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朱元璋为中国的化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9浏览:1收藏

为什么说朱元璋为中国的化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第1张

朱元璋出身贫贱,原名叫朱重八,祖父叫朱初一,父亲叫朱五四,大哥叫朱重五,二哥叫朱重六,恭喜你,也许你已经猜对了,重八还有个三哥,叫朱重七。名字之所以取得这么随意,是因为在元朝,出身贫贱的人家一般摘取出生的日期,或者将父母的名字加起来为名字。

朱元璋自贫贱中创业,登基成为皇帝之后,过去的艰辛依旧历历在目,尤其是17岁那年,仅一场饥荒就夺去了父母、长兄、侄子四个亲人的性命。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命运,朱元璋不光给自己改了名字,还把已经故去的父亲、三个兄长的名字全改了。逝去的仍可追,未来的自然更可待了。这位对功臣刻薄的太祖皇帝,对子孙后代可是相当疼爱,他把子孙几百年的名字都给安排好了。

朱元璋一共生了26个儿子,他把所有儿子的后代都安排了命名规则。除了早亡的幼子,所有的儿子都封了王,开枝散叶到全国各地。因为封地的原因,不同的儿子分成了不同的支派,千秋万世之后,他的儿子们是各宗派的祖先,那他就是太祖。所以,他给不同的儿子各自安排了不同的辈分,延续的辈分还组成了一个打油诗。

比如太子朱标家族的辈分: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老四朱棣家族的辈分: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朱镕基的祖先,排行十八的朱楩家族的辈分: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礼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总理的辈分就是其中的镕字。

取名狂魔朱元璋,不光给后代定下了辈分,连名字的第三个字都给想好了。上面说了,朱元璋把二十六个儿子当成了自己的不同支派,儿子们是各支的祖先,所以他的儿子们是没有辈分的,辈分是从孙子辈开始算的。比如他的孙子朱允炆的太子家族“允”字辈,另一个孙子朱高炽的“高”字辈。老朱儿子们没有辈分之后,都是单独的两个字,比如朱棣。

其实细究可以发现,不管是提到的朱标、朱棣、朱楩,还是其他二十三个儿子,他们名字的最后一个字都是木字旁。老朱的疯狂之处就在于此,他按照五行相生的观点,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将后代名字的最后一个字,一律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顺序定了下来。也就是说,孙子辈第三个字必须带“火”,重孙辈必须带“土”,以此类推无穷尽也。

子孙后代名字的三个字中,有两个半被老朱钦定了,后代们能够发挥的空间就最后那半个字。然而老朱没能料到的是,他低估了自己后代开枝散叶的能力,最后那半个字也编不下去了。老朱家开枝散叶的疯狂能力,来源于他们丰厚的待遇。朱元璋给大臣们开了历代最低的工资标准,极为苛刻的生活待遇,促使明朝腐败不断,发展到后期腐败俨然已经正义化,一个为了死谏屁股被皇帝打掉一块肉,都能晒干了回家挂起来作为荣耀的忠臣,但贪起来毫无道德负罪感。对大臣们虽然苛刻,但对于自己的后代,朱元璋生怕他们苦着了,定了丰厚的待遇。比如第一级亲王的俸禄,就是最高级官员的七倍。

不仅工资高,老朱还生怕繁衍过久,哪个后代成了庶民。比如汉代也有皇族,但是慢慢就会被边缘化,比如刘秀、刘备,除了名义和草民没什么区别。然而老朱家不一样,皇帝的儿子除了继承皇位全封亲王,亲王的儿子除了继承亲王位全封郡王,郡王的儿子除了继承郡王为全封镇国将军,以此类推后面还有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真的是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朱元璋规定他们不能参加科举,不能从事商人等职业,都由国家财政养活。优渥的生活,给国家财政带来困难的同时,也使得皇族数量迅速扩张。比如万历年间,仅河南的周王一支,皇族就达到了5000多人。

皇族的扩张,带来一个意料之外的后果就是,名字不好取了。姓和辈分是固定的,第三个字有一半也是规定下来的,由剩下的半个字和“木火土生金”组成一个字,还要尽量不重复,是绝对不可能的。那怎么办呢?造字!对,就是这么简单粗暴,比如有一代轮到“金”了,那就金字旁,加一个字造字,比如朱同铬,朱成钴,朱成钯。大量的带五行偏旁的字就被这么硬生生造出来了。

更加令人意外的是,近代西方的化学传入中国,尤其是元素周期表,突然冒出一百多个新元素,很多没有现成的中文名称,化学家们就发现老朱家的家谱是个宝库啊,大量的元素中文名就来自于此,比如钴、镉、钚、钛等等。朱元璋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又为中国的化学事业添了一把火。

朱元璋家谱的24字辈顺序如下:

1、懿文太子(朱标)家: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2、秦愍王(朱樉)家: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惇。

3、晋恭王(朱棡)家: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4、燕王(朱棣)家: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5、周定王(朱橚)家: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

6、楚昭王(朱桢)家: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7、齐恭王(朱榑)家: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

迁徙传播

朱姓发源于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一带。西周时,周武王封曹挟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后部分邾人南迁至安徽丹阳、江苏丹徒等地;战国中叶,楚宣王灭邾国,迁邾人于楚(今湖北黄冈西北)。

秦汉时期,朱姓已遍布于中原和华东地区。魏晋时期,朱姓继续南迁,但主要繁衍地仍在淮河及长江下游大部分地区。唐朝时,朱姓已出现在广东。明朝是朱姓的鼎盛时期,朱姓迅速地向全国发展,居住在闽、粤等沿海地区的朱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

—朱

因为以下一些原因,明朝皇子们的名字和化学元素周期表重合率那么高。

01    明朝皇子的取名规则

朱元璋的孩子一个个出生,面临着取名字的难题。这个时候,朱元璋灵机一动,决定为他的孩子的名字制定一个规则。这样别人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兄弟了。朱元璋巧妙地将五行与名字相连,制定规则也很严格,第一个字是由代表各分支的字组成,第二个字则是由五行组成的偏旁的字组成。于是,每一个孩子的名字便依照这个规则由此依次得出。

02    明朝皇子的数量很多

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子子孙孙有那么多,以至于取名字都成为了一个问题,尽管在先前已经制定出了取名规则。取名字还有一定的忌讳,五行偏旁组成的字,一下子就感觉不够用了。这个时候,皇上十分头疼,这可怎么办才好?皇上想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选择“造字”这个方法。于是,明朝皇子们的名字到了后来都是由比较少见的字组成的。

03    翻译家改编

当化学元素周期表传入我国之后,我国的翻译家绞尽脑汁,不知道怎么把化学元素周期表转变为中文。此时,他们看到了朱家的家谱,发现里面的名字大多数是跟金属类的偏旁部首,觉得很适合用来做化学元素周期表。于是,翻译家们把朱家家谱进行了一番的改编,运用到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所以我们会发现明朝皇子们的名字和化学元素周期表重合率比较高。

综上所述,因为朱元璋制定的皇子们的取名规则,因为明朝皇子数量多,因为翻译家改编,所以明朝皇子们的名字和化学元素周期表重合率那么高。

大明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不光操心自己任期内的事情,连子孙后代的工作都恨不得替他们全干完了。他给后代们制定了很多规矩和福利,让他们按照执行享受就好了。

这其中就包括了怎么给朱家子孙起那些奇葩的化学元素般的名字。在封建时代,皇族成员的命名虽然很讲究,很典雅,但是也和大部分中国普通人遵循的基本规则一样,姓氏+辈分+单名。但对于大明王朝来讲,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个人文化程度有限,他虽然当过和尚,却更信道教,学到了一些神秘谶纬之术,并做了有趣的尝试。大明王子的取名方法,包括明这个朝代的取名由来,都是为了顺应古代玄术中的五行阴阳学说。大明建立于1368年,按照当时所谓的命理学来说,大明属于水德。所以当时才会定都在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因为南京有个别名叫金陵,也就是说为了符合五行。

按照他的设想,朱家子孙们起名字都必须符合符合“五德始终说”的来循环,这样做王朝才能兴盛长久。他有26个儿子,给儿子起的名字全部都是木字旁的,比如太子朱标,二子朱樉,三子朱棡,燕王朱棣,朱元璋一共26个儿子,当时估计已经没少查字典,里面已经有很多比较生僻的字了,如樉、棡、橚、榑、柍、栴等。从朱三代开始,姓自然是固定的,辈分也是固定的。朱元璋早就二十几个儿子的后代世系合拟定了“字”作为辈分,比如朱棣一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每个皇子皇孙的单名都要与金木水火土有关,而且要按照五行相生来排序。比如嘉靖皇帝叫朱厚熜,五行为火,他的儿子的名字就得和土有关,也就是隆庆皇帝朱载厚,隆庆的儿子们,土生金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了。这套体系实在是太考验老朱家人的文化水准了啊,饶是朱元璋算的精,汉字就那么多!

通过各支的辈分杜绝重名现象,但架不住每一支皇族子孙养尊处优太能生啊,据说明末皇族就有上百万人,这上百万人的名字要硬往上面这个规则里套,还不能重名,结果可想而知。刚开始的取名还能挑点寓意好的字,可后来字都被用完了,后代取名肯定得避讳先辈的,不能用先辈们用过的,这就造成了越往后面取名越难。生的晚的只好现“造字”,虽然造字这不是明代皇室的专利,但明代皇室确实是把造字发挥到了极致,许多人的名字都成了生僻字,而且读起来也不好听,比如朱五代朱十代,按例该用“金”字系列命名,但古代的金字旁汉字的确太少,总不能都起名叫银铜铁吧,只好绞尽脑汁地造了很多字,这也就是我们后来看到的“朱公锡、朱慎镭、朱同铬、朱同铌、朱在钠、朱成钴、朱帅钾、朱帅锌、朱至镧、朱效钛、朱效锂”这些化学名字的出处。

那么为什么明朝皇子的名字这么像元素周期表呢,倒不是明朝提前掌握了什么化学知识,也不是文捷列夫一不小心穿越了!其实这个锅得由清末化学先驱徐寿来背。19世纪60年代,当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被引入到中国,科学家徐寿准备推出汉化版时,遇到了明代皇室取名时同样的问题,也要绞尽脑汁的寻找合适的汉字去一一对应,没想到老朱家早就替他提前几百年误打误撞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徐寿竟然在明朝皇族的家谱里找到了灵感,金属旁、火字旁等等,再加上个音译的汉字不就解决了。比如Na就用了瑞金王朱在钠的名字,果真世界太奇妙,龙子龙孙们的名字居然给科学帮了个大忙。

朱元璋

徐寿

为什么说朱元璋为中国的化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朱元璋出身贫贱,原名叫朱重八,祖父叫朱初一,父亲叫朱五四,大哥叫朱重五,二哥叫朱重六,恭喜你,也许你已经猜对了,重八还有个三哥,叫...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