚美娟联袂出演的刑侦剧《暗战》播出;同年,与陶慧敏、丁勇岱等共同出演家庭剧《陪读》;此外,还与陶虹等合作出演了都市剧《动什么,别动感情》,在剧中饰演胆小怕事,不愿担责任的姥爷。

2006年9月4日,由其参演的古装剧《锦衣卫》首播;同年,与赵达、沙景昌等联合出演战争剧《黄河浪》。2007年,与马跃、徐筠联合出演军旅**《我的左手》;同年,参演由余丁执导的军旅剧《红梅花开》。

2008年,与齐如意、郝洋联袂主演家庭亲情剧《暖春》,在剧中饰演心地善良的乡村农民宝柱爹;同年,与吴军、李玉峰联合主演人物传记剧《好人谢延信》。2010年,出演由陈国星执导的传记**《第一书记》;同年,与李成儒、罗海琼联合主演家庭剧《欢喜亲家》。

2016年,与杨波、岳红联袂出演乡村剧《龙门村的故事》,在剧中饰演深明大义的老村长杨传宝。2018年11月,与杨波、白雪共同主演的现实题材剧《六尺巷新故事》开机。

个人生活

田成仁的妻子是曹会苹,大儿子田芒是芭蕾舞演员,小儿子田二喜是话剧演员。

2020年1月30日,编剧韩志君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田成仁逝世,享年93岁。

主要作品

参演电视剧

六尺巷新故事-2019,导演吴军

龙门村的故事-2016,饰演老村长杨传宝

麦田里的向日葵-2011,饰演麦田爷爷

下南洋-2011,饰演长寿公

None-2010,导演,

欢喜亲家-2010,饰演鲁爷爷

男婚女嫁-2008,饰演鲁爷爷

好人谢延信-2008,饰演庆爷爷

暖春-2008,饰演宝柱爹

荷花淀、女人和枪-2007,饰演哑巴黑

红梅花开-2007,饰演周政委

锦衣卫-2007,导演张黎

黄河浪-2006,饰演高八爷

钦差大臣-2005,饰演田筹

橙色阻击-2005,饰演简单

锦衣卫-2005,饰演,

陪读-2005,饰演老钟头

大明王朝1449-2004,饰演桃源王

None-2004

中华之剑-2004,饰演张海父

None-2003,饰演老支书

None-2003

None-2003,导演赵宁宇

None-2003,饰演骆成龙

开心就好之男人无烦恼-2002,饰演邱仁堂

None-2002,饰演,

None-2001,饰演沙校长

荷花淀、女人和枪-2001,导演陈雨田

庄户人是天-2000,导演吴俊华

None-2000,饰演丁司令员

None-1998,主演曹培昌,周杰

None-1996,导演,

None-1995,导演金德顺

日出日落-1995,导演郑泉宝,王英杰

今生是亲人-1994,导演潘欣欣,陈明

None-1993,饰演葛茂源

None-1993,饰演唐睿宗李旦

None-1991,饰演葛茂源

山不转水转-1991,饰演葛茂源

None-1990,导演杨洁

None-1988,饰演葛茂源

袁崇焕-1987,饰演孙承宗

None-1984

面向大海-1984,饰演领导

None-1978,饰演程广汉

参演**

参演话剧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田成仁有着扎实深厚的表演功底、为人豁达,他为了艺术创作极其认真和全身心投入。而且,他从不张扬,因为他不看重名利。他的表演忠实于剧作,服从于导演的意图,不是从人物行为的结果出发,而是认真地逐一体验。在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中,他有着精湛质朴的表演。在话剧《黑奴恨》中,田成仁表演得有思想、有性格、有发展、有转折、有远景、有特色,形象相当动人。同时,他是一个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的实在人(《北京晚报》、《戏剧报》综合评)。

 中原地区新娘的嫁妆除衣物、被褥、家具、电器外,还有一种家家必备的饭食嫁妆——随身饭。

 随身饭名称的由来,是由于此种菜需事先由娘家备好,姑娘出嫁的当天,随迎娶的花轿或汽车带至婆家,故而才有了这个名称。随身饭的品种有肉、菜、馍、面条和饺子等。称呼每种饭菜时,人们习惯在前面加上“随身”二字,如果是肉,称“随身肉”,面条称“随身面”,饺子称“随身饺”。

 姑娘出嫁头一天,父母将肉煮熟,配上青菜,装入几个饭碗内,出嫁之日用食盒抬上,至婆家加热后给新娘食用。面条是生的,在偏僻的农村,庄户人家多是自己动手擀,将擀薄切窄的面条装入篮子,盖上红纸,然后请人在姑娘出嫁的当天担到婆家。城市居民则要买来精粉挂面,把挂面用红纸条缠好,放进新脸盆,配上两双新碗筷,用红布兜上作为嫁妆。姑娘出嫁之日,姑娘的嫂嫂提上脸盆,将面条和妹妹一道送到妹夫家。面条的数量为1公斤、2公斤、3公斤不等,一般以双数为宜。

 若是随身饺,娘家需将捏好的生饺子摆在陪嫁的桌子抽屉里,待娘家派人送嫁妆时一起送到男方家。饺子的数量也有讲究,它要由姑娘出嫁时的年龄来决定。如果姑娘是20岁,应要准备20个饺子;如果24岁,则必须包上24个饺子。有的地方饺子的数量和姑娘的年龄相等,有的地方要比年龄多一个,为的是图吉利有余。父母为姑娘捏饺子的目的,是为了捏住亲家的嘴,怕女儿到了婆家,亲家絮絮叨叨使女儿受气。

第七章:郭徐两家世交变仇家

一、清朝同治年间,县城里有名的四大家中的郭、徐两家出了两个同科进士,之后二人同时在京城同朝为官。因郭、徐二人既是同乡,又是同年一起科考,取得功名。故二人在外,也就走得比较密切,经常聚在一起,叙家常或交流一下各自工作上的事情。

于清穆宗同治年间,先帝咸丰驾崩,慈禧太后在朝廷发动政变,捕杀了部分朝廷皇族,和异己重臣。因党争失利,波及至郭、徐二人,因无政治靠山,故郭、徐二人被朝廷一同革职遣返回乡。

二人回乡后,在各自的家中,经营各自的生意。郭家住城西南角的硝市街,经营火硝。徐家住城北头的大槐树底,以经销茶叶为业。因着这样久远的故交,两家世代关系交往,自然越走越密切。

丙寅年正月元宵节,郭家长子郭振浩领着儿子郭子良,到徐家走亲串门。徐家见郭家父子来走亲,徐书长便命人预备酒菜,二人一起饮酒闲叙。

酒过三巡,各自都微带酒意,看见郭家小儿郭子良跟徐家小女珍儿一起玩耍,郭振浩眯着一双微醉的眼睛,半真半开玩笑的说道:“老弟啊,何不把你家小女许配给我儿子,结门娃娃亲,咱们好成为亲家。”

徐书长用眼睛轻轻瞄了郭振浩一眼,呵呵浅笑道:“事倒是件好事,但怕孩子长大了,一旦有一方不愿意,咱不就白说了?等到那时,咱不但成不了亲家,甚至会变成仇家了。”

“哈哈”郭振浩听言,言之凿凿的说道:“徐弟言重了,咱的孩子,咱就得要说了算”“呵呵,郭兄啊,我可不敢说这样的大话,我一旦应许了,万一到那时说了不算了,岂不无颜见老兄了吗?”

郭振浩微微摇摇头,笑着说:“没事,咱都是几辈子的关系了,相信我这当哥的。到那时,即使咱成不了亲家,也仍然是好兄弟。”

徐见郭这样坚持,也很难一口拒绝,再说俩孩子都还小,这就等于是在开个玩笑。话已至此,两人就这样半真半假,开始以亲家相称,在一边跑来跑去玩耍的两个孩子,听大人这样称呼,也认真的相互瞅着对方笑笑,其实心里并不知道大人说的是什么事。

正月里,天气仍有些凉意。日暮黄昏,外面扑进阵阵凉风。郭振浩才酒意蹒跚地起身,摇摇晃晃地领着儿子回家。徐家送走郭家父子,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心想,这只不过是酒桌上的戏言罢了。

哪知,过了几日,逢正月元宵节这日,郭家夫妇竟然牵着一匹骡子,骡背上驮着两只大笎子,里面装着鸡、鱼、糕点等聘礼,还特意给素珍量身定做了一身水红色绸缎衣裤和一个红喜包。

徐家一看可真傻眼了,郭家当真事办了,倘若这时再拒绝,就更说不过去了。徐书长无奈何。只得照规矩安排酒席,并请出郭家本族长辈作陪,这件事,就这样戏言成真了。

花开花落,春去秋来,转眼间两个孩子,都长成半大小伙、半大姑娘了。这年中秋节后,一个令徐家人极为尴尬的消息,传到徐家人耳中。

郭家的儿子郭子良,从小娇惯,骄纵无度,仰仗着有钱有势,再说依着本乡本土,竟然时常纠集城内的几个恶少,到城里一家名叫凤仙楼妓院聚赌嫖妓,输了还耍赖,不付嫖资。且一而再,再而三的耍横不讲理。

老板娘凤仙,报官吧,县衙不予理睬。被逼无奈,只好花重金买通黑道势力出气。这一天,趁天黑之机,见郭子良从凤仙楼出来,被隐蔽在墙角的两名蒙面大汉,将郭绑架到城外,护城河边一个隐密处,先将其捆绑起来,一顿暴打,打折了双腿后,又将其扔进河里,两人消失在夜幕中。

郭子良命不该死,被打晕后,被扔到河里,被水刺激惊醒。立刻感觉双腿痛疼难忍,便放声哭喊救命。这时,本城的一个贩卖陶器的挑夫,路过此处,听见有人喊求救,便赶忙放下担子,循着呼救声,下到河岸边,才看清是一个少年漂浮在离河岸不远处。

这老汉不顾一切的跳下河,将这个少年救上岸,经询问,才知道是硝市的郭家少爷。将其告诉了郭家人。其父郭振浩带几个人赶来,急忙命人抬回家,又赶忙命人,请来了名知接骨先生。

这位接骨老先生,见郭伤得厉害,先叫人烫一壶老酒,服下一粒鸡蛋黄般大小的黑药丸,名正骨丸。接着用手轻轻捏合郭的腿骨,将其打折的骨头完全复正,再用木板牢牢捆扎结实。

又取来一只刚宰的大公鸡,配上几味中药粉,合在一起石头锤砸黏糊,趁着公鸡的热乎气,包裹在郭的两只骨折的腿骨处,接骨操作完之后。

老先生没敢离开,一直喝着茶水守候在一旁。这时,只见郭浑身冒汗,并痛得他嗷嗷大喊,又感觉有千万只蚂蚁在咀咬他的腿骨。怕他痛急了咬坏牙床,又撬开郭的牙床,塞进一团手巾。

这样约莫过了两个时辰,见郭额头上的汗消失了,且睡去了,这时,接骨师傅才轻轻将腿上已凝固的公鸡黏膏,扒下来,并嘱咐说,三天就可以坐起来,七天就可以下床活动。

当徐家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惊得全家上下,都极大不安。娃娃亲,是在孩子小时候,由父母私自定下的婚约,旧时有些流行。这无疑关系孩子一生能否幸福的大事。

出乎徐家人的是,郭家儿子竟做出,这样令人不齿的不端行为,聚赌嫖妓,是最令人所不耻的下贱事。这不同于其他事端,若是其他的事,尚可三思。

但这样的事,就大不一样了,这在人前说出来,真的是令人厌恶而无颜面对。自家儿子三番二次出去做这种事,难道老子就不知道吗?“子不教,父之过。”

这天晚饭后,徐书长老爷子打发儿孙们,各自回各自的房间。招来太太,商议该如何应对这件事。自己心想,总的先商议个对策,以便将来见了面,该怎么处置为好。

毕竟自家跟郭家,已有两三代的故交了,再说了,儿女婚约,不是件儿戏,一旦确定,双方都须履约的。尽管当时,是在酒桌上说的玩笑话,也没有什么文书约定。

但郭家已将此事当大事做了,两位人还亲自登门,下了聘礼,给小女裁衣为聘,这也等于是婚约了,自己也就是默认了。若是咱这方变卦,就必须拟定个应对之策,免得仓促处事,以致撕破了脸,伤了和气面子,那样就不好了。

听太太言语,不妨先听听女儿淑珍意下如何?如若女儿没什么想法,就可依照最初的约定,到时嫁给郭家,做个儿女亲家,延续已久的故交,这无疑是最好的。再则,什么事都应该向宽处看,或许郭家小儿,有了这次教训,会洗心革面,彻底改正,不是曾有,浪子回头金不换吗。

女儿淑珍听爹娘喊她,就跑了进来,一腚蹲在母亲椅子跟前,瞅着在抽闷烟的父亲,两人都不说话,等父亲静静抽完一袋烟,也没直视女儿。

过了一会儿,才语气缓缓的说:“淑珍啊,你也不是小孩子了,已是十六岁了。也该懂的些事理了。在你还小的时候,那年正月,你郭叔带着小郭子来咱家出门走亲,看到你跟小郭子年龄相仿,见也般配,提出跟咱结门娃娃亲,当时我并没答应,但你郭叔一再催说,我虽没明确同意,但也没有表示不同意。

这本是酒桌上的一句戏言,怎知没过几天,你郭叔和你郭婶带着聘礼来了,其中还给你做了一身红绸子衣裤和喜包,这些都在你娘的大箱里放着,打算等你出嫁时给你。

但谁曾料到,那小郭子竟然做出这样使人蒙羞的事来。淑珍啊,今晚我跟你娘就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淑珍瞅了瞅有些愁容的爹娘,沉思了片刻,说道:“当时,你以为是酒桌上的一句戏言,心里也没这个打算,更没有立什么正式婚约,但人家可把这件事做实了,下了聘礼,咱也收了,也就等于有了婚约。

既然事到如今,已经这样了,也没必要为此事后悔犯愁了,现在,要紧的是想个对策就是了。”父亲随即问道:“你对这门婚事,到底是同意啊?还是不同意?就是等你的一句话”“我当然不同意了。”

淑珍态度很坚决地回答道:“爹,你想想看,一个嫖、赌都沾着的男人,一旦染上这等恶习,很难改正。整天在外粘花惹草,就难务正业了。我若进了他这样的家门,那日子还怎么过啊?”

淑珍娘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孩子说的没错啊,一个男人入了邪门,就很难回头。家也不是他的家了,这样的日子,叫谁都没法忍受。”

“这样说来,你们娘俩都不同意了?”淑珍娘接着答道:“是啊,我是不同意。”淑珍听娘替她表明了,也便低头不语,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咱现在要紧是,想个什么办法,能应付过去就是了。”

徐父见娘俩意见一致,他也没再表示反对,只是又装上一袋烟,慢慢抽起来,淡淡烟雾,弥漫着室内的整个空间。

抽完一袋烟后,才轻声说道:“既然都不愿意,那咱就要想个什么法子,能遮挡过去,要紧的是咱尽量别失了和气,更不能撕破脸面。”

突然,徐父眼睛一亮,说道:“这样行不?就说远在北京的她二姨想念淑珍,叫她去玩些日子,过段时间,就说在那里被一户人家看中了,或者就干脆在那里找户人家嫁了,孩子无法回来了。看看这样是不是可行?”

徐父试探性地说道,一边用眼睛扫了她娘俩一眼,又说道:“若这个谱可行,咱即刻准备叫淑珍动身,说去了北京,也就没什么念想了。免得夜长梦多。一旦等郭家人,登门来亲了再行动,就显得不妥了。”“你这个谱我不同意,”淑珍娘语气坚定,抢着说道:“我就这么一个闺女,一旦去了北京,真在那里住下了,我可受不了。”“那咱怎么办才好啊?”徐父一脸无奈的反问道,屋里一片沉静。

淑珍突然打破沉寂,说道:“爹、娘,我有一个歪招,不知道你们二老愿意不?”淑珍爹、娘一听,立刻都瞪起眼睛,忙问道:“你有什么歪招?快说说来。”

淑珍先嘻嘻一笑,说道:若是你们二老同意,我愿意背这个恶名。“你快说说听听。”徐父微微一笑,催促说。淑珍说道:“爹,我见东乡里那个,经常来咱店里进茶业的刘家男孩就行,你们如若愿意,就说我跟他私奔,这样你们就都解脱了。我不怕背这个恶名。”

徐父一听是那东乡刘埠岭的刘家,急忙摇摇头,说道:“不行,不行,乡下人家,门不当户不对,在亲戚朋友面前说起来,太-------”

        淑珍娘也接着说道:“嫁到乡下去,我可舍不得你去,乡下人生活太脏,太受累了。长这么大,还没舍得你受过累,那决不行。”

淑珍立刻接话茬说道:“嫁到乡下的刘家人,总比嫁给那郭家好吧,起码刘家是老老实实的本分人家,日子即使过得清苦一些,但心里不受气。”

淑珍爹也觉得刘家儿子,是个很稳重的孩子,平时来过几次,话虽不多,但行事成熟。仔细一琢磨,觉得也可以考虑。再说了,女儿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嫁个本分人家,一辈子不受气,不吃屈,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淑珍娘接着问女儿道:“若是你真愿意嫁到乡下去,不怕吃苦吗?一旦嫁到乡下去,那可是一辈子的事,不是三天二日想回来就能回来的哈。”

淑珍点点头,很认真的答道:“我不怕,也绝不后悔,即使再苦再累,也不怨你们。”淑珍爹看见女儿态度这么坚决,说道:“你若真愿意,爹就托付人去刘家提亲。”

淑珍爹、娘虽算是同意女儿的意见,但在心里总有些犯嘀咕。再说叫孩子背私奔黑锅,那可真不是一个好名声。

刘堂轩听到城里的徐老板,托人来为儿子提亲,打心眼里,甚是一阵意外地高兴。高兴之余再细思,又不免有几分纳闷啊?一个城里的大老板,要把自己的独生女儿嫁到乡下来,是何意思啊?

刘堂轩跟全家人一说,全家人都觉得这事有些蹊跷。这里面不会有什么陷阱或是什么圈套吧?刘堂轩晚上睡不着,自己抽着旱烟袋,暗自反复思想。

是徐家女儿身体有殃?在城里不好找个人家,才到乡下来找?若是真的身体有殃,那可不能轻易同意。要不就是女儿娇惯,在家有些行为不端,做了丑事,在城里没法抬头,才甘愿嫁到乡下来?

若是这样,那就更要谨慎了,一个女人的名节,比什么都重要,在这一点上,咱虽不是什么豪门大户,但也是清清白白的本分人家。

不行啊,刘堂轩越想越不对劲,心里暗自盘算,明天先不叫刘仁一起去,自己先去打探一番看看,这里面到底有什么事情?

大清早起来,刘堂轩细细地洗洗脸,刮了胡子,穿了一身只有过年才穿的粗布黑外袍,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去为儿子相亲,须郑重其事。因着去进茶叶,跟徐老板虽有些熟悉,但这次跟平时不一样,尽管人家是城里的老板,自己是乡下人,因此,更不能被人家小看,或瞧不起。

他略备薄礼,吃过早饭,就起身往城里赶去。进了徐家茶店,还没落座,便有一位小伙计,引刘堂轩倒内厅,这是徐老板早就吩咐好的。刚进内厅,徐老板早已恭候多时,见刘堂轩进来,神情谦恭而高兴的迎上去,又亲手给刘堂轩倒茶,之后又轻轻闭上房门,两人一边喝茶一边交谈起来。

徐老板望了一眼刘堂轩,问道:“是你自己来的?那你家仁儿呢?”刘堂轩答道:“,哎,前两天跟他弟弟套车去地里拉土,干活毛手毛脚的被车撵着脚了,走路不方便。”

“伤的不厉害吗?”许老板忙问道。“不碍事,只是伤了点皮肉,没伤到筋骨,歇几天就行了。”

这时,徐老板有意试探道:“前天,我家老婶子去宝阜赶山会,说路过你家,所说的不知你家仁儿意下如何?”刘堂轩心里也多了一些谨慎,听了许老板这番话,回答道:“听老人说明了,你这是在抬举我们,我真不敢这么想哈。”

“哎,刘老弟啊,什么抬举不抬举啊,只要两个孩子没意见,就成了。”刘堂轩接着说道:“我知道我们自己,一个乡下庄户人家,家里底子又薄,就怕苦待了你家闺女。”

许老板也看出了刘堂轩的疑虑,凑向前小声说道:“老弟啊,我看你是有疑虑?也不怕你见笑了,就跟你实话实说吧。”刘堂轩立刻瞪起了眼睛,也向前凑了凑。

徐老板凑近刘堂轩,轻轻吁了一口气,轻声说道:“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与本城的一家故交弟兄的孩子,结了门娃娃亲。前些日子,听说那边孩子出了点事,咱这边的孩子,说什么都不愿意,这不就为难了。”

“若应了那边,怕难为自己的孩子,婚姻毕竟是一辈子的大事。若应了孩子,又怕得罪那边人家,都是多年的故交了。这不,左思右想,也没想出个万全之策,最后孩子透露,说见过你家仁儿,稀罕仁儿的处事稳重。”

“你家仁儿的稳重,成熟,我也很赞成,事情就是这样。”徐老板说完,感觉如释重负,他不经意地望了刘堂轩一眼,见刘堂轩仍有些不干脆,又委婉补充说:“我今天说的都是我们的心里话,若你或仁儿有不同意见,那等于咱什么都没说,就权当没这块事。”

既然,徐老板已经说到这个情分了,刘堂轩也就自然明白,也完全释然了,笑笑忙应道:“徐老哥,真的没意见,我跟孩子,都很愿意。还是那句话,就怕苦待了你家闺女。若你不怕孩子来我家吃苦,我们真的是高攀了。”

刘堂轩平时来进茶叶,跟徐家打了多年的交道,也感受到徐家为人谦和、诚实,又听这么一说,心里自然踏实了。徐老板见刘堂轩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喜悦,又凑近跟前,跟刘堂轩耳语了一番。事情就这样定了。

刘堂轩满心喜悦的回到家里,就马不停蹄的吩咐儿子们粉刷新房,聘请木匠,打造嫁妆。择定婚期后,再次带上儿子,去徐家送去了结婚日子。

婚礼如期举行,徐书长送走女儿的婚车第二天,叫太太找出压在箱底,郭家送来的女儿礼金红包,又打发儿子备了鸡鱼,带上郭家送来的彩礼,一样不缺,给郭家送去,并嘱咐说:“送去后什么都不要说,你郭叔看到这些就会明白是什么事。”

徐老板打发儿子去郭家之后,立刻吩咐家人,把自己早已预备中草药,取出一副,在厅堂外煎煮,自己躺在卧室,不时的从卧室里传出阵阵药味和咳嗽声。

这时,郭振浩从外面走进来,闻到药味,忙问正向茶店走去的淑珍娘:“弟妹家,是谁病了?”淑珍娘忙说到:“唉,你快去劝劝我家你兄弟吧,他叫孩子给气坏了。”

郭振浩快步进了卧室,见徐书长躺在床上,不停的咳嗽。郭走向前忙问道:“老弟是怎么了?”徐书长见郭振浩进来,才颤颤巍巍爬起来,喘息着答道:“唉,快别提了,你先坐下。”

徐书长坐起来,含起烟袋,狠狠抽了口旱烟,满面愧色地说道:“我家那妮子,前天晚间,跟城东乡刘家儿子私奔了。那孩子常跟他爹来我店里进茶业,没想到俩人勾搭上了,昨天才叫人捎信来。可气死我了。”

徐书长说着,又是一长串地猛咳。郭振浩听了,先是一震,便也再没说什么,沉默了好大一会儿,才淡淡劝说道:“咱什么都不说了,当初,还真被你言中了。孩子大了,有她自己的主见,真不愿意,大人也真没办法。你还是多多保重吧。”说这就起身告辞。

徐书长望着郭的背影,心想,一切都无所谓了,就这样了,咱们谁也别说自己的孩子长与短了。从此之后,两家就没再来往过。彻底断了两家几代人的世交。

韦希堂受刘仁之邀,承建宅院,开工之前,曾路过郭家。郭子良见到韦希堂,忙将其让进房内。郭子良与韦希堂竟是两姨表兄弟,现在又是儿女亲家。

当年的郭振浩已经过世,儿子郭子良的长女郭小月,许配给韦希堂的儿子韦宝为妻。去年年底才刚过门成亲。

郭子良成为郭家的当家主。当年父辈经营的硝市商行,早已凋敝。郭父过世后,自己经营起了典当生意,做的挺红火。郭子良见表弟到来,忙命人准备了一桌酒菜,两人便隔桌对坐,畅怀对饮起来。表兄弟加儿女亲家,坐在一起,自然话多,饮起酒来,格外有兴致。

不觉已是夜深,两人仍在饶有兴致的对饮着。这时,郭子良环视一周,见没他人,凑近韦希堂小声问道:“表弟,哥问你一件事。”韦希堂醉眼朦胧的瞅着郭反问到:“哥你说,什么事吧?”“听说你曾跟师学过巫术?”

“巫术?”韦希堂立刻瞪起眼睛,又轻轻点头答道:“这个嘛,我略知一二。”郭又问道:“听说这个很准,也很厉害?”韦希堂红红的脸颊,显出几分严肃说道:

“跟师时,师傅一再叮嘱,施人以巫术,不可轻易使用,一旦使用不当被反噬,轻则折阳寿,重则绝后。“哥,你今天问这个是什么意思?”

郭子良先是一声长叹,神情慢慢变得凝重起来,说起一件往事:“在我小的时候,家父为我订了一门娃娃亲,是本城的。原本两家时故交,都定的好好的,怎知女方纵然毁约,跟城东乡的一个刘姓小子私奔了,家父竟因这事受辱,而一病不起,没出半年,便郁闷而逝去。”

虽然此事已过去这么多年,但每当想起家父,为此气恼身亡,我就感觉如鲠在喉,喘气都不顺畅,我发誓,今生必出这口恶气。”

韦希堂虽有几分醉意,但意识还算清醒,向郭子良摆摆手说道:“我还是劝表哥放下吧,这的事万万使不得。”郭子良此时,虽仍心有不甘,但见韦希堂神情坚定,也只好点点头,应道说:“也好吧,今天就听表弟的。”

韦希堂听了表哥郭子良叙说的家事,由父母作主定的娃娃亲,原本就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有一方孩子,长大有自己的主见,不愿意了,本是件很正常的事。又不是故意要伤害对方,为何生这么大的气,结这么大的冤仇呢?

韦发自内心劝解表哥,这不仅仅是郭所不知道,自己跟刘仁有一层亲戚关系,而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人,活在世上,不能因一点事情,就耿耿于怀,睚眦必报,这样到头来必两败俱伤,有何益处呢?

此时的韦希堂,自知很明事理,深知劝人向善,是人积蓄的福德。自受聘,接手刘仁表叔修宅工程之督工后,刘仁自然很信任韦希堂,韦也很负责,很出力。

但有一件事,翻转了韦希堂自己所恪守的初衷,使得他做出了一件有违常理的大事,使他终生都后悔不跌。

刘仁家宅扩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刘仁看后很是满意。晚饭时吩咐厨房特做了一桌好菜,招待了这位表侄韦希堂,算是对韦辛劳付出的奖赏。酒桌上刘仁对韦的各项高超技艺和严格督工,赞不绝口。

奖赏是一种鼓励,同时也是一个使人骄傲的诱因。醉酒使人放荡。韦希堂在酒的怂恿下,潜入了白天为工地送水的一个女帮工室内,抱住这个年轻女帮工,欲行不轨,吓得那女帮工大喊大叫一起。

还没有入睡的刘仁,听到喊叫声,忙赶出来往女帮工那奔去,一看一切都明白了,刘仁不由分说,近前就给了韦希堂两巴掌,打得韦希堂两眼冒金花,也立刻清醒了许多,“噗通”跪在了刘仁脚下。

这时,一些住在各房间的工匠们,也都围上来观看,韦希堂羞得无地自容。回到自己房间后,回想自己的大半生,这样的事也没少干过,但还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当众受过辱,越想自己越觉得窝囊,一个念头浮上心头。

刘仁表叔啊,你这样不讲情面,能怪我不义吗?跟自己表哥郭子良饮酒的一幕又浮现在韦希堂眼前。他咬咬牙,现出一副一不做二不休的样子。

明天是刘仁家修宅最后一项工程,修建大门口上梁大吉日。这是很真关键,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节点。他要给刘仁施行巫术,给他的大门口下蛊,他要用自己所学的蛊术,使刘仁家业败尽。

韦希堂就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好了下蛊所用需要的一切物件,等天一亮,就可叫儿子,韦宝爬上大门山尖,按他的要求实施。

在刘姥姥离开时,王夫人给了她一百两银子,并且让平儿转告她说:“你拿去或者作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听上去仿佛是一种拒绝,对刘姥姥的不欢迎,实际上,这几句话里,有王夫人深切的悲悯心。

说王夫人有悲悯心,可能很多人都不能同意。在很多人的意识里,金钏和晴雯都死在她手上,芳官四儿等人也是她一手撵出去的。但是,请注意,王夫人是无法预知金钏被撵出去就会跳井,晴雯被撵出去就会死掉,过去,荣国府也不是没撵过丫环,比如茜雪,就是非常无辜地被宝玉撵出去了。宝玉和他妈妈的差别,也许只在于茜雪身体比晴雯更好。

作为主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她有资格驱逐她不喜欢的人,就像现在的老板有资格驱逐不喜欢的员工一样。这也许不明智,但并不是罪过,所以,你可以说王夫人蠢,说她无趣,但她可能还真没你想的那么坏,也谈不上伪善。

王夫人本来就不是有灵性的人,驱逐晴雯等人时更显得急火攻心,这与她内心的焦虑有关。她经历过贾府最好的时代,眼睁睁地看着家境江河日下,她回天无力,如一些愚蠢的老板,不想着进行改革,反而去让员工打卡抓风纪。所以,检抄大观园,并不只是源于王夫人之愚蠢的孤立事件,还和家族气象有关。

王夫人的悲悯心,也带着这种焦虑的痕迹。

刘姥姥进荣国府,应该说,每个人对她都是友善的,贾母带她看世面,被她逗得哈哈大笑,凤姐鸳鸯等人虽拿她取笑,过后也向她道了歉,并送她很多礼物。似乎是皆大欢喜,各得其所,但王夫人的感觉则不同,她是一个严肃的人,即使当时也曾看着刘姥姥发笑,但仍然觉得她处境难堪,王夫人没有接受苦难化解苦难的能力,她希望,能够做点什么,让这种景象结束。

相对于贾母的轻松,王夫人这个人活得太沉重。她送给刘姥姥一百两银子,让她去做个小买卖,这是她的善意。刘姥姥说了,二十两银子就够一个庄户人家过一年了,王夫人要是讨厌刘姥姥,大可以交代王熙凤,以后对刘姥姥别那么客气,尽量不要让她上门了,贾母在深宅大院里,哪里能知道外面的消息?王夫人根本不用赔上一百两银子。

事实上王熙凤对刘姥姥非常客气,平儿还要刘姥姥下次再来:“到年下,你只把你们晒的那个灰条菜干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芦条儿各样干菜带些来,我们这里上上下下都爱吃。”以平儿之乖觉,凤姐一次次帮王夫人出头骂赵姨娘,若王夫人对刘姥姥不满,她们必然不会如此。

所以,王夫人那句话的意思是,希望下次刘姥姥能体体面面地来,而不是以“求亲靠友”的姿态来,以为她不待见刘姥姥,实在是以人废言。

1谁知道关于农彦的句子

农业谚语 雨水与农业 春雷响,万物长。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麦怕清明连夜雨。 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下雨烂谷箩。 气温与农业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夏作秋,没得收。

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六月不热,稻子不结。

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 人热了跳,稻热了笑。

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

麦里苦虫,不冻不行。 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冷收麦,热收秋。 降雪与农业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 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

大雪下成堆,小麦装满屋。 今冬大雪飘,明年收成好。

大雪兆丰年。 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

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 腊雪如盖被,春雪冻死鬼。

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 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冬雪年丰,春雪无用。 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

雪化水成河,麦子收成薄。 春雪流成河,人人都吃白面馍。

下秧太冷怕烂秧,小秧出水怕青霜。 寒损根,霜打头。

桑叶逢晚霜,愁煞养蚕郎。 晚霜伤棉苗,早霜伤棉桃。

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 荞麦见霜,粒粒脱光。

八月初一雁门开,大雁脚下带霜来。 寒潮过后多晴天,夜里无云地尽霜。

北风无露定有霜。 霜打片、雹打线。

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春旱谷满仓,夏旱断种粮。

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 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

圩里干死怕淹,山里淹死怕干。 不怕种子旱,就怕秋苗干。

不怕旱苗,只怕旱籽。 三年收两头,锅巴盖墙头。

圩田好种,梅雨难过。 圩田好作,五月难过。

圩田隔夜是荒年。 水荒头,旱荒尾。

水荒百日,旱荒一年。 水荒一条线,旱荒一大片。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物候与农业(以指示作物为指标预报农时) 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杨叶拍巴掌,老头压瓜秧。 杨树叶拍巴掌,遍地种高粱。

杨叶钱大,快种甜瓜;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杨叶如钱大,遍地种棉花。

杨叶钱大,要种黄瓜。 飞杨花,种棉花。

柳絮扬,种高粱。 柳毛开花,种豆点瓜。

柳絮乱攘攘,家家下稻秧。 柳芽拧嘴儿,山药入土儿。

柳絮落,栽山药。 柳絮落地,棉花出世。

桐叶马蹄大,稻种下泥无牵挂。 桐树开花,正种芝麻。

桐树花落地,花生种不及。 桐花落地,谷种下泥。

椿芽鼓,种秫秫。椿芽发,种棉花。

椿树头,一把抓,家家户户种棉花。 椿树盘儿大,就把秧来下。

枣芽发,种棉花。枣芽发,芝麻瓜。

枣儿塞住鼻窟窿,提着耧腿耩豆种。 枣儿红肚,磨镰割谷。

榆挂钱,好种棉。榆钱鼓,种红薯。

榆钱唰唰响,种子耩高粱。 榆钱黄,种谷忙;杨絮落,种山经。

桃花开,李花落,种子包谷没有错。 桃花开,杏花败,李子开花卖薹菜。

桃树开花,地里种瓜。 桃花落地,豆子落泥。

犁花香,早下秧。 揪花开,谷出来。

揪花开,麻出来。 七里花香,回家撒秧。

大麦上浆,赶快下秧。 柿芽发,种棉花。

麦扬花,排黄瓜。 秧摆风,种花生。

竹笋秤杆长,孵蚕勿问娘。 四月八,苋莱掐,四乡人家把秧插。

四月南风大麦黄,才了蚕桑又插秧。 荷叶如钱大,遍地种棉花。

荷花菡,犁耙乱;荷花开,秧正栽。 菊花黄,种麦忙。

椹子黑,割大麦。 麦黄杏子,豆黄蟹子。

枇杷开花吃柿子,柿子开花吃枇杷。 木瓜开花种小豆,小豆开花收木瓜。

高粱熟,收稻谷。 以指示动物为指标预报农时 布谷布谷,赶快种谷。

斑鸠咕咕,该种秫秫。 蛤蟆叫咚咚,家家浸谷种。

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青蛙打鼓,豆子入土。 蚕做茧,快插秧。

蚕老棋子黑,准备割大麦。 蚊子见血,麦子见铁。

黄鹂唱歌,麦子要割。 知了叫,割早稻。

知了喊,种豆晚。 蚱蝉呼,荔枝熟。

黄鹂来,拔蒜薹;黄鹂走,出红薯。 燕子来,种苋菜。

小燕来,摧撒秧,小燕去,米汤香。 小燕来,抽蒜薹;大雁来,拔棉柴。

大雁来,种小麦。 哈气种麦,不要人说。

嘴哈气,麦下地。 肥料与农业 肥料建设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粪是农家宝,庄稼离它长不好。 种田无它巧,粪是庄稼宝。

粪是土里虎,能增一石五。 粪是庄稼宝,缺它长不好。

种地没有鬼,全仗粪和水。 粪草粪草,庄稼之宝。

种地无巧,粪水灌饱。 庄稼要好,肥料要饱。

庄户地里不要问,除了雨水。

2关于农谚的一些句子

1、冷收麦,热进仓。

2、小满种棉花,光长柴禾架。

3、麦前治住蜜,过麦沉着气。

4、苗子长得壮,桃多有希望。

5、蜂找蜜源,平地五千(米,升高一千,在此范围,奔波往返。

6、蚕老不宜留,留下断丝头。

7、若要母畜把胎保,千万莫喂霉烂草。

8、蚕老一个闪,麦熟一眨眼。

9、挖得深,盖得薄,结得棒子像牛角。

10、苹果梨子早疏果,免得日后舍不得。

11、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12、小满玉米芒种黍。

13、去杂去了,深挖细找,无一漏网,质量提高。

14、受螫痛难忍,迅速拔螫针,氨水来点涂,效果挺灵敏。

15、小满桑葚黑,芒种小麦割。

16、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

17、小满十日见白面。

18、杈子擗得早,养分跑不了。

19、麦套棉两亲家,收了麦子又摘花。

20、串种技术严,苗足苗齐是关键。

3关于乡愁的诗和诗歌

乡 愁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故乡的路 离家的日子 夜晚 故乡的路总在闭上眼的瞬间 伸到思绪间,与记忆缠绵 故乡的路上 洒满了我的童年 悲欢。

酸甜。泪水与笑脸 此刻却觉得 无论曾经的苦还是甜 在记忆中都是一支悠扬的歌 动人心弦,像一泓清泉 故乡的路 承载着我的昨天 昨天的我衣衫褛褴 随风奔跑 在长满野草的土路边 追逐笑意盈盈的春天 雨中思乡 绵绵细雨,细雨绵绵 苍空中飘落的雨滴成线 恰如游子剪不断的思念 故乡的雨啊 一定又洗刷出一个明净的村庄 麦浪在乡亲的梦里滚翻 绿树中的一角屋檐冒着袅袅炊烟 想象爬上故乡的山头 父亲坐在老屋的门上 用手背揩掉额头的劳累 点燃一支旱烟,微眯着眼看 屋檐上雨滴落个不断 汇合成欢快的溪水 流向绿油油的田间 坐在老家门上 坐在老家门上 看空中云卷云舒 瓦蓝的天空 因为云越多而越深邃 门前碗口粗的杏树上 一头毛驴在咀嚼草香 不知哪家的驴叫了一声 这头驴也仰起脖子叫了叫 一只白兔子 像雪一样的白 突然从我身旁跳过 停了停,奔向草丛中 几只鸡乱叫着 从草中跑了出来 其中有一只 脖子一伸便吞下一只虫子 一声熟悉的声音 让我望着路口 瘦弱的母亲 正赶着猪仔们朝家走来 思乡的歌 对思念故乡 是一首悠扬 悠扬又动听的歌 总在深深的夜晚 明月高悬、星星眨眼 一缕微云被清风剪断 总在这样的夜晚 我用思乡的心轻轻歌唱 可爱、美丽的故乡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金色的麦浪一定又开始翻滚了吧 你看,乡亲们嘴角又浮起了微笑 今夜,就安心地睡吧 在梦里和故乡一起沉睡 做一个幸福的梦 醒来时,也许 父亲拿皮鞭赶着毛驴 又驮来一些希望 故乡,我的诗行 故乡,一个横卧在山沟里的村庄 我要用手中的笔 揉和心间流淌的思绪 写一首诗把你赞扬 故乡啊故乡 在天际连绵起伏的山的脊梁 在山沟里蜿蜒的溪水轻唱 在月下闪亮着的灯光泛着豆黄 清风揭起夜幕的衣角 日子于是在山里人的梦里插上翅膀 飞翔,飞翔…… 飞翔到辉煌的前方 故乡,在微弱的烛光下 你的儿子 用泪水敲打着键盘 把思念的句子排列成跳跃的诗行 五一回家 装一袋乡思,踏上 一列匍匐在山路上的汽车 亲爱的故乡啊 你的儿子正朝你走来 一路尘土飞扬 多少回游子的梦中 乡思便如这飞扬的尘土 在故乡的深夜中飘落 一路山峰青翠。

溪水缓缓流 多少回游子的梦中 乡思便如这山清水秀的美景 在游子的诗中流淌出一幅画 一路柳芽新绿。花飘香 多少回游子的记忆里 乡思便如这动人的春天 在游子遥望故乡的深邃眼光里 抽出丝丝缕缕拂不去的依恋 回家 车轮滚过故乡的山路 于是 有一角沧桑的屋檐 隐现在树叶的缝隙间 午觉醒后的诗句 家乡习惯了招待返乡的游子 游子却不再习惯在家安静地睡 午觉。

风声、鸟叫声、鸡鸣声、拖拉机声 把游资从梦中敲醒 阳光透过窗花斜射在脸上 阵阵鸟鸣夹杂小孩的欢笑声 在春日里回荡 走出木栅栏般的大门。看 轻风追逐着春天在蓝天中奔跑 微云挥动雪白的长袖为春天加油 绿油油的麦苗在山坡上铺开地毯 希望的诗句在家乡大地上翻滚 村边,孩子们手拿着杏花、梨花、桃花嬉闹 大人们斥责孩子们将春天吓跑 你看。

老槐树上有一群小鸟 在大人们的斥责声中 扑楞着翅膀 朝太阳西行的地方翱翔 故乡啊,故乡 故乡啊,故乡 生我养我的地方 在异乡漂泊的每个夜晚 我的梦里总萦绕着你的模样 那条蜿蜒曲折的山路 留下我生长中的每个脚印 见证着一个山村男孩的成长 见证着一个山村的缓缓发展 山路边绿油油的田野 在春风中翻滚着波浪 就好像乡亲们美好的希望 漂向梦想的远方 和田野相连的道道山梁 连绵延缓到梦想中的远方 那消失在天际的山峰 是祖孙们代代期望地向外眺望 卧在山下的一座座黄土房子 脸上刻满了风霜 用长满了老茧的粗糙的手 抚摸着子孙的幼稚的脸庞 围在房子周围的依依柳杨 和着缕缕炊烟 带着乡亲们的愿望 冉冉向蓝天飘扬 几声牛羊亲切的嗷叫 唤醒了梦中思乡的游子 在键盘上敲打出几行诗句 像故乡的小河一样静静地流淌 山的那边有我的故乡 山的那边有我的故乡 山上小草随风飘舞 山下美池良田,绿野飘香 最是山沟里的小河如同跳动的脉搏 春天有看不尽的杏花枝头闹春 夏天有遮天蔽日的绿叶溢散清凉 秋天连绵的雨水浇不凉情人的心窝 冬天大雪无痕却埋不住年轻人冲动的感情 山的那边有我的故乡 飘不完的炊烟流不尽的河水 说不完的美景道不尽的舒心 总滋润成一幅田园美景在贴在记忆里 望乡 苍茫茫的夜空 一弯残月 睁着疲惫的眼睛 盯着万家灯火 光亮携着温暖 透过窗子洒向夜空 也许只有自己家里的屋子 才会有绵绵的温馨 思念是孤单的身影 梦是思念着的心 真情源自心动 关爱中总透露着真情 此刻,午夜的钟声已敲响 一个喜欢望乡的游子 就着微弱的烛光 遥望苍穹的尽头 游子思乡 月色朦胧了梦乡 梦乡中亮着故乡的月亮 乡思恋着游子的心 游子的心恋着故乡 繁星中的那月牙儿一弯 可是父母期盼的双眼 可是兄弟姐妹深深的祝愿 更像是恋人桃花瓣一样的嫩脸 我站在黑夜的最高端 一把把拢聚着故乡的炊烟 却将我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揉碎后和着月色洒向故。

4《混血豹王》中的好词佳句摘抄

《混血豺王》好词:大失所望 心如刀割 切肤之痛 哀毁骨立 悲天悯人 怒不可遏 怒形于色 怒火中烧 六神无主 七上八下 神魂颠倒 心神不定 心乱如麻 若有所失 惘然若失 长吁短叹 度日如年 如坐针毡 火烧火燎 抓耳挠腮 局促不安 忐忑不安 方寸大乱 心烦意乱 心灰意懒 万念俱灰 自暴自弃 黯然销魂 忍无可忍 欢天喜地 欢欣鼓舞 喜从天降 大喜过望 兴高采烈 兴致勃勃 乐不可支 心花怒放 手舞足蹈 拍手称快 皆大欢喜 愁眉不展 愁眉苦脸 愁眉紧缩 忧心忡忡 忧心如焚 心急如火 郁郁寡欢 坐立不安 感激涕零 感恩戴德 谢天谢地 没齿不忘 感同身受 垂头丧气 灰心丧气 心灰意冷 容光焕发 精神抖擞 翻天覆地 落魄潦倒 含苞欲放 眉开眼笑 翻天覆地 落魄潦倒 服服帖帖 俯首称臣 相貌堂堂 垂涎三尺 穷追猛撵 慌不择路 瑟瑟发抖 血痕累累 闻风丧胆 寒冷彻骨 袖手旁观 风雪凄迷 心急如焚 声嘶力竭 昂首挺胸 相依为命 铺天盖地 百年不遇 绰绰有余 虚无缥缈 龇牙裂嘴 闷声不响 惴惴不安 打击报复 山穷水尽 吃里扒外 专心致志 孤苦伶仃 插翅难逃 雾里看花 水中望月 背井离乡 张牙舞爪 毛骨悚然 容光焕发 精神抖擞 念念有词 服服帖帖 身躯高大 相貌堂堂 一表狗才 仪表俊美 神气十足 君临天下 鹅毛大雪 奇冷无比 瑟瑟发抖 懵懵懂懂 锦绣前程 大义灭亲 节外生枝 老态龙钟 跫然足音 韬光养晦 《混血豺王》好句:1、天气很好,一缕缕阳光透过树梢的新叶洒向大地,乳白色的晨岗在树间袅绕。

2、这是一个石钟乳洞,形如弯嘴葫芦,口小腹大,里头很宽敞,整个埃蒂斯红豺群钻进去,都不显得挤。3、它们历经艰辛、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保卫领地保卫家园的胜利。

4、白眉儿耸动鼻翼闻了闻,兔嘴身上有一股它特别熟悉的温暖气息,这气息曾经慰藉过它孤寂的心,唤醒过它被冻僵的身体。5、它是猎狗,为了主人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是它做狗的信条。

6、江面飘起一团黑色淤沙,淤沙间竖起两只三角形的豺耳朵……7、不知道这是道德的沦丧,还是理智的觉醒。8、兔嘴的腿是为它瘸的,两只眼睛中有一只是为它而瞎的,对它来说,兔嘴恩重如山。

9、她全身豺毛恣张,昂首挺胸,像朵正在燃烧的火焰,三条豺腿猛力一蹬,身体笔直地朝前飞弹过去。10、这是一个石钟乳洞,形如弯嘴葫芦,口小腹大,里头很宽敞,整个埃蒂斯红豺群钻进去都不显得挤。

11、那蓝幽幽的瞳仁里倒映着挺拔瑰丽的日曲卡雪峰。12、它们历经艰辛、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保卫领地保卫家园的胜利。

13、冰冰过去对白眉儿的态度也十分恶劣,监视囚犯似的那样监视它,如今却和它修好,有事没事陪伴在它身旁,态度乖巧的像只猫。14、白眉儿不敢怠慢,立即像股疾风朝前前面那匹豺豺蹿过去。

15、兔嘴不仅嘴上有个V形豁口,那身豺毛也像患过疥疮似的癞秃斑驳,十分难看;嗓门喑哑,即使表示友好的嚣叫,也因声音变调,听起来像在同谁谩骂吵嘴。16、它先去钻黑蝴蝶的窝,黑蝴蝶像驱赶一条讨厌的蛇一样把它踢了出来。

它又去钻罕梅占据的那个树洞,结果更糟糕,差点被咬伤与鼻子。17、雪花很快把它盖了起来,像个隆起的小雪丘,更像个小小的坟冢。

这种令狗陶醉的情趣自从白眉儿来后,就永远打了句号。20、最让它不能忍受的是,主人把它戴了十几年的那副镶嵌着铜钉的牦牛皮护脖儿摘下来戴到白眉小子脖子上去了,这等于废黜了它狗群领袖的资格:这以后,日子像顺吃甘蔗,一节不如一节甜:原先对它恭恭敬敬的公狗,见着它不再朝它摇尾巴,也不再按它的眼色行事。

21、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啊。22、它老了,也不可能重新长一身锦缎般闪亮的狗毛,重新长一口洁白如玉石般的犬牙,重新长一双清亮如井水般的狗眼,重新长四条奔跑如疾风的狗腿,驰骋山林,猎取很多珍贵的野兽,重塑自己的光辉形象,夺回主人的宠爱。

5红岩中的描写人物美好品质的句子(20个)

红岩中经典语句(描写人物美好品质的句子):1、这青年衣衫破旧,

《知否》原著:明兰有三个门当户对的候选人,为何最后却嫁给了顾二叔

明兰十二三岁时,盛老太太就在给她寻找对象。正好,老太太收到了侄女盛纭邀请信,于是她就带着明兰去了趟宥阳老家,这一去碰见了三个孙女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