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选秀哪一届选的人最多
清代状元榜眼探花一览表
科考年代 状元 榜眼 探花 会元及弟名次 二甲 三甲 备注
顺治三年丙戌科 傅以渐 吕缵祖 李奭棠 李奭棠 探花 77 293
顺治四年丁亥科 吕宫 程芳朝 蒋超 李人龙 三甲201 57 238
顺治六年己丑科 刘子壮 熊伯龙 张天植 左敬祖 二甲10 77 315
顺治九年壬辰科 邹忠倚 张永祺 沈荃 张星瑞 二甲48 77 317
顺治九年满榜 麻勒吉 折库纳 巴海 麻勒吉 状元 7 40 策试满州进士
顺治十二年乙未科 史大成 戴王纶 秦鉽 秦鉽 77 319
顺治十二年满榜 图尔宸 贾勤 索泰 贾勤 榜眼 7 40 贾勤(一作查亲)
顺治十五年戊戌科 孙承恩 孙一致 吴国对 张贞生 二甲65 80 260
顺治十六年己亥科 徐元文 华亦祥 叶方蔼 朱锦 二甲67 96 277 加科
顺治十八年辛丑科 马世俊 李仙根 吴光 陈常夏 三甲137 77 303
康熙三年甲辰科 严我斯 李元振 秦弘 沈珩 二甲1 40 157
康熙六年丁未科 缪彤 张玉裁 董讷 黄礽绪 二甲39 40 112
康熙九年庚戌科 蔡启僔 孙在丰 徐乾学 宫梦仁 57 239 李光地 该科登第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 韩菼 王度心 徐秉义 韩菼 状元 40 123 王度心改名王鸿绪
康熙十五年丙辰科 彭定求 胡会恩 翁叔元 彭定求 状元 50 156
康熙十八年己未科 归允肃 孙卓 茆荐馨 马教思 二甲8 40 108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 蔡升元 吴涵 彭宁求 金德嘉 三甲1 40 136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 陆肯堂 陈元龙 黄梦麟 陆肯堂 状元 40 121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 沈廷文 查嗣韩 张豫章 范光阳 二甲1 40 103
康熙三十年辛未科 戴有祺 吴昺 黄叔琳 张瑗 二甲5 40 114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 胡任舆 顾图河 顾悦履 裴之仙 二甲4 40 125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 李蟠 严虞敦 姜宸英 汪士竤 二甲1 40 107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 汪绎 季愈 王露 王露 探花 60 242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 王式丹 赵晋 钱名世 王式丹 状元 50 11 3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 王云锦 吕葆中 贾国维 尚居易 三甲125 50 237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 赵熊诏 戴名世 缪沅 戴名世 榜眼 50 239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 王世琛 沈树本 徐葆光 卜俊民 二甲1 50 124
康熙五十二年恩科 王敬铭 任兰枝 魏廷珍 孙见龙 二甲3 50 143 圣祖六旬万寿恩科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 徐陶璋 缪曰藻 傅王露 李锦 二甲8 40 147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 汪应铨 张廷璐 沈锡辂 杨尔德 二甲35 40 122
康熙六十年辛丑科 邓种岳 吴文焕 程元章 储大文 二甲38 40 120
雍正元年恩科 于振 戴瀚 杨炳 杨炳 探花 60 180 清世宗登极恩科
雍正二年甲辰科 陈悳华 王安国 汪德容 王安国 榜眼 80 215 外加钦赐1人
雍正五年丁未科 彭启丰 邓启元 马宏琦 彭启丰 状元 50 173
雍正八年庚戌科 周澍 沈昌宇 梁诗正 沈昌宇 榜眼 100 296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 陈倓 田志勤 沈文镐 陈倓 状元 92 233
乾隆元年丙辰科 金德瑛 黄孙懋 秦蕙田 赵青藜 二甲7 90 251
乾隆二年恩科 于敏中 林枝春 任端书 何其睿 二甲3 80 241 清高宗登极恩科
乾隆四年己未科 庄有恭 涂逢震 秦勇均 轩辕诰 二甲31 90 235
乾隆七年壬戌科 金甡 杨述曾 汤大绅 金甡 状元 90 230
乾隆十年乙丑科 钱维城 庄存与 王际华 蒋元益 二甲8 90 220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 梁国治 陈柟 汪廷屿 郑忬 二甲8 72 189
乾隆十六年辛未科 吴鸿 饶学曙 周沣 周沣 探花 70 170
乾隆十七年恩科 秦大士 范棫士 卢文弨 邵嗣宗 二甲10 70 158 太后六旬万寿恩科
乾隆十九年甲戌科 庄培恩 王鸣盛 倪承宽 胡绍鼎 二甲15 70 168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 蔡以台 梅立本 邹奕孝 蔡以台 状元 70 169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 毕沅 诸重光 王文治 王中孚 二甲48 80 111
乾隆二十六年恩科 王杰 胡高望 赵翼 陈步瀛 二甲7 66 148 太后七旬万寿恩科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 秦大成 沈初 韦谦恒 孙效曾 二甲2 55 130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 张书勋 姚颐 刘跃云 胡珊 二甲65 69 141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 陈初哲 徐天柱 陈嗣龙 徐烺 二甲7 50 98
乾隆三十六年恩科 黄轩 王增 范衷 邵晋涵 二甲30 55 103 太后八旬万寿恩科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 金榜 孙辰东 俞大猷 孙辰东 榜眼 54 105
乾隆四十年乙未科 吴锡龄 汪镛 沈清藻 严福 二甲5 52 103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 戴衢亨 蔡廷衡 孙希旦 缪祖培 三甲14 51 103
乾隆四十五年恩科 汪如洋 江德量 程昌期 汪如洋 状元 51 101 高宗七旬万寿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 钱棨 陈万青 汪学金 钱棨 状元 56 111 钱棨连中三元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 茹棻 邵瑛 邵玉清 侯健融 二甲11 40 69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科 史致光 孙星衍 董教增 顾钰 三甲3 45 89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 胡长龄 汪廷珍 刘凤诰 钱楷 二甲1 33 62
乾隆五十五年恩科 石韫玉 洪亮吉 王宗诚 朱文翰 二甲15 33 61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 潘世恩 陈云 陈希曾 吴贻咏 三甲27 29 49
乾隆六十年恩科 王以衔 莫晋 潘世璜 王以鋙 三甲103 18 90 高宗禅位仁宗恩科
嘉庆元年丙辰科 赵文楷 汪守和 帅承瀛 袁櫆 三甲13 40 101
嘉庆四年己未科 姚文田 苏兆登 王引之 史致俨 二甲12 74 143
嘉庆六年恩科 顾皋 刘彬士 邹家燮 马有章 三甲165 98 174 高宗九旬万寿恩科
嘉庆七年壬戌科 吴廷琛 李宗昉 朱士彦 吴廷琛 状元 84 161
嘉庆十年乙丑科 彭浚 徐颋 何凌汉 胡敬 二甲22 96 144
嘉庆十三年戊辰科 吴信中 谢阶树 石承藻 刘嗣绾 二甲48 115 143
嘉庆十四年恩科 洪莹 廖金城 张岳崧 孔传纶 二甲14 100 138 仁宗五旬万寿恩科
嘉庆十六年辛未科 蒋立镛 吴毓英 吴廷珍 朱壬林 二甲49 92 142 林则徐 该科登第
嘉庆十九年甲戌科 龙汝言 祝庆蕃 伍长华 瞿溶 二甲2 100 124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 吴其浚 凌泰封 吴清鹏 庞大奎 三甲14
100 152
嘉庆二十四年恩科 陈沆 杨九畹 胡达源 费庚吉 二甲28
99 122 仁宗六旬万寿恩科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 陈继昌 许乃普 陈銮 陈继昌 状元 100 143
道光二年恩科 戴兰芬 郑秉恬 罗文俊 吕龙光 二甲21 100 119 清宣宗登极恩科
道光三年癸未科 林召棠 王广荫 周开麒 杜受田 二甲1 107 136
道光六年丙戌科 朱昌颐 贾桢 帅方蔚 王庆元 二甲103 110 152
道光九年己丑科 李振钧 钱福昌 朱兰 刘有庆 三甲55 106 112
道光十二年恩科 吴钟骏 朱凤标 季芝昌 马学易 三甲24 100 103 清宣宗五旬万寿
道光十三年癸巳科 汪鸣相 曹履泰 蒋元溥 许楣 二甲17 100 117 曾国藩 该科登第
道光十五年乙未科 刘绎 曹联桂 乔晋芳 张景星 二甲57
117 152
道光十六年恩科 林鸿年 何冠英 苏敬衡 夏子龄 二甲38 72 97 太后六旬万寿恩科
道光十八年戊戌科 钮福保 金国均 江国霖 王振纲 二甲75 82 109
道光二十年庚子科 李承霖 冯桂芳 张百揆 吴敬羲 二甲21 87 90
道光二十一年恩科 龙启瑞 龚宝莲 胡家玉 蔡念慈 二甲5 96 103 清宣宗六旬万寿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 孙毓桂 周学濬 冯培元 焦春宇 三甲9 106 100 周学濬(即:浚)
道光二十五年恩科 萧锦忠 金鹤清 吴福年 蒋超伯 二甲79 98 116 太后七旬万寿恩科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 张之万 袁绩懋 庞钟璐 许彭寿 二甲1 110 118 李鸿章 该科登第
道光三十年庚戌科 陆增祥 许其光 谢增 邹石麟 二甲49 104 105
咸丰二年恩科 章鋆 杨泗孙 潘祖荫 孙庆咸 二甲46 108 128 清文宗登极恩科
咸丰三年癸丑科 孙如仅 吴凤藻 吕朝瑞 吴凤藻 榜眼 107 112
咸丰六年丙辰科 翁同龢 孙毓汶 洪昌燕 马元瑞 二甲47 100 113
咸丰九年己未科 孙家鼐 孙念祖 李文田 马传煦 二甲24 86 91
咸丰十年恩科 钟骏声 林彭年欧阳保极 徐致祥 二甲75 80 106 文宗三旬万寿恩科
同治元年壬戌科 徐郙 何金寿 温忠翰 李庆沅 三甲50 72 118
同治二年恩科 翁曾源 龚承钧 张之洞 黄体芳 二甲10 78 119 清穆宗登极恩科
同治四年乙丑科 崇绮 于建章 杨霁 廖鹤年 三甲143 100 142
同治七年戊辰科 洪钧 黄自元 王文在 蔡以瑺 二甲60 127 140
同治十年辛未科 梁燿枢 高岳崧 郁昆 李联珠 三甲59 120 200 梁燿(即:耀)枢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 陆润庠 谭宗浚 黄贻楫 秦应逵 三甲58 132 202
光绪二年恩科 曹鸿勋 王赓荣 冯文蔚 陆殿鹏 三甲121 156 165 清德宗登极恩科
光绪三年丁丑科 王仁堪 余联沅 朱赓飏 刘秉哲 三甲2 131 194
光绪六年庚辰科 黄思永 曹诒孙 谭鑫振 吴树芬 二甲30 133 193 吴树芬(一作棻)
光绪九年癸未科 陈冕 寿耆 管廷献 甯本瑜 二甲19 124 181
光绪十二年丙戌科 赵以炯 邹福保 冯煦 刘培 三甲33
130 186 徐世昌 该科登第
光绪十五年己丑科 张建勋 李盛铎 刘世安 许叶芬 二甲10 132 161
光绪十六年恩科 吴鲁 文廷式 吴荫培 夏曾佑 二甲87 136 187 夏曾(一作增)佑
光绪十八年壬辰科 刘福姚 吴士鉴 陈伯陶 刘可毅 二甲46 132 182 刘可毅原名刘毓麟
光绪二十年恩科 张謇 尹铭绶 郑沅 陶世凤 三甲140 132 179 太后六旬万寿恩科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 骆成骧 喻长霖 王龙文 陈海梅 99 190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 夏同龢 夏寿田 俞陛云 陆曾炜 二甲54 150 193 陆曾(一作增)炜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 王寿彭 左霈 杨兆麟 周蕴良 二甲49 138 174
光绪三十年恩科 刘春霖 朱汝珍 商衍鎏 谭延闿 二甲35 120 150 太后七旬万寿
从1861年咸丰帝死至1912年宣统帝继位,清朝历经几次继承权或权力危机,此间,高级官员倾向于坚持或是至少部分地表达了他们对于皇权本质的忠信。当皇权面临危机时,对于这些危机的记载最恰当地揭示了官员们的观念。
争论的过程中,官员们始终面临皇权的问题。这一过程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以继承咸丰与同治帝位为标志,随着对君主礼仪性方面重视的消减而结束;第二阶段发生了慈禧与光绪争权以及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皇权的分裂逐渐为人接受,最终,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地界定了皇权。
一、君主政体的宗教性和礼仪性的衰落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斗争中,忠诚的清朝官员与绅士使用武力来保卫皇帝。但由于"太平天国"并未质疑君主政体本身的原则,因而他们针对"天国"这一异端所作的文化宣战就不是为捍卫帝制本身,而是从整体上来捍卫儒家伦理道德与信条。这里对同治即位时的情形做一基本描述。英法联军进至北京一年后,即1861年8月22日晨3时,咸丰皇帝死于避难的热河行宫。不久,朝廷公布咸丰遗诏及两份以他的名义发布的谕旨,立咸丰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并委派一个八人委员会辅佐政务。④委员会由招至咸丰病榻前承写朱谕的御前大臣和亲王组成,并由皇室亲王载垣,皇族二亲王端华和肃顺掌权。8月24日,新皇帝颁布诏书,宣布继承大统,同时尊咸丰帝的皇后慈安及自己的生母,后妃慈禧为"圣母太后",但并未授予他们任何特权。
9月14日,监察御史董元醇上书,奏请皇太后亲理朝政,再派近支亲王一二人辅政,另择一二大臣做皇帝的老师。9月15日,载垣、肃顺、端华及另五位议政会成员草拟一谕旨,驳回董的全部请求。然而,11月2日,两位大学士贾祯,周祖培以及户部尚书沈兆霖,刑部尚书赵光联名上书,对议政会的合法性提出质疑并奏请太后理政。同日,兵部侍郎呈上奏折,表达了同样看法。当天,载垣、肃顺及端华即被革职,并按律受审。11月3日,太后以皇帝名义颁旨,宣布"垂帘听政",革去肃顺、端华的爵位,并将其捉拿,交宗人府,会同大学士等大臣议罪,另将"议政王"的头衔授予恭亲王本人。11月8日,肃顺被判斩立决,载垣与端华被赐自尽,另将五位议政大臣革职,其中穆荫被发派到前线充军。11月11日朝廷以"同治"取代了几位议政大臣拟定的"祺祥"这一年号。
这次危机中几份官方文告突出地体现了有关皇帝权威的观念。其中包括董元醇的奏折,肃顺及其同僚草拟的谕旨,贾桢及其同僚的奏折与胜保的奏折,外加申斥八大臣的谕旨。
董元醇,河南洛阳人,1852年考取进士,上书时他是一名监察御史。不管董氏象吴相湘所指那样,是在恭亲王唆使下草拟奏折,还是更多地出自于那年会试他的考官周祖培之请,此举并未使他获得什麽好处,因为他的官职再未高过太仆寺少卿。董氏对于太后"摄政"的倡议主要强调三点,即皇权实体的化身,维系臣民对皇帝尊崇的纽带以及政治惯例对变化的形势的适应,这三者的重要性。⑤对董而言,皇帝权威不可能是个抽象概念。他争辨到,由于皇帝这些年中尚年幼,太后自然尽其责,参与所有的政事。他又指出,应明降圣旨,宣布临时的政治权威。这样的圣旨将使民众明白,大臣并无独立权力,从而形成对太后的敬畏,使大臣不敢滥用权力。一个实在的皇帝的存在对于"系人心"从而保证对统治权本身的接受是必不可少的。最终,董氏指出,尽管太后"垂帘"并无朝代先例,但"审时度势,不得不为此通权达变之举。此所谓事贵从权也。"议政大臣在草拟的回复谕旨中都提到礼仪,祖制,对先皇的敬畏及皇帝特权。本朝从无太后"垂帘听政之礼",他们以幼帝名义说,"联以冲龄仰受皇考大行皇帝托付之重,御极之初,何敢更易祖宗旧制"既然实际上由大臣主持政务并将所有拟旨都呈给皇帝御览,那么太后摄政并不合理。另一方面,如果大臣们受先皇之托在辅政中有蒙弊专擅之弊,朝廷诸臣均有权参奏他们,皇帝也将重治其罪。同样,所有高级官员会尽忠职守,"以仰副皇考在天之灵"。最后,谕旨又提出"摄政"建议及选派一二近支亲王辅政的建议,宣称这些"非臣下所得妄议"。
这样,谕旨是以礼仪性的措辞来阐述皇权。然而,提到的礼仪仅适用于清朝统治下的亦称为"制"的惯例。那么,议政大臣们所要求的对于先皇声望及遗愿的宗教式的尊崇究竟是由皇帝个人的神圣魅力引发的,还是出于正常的对已故先辈的忠孝无疑,两方面因素均有。不管怎样,谕旨并未就皇权给出宇宙哲学式的解释。另一方面,它反映了一种较董元醇的表达更为抽象的帝制观念。君主政体被描述为一种制度,而统治者本人并不重要。新皇帝年仅五岁,这也无关紧要。就在新皇帝得知朝廷决定之时,决定就具有了合法性。同时,自新皇帝被立为继承人起,臣民对他的效忠也就自动形成了,因而宣布恢复对皇帝效忠的约束是毫无必要的。最后,谕旨又谴责董氏提出的"摄政"建议是干予朝政,并提出仅有皇帝本人才能择立皇位继承人的传统观念。⑥不过,议政大臣显然也没有绝对坚持对皇帝特权的忠顺,因为谕旨仅指出皇权统治下的臣仆不该"妄议"这些问题;并且也未对这位直言的御史施以任何惩罚。
1861年11月2日贾桢、周祖培、沈兆霖和赵光呈上奏折,他们均是中央政府中最具影响力的重要官员。他们都是汉人,进士出身,都曾做过翰林院的侍读学士,监察御史或文武科举考试的考官,这些职位为他们带来了财富之外的巨大的社会和道德声望。贾桢及其同僚呈上的奏折是对9月15日由议政大臣草拟的谕旨的反应。他们的措辞与董元醇的类似,但也加入了新的东西。奏折中的基本观点是国家的权威、利益与皇帝独一无二,不可分割的权力紧密相联。"权不可下移,移则日替"。两太后应"敷宫中之德化,操出治之威权"。上奏者坚持认为,即使本朝并无"垂帘听政"之"典",也可以通过采纳前朝先例找到解决之法。与董元醇一样,上奏者们坚信"固结人心,最为紧要"。
李慈铭受贾桢与周祖培之托,收集自古以来有关摄政的背景资料,后来在他的日记中抱怨到,他们对有关这些先例的一种偏激而肤浅的解说很是满意。虽然上奏者们以漫不经心的态度看待这些历史先例,但当他们在其关于太后"摄政"的建议中采取了区别朝代惯例的做法时,他们也是在破坏国家关于世袭财产和家长制的观念。在他们的观念中,帝制与历代国家同一无二,而历代国家的运作方式,就是所谓的"典"是能够也应该适用于各个时期的政治形势。国家的权力及其现实存在与实在的积极君主是密不可分的。因为皇位对于政治的作用,就是决定的源泉,政治的中心以及臣民效忠的会聚点,所以君主需要有为而无虚,不能代以名义上的皇帝。上奏中提倡的太后扩展的"德化"绝不是一个神秘的力量,而只是指实际的政治治理产生的道德影响。可以说,对贾桢及其同僚来说,国家一统的需要产生了皇位,即统治权的实际化身,而对载垣和其他议政大臣而言,皇位或帝制本身就促成并保证了国家的存在。
在与贾桢奏折同日呈至朝廷的奏折中,胜保宣称,他绝对是书面表达公认的政治适应性因素的第一人。1852年胜保曾经上奏,力陈皇帝在政治中应起到积极作用,激起朝廷不满而被降职。
胜保在奏折中,重提皇帝个人角色的问题。在他看来,皇权必须由皇帝来行使,不得交托给大臣。胜保表现出对先皇虔诚崇敬的完全缺乏,公开质疑八大臣的合法性及其能力。他指出,如果太后不亲理朝政并召对群臣,那就"无以通下情而正国体"。皇帝也必须奉太后"垂帘听政",并择一二近支亲王辅佐,以确保道德秩序的确立和普遍混乱的平息。
同董元醇和议政大臣一样,胜保也提到帝制在满清王朝中发展的特点。他关注的是皇帝与臣民间的关系。他指出,帝制在现阶段的特殊性就可以从清朝政治体系运作中的变化过程得知,正是这些变化导致统治权集中于皇帝个人手中,而同时皇帝仅会将部分职权暂时交托给身居高位的亲属。胜保与其同僚的看法一致,认为皇帝仅是政体的工具而非国家的源泉。皇权代表着这个体系的支柱而非基石。
1861年11月2日,醇亲王起草谕旨,将八大臣革职,交付审判,指控他们"专擅"且违背皇帝意志。朝廷于11月8日颁布谕旨,斥责议政大臣为大逆不道。皇帝指出,八大臣的罪行"属谋危社稷,是皆列祖、列宗之罪人,非独欺凌朕躬为有罪也"。随后,皇帝又援引特殊的程序制度来减轻对皇室亲王的惩罚。他解释说,对载垣和端华所施予的仁慈,出于"此为国体起见,非联有私于载垣端华也"。
详见:http://tiebabaiducom/fkz=93626351
贾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为第137位。根据2007年中国公安部的统计,贾姓人口在中国大陆排名第63位。贾姓源出有二:一、出自姬姓,为贾伯之后。二、出自狐偃之后。
历史上姓贾的名人
慧远(334—416)本姓贾,净土宗初祖。创建“阿弥陀佛”四字真经等,他的哲学思想和佛教活动,在中国哲学史和佛教史上影响深远。
慧持大师(337—412)慧远之弟。晋代对于峨眉山佛教贡献最大者当首推慧持大师,因慧持大师与峨眉山普贤崇拜的肇始密不可分。
贾善翔:北宋道士,中国道教名人。字鸿举,号“蓬丘子”,蓬州(今四川蓬安)人。善谈笑,好琴,嗜酒,尝与苏东坡交游。
贾让,西汉著名水利家。
贾逵(30-101)东汉著名经学家、天文学家。
贾思勰(472-499)北魏著名农学家,在中国农学史以至世界农学史上都居有重要地位。
贾耽(730-805)著名政治家、地理学家,贾耽继承并发展了科学制图的方法,对后世制图影响深远。
贾宪,北宋著名数学家,主要成就是“贾宪三角”、“增乘开方法”。
贾鲁(1297-1353)著名水利家。
贾步纬(1827-1908)清代天算家。为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思想能在中国传播,用尽了毕生心力。
贾山,(约公元前179年前后在世),颍川人。约汉文帝元年前后在世。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事文帝,言治乱之道,借秦为喻,名曰《至言》。其后,帝下铸钱令山又上书谏阻,遂禁铸钱又讼淮南王无大罪,宜亟令返国,言多激切,然终不加罚。山有论文八篇,《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今不存。惟所作《至言》,尚存汉书本传中。
贾谊(前200年-前168年),西汉时期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由于当过长沙王太傅,故世称贾太傅、贾生、贾长沙。汉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其政论文《过秦论》、《论积贮疏》、《治安策》等,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贾捐之(—前43)字君房,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洛阳(今属河南)人。贾谊曾孙。汉元帝初即位,上疏言得失,招待诏金马门,数召见,言多采纳,仵中书令石显,被其告发,下狱死。代表作有《弃珠崖议》(孙中山等人称其为中国最早反对帝国主义的著作)、《荐石显奏》、《荐杨兴奏》等。
贾鲂,东汉著名书法家。
贾弼之,为南渡的平阳大族。中国家谱学(亦称谱牒学或谱学)重要奠基人。
贾渊(439—501)南北朝时期谱学大家。
贾公彦,中国唐代经学家、语言学家、《三礼》学专家。
贾至(718—772)唐朝才子、官员。
贾岛(779-843)唐代著名诗人。
贾昌朝(997—1065)宋朝宰相、文学家。着有《群经音辨》(中国古代第一本多音多义字手册)。
贾仲明(1343-1422)元末明初杂剧作家。
贾凫西(1590-1594)明末鼓词作家。
贾云华(1314—1368)元代才女。
贾佗,晋国太师。春秋时代晋国大夫,是跟随公子重耳流亡的五贤士之一。
贾季,即狐射姑,狐偃之子,晋文公封于贾地,称贾季。
贾护,《左氏春秋》重要传人之一。
贾复(9—55)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贾彪,太学生首领、名士、学者。
贾诩(147—224)三国时期魏国著名军事家、谋士,被人称“毒士”“奇谋百出,算无遗策”。
贾充(217 — 282)西晋初权臣,主持修订《晋律》。
贾南风(256-300)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后之一。
贾玄硕,前秦开国皇帝苻健的左长史、军师将军、中书令。
贾彝,“参合陂之战”中,贾彝是生还的为数不多的数十人,被拓跋珪任用为尚书左丞,加给事中。
贾思伯(468-525)北魏大臣。
贾显度,北魏孝武帝元修期宰相。
贾敦颐、贾敦实,兄弟,唐贞观期间著名清官。
贾铉,金朝大臣。
贾益谦(1147-1226)金朝大臣。
贾黄中(945—1001)北宋初名臣。
贾黯(1022—1065)宋仁宗丙戌科状元,以直言敢谏闻名。
贾涉(1178-1223)抗金名将。南宋在淮东处置山东“忠义军”的中心人物,自幼慷慨有大志。
贾似道(1213-1275)南宋宰相、权臣。
贾余庆,南宋末年右丞相。
贾文备,与丞相伯颜伐宋,赠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左丞,追封武威郡公,谥庄武。
贾塔剌浑,成吉思汗用兵中原,募能用炮者籍为兵,后因功升金紫光禄大夫、总领都元帅。
贾居贞(1218—1280)贾居贞去世后追封光禄大夫、平章政事,为定国公,谥号文正。
贾谅(1387─1439)明朝大臣。
贾咏(1464-1547)明世宗时大臣。
贾三近(1534―1592)据今人考证,《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疑是贾三近。
贾仁元,为晋商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
贾汉复(1605-1677)清初名臣、名将。
贾国维(1671—1743)曾为《康熙字典》纂修官。
贾桢(1798-1874)清朝大臣。
1、防止皇子被毒杀。
皇宫中尔虞我诈的事情太多,妃子之间为了争宠,许多伤天害理的事都能做出来,毒杀皇子的事屡有发生。
如果两个妃子处于敌对状态,各自生下的孩子互换抚养,一方皇子如果意外则追究其责任,这样就可以避免皇子被暗算的情况,同时在抚养的过程中还可以促进感情,极大程度上保护了皇子的安全。
2、政治制度的完善,防止外戚专权。
在汉朝时期,母以子贵,外戚专权也是最严重的,非常不利于统治。汉武帝曾经为了避免外戚势力过大,立下母死子立的规定。
因此为了避免外戚专权,但赐死生母又有点残忍,所以把皇子给其他人抚养,既削弱生母的势力,又能维护统治,相比汉朝而言又有点人情味,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3、锻炼皇子的坚毅。
古代的储君最怕就是生长于深宫之中、养于妇人之手,皇子的性格都是软弱无能。交给其他人抚养,由于不是自己亲生的,对待皇子自然没有生母那般的溺爱,缺少最原始的羁绊,这非常能锻炼皇子的忍耐力,面对国家大事时,更能有气力来应对。
扩展资料:
按清朝祖例,嫔位以上的妃子才能自己养育孩子,如果母亲出身低微的话,是没有资格抚养自己的孩子的。
比如雍正帝胤禛生母为德妃乌雅氏,由于他的生母出身低微,当时级别过低,因此胤禛满月后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这也是九子夺嫡时雍正帝一奶同胞的十四弟没有站在他这一边的重要原因。
而且清初时后宫的定列也不允许生母抚育自己的儿子的。
在清朝时期,每诞生一位皇子都是举国欢庆的时刻,宫中的太监会记录皇子的出生时辰并上报给皇帝,同时在宗人府记录,然而皇子的抚养任务却并不是由生母完成,而是把皇子交给其他妃嫔抚养,并且生母不能随意探望,仿佛生母沦为生育工具一般。
满清是从东北起兵入关,作为一个马背上建立的国家,因此稳固权力的统治是他们首要的任务,在清朝初期,每个皇子出生时,根据祖制都会交给其他的妃子抚养直至成年,到了康熙年间更是成为一个明文规定,一直到清朝灭亡都是如此。
-清朝(中国历史朝代)
翁同和 (1830-1904),字叔平,一字声甫(一作笙甫),号笙谐,又号韵斋,自署松禅,晚号瓶生,又署瓶庐,亦曰瓶斋居士,江苏常熟人。咸丰六年(一八五六)进士,赐一甲一名(状元)。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光绪戊戌政变,罢职归里。卒后追谥文恭。
翁同和祖父咸封,官海州学正。父心存,咸丰朝历宫至体仁阁大学士,后为同治帝师。母许氏通《诗》《易》,长兄同书、三元同爵均官至巡抚。同和六岁入塾时,“四书”、“五经”朗朗成诵。21岁选为拔贡,23岁中举人,27岁以一甲一名进士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同治四年,翁同和接替父业,入值弘德殿,为同治师傅,前后教读九年。同治病逝后,光绪继位,慈禧又命同和入值毓庆宫,为光绪师傅。
翁同和能有其幸,是接替父业,继父述志。
大清王朝,历时267年,共举行会试,112次,录取状元114名。在这一百多号状元中,入阁拜相,官至大学士,并荣膺太傅太保头衔的仅三人;而作为状元出身的汉族大臣得以位列枢垣、权参机要的也只三人,翁同和便是其中之一。
翁同和之父翁心存,字二铭,道光七年进士。道光十七年后天,入值上书房,前后长达30多年,先后授读的有恭亲王奕欣、敦亲王奕宗、醇亲王奕譞、惠亲王绵愉、钟郡王、孚郡王等,还指导咸丰皇帝读唐诗,倍受道光、咸丰两帝的宠眷和诸亲王的青睐。
由于其还先后奉旨主持江西、广东、浙江等省乡试,先后任广东、江西、四川、奉天学政,故门生弟子遍布朝野。入值期间又能与同值的徐士芳、贾桢、孙瑞珍等亲近,还与南书房祁寯、吴其浚、单懋谦、张芾等甚密。还曾又历任工部、礼部、户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同治元年,再入值弘德殿,授读同治帝。死后谥文端。翁存心在朝地位显赫,与皇族诸王特殊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其他大臣的密切交往,对于日后翁同和从政有着重大影响。
基于此,翁同和的官场步履可谓是一帆风顺。状元及第的第三年,被任命为陕西学政。他因水土不服,脚趾化脓为由奏请开缺。咸丰念翁存心无一子在身边,便恩准回京。这期间翁同和先后担任了詹事府詹事、中允,光绪四年,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五年二月任刑部右侍郎,“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就是由翁同和发现诸多疑窦,并提出重审。为此安翁同和两次向慈禧陈奏后,才使杨乃武、葛毕氏的为白之冤得以平反。五年五月,任工部尚书。1881年底(光绪七年),因承办大差“悉臻妥协,勤慎周详”,被赏加太子少保衔。同年,翁同和又被任兼管国子监事务大臣。
翁同和在职时,曾参与过军政、外交、经济、文教、金融、法律、工程、水利等活动,因全力支持慈禧的两次垂帘听政,而受到慈禧的宠眷。李鸿章虽然是翁存心的小门生,但在重大朝政问题上与翁同和意见分歧。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光绪不愿作亡国之君,翁同和也沉痛检讨自己,“奉职无状”。
翁同和在与康有为会见后,萌生变法念头。平日授读时,大讲西法之良,还给光绪介绍《日本变法考》、《泰西新政摘要》、《俄彼得变政记》等书。当光绪毅然实施改革时,翁同和和辅佐草拟变法谕旨,颁布《明定国是》的诏书,正式宣布变法。
刚毅、荣禄、怀塔布等,抱定“祖宗成法不可变”,接连上书慈禧,弹劫翁同和“结党私政”“揽权误国”,攻击维新运动。后慈禧下令撤去翁同和毓庆宫授读。变法后第五天,慈禧又迫使光绪下诏贬黜翁同和开缺回籍。戊戌政变后,又将其革职,永不叙用。翁同和开缺,对光绪是一个沉重打击,“同和去,皇帝股肱顿失”。
翁同和晚年生活全仰赖门生亲友接济,甚至靠典卖字画度日。张謇先后四次到虞山探望翁同和,还经常派专人给翁同和送些白面、大米等生活用品,有时则汇款。
翁同和临终前咏诗一首:
“六十年中事,伤心到盖棺;不将两行泪,轻向汝曹弹。”
自撰挽联一副:
“朝闻道,夕死可矣
隋朝
文帝朝
虞庆则;韦世康;苏威;卢恺;韦世康;牛弘
炀帝朝
牛弘
唐朝
高祖朝
李纲;封德彝;杨恭仁
太宗朝
长孙无忌;杜淹;杜如晦;戴胄;高士廉;侯君集;杨师道;刘洎;马周;卢承庆
高宗朝
(662年—670年称之为司列太常伯)
高季辅;褚遂良;柳奭;来济;唐临;李义府;刘祥道;杨弘武;卢承庆;李敬玄
则天朝
(称之为天官尚书)
韦待价;武承嗣;武三思;乐思晦;李景谌;韦安石
中宗朝
张柬之;韦安石;唐休璟;李峤;韦巨源;苏瑰;张嘉福
睿宗朝
宋璟;刘幽求;郭元振;毕构;萧至忠
玄宗朝
萧至忠;魏知古;崔日用;卢怀慎;宋璟;王晙;裴漼;宋璟;裴光庭;萧嵩;李皓;李林甫;杨国忠
肃宗朝
房琯;韦陟;李岘
代宗朝
刘晏;李岘;崔寓;裴遵庆;刘晏;颜真卿
德宗朝
颜真卿;乔琳;萧复;刘滋;窦参;李彤;顾少连;贾耽
顺宗朝
贾耽;郑珣瑜
宪宗朝
郑珣瑜;高郢;李巽;郑余庆;崔邠;韩皋;赵宗儒;张弘靖
穆宗朝
韩皋;赵宗儒;萧俛;李绛;郑絪;赵宗儒
敬宗朝
赵宗儒;郑絪
文宗朝
郑絪;王涯;崔群;令狐楚;李程;崔龟从
武宗朝
杨嗣复;李德裕;李回;高元裕;孙简
宣宗朝
孙简;卢钧;王起;高元裕;李珏;崔龟从;高元裕;崔瓘;裴谂;李景让;魏谟;苏涤
懿宗朝
李景让;杜审权;裴休;崔慎由;曹确;萧仿;徐商;王铎;萧邺
僖宗朝
刘邺;李霨;归仁晦;郑从谠;赵隐;萧遘;韦昭度;牛聚;王徽;孔纬
昭宗朝
王徽;张濬;刘崇望;崔昭纬;徐彦若;孔纬;刘崇望;王抟;崔胤;崔远;裴枢
哀帝朝
陆扆;薛贻矩
明朝
序号
姓名
籍贯
上任时间
卸任时间
卸任原因
1
偰斯
洪武十三年庚申正月
(1380年)
洪武十三年庚申二月
(1380年)
改任礼部尚书
2
洪彝
洪武十三年庚申正月
(1380年)
洪武十三年庚申正月
(1380年)
寻免
3
刘嵩
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吉安路太和州
(今江西泰和)
洪武十三年庚申四月
(1380年)
洪武十三年庚申五月
(1380年)
致仕
4
阮畯
洪武十三年庚申六月
(1380年)
洪武十五年壬戌三月
(1382年)
致仕
5
李信
洪武十五年壬戌三月
(1382年)
洪武十六年癸亥正月
(1383年)
卒
6
陈敬
洪武十六年癸亥正月
(1383年)
洪武十六年癸亥十二月
(1383年)
致仕
7
余熂
洪武十七年甲子正月
(1384年)
洪武十八年乙丑四月
(1385年)
因胡惟庸案罪诛
8
赵瑁
洪武十八年乙丑三月
(1385年)
洪武十八年乙丑四月
(1385年)
因胡惟庸案罪诛
9
詹徽
江浙行省徽州路婺源州
(今江西婺源县)
洪武二十三年庚午六月
(1390年)
洪武二十六年癸酉二月
(1393年)
因蓝玉案罪诛
10
梁焕
洪武二十六年癸酉二月
(1393年)
洪武二十六年癸酉四月
(1393年)
罢免
11
翟善
扬州府泰兴县
(今江苏省泰兴县)
洪武二十六年癸酉四月
(1393年)
洪武二十八年乙亥闰九月
(1395年)
降南宁府宣化县知县
12
杜泽
洪武二十九年丙子正月
(1396年)
洪武三十年丁丑十月
(1397年)
罢免
13
茹鹚
湖广行省潭州府衡山县(今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
洪武三十一年戊寅九月
(1398年)
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十二月
(1398年)
改任河南布政使
14
张紞
陕西行省奉平路富平县
(今陕西省富平县)
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十二月
(1398年)
建文四年壬午秋七月
(1402年)
靖难之役后自经
15
蹇义
四川行省重庆路巴县
(今重庆市)
建文四年壬午九月
(1402年)
宣德三年戊申十月
(1429年)
卒
16
郭琎
京师保定府新安县(今河北省安新县)
宣德四年己酉四月
(1430年)
正统八年癸亥正月
(1443年)
致仕
17
王直
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
正统八年癸亥正月
(1443年)
景泰二年辛未七月
(1451年)
致仕
18
何文渊
景泰二年辛未七月
(1451年)
景泰四年癸酉六月
(1453年)
下狱旋释,致仕
19
王翱
京师河间府盐山县(今河北省盐山县)
景泰四年癸酉六月
(1453年)
成化三年丁亥七月
(1467年)
病免
20
李秉
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宁府曹县(今山东省曹县)
成化三年丁亥十一月
(1467年)
成化五年己丑正月
(1469年)
免
21
崔恭
北直隶顺德府广宗县(今河北省广宗县)
成化五年己丑正月
(1469年)
成化五年己丑五月
(1469年)
丁忧
22
姚夔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严州府桐庐县(今浙江省桐庐县)
成化五年己丑五月
(1469年)
成化九年癸巳二月
(1473年)
卒
23
尹旻
成化九年癸巳三月
(1473年)
成化二十二年丙午五月
(1486年)
劾免
24
耿裕
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河南府卢氏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
成化二十二年丙午八月
(1486年)
成化二十二年丙午十月
(1486年)
改南京吏部尚书
25
李裕
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昌府丰城县(今江西省丰城市)
成化二十二年丙午十月
(1486年)
成化二十三年丁未十一月
(1487年)
致仕
26
王恕
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三原县(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
成化二十三年丁未十一月
(1487年)
弘治六年癸丑闰五月
(1493年)
致仕
27
耿裕
弘治六年癸丑六月
(1493年)
弘治九年丙辰正月
(1496年)
卒
28
屠滽
弘治九年丙辰二月
(1496年)
弘治十三年庚申五月
(1500年)
致仕
29
倪岳
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
弘治十三年庚申六月
(1500年)
弘治十四年辛酉十月
(1501年)
卒
30
马文升
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开封府钧州(今河南省禹州市)
弘治十四年辛酉十月
(1501年)
正德元年丙寅四月
(1506年)
致仕
31
焦芳
正德元年丙寅四月
(1506年)
正德元年丙寅十月
(1506年)
进入内阁
32
许进
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河南府陕州灵宝县(今河南省灵宝县)
正德元年丙寅十月
(1506年)
正德三年戊辰八月
(1508年)
致仕
33
刘宇
正德三年戊辰八月
(1508年)
正德四年己巳六月
(1509年)
进入内阁
34
张彩
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巩昌府安定县(今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
正德四年己巳六月
(1509年)
正德五年庚午八月
(1510年)
下狱死
35
刘机
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东城区)
正德五年庚午八月
(1510年)
正德五年庚午十二月
(1510年)
致仕
36
杨一清
云南承宣布政使司云南府安宁州(今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县)
正德六年辛未正月
(1511年)
正德十年乙亥闰四月
(1515年)
进入内阁
37
陆完
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
正德十年乙亥闰四月
(1515年)
正德十五年庚辰十一月
(1520年)
下狱,充军
38
王琼
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太原府太原县(今山西省太原市)
正德十五年庚辰十一月
(1520年)
正德十六年辛巳四月
(1521年)
下狱,谪戍
39
石珤
京师真定府藁城县(今河北省藳城市)
正德十六年辛巳五月
(1521年)
正德十六年辛巳七月
(1521年)
改东阁诰敕
40
乔宇
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太原府乐平县(今山西省昔阳县)
正德十六年辛巳八月
(1521年)
嘉靖三年甲申七月
(1524年)
致仕
41
杨旦
福建省建宁府建安县(今福建省建瓯县)
嘉靖三年甲申八月
(1524年)
嘉靖三年甲申八月
(1524年)
未任免
42
廖纪
京师河间府东光县(今河北省东光县)
嘉靖三年甲申十月
(1524年)
嘉靖六年丁亥四月
(1527年)
致仕
43
罗钦顺
嘉靖六年丁亥四月
(1527年)
嘉靖六年丁亥四月
(1527年)
辞不赴
44
李承勋
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武昌府嘉鱼县(今湖北省嘉鱼县)
嘉靖六年丁亥八月
(1527年)
嘉靖六年丁亥十月
(1527年)
改刑部尚书
45
桂萼
江西承宣布政使司饶州府安仁县(今江西省余江县)
嘉靖六年丁亥十一月
(1527年)
嘉靖八年己丑二月
(1529年)
进入内阁,武英殿大学士
46
方献夫
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广州府南海县(今广东省广州市)
嘉靖八年己丑二月
(1529年)
嘉靖十年辛卯七月
(1531年)
召,未赴
47
王琼
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广州府南海县(今广东省广州市)
嘉靖十年辛卯十二月
(1531年)
嘉靖十一年壬辰七月
(1532年)
卒
48
方献夫
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广州府南海县(今广东省广州市)
嘉靖十一年壬辰七月
(1532年)
嘉靖十一年壬辰九月
(1532年)
不再兼任
49
汪鋐
嘉靖十一年壬辰九月
(1532年)
嘉靖十四年乙未九月
(1535年)
罢免
50
许赞
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河南府陕州灵宝县(今河南省灵宝县)
嘉靖十五年丙申闰十二月
(1536年)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九月
(1544年)
进入内阁
51
熊浃
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昌府南昌县(今江西省南昌市)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九月
(1544年)
嘉靖二十四年乙巳十一月
(1545年)
削为民
52
唐龙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金华府兰溪县(今浙江省兰溪市)
嘉靖二十四年乙巳十二月
(1545年)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七月
(1546年)
罢免
53
周用
南直隶苏州府吴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县)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七月
(1546年)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正月
(1547年)
卒
54
闻渊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宁波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正月
(1547年)
嘉靖二十八年己酉九月
(1549年)
致仕
55
夏邦谟
嘉靖二十八年己酉九月
(1549年)
嘉靖三十年辛亥二月
(1551年)
致仕
56
李默
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建宁府瓯宁县(今福建省建瓯县)
嘉靖三十年辛亥三月
(1551年)
嘉靖三十年辛亥十月
(1551年)
削为民
57
万镗
嘉靖三十年辛亥十月
(1551年)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八月
(1553年)
削为民
58
李默
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建宁府瓯宁县(今福建省建瓯县)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八月
(1553年)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二月
(1556年)
下狱死
59
吴鹏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三月
(1556年)
嘉靖四十年辛酉三月
(1561年)
致仕
60
欧阳必进
嘉靖四十年辛酉三月
(1561年)
嘉靖四十年辛酉十一月
(1561年)
致仕
61
郭朴
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彰德府安阳县(今河南省安阳市)
嘉靖四十年辛酉十一月
(1561年)
嘉靖四十二年癸亥二月
(1563年)
丁忧
62
严讷
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今江苏省常熟市)
嘉靖四十二年癸亥三月
(1563年)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四月
(1565年)
进入内阁
63
郭朴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四月
(1565年)
嘉靖四十五年丙寅三月
(1566年)
进入内阁
64
胡松
南直隶滁州直隶州(今安徽省滁县)
嘉靖四十五年丙寅三月
(1566年)
嘉靖四十五年丙寅十月
(1566年)
卒
65
杨博
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平阳府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
嘉靖四十五年丙寅十月
(1566年)
隆庆三年己巳十二月
(1569年)
致仕
66
高拱
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开封府钧州新郑县(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县)
隆庆三年己巳十二月
(1569年)
隆庆六年壬申六月
(1572年)
罢
67
杨博
隆庆六年壬申六月
(1572年)
万历元年癸酉九月
(1573年)
致仕
68
张瀚
万历元年癸酉九月
(1573年)
万历五年丁丑十月
(1577年)
罢免
69
方逢时
万历五年丁丑十月
(1577年)
万历五年丁丑十月
(1577年)
不再兼署
70
王国光
万历五年丁丑十月
(1577年)
万历十年壬午十月
(1582年)
罢免
71
梁梦龙
万历十年壬午十月
(1582年)
万历十年壬午十二月
(1582年)
罢免
72
严清
万历十年壬午十二月
(1582年)
万历十一年癸未七月
(1583年)
病免
73
杨巍
万历十一年癸未七月
(1583年)
万历十八年庚寅二月
(1590年)
致仕
74
宋𫄸
万历十八年庚寅三月
(1590年)
万历十九年辛卯五月
(1591年)
卒
75
陆光祖
万历十九年辛卯四月
(1591年)
万历二十年壬辰三月
(1592年)
致仕
76
孙鑨
万历二十年壬辰三月
(1592年)
万历二十一年癸巳七月
(1593年)
致仕
77
陈有年
万历二十一年癸巳八月
(1593年)
万历二十二年甲午七月
(1594年)
致仕
78
孙丕扬
万历二十二年甲午八月
(1594年)
万历二十四年丙申八月
(1596年)
病免
79
蔡国珍
万历二十五年丁酉五月
(1597年)
万历二十六年戊戌四月
(1598年)
病免
80
李戴
万历二十六年戊戌六月
(1598年)
万历三十一年癸卯十二月
(1603年)
致仕
81
赵世卿
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
万历三十一年癸卯十二月
(1603年)
万历三十二年甲辰五月
(1604年)
辞
82
杨时乔
万历三十二年甲辰五月
(1604年)
万历三十七年己酉二月
(1609年)
卒
83
孙丕扬
万历三十七年己酉四月
(1609年)
万历四十年壬子二月
(1612年)
致仕
84
赵焕
万历四十年壬子八月
(1612年)
万历四十一年癸丑九月
(1613年)
致仕
85
王象干
山东省济南府新城县(今山东省桓台县)
万历四十一年癸丑十月
(1613年)
万历四十二年甲寅二月
(1614年)
不再兼署
86
郑继之
万历四十二年甲寅二月
(1614年)
万历四十六年戊午二月
(1618年)
致仕
87
李汝华
万历四十六年戊午闰四月
(1618年)
万历四十六年戊午六月
(1618年)
不再兼署
88
赵焕
万历四十六年戊午六月
(1618年)
万历四十七年己未十一月
(1619年)
卒
89
李汝华
万历四十七年己未十一月
(1619年)
万历四十八年庚申六月
(1620年)
不再兼署
90
周嘉谟
湖广汉川
万历四十八年庚申六月
(1620年)
天启元年辛酉十二月
(1621年)
致仕
90
张问达
泾阳
天启元年辛酉十二月
(1621年)
天启三年癸亥九月
(1623年)
致仕
91
赵南星
北直隶高邑(今河北高邑县)
天启三年癸亥十月
(1623年)
天启四年甲子十月
(1624年)
致仕
92
崔景荣
天启四年甲子十一月
(1624年)
天启五年乙丑七月
(1625年)
罢免
93
李宗延
天启五年乙丑七月
(1625年)
天启五年乙丑十二月
(1625年)
罢免
94
王绍徽
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咸宁(今陕西西安)
天启五年乙丑十二月
(1625年)
天启六年丙寅闰六月
(1626年)
闲住
95
周应秋
天启六年丙寅七月
(1626年)
天启七年丁卯十一月
(1627年)
罢免
96
房壮丽
天启七年丁卯十一月
(1627年)
崇祯元年戊辰四月
(1628年)
致仕
97
王永光
崇祯元年戊辰五月
(1628年)
崇祯四年辛未三月
(1631年)
罢免
98
闵洪学
崇祯四年辛未三月
(1631年)
崇祯五年壬申八月
(1632年)
罢免
99
李长庚
崇祯五年壬申十二月
(1632年)
崇祯七年甲戌八月
(1634年)
削职
100
谢升
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南府德州(今山东省德州市)
崇祯七年甲戌八月
(1634年)
崇祯十年丁丑二月
(1637年)
罢免
101
田维嘉
崇祯十年丁丑三月
(1637年)
崇祯十一年戊寅四月
(1638年)
罢免
102
商周祚
崇祯十一年戊寅五月
(1638年)
崇祯十一年戊寅十二月
(1638年)
削职
103
庄钦邻
崇祯十二年己卯正月
(1639年)
崇祯十二年己卯七月
(1639年)
未至罢免
104
谢升
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南府德州(今山东省德州市)
崇祯十二年己卯八月
(1639年)
崇祯十三年庚辰四月
(1640年)
进入内阁
105
傅永淳
崇祯十三年庚辰五月
(1640年)
崇祯十三年庚辰九月
(1640年)
罢免
106
李日宣
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今江西省吉水县)
崇祯十三年庚辰九月
(1640年)
崇祯十五年壬午六月
(1642年)
下狱充军
107
郑三俊
南直隶池州府建德县(今安徽省东至县)
崇祯十五年壬午八月
(1642年)
崇祯十六年癸未五月
(1643年)
罢免
108
李遇知
崇祯十六年癸未五月
(1643年)
崇祯十七年甲申三月
(1644年)
病去 (明亡)
序号
姓名
籍贯
上任时间
卸任时间
卸任原因
清朝
顺治朝
满:巩阿岱;谭拜;郎球;谭泰;卓罗;韩岱;陈泰;朱玛喇;科尔昆;伊图;车克
汉:陈名夏;高尔俨;成克巩;金之俊;刘正宗;王永吉;卫周祚;孙廷铨
康熙朝
满:阿思哈;明安达礼;马希纳;对喀纳;明珠;吴达礼;介山;伊桑阿;达哈他;科尔坤;廖旦;阿兰泰;鄂尔多;苏赫;库勒纳;席尔达;敦拜;温达;马尔汉;富宁安;隆科多
汉:孙廷铨;魏裔介;杜立德;黄机;郝维讷;宋德宜;李之芳;陈廷敬;张士甄;李天馥;熊赐履;李光地;宋荦;徐潮;萧永藻;吴一蜚;张鹏翮;逊柱
雍正朝
满:隆科多;查弼纳;福敏;查郎阿;傅尔丹;杭奕禄;性桂
汉:田从典;朱轼;蔡珽;杨名时;宜兆熊;嵇曾筠;张廷玉;刘于义
乾隆朝
满:性桂;讷亲;高斌;来保;德沛;达尔党阿;傅森;讬恩多;永贵;讬庸;官保;阿桂;绰克托;伍弥泰;和珅;福康安;金简;保宁
汉:刘于义;郝玉麟;杨超曾;史贻直;陈大受;梁诗正;孙嘉淦;黄廷桂;王安国;汪由敦;刘统勋;陈宏谋;刘纶;程景伊;嵇璜;蔡新;刘墉;彭元瑞;孙士毅
嘉庆朝
满:保宁;书麟;魁伦;琳宁;德瑛;瑚图礼;秀林;松筠;铁保;英和;那彦成
汉:刘墉;沈初;朱圭;刘权之;费淳;邹炳泰;曹振镛;章煦;戴均元;吴璥;刘镮之
道光朝
满:那彦成;松筠;文孚;穆彰阿;耆英;奕经;恩桂;文庆;柏葰
汉:刘镮之;卢荫溥;汤金钊;潘世恩;朱士彦;卓秉恬;陈官俊;贾桢
咸丰朝
满:柏葰;花沙纳;全庆
汉:贾桢;翁心存;周祖培;许乃普;陈孚恩;朱凤标
同治朝
满:瑞常;文祥;宝鋆;英桂
汉:朱凤标;单懋谦;毛昶熙
光绪朝/宣统朝
满:英桂;载龄;灵桂;广寿;恩承;崇绮;锡珍;麟书;熙敬;刚毅;敬信;世续;奎俊
汉:毛昶熙;万青藜;李鸿藻;徐桐;孙家鼐;徐郙;张百熙;鹿传霖;陆润庠;李殿林
清朝没有设成像这一职位。
明朝初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后皇帝以不胜庶政之繁,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后阁职渐重,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
清朝沿明制设内阁大学士,雍正时设军机处,内阁成为闲曹,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
晚清实施新政,仿日制设内阁总理大臣为行政机关首长。
扩展资料:
宰相的变迁:
宰相的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先后出现过: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中书舍人、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等多达几十种官名。
据记载,早在商周时代已有太宰、尹、太师之称,这些官职虽有辅佐天子管理国家之意,但在当时尚不具备国家机器中幕僚长性质。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相的名称出现了。例如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由于当时养士之风盛行,不少有知识的人被各国招聘为相。
秦国由于变化彻底,发展迅速,是战国时代第一个设立郡县制的国家,并于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任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由此而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宰相作为官制首次确定下来。
在秦以前的殷周时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通过分封诸侯进行统治的,商朝的王或周朝的天子不能干涉分封国的内政,又因分封国的国君由贵族世袭,所以天子无权解除他们在分封国的统治权力。
秦始皇之后,废分封,设郡县,废诸侯,设官吏,皇帝不再通过宗法亲缘关系进行统治,改为任命官僚向全国发号施令,因此有必要组织一套官僚机构,并借助于宰相大臣辅佐政务。宰相就在这一历史条件下产生了。随着封建国家的发展,宰相制一直沿袭了两千年。
-宰相
-清朝官制
清朝选秀哪一届选的人最多
本文2023-10-09 10:53:4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11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