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珠玑巷南雄珠玑巷叶氏宗祠
1、南雄珠玑巷刘氏族谱辈分2、七绝·珠玑巷寻根(外四首3、珠玑巷的历史南雄珠玑巷刘氏族谱辈分
南雄珠玑巷刘氏族谱辈分历史来源
①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
②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孙子士会在晋国任士师,晋襄公死后,士会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因晋国国内有变故而留在秦国,其后世取姓刘(即“留”之意。
③源出于姬姓。东周时期,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河南偃师县南,号刘康公,后代也称刘氏。刘姓历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刘隗家族、南阳刘瑾家族、诸城刘墉家族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至于开辟大汉帝国的沛县刘邦家族就更不用说了,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刘氏称帝400多年;三国时刘备建立蜀汉,两代称帝43年;南北朝刘裕建立宋,历时60年;元末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统一中国276年。可见刘氏善于建基立业。
七绝·珠玑巷寻根(外四首
古体诗
南雄珠玑巷,异姓一家亲。
情系同根地,海外传乡音。
七绝(新韵
珠玑古巷呈风采,广府儿孙诉曩怀。
圣地寻根百家庙,千年榕树盼亲来。
七绝
珠玑古巷认根源,百姓宗祠佑子孙。
人杰兴昌风水好,雄图四海岭南魂。
注:百姓宗祠,指百家姓的祖庙、祠堂。
七绝
妃塔古街沙水湖,清风拂水映榕柳。
灰墙青瓦百家祠,历尽沧桑永不朽。
七绝
珠玑古巷万年昌,辈出英豪名远扬。
才子佳人天地配,儿孙后代状元郎。
珠玑巷的历史
zhujixiang/
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流水见人家。
又见珠玑巷,又见古祠堂,又仿佛见到祖先坚强而伟岸的身影。
珠玑巷,好大一棵树,海内外千百万苗裔是她多情的绿叶;珠玑巷,好醇一杯酒,在无数后裔心中窖千百年的陈年佳酿,香远情浓;珠玑巷,好长一首歌,多少年,多少代,深沉咏唱,唱得梅花飘落,唱得月光长泻。
作为古代中原与江南绅黎向岭南迁徙的聚居地,珠玑巷是一块历史的碑石,写满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开拓的壮烈情怀;作为岭南诸氏族的发祥地,珠玑巷是一块永恒的磁石,凝聚了千百万中华儿女的心。
你看吧,你看吧!就算在天涯海角,就算在茫茫旅途,多少华夏子孙还在回望
古巷的沧桑
[编辑本段]
珠玑巷是一个具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古巷。
它得名于唐敬宗年间。
明末屈大均著《广东新语》云:“珠玑巷名,始于唐张昌。
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
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居。
敬宗宝历元年,朝闻其孝义,赐予珠玑绦环以旌之,避敬宗庙讳,改所居为珠玑巷。”
史料记载
[编辑本段]
珠玑巷又名沙水镇,在沙水河西侧。
从史料看,本来珠玑巷只是沙水镇的一部分。
阮元编的《广东通志》云:“珠玑巷在沙水寺前”中山黄慈博先生遗稿《珠玑巷民族南迁记》抄录诸族谱中,多称:“沙水村珠玑巷”“沙水珠玑巷”。
可见珠玑巷原属沙水镇。
据考察,原来珠玑巷大体在沙水镇的南端,即从《珠玑古巷》门楼起向北走经石塔到石桥这一段,约长二百米。
再向北走则是其他巷、里、坊。
如今之“珠玑楼”,过去并不属珠玑巷。
据乾隆十二年建楼碑记载,(此石碑现仍镶于“珠玑楼”“珠玑楼”原为沙水镇翔凤坊之楼,早塌,乾隆十二年重建时才题名为“珠玑楼”。
《南迁记》中记述沙水镇还有“儒林里”“沙水塘”等旧址。
后来随着珠江三角洲的繁荣富庶,来这里寻根问祖的人越来越多,珠玑巷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沙水镇的里、巷、坊,都象翔凤坊那样,逐步被珠玑这个名称所代替,整个沙水镇也叫珠玑巷了。
但历代行政区域,一直沿用沙水这个名称。
宋嘉定中称沙水驿,后又改沙角巡检司,清名沙水塘,民国为沙水圩。
民国29年实行新县制,全县划为2个区28个乡,第一区均平乡改为珠玑乡。
以珠玑为行政区域从此始。
今名珠玑镇,辖110多个自然村,3万余人口。
南迁氏族发祥地
[编辑本段]
相传南雄珠玑巷是珠江三角洲一带主要族姓的祖居。
《广东通志》载:“相传广州诸旺族俱发源于此(珠玑巷”。
据中山黄慈博先生遗稿《珠玑巷民族南迁记》所载,有家谱族谱可查,先后在南雄珠玑巷南迁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有76姓、166族。
又据《南雄珠玑巷人南迁氏族谱·志选集》(南雄县政协文史资研究委员会,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筹委会合编所载,还有27姓,31族,合计为103姓,197族。
分布情况如下:
南海23姓38族。
陈氏:河清、九江、鹤园;黄氏:平地,夏氏:麦村、冲霞北乡海口;冼氏:大朗、罗格,大桐、简村;欧氏:金瓯松塘;钟氏:大沥龙腹;杜氏:西樵大果;麦氏:西隆堡大效乡;傅氏:西樵大桐堡;康氏:银塘;李氏:绿潭、石江;张氏:大涡;邵氏:邵边,孔氏:罗格;梁氏:澜石、海舟、石□(石+肯,姚氏:□(虫+雷冈;朱氏:九江;关氏:九江;庞氏:弼塘;简氏:盐步、湖涌、黎涌、云路、白沙、横江;陆氏:上淇、恒顺;黎氏:黎边;程氏:大同。
番禺9姓15族。
李氏:沙湾、鹭冈;简氏:韦涌、车陂、屏山、都那,小洲;黎氏:礼园;屈氏:沙亭;洗氏:鹿步;韩氏:市桥;谢氏:市桥、大田村;麦氏:番禺;曾氏:小龙宁仁乡。
顺德17姓19族。
欧氏:陈村;陈氏:马齐、大良;李氏:逢简;冯氏:古楼;潘氏:古楼;陆氏:石涌、龙江;黎氏:桃源;苏氏:碧江;卢氏:大良;罗氏:大良;何氏:马宁;梅氏:龙山;温氏:龙山;黄氏:龙江;简氏:龙江;张氏:龙江;邓氏:甘竹。
新会20姓32族。
李氏:河塘、七堡、务前、泷水、连塘、竹坑、冲澄、鹿洞;区氏:瑶溪;陈氏:凌村、石头、恩州;冯氏:大口;容氏:河塘;谭氏:天河;朱氏:水尾;陆氏:冈州、中乐;简氏:鸾台;麦氏:新会;吕氏:丹灶、江门范罗冈;黎氏:城南新魁_;马氏:河塘张士园;宋氏:苹冈;容氏:潮居里容村;唐氏:白石;梁氏:小冈;还有吴氏、刘氏、周氏、叶氏。
中山36姓,54族。
张氏:南屏;刘氏:潭井、鸦冈、隆都、小榄;林氏:平岚、大车;陈氏:大都、麻子、冈背、莆山、水塘头、婆石村、窈窕;严氏:濠涌;简氏:南塘;梁氏:坎下、张溪、小榄、四都梁村;韩氏:古坝;阮氏:赤坎、众角;魏氏:海州;曹氏:南村;缪氏:永原;杨氏:北山、良都;吴氏:山场、小榄;何氏:小榄;李氏:麻洲、小榄;蓝氏:麻洲;余氏:隆都;侯氏:龙头环;唐氏:唐家湾;高氏:过塘;任氏:过塘;麦氏:小榄;郭氏:鸦冈、良都;鲍氏:山场;孙氏:小榄;甘氏:小榄;罗氏:小榄;石氏:小榄;肖氏:大涌南文;曾氏:涌边;蔡氏:永厚;钟氏:淇澳;朱氏:小榄;邓、杜氏:小榄。
东莞22姓,26族。
张氏:栅口;袁氏:茶园;何氏:赤冈、大汾;黎氏:茶窖;刘氏:长表;丁氏:文顺;肖氏:古梅;麦氏:靖康;李氏:茶山、白马;封氏:东莞;祁氏:梨川;陈氏:燕川;房氏:篁村;翟氏:南街;邓氏:石排福隆围;利氏:桥沥;罗氏:中堂、英村;谭氏:大宁;卫氏:茶园;钟氏:茶山;蔡氏:沙头;梁氏:小亨、板石。
高要28姓63族。
仇氏:王臣;方氏:文明堡;帅氏:砚东;利氏:良江甲编墨坊;涂氏:耕沙;王氏:朱紫印;岑氏:白诸龙潭村;金氏:银江都金屋;俞氏:外迳;吕氏:云料;夏氏:宋隆;文氏:下窝;李氏:富佛、银江、陈村、贝水新村、南岸、蔗村、院主、塘冈、罗秀,牌楼村、砚洲东股、横村、砚东、腰冈、围边、榄塘、塘基头、横石、长旗、牛围;石氏:横槎、钱宁;甘氏:温贯;江氏:蓝村;胡氏:禄村;林氏:杜村;周氏:蓝塘、东冈;伍氏:榄冈、上围、高第、平布;朱氏:湖坑、罗客;何氏:桃溪、茅冈、渡头、西岸、勒竹园、何田、仙洞、庆云社、孝友;吴氏:竹洲、沙浦、茶冈;余氏:东坑口;杜氏:隔布;邵氏:永宁;唐氏:温贯、冈边;徐氏;大基头。
台山10姓,11族。
陈氏;冲泮春场;李氏:_口上冲水楼、横塘;肖氏:肖村;甄氏:海宴;容氏:寨门;樊氏:白石村;冯氏:南头;袁氏:独冈;赵氏:海宴;徐氏:大担。
开平16姓,20族。
张氏:张桥、沙坝;梁氏:北潭、长沙;陈氏:碧潭、魁冈;苏氏:棠红;劳氏:长沙塘;司徒氏:_堤;谢氏:潭边园;黄氏:北炎水背;杨氏:独冈、塘浪;罗氏:良溪;吴氏:楼冈;胡氏:长沙洲;简氏:钱冈;邱氏:勒竹村;李氏:冲澄;邝氏:泮村。
此外,还有恩平圣堂的梁族、司徒族,广宁江谷的洗族,清远_江的朱族,宝安的何、黄、陈族,阳江的司徒族,增城的刘族,香港新界乐挂角山的邓族。
以上各族谱牒都称其祖来自南雄珠玑巷,叙述有简有繁,时间有先有后,早的在北宋开宝,而多在北宋末和南宋末。
从北宋的熙宁、崇宁、靖康到南宋的建炎,绍兴、淳熙、开禧、绍定、端平、嘉熙、咸淳、祥兴等各年代,直至元初都有人从珠玑巷南迁。
小小珠玑巷怎能容纳那么多族姓呢从族谱记载中可以看出,自珠玑巷南迁的族姓,大体有二种情况:一种是世居珠玑巷的;一种是在动乱年间由中原陆续南迁定居珠玑巷的。
有的族定居时间长些,有的短些。
几百年间,中原南迁民族,以珠玑巷为立足点,一批批自北迁来,又一批批南徙而去。
如南海九江关树德堂家谱述其祖为汉寿亭侯后裔“宋咸淳元年自解州徙居保昌郡珠玑里,阅七年,始祖谭贞偕弟俊奉南雄公骸骨徙南海九江。
”又如简氏胡涌房谱述“远祖朝进宋理宗时宦游岭外,遂居南雄珠玑巷,迨宋度宗时迁南海紫洞。
”从理宗到度宗相隔也只有40多年。
象这些族姓,他们旅居珠玑巷时间并不长,为什么他们却以珠玑巷为桑梓乡其原因有二:
一是他们多是在北宋末或南宋末,自战乱不堪的中原迁徙而来,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到了甫雄珠玑巷之后,才得以休养生息,重振家业,因此,他们很自然地把珠玑巷看作是先辈重新创业的发祥地,看作自己的桑梓而特别留恋。
二是他们来自中原各地,本无亲族关系,南迁后,都以旅居的珠玑巷为故乡,这样就可以建立乡亲关系,联络感情,加强团结互助,以利于在客地创家立业。
南雄珠玑巷人南迁,有的是为避天灾兵祸,有的是为找寻更好的生活基地。
他们的南迁对开发珠江三角洲起到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是一批开拓者,在动乱中迁徙,经过艰苦跋涉的磨炼,有顽强的创业精神;同时他们从中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带来了中原的文化。
他们到了珠江三角洲后,与那里的良好的自然条件结合起来,创造了新的生产力,使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农业迈开了具有开发意义的新步伐,成为岭南最富裕的地区。
他们也迅速繁衍成为那里的巨家旺族。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发达,产生了一批知名的历史人物。
如近代的康有为、梁启超等。
还有许多人,发扬艰苦创业精神,远涉重洋,成了海外华侨,为开发海外诸国也作出了应有贡献。
珠玑巷确实不愧为珠江三角洲人民以及广大华侨值得永远怀念的故乡。
两晋之后大量司马氏改为单姓马姓。司马改马姓,不仅改自己的姓氏,把先辈的姓氏也改了。单姓马复姓司马比如,司马迁不称司马迁,改称“马迁”,司马相如改称“马相如”。至今阅读古籍,时时还能看到当初司马改姓的痕迹。
改姓大多聚集在山东、辽宁一带 此外,马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赵奢为得姓始祖。由于历史上复姓改单姓的规律,司马姓许多改为司姓、马姓。这种现象可能较为普遍。
可见,司马家族后裔因为各种原因改姓,恐怕这是司马家族衰落的原因之一吧。
除此之外,西晋末年绵延16年的“八王之乱”,司马家族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都参与其中,相互残杀,后来又受到“五胡乱华”影响,司马家族死了很多人。东晋末年,由于司马政权落入他人之手,家族势力亦受到严重创伤。在剧烈的社会矛盾斗争中,司马家族亦有大量生命死于其中。这也是司马家族衰落的重要原因。
不过,司马家族的衰落或许还有最深层的原因。司马家族多出历史家和政治家、军事家,但缺乏智慧圆通的人物和道德家,几乎没有哲学家,司马光可算是一个儒者,但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承传,难以形成文化气候和人格气候。人的性格决定人的发展,家族的文化气候决定家族的发展,国家的文化气候决定国家的发展。 东汉年间,司马后人担心九族有患,来到了这里,长房将马改冯,次房将“司”字加了一竖姓了“同”,而后给此地起了个名字———续村,后改为了徐村。在这里,马=冯、司=同两姓千百年来仍旧保持着互不通婚的习俗,这一禁忌直到1963年才首次被打破。
(1)出自汉朝大司徒马矢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改姓为氏。汉朝有个大司徒叫马宫,他本为复姓马矢氏,后马宫以仕学名扬,遂省文去“马矢”中的“矢”而改单姓马氏,其后裔子孙世代相传至今。
(2)出自他姓改马姓。如汉代有汉戚人马宫,本姓马矢,至马宫以仕学显,改姓马。两晋之后大量司马氏改为单姓马姓。元末明初阿拉伯传教士哈木则巴巴从西亚来到东乡龙山(现甘肃省东乡县坪庄乡哈木则岭村)定居,并在周围传播伊斯兰教教义,在哈木则巴巴的影响下,龙家山周围先后有八坊(亦有人称为八姓或八村)的北方少数民族(其中有些村子人可能是藏族人)皈依伊斯兰教,这些少数民族人改信伊斯兰教后逐渐融入东乡族之中,其中的绝大部分人仍保留了原来的姓氏,但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改姓,如其中的东乡县贾家村 贾姓少数民族人改信伊斯兰教后改掉了原来的姓氏而改姓马,时至今日,贾家村已无贾姓人而只有马姓人了。
由于晋朝司马氏皇权不断衰落,司马姓的贵族为免被迫害,很多改换他姓。东晋王朝灭亡以后,司马氏步入平稳发展时期,历史上复姓改单姓的规律,司马氏有许多改为司氏、马氏、同氏、仝氏、冯氏等。当今司马姓氏人口排名第549位,人口28万人。据有关资料介绍汉魏六朝时期道教思想盛行、其实玄学大兴、马图腾风行其道、人们对马的喜爱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马已不再是马、而是“成功” “速度”“效益”的代名词
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司马本是世家显族 、国中大姓、司马一词的字面意思“管马者”对马有约束 束缚之意、马成为图腾的年代、马既然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司马”就成了“大不吉利”在文化的重压下司马部分做出改姓决定以、遂“马”为姓 复姓“司马”单姓“马”改姓现在大多单姓马居住在山东辽宁一带!
冯姓家谱
江苏:冯氏族谱八卷、京口冯氏族谱一卷、锡山冯氏宗谱二十四卷、澄江冯氏宗谱十卷、冯氏家谱一卷
浙江:赫山冯氏家谱二十二卷、大易冯氏谱不分卷、慈溪冯氏支谱不分卷、桐乡冯氏族谱不分卷、冯氏宗谱一卷
安徽:冯川冯氏宗谱八卷
湖北:冯氏宗谱一卷、冯氏宗谱、冯氏续修支谱八卷、冯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冯氏四修族谱十四卷首一卷
广东:冯氏家谱不分卷、冯氏本房世谱不分卷、冯氏族谱不分卷、南埠冯氏族谱一卷
湖南:长沙冯氏四山家谱二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湘潭冯氏三修族谱、中湘石潭冯氏五修族谱三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山田冯氏族谱十卷首一卷
历史名人
冯梦龙:明末小说家,通经学,善诗文,尤以小说词曲见长,辑有时代话本集《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冯 道:五代时历任四朝宰相,在相位20余年。他在后唐任宰相期间,倡议由田敏等人在国子监校定《九经》文字,并组织刻工雕印,至后周完成,后世称"五代监本"。官府大规模刻书自此始。
冯子材:清末著名的老将军。他曾在年近70岁时,在广西镇南关、谅山等地大败法国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其名威震边关。
冯 缭: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公元前101年,随汉解忧公主远嫁和亲到了乌孙国。由于她多才多智,成为解忧公主的得力助手。后嫁给乌孙右大将。她在协助公主加强汉朝同西域诸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作出了很大贡献,深得西域各国的敬服。尊称她为"冯夫人"。
冯玉祥:近代爱国将领。1993年任抗日同盟军总司令,多次击败日寇,收复许多失地。建国前夕,因乘船失火,受伤身死。
人物经历
199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该校博士学位。现为河北师范大学骨干教师,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戏曲、小说及地方文献 。
主讲课程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2、中国文学史。
3、中国小说史。
4、中国戏曲史。
5、《红楼梦》研究。
主要贡献主要研究论著及编著:
1、《中国古代戏剧辞典》,(参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版。
2、《中国散文鉴赏文库(古代卷)》(合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9月版。
3、《河北戏剧》(合著),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4、《笠翁传奇十种校注》(合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版。
5、《枫冷乱红凋--叶氏三姐妹传》,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
6、《汤显祖〈邯郸梦记〉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7、《明末清初小说戏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9月版。
主要专业研究论文
1、《文献》2001年第4期:《灵寿傅氏遗稿文献考述》。
2、《文献》2000年第2期:《元好问在真定路行迹》。
3、《文献》2003年第4期:《燕地贾恩绂手稿中的桐城派资料》。另见《莲池书院研究》一书,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
4、《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第1期:《古代的媒妁》。
5、《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1期:《对蒋寅新发现的疑问》。
6、《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3期:《谈〈金瓶梅〉中的媒婆形象》。
7、《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第1期:《评吴圣昔对明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论述》。
8、《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论明末清初的"妒风"及妒妇形象》。
9、《河北学刊》1999年第4期:《元曲研究的新奉献》。
10、《河北学刊》1997年第5期:《试论古代女子诗词作品中的苦闷情结》。
11、《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封龙三老"与真定元曲作家群》。
12、《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试论汤显祖〈邯郸梦记〉的思想意蕴》。
13、《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略谈关汉卿戏剧的荒诞性》。
14、《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略论李渔戏剧的美学追求》。
15、《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方法论研究的杰作》。
16、《东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关于明代戏剧家沈自征经历的一段史实考辨》。
17、《东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明末清初戏剧家的创作心理论略》。
18、《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试论丁耀亢的戏剧创作》,另见《丁耀亢研究》一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19、《民国档案》2003年第4期:《〈冯氏家谱〉中有关冯国璋的几件史料》。
20、《大舞台》2007年第2期:《戏剧的写实与荒诞》。
21、《大舞台》2009年第6期:《昆剧衰微原因新探》。
22、《大舞台》2006年第5期:《〈绝唱〉--对荆轲形象的新诠释》。
23、《首届元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元代文人剧与科举制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4、《元曲通融》论文集:《论元代文人剧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5、《戏曲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发展》论文集:《综论戏曲的创新与发展》(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6、《桐城派研究》2007年第9期:《1926年桐城派学者贾恩绂赴日本观感诗及与日本学者的交往》。
27、《桐城派研究》2004年第1期:《桐城派作家资料钩沉》。
28、《桐城派研究》2007年第10期:《贾恩绂年谱》。
29、《戏苑》2003年第1期:《〈蝴蝶杯〉谱出新篇章》,另见《周喜俊剧作选》一书,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6月版。
30、《燕赵学术》2007年春卷:《略谈桐城派在北方的传播》。
31、《燕赵学术》2010年春卷:《试论元杂剧中的"公弼"官员形象》。
32、《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史》:《谐谑奇幻的神魔小说--〈西游记〉浪漫主义色彩》 新华出版社1994年12月版。(下同)
33、《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史》:《悲剧的题材 喜剧的手法--〈救风尘〉探析》。
34、《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史》:《因情而死 因情而生--浪漫主义剧作〈牡丹亭〉》。
35、《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史》:《借离合之情 写兴亡之感--〈桃花扇〉探析》。
承担科研课题:
1、《莲池书院对北方文化、学术及政治的影响》河北省社科规划项目2005年。
2、《河北戏曲研究》河北省教育厅项目2009年。
3、《笠翁传奇十种校注》,全国古籍整理委员会"十一五"重点图书资助项目,(与王学奇教授合报)2006年。
冯姓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序的中华姓氏中为第27位大姓,其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64%。冯姓有两个来源,均出自河南。一支是冯简子的后代——春秋时,郑国有个大夫叫冯简子,其后代以他的名字为姓氏,就是冯氏。今河南新郑市郑韩故里城,即这支冯氏的祖根地。冯氏的另一支为毕公高的后代。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名高,被周文王姬发封于毕,以封国名为姓氏,即毕氏,称为毕公高。毕公高的后裔毕万,因功被封于魏,其子孙有被封为华侯者,华侯之孙名长卿,食采邑于冯城(今河南荥阳市西)其后人也已封邑为姓氏,称冯氏。位于今河南郑州市北古荥镇的荥阳故城,即这支冯氏的祖根地。荥阳故城史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城垣为不规则形,周长75公里,以发现有两个南门、一个北门和一个西门,出土有铁器、陶器、货币等。
冯氏早期主要是在我国北方繁衍发展,后移居全国各地,并由一些人走出国门,到海外开拓。冯氏支脉繁多,唐代的《元和姓纂》一书列冯氏郡望有颖川、上当、长乐、京兆、弘农、河间等。这说明冯氏曾这些郡都形成望族,人丁兴旺。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为周文王昌之后。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功灭了许多小国,其中包括毕万的一支孙被封于冯城,其
后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史称冯氏正宗。是为河南冯氏。
出自归姓,为冯简子之后。据《世本》所载,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简子,因封邑在冯而得氏。后冯邑被晋国所夺,成为魏氏子弟长卿的封邑,长卿的后裔也称冯氏。是为河南冯氏。
家乘谱牒
江苏:冯氏族谱八卷、京口冯氏族谱一卷、锡山冯氏宗谱二十四卷、澄江冯氏宗谱十卷、冯氏家谱一卷
浙江:赫山冯氏家谱二十二卷、大易冯氏谱不分卷、慈溪冯氏支谱不分卷、桐乡冯氏族谱不分卷、冯氏宗谱一卷
安徽:冯川冯氏宗谱八卷
湖北:冯氏宗谱一卷、冯氏宗谱、冯氏续修支谱八卷、冯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冯氏四修族谱十四卷首一卷
广东:冯氏家谱不分卷、冯氏本房世谱不分卷、冯氏族谱不分卷、南埠冯氏族谱一卷
湖南:长沙冯氏四山家谱二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湘潭冯氏三修族谱、中湘石潭冯氏五修族谱三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山田冯氏族谱十卷首一卷。
聚集地(迁徙分布)
战国时有冯亭,入赵,拒秦战死,其宗族分散,有的留上党潞县,有的在赵,子孙有许多为将相。至西汉文帝时、车骑都尉冯唐徙居安陵,其弟冯骞自上党徙居京兆杜陵。此外,先秦时代,冯氏已有徙居今山东者。三国以前,冯氏还有迁至今四川的射洪、中江、渠县等地及湖北公安者,东晋末,冯氏又有徙居和龙者。唐玄宗时著名宦官高力士,本为冯盎之曾孙,后为宦官高延福收养,改姓高,此为冯姓改为高姓者。唐末黄巢起义时,中原冯氏有一支避难南迁福建宁化石壁,宋代分出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脉,至宋末元初,上杭冯氏有的又南迁至广东的平远、潮州、揭阳,后再迁至丰顺、梅州等地。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广东、福建冯氏有数支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远播海外。
堂号
"同舆堂"或"三同堂":根据《后魏书》记载,冯诞和后魏高祖同岁,幼同学,娶高祖妹安乐公主为驸马都尉。他常和高祖同舆而行,所以称"同舆堂"。又同案而食,同砚而学--同舆、同砚、同案,所以叫"三同堂"。
"市义堂":战国时冯驩,是孟尝君的食客。起初孟尝君对他只当一般门客对待,后来孟尝君派他到薛地,他把所有帐户叫来,宣布将债券烧掉,给所有帐户解决了困难。冯驩回去后,对孟尝君说:"讨来的钱我全部买了'义'带回来。"(市就是买)。孟尝君当时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后来,孟尝君罢了官到薛地去,薛人夹道欢迎,这时孟尝君才省悟地感谢冯驩说:"今天我尝到了你替我买的珍贵物品--义,这可是万金难买呀!"
历史名人
冯梦龙:明末小说家,通经学,善诗文,尤以小说词曲见长,辑有时代话本集《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冯 道:五代时历任四朝宰相,在相位20余年。他在后唐任宰相期间,倡议由田敏等人在国子监校定《九经》文字,并组织刻工雕印,至后周完成,后世称"五代监本"。官府大规模刻书自此始。
冯子材:清末著名的老将军。他曾在年近70岁时,在广西镇南关、谅山等地大败法国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其名威震边关。
冯 缭: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公元前101年,随汉解忧公主远嫁和亲到了乌孙国。由于她多才多智,成为解忧公主的得力助手。后嫁给乌孙右大将。她在协助公主加强汉朝同西域诸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作出了很大贡献,深得西域各国的敬服。尊称她为"冯夫人"。
冯玉祥:近代爱国将领。1993年任抗日同盟军总司令,多次击败日寇,收复许多失地。建国前夕,因乘船失火,受伤身死。
冯姓起源
起源于 荥阳市
冯姓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序的中华姓氏中为第27位大姓,其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64%。冯姓有两个来源,均出自河南。一支是冯简子的后代——春秋时,郑国有个大夫叫冯简子,其后代以他的名字为姓氏,就是冯氏。今河南新郑市郑韩故里城,即这支冯氏的祖根地。冯氏的另一支为毕公高的后代。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名高,被周文王姬发封于毕,以封国名为姓氏,即毕氏,称为毕公高。毕公高的后裔毕万,因功被封于魏,其子孙有被封为华侯者,华侯之孙名长卿,食采邑于冯城(今河南荥阳市西)其后人也已封邑为姓氏,称冯氏。位于今河南郑州市北古荥镇的荥阳故城,即这支冯氏的祖根地。荥阳故城史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城垣为不规则形,周长75公里,以发现有两个南门、一个北门和一个西门,出土有铁器、陶器、货币等。
冯氏早期主要是在我国北方繁衍发展,后移居全国各地,并由一些人走出国门,到海外开拓。冯氏支脉繁多,唐代的《元和姓纂》一书列冯氏郡望有颖川、上当、长乐、京兆、弘农、河间等。这说明冯氏曾这些郡都形成望族,人丁兴旺。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为周文王昌之后。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功灭了许多小国,其中包括毕万的一支孙被封于冯城,其
后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史称冯氏正宗。是为河南冯氏。
出自归姓,为冯简子之后。据《世本》所载,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简子,因封邑在冯而得氏。后冯邑被晋国所夺,成为魏氏子弟长卿的封邑,长卿的后裔也称冯氏。是为河南冯氏。
家乘谱牒
江苏:冯氏族谱八卷、京口冯氏族谱一卷、锡山冯氏宗谱二十四卷、澄江冯氏宗谱十卷、冯氏家谱一卷
浙江:赫山冯氏家谱二十二卷、大易冯氏谱不分卷、慈溪冯氏支谱不分卷、桐乡冯氏族谱不分卷、冯氏宗谱一卷
安徽:冯川冯氏宗谱八卷
湖北:冯氏宗谱一卷、冯氏宗谱、冯氏续修支谱八卷、冯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冯氏四修族谱十四卷首一卷
广东:冯氏家谱不分卷、冯氏本房世谱不分卷、冯氏族谱不分卷、南埠冯氏族谱一卷
湖南:长沙冯氏四山家谱二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湘潭冯氏三修族谱、中湘石潭冯氏五修族谱三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山田冯氏族谱十卷首一卷。
聚集地(迁徙分布)
战国时有冯亭,入赵,拒秦战死,其宗族分散,有的留上党潞县,有的在赵,子孙有许多为将相。至西汉文帝时、车骑都尉冯唐徙居安陵,其弟冯骞自上党徙居京兆杜陵。此外,先秦时代,冯氏已有徙居今山东者。三国以前,冯氏还有迁至今四川的射洪、中江、渠县等地及湖北公安者,东晋末,冯氏又有徙居和龙者。唐玄宗时著名宦官高力士,本为冯盎之曾孙,后为宦官高延福收养,改姓高,此为冯姓改为高姓者。唐末黄巢起义时,中原冯氏有一支避难南迁福建宁化石壁,宋代分出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脉,至宋末元初,上杭冯氏有的又南迁至广东的平远、潮州、揭阳,后再迁至丰顺、梅州等地。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广东、福建冯氏有数支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远播海外。
堂号
"同舆堂"或"三同堂":根据《后魏书》记载,冯诞和后魏高祖同岁,幼同学,娶高祖妹安乐公主为驸马都尉。他常和高祖同舆而行,所以称"同舆堂"。又同案而食,同砚而学--同舆、同砚、同案,所以叫"三同堂"。
"市义堂":战国时冯驩,是孟尝君的食客。起初孟尝君对他只当一般门客对待,后来孟尝君派他到薛地,他把所有帐户叫来,宣布将债券烧掉,给所有帐户解决了困难。冯驩回去后,对孟尝君说:"讨来的钱我全部买了'义'带回来。"(市就是买)。孟尝君当时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后来,孟尝君罢了官到薛地去,薛人夹道欢迎,这时孟尝君才省悟地感谢冯驩说:"今天我尝到了你替我买的珍贵物品--义,这可是万金难买呀!"
历史名人
冯梦龙:明末小说家,通经学,善诗文,尤以小说词曲见长,辑有时代话本集《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冯 道:五代时历任四朝宰相,在相位20余年。他在后唐任宰相期间,倡议由田敏等人在国子监校定《九经》文字,并组织刻工雕印,至后周完成,后世称"五代监本"。官府大规模刻书自此始。
冯子材:清末著名的老将军。他曾在年近70岁时,在广西镇南关、谅山等地大败法国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其名威震边关。
冯 缭: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公元前101年,随汉解忧公主远嫁和亲到了乌孙国。由于她多才多智,成为解忧公主的得力助手。后嫁给乌孙右大将。她在协助公主加强汉朝同西域诸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作出了很大贡献,深得西域各国的敬服。尊称她为"冯夫人"。
冯玉祥:近代爱国将领。1993年任抗日同盟军总司令,多次击败日寇,收复许多失地。建国前夕,因乘船失火,受伤身死。
南雄珠玑巷南雄珠玑巷叶氏宗祠
本文2023-10-09 10:13:5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210794.html